【成才之路】高中物理 第八章气体第二节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第2节
基础夯实
1.(·江苏新海中学高二期中)A、B两个气缸中都充有质量相同的氧气,其中V-T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得()
A.A容器中氧气的压强较小
B.B容器中氧气的密度较大
C.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相同
D.两容器中气体的压强相同
答案:A
2.(·新海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一小段水银封闭了一段空气,玻璃管竖直静放在室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发现水银柱缓慢上升了一小段距离,这表明气温一定上升了
B.若外界大气压强不变,现发现水银柱缓慢上升了一小段距离,这表明气温上升了
C.若发现水银柱缓慢下降一小段距离,这可能是外界的气温下降所至
D.若把管子转至水平状态,稳定后水银未流出,此时管中空气的体积将大于原来竖直状态的体积答案:BCD
解析:若水银柱上移,表示气体体积增大,可能的原因是外界压强减小而温度没变,也可能是压强没变而气温升高,A错,B对,同理水银柱下降可能是气温下降或外界压强变大所致,C对,管子置于水平时,压强减小,体积增大,D对.
3.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p A>p B
B.p C<p B
C.V A<V B
D.T A<T B
答案:D
解析:由V-T图可以看出由A→B是等容过程,T B>T A,故p B>p A,A、C错误,D正确;由B→C为等压过程p B=p C,故B错误.
4.2月2日中午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始并投入使用,它将帮助我们占据南极科考制高点,对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极,考察队员要忍受-50℃~-60℃的温度.假设一考察队员携带一密闭仪器,原先在温度是27℃时,内部压强为1×105Pa,当在南极温度为-53℃时,其内部压强变为多少?
答案:7.3×104Pa
解析:密闭仪器,体积一定,根据查理定律
p1
T1
=p2
T2
得p2=T 2
T1p1=
(273-53)K
(273+27)K
×1×105Pa≈
220
300
×1×105Pa≈7.3×104Pa
5.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气体,且容器上有一小孔跟外界大气相通,原来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为27℃,如果把它加热到127℃,从容器中逸出的空气质量是原来质量的多少倍?
答案:
1
4倍
解析:设逸出的气体被一个无形的膜所密闭,以容器中原来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V1=V,T1=300K;
末态T2=400K,V2=V+ΔV.
∵由盖·吕萨克定律
V1
T1
=V2
T2
,得V
T1
=
V+ΔV
T2
,
∴ΔV=
V
3.
又∵m1=ρ(V+ΔV),Δm=ρΔV,ρ为空气密度.
∴
Δm
m1
=ρΔV
ρ(V+ΔV)
=
V
3
4
3V
=1
4.
6.(·嘉定模拟)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40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和一形状不规则的固体A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距缸底60cm处设有a、b两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开始时活塞搁在a、b上,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0(p0=1.0×105Pa为大气压强),温度为300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当温度为
330K ,活塞恰好离开a 、b ;当温度为360K 时,活塞上升了4cm.g 取10m/s 2求:
(1)活塞的质量; (2)物体A 的体积. 答案:(1)4kg (2)640cm 3 解析:(1)设物体A 的体积为ΔV .
T 1=300K ,p 1=1.0×105Pa ,V 1=60×40-ΔV T 2=330K ,p 2=(1.0×105+
mg
40×10-4
)Pa ,V 2=V 1
T 3=360K ,p 3=p 2,V 3=64×40-ΔV 由状态1到状态2为等容过程p 1T 1=p 2
T 2
代入数据得m =4kg
(2)由状态2到状态3为等压过程V 2T 2=V 3
T 3
代入数据得ΔV =640cm 3
能力提升
1.粗细均匀,两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中,有一段水银柱将管中气体分为A 和B 两部分,如图所示,已知两部分气体A 和B 的体积关系是V B =3V A ,将玻璃管温度均升高相同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将( )
A .向A 端移动
B .向B 端移动
C .始终不动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由于两边气体初状态的温度和压强相同,所以升温后,增加的压强也相同,因此,水银不移动. 2.(·吉林一中高二期末)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软木塞受潮膨胀
B .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 .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D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 答案:D
解析:冬季气温较低,瓶中的气体在V 不变时,因T 减小而使p 减小,这样瓶外的大气压力将瓶塞位置下推,使瓶塞盖得紧紧的,所以拔起来就感到很吃力,故正确答案为D.
3.(·海口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封有气体的玻璃管来测绝对零度,当容器水温是30℃时,空气柱长度为30cm ,当水温是90℃时,空气柱的长度是36cm ,则该同学测得的绝对零度相当于多少摄氏度( )
A .-273℃
B .-270℃
C .-268℃
D .-271℃ 答案:B
解析:由等压变化知V 1T 1=V 2T 2所以有ΔV 1ΔT 1=ΔV 2
ΔT 2,
即
36-3090-30=30
ΔT
,ΔT =300, 所以绝对零度应是30℃-300℃=-270℃,B 对.
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分子势能可忽略的气体从状态A 经B 、C 、D 再回到A ,问AB 、BC 、CD 、DA 是什么过程?已知在状态A 时容积为1L ,并把此图改画为p -V 图.
答案:(1)AB 过程是等容升温升压,BC 过程是等压升温增容即等压膨胀,CD 过程是等温减压增容即等温膨胀,DA 过程是等压降温减容即等压压缩.
(2)已知V A =1L ,V B =1L(等容过程) 由
V C T C =V B T B (等压过程)得:V C =V B T B T C =1
450
×900L =2L
由p D V D =p C V C (等温过程)得V D =p C V C p D =3×2
1L =6L
(3)所改画的p -V 图如图所示.
5.如图所示,气缸A 中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B 与A 的接触是光滑的且不漏气,B 上放一重物C ,B 与C 的总重为G ,大气压为p 0.当气缸内气体温度是20℃时,活塞与气缸底部距离为h 1;当气缸内气体温度是100℃时活塞与气缸底部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3h 1
解析:气缸内气体温度发生变化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大小为p =p 0+G
S ,其中S 为活塞的横
截面积.应用盖·吕萨克定律即可求解.
则以气缸内气体为研究对象.初状态温度T 1=(273+20)K ,体积V 1=h 1S ;末状态温度T 2=(273+100)K =373K.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V 1T 1=V 2
T 2
(式中温度为热力学温度) 求得V 2=T 2T 1V 1=T 2
T 1
h 1S
变化后活塞与气缸底部的距离为 h 2=V 2S =373
293
h 1=1.3h 1
6.(·山东潍坊一模)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气缸内壁光滑,活塞的厚度不计,在A 、B 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 、B 之间运动,A 左侧气缸的容积为V 0,A 、B 之间容积为0.1V 0,开始时活塞在A 处,缸内气体压强为0.9p 0(p 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 ,现通过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恰好移动到B .求:
(1)活塞移动到B 时,缸内气体温度T B ; (2)画出整个过程的p -V 图线;
答案:(1)363K (2)如图所示
解析:(1)活塞由A 移动到B 的过程中,先做等容变化,后做等压变化.由气态方程得 p A T A =p 0T V A T =V A +ΔV
T B 解得T B =363K. (2)如上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