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概述 PPT课件

BCD
解析:如图所示,当拉力沿竖直方向1时.省力一 半,当沿2的方向上提时拉力肯定大于物体重力 一半.所以A错B对,当两绳间夹角等于1200时 拉力等于物体重量,所以D对,当夹角大于1200 时,拉力大于物体重量,所以c对 . • 说明:力是矢量,它的加减不是简单的代数加减; 不共线的两个共点力与它们的合力构成三角形, 利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形几何知识来分析相关 问题,直观简捷!
不变
F
问题2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 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增 大,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 变化?物体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 擦力如何变化?
F
不变
【力的图示】
1)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2)力的图示要求是将力的三要素表示清楚 例:用15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作出力的图示。
F=150N 50N
【力的合成分解】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合力F与F1和F2间夹角的关系
F2
F
F1 + F 1 2 - F
1) q = 0 0 时,
2 ) q = 180 3 ) q 变大,
F = F
0 时,
1 F = F
2
F 变 ____ 小
问题1: 共点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则合力的范围 为 。 2N≤F合≤14N 可见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 【例2】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为G的圆柱体放 置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夹角为60°、两夹边完 全相同的人字夹水平将其夹住(夹角仍不变), 圆柱体始终静止。试问:(1)若人字夹内侧 光滑,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也等于 G,则圆柱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 (2)若人字夹内侧粗糙,其任一侧与圆柱体 间的弹力大小仍等于G,欲使圆柱体对桌面的 压力为零,则整个人字夹对圆柱体摩擦力的大 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课件

① 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粗糙;
② 接触面间存在弹力;
③ 接触的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高校教育精品PPT
15
理解相对运动趋势
a
高校教育精品PPT
16
练
习 3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
摩擦力的是
BCD
A
B
F
C
D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17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静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去判断
方向:①平行于接触面, ②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N
F静
FN
FN
F静
F静
F FN
F
G
G
G
G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29
练 习
10 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 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A、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B、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 C、瓶子在被握在手中,瓶口向上。 D、瓶子压着一纸条,挡住瓶子把纸条抽出。
高校教育精品PPT
1、曲面与平面之间的弹力方向
F
F2 F1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0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2、点与平面之间弹力方向
F1
FA
F1
光滑斜面
A
FB B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1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3、曲面与曲面之间弹力方向
F
半球形的碗
4
直接接触 产生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
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
压的物体
弹 方向 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
② 接触面间存在弹力;
③ 接触的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高校教育精品PPT
15
理解相对运动趋势
a
高校教育精品PPT
16
练
习 3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
摩擦力的是
BCD
A
B
F
C
D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17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静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去判断
方向:①平行于接触面, ②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N
F静
FN
FN
F静
F静
F FN
F
G
G
G
G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29
练 习
10 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 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A、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B、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 C、瓶子在被握在手中,瓶口向上。 D、瓶子压着一纸条,挡住瓶子把纸条抽出。
高校教育精品PPT
1、曲面与平面之间的弹力方向
F
F2 F1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0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2、点与平面之间弹力方向
F1
FA
F1
光滑斜面
A
FB B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1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3、曲面与曲面之间弹力方向
F
半球形的碗
4
直接接触 产生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
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
压的物体
弹 方向 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
人教版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课件(共28张PPT)

均匀 位置 分布决定
或支撑
法
体验重心
结论:物体下降的真正原因是重心在下降,重 心越低物体越稳
重心与稳度
思考:走钢丝的演员为什么要拿长棍呢,他 是如何改变重心,从而保持平衡的呢?
重心与稳度
思考:观察他们的结构,他们又是如何 增强稳定性的呢?
用重心
不倒翁原理介绍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想一想
如何让小球上坡呢?
会爬坡的小球
思考与讨论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力的认识?
1.力的定义? 2.力的性质? 3.力的作用效果?(举例说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习旧知
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F) 单位:牛顿(N)
2.力的性质 物质性: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相互性: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
4. “前 理 解 ”是 接受 者在理 解文本 以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由于 接受者 对文本 的接受 不是被 动的。 所以这 种结构 会影响 接受者 对文本 的理解 。
•
5.追 求 一 种 具 体生 活之上 的普遍 原则很 容易, 所以很 多人选 择“活 得正确 ”而放 弃“活 得丰富 ”。
•
6.不 论 是 正 确 性标 准的形 成,还 是正确 性标准 的修正 ,都离 不开生 活实践 的丰富 性,二 者密切 相关。
•
10.人 类 社 会 里 的礼 和乐体 现着天 地运行 的大道 ,而礼 之本在 仁,在 于音乐 的精神 ,所以 乐是一 切人类 艺术的 最髙境 界和最 终追求 。
2.方法总结:重心----等效替代的思想。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6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二、 重力
4、作用点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 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 (即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的确定: a.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 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b. 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 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小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 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的要求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地球吸引苹果
(施力物) (受力物)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绳
车
人
分析车.绳.人之间的力的作用
车与绳
作
业
P53 (2)
按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3.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
结 4重力:方向;大小;与质量成正
比:G=m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1、产生的原因:
2、定义: (1) G=mg
3、大小 (2)用弹簧秤测量
重 力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心的定义 重心位置的判断 5、作用点(重心) 注意: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 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接触力 推
也是会发生形变的,因为有力的作用在该物体上了,满足形变的 发生条件。只不过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被觉察。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 显示出来呢?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2 、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
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D )
A.A点
B.B 点
C .C点
D.D点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 C两点各放一 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则 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什么是力?力是如何产生的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66张)-PPT优秀课件

例1.一小车受水平向左的80N的力 请作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20N
F
F
例3、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 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也是施力物体 D 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1、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其重心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人推车
人拉弹簧 人提水桶 人坐
推
车
拉
弹簧
提
水桶
生 活 现 象
压
沙发
物体 推土机
作推用
物体 土
起重机
提
货物
压路机 磁铁
压 吸引
路 铁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推
车
拉
弹簧
提
水桶
生 活 现 象
施力 压 受沙发力 物推土体机 作推用 物土体
起重机
提
货物
压路机
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
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共31张PPT)

3、已知合力F大小和方向、一个分力F1的大小及另一 个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可能一解、可能两解、可能无解
例3: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它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为μ,在水平恒定推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则物
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BC
N
θ G1
f
F1
θF
θ F2
一个作用效果是水平拉指头,另一个作用效果是压铅笔使 之扎手心.
当堂检测
F
把小球所受重力分解
把拉力F分解
三、力的分解中涉及几个解的问题
1、已知合力大小和方向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 的大小
F
唯一解
F1
F2
O
2、已知合力大小和方向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 分力的大小方向。
F1 O
唯一解
F F2
O
F3
在很多问题中,当多个力求合力时,
常把每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 然后求两个方向上的力的合力,这样 可把复杂问题简化,
请你亲自做一做:
取一根细线,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 指上,另一端系上一个重物.用一枝铅笔的 尾部顶在细线上的某一点,使细线的上段保 持水平、下段竖直向下.铅笔的尖端置于右 手掌心(如右图所示).你能感觉到重物竖直 向下拉细线的力产生了哪两个作用效果吗?
沿虚线方向的两个分力的大小
G1
θ
G2 G
已知物体的重力为G,斜面的倾角为θ,
求重力沿虚线方向的两个分力的大小
G1
θ
G2 G
F
F1
F2
F
二、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1重力与弹力(共37张PPT)

1.定义: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 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 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 A: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B: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C:重心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上。
05.F - x图像
1.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2.注意坐标轴对应物理量的单位
6.弹簧的串、并联
1、几根弹簧串联在一起使用时,每根弹簧上的弹力大小相等,均等 于外界施加的作用力的大小,每根弹簧都满足胡克定律。 2、当几根弹簧并联使用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之和等于总弹力,每 根弹簧都满足胡克定律。
原 长
伸长的长度
F
F 原长
形变的方向
形变的方向 伸长的长度
轻弹簧产生的弹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04.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压 缩量)的长度x成正比。
公劲度系数
劲度系数k的单位:N/m ; k反映弹簧自身的性质,由材料、横截面积、匝数等决定。 适用范围:弹性限度内
02.力的图示
第四部分 接触力和形变
01.接触力
生活中的很多相互作用,如推、拉、提、压、击球与射箭等,都是在 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
02.形变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 2、分类: 弹性形变:在形变后,撤去外力能够恢复原状
非弹性形变:在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
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形变,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明显;有 的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
第六部分 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弹力
2.重心的位置: A: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B: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C:重心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上。
05.F - x图像
1.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2.注意坐标轴对应物理量的单位
6.弹簧的串、并联
1、几根弹簧串联在一起使用时,每根弹簧上的弹力大小相等,均等 于外界施加的作用力的大小,每根弹簧都满足胡克定律。 2、当几根弹簧并联使用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之和等于总弹力,每 根弹簧都满足胡克定律。
原 长
伸长的长度
F
F 原长
形变的方向
形变的方向 伸长的长度
轻弹簧产生的弹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04.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压 缩量)的长度x成正比。
公劲度系数
劲度系数k的单位:N/m ; k反映弹簧自身的性质,由材料、横截面积、匝数等决定。 适用范围:弹性限度内
02.力的图示
第四部分 接触力和形变
01.接触力
生活中的很多相互作用,如推、拉、提、压、击球与射箭等,都是在 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
02.形变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 2、分类: 弹性形变:在形变后,撤去外力能够恢复原状
非弹性形变:在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
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形变,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明显;有 的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
第六部分 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弹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重力弹力摩擦力ppt教学课件

重力、弹力、摩擦力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 3手拿书本,手与书本之间的摩擦
(3)任何一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可
以不接
触
,但作
用力
必然
是成
对出
现
两物体间又能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的。 两物体间的弹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面上,可以将作用点移到重心上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阻碍作用。
化。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
(4)力的物质性表明力离不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力的相互性表明力总是成对出 杆子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训练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施力物体: 发生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
原状的物体 1、物体间相互接触
产生的条件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一句话,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助你理解☆
重力、弹力、摩擦力
②弹簧秤的读数为拉(或压)弹簧的力 (2) 撤去水平力,木块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手拿书本,手与书本之间的摩擦 定义:由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重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3章物体受力分析 (共20张PPT)

2、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吗?
F1
F2 F
F
F2
F1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分 解是唯一的吗? (1).已知F=40N,F1与F的夹角为30°,F2的大小 为20N,则F1的大小可能为多少?
F
20
θ
20 3N
F1方向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分 解是唯一的吗?
F
20
θ
40 3N
F1方向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分 解是唯一的吗?
总结:作出最小的F2min力,与题目给出的F2比较大小。
若:F2<F2min
则F1无解
若:F2=F2min
则F1有一个值
若:F>F2>F2min 则F1有两个值
若:F2 > F
则F1有两个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心中有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立志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海纳百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努力精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术,都需要无数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的孤独不是长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的价值,应该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的是等待,最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人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暗中的那一盏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 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 心
物体的重心除了跟 物体的形状有关外 ,还跟物体内质量 的分布有关
3)悬挂法测物体的重心:
--只适用于薄板状 的物体
B B
A
C
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
C
交。
三、力的分类
1、测量:测力计
2、计算:G=mg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g=9.8 N/Kg
重力大小可 以用弹簧秤 测量,但必 须在静止或 匀速运动状 态下。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 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 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 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 重力的等 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效作用点
一、力和力的图示 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而单独存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 在。 随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同而发生“角色”变 化。
关于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谁给的力
使书本运动的力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 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些 相互作用,物体在形状、运动状态以及其他 肉眼不能察觉的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在物理 学中,物体间的这些相互作用抽象为一个概 念:力。 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 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 作用。常见的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 地近的表现,常见的弹力.摩擦力是由电磁 力引起的。 本章研究这几种常见力的特点和规律。
• • • •
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 时所受的重力 •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一节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 34张

(二)现代分类方法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重力
引力、电磁力能在 宏观世界里显示其
作用
电场力、磁场力等
强相互作用 核力等
弱相互作用 存在于放射现象中
说明: 1. 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
作用
(二)现代分类方法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重力
(二)现代分类方法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重力 电磁相互作用
电场力、磁场力等 强相互作用 核力等 弱相互作用 存在于放射现象中
(二现代分类方法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重力
引力、电磁力能在 宏观世界里显示其
作用
电场力、磁场力等
强相互作用 核力等
弱相互作用 存在于放射现象中
引力、电磁力能在 宏观世界里显示其
作用
电场力、磁场力等
强相互作用 核力等
弱相互作用 存在于放射现象中
说明: 1. 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
作用
2. 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做一做]
1. 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有关足球的图片
有关足球的图片
有关足球的图片
有关足球的图片
足球的运动 状态变化了
足球的速度方向变了 是什么原因使足球改变运动状态?
再看一下图片 树枝为什么弯曲?
一、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物质性—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4.力的作用效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课时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三力平衡问题

对点演练1 [2023涟水检测]如图,上网课时小明把手机放在斜面上,手机静止。则斜 面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为( C )
A.竖直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竖直向上
D.沿斜面向下
[解析] 手机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斜面的摩擦力三个力,因为手机静止,所以对
手机来说合力为零,根据平衡结论有,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跟重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斜面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故选C。
02 要点二 三力平衡问题
合成法 分解法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某个力按作用效果分 解,则其分力与其他两个力分别平衡
正交分解法
续表 如果三个力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矢量 矢量三角形法 三角形法可以充分利用几何边角关系求解平衡问题
1.“定杆”与“动杆”模型 甲
乙
丙
2.“活结”与“死结”模型 (1)“活结”一般是由轻绳跨过光滑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虽然因 “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弹力的大小一定 相等,两段绳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夹角的平分线。 (2)“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的弹 力不一定相等。
科学思维:能对较简单的平衡现象进行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
分析推理,能基于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 衡问题,会用正交分解法解决相关问
述、解释和推测。 题。
科学探究:能基于实验证据得出结论并 3.学会用图解法、解析法解决动态平衡
进行解释。能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 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
一、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阅读课本51页1、2两自然段,回答下列 问题:
1、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 态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
精品资料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1
用有向线段的箭头或箭尾表示力
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 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 方向。线段的长度按一定的标 度画出。
2020/10/22
5N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F =15N
12
3、力的示意图:
只在图中用一条有向线段
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
到了力。这样的图叫力的
示意图。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3
练一练
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试
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归纳
A 5N B
作力的图示步骤: a. 选取合适的标度; b.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 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 标出刻度; c.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7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还与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8
悬挂法 --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9
八、力的分类
1、按性质分:
26
作业
•课本53页第二题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7
与中子之间。距离增大时,
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因
此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
只有约10-15m。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5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 作用范围也很小,与强相 互作用相同,也是短程力。 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 -6 倍。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3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 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 流之间,它们在本质上 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 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 有引力相似。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4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与
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1
4、按力的本质分:
万有引力,电磁
相互作用,强相
互作用,弱相互
作用。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2
(1)万有引力:
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 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 的增大而减小。(距离增大到2 倍,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 常见的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 面附近的表现
7
2、力的“三性”
⑴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
在。即任何一个力都同时 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⑵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⑶矢量性: 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
2020/10/22
小,而且有方向。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8
3、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
顿,简称牛,符号是N。测量力 的大小工具叫测力计。弹簧秤 是常用的测力计。
F=20N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4
六、 重力的概念
1、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
G = mg g = 9.8m/s2
3、方向:竖直向下。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5
七、重心的概念: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
都要受到重力的作
2、运动状态的变化有 哪几种情形?
⑴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
⑵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
发生变化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4
二、物体的形变
阅读课本51页第三自然段 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物体的形变?
把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的变化,叫物体的形
变。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 磁场力,分子力,核力等。
2、按效果分:
压力,支持力,推力,动力,阻力,
浮力,吸引力,排斥力,向心力,
回复力等等。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0
3、按相互作用时两物体必须相接触 和不一定相接触可为分: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如弹力和摩擦力均为接 触力而重力、电场力, 磁场力,分子力、核力 等力均为非接触力。
用,从效果上看,
我们可以认为各部 分受到的重力集中#43;1
Gn
作用于一点,这一
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020/10/22
G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6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重心在物体上
重心不在物体上
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2020/10/22
5
1、运动员一脚将足球踢出
2、运动员用头顶球
4、用手压尺子,尺子变弯
5、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3、守门员接住球
6
三、力的概念 1、定义:
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包括提、拉、推、
压、吸引、排斥等作用)
叫做力。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9
四、力对物体的效果:
1、力使物体的运动状 态发生改变。 2、力使物体产生形变。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0
五、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 素完全表示出来的方法。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
一、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阅读课本51页1、2两自然段,回答下列 问题:
1、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 态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
精品资料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1
用有向线段的箭头或箭尾表示力
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 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 方向。线段的长度按一定的标 度画出。
2020/10/22
5N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F =15N
12
3、力的示意图:
只在图中用一条有向线段
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
到了力。这样的图叫力的
示意图。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3
练一练
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试
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归纳
A 5N B
作力的图示步骤: a. 选取合适的标度; b.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 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 标出刻度; c.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7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还与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8
悬挂法 --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9
八、力的分类
1、按性质分:
26
作业
•课本53页第二题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7
与中子之间。距离增大时,
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因
此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
只有约10-15m。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5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 作用范围也很小,与强相 互作用相同,也是短程力。 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 -6 倍。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3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 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 流之间,它们在本质上 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 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 有引力相似。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4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与
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1
4、按力的本质分:
万有引力,电磁
相互作用,强相
互作用,弱相互
作用。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2
(1)万有引力:
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 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 的增大而减小。(距离增大到2 倍,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 常见的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 面附近的表现
7
2、力的“三性”
⑴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
在。即任何一个力都同时 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⑵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⑶矢量性: 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
2020/10/22
小,而且有方向。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8
3、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
顿,简称牛,符号是N。测量力 的大小工具叫测力计。弹簧秤 是常用的测力计。
F=20N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4
六、 重力的概念
1、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
G = mg g = 9.8m/s2
3、方向:竖直向下。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5
七、重心的概念: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
都要受到重力的作
2、运动状态的变化有 哪几种情形?
⑴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
⑵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
发生变化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4
二、物体的形变
阅读课本51页第三自然段 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物体的形变?
把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的变化,叫物体的形
变。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 磁场力,分子力,核力等。
2、按效果分:
压力,支持力,推力,动力,阻力,
浮力,吸引力,排斥力,向心力,
回复力等等。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0
3、按相互作用时两物体必须相接触 和不一定相接触可为分: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如弹力和摩擦力均为接 触力而重力、电场力, 磁场力,分子力、核力 等力均为非接触力。
用,从效果上看,
我们可以认为各部 分受到的重力集中#43;1
Gn
作用于一点,这一
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020/10/22
G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6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重心在物体上
重心不在物体上
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2020/10/22
5
1、运动员一脚将足球踢出
2、运动员用头顶球
4、用手压尺子,尺子变弯
5、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3、守门员接住球
6
三、力的概念 1、定义:
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包括提、拉、推、
压、吸引、排斥等作用)
叫做力。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9
四、力对物体的效果:
1、力使物体的运动状 态发生改变。 2、力使物体产生形变。
2020/10/2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10
五、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 素完全表示出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