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重难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重难点归纳总结1500字物理是一门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在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重难点的归纳总结: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方向和大小。
力的性质包括合力、分力、平衡力等。
- 牛顿运动定律:一、守恒定律;二、动量定理;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能量和能量转化:-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 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3. 声音和光线:-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 光的传播和波动性: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传播并产生衍射、干涉、折射等现象。
- 光的颜色和光的反射: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受到法则的支配。
4. 电与磁:- 静电现象和电荷:电荷的性质,静电荷的产生和作用。
-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概念、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 磁现象和磁场:磁现象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
-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和电磁波的传播。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如何设计科学实验和处理实验数据。
- 观察和分析:观察现象和结果,分析规律和原因。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习的主要内容。
透彻理解并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对后续学习物理以及其他科学学科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实践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 p="">f<u2f幻灯机uu放大镜四、眼睛和眼镜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00m、lm=l0dm、ldm=l0cm、lcm=l0mm1mm=1000μn、lμm=1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知识点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非生命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巨大的帮助。
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有一些重难知识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和掌握。
下面就来详细讲解一下。
I. 物质的组成与状态变化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例如: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3. 物质的状态变化:升华、凝固、熔化、升华、液化、汽化、凝华。
II. 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学习以下知识点:1. 物体的运动状态:平动、转动、复合运动。
2. 牛顿三定律:动力学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重力与万有引力:引力的概念、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4. 动能与势能:动能的概念、势能的概念与分类。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原理、合力与分力。
III. 热学基础知识热学是物理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热现象和热量的传递规律。
学习热学基础知识有以下几点:1. 温度与热量:热的性质,温度的概念,温标的刻度。
2. 热量的传递:热传递的方式,热的传递规律,导热和传热的常见实例。
3. 物态变化热:相变概念、相变过程中热的作用、相变的特点。
4.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热力学参数。
IV. 电学基础知识电学是物理中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现象、电荷、电场、电流等。
在学习电学基础知识时,你需要了解以下这些知识点:1. 电学基础概念:电荷、电路、电流、电势差、电容等。
2. 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由一个或多个电源、电阻等器件组成不同的电路形式。
4. 电磁感应:磁现象与电现象的联系,电磁感应定律的表示方法。
5. 直流电的基本概念:电池、万用表。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难点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重点: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难点:测量工具的选取、操作、记录、读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考点:科学探究七要素的考查、测量工具的选取。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重点: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单位间的换算;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误差的概念;会利用刻度尺测长度;会记录测量结果。
难点:刻度尺的读数(分度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考点:刻度尺的读数。
3.活动:降落伞比赛重点: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掌握长度、时间与面积的测量方法。
难点:“科学探究”、“控制变量法”等方法,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考点: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认识运动重点: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都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初步了解他们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运动的绝对性。
考点:各种形式的运动。
2.运动的描述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准确选取参照物,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和静止情况。
3.运动的速度重点: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体量—平均速度,会应用公式v=s/t计算速度。
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灵活运用速度公式。
考点:有关速度的简单计算,利用速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量重点:知道一切物体都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各种形式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初步了解机械能、电能、光能、内能、核能等能量形式。
难点: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确定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单位:牛顿(N)是力的单位,1牛顿等于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秒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5.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7.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8. 重力的应用:重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有重要影响,如自由落体运动、斜面滑动等。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4.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可以在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 机械能的应用:机械能的概念和守恒定律在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方式:光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
3. 光的传播路径: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非均匀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4.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的界面时,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5.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6. 光的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即光线被分散成不同的颜色。
7. 光的应用:光的传播和性质在光学仪器、光纤通信、光学显微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清单
初中物理八年级各章节知识点清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基本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比米(m)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3、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µm 1µm=103nm1m=106µm 1m=109nm二、长度的测量1、基本工具:刻度尺(包括各种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学生用尺等)2、精确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三、刻度尺的使用1、认识刻度尺(1)量程(测量范围)(2)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3)零刻度线是否磨损(4)单位2、刻度尺使用规则(1)“选”,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2)“放”,①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②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③有刻度的一边与被测一边平行(3)“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3、特殊测量方法①累积法;②化曲为直法;③滚轮法;④辅助法;⑤化整为零法四、时间的测量1、基本单位:秒(s)2、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3、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h=3600s五、时间的测量1、基本工具:停表、秒表、电子表、石英钟等2、机械停表的使用及读数(重点)六、误差与错误1、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叫做误差2、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测量者的观察能力估测水平和测量方法有关,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而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3、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重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重点整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四章 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 (1)4.2光的反射 (11)4.3平面镜成像 (23)4.4 光的折射 (40)4.5光的色散 (55)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析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重难点知识归纳,掌握...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重难点知识归纳,掌握...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重难点知识归纳,掌握背熟,考试稳拿第一名!
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为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
而初中物理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主要分为生、光、电、力、热几大部分。
很多同学觉得物理难学,甚至是惧怕物理的学习,究其根本,在于同学们对于物理的学习不熟悉,今天老师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重难点知识归纳,建议同学们收藏打印!。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点的总结:
重点知识点:
1.机械运动: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等基本概念,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能
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
2.声现象: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能够解释简单的
声学现象。
3.光现象: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4.物态变化: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过程的特点
和规律。
5.电流和电路:了解电流的概念和方向,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图绘制。
难点知识点:
1.力学基础:理解力的概念、单位和矢量性,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
方法。
2.压强和浮力: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液体和气体的压强规律,掌握浮力
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光学作图:能够正确绘制光路图,解决与光学相关的作图问题。
4.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电流、电压和电阻相关的
复杂问题。
5.电功率: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电能和电功率的关系,能够解决与电
功率相关的复杂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感受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关键在于“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用于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
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 km/h;1 km/h=1/3.6 m/s。
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要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会停止,这说明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停止了。
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够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必备16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篇xxx、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制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xxx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现象: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3.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5.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6.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7.液化现象: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xxx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xxx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5.吸热与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2篇xxx、本节学习指导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
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
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1、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xxx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机械运动1. 质点: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2. 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3. 时刻和时间间隔: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4.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是对应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是状态量;平均速度为位移比时间,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是过程量。
二、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能够加强原声。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6. 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7. 噪声的控制: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最全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常用的科学探究工具: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时间?质量?温度?力?体积?电?2、科学探究有哪七个环节?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4、长度的其它单位有哪些?符号是?(从大到小排列)5、什么叫分度值?6、什么叫量程?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哪些环节,要注意什么)8、什么叫误差?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3个?10、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11、时间的其他单位有哪些?符号是?(从大到小排列)1.3活动:降落伞比赛12、什么叫控制变量法?13、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14、测量仪器使用前,要做什么?15、有哪些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是停表,测量质量的是天平,测量温度的是温度计,测量力的是弹簧测力计,测量体积的是量筒,测量电的是电流表和电压表。
2、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分析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m 。
4、长度的其它单位有千米,分米,里米,毫米,微米,纳米。
符号是 km , dm , cm , mm , um , nm 。
5、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
6、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
7、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要三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②放,刻度线要紧贴物体,刻度尺要平放。
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要估读。
④记,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其中常用的主要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0、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 。
11、时间的其他单位有小时、分钟,符号是h, min。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光的折射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4.4 光的折射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折射现象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在光的折射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知识点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2)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远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弯折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下弯折了。
重点难点解析一、重点认识光的折射规律(1)在光的折射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2)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3)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4)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是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必须对规律内容熟练把握,同时必须会做出折射光路图。
一般情况,给定的物体,经过折射后,物体的像是浅了还是深了,这类问题解答方法就是根据规律作出光路进行分析。
所以科学准确作出折射光路图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同时要知道人眼睛看到物体的像是虚像。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折射现象【例题1】(2019四川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一叶障目【答案】C【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笔记(精)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1)定义: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做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a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b没有特殊指明时以地面或地面固连体为参照物c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假设其速度为0(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条件: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3.运动的快慢(1)速度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的公式: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t=sv,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3.6 km/h。
④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sv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a零刻度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b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c对于厚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长度的单位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附详细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附详细解析第1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读数【知识链接】(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决定的,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取平均值法、②滚轮法、③化曲为直法、④组合法。
2.误差视觉的误差【知识链接】(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测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
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速度运动的形式【知识链接】(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v=s/t。
4.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知识链接】(1)匀速运动的概念: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计算公式:v=s/t 。
5.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知识链接】测量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用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
全面: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难点总结
②已知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 先找出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 反射面的直线一-法线,将法线作为角的一边,以入射点作为角 的顶点,在图中作一角等于反射角的线,该线就是入射光线,注 意光线方向是从光源射向入射点的。 ③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位置 先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此线为法线,过入射光 线与反射光线的交点(角的顶点或者说是入射点)作垂直法线的 一条直线,该直线为平面镜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1)从发光物体的任一发光点 S 引出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画实线)。 (2)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画虚线)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实线)。 (4)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其交点即为发光点 S 的虚 像点 S'.物体的各发光点所成的各像点就构成了物体的像(主要 作出构成物体形状的关键几点的虚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作为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有必要也有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点难点归纳整理。
下面是由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篇一:第一、二章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重点: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难点:测量工具的选取、操作、记录、读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考点:科学探究七要素的考查、测量工具的选取。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重点: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单位间的换算;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误差的概念;会利用刻度尺测长度;会记录测量结果。
难点:刻度尺的读数(分度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考点:刻度尺的读数。
3.活动:降落伞比赛重点: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掌握长度、时间与面积的测量方法。
难点:科学探究、控制变量法等方法,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考点: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认识运动重点: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都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初步了解他们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运动的绝对性。
考点:各种形式的运动。
2.运动的描述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准确选取参照物,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和静止情况。
3.运动的速度重点: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体量平均速度,会应用公式v=s/t计算速度。
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灵活运用速度公式。
考点:有关速度的简单计算,利用速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知道一切物体都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各种形式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初步了解机械能、电能、光能、内能、核能等能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