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规划设计思路探索
滨水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湖南岳阳南湖新城方案设计

二、 项 目概况
本项 目基地位 于湖 南省岳 阳市 洞庭湖旅 游度假 区湖滨大 道 1号 , 洞庭湖 东南侧 , 东临湖滨 大道 , 远 眺南湖 , 南面 为部分 民居 , 东 南远 眺赶山 , 西 临圣 安路 , 远望万佛宝塔 。整体地块较 为规整 , 呈现南北 向长 , 东西 向短 的特征 。 项 目净用地面积 1 1 3 亩, 拟建地 上建筑 面积 1 5 1 2 9 m , 其 中住宅面 积 1 2 2 9 6 0 m。 , 商 业面积约 2 7 9 8 0万 m 。规 划以结合环境 、 高规格 的设计 原则 , 居住产品 以 1 O层小 高层住 宅和 1 8 +1 层高层 住宅 为主 ,内部 功能齐全 , 集居住 、 商业 、 休 闲娱乐于一 体 , 面对地形 条件如何 体现一个项 目的概念 , 让南 湖景区有机 的成, 使 传 统 与现 代 的 生 活 相
融合 ; 使建 筑与规 划布局 相融合 ; 使居住 与 商业相 融合 ; 使 人 与环境相融合 。形 成绿 意盎然 、 自然和谐 的居住环境。最终方 案独具 以下几个特 色。
1 、 4 0 0 m一线湖景视域 , 约9 0 %观湖户数 。
计 的线条 , 表现 出时尚现代 , 华贵典雅 的特 点。
五、 总结
滨 水 居 住 区 的 建 设 打 破 一 般 居 住 区 的 内敛 性 , 充分 发 挥 水
的共享 性。规划设计应从充 分发挥观 湖优势 、 亲 水设计 、 水岸 线塑造和建筑造 型等几个 方面打造 滨海居住 区特有 内涵。滨
水 居 住 区不 仅 承 担 给 人 们 提 供 一 个 安 居 的地 方 , 塑 造 具 有 区 域
出格调高雅 、 环境优美的精 品楼盘 。
城市滨水地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区设 计 三 个 方 面 。
和保 护受损的 自然和景观资源 , 对周边用 地进行综合 整合与协调
生态城市设计 , 以真 正实现 城市 的生态 化 为 目标 , 体 现不 被 提上了政 府工作的议事 日程 。 并
环金银 湖绿 地景 观规划 共分 为七 大 主题景 区。其 中某 主题
今城市 扩张车轮下残 留 的难 能 可贵 的生态 资源 。七 大主题 功能
1 生态城 市设 计的 探 索
1 1 生 态设计 理念 下 的主题 定位 .
金银湖 区位 于 武汉 市东 西 湖 区的 东南 部 , 口城 区的西 北 汉 部, 是东西湖与汉 口老城 区的接壤地带 , 内外 交通十分便捷 , 地理
宾对金银湖的美好 印象 , 是对金 银 湖景 区景 观品质 的一个 提升 , 更 是为有“ 千湖之城 ” 的武汉 城市 景观 发展过 程 留下一 个历史 片 断。并 可结合会展设施作为生态教 育基地 , 发挥湿 地的社会 景观 意义 , 促进金银 湖周边社区文化的发展。
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这里成为 了武 汉市科技 园 区、 房地产 和休 闲
大化 的开发商来运作 。经济 适用住 房建 设 开发 的过程 实际 上就 要科学 规划 , 同时也 需要 对规划进行健 全和完善 。在规 划经济适 是开发商和政府博弈 的过 程。 当前在经 济适 用住 房选址 中出现 用 住房用地 过程 中 , 府应 按照统 一规划 、 政 合理 布局 、 因地 制宜 、 的负面问题大多都是 由于经济适用房 开发商行 为不规 范 、 政府 监 综 合开发 、 配套建 设的原则 , 适应居 民的活动规律 , 为居 民创造安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滨⽔空间规划设计⽅法滨⽔空间划设计⽅法研究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1.2研究范围2.国内外滨⽔空间设计研究2.1国内滨⽔空间探究2.2国外滨⽔空间探究2.3⼩结3.滨⽔空间形态设计要素3.1空间形态3.2⽔体尺度3.3其他物质影响3.4⼩结4.规划⽅法探讨4.1.不同⽤地类型与滨⽔空间设计研究4.2不同开发形式与滨⽔空间的研究4.3⽣态保护与景观处理4.4⼩结5.结论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城市滨⽔地区是城市中⼀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体的部分。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的诱惑距离为l~2km,相当于步⾏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根据毗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江、滨海、滨湖等。
城市滨⽔区笼统地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域相连的⼀定区域的称”,⼀般由⽔域、⽔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美国学者安妮·布⾥恩和迪克.⾥贝根据⽤地性质的不同,将城市滨⽔区划分为商贸、娱乐休闲、⽂化教育和环境、居住、历史、⼯业港⼝设施六⼤类。
另外,按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与城市关系来分,有旧⼯业区改建的滨⽔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区、与市中⼼相连的多功能滨⽔区、旅游休憩的滨⽔区、新开发的滨⽔区、⽣态保护的滨⽔区等。
1.2研究范围本次研究以滨⽔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概念的理解和范围的确定后明确研究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滨⽔空间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规划设计⽅法的浅析,具体以多伦多中央滨⽔区公共空间设计⽅案案例分析,对⽐总结出国内外优缺点,并归纳总结出城市滨⽔空间可借鉴的设计⼿法和规划思想。
在滨⽔空间形态要素研究⽅⾯,把握空间形态、⽔体尺度对设计的影响,同时联系景观环境、建筑体量、滨⽔界⾯、场地特征。
总结以上的内容,深⼊对不同⽤地类型的滨⽔空间设计⽅法研究。
包括滨⽔商业空间、滨⽔居住空间、滨⽔休闲娱乐空间。
结合⽣态保护与景观处理,研究滨⽔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摘要:滨水是指江河湖海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滨水景观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城市中水与陆域相连接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调节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引言城市滨水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滨水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
因此吸引了很多城市居民前来,成为了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
滨水区由水域和陆地组成,是水域和陆地的交界地带,同时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达到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城市滨水空间涵义、类别及特征1.1城市滨水空间的涵义城市滨水区连接着土地和水,滨水空间的范围一般是在200~300m。
滨水空间要求水与土地之间保持1~2km的距离,步行距离为15~20min,城市滨水空间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系属于自然景观,一些公开开放的区域,比如,滨水空间中的公共建筑就属于人工景观。
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展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让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实现相互融合。
1.2城市滨水空间的类别城市滨水空间的形状会受到水体的影响,根据水体的不同,滨水空间的形状主要有平面状、带状、网状3种类型;由于相邻的水体有差异,滨水空间据此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滨湖区、滨河区、滨江区、滨海区;根据土地用途命名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滨水工业区、滨水湿地、滨水文化区。
1.3城市滨水空间的特征1.3.1自然生态性。
城市滨水空间主要具有自然、社会、经济3种功能。
自然功能主要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进一步改善;社会功能体现在共享资源,并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增强城市活力;经济功能体现在通过对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的开发利用,使城市的服务业、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让城市经济实现长效发展。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初探摘要:本文从研究滨水空间的概念及意义为出发点,结合我国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对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问题;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55-02一、城市滨水空间的概念及意义“滨水空间”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
”城市滨水空间一般是指与水体接触的城市临水空间。
城市滨水空间是自然水域和城市空间过渡性空间,滨水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轨迹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城市在未来的形态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滨水空间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文化,是人们对于城市文化品位定位的主要标准,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二、城市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设计流于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流于形式,风格雷同,滨水空间特色景观丧失贻尽,使得滨水空间缺乏个性,毫无特色可言。
设计师参考国外成功滨水设计案例,不考虑现状进行生搬硬套,设计手法单一,使得大多数城市滨水空间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人们难以产生有坠入滨水空间的归属感。
(二)生态失衡现有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受到经济、政府等多方面的制约,滨水空间的原始形态以及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例如滨水周边高层耸立,阻挡了气流的循环,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
工厂产生的废水、废渣直接排进滨水区,加重了滨水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笔直的水泥驳岸,破坏了滨水自然式岸线,给人强烈的生硬感。
沿岸建筑距离滨水尺度过小,使得滨水空间缺乏足够的开敞面。
建筑风格与滨水环境难以融合,建筑分布凌乱,没有视觉重点,城市天际轮廓线平淡无奇。
由于各码头的封闭管理,沿岸景观节点被隔断,容易造成临水不亲水的状况。
过度的人工作用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难以到达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
(三)地域特色文化的缺失同样许多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过程中,严重破坏了滨水原始特色,难以延续城市空间文化精神的传承。
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探讨摘要:城市滨水公园,是供人休闲放松的场所之一。
设计阶段除了注重其休闲功能外,公园景观设计也应尊重其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就需要做好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
本文主要从生态理念入手,探讨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点随着对自然环境认知的不断深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公园的建设是依托于传统公园景观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生态理念。
这一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园景观设计逐渐从单一注重功能布局,发展为以“低影响”、“微整改”为核心理念的生态结合。
这一理念的实施,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不仅降低城市污染,也是响应习总书记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口号。
1、对于生态理念和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概念的阐述生态理念,主要表现为人们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期间的一项基本理念,主要是维护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着重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城市滨水公园是在城市中围绕海洋、湖泊、水库等水体周围建设的公园,结合实际规模来看,可以将滨水公园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大型和中型以及小型;依照平面具体形态,可是划分成点状、带状城市滨河公园。
2、结合生态理念,实施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2.1有利于保持城市滨水公园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有利于构建公园区域范围内与外界生物廊道的交流互通,使水体环境与周围连续的基础上形成相互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
2.2有利于确保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完善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能够对自然水体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解决生态环境与滨水空间开发的矛盾,在矛盾关系中制定综合评估体系,确保城市滨水公园在生态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3凸显城市滨水公园的空间公共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不仅是从人本主体角度考虑问题,还有助于人们与大自然交流的空间,在交流基础上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凸显滨水公园的条件优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城市公园滨水景观是指将城市公园与水体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景观价值的空间,在城市中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的场所。
滨水景观的研究旨在探索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提升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功能和美观性。
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生态保护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设计中应考虑水体的自然变化、水质净化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等因素,创造出生态平衡的景观空间。
2. 城市活力原则:滨水景观应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设计中应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活动,如散步道、骑行道、露天剧场等,以激活滨水空间的活力。
3. 可持续性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设计中应采用低能耗、节水、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施,确保滨水景观的可持续维护和管理。
4. 车辆限制原则:滨水景观应限制车辆通行,打造出适合行人和非机动车流动的环境。
设计中可以设置无车区域、行人专用通道和骑行道等,提升滨水景观的可达性和安全性。
1. 场地调研与分析: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前,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包括水体的地理位置、水质状况、周边环境和市民需求等方面的调查,以便确定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2. 功能分区与布局:根据调研结果,将滨水景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休闲区、观景区、运动区等,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要考虑到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流线,以提升滨水景观的整体性和连通性。
3. 植物配置与绿化: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设计风格,进行合理的绿化与景观植物的配置,打造出独特的滨水景观。
4. 设施设置与材料选择:滨水景观设计中,设施和材料的选择也是关键。
要根据滨水景观的功能定位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设施和材料,并注重其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是指对河流、湖泊、海岸等水域周边地区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充分利用和保护水域资源,同时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和休闲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1.生态保护与恢复: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和恢复水域生态系统。
通过建设湿地、沙滩、绿地等自然景观,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同时,应采取措施限制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多功能利用: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滨水地区的多功能性。
通过合理布局,确保滨水地区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又能提供丰富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例如,可以建设滨水公园、游泳池、运动场等,提供人们锻炼和放松的场所;同时,滨水地区也可以用于商业开发,提供商业设施和就业机会。
3.可持续交通: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交通的规划。
通过设计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路径,鼓励居民和游客选择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此外,可以设计交通枢纽,方便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使用。
4.抗灾设计: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抗灾设计措施。
例如,在洪水和风暴潮频发地区,可以建设防波堤、防洪墙等,保护滨水地区的安全。
另外,应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设计具有弹性的建筑和设施,能够适应不同的气象条件。
5.社区参与: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社区的需求和意见。
通过组织公众参与活动、征求居民意见等方式,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期望。
同时,可以鼓励社区参与滨水空间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居民对滨水地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总之,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是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通过生态保护与恢复、多功能利用、可持续交通、抗灾设计和社区参与等措施,可以打造具有优美自然景观和丰富功能的滨水空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探索

图2滨水区视线封闭线示意图 3 城 市滨 水空间的心理开放性 。作为一个滨水 区 , 目 ) 其 人们在滨水 区的使用功能上得到满足 ,同时从滨水区中获得审 上的人文关 怀。因此 ,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是滨水区设计 的原 此 ,在进行 城市滨水 区设计时 , 应充分考虑到视觉美学 因素, 区内造型设计 、 景观设计 以及绿化小 品等来为人们创造健康舒 以及环境。
性之周边 车站 系统
3 滨 水开 放 空间 的形 态设计 进行城 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形态设计在于能否处理好滨水空 素的关系。各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会造就不同的滨水空间形态j 1 紧凑型 的滨水开放空 间。设计 时各 滨水空间的要素采 )
简练 的形式进行组合 ,这种组合有时会简略到只剩滨水步行场 城市活动场所 ,鉴于此这种组合往往会因为最经济 的空间以及 而获得最大 的环境效益。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展览 中心就是仅 滨水步行街道来作为滨水空间的主要载体而获得较好的开放空【 2)集约型 的滨水开放空 间。这 种滨水 开放空间的形态设 是通过设计有标志性建筑或者大规模的滨水 开放空 间而引人注
设 计要求 ,同时提 出城市滨 水空间 的规 划设计模 式 ,对城 市滨水 空间 的总体设 计构思 进行 了探 索 ,为城 市城市空 间 ;滨水 开放空 间;空间设 计 ;设计模 式 中 图分 类号 T 文 献标 识 码 A u 文 章编 号 17— 6 1( 1) 2 00一 6 397 一2 1 —27 叭 010
滨水空间来说 ,要达到一种开放的状态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种 开放设计理念。 1 )城市 滨水空间 的交通开放性 。交通 的开放性是城市滨水空 间开 放设计的基础理念 ,只有通过开放的交通设计才能使便捷的交通系统把 市区与滨水区紧密连接起来 。例如某滨水区周边设计便捷的道路交通 系 统 ,如 图1 所示 ,人们 可方便地到达滨水 区。而对于外地 的游人来说 , 因为滨水区附近设计有长途汽车站 、火车站等 , 极其方便外地游人 达到 滨水 区。另外 ,由于交通干线穿越滨水区原因 , 所形成 的各破碎空间 , 为确保滨水区人员的安全 ,同时兼顾快捷地达 到滨水 区,在交通设计 上 应采取人车分流方式。实践表 明,特别是对于大规模 的城市滨水区 ,交 通设计上更应该有快速交通 。 2 城市滨水空 间的视线 开放 性。城市滨水 区重点 目的是 为人们缓 ) 解紧张压力 ,景观以及景点 的可视性就成为滨水 区一个重要的开放设计 理念 。因此 ,在进行滨水 空间的设计规划时 , 应设计有较多开阔的空间 视觉转换体系 ,从而为人们提供多角度的可视点。为达到滨水空间视线 的开放性 ,滨水 区设计时应严格控制建筑 的高度 以及体量 。如 图2 中的 滨水 区设计就是一个败笔 , 该滨水 区夜景虽优雅 , 但却有过多的高层建 筑 ,人们只可在钢筋混凝 土大厦 间穿梭 ,但又无法看 到滨水 区的存在。 另外 ,为 了达到滨水区视线开放性 的效果 ,还可在重点节点 中设计有视 觉通廊 ,充分利用景观来对视觉加以引导 。
城市滨水区生态规划方法的探索

错区,其特征是 由相邻生态系 统之 间相互作用的空 间、时间 及强度所决定的 。同时,滨水 区生态交错带被看做是城市 景
一
3 城 市滨水区景观 的多样性与异质性 。景观 生态探讨的 .
是 空 间格 局 和 生态 过 程 的 相 互 作 用 。景 观 的特 征 与 表 象 是 丰 富 的 ,人 们 对 景观 生 态 的 感 知 和 认 识 也 是 多样 的 。 城 市 滨 水 区 景 观 多样 性 越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的重 视 , 景观 格 局 与 生 物 多 样 性 的关 系 , 景 观 破 碎 化 对 生 物 多样 性 的 影 响 ,人 类 活 动 对 景 观 多样性 的影响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 的 问题 。城市滨水 区的 景 观 具有 异 质 性 ,其 主 要 来 源 是 自然 干 扰 、 人 类 活 动 、植 被 的 内源 演 替 及 其 特 定 发 展 历 史 。 景 观 异 质 性 作 为 景 观 结 构 的
【 摘 要 】从 生态的视 角,重新梳理 了城 市滨水区景观 改造 中存在 的环境 问题 与发展机遇 ,分析 了城 市滨水 区景观的生态
特性,在城 市滨水 区景观改造 中引入生态规划的观 念。通过 对柳 州市 “ 百里柳 江”景观控制性规 划的案例研 究,探讨城 市滨水 区景观 生 态规 划的 方 法 和 策 略 。 【 关键词 】城 市滨水 区;景观 ;生态规 划 【 图分 类 号 】T 8 .1 5 中 U9 4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城市 滨水 区ຫໍສະໝຸດ 生 态特 性 二1 城市滨水 区是生态交错 区。城 市滨水区是陆地生态 系 . 统与水域生态系统之 间的过渡 区域 ,属于典型的 自然 生态 交
浅谈城市生态滨水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途径

关键 词 :规 划设 计市 中人 类 活 动 与 自然 过 程 共 同作 用最 为 强烈 的地 带之 一 ,其 规划 涉及 多 学科 、多 方面 的 问题 ,要求 设计 人 员 以综合 的视 角 、进行 多 目标 的规划 设 计 。滨 水环 境 是城 市范 围 内水 域与 陆地 相接 的一 种景 观形 态 ,它 的特 点是 生态 环境 本身 所 呈现 的美 感 。水体 不 同形状 、深 浅 、宽狭 的 设计 ,象 征着 不 同 的地理 环境 ,溪 流 、湿地 、湖 泊 、人造 水 渠、河 岸 ……有 着 不 同 的景观效 果 ,起着 不 同的 生态 作用 。滨 水 区是城 市环 境 中 自然 要 素 最综合 的区域 ,也 是人们 生 活休 闲行 为活 动 中最乐 于接 触 的地 带 。 目前 ,我 国大 部分 城市 的滨 水驳 岸都 是用 砖石 砌成 的 立式 驳 岸 ,或用 石块 、混 凝土 块铺成 的斜坡 驳岸 。这 样 的驳岸 对 于应 付 夏 季突 发洪 水确 实发 挥着 重要 作 用 ,但 是 它也会 产 生 一些 负面影 所 符合 景观 的设 计理 念 ,运 用各 种 自然 水体 、园 林植物 和迂 回的 响。 首先 ,破坏 河岸 生物 赖 以生存 的环 境基 础 。人工 设 计 的设施 通道 ,及 各种规 划构 图 等,建 成与 自然形 态和 谐 的造 型景 观 。 2 滨水 环境 中 的生态 型驳 岸设计 . 强硬 的将 河 水与 岸边 的植 物分 割 开,水 生 陆生 生物之 间的平 衡链 提 倡 生态 型驳 岸 设计 ,利 用 以下各 类植 物覆 盖 、稳 固土 壤 , 条被 打 乱 ,丧 失 了这些 生态 要 素本 身生存 、栖息 场所 ,造 成 了驳 岸 区生物 资源 的丧 失和 生态 失衡 。其 次 ,拓 宽河 道 ,固化 河岸 , 抑制 因暴 雨 径 流 对 驳 岸形 成 的冲 刷 。例 如 :湿 地 树 木 类 ( 羽 落 加快 了河 水 的流 速 ,导 致 下游 大量 的泥 沙 沉积 和淤 塞 。 大 规 模 杉 );湿 生植物 类 ( 中华水 韭 、沼 泽蕨 、 宽叶香 蒲 ) ;浮叶植 物 的河 道整 治工程 破 坏 了 自然 河道 ,打 破 了河道 区 的生 态平 衡 ,造 类 ( 叶 眼子 菜 );沉 水植 物类 ( 叶眼子 菜 、大 茨藻 ) 。通 过 浮 竹 成 了一 系列 的生态 问题 。 对 现有 水系 被冲 刷 破坏 的情 况 ,可 以采 取相 应的 措施 ,重 建稳 定 的生态 型水 体驳 岸 。通 过科 学 的调 查 ,找到 最大 风速 及最 高水 位 滨水 环境 的设计 原则 1滨 水环 境遵循 规划 设计 的原 则 . 状 态下对 水系 最易 造成 的破坏 点 ,进行 防护性 设计 。 例 如金 鸡湖 景观 规划 ,规 划本 身 的定位 很 明确 ,是 在工 业 园 3 滨 水环 境 中的视 觉感 受 的形 成 . 区的 中心 位 置 ,在功 能定 位上 是 开放 的城市 湖 泊公 园 ,虽然 它 自 在 设计 一条 溪 流 时 ,随 高 差 , 摆放 石块 ,让 水 跳 落 ,进 入 身是 一个 景观 规划 的 设计 ,但 是 由于所 处 的位置 等 因素 ,它 同时 较 宽阔地 带 ,通 过修筑 滚 水 自然式 石坝 ,可 以形成 相对 宽 阔的水 也必 须符 合 园区 的总体 规划 。在 整个 园区 的规划 中金 鸡湖 处 于整 面 ,将 欢 快 跳 动 的 水 体表 情 转 为 宁 静 秀 美 。如 果 进 入 更 大 的水 个景 观轴 线 中的重 要位 置上 ,根 据规 划 总体要 求 以及 金鸡 湖未 来 面 ,则可 以安 排游 泳 、划船 、垂钓 等水 上活 动 。通 过安 排交通 线 的旅游 开 发 ,最终确 定 分 区。在 此之 后才 可 能进行 以下 的设计 , 路 ,近 水 、远 水 、跨水 、水 下 穿过 等等 ,可 以创 造 丰富 的景观 空 包 括建 筑 ,绿化 ,水 景 ,生态 环 境 ,交通 等 。所 以,在 公共 景观 间。水 边 设计 建筑 时 ,利用 水岸 之 问的温 差 形成 的对 流 、微风 , 的设计 中 ,首先 要解 决 的 问题 是 要在 公共 空 间中处 理好 景 区与 自 提 高室 内的舒适 度 。小 型庭 院 的景观 水 体形 式举 例 :竹筒 导水 滴 然环 境 和人 文环 境 以及社 会公 众之 间 的关系 ,把 滨 水景 观设 计作 入石 槽 、陶 罐 、木桶 等 ,溢 出至 卵石 地 ;几块 毛石 围成有 情趣 的 为 一个 作 品放 在 环境 的角 度看 ,达 到和 谐效 果 ,这 就是 指在 规划 小水 池 ,平 静 的水面 将上 方 的植 物 、小 品、 白云 、星 空 、霞光 、 设计 中要遵 循 的原则 。 月色 等倒 映于 水 中 ;只要 有 高差就 可 以产 生各 种形 式 的跌水 ,形 2滨水 环境 设计 的人性 关注 . 成丰 富 的水 的运 动 、节奏 、速 率,创 造 多种水 的表情 。 滨 水景 观 ,人 的参 与是 设计 成功 与否 的 决定性 要 素 。这样 看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应 以 自然 环境 为地 区 的骨 架 ,传 承历 史与 文 来 ,景观 设计师 本 就担 负起 了巨大 的责任 。人 们 都常 常忽 略 了景 化 ,培 育 富有魅 力 的人 性 空间 。 时代在 发展 , 社会 在进步 ,人 们 观 设计 的功 能却 乐 更注 重于 形式 上 的美感 ,或 者把 功 能等 同于休 的对物 质 生活 的要 求越 来越 高 ,为 满足 市 民的活 动及 精神 需求 , 息 、集 散 、广 场 这些 基 本 的使用 要 求 。 正是 在 这 些不 良的观 念 应 大量 的 为市 民提 供休 闲 活动 的场 所 ,滨水 区是 市 民消暑 纳 凉的 下 ,大 众对 于景 观 周 围的环 境设 计 已经非 常 习惯 了 。这 也 是 目前 好 地 方 ,也 是一 个 城 市 对 外 展 示 的 窗 口 。要 合 理 开 发城 市 滨 水 景 观设 计 中的一 个很严 肃 的 话题 ,如 何将景 观 设计 的美 感与 环境 区 ,坚持 走可 持续 发展 的道路 , 为子孙后 代造 福 。 设 计融 合 ,与人 的使 用功 能相 呼应 。这 就是 景观 设 计 中对人 的关 怀 ,这种 关怀 也必 须要 让 设计 师 能够满 足人 们种 种 的需要 一包 括 参 考 文 献 生 理和心 理上 的 。在相 同的资 金投 入下 ,设 计师 完全 有可 能变 基 f1 孔 坚, 1俞 李迪 华. 乡与 区域规 划 的景观 生 态模 式 国外城 市规 划 城 础 的功 能为 更人性 化 的设计 。 [ I9 7 M l 9 1 3 亲水 原则 . f】王东宇,李锦生. 市滨 河绿 带整 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 究、城 市 2 城 0 0( 人 与 生 俱 来拥 有 亲 水 特 性 ,水 是 滨 水 景观 设 计 的灵 魂 , 充 规 划 ,2 0 9) 分展现 人和 水 的景观 关 系 ,是滨 水开 放空 间 设计 的又 一理 念 。充 f1陈玉娟 中外城 市沿 河地 带功 能开发 比较研 究 、城 市规 划、2 0 3 00 3~2 5 分 体现 人与 水之 间共 生互 利 的情感 关系 ?通过 怎样 的设 计手 法让 (9)2 人 与水 进行 直接 的交 流 ?这是 解 决滨水 景 观设 计时应 该 探讨 和注 f】 鹏,王志芳 遵从 自然过程 的城 市河流和滨 水区景观设计 、城 市 4孙 意 的 。一 般可 以采 用三 种 不 同的处 理手 法 :1 以瀑布 、 涌泉 为手 规 】 2 0 9)1 . 、 0 0( 9~2 2 法 ,制造 水位 高差 ,让 水 体 自然循 环流 动 ,产 生 溢水 、跌 水等 动 【】 5俞孔 坚. 景观 生 态战略点识别方 法与理 论地理 学的表 面模 型 Ⅱ,地 】 态水 景观 ;增 加水 体与 沙石 的接 触 ,提 高含氧 量 。古 谚 : “ 水 理 学报 , 19 ,Vo.31 — 0 流 98 1 :1 2 5 不腐 ” ,是水 景设 计的 座右 铭 。2通 过缓 坡 、不 同水 面宽 窄 ,形 (] 孔 坚. 物保 护 的景 观 生 态安 全格 局 U ,生 态学报 ,1 9 , . 6俞 生 ] 9 9 成不 同水 深 ,溪流 也有 急有 缓 ,浅 的地方 ,要 控制 水 流使 之不 冲 1 () —1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探析

水是 城市 的命 脉 ,不仅 给人 们提 供 饮用 水 、灌溉 水 ,也提 供 水上 交通 运输 的便 利 ,而 且 ,还 能调 整城 市 的气 候 ,使之 更加 宜 居 。在 现代 城 市 , 水 被赋 予 更 多功 能 ,滨 水 空 间成 为 人 们 逃 避现 代 城 市 烦 嚣 放松 身心 的地 方 ,并且 对提 升滨 水 空 间周 围 的地段 的 商业 和地 产业 旅 游业 等 价值 有着 巨 大 的经济 意义 。因此 ,滨 水 空间 景观 的 开发 与整 治在 建 设 生态 城市 中显 得
的需 求 。 13生 态 优先 原则 。城 市滨 水绿 地在 城 市 中重要 的生 态功 能 要求 ,主
规律 ,在 水 平结 构 上 ,采用 多 树种 混 交林 的形 式 ,并 形成 一 定规 模 ,注重
整 个 滨水 区 植物 群 落 的整体 性 和系 统 性 。在垂 直 结构 上 ,采用 林 冠层 、下 木 层 、灌 木 层和 地被 层 组合 的 形式 , 因为 这样 的群 落 的 生态效 益 更好 ,更 能促 进各 种 动物 、微 生物 的生 存与 物质 能 量交 换 ,成 为野 生动 物 栖息地 。 滨 水 植物 景 观是 由多种 植物 景 观类 型构 成 的一 个 复杂 的镶 嵌体 ,滨 水 区 的 植 物 造景 要 根据 区域 中地 形 、 地貌 、水 文 等特 定情 况 ,建 立不 同类 型 的植 被 斑块 ,斑 块 问的组 合采 用交 错 分布 的镶 嵌结构 。 2 4 精心 配 置 景观 小 品 。1 . )铺 地 。通 过 铺 地设 计 ,既 可 使空 间一 体 化 ,又 可 以分割 限定 不 同的空 间 ,还确 保 了水边 行走 的安 全 。2 )栅栏 。设 在 水 边游 步道 的 设施 ,是 防 止 人掉 入水 中 的安 全设 置 ,聚 集人 数 多的滨 水 区尤 为注 意 。但 过分 追求 安 全性 而 设置 过 多栅 栏 ,就 失去 了滨 水 区固有 的 活 力 。3 )缘石 。在 游步 道水 边 设置缘 石 ,能增 添景 观变 化 。有 的石头上 刻 有 指 示文 字 ,在添 景 的 同时 还起 到指 示 牌 的作 用 ,还有 的雕 刻 本土 诗词 , 更 是增 添 了 空间 的文 化氛 围 。缘 石有 时 还起 到椅 子 的作 用 ,能 唤起 行人 的
浅谈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

水利科技浅谈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马 哲(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对整个城市生态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城市居民、河道、水生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
本文针对城市滨水区存在问题,提出了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护坡;生态修复城市是人类重要的聚集地,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领地,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水对于城市,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看好水,用好水,以水丽城,以水富城,以水聚才,以水兴业,把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好,这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生活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生态调节、景观陈述和生活休闲功能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焦点和亮点,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为居民提供良好休闲娱乐场所的重要切入点,滨水景观是城镇开发中的重要资源,赋予周边用地良好的开发条件,当滨水景观与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结合后,更能感染游赏者,引起强烈的共鸣。
1 城市滨水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城市滨水区作为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交界,是构成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城市河道治理由于整体理念存在误区,着重于突出城市的防洪、排涝效益,忽略了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滨水区生态环境无法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岸线缺乏整治,自然景观失调。
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管制,城市滨水区岸线凌乱,存在无序开发或占滩现象,致使沿岸的生态环境、植被破坏严重,加之河道两岸土地规划不合理,房屋沿河搭建,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河道填堵现象严重,水环境差,无法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现代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以迁西县滦河滨水景观带为例

1 滨水景观设计思路
目前 ,我 国正处 于滨水 治理的 进程 中 ,在学 习和 总结
国外 滨水 治理的 经验后 ,很多职业 的景观 师及政府 都在不 断地总结最新的方法和思路 。
滨水 治理 已经不再是一 条河的 独立观念 ,它主 要包含 水 、岸 、城的3 层面 () 治理是从 微观的层面说 ,现 代 个 1 水
唐 山之后 ,河北省 的其他城市 ,包括石家庄 、沧州等地先后 打造各 自的环城水系。可见,好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升
市滨水 区设计提供 了宝贵 的经验 。近年来 ,我 国城 市转型 为滨水地 段的开发 提供 了契机 ,滨 水区的 更新 改造 和再开
发呈现 日益增长 的发展趋 势 。如唐 山南湖 公园 、北 京通 州
城市整体形象,尤其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 ,水资源越 发稀缺 ,而有水源的城市凭借这一得天独厚 的条件 ,做合理 的设计 ,更加能够影 响城 市向生态 、宜居的方 向发展 。
运河 、温 榆河项 目,都是滨 水 区设 计的成功 案例 。景 观设
计与城市规划结合越来越紧密,同时 ,好的景观可以提升规
打造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 参考文献 :
[]韩玉玲, 1 岳春 雷, 叶碎高等. 河道 生态 建设—— 植物措施应 用技 术 [] 北京 : M.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 ,0 9 20. []赵思毅, 2 侍菲 菲. 地概念与湿地公 园设计 [] 南京 : 湿 M. 东南 大学 出版社, 0 6 20. [] 日本河 川治 理中 心. 水 景观 设计丛 书——护 岸设 计 [] 北 3 滨 M. 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0 4 20.
摘 要:滨水 区景观 设计是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 空间 系统规划 的重要部 分。以迁西滦河滨 水景观 带为例 ,分析滨
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的创新模式

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的创新模式引言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发展中,对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资源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与水域的有机结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的创新模式,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启示。
一、生态优先的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优先为原则。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忽视了水域的生态环境,导致了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创新的模式应该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手段,提升滨水地区的生态功能,实现城市与水域的和谐发展。
二、多元化的空间利用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空间的多元化利用。
传统的规划往往将滨水地区仅仅作为公园或休闲娱乐区域,忽视了其更广阔的发展潜力。
创新的模式应将滨水地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延伸,融入商业、居住、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空间的多元化利用。
三、智能化的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应借助智能化技术,提升其管理和服务水平。
传统的规划往往依赖人工管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问题。
创新的模式应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中,通过智能化监测、智慧交通等手段,提升滨水地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社区参与的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
传统的规划往往忽视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导致规划不符合实际情况。
创新的模式应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实现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五、国际合作的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
传统的规划往往局限于本地区的经验和资源,难以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问题。
创新的模式应通过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推动城市滨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规划往往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r c :W a e r nt p c c lg n c t s c n t u e wae r n r s r a e oo , wae r n ta t tr o s a e e oo y i ii o si t s f e t tr o tgas ae clg f y tr o t f
p r a l a d s o l emanan dwi et go rtc o rab f r gb l eme beln h ud b itie t st n fpoe t nae ufi et o ec n t c h i i en .F rt o s u — h r
s o e l e e gn e n c l g n tr o tc n t c in e oo . T e e o n i me t re d y h r i n i e r g e oo a d waef n o s u t c l g n i y r r o y o d v lp e vr o n — n l f i e oo ,wae r n a s a e r tc in i c od n e wi e n tr l t i u e a d t e e o y tm c lg y tr o tg s r a p o e t n a c r a c t t au a t b t n c s se f r o hh ar h s e il y s o l e p i t e . T e p o e t n i cu e r tc i g w t n p c ai h u d b r i d h r tc i n l d s p o e t el d,v g tt n a d c l v td t oz o n a e ea o n u t ae i i lc ln t r l ln s I a e rn h : l e e g n e n ,t e n t r lve f t e r e o re a d o a a u a a t. n w tr o t s o p f  ̄ i n i e r g h au a i w o h v r c u s n i i n
城 市滨 水 空 间生态 规 划设 计 思路 探 索
杨 芙 蓉
( 建工程 学院 建筑 与规 划 系, 建 福 福 福州 3 0 0 ) 5 18
摘 要: 市滨水 空间生态 , 城 主要 由滨水 区绿地 生态、 滨水岸线工程生 态和滨水 区建设 生态构成。城 市
滨水空间建设要 实现环境生 态化 , 应根据 其 自然属性 和 生态特殊 性 , 滨水 区绿 地注 重滨水 湿地保 在
c l to ft e wae r n t i t he c a e o t e n t a n i n ntc n iin ,t e p r u a in o h tro twi l i t h ng s t aurl e v r me o d t s h u - f h mi ng h o o
p s fw i h i t r tc e r sd n n i n n fp o l n r a ims a d t r ae d sic o e o h c s o p e t e i i g e vr me to e p e a d o g n s n o ce t it t o h t o n
t n o a e f n r a c e tb e w d h o a e r n i r t h u d b l w d t il i i cr i f w trr t e ,a c pa l i t f tr t si o l eal e oman an ar i o a o a w f o d tc s o —
育, 保护 自然植被 , 优先培育 当地原 生植物 ; 滨水岸 线 工程 中, 量保 留河道 自然景观 和可渗透 土 在 尽
地, 设置保护 区域缓 冲带; 滨水 区的建设 , 留有足够 的滨水地 带宽度 , 要 强化 滨水的 空气环流 , 小限 最
度 改变 自然环境状况 , 继而保护 人类 聚居 环境和 生物 栖 息环境 , 创造 有特 色的城 市生 活空间和城 市
形象。
关键词 : 态环境 ; 生 滨水空 间; 自然属性 ; 生态特殊性 ; 绿地 ; 岸线 工程 ; 滨水地带
中图分 类号 : U 8 . 8 T 94 1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7 4 4 (0 10 0 5 0 6 2— 3 8 2 1 )6— 5 9— 4
Ec s se l n i nd e i n g d l e o b n t r r nts a e o y t m p a n ng a d sg ui e i sf r ur a wa e f o p c n
第 9卷 第 6期 21 0 1年 1 2月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Jun] f ui nvrt eh o g ora o j nU iesyo T c nl y i F a i f o
Vo . . 19 No 6
De . 2 1 c 01
d i1 . 99 ji n 1 7 4 4 .0 10 .1 o:0 3 6 /.s .6 2- 38 2 1 .6 0 1 s
Ya g Fu n n r g o
( rh etr adPann eat et ui n e i f eh ooy F zo 5 18 C ia Ac i c e n ln i D pr n,Fj nU vm t o c nl , uhu30 0 , hn ) t u g m a i y T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