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与嗅觉》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味觉与嗅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味蕾的结构,味觉性质。

2、了解嗅觉感受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身的体会,了解味觉与嗅觉的性质。

2、通过集体探讨,小组活动学习新知识。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实验体会味觉与嗅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深刻体会味觉和嗅觉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味觉和嗅觉,学会保护我们的味觉和嗅觉。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味觉和嗅觉。

2、知道我们是怎样尝到食物的味道,嗅到气味。

三、教学难点
1、认识味觉和嗅觉的重要性。

2、意识到保护味觉和嗅觉的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老师:现在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味道的食物呢?
学生回答。

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喜好,那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品尝到食物中的味道的
吗?
新课讲解:
一、味觉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传统上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直到最近,第五种味道鲜才被大量这一领域的作者所提出。

因此可以认为,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基本味道有五种,包括:苦、咸、酸、甜以及鲜味。

他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产生的。

在五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人对味觉的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都敏感,更容易被觉察。

味觉经面神经,舌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轴突进入脑干后终于孤束核,更换神经元,再经丘脑到达岛盖部的味觉区。

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婴儿有10000个味蕾,成人几千个,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对成为物质的敏感性也降低。

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

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不相同。

二、嗅觉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部,叫做嗅粘膜,这里的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

它们所处的位置不是呼吸气体流通的通路,而是为鼻甲的隆起掩护着。

带有气味的空气只能以回旋式的气流接触到嗅感受器,所以慢性鼻炎引起的鼻甲肥厚常会影响气流接触嗅感受器,造成嗅觉功能障碍。

嗅觉是由物体发散于空气中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

在鼻腔上鼻道内有嗅上皮,嗅上皮中的嗅细胞,是嗅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

嗅细胞的粘膜表面带有纤毛,可以同有气味的物质相接触。

对于同一种气味物质的嗅觉敏感度,不同人具有很大的区别,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所具有的嗅觉能力,我们通常叫它为嗅盲。

就是同一个人,嗅觉敏锐度在不同情况下也有很大的变化。

如某些疾病,对嗅觉就有很大的影响,感冒、鼻炎都可以降低嗅觉的敏感度。

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的明显变化,也都对嗅觉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影响。

嗅觉不象其它感觉那么容易分类,在说明嗅觉时,还是用产生气味的东西来命名,例如玫瑰花香、肉香、腐臭……
在几种不同的气味混合同时作用于嗅觉感受器时,可以产生不同情况,一种是产生新气味,一种是代替或掩蔽另一种气味,也可能产生气味中和,混合气味就完全不引起嗅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