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狄更斯_双城记_的小说创作风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尔斯 狄更斯在英国小说史上可谓是 ·
一、 引言
尔内。 医生一家在希望中返回英国。 二、 《双城记》 的创作风格 《双城记》 是狄更斯小说创作鼎盛时期 的作品, 是其诸多经典之作中的一部。 在狄 更斯笔下, 《双城记》 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既 真实感人, 又个性鲜明; 《双城记》 在艺术风 格上也是既幽默讽刺, 又有抒情, 同时还不 乏哲理性; 在小说情节上, 《双城记》 的情节 极具戏剧性: 小说结构也是多元整一的结 构; 小说创作手法上既含象征, 又以现实主 义为主导。 1、 个性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独特, 具有 明显的特色。 有人认为狄更斯的人物是 “扁 平的” 即性格单一, , 而不是 “圆形的” 认为 。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不具复杂的性格特征, 即 不是 “圣人” “恶棍” 不过 A M 福斯特 就是 。 ·· 认为狄更斯的人物虽然是 “扁平的” 同时也 , 必须承认这些人物还是非常生动的。 笔者认 为, 综合地考察和比较狄更斯在 《双城记》 中 的人物, 发现其性格是明晰的, “扁平” 而 仅 指道德上的既定, 但在人性方面是极具内涵 的, 同时人物性格也是复杂的, 这才是狄更 斯塑造人物的真正精妙之处。 《双城记》 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这种虚构是很明显的, 不切实际的。 以人 ) 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 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 样, 包括曼内特、 达尔内、 卡尔顿等。 医生曼 内特是 《双城记》 中的一号人物, 也是人道主 义的典型。 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被厄弗 里蒙地侯爵兄弟强迫出诊。 在侯爵府第中, 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
说中安排一个包括开局、 发展、 冲突、 高潮和 结局的故事情节, 其小说一般以主人公获得 幸福而结束。 小说 《双城记》 中的许多故事情节是极 富戏剧性的, 不仅有许多独立的戏剧场面描 写, 而且还有出自天意的巧合和宿命倾向, 以此表现出某种超乎人类的、 决定人类命运 的神秘力量。 狄更斯把小说从平铺直叙的 “讲故事” 演变成绘声绘色的 “戏剧表演” 大 , 大提高了小说的内涵和感染力; 同时狄更斯 特别喜欢利用生活中的巧合、 相似来展现他 的故事情节的戏剧化。 《双城记》 中存在很多 戏剧性的巧合: 曼内特医生的女婿达尔内就 是曾迫害过他的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子, 而 且是侯爵家族唯一的继承人; 德伐日太太曾 参与营救医生的行动, 而她正是受侯爵侮辱 的农妇的妹妹; 达尔内和卡尔顿同时爱上露 西, 而两人长相出奇地相像。 这些人物和情 节设置上的巧合, 使小说情节趋于曲折, 常 使人有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之感。 《双城 在 记》 狄更斯让事件尽量集中在少数重要 中, 人物身上, 但也时常让一些次要人物重复出 场, 一些更次要的人物如酒店里没有名字的 酒客们、 法庭上的检察官等, 却成为整个故 事的背景。 这些都类似于戏剧的创作手法。 显然, 传统的戏剧文学对狄更斯的小说创作 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其作品不时体现 强烈的戏剧效果。 3、多元整一” “ 小说结构的创作 对于小说结构, 很多人认为狄更斯的小 说没有结构。 长篇小说连载是 19 世纪英国出 版界的一种惯例, 通常, 分期连载对小说的 结构形式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狄更 斯早期的作品在结构上的确是比较松散。 但 在后期作品中, 狄更斯已经解决了结构上的 问题。 《双城记》 就是其后期作品, 该小说结 构紧凑, 故事情节前后呼应, 而且不乏伏笔;
《双城记》 狄更斯常采用象征手法暗 中, 示某种意象或预兆, 渲染气氛。 狄更斯以其 高超的聪明和独出心裁的创造力创作了大 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譬如以对酒桶爆裂 的描写, 象征性地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法 国大革命, 以及人们在这一革命中种种表现; 以不停编制毛线活的德伐日太太象征命运 女神;以圣安东区流淌成河的红葡萄酒象征 革命爆发后流淌的人血;以厄弗里蒙地侯爵 回乡下时的夕阳残照象征贵族统治的末日; 以小个子锯木工的嚓嚓锯木动作象征吉洛 汀的砍头动作。 《双城记》 狄更斯在多 在 里, 处应用象征手法, 由此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和 深度。 三、 结论 从 《双城记》 的创作风格中, 我们不难发 现, 狄更斯对英国小说创作艺术的进一步成 熟和规范作出了重要贡献。 狄更斯借助其词 汇和修辞方面的高超艺术, 在小说 《双城记》 中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并 生动的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时代气息; 又通过使用戏剧性的情节及 “多元整一” 的 小说结构, 旨在把英国传统小说的叙事形式 发展成戏剧形式, 并成功地把英国小说的艺 术创作手段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高度; 同时 采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 大大提升了小说 的内涵和深度。 由此, 狄更斯使小说成为真 正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幸香兰 南昌工程学院外语系
184
⑦刘文荣, 《英国文学论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参考文献 ①张志军, 《双城记》 时代文艺出版社。 , ②申丹,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③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④吴伟仁,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⑤殷企平, 《英国小说批评史》 上海外语出版社。 , ⑥李维屏, 《英国小说艺术史》 上海外语出版社。 ,
时事》 其中 1895 年完成长篇小说 等。 《双城
182
果。 深爱着露西的卡尔顿冒名顶替, 救出达
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 并获悉侯爵兄弟 为了片刻淫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 他拒绝 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 写信向朝廷告发。 不 料控告信落到被告人手中, 医生被关进巴士 底狱。 年后, 18 曼内特医生获释。 这位精神失 常的白发老人被女儿露西接他回伦敦。 在女 儿的照料下, 医生神智恢复, 精神也得到了 升华。 他明知达尔内是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后 代, 但为了女儿的幸福, 还是同意了他们的 婚事。 因为他有了为别人的幸福而活的信 仰。 法国大革命中, 他一面营救女婿, 一面一 视同仁地为狱中的人, 包括狱卒和看守等看 病。 此时的医生完全是人道主义的化身。 这 也是狄更斯所理想化的人物。 主要人物之二 就是达尔内。 达尔内是侯爵兄弟的侄子, 他 大彻大悟, 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 抛弃爵位 和财产, 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 “赎罪” 医生 。 和达尔内是对互相辉映的人物, 一个是贵族 暴政的受害者, 宽容为怀; 一个是贵族侯爵 的继承人, 主张仁爱。 他们中间, 更有作为女 儿和妻子的露西。 在爱的纽带维系下, 他们 组成一个互相谅解、 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 这显然是作者设想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 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 是不切实际 的。 卡尔登在小说中的第三号人物。 卡尔顿 是一个聪明的、 很有才气的人物, 但被人利 用。 卡尔登对露西有美好的感情, 但他对于 这个只注重金钱和成功的社会非常不满, 而 又无法逃避和改变它, 因此就自暴自弃, 放 荡不羁。 但小说中卡尔顿的本质是好的, 为 了露西的幸福, 他用自己的生命救出达尔 内, 可见其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伟大的利他 主义。 2、 戏剧性情节的创作 狄更斯的小说创作受 18 世纪小说家菲 尔丁和斯摩莱特的影响, 因此他往往根据自 己的文学素材和创作需要来选择喜剧或悲 剧的模式, 从而使小说在情节上体现了戏剧 化的倾向。 像戏剧创作一样, 狄更斯在小说 中经常借助人物的对白、 动作和场景来铺垫 气氛, 烘托主题和揭示人物间的冲突。 他通 常会按照戏剧的模式来构思小说, 往往在小
外 小 说 研 究 域
章与章、 节与节之间的联系也紧密自然, 毫 无松散之感。 《双城记》 中采用的是 “多元整一” 的结 构。 “多元” 所谓 就是指多个叙述单元, 而每 一叙述单元由一定的人物、 事件和背景组
183
成, 故事情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整一” “ 就 是指小说虽然由一些看似单独的叙事单元 组成, 但整体上又通过一定的人物、 情节和 线索等联系起来, 互相渗透, 组成一个统一 的整体。 《双城记》 共由五个故事组成: 医生 曼内特一家的故事、 德伐日夫妇的故事、 厄 弗里蒙地家族的故事、 卡尔顿的故事以及克 朗彻的故事。 这五个故事之间尽管联系紧 密, 但并不互相包含。 五个故事中最不重要 的是克朗彻的故事, 尽管如此, 这一故事开 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是个独立存在的故事, 构成小说中一个既相当独立又完整的部分, 从侧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民的生 活。 整个的小说情节是紧密相凑得: 厄弗里 蒙地家族的故事改变了曼内特医生的一生, 而且导致了德伐日夫妇进行复仇的故事, 而 达尔内与露西的婚姻, 又导致了德伐日夫妇 与曼内特医生一家的矛盾, 并使卡尔顿、 克 朗彻等人卷入故事中。 最后以卡尔顿为了露 西的幸福而代替达尔内走向断头台为故事 的结尾, 致使故事情节达到高潮。 4、 象征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 狄更斯是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现实主义 创作手法在 《双城记》 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 此外, 《双城记》 中也不乏象征主义的创作手 法。 挥洒自如的象征主义手法是狄更斯小说 创作的一大艺术特色, 毫无疑问狄更斯是一 位运用象征手法的高手, 他十分注重象征主 义的表意功能, 并自觉地将其视为揭示主题 和渲染气氛的有效手段。
探析狄更斯 《双城记》 维多利亚时 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仍有很 多人将他视为英国 19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剑桥英国文学史》 是这样评价他的: 狄更 “ 斯和莎士比亚一同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作 家; 莎士比亚一样, 更斯已征服了世 像 狄 界。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 ” 幼年时 期就承担繁重的家务, 还当过童工, 曾先后 担任律师事务所的缮写员和报社记者。 通过 这些途径广泛了解了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 中心的弊端。 他的描写对象多数是中下层社 会的小人物, 形象个性鲜明。 他的创作具有 浓厚的浪漫现实主义色彩。 其长篇小说主要 《尼古拉斯 尼克尔贝》《双城记》《董贝父 · 、 、 有 《匹克威克外传》《奥列佛·特维斯特》 、 、 子》《大卫 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 、 · 、 、 记》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 , 以巴黎和伦敦作 为故事的发生地, 通过生动的情节描写, 预 示着革命不可避免地必将到来。 故事主要讲 的是: 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了霸 占一农妇, 几乎虐杀这个农妇全家。 医生曼 内特写信向朝廷告发此事, 却反被侯爵兄弟 关进巴士底狱达 18 年之久。 获释后, 神智失 常的医生被女儿露西接回伦敦。 露西有两个 追求者代尔那和卡尔登, 她嫁给了达尔内。 达尔内为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成员。 法国大革 命中, 代尔那被捕, 受到曼内特过去的仆人 德伐日夫妇的控告, 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 露西带着父亲和女儿一起去巴黎营救, 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