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李晓东
语文是我们培养自身文化素养最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写作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很消极,另一方面,老师们对于教授写作课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现阶段解决初中生在写作方面遇到的困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初中语文作文的分类教学法进行简单探讨。

写作是语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表现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形式,借用这种形式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虽然在写作思路上教师可以对初中生进行梳理指引,但是文章的结构安排、内容细节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可能只依靠文字的无意义堆砌,而是需要作者将自己平日的语言积累赋予自身切实情感体验的同时利用娴熟的写作技巧才有可能呈现出来的。

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文字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使学生对写作保持浓厚的兴趣,在不断的探索积累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1 分类教学法的应用
1.1 优秀生写作指导
拥有良好的写作基础、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甚至是拿过作文竞赛名次的部分学生可以看做是作文写作优秀型学生。

语文教师在向这类学生授课时可以采用激励法或是竞争法,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置一些类似“优秀文章小天地”的栏目,将每次作文写作中的高质量文章进行班级展示。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同学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同时避免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产生“别人都不如我”的骄傲心理,让学生了解其他人的优势,在比较中产生“危机意识”进而促进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还可以建议学校广播站设置优秀作文阅读分享环节,将每个班推选出来的文章在校园广播中站进行播放,或是刊登在学校期刊之中以供全校师生阅读学习。

另外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竞赛的模拟活动,通过限时写作提高学生的构思速度,让学生熟悉省市、国家级作文比赛的参赛流程,帮助他们在作文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借此使他们对自身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良好生写作指导
写作水平良好型的学生是班级中人数最多的一类,这些学生的写作超过一般水平但却达不到优秀水平。

可能是由于求,使他们虽然具备优秀的潜能却未曾被发挥出来。

按照现在的教育理念,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做出教学内容上的改变,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写作上的潜能要提出解决办法进行潜能的开发。

比如:在新学期开学之初,掌握学生想要在新鲜面孔前表现的心理,向学生布置一次主题为“入学新体验”的写作作业,通过这次的作文写作可以迅速的发现班级中的写作“千里马”。

然后根据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进行差异化指导,如果是语言不够优美,可以推荐他们一些相关的图书进行阅读;如果是写作逻辑不严谨,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列出文章主要脉络,分析其中重要的段落对文章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是叙述故事的能力不足,则可以让他们尝试坚持写日记,在对每天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行记录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叙事的技巧。

1.3 中等生写作指导
中等型学生主要是指文章构思简单、语言文字平淡、写作技巧一般的学生,通常情况下这类学生对于语文作文只是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他们对写作本身是不感兴趣的,尤其是遇到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作文题目时,甚至会直接照抄照搬别人的文章。

针对这种状况解决的方法如下:(1)向中等型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2)引导同学们去发现生活中曾被他们忽略的“美”;(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形式的写作;(4)定期组织班级优秀文章鉴赏活动;(5)设立优秀文章展示墙。

采用上述的这些办法,让学生们体会平凡生活中的精彩之处,从小事情上培养“美”的挖掘意识,不仅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由于中等生自身的差异性,他们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当学生不能明确写作主题的内涵时,教师可以将主题所表达的意思讲解给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语句积累水平薄弱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和写作主题相关的文章给学生们,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相关素材。

教室还可以定期的组织这些学生设计手抄报,在手抄报中编写一个自己喜欢,主题自拟小故事,利用定期构思小故事让学生在脑海里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

1.4 后进生写作指导
后进生的写作水平相较于以上三种差距着实不小,这一部分学生是教师写作教学过程中尤其要给予重视的人。

对这类学生分析来看,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多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时拖沓懒散、平时几乎不看书、对写作抱有消极态
. All Rights Reserved.
152
度。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推荐学生阅读《作文成功之路》之类的书籍,让学生把这类书籍中的文章作为参考资料进行适度的模仿写作。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成语每日积累、写作技巧每日一练、优秀文章每日一读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词汇量、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让他们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学生一旦对阅读,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好于被动学习。

2 分类教学法的进阶方法
2.1 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力量的发展,课堂教学设备不再单一化,几乎在每一间教室都可以看到多媒体设备。

如果将这些设备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对学生们的吸引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作文主题的内涵进行很好的解释。

例如,在写作《校园的早晨》时,学生们一时之间无法对校园之中的场景进行全面细致的回忆,这时可以播放老师事先剪辑好的影视剧中和校园清晨相关的画面,让同学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的校园场景的画面。

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屏幕中出现了穿着校服的学生,检查校服的教导主任,花坛中五彩缤纷的花朵,教学楼下排列有序的自行车,干净明亮的教学楼……通过这些镜头语言,再加上背景音乐的渲染,让同学们在边听边看的同时构思自己的文章。

2.2 合作共赢
教师在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中,不仅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还要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助。

例如,老师可以将四类学生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分组,一个小组内的同学要互相帮助,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负责指导小组内其他学生,其他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独特构思或者想法。

定期在小组内进行匿名评选,由小组成员投票选取最优秀的文章,这让大家可以客观的评选文章,不受之前成绩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所有人的写作积极性。

在竞选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信心。

3 结束语
语文对个人成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占据语文成绩的大部分比重,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是提高语文成绩最直观有效的办法,所以,需要马上将分类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分类教学法提升初中生语文写作水平,提高初中生语文整体成绩,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向荣学校)
(上接第151页)
史课堂中全面了解国情,并意识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使得历史文化和知识都能够发扬光大。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状况开展历史教育教学工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历史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家国情怀。

例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历史视频和图片,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形成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在选择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应按照目前的历史教育特点和需求,正确开展各方面的教学指导活动,根据历史思想、政治机制、历史文化等要素,正确编排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家国情怀。

例如:在讲解《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到我国历史中艺术发明的独特性。

在此之后为其讲解其他国家工业和技术快速发展之下,导致我国的艺术发明受到冲击,经济发展速度比西方国家低,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历史的发展特点,全面意识到国家大力发展技术和工业的重要性,并形成一定的认同感,在日后的学习中将“为国家做出贡献”作为主要目的,以此形成相关的工作模式,使得学生更好的树立家国情怀的观念意识。

2.4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重视对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并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素材更好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创新发展模式和体系,增强整体教育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板书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拓宽教育渠道,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制作微课小视频,使得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各种知识,在微课视频中应融入家国情怀的元素,潜移默化的形成相关的教学机制和模式,为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提供依据。

3 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正确的挖掘各种素材,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针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以此形成相关的家国情怀培养工作体系和机制。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中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