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专业思考题
继续教育畜牧专业初级思考题

畜牧专业思考题(初级)一、专业课思考题1、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相比,有那些优缺点?答:颗粒饲料有如下优点是:1. 成品运输时,避免了分级现象;2. 防止畜、禽挑食造成营养不均衡;3. 提高饲料的比重、容积密度、流动性,适合不同动物的采食;4. 减少采食损耗;5.减少成品运输过程中的粉尘,并降低了微量元素的损失;6.制粒过程中因蒸汽作用,淀粉糊化,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7.制粒时加入糖蜜、油脂,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8.制粒中蒸汽压力的使用还可消毒、杀菌、杀虫,减少,畜、禽疾病;9.畜、禽食用颗粒饲料,增重效果明显,饲料消耗减少。
10. 可以根据不同畜、禽、鱼等不同生长期的需要,制备不同尺寸的颗粒饲料。
此外,对奶牛来说,颗粒料可以减少瘤胃酸中毒及疾病的发生, 提高产奶量。
颗粒料也有以下缺点:1.制粒的成本高;2.如果制粒过程控制不好,可能造成饲料中相关物质的活性降低。
如会对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造成破坏,尤其是维生素A和E;3.有可能掺假或遮掩一下杂粕或者非常规原料,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仔细辨别。
2、常量矿物元素?家禽饲料中一般需添加哪些常量矿物质饲料?答:常量矿物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 . 01 %以上的矿物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钠、氯、硫、镁等元素。
家禽饲料中一般需添加:(1)食盐:是补充钠、氯的最简单、价廉的有效的物质。
(2) 含钙饲料:包括石粉、贝壳粉、蛋壳粉等。
(3)含磷饲料:包括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
(4) 钙磷平衡饲料:包括骨粉、磷酸氢钙、磷酸钙、磷酸二氢钙等。
3、简述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答:反刍动物的消化分两个阶段:首先咀嚼原料吞入胃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再次咀嚼。
反刍动物在解剖学的共同特征是均为偶蹄类。
反刍动物的胃分为四个胃室,分别为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
前两个胃室(瘤胃和网胃)将食物和胆汁混合,特别是使用共生细菌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然后食物反刍,经缓慢咀嚼以充分混合,进一步分解纤维。
畜牧专业思考题

畜牧专业思考题(初级)一、专业课思考题1、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相比,有那些优缺点?颗粒饲料容易消化,禽畜吃颗粒饲料咀嚼的时间较长,可促进口腔多分泌淀粉酶,使禽畜吃到口中的饲料充分和唾液混合,刺激肠道的蠕动,大大提高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另外,颗粒饲料在压制过程中,经过短时高温、高压的综合作用,不仅使饲料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组织化,而且使酶活性增强,使饲料中含有的豆类及谷田中的一些阻碍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物质(如抗胰蛋白酶因子)钝化,这些都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
2、常量矿物元素?家禽饲料中一般需添加哪些常量矿物质饲料?一、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 . 01 %以上的矿物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猪需要量较多。
常量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钠、氯、硫、镁等元素。
二、家禽饲料中一般需添加哪些常量矿物质饲料(1)食盐钠和氯都是动物所需的重要无机物。
食盐是补充钠、氯的最简单、价廉的有效的物质。
食盐的生理作用是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其他消化酶的作用,同时可改善饲料的味道,促进食欲,保持体内细胞的正常渗透压。
食盐中含氯60%,含钠40%,饲料用食盐多属工业用盐,含氯化钠95%以上。
食盐在畜禽配合饲料中用量一般为0.25%~0.5%,食盐不足可引起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并导致异嗜癖。
采食过量时,只要有充足的饮水,一般对动物健康无不良影响,但若饮水不足,可能出现食盐中毒,若雏鸡料中含盐达0.9%以上则会出现生长受阻,严重时会出现死亡现象。
因此,使用含盐量高的鱼粉、酱渣等饲料时应特别注意。
可以用食盐作为载体,制成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食盐砖,供给放牧家畜舔食用。
在缺硒地区、缺铜地区和缺锌地区等,也可分别制成含亚硒酸钠、含硫酸铜和硫酸锌的食盐砖、食盐块使用。
(2)含钙饲料石粉石粉为天然的碳酸钙,含钙在35%以上。
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磷、镁、锰等。
一般来说,碳酸钙颗粒越细,吸收率越好。
用于蛋鸡产蛋期以粗粒为好。
畜牧学复习思考题.doc

畜牧学通论复习思考题・20121.名词解释:•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近年来国外奶牛养殖中新兴的一种饲料,就是将配合饲料、粗饲料、副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的产品。
•初乳:母畜分娩后2~3天内分泌的乳汁。
•干奶期:泌乳牛在下一次产犊前有一段停止泌乳的吋期称为干奶期,正常情况下母牛的干乳期为60d。
•围产期:母牛分娩的前后15d的时间称围产期•反刍:反刍(chd)俗称倒嚼(ddojiQo),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示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反刍动物采食一燉比较匆忙,特别是粗饲料,人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的过程。
•标准乳:•持续育肥:持续育肥乂称强度育肥,指牛犊断奶后就地转入育肥阶段,或由专门化育肥场集中进行育肥。
通常是精神丰富R价格便宜,牧草丰富尺质优的地方采用此种方式育肥肉牛。
•架子牛育肥:犊牛断乳后受营养水平的限制,饲养管理粗放,不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重速度,延长了饲养期;幼牛“架子”搭起后,强度育肥一段时间,以加大体重,改善肉质,称为“架子牛”育肥。
•胚胎移植:•同期发情:利用激素制剂调整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其在相対集屮的时间内发情的技术。
•出栏率:肉用家畜毎年上市量在存栏量中所占的市分率。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养猪主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出栏率二年岀栏(上市)数/存栏数*100%•屠宰率:动物屠宰麻,除去头、四肢下段(腕关节和腓关节以下)、内脏(保留板汕和肾脏)、丿支(猪去毛不去皮)后所得胴体重,以胴体重量和活重相比,就是屠宰率。
•有髓毛:分为正常有髄毛,干毛和死毛。
均具有髄质层。
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髄质层组成。
正常冇髓毛是粗毛羊毛被的重要成分。
干毛为失去油脂,质地粗锁脆弱,无光泽。
死毛无纺织价值。
无髓毛:乂称绒毛,无髓质层。
外观细、短、弯曲多而明显。
直径15~30微米、长度5~15微米,是毛纺工业的优质原料。
养牛篇复习思考题

10、简述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如何运用这一规律 指导生产? 11、牛年龄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2、何谓干奶期?简述干奶的方法及意义。 13、干奶期母牛饲养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4、制约我国肉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5、如何制订一个地方牛种的保种方案,以确保 100年内近交系数不超过10%。 16、牛有四个胃,各个胃的名称是什么? 17、简述哺乳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如何进行 早期断奶? 18、简述泌乳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19、怎样对泌乳中、后期奶牛进行饲养管理?
20、什么叫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需要哪些条件? 21、解释泌乳周期、泌乳曲线、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含义。 22、何谓奶牛围产期?简述其饲养管理要点。 23、奶牛泌乳早期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目标是什么? 24、奶牛挤奶有哪些方法?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25、简述肉牛肥育的原理,我国肉牛肥育方法有哪些? 26、简述牛奶的组成成分与特性,哪些生产因素影响牛 奶成分? 27、试述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过程。 28、种公牛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生理特 性。种公牛的管理要领是_________________。
草食动物生产学
养牛篇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肩峰、胸垂、痕迹角、双肌尻、牛的外形、产奶指数、同 期同龄比较法、肉的成熟、肉用指数、食管沟反射、补偿 生长、标准乳、体况评分
2、牛的一天有4个主要的牧食高峰期,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简述牦牛耐寒惧热的生理机制。 4、水牛分为哪几个类型?举例说明之。 5、中国黄牛主要地方品种有哪些? 6、何谓牛的外形,外形鉴定有何意义? 7、牛活重估测公式 8、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9、影响肉牛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与思考题(20XX)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与思考题(20XX)畜牧微生物学复习与思考题绪论1.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特点。
2.掌握微生物的种类。
第一章原核细胞微生物1.什么是菌落,有何意义?2.细菌有哪些基本形态,球菌根据排列形式分为哪几种类型? 3.叙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作用?4.何谓原生质体、原生质球、L型细菌、质粒?5. 何谓自养菌、异养菌?细菌的呼吸类型有哪些?6. 简述细菌的代谢产物。
7. 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8. 细菌的生长曲线分哪几期?有何意义?各期有何特点? 9. 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 10.叙述细菌培养性状观察的内容。
第二章真核细胞微生物1.霉菌有哪几种繁殖方式?产生哪些孢子? 2.酵母菌的构造有哪些?有哪几种繁殖方式? 3.菌丝的种类有哪些? 无性孢子的种类有哪些? 4.简述真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第三章病毒1.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如何?画出模式图。
2.简述病毒的特点。
3.阐述病毒核酸及蛋白的特点。
4.叙述病毒的复制过程。
5. 何谓噬菌体、噬菌现象、噬斑?第四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1.叙述反刍动物瘤胃定居的微生物种类、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2.简述大肠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3.何谓益生菌、益生元?有何作用?4.何谓正常菌群、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5.无菌动物(GFA)、悉生动物、无特定病原动物(SPF)?6.简述土壤、空气和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人、畜有何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第五章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2.何谓无菌、无菌法,无菌法有何实践意义?3.叙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实践意义。
4.何谓消毒剂、防腐剂、化学治疗剂? 简述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何谓遗传、变异?2.简述微生物变异的类型3.何谓转化、转导、接合? 5.简述微生物保存的方法第七章动物免疫学基础1.何谓免疫?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功能?2.何谓抗原、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抗原决定簇?3.简述抗原具备的条件。
畜牧兽医专升本试题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猪瘟持续性感染是指________。
A.康复猪长期携带猪瘟病毒、无症状B.猪瘟病毒在猪群中不断扩散传播C.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不表现症状,但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染于胎儿,引起死胎、流产、早产或产出体弱仔猪,后者对猪瘟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D.猪瘟病毒随带毒猪从一处传带至另一处,引起该处易感猪感染。
下列沙门氏菌中,可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有()。
A. 鼠伤寒沙门氏菌B. 鸡伤寒沙门氏菌C. 鸭沙门氏菌D. 鸡白痢沙门氏菌布鲁氏菌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生殖道D. 皮肤、粘膜散发性传染病,常见于()。
A.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B. 经饲料、饮水传播的传染病C. 经胎盘传播的传染病D. 经伤口传播的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主要侵害()猪。
A. 1~2周龄B. 30~60日龄C. 1~3日龄D. 4~12月龄鸡坏死性肠炎的细菌性病原是()。
A. B型魏氏梭菌B. C型魏氏梭菌C. D型魏氏梭菌D. E型魏氏梭菌小猪伪狂犬病的临诊特点是()。
A.神经兴奋、意识障碍、麻痹死亡。
D.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很轻微。
B.奇痒、咽麻痹、流涎、用力呼吸、心跳不规则、磨牙、吼叫、痉挛而死。
C.发热、精神萎顿、发抖、运动不协调、痉挛、呕吐、腹泻、极少康复。
可引起猪小肠绒毛萎缩的传染病有()。
A. 猪传染性胃肠炎B. 细小病毒感染C. 猪痢疾D. 猪流行性腹泻在鸭心包膜、肝脏表面以及气囊产生纤维素渗出物的传染病可能是()A. 鸭瘟B. 鸭大肠杆菌病C. 鸭疫里默氏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D. 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特征为()。
A.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B.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
C.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
在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气管发生啰音。
D.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
2012年畜牧专业知识更新培训高级畜牧师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畜牧专业思考题(高级)一、专业课思考题1、家畜体内热量散失的途径包括哪几方面?答:(1)辐射散热:家畜以辐射的形式散发热量。
(2)传导散热:热能通过分子或原子的振动进行传递散发的方式。
(3)对流散热:家畜在与流体接触时,通过该流体的流动性而引起的散热过程。
(4)蒸发散热:家畜皮肤和呼吸道表面的水分。
从液态转化为气态而散发的汽化热。
2、自然通风的原理是什么?答:自然通风的动力是风压或热压。
风压是指大气流动时,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压力。
风压换气时,当风吹向建筑物时,迎风面形成正压,被风面形成负压,气流由正压区开口流入,由负压区开口流出,所形成的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夏季组织自然通风,以降低舍温即基于此,只要有风,就有自然通风现象,在畜舍两侧墙壁上设开口,在有风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对流通风。
热压换气是由于当舍内不同部位的空气因温热不匀而发生比重差异时,即当舍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舍内,遇到由畜体放散的热能或其它热源,受热变轻而上升,于是在舍内近屋顶,天棚处形成较高的压力区,因此,这时屋顶如有空隙,空气就会逸出舍外,与此同时,畜舍下部空气由于不断变热上升,成立空气稀薄的空间,舍外较冷的空气不断深入舍内,如此周而复始,形成自然通风。
3、影响牧草收获时期的因素?答:1)牧草的产量和质量2)饲草的种类3)外界环境条件4)饲草的再生和越冬5)饲养动物的种类。
4、种子后熟及其处理方法?答:1)晒种及其热处理堆小堆,翻晒。
2)变温处理,低温——高温交替,促进萌发。
3)沙藏处理置于高温沙中,埋1——2个月。
二、TRIZ理论基础思考题1、简述TRIZ理论的定义、核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体系架构。
学习本门课程有哪些好处?答: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 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
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
猪生产学生产实习思考题

《猪生产学》生产实习思考题1.规模化猪场兽医防疫体系是怎样构成的?包括哪些具体的措施?请收集、整理、调查和分析这些措施的合理性和实施情况,并给出你的建议。
2.你所在猪场的免疫程序是怎样的?哪些疾病属于必须控制的疾病?3.你所在猪场生产规模有多大?猪群结构和组成情况如何?近三年来实际生产规模和设计规模之间有没有差异?根据你实习调查的数据,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设想如果你是猪场的技术人员,请你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果你是管理者,你拟从什么角度入手去实施管理。
4.调查你所在猪场猪舍情况(包括类型、面积、建筑特点和布局)、通过资料的查询,了解规模化猪场设计的要求,与你所在猪场进行对比分析。
5.猪的不同生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对猪舍的建筑和设施有不同的要求。
请你对猪舍内环境的设备构成进行调查并拟出清单,分析为什么各类猪舍中有这样的差异?6.你所在猪场饲料供应情况如何?加工方式如何?饲料原料的构成情况如何?7.猪场的粪污处理方式。
8.调查各类猪的采食量情况如何?如何采食量不正常,你是怎样观察的?应做怎样的处理?9.观察猪的粪便是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常规职责。
通过观察粪便情况,你可以发现哪些问题?10.怎样进行发情鉴定?发情的母猪有哪些症状?适时配种的时间是如何确定的?你所在的猪场是怎样组织和实施配种工作的?各组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商品猪和育种场在组织配种时的异同点。
11.你掌握了猪人工授精方法吗?猪的人工授精需要哪些设备?稀释剂的配制需要哪些成分?12.母猪分娩前要准备哪些用具和物品?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包括哪些消毒程序?13.母猪分娩后要进行哪些管理?如果发生难产,采用什么助产手段和后续处理?14.泌乳母猪的饲料构成和采食量与妊娠母猪有区别吗?你认为你所在的猪场,母猪的泌乳量是否充足?分析造成是或否的原因?如果泌乳量不足,你建议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进这种不利的情况?15.调查你所在的猪场情期受胎率情况。
思考题

思考题1一、名词解释1、环境: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的总合。
2、温热环境:由气温、气湿、气流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空气环境,它主要通过热调节方式对家畜健康和生产力发生影响。
3、气象因素:决定气象的因素。
如气温,气湿,气流,降水等。
4、可感热:传导、辐射,对流散出的可使畜舍气温升高的热量。
5、气候:某地方多年和综合的天气状6、小气候: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生物活动引起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7、相对湿度:指气中实际水汽压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8、有效温度(ET):亦称实感温度,它是根据气温,气湿、气流三个主要气象因素的相互制约作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而制定的。
9、水的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是指把水煮沸后可除去的硬度,因为水在煮沸时,水的重碳酸盐放出二氧化碳变成碳酸盐而沉淀。
但由于钙和镁的碳酸盐并不能完全沉淀,所以暂时硬度往拄小于碳酸盐硬度。
永久硬度是指水煮沸后不能除去的硬度。
10、水质三氮:是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11、专业性的畜牧场:只饲养一种家畜或某一年龄阶段的家畜,饲料依靠专业饲料厂提供,有的甚至除粪,清扫卫生和消毒以及产品销售都由场外职能部门负责的畜牧场。
12、自然通风:设进、排风口(主要指门窗),靠风压和热压为动力的通风。
13、入射角:是指窗上缘外至畜舍中央一点(跨度的1/2)的连线AB与地面的夹角α(即<BAD)14、透光角:是指窗口下缘内角至畜舍中央一点的连线AC与AB之间的夹角β(即<BAC),畜舍的透光角要求不小于5°。
15、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射线与某一具体地点的水平面所构成的最小夹角。
16、采光系数(窗地比):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和舍内地面面积的比值。
17、应激:动物机体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18、等热区:外界环境的一个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家畜依靠物理调节足以维持体温稳定,勿需动用化学调节机能,因而代谢处于最低水平。
畜牧食品工艺学复习思考题.doc

畜牧食品工艺学复习思考题1、何为胴体?其构成如何?胴体:肉畜经过屠宰、放血后除去鬃毛、内脏、头尾及四肢下部后的躯体部分。
胴体是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骼纽织四部分纽•成,其构造、性质直接影响着肉的殆质、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这些构造与性质与动物的年龄、种类、品利1、性别、营养状况等有关。
肌肉组织:是肉的主要纽成部分,占胴休的50%—60%,分为横纹肌、心肌、平滑肌三种, 横纹肌是肉品加工的主要对象。
脂肪组织:脂肪在体内较多的存在于皮下、肾脏周围和腹腔中,占胴体的15%-45%0脂肪在体内的蓄积是山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及肥育程度决定,具有保护组织和提供体内能源的功能。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构成肌腱、筋膜、韧带、肌膜、血管、淋巴结等主要成分,含量取决于畜禽的种类、品种、年龄、营养状况和运动程度等因索。
结缔纟II织主要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骨纽.织:在动物体内其支撑和保护脏器的作用。
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含量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不同而有差异。
2、肌肉中的蛋白质为哪几类?各有何特性?肌肉中的蛋白质分为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质、基质蛋白质三大类。
肌原纤维蛋白:肌原纤维是肌肉的组要组成部分,肌原纤维蛋白质占肌肉蛋白总量的40%~60%,主要包括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动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质等。
肌浆蛋白质:包括肌溶蛋白、肌红蛋白、肌球蛋白X和肌粒蛋白等,占肉中蛋白含量的20%〜30%.肌浆蛋白易溶于水或低浓度的中性盐溶液中(盐溶蛋白)。
基质蛋白质:基质蛋白质是构成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和腱的主要成分,包括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网状蛋白及黏蛋白等,存在于结缔纽织的纤维及基质中,属硬蛋白类。
3、脂肪的组成如何?影响其特性的因素有哪些?根据存在的部位和沉积量不同,可将脂肪分为蓄积脂肪和纽•织脂肪,脂肪是肉屮重要成分Z 一,直接影响肉的嫩度和多汁性,而脂肪中的脂肪酸的种类决定肉的风味。
畜牧学复习思考题(农经2012)

畜牧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完整的繁育体系?指以原种场(核心群)为核心,以繁殖场(繁殖群)为中介和商品场(生产群)为基础的宝塔式的繁育体系。
叫完整的繁育体系。
2、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现代畜牧业,基本上实现了(品种良种化),天然草场(改良化)和围栏化,饲料生产(工厂化),畜牧业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
3、现阶段中国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分散经营和粗放的饲养方式;(2)家畜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3)草场建设投入不足,草场严重退化;(4)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协调;4、21世纪中国畜牧业发展战略是什么?(1)高度重视优良品种;(2)广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3)实现绿色食品生产计划;(4)在牧区,目前正在加快草原建设;(5)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6)加强兽医防疫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章畜禽营养与饲料1、什么叫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可食物质,叫饲料。
2、什么叫营养物质?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合成体组织,生产畜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
3、新生反刍幼畜,对饲料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是否相似?(相似)。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几种?有三种。
(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
5、什么叫消化性:在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饲料可以被动物消化的程度或性质,称为饲料的消化性。
6、通过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1)饲喂幼嫩青绿饲料;(2)饲喂农作物籽实部分;(3)饲喂饲料中含粗纤维的饲料;(4)饲喂饲料中粗蛋白质高的饲料;(5)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下,合理安排饲喂次数、次序、时间等,加强消化腺的分泌,来提高消化率;(6)对饲料经过适当的加工调制,如压扁、浸泡等;(7)改变饲料形状,有利于消化酶的作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食欲,提高动物的消化率。
畜牧机械复习思考题2017.11

《畜牧机械》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按切割方式分,牧草割草机的种类有几种?各有那些特点?当小麦秸秆的含水率非常低,而气候也比较干燥时,可否应用园捆外卷式打捆机进行打捆?牧草的无支撑切割式割草机的特点是什么?图2切向进料的锤片式粉碎机1.下机体2.上机体3.喂料口4.转子5.锤片6.齿板7.筛片8.风机 9.锤架板 10.回料管 11.出料管 12.集料筒 13.吸料管根据图2中所示的锤片式粉碎机,简述其工作原理。
图2切向进料的锤片式粉碎机1.下机体2.上机体3.喂料口4.转子5.锤片6.齿板7.筛片8.风机 9.锤架板 10.回料管 11.出料管 12.集料筒 13.吸料管挤奶厅挤奶装置的主要优点有哪些:图1图1为沼气发生设备示意图,请说明影响沼气发生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图1图2图2为下传动式旋转割草机的一组切割器,其中导草罩3固定在刀盘上面,它的作用是使割下的牧草立即沿着刀盘螺旋面上升,同时向后输送,防止重割或堵刀。
请您分析图中一组旋转割草机各自的旋转方向和机器的前进方向(前进方向进入试卷用⊙,前进方向走出试卷用×表示)。
答案:左边的旋转刀盘为逆时针,右边为顺时针,机器前进方向为走出试卷。
图3为一种分娩猪栏的平面布置示意图,请说明图中仔猪保温箱图3图4图4为饲料加工机组的简图,请您说明该机组的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和特点。
图4 饲料加工机组简图图5图6是畜禽产品产量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的曲线,说明黑白化牛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度的需求。
图6下图是锤片粉碎机的试验曲线,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谷物的含水率与谷物的种类对粉碎机生产率的影响下图是锤片粉碎机在粉碎大麦时的试验曲线,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图中横坐标为筛孔直径d (mm ),纵坐标为粉碎机生产率Q (t /h )、能量消耗q (kJ /t )、颗粒算术平均直径M (mm )。
答题要点:筛孔的直径对粉碎机生产率、度电产量、物料粉碎的粒度对有着一定的影响。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目前我国集约化、工厂化养猪业生产中猪病的流行有哪些重要特征。
(1)环境因素造成猪体对疫病的易感性增高,新病不断出现。
(2)病原出现新的变异,疫病非典型化。
(3)繁殖障碍性疫病增多,种猪生产性能下降。
(4)呼吸系统疫病多而杂,危害严重。
(5)混合感染性疫病突出,雪上加霜。
(6)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损伤了猪的元气。
2.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概念是指消除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猪群健康及生存环境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所使用的各种方法与手段的集合,它是各种手段与方法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保障猪群健康的管理体系。
3.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目标是什么?是防止新的病原微生物传入猪场和在场内传播,保持猪群处于最佳的生产状态,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4.什么叫预防免疫?是指在经常发生某些疫病或有些疫病潜伏,或受到邻近地区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在平时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注射。
5.什么叫紧急免疫?是指在发生或某些传染病暴发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易感猪群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1.什么叫口蹄疫(FMD)?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口蹄疫病毒有几个主型、几个亚型?有7个主型。
61个亚型。
3.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是什么?(1)主要为接触感染,农村多为点状发生;(2)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即很快传开造成爆发;(3)随着仔猪和肥育猪的运输,往往把本病带到很远的地方,造成新的疫点。
4.简述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36小时,最长可达14天。
病猪体温升高至40℃以上。
最初猪的蹄冠、蹄叉等处潮红肿胀,不久形成灰白色水泡,水泡破溃后,留下红色糜烂斑。
常造成蹄壳松离或脱落,使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或在地上跪行。
有些病猪鼻镜、唇、齿龈、上颚和乳头上也发生水泡和糜烂。
家畜生态学期末考试思考题

家畜生态学期末考试思考题家畜生态学思考题LIAO A 1家畜生态学讲义思考题名词解释:1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家畜生态学:是吧家畜及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有机整体,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3.生态环境:生因子的总和。
4.家畜的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生产与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
5.生态型: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异适应,并且经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能耐受的一个范围。
7.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他就是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性因子。
8.耐受性定律: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生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
9.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机能反应或遗传反应。
10.遗传适应: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引起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且这种遗传改变能世代传递。
11.生物钟及其举例说明其生态学意义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是受到某种内部计时功能的控制。
12. 生态密度:单位空间中生存的个体数量。
13. 生物群落: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14. 群落演替: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
15.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棋局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6.食物链:是一种生物一另一种生物为食,以食物营养为中心,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链。
17.食物网: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像是一张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关系。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科李超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空气温度的概念2.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依靠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3. 临界温度:(LCT) 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将由于气温下降引起机体代谢率提高的外界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
4.舒适区:在等热区内尚有一舒适区,在舒适区内机体的代谢产热刚好等于散热,不需物理调节而能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为舒适,其代谢产热处于最低水平5.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单位:g/m3。
6.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范围:0%~100%7.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8.有效温度:也称实感温度。
是指能较有效地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
即不同的气温、气湿、气流三个主要气象因素,在相辅相成或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对机体的热调节产生相同影响的空气温度。
9.等温指数:用气温、气湿和风速相结合来评定不同状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一个指标。
基础舒适环境:20℃,40%,0.5m/s,ETI=23适用条件:16~41℃,40%~90%,0.5~6.5m/s10.温湿指数: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11.风冷指数:将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
12.温热环境:由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构成的,对家畜体热调节有直接影响的温暖、凉爽或炎热、寒冷的空气环境。
13.辐射散热: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畜体皮肤温度时,畜体皮肤以长波辐射方式放散体热的过程。
条件:高于绝对零度的任何物体(-273℃)特点:发射和传递不需要介质;固体和液体可以接受辐射空气不能接受辐射。
14.传导散热:畜体体表将热量传递给与其直接接触的低温物体的过程。
空气的导热系数特别小,水的导热系数特别大。
15.对流散热:气温低于畜体体表温度时,通过空气的运动带走体表热量的过程。
牛生产学思考题

牛生产学思考题第一篇:牛生产学思考题1、世界养牛业逐渐向什么方向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2、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奶牛品种向什么方向发展?(荷斯坦牛的单一方向)。
3、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奶牛数量减少,而什么水平提高?(单产水平),4、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较大的奶牛场已开始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尽有哪些?(有TMR、DHI、SCC)。
5、世界各国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其目的是什么?(1)减少奶牛饲养量;(2)降低饲养成本;(3)提高饲养效益。
6、目前我国奶牛饲养技术方面存在哪些问题?(1)饲养方式落后,科技入户率低;(2)饲养结构不合理,优质青粗饲料开展利用不足。
7、目前我国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奶牛总存栏数的90%以上,要想提高奶牛产品质量,推广普及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迫切要求向什么方向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
8、什么叫集约化?就是以集中、密集、制约的原则,按照养殖生产的客观规律和各地区特点,而采取对畜群、劳力、设备合理配置的组合方式,并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挖掘各类畜群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称为集约化。
9、我国肉牛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牛业发展速度很快;(2)我国尚无专门化的肉牛品种;(3)除少数牧区外,我国肉牛的主要生产方式为“秸秆+精料”。
(4)由于受人民生活习惯及购买力的,我国牛肉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量小。
1、牛的起源是什么?(欧洲原牛和亚洲原牛)。
2、奶牛品种的形成和培育是在什么地方?(荷兰)。
3、按现代牛的不同用途,可划分为几类?(1)乳用型牛;(2)肉用型牛(3)乳肉兼用型牛。
4、牛的品种按地方类型分类可分为几类?(1)中国地方品种(2)国外引进品种。
5、世界奶牛品种很多,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品种的生产性能超过什么牛?(荷斯坦牛)。
6、详述荷斯坦奶牛的外貌和乳房特征。
7、国外产奶量高的乳用型品种主要包括哪些品种?(1)荷斯坦牛(2)娟姗牛。
1《畜禽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思考题(1)

畜禽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思考题绪论1.家畜解剖学的概念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2.畜体体表的主要部位名称及常用家畜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第一章运动系统1.畜体骨骼怎样划分?2.椎骨的基本结构及各种椎骨的特征。
3.试就胸廓的结构讨论胸廓的机能。
4.写出马、牛、猪的脊柱式。
5.头骨包括哪些骨?6.列出马、牛、猪前肢全部骨骼的名称。
7.列出马、牛、猪后肢全部骨骼的名称。
8.关节的分类及各类关节的特征?9.胸腔、腹腔、骨盆腔的骨质基础?10.滑膜关节(动关节)的构造?11.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的分类?12.前后肢各关节的运动形式?13.以表归纳牛前肢主要肌的位置、起止点和作用?14.以表归纳牛后肢主要肌的位置、起止点和作用?15.腹股沟管是怎样的?第二章被皮系统1.举出皮肤的衍生物名称。
2.牛乳房的巨视构造?第三章内脏学1.腹腔怎样区分?腹腔和腹膜腔的概念?2.详细写出牛、马、猪消化系统的组成3.比较马、牛、猪大肠的特点4.描述牛/羊、猪胃的解剖学特点(提示:大小、形态、位置、内部构造)5.马、牛、猪恒齿的齿式?6.马、牛、猪的舌乳头各有哪些?其中哪些为味觉乳头?7.咽可分哪三部分?软腭的作用。
8.家畜的喉软骨有哪些?9.简述羊、牛、猪肺脏的形态学特点(提示:形态、位置、分叶)10.纵隔的概念,纵隔内都有哪些器官?胸腔、胸膜、胸膜腔、肺门、肺根的概念?11.泌尿器的组成?12.马、牛、猪、羊肾的类型?13.雄性和雌性生殖器的组成。
14.比较马、牛、羊、猪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的特征?第四章脉管学1.描述牛心脏的形态、位置及内腔的结构2.什么是心的传导系统?包括哪些结构?3.阐述保证心脏内血液定向流动的形态学基础?4.分别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5.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有何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6.试述腹主动脉的直接分支及分布的主要器官。
7.分布到母牛子宫的动脉有哪些?分别来源于什么动脉?8.分布到母牛乳房的动脉有哪些?分别来源于什么动脉?9.髂内动脉有哪些分支?主要分布于哪些器官?10.门静脉收集何处的静脉血,如何到达右心房?11.胎儿心血管系统有什么特点?出生后发生哪些变化?12.详细写出以下血液循环路径:颈静脉--→后肢/胃/肠….?臀肌--→乳房/咽喉/直肠…..?小肠毛细淋巴管收集的脂肪--→肝?口服物质--→脑/前肢/心脏?13.牛的体循环静脉可分为哪四个静脉系?分别收集何处的静脉血?14.家畜的淋巴器官有哪些?何谓淋巴中心?乳糜池?第五章神经系统l.神经系分为哪几部?中枢神经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2.臂神经丛的组成、分支及分布?3.腰荐神经丛的组成、分支及分布?4.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主要分支、分布区域?5.植物性神经的概念?与体躯神经比较,植物性神经具有哪些解剖学特点?7.交感神经的组成?副交感神经的组成第六章家禽解剖1.肩带部有哪三块骨?家禽有几个趾?2.禽体最发达的肌肉是什么?禽有无膈肌?3.禽的消化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各有何主要功能?4.详述泄殖腔的概念、分部及与每一部分相通的结构(详述禽泄殖腔的形态学特点)?5.与家畜相比,家禽的喉、气管有什么特殊结构?禽类呼吸器的特殊结构是什么?6.简述禽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状和位置,及输尿管的起始、走向、开口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专业思考题(初级)一、专业课思考题1、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相比,有那些优缺点?颗粒饲料在发达国家中约占70%,我国近几年来,颗粒饲料发展较快,如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占的比例都较大。
随着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颗粒饲料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相比,有如下优点:1. 成品运输时,避免了分级现象;2. 防止畜、禽挑食造成营养不均衡;3. 提高饲料的比重、容积密度、流动性,适合不同动物的采食;4. 减少采食损耗;5.减少成品运输过程中的粉尘,并降低了微量元素的损失;6.制粒过程中因蒸汽作用,淀粉糊化,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7.制粒时加入糖蜜、油脂,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8.制粒中蒸汽压力的使用还可消毒、杀菌、杀虫,减少,畜、禽疾病;9.畜、禽食用颗粒饲料,增重效果明显,饲料消耗减少。
10. 可以根据不同畜、禽、鱼等不同生长期的需要,制备不同尺寸的颗粒饲料。
此外,对奶牛来说,颗粒料可以减少瘤胃酸中毒及疾病的发生, 提高产奶量。
但是颗粒料也有以下缺点:一是制粒的成本高;二是如果制粒过程控制不好,可能造成饲料中相关物质的活性降低。
如会对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造成破坏,尤其是维生素A和E。
三是有可能掺假或遮掩一下杂粕或者非常规原料,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仔细辨别。
2、常量矿物元素?家禽饲料中一般需添加哪些常量矿物质饲料?答: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 . 01 %以上的矿物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猪需要量较多。
常量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钠、氯、硫、镁等元素。
家禽饲料中一般需添加哪些常量矿物质饲料(1)食盐(2)含钙饲料、石粉、贝壳粉、蛋壳粉(3)含磷饲料、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4)钙磷平衡饲料、骨粉、磷酸氢钙(磷酸二钙)、磷酸钙(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钙)3、简述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答:反刍动物的胃可以被分为胃、网胃、瓣胃和真胃四个部分,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胃。
瘤胃和网胃通常被合在一起,称之为瘤网胃。
反刍动物园刚出生时,瘤胃和网胃的体积之和只占四个胃的1/3。
10到12周龄时,瘤胃的体积占67%,4月龄时占80%,基本达到了成年牛的瘤明体积。
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
每克瘤胃内容物含有109—1010个细菌,每克瘤胃内容物含有105—106个瘤胃原虫。
瘤胃中厌氧真菌的数量较少。
4、论述奶牛酮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答:铜缺乏症,(一)病因:1、原发性,日粮缺铜引起动物机体缺铜,主要是由于低铜土壤上的饮草或土壤中铜的可利用性低所致。
2、甲继发性:动物对铜的摄入量是足够的,但机体对铜的利用发生障碍。
(1)铂与铜具有领域性。
(2)饮料中锌、锡、铁、铅和硫酸盐等过多,影响铜的吸收,造成机体铜缺乏。
(3)饲草中植酸盐含量过高,可与铜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降低动物对铜的吸收。
(4)反刍兽饲料中的蛋氨酸、胱氨酸、硫酸钠、硫酸钱等含硫物质过多,经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均可转化为硫化物,与钼共同形成一种难溶解的铜硫钼酸盐复合物,降低酮的利用。
(二)预防措施,1、日粮中添加硫酸铜,最低铜水平为10MG/KG、羊毛,但必须均匀拌料,以防混合不匀而引起铜中毒;2、在妊娠中后期口服硫酸铜,牛和骆驼4克,羊1-1.5克,每周一次,能预防幼畜铜缺乏症,也可在幼畜出生后口服铜制剂;3、牛羊可用矿物质添加剂制成的舔砖补铜。
4、国外目前用氧化铜针装入胶囊投服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和网胃中,缓慢释放铜;5、经口投服长效含量硒铜钻的微量元素缓释丸,在瘤胃和网胃中缓慢释放微量元素;6、有条件的可在饮水中添加硫酸铜,让动物自由饮用;7、在低铜草地上,可施用含铜肥料,每公顷5.6公斤硫酸铜,能显著提高牧草中铜的含量。
铜中毒(一)病因,急性铜中毒常见于偶然超量摄入大量可溶性铜盐,如矿物质混合剂或饲料中铜含量过高,或采食喷洒过铜药的牧草等。
动物采食含量较高的牧草,或一些因素改变铜代谢,通过促进铜的吸收和滞留使体内铜水平超过动物体的需要而发生慢性铜中毒。
防治:首先应停止铜供给,采食容易消化的优质牧草。
静脉注射三硫钼酸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毫克钼,稀释为100毫克,3小时后根据病情可再注射一次,可促进铜能过胆汁肠道。
对急性铜中毒动物同时配合应用止痛和抗休克药物有一定疗效。
对亚临床中毒及经抢救脱险的动物,每天在日粮中补充100毫克钼酸按和1克硫酸钠,可减少死亡。
在高铜草地上放牧的羊,在精料中添加钼7.5毫克/千克,锌50克/千克和0.2%的硫,可预防铜中毒,且有得被毛生长。
植物源性铜中毒,避免采食有毒植物是根本的措施。
二、TRIZ理论基础思考题1、简述TRIZ理论的定义、核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体系架构。
学习本门课程有哪些好处?答:定义: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
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核心思想: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都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第二,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数目的功能。
主要内容:(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体系架构:(1)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2)IFR最终理想解;(3)40个发明原理;(4)39个通用参数和阿奇舒勒矛盾矩阵;(5)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6)物-场模型分析;(7)76个标准解法;(8)ARIZ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9)科学原理知识库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
它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2、资源有哪些类型?请为信息资源和能源资源举例。
答:资源的种类有: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空间资源、时间资源、功能资源、系统资源和能量资源。
其中信息资源分为:现成信息资源和派生信息资源现成信息资源举例:1.藏医通过脉搏跳动可以诊断近200种疾病。
2.炼钢厂根据加工时飞溅的火花,可以判断钢号及其加工参数。
3.在接通和关闭输电线路时,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中可以利用它们在寻找矿藏时进行深度测量。
派生信息资源举例:1.为了解除飞行员疲乏,建议在腹部固定特殊的电极,当飞机倾斜时,产生了电压,飞行员会感到倾斜方位的轻微“胳肢”感。
2.为了在难以接近的部位研究压力分布情况,可在所研究部位放入白色复写纸,纸上可显现出压力分布情况。
3.当结构中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大时,会产生轻微声震动,专门的声装置能大范围地捕捉这种震动,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高精度地评价缺陷特性及其对结构造成的危险。
其中能源资源分为:现成能源资源和派生能源资源现成能源资源举例:1.喷洒农药时为了在喷雾人员行走时产生液压,把水泵固定在工作人员的靴子上。
2.发电厂热水用于住宅取暖。
3.借助深水的热量融化冻土。
派生能源资源举例:1.电焊工面罩上的镜子反射的弧光照亮焊接点。
3、每逢下大雪,机场需要用强力鼓风机来清除跑道上的积雪。
如果在积雪很厚的情况下,强力鼓风机往往也不能有效地清除积雪。
这里的技术矛盾是什么?积雪量大时,鼓风机不能有效除雪解决思路:在时间有限,除雪工作量大时,目的是提高鼓风机工作的效率,需要鼓风机加大空气流动速度来清除积雪,分析技术冲突找出需要改善的“速度”参数和不能恶化的“功率”参数,通过矛盾矩阵得到创新原理:19周期性运动、35物理或化学参数变化原理、18机械震动原理、37热膨胀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用“19周期性动作”原理来解决这个技术矛盾。
脉冲装置让空气流按照一定的脉冲频率排出。
这种脉冲气流的除雪效率是相同功率、连续气流除雪效率的两倍。
4、请用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解释帆船运输系统。
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必须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即动力装置、传输装置、执行装置和控制装置。
帆船的运输系统是利用能源风能通过动力装置帆、传动装置桅杆、执行装置船体、控制装置舵,作用于对象水,其中控制装置舵控制着动力装置帆、传动装置桅杆和执行装置船体,所以这些都由外部水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