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锡中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2005年11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锡中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2005年11月
命题人:胡俊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扩大疆域
B、增加赋税
C、扩充兵员
D、巩固统治
3、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B、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5、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太尉的是
A、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执掌群臣奏章
C、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D、负责全国军务
6、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分析这幅地图所反映的主要是
A、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B、西汉初郡国两制并行的情况
C、汉武帝时期划分监察区的情况
D、唐朝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7、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里的“台阁”是指
A、中朝
B、外朝
C、尚书台
D、御史台
8、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说明了
A、中央机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C、丞相权力的不断增大
D、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9、北宋初期的中央机构中设有“参知政事”一职,它的设置是为了
A、代替宰相处理全国政事
B、监察朝廷中的文武百官
C、分割宰相所掌握的行政权
D、分割宰相所掌握的财政权
10、元朝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慰司
D、宣政院
11、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A、①②均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12、明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的高度,其首要措施是
A、废除丞相
B、设置三司
C、八股取士
D、设军机处
13、内阁制度正式确立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4、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①内阁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④军机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明成祖和康熙帝都曾挑选翰林院官员入值当班,参与机务。
对此表述最确切的是
A、明清时期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权力危机之中
C、明清皇帝重视文人,附庸风雅
D、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1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最重大变化是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社会矛盾的变化
C、革命任务的变化
D、革命性质的变化
17、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8、下图为北京圆明园远瀛观残迹,这一野蛮暴行发生于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0年
19、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0、“金戈铁马英灵在,倘借神力施乾坤。
”这是著名诗人黄遵宪为悼念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所写的挽联,挽联中的“英灵”是指
A、关天培
B、葛云飞
C、邓世昌
D、左宝贵
2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理由是
A、清政府在政治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经济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2、我们把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主要依据是
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B、加速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2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①是日本侵略者在华暴行恣意泛滥的结果②值得中国人民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反思
A、①②均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24、追根溯源,探求太平天国运动的足迹,应首先到哪里考察
A、金田
B、永安
C、天京
D、北京
25、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
A、《劝世良言》
B、《原道救世歌》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省锡中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卷
2005年11月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18分。
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也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关于割地、赔款的主要规定分别是什么?《辛丑条约》中的哪一规定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4分)
(2)面对强敌入侵,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用一次次行动显示了反侵略的精神。
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7题14分,第28题18分,共计32分)
2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的确立和完善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何时?其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2)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
(3)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和后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分别如何?(6分)
28、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千秋伟业,民族壮举”,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风采——捍卫正义、进步与和平。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不断痛击日军,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试举两次战役予以说明。
(4分)
(2)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6分)
(3)概括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