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卷(1)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1)试卷(化学)

有机化学(1)试卷(化学)

临沂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有机化学Ⅰ》试题(A )(适用于2012级化学专业本科学生,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1. 2.3.(R)-α-溴代苯丙酮4. 5. 6.7.8. 9. 的Fischer 投影式 10.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的稳定构象1.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 A.B. C.D. 2.将CH 2=CH 2通入溴的NaCl 水溶液中,产物中不含下列化合物中的哪种( ) A. 1,2-二溴乙烷 B. 1,2-二氯乙烷 C. 1-氯-2-溴乙烷 D. 2-溴乙醇 3.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可能有顺反异构体 ( )A. 1-戊烯B.CH 2=CCl 2C. CHCl=CHClD.2-甲基-2-丁烯 4.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拆分出对映异构体 ( )A. B.COOHC. D.5.下列一组化合物中,具有休克尔芳香性的是( ) A.B.C.D.6.按次序规则,将下列基团由大到小排列成序( )Ⅰ.-OH Ⅱ. (CH 3)2CH- Ⅲ. -C(CH 3)3 Ⅳ.ClCH 2CH 2- A. Ⅰ>Ⅳ>Ⅲ>Ⅱ B. Ⅳ>Ⅱ>Ⅲ >Ⅰ C.Ⅲ>Ⅳ>Ⅱ >Ⅰ D. Ⅰ>Ⅲ>Ⅱ>Ⅳ 7.化合物与的关系为( )A .相同化合物B .对映异构体C .非对映异构体D .不同化合物 8.下列化合物不能作为Diels-Alder 反应的双烯体的是( ) A .B .C .D .9.化合物HH 3CCH 3H 有几组化学等价质子( )A. 3B.4C. 5D.610.在碘化钾/丙酮溶液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11.下列各异构体中,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最快的是( )12.能区别五个碳以下的伯、仲、叔醇的试剂为( ) A.高锰酸钾 B.卢卡斯试剂 C.斐林试剂 D.溴水 13.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苯酚B .2,4-二硝基苯酚C .对硝基苯酚D .间硝基苯酚 14.由醇制备卤代烃时常用的卤化剂是( )A. Br 2/CCl 4B.AlCl 3C.SOCl 2D.NBS15. 在碱性条件下, 可发生分子内S N 反应而生成环醚的是下列哪个卤代醇( )A.2Br222Br22Br2OHB.C.D.16. 合成化合物CH 3OC(CH 3)3的最佳方法是()A 甲醇和叔丁醇分子间脱水B 甲基氯和叔丁醇钠反应C 甲醇钠和叔丁基氯反应A. 对映体B. 非对映体C. 相同化合物D. 构造异构体 18.下列四个取代苯都被强烈氧化,不能得到对苯二甲酸的是( )CH 2COOH3CH 3COCH 3C(CH 3)3CH3CHCH(CH3)2CHCOOH19.卤烷与NaOH 在水与乙醇混合物中进行反应,下列现象中,属于S N 2历程的是( ) A. 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B. 有重排产物 C. 生成外消旋产物 D 叔卤烷速度大于仲卤烷1.2.3.4.5.6.CH 3CO 3H7.24160o C8.9.10.+AlCl311. H 2O 2+CH 3B 2H 6OH12.13.14.15. 稀H 2SO 4CH 3CH 2CHCHgSO 418.H H CH 3(CH )COK3OH HCH 3Br H 19.H 催化剂CH3CH C C 20.21.322322.CH2ClCH 33+CO 浓HClO CH 323.1.CH MgBr224.KMnO 425.CH 3CH=CH -CH=CH 2 + HBr1,4-加成26.CH 3OHCH 3HBr1.完成反应机理2.完成反应机理3.完成反应机理(CH3)3CCH2OH(CH3)2CBrCH2CH31.以乙炔及不多于2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合成2.以苯及不多于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合成3.以丙烯为原料合成2-甲基-2-戊醇910三重峰;δ3.0 ( 2H ) 四重峰;δ7.7 ( 5H ) 多重峰,试推测A的结构。

有机化学试题1

有机化学试题1

有机化学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共8题16分)1. 2 分(7007)7007用紫外光谱鉴别下列化合物:CH3CH22. 2 分(7010)7010指出下列哪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长,并按顺序排列。

(1) CH2=CHCH2CH=CHNH2(2) CH3CH=CHCH=CHNH2(3) CH3(CH2)4NH23. 2 分(7011)7011指出下列哪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长,并按顺序排列。

(1) 1,3-环辛二烯(2) 1,5-环辛二烯(3) 1,3,5-环辛三烯(4) 1-甲基-1,3-环辛二烯4. 2 分(7013)0035下列哪些不是自由基反应的特征?(A) 酸碱对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B) 光、热、过氧化物能使反应加速(C) 氧、氧化氮、酚对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 溶剂极性变化对反应影响很小5. 2 分(7014)7014指出下列哪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长,并按顺序排列。

(1) CH 2=CHCH =CH 2 (2) CH 3CH =CH-CH =CH 2 (3)CH 2=CH 26. 2 分 (7017)7017根据两种不同的紫外光谱试推测具有下列分子式的两种可能结构: C 8H 12 (A) 在紫外200~400nm 区有强吸收 (B)在上述区没有吸收7. 2 分 (7060)7060根据臭氧化反应的产物推断不饱和化合物(非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 反应产物为CH 2O,CH 3COCH 3和CH 3COCHO 。

8. 2 分 (7089)7089下面这些反应都是合成天然产物的实用步骤,请写出它们的产物的结构式。

二、推结构题 ( 共88题 462分 ) 9. 4 分 (7001)7001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C 9H 13ClOCH 2CHCHCH(CO 2Et)2CH 3+OClC 11H 18O 4t BuOKC 20H 30O 5_CH 3(CH 2)3CHO 和 CH 3CH 2COCH 2CH 3*. 4 分 (7002)7002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 PhCOCH 3 和 PhCOCH 2CH 311. 4 分 (7003)7003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PhCH =CHCOCH 3 和12. 6 分 (7004)7004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 1,4-二甲基-2-吡啶酮和4-乙基-2-吡啶酮13. 4 分 (7005)7005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14. 4 分 (7006)7006用紫外光谱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CH 2=CH ─O ─CH 2─CH 3 , CH 2=CH ─CH 2─O ─CH 315. 4 分 (7008)PhCH 2CH 2COCH 2CH 3NN HCH 37008用紫外光谱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6. 4 分 (7009)7009用紫外光谱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7. 4 分 (7012)7012指出下列哪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长,并按顺序排列:(1) 环己-3-烯酮 (2) 环己-2-烯酮 (3) 3-甲基环己-2-烯酮18. 4 分 (7016)7016指出下列哪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长,并按顺序排列: (1) 环己-2-烯酮 (2) 环己-3-烯酮 (3) 4-亚甲基环己-2-烯酮 (只考虑π-π*跃迁)19. 4 分 (7019)7019化合物C 3H 5Cl 3的1H NMR 谱只有两个单峰,试推出其可能结构。

无机化学试卷A(1)

无机化学试卷A(1)

=CO(g)(2)C(金刚石)+O(g)=CO(g) =SnCl(l)Sn(灰)+2Cl(g)=SnCl(l) Sn(白)+2Cl(g)=SnCl(s)无机化学试卷 A(1)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 共 16 题 28 分 ) 1. 2 分 (0388) 0388固体溶于水时, 与其溶解热有关的是--------------------------------------------------------( )(A) 固体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C) 溶质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B) 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 以上三种都有2.1 分 (0365) 0365同温同体积的两杯蔗糖溶液, 浓度分别为 1 mol·dm -3 和 1 mol·kg -1, 则溶液中的蔗糖 含量应是---------------------------------------------------------------------------------------------()(A) 一样多(B) 1 mol·kg中多(C) 1 mol·dm -3 中多 (D) 不一定哪个多3.2 分 (0408) 0408在一定温度下:(1) C(石墨) + O 2(g)2ΔH 12 2(3) C(石墨) = C(金刚石)ΔH 2ΔH 3 = 1.9 kJ·mol -1其中ΔH 1 和ΔH 2 的关系是…………………………………………………………………()(A) ΔH 1>ΔH 2 (C) ΔH 1=ΔH 2 (B) ΔH 1<ΔH 2 (D) 不能判断4.2 分 (3438) 3438已知 Sn(白) ↓  Sn(灰)f H m = -2.09 kJ·mol -1Sn(白) + 2Cl 2(g)4H m 1-------(1) 2 42 4H m 2-------(2) H m 3-------(3)则三个反应在相同温度下 H m 的关系是……………………………………………… ((A) H m 1> H m 2> H m 3 (B) H m 2> H m 1> H m 3 (C) H m 3> H m 2> H m 1)(D) H m 1> H m 3> H m 25. 2 分(3510)3510一定温度下SO2(g) + NO2(g) SO3(g) + NO(g) K c = 0.240NO2(g) NO(g) + 12O2(g) K c = 0.012则SO3(g) SO2(g) + 12O2(g) 的K C为……………………………………………… ()6. (A) 201 分(0607)(B) 0.050 (C) 0.252 (D) 0.2280607根据软硬酸碱概念,下列物质属软酸的是……………………………………………()7. (A) H2 分(3641)(B) Ag (C) NH3 (D) AsH33641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A) HCl (1 mol·dm-3) + NaAc (2 mol·dm-3)(B) NaOH (1 mol·dm-3) + NH3 (1 mol·dm-3)(C) HCl (1 mol·dm-3) + NaCl (1 mol·dm-3)(D) NaOH (1 mol·dm-3) + NaCl (1 mol·dm-3))8. 2 分(0697)0697已知:  f G m (Pb2+, aq) = -24.4 kJ·mol-1f G m (I , aq) = -51.93 kJ·mol-1f G m (PbI2, s) = -173.6 kJ·mol-1298 K 时,PbI2的p K sp值是…………………………………………………………………()9. (A) -7.952 分(0698)(B) 7.95 (C) 18.3 (D) 15.90698某溶液中含有0.01 mol·dm-3 AgNO3、0.01 mol·dm-3 Sr(NO3)2和0.01 mol·dm-3 Pb(NO3)2、0.01 mol·dm-3 Ba(NO3)2四种盐,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K2CrO4溶液时,则沉淀的先后顺序是…………………………………………………………………………………………… ((A) Ag2CrO4,PbCrO4,SrCrO4,BaCrO4(B) PbCrO4,Ag2CrO4,SrCrO4,BaCrO4(C) SrCrO4,PbCrO4,Ag2CrO4,BaCrO4(D) PbCrO4,Ag2CrO4,BaCrO4,SrCrO4(注:K sp(Ag2CrO4) =1.1 ⋅ 10-12,K sp(PbCrO4) = 1.8 ⋅ 10-14)(A)1,3,14,2,12,7 K sp (BaCrO 4) = 1.2 ⋅ 10-10,K sp (SrCrO 4) = 2.2 ⋅ 10-5)*.2 分 (0701) 0701在 Cr 2 O 72 + I + H + ↓↓ Cr 3+ + I 2 + H 2O 反应式中,配平后各物种的化学计量数从左至 右依次为…………………………………………………………………………………… ( )1(C) 1,6,14,2,3,711. 1 分 (6731) 6731(B) 2,6,28,4,3,14 (D) 2,3,28,4,1 12 ,14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 H 2(g) + Cl 2(g) = 2HCl(aq) (B) Ce 4+ + Fe 2+ = Ce3++ Fe 3+(C) Zn + Ni 2+ = Zn2++ Ni(D) Cu + Br 2= Cu2++ 2Br12. 08111 分 (0811)对基元反应而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 (B) 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C) 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D) 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相一致)13. 09242 分 (0924) 在各种不同的原子中 3d 和 4s 电子的能量相比时……………………………………( )(A) 3d 一定大于 4s (C) 3d 与 4s 几乎相等 (B) 4s 一定大于 3d (D) 不同原子中情况可能不同14. 09552 分 (0955) 下列各组原子和离子半径变化的顺序,不正确的一组是……………………………( )(A) P 3- > S 2- > Cl - > F - (C) Co > Ni > Cu > Zn (B) K +> Ca 2+ > Fe 2+ > Ni 2+ (D) V > V 2+ > V 3+ > V 4+15. 40312 分 (4031) 下列各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变化顺序中,正确的是………………………………( )(A) MgO > CaO > Al 2O 3(C) RbBr < CsI < KCl(B) LiF > NaCl > KI(D) BaS > BaO > BaCl 216.2 分 (4035)4035下列氟化物分子中,分子的偶极矩不为0 的是……………………………………()(A) PF5 (B) BF3 (C) IF5 (D) XeF4二、填空题( 共15 题30 分)17. 2 分(0439)043925℃,101.3 kPa 下,Zn 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放热6.00kJ·mol-1,做出电功200 kJ·mol-1,则此过程的  r S m 为_____________,而  r G m 为______________。

普通化学试题[1]

普通化学试题[1]
普通化学考试试题(卷)
成绩
开课学院 考试日期 考生班级 理 学 院 课程 普 通 化 学 学时 48 考试时间 2 小时 考试形式( 闭 ) ( A )卷 学 号 姓 名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试卷同时交回。 )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1. 在 298K,100kPa 下,反应 2H2(g)+O2(g)=2H2O(1) ΔrHӨm=-572 kJ· mol-1, 则 H2O(l)的 ΔfHmӨ 为( ) -1 A. 572 kJ· mol B.-572 kJ· mol-1 C.286 kJ· mol-1 D.-286 kJ· mol-1 2. 对反应 Mg(s) + 2HCl(aq) = MgCl2(aq) + H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Ө Ө 2+ A. ΔrH m (298.15K) = ΔfH m (Mg , aq, 298.15K) B. ΔrSӨm (298.15K) = SӨm (Mg2+, aq, 298.15K) C. ΔrGӨm (298.15K) = ΔfGӨm (Mg2+, aq, 298.15K) D. 反应的标准电动势 EӨ = φӨ(Mg2+/Mg) 3. 在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零、等容条件下进行反应( ) A. △H=Qp B. △U=Qv C. △G=△H-T△S D. △S=△H 4. 下列物质与 H2O2 水溶液相遇时,能使 H2O2 显还原性的是 ( ) 已 知 φӨ(H2O2/H2O)=1.776V, φӨ(Sn4+/Sn2+)=0.151V, φӨ(MnO4-/Mn2+)=1.507V, φӨ(Cl2/Cl-)=1.3583V, φӨ(O2/H2O2)=0.695V,φӨ(O2/OH-)=0.401V A. KMnO4 (酸性) B. SnCl2 C. Cl2 D. NaOH 5. N 的氢化物(NH3)的熔点都比同族中其它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是由于 NH3 分子 ( ) A.分子量最小 B.偶极距最大 C.存在氢键 D.偶极距最小 Ө 6. 在 298K 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ΔfHm ( )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零 D.无法确定 2+ Ө 7. 已知电极反应 Cu +2e = Cu 的 φ 为 0.347V,则电极反应 2Cu =2Cu2+ +4e 的 φӨ 值为( ) A.-0.347V B.0.347V C.-0.694V D.0.694V

有机化学1_试卷_答案

有机化学1_试卷_答案
(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
8.与FeCl3发生颜色反应,是检验哪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C)
(A)羟基结构(B)醚链结构(C)烯醇结构(D)酯基结构
9.与HNO2反应能放出N2的是:(A)
(A)伯胺(B)仲胺(C)叔胺(D)都可以
12.碱性溶液中加热时主要产物是:(B)
(A)取代产物(B)消除产物
(C)各占一半(D)无法预测
13.下列酒石酸的构型为:(A)
(A) 2R,3R(B) 2S,3S(C) 2R,3S(D) 2S,3R
14.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共轭二烯反应得环己烯类化合物,这叫什么反应?(C)
(A) Hofmann反应(B) Sandmeyer反应(C) Diels-Alder反应(D) Perkin反应
[解]
每个结构2分
4.(本题4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6,能吸收等物质量的氢气,分子中不含甲基,乙基和其他烷基,氧化时得一个对称的双酮,分子式为C10H16O2。试推测此化合物的结构式和二酮的结构式。
[解]此化合物结构式为: 1,2,3,4,5,6,7,8-八氢化萘
二酮为:1,6-癸二酮
每个结构2分
得分
阅卷人
五、机理题(2小题,共12分)
1.(本题6分)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苯+ H2SO4+ HNO3?
[解]是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每步2分
2.(本题6分)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1)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1)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客观卷Ⅰ (共45分)一、选择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大量有机材料亮相冬奥。

下列材料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A. PVC(聚氯乙烯)制作的“冰墩墩”钥匙扣B.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制成的冬奥纪念钞C. 颁奖礼服中的石墨烯发热内胆D. “冰立方”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结构【答案】C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 丙炔的键线式:B. Cl-的结构示意图:C. 乙醚的分子式:C4H10OD. 顺-2-丁烯的球棍模型为:【答案】A3.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 1molSiO2中含Si-O键的数目为4N AC. 0.1mol环氧乙烷()中含极性键的数目为0.2N AD. 1mol[Ag(NH3)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6N A【答案】B4. 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Na 2O 和SiO 2熔化B. 碘和干冰升华C. 氯化钠和蔗糖熔化D. Mg 和S 熔化 【答案】B5.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最简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下列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 射线衍射实验B. 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能确定青蒿素的分子式C. 提纯苯甲酸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D. 质谱图中的碎片峰对我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一定帮助 【答案】B6. 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B. 聚丙烯的制备:C. CuSO 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23242Cu 2NH H O Cu OH 2NH ⋅↓+++=+ D. 新制的银氨溶液中加入几滴乙醛,并水浴加热:()++3334322CH CHO+2Ag NH +2OH CH COO +NH +2Ag +3NH +H O --⎡⎤−−−↓→⎣⎦加热 【答案】C7.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23NiO /Al O /Pt 催化剂能实现氨硼烷33(H NBH )高效制备氢气,制氢气原理:3334342H NBH 4CH OH NH B(OCH 3H )+−−−→+↑催化剂。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5届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化学试卷(一)故答案选A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b :122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熵增的原理B. 船体上镶嵌锌块,是利用外加电流法避免船体遭受腐蚀C. 烟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利用了原子的吸收光谱D. “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答案】A 【解析】【详解】A .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乙醇的挥发性,乙醇由液态变为气态,混乱度增加,是熵增的过程,A 正确;B .船体上镶嵌锌块,锌比铁活泼,做负极,可以保护铁,是利用牺牲阳极法避免船体遭受腐蚀,B 错误;C .烟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被称为焰色反应,利用的是原子的发射光谱,C 错误;D .“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变为电能,D 错误;。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化学图谱不正确的是A. 3NH 的VSEPR 模型:B. 乙醚的结构简式:3223CH CH OCH CHC. 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D.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答案】D 【解析】【详解】A .3NH 中心原子N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13+5-3142×=,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含1对孤电子对,模型如图:,A 正确;B .乙醚的结构简式:3223CH CH OCH CH ,B 正确;C .乙醇的结构32CH CH OH 有三种氢原子,且个数比为,3:2:1,的核磁共振氢谱:,C 正确;D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D 错误;故选D 。

3. 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不合理的是A.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B. 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65C °水冲洗C. 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硫D. 对于含重金属(如铅、汞或镉等)离子的废液,可利用沉淀法进行处理 【答案】B 【解析】【详解】A.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为防止刻度线上端沾有溶液导致体积偏大,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B. 由于酒精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可先用酒精洗涤,B 错误;C. 硫易溶于二硫化碳,可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硫,C 正确;D. 对于含重金属(如铅、汞或镉等)离子的废液,可利用沉淀法进行处理,D 正确; 答案选B 。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定铁含量得如下数据:23.70%、23.73%、23.81%、23.60%、23.72%,它们的平均值是。

平均结果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相对平均偏差为:___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____。

2.配制0.1mol/LHCl溶液250mL,应量取浓HCl mL,加mLH2O。

3.配位滴定中,滴定不同的金属离子需要不同的最低pH,这最低pH又称为。

4.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称量某样品0.6754g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5.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Ca2+、Mg2+,共存的Fe3+、Al3+离子干扰测定,若加入使之与Fe3+、Al3+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则Fe3+、Al3+干扰可消除。

6.若溶液中既存在酸效应,又存在配合效应,则条件稳定常数lgK´MY=。

7.酸效应系数表示的是未参加主反应的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与能参加配合反应的EDTA的浓度之比。

8.标定EDTA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9.标定溶液常用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

10.选择指示剂应根据。

11.滴定度T Fe/KMnO4 =0.001234g/mL,其表示的是。

12.已知H2C2O4为二元弱酸,其分布系数δH2C2O4=,δC2O4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的下列物质溶液()。

①(NH4)2SO4(K NH3=1.8×10-5)②邻苯二甲酸氢钾(K a2=2.9×10-5)③苯酚(K a=1.1×10-10) ④NH4Cl(K NH3=1.8×10-5)2.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是()。

①H2C2O4·2H20②CaCO3③无水Na2CO3④邻苯二甲酸氢钾3.已知0.01250mol/LAgNO3溶液25.00ml正好与28.00mLKCl溶液反应完全,则KCl 溶液的浓度是()mol/L。

2023年张家界市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卷(1)

2023年张家界市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卷(1)

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试卷(1)化学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50分,总时量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化学中的“化”取自变化之意。

以下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本质不同的是()A.食物腐烂B.冰雪融化C.木材燃烧D.铁钉生锈2.“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算,其中含有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和极少量的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空气”的氮气比空气中氮气含量更低B.空气中的氮气是制造硝酸的重要原料C.用红磷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D.鱼虾在水中生存因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3.化学课程体现“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

重视实验活动,规范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是()A.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土壤吸收B.大量植树造林以保护环境C.露天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节假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5.强化健康意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少年喝牛奶,可以预防佝偻病B.可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C.控制油脂摄入可以减少肥胖的发生 D.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 B.铁离子:Fe2+C.纯碱:Na2CO3 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8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5B.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大量乙C.分别将60℃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80℃,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D.60℃时,向140 g甲的饱和溶液加50 g水再加20 g 甲完全溶解,溶液仍为饱和状态8.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食物苹果汁葡萄汁牛奶鸡蛋清pH 2.9~3.3 3.5~4.5 6.3~6.6 7.6~8.0 A.牛奶和鸡蛋清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9.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获得氢气,右图是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B.新型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改变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氢、氧元素是不同种元素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B 鉴别NH3•H2O、CH3COOH、Na2SO4溶液取样,分别滴加石蕊溶液C 检验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BaCl2溶液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结晶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1)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1)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A)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反应2MnO4-(aq) + 10Cl-(aq) + 16H+(aq) = 2Mn2+(aq) + 5Cl2 +8H2O(l)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级反应。

3. 有下列原电池:(-)Pt|Fe2+(1mol/dm3),Fe3+dm3)||Fe2+(1mol/dm3),Fe3+(1mol/dm3)|Pt(+),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B.C. D.E. F. 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 -、HCN、H2O、CH4、H2PO4- 、Ac-、NH4+、OH -、HCO3- 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氨水与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氨水与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已知K a(NH4+)=×10-108. 设AgCl在水中,在 mol·dm-3的CaCl2中,在 mol·dm-3的NaCl中以及在的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 H mө= -394 kJ· mol-1和反应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 H mө = -396 kJ· mol-1,则金刚石的Δf H mө = _____ kJ· mol-1。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SO2B.CO2C.N2D.CH4【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故A错误;B、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B正确;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C错误;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不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气体性质和作用,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细心即可做好此题.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湿法炼铜B.黑火药爆炸C.玉石雕琢成玉器D.粮食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黑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玉石雕琢成玉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分类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物质尿素液态氧气冰氯化铵类别无机物单质氧化物盐A.A B.B C.C D.D【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尿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说法错误;B、液体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说法正确;C、冰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D、氯化铵属于盐,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判断是否是单质、氧化物、盐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4.化学在生活中有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储量丰富,但淡水使用仍需节约B.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C.不吃霉变食物,因为食物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有毒D.塑料是容易自然分解的高分子材料,不会形成污染【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资源状况;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进行解答;B.现在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C.根据霉菌毒素耐高温来分析;D.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是有限的,故正确.B.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光分解催化剂,故正确.C.黄曲霉菌毒素耐热,在200℃以下不能将其杀灭,通过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故正确.D.塑料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不易分解,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白色污染,故错误.故选D.【点评】在能源和资源匮乏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对于能源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对于资源主要考查贮存、开采状况,以及资源的保护.5.明矾石()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KAl3(SO4)2(OH)x.式中x的值是()A.5 B.6 C.7 D.8【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明矾石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3)×3+(﹣2)×2+(﹣1)×x=0,则x=6.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石灰水长期存放后产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Ca(OH)+HNO3═CaNO3+2H2O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NH4SO4+NaOH═NaSO4+H2O+NH3↑C.制取铝:3Zn+Al2(SO4)3═3ZnSO4+2AlD.铜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盐酸除去: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硝酸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OH)2+2HNO3═Ca (NO3)2+2H2O.B、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铵、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H4)SO4+2NaOH═Na2SO4+2H2O+2NH3↑.2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7.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碳能与氧化铜反应B.通过闻气味判断是CO2还是SO2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D.证明NH4HCO3受热分解【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A、根据氮气不会与氧化铜反应,碳会与氧化铜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闻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D、根据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进行分析.【解答】解:A、氮气不会与氧化铜反应,碳会与氧化铜反应,依据试管内的现象变化,可以确定氧化铜与碳反应,故A正确;B、闻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即可完成.8.泸州自古盛产美酒,早在1915年,泸州老窖即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图是泸州老窖的一种宣传图案.(1)金牌中的金是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盛装老窑可用玻璃瓶,玻璃是用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高潮烧制而成,写出石英砂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CaCO3CO2↑+CaSiO3.【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金属于金属元素进行解答;(2)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3)根据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解答】解:(1)金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2)“风过泸州带酒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aCO3CO2↑+CaSiO3.故填:SiO2+CaCO3CO2↑+CaSiO3.【点评】此题考查元素的分类、分子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9.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锰原子核内有25 个质子,图1中54.94表示的是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越容易在反应中失去,Mn2+的核外电子共点据三个电子层;(3)锌锰干电池中含锰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nO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1)由锰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锰的原子序数为25,即核内有25个质子;最下方的数字“54.94”表示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25;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因为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越容易在反应中失去,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而Mn2+是锰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的,所以还剩余三个电子层;故填:三;(3)干电池中含有二氧化锰,其中锰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nO2;故填:Mn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一格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1)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 3.5~4.5 2.9~3.3 6.3~6.6 7.6~8.0(2)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硝酸钾中,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的复合肥料是硝酸钾;(3)如图为用10mL的量筒量取稀盐酸,所量取的体积是 4.4 mL.【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测量容器-量筒;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解答】解:(1)酸性越强,pH越小,观察食物的pH,苹果汁的pH最小,故苹果汁的酸性最强.故选:苹果汁.(2)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都属于铵态氮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但不是铵态氮肥,因此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的复合肥料是硝酸钾,故填:硝酸钾;(3)如图为用10mL的量筒量取稀盐酸,量筒的最小刻度是0.1mL,所量取的体积是4.4mL,故填:4.4.【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此类题目的易错点是认为pH大的溶液的酸性强.三、(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1.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如图是市场上售卖的某一品牌白醋,标签说明:除了3~5%醋酸(CH3COOH)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请回答相应问题.(1)白醋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醋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2)酿醋原理是在醋酸菌作用下乙醇(CH3CH2OH)与氧气反应,除生成醋酸外,还有另一产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O2CH3COOH+H2O .(3)已知:HNO3是一元酸,H2SO4是二元酸,某同学对白醋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①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溶液变红白醋显酸性②向镁粉中滴加白醋直至过量有气泡产生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③100g含醋酸3%的白醋恰好与20g10%的NaOH溶液中和/ 醋酸为一元酸(填一、二等数字)④将白醋滴加到碳酸钙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CH3COOH)2Ca+CO2↑+H2O【考点】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依据醋酸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2)根据乙醇和氧气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酸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白醋和镁反应会生成醋酸镁和氢气,酸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决定了酸是几元酸,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白醋除了3~5%醋酸(CH3COOH)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所以白醋属于混合物,醋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2=2:1;(2)乙醇和氧气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酸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3)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白醋和镁反应会生成醋酸镁和氢气,酸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决定了酸是几元酸,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①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溶液变红白醋显酸性②向镁粉中滴加白醋直至过量有气泡产生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③100g含醋酸3%的白醋恰好与20g10%的NaOH溶液中和/ 醋酸为一元酸(填一、二等数字)④将白醋滴加到碳酸钙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CH3COOH)2Ca+CO2↑+H2O故答案为:(1)混合物,2:1;(2)CH3CH2OH+O2CH3COOH+H2O;(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①紫色石蕊②有气泡产生③一④CaCO3+2CH3COOH=(CH3COOH)2Ca+CO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醋酸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在平时加强训练即可完成.1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产物.已知:Na2O和CaO相似,能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图连接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装置用于制取CO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导管和试管;(3)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cab .a.点燃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中的钠;b.等燃烧终止并冷却后,停止通CO2;c.打开A装置中活塞,通入CO2;(4)D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和黑色物质.待钠充分燃烧,冷却,将管内生成的固态物质移出,加水溶解,过滤得黑色固体和澄清滤液.实验证明:D中排出的尾气能被NaOH 溶液完全吸收.①黑色固体在O2中灼烧,全部转化为气体,则黑色固体是碳.②对白色固体有以下猜想:a.只有Na2O; b.只有Na2CO3; c.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若猜想a成立,则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CO2=2Na2O+C若猜想c成立,请设计实验验证产物中存在Na2O:取滤液少许,用pH试纸检验滤液,若滤液呈碱性,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 .(5)反思拓展:你对二氧化碳灭火的范围有什么新的认识?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答;(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3)根据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分析实验步骤;(4)①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解答;②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Na2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解答;(5)根据题给的信息来重新来认识燃烧和灭火.【解答】解:(1)按图连接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装置用于制取CO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导管和试管;(3)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D处的酒精灯发生反应;故应打开A装置中活塞,通入CO2;点燃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中的钠;等燃烧终止并冷却后,停止通CO2;(4)①黑色固体不溶于水,黑色固体在O2中灼烧,全部转化为气体,则黑色固体是碳;②若猜想a成立,则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CO2=2Na2O+C;Na2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若猜想c成立,设计实验验证产物中存在Na2O:取滤液少许,用pH试纸检验滤液,若滤液呈碱性,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5)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试管;(3)cab;(4)①碳;②4Na+CO2=2Na2O+C;取滤液少许,用pH试纸检验滤液,若滤液呈碱性,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5)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点评】本题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新知识,有助于学生能力的考查,必须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类有新意的试题.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40题最后一问3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3.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10℃20℃30℃40℃50℃60℃70℃80℃温度溶解度/g物质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KNO3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硝酸钾;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20℃~30℃之间(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2)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钠;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溶液的质量是135.8 g.【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以及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进行解答;(2)根据8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8.4g和169g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所以T介于20℃~30℃之间;故填:硝酸钾;20℃~30℃;(2)8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8.4g和169g,所以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钠,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100g水最多溶解35.8g氯化钠,所以溶液的质量是100g+35.8g=135.8g.故填:氯化钠;135.8.【点评】本题较简单,同学们只要牢牢把握住溶解度的概念即可.溶解度是指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要注意一下几点:谈论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没有指明温度的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溶解度指的是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14.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宝库,图1是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取海水滴加AgNO3溶液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2)下列有关海水及其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图2中海水所含化学资源都是化合物b.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化学变化c.海水资源的开发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d.海水中含有NaCl和MgCl2(3)海水中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有H2O、Mg2+和Na+.(4)工业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轻质MgO的流程图如图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MgO的名称是氧化镁.②海水晒盐的一系列操作X是蒸发、结晶;过滤;实验室进行操作Y时需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③氨碱法制取纯碱是先制成饱和氨盐水,再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产生析出碳酸氢钠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④苦卤(含MgCl2与NaCl)加入纯碱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⑤2.4×105t海水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336 t,生产中实际得到523.6t气体Z,请计算流程中MgO的产率,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已知:产率=×100%,“理论上的产物质量”是不考虑损失,且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的产物质量)【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来分析;(2)根据海水中所含物质以及海水开发的注意事项来分析;(3)根据微粒所含电子数来分析;(4)①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来分析;②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以及玻璃棒的作用来分析;③相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越小,越容易从溶液中析出;结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④根据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⑤根据镁元素的含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海水中含有氯离子,向海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2)a.由图2可知,海水中含有的物质都是化合物,如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等,故正确;b.海水中含有水,因此海水的淡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海水资源的开发的过程中要考虑环境问题,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错误;d.由图2信息可知,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等物质,故正确;故选ad;(3)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故填:Na+;(4)①由氧化物的命名方法可知,MgO读作氧化镁;故填:氧化镁;②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蒸发、结晶、过滤;操作Y是分离固体物质的操作,是过滤,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结晶;引流;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氨钠,其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故填: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2NaHCO3Na2CO3+H2O+CO2↑.④苦卤(含MgCl2与NaCl)加入纯碱后,氯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但是氯化镁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镁沉淀,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发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⑤2.4×105t海水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2.4×105t×3.5%×4%=336t,则理论上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336t÷=560t;故填:336;碳酸镁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MgCO3MgO+CO2↑40 44x 523.6tx=476t流程中MgO的产率为: =85%答:流程中MgO的产率为85%.【点评】本题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载体,考查对海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氨碱工业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应用之一,是考查重点,常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时析出碳酸氢钠的原因与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天津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1)

天津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1)

202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II卷为第4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 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5题,共30分3.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Cl 35.5 Mn 55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熔化B. 铁水铸锅C. 纸张燃烧D. 海水晒盐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水蒸气D. 二氧化碳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河水B. 氯酸钾C. 三氧化硫D. 五氧化二磷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 煤B. 汽油C. 氢气D. 天然气5. 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 蔬菜B. 鸡蛋C. 玉米D. 豆油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7.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 磷矿粉B. 硝酸铵C. 硫酸钾D. 氯化钾8.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其原因是A.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C.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C.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D. 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高考化学模拟卷 (1)

高考化学模拟卷  (1)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八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第Ⅰ卷为必做(48分),第Ⅱ卷为必做部分(36分)和选做部分(16分)。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食醋除水垢C.铝热剂焊接钢轨D.液氨用作制冷剂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Si>S>F B.稳定性:PH3>H2S>HClC.还原性:K>Na>Mg D.碱性:NaOH>Mg(OH)2>Al(OH)3 4.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B.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B.石油是混合物,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C.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D.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CO2B.Fe2O3C.Al2O3D.CuO7.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化学(一)》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化学(一)》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C、ClD、Ar7、下列分子中只有离子键的是()A、NaOHB、H2OC、NaClD、CO28、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的是()A、1与8B、6与16C、12与17D、1和179、摩尔是()A、质量的单位B、摩尔质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的单位D、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10、0.5mol H2含()A、0.5mol H原子B、3.01×1023个H原子C、6.02×1023个H分子D、6.02×1023个H原子11、500mL生理盐水(9 g/L)含有NaCl质量()A、500gB、9gC、4.5gD、1g12、40gNaOH的物质的量是()A、1 molB、2 molC、4molD、10 mol13、配制0.1 mol/LNaCl溶液250mL,需要1 mol/LNaCl溶液()A、250mLB、25mLC、50mLD、10mL14、测定溶液pH最简便的方法是()A、口尝B、目测C、pH试纸D、指示剂15、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A、V正›V逆B、V正‹V逆C、V正=V逆=0D、V正=V逆≠016、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NaOHB、H2OC、NaClD、Cu17、在纯水中加入少量酸,溶液的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为018、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NaAcB 、NH 4ClC 、NaClD 、NH 4Ac19、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2Na +Cl 2=2NaClB 、H 2 + Cl 2 = 2HClC 、CaCO 3 = CaO + CO 2↑D 、KClO = KCl + O 2↑20、实验室配制FeCl 3溶液时,在盛有FeCl 3固体的烧杯中先加入( ) A 、H 2OB 、HClC 、H 2SO 4D 、NaOH,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20分)21、原子的质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2020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东省⾼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020年⼴东省⾼考化学试卷(⼀)⼀、单选题(本⼤题共7⼩题,共42.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l?会破坏铝表⾯的氧化膜B. NaHCO3的热稳定性⽐Na2CO3强C. KMnO4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于消毒D. 钢铁在潮湿空⽓中⽣锈主要是发⽣了电化学腐蚀2.脑⽩⾦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脑⽩⾦主要成分的推论不正确的是()A. 其官能团和营养成分与葡萄糖相同B. 其分⼦式为C13H16N2OC. 该物质能与溴⽔反应D. 该物质能发⽣⽔解反应并⽣成⼄酸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序数依次增⼤,W、X、Z最外层电⼦数之和为13,W与Y同族,W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点燃可以安静地燃烧,⽕焰为苍⽩⾊,且伴有⽩雾⽣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态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离⼦化合物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碱性D. W与Z具有相同的最低化合价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于⽐较Fe3+、I2、Cl2的氧化性强弱B. 橡⽪管的作⽤是使⽔能顺利流下C. 若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硫酸溶液直⾄过量,灯光会由亮变暗⾄熄灭后⼜逐渐变亮D. ⽤于吸收HCl⽓体能防倒吸5.如图所⽰为钠硫⾼能电池的结构⽰意图,M由Na2O和Al2O3制得,该电池的⼯作温度为320℃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Na2S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负极反应式为Na?e?=Na+B. 放电时,消耗32g正极活性物质,转移的电⼦为2molC. M的作⽤是导电和隔离钠与硫D. 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4.5倍6.若ag CO2含b个分⼦,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ab28B. ab14C. 28bD. 44ba7.在0.1mol/L的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

有机化学试卷(附加答案)1

有机化学试卷(附加答案)1

有机化学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84题168分)1. 2 分(0006)黄鸣龙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他 C(A) 完成了青霉素的合成(B) 在有机半导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C) 改进了用肼还原羰基的反应(D) 在元素有机化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 2 分(0007) D范特霍夫(van't Hoff J H)和勒贝尔(LeBel J A)对有机化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A) 第一次完成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B) 确立了碳的四价及碳与碳成键的学说(C) 确立了共价键的八隅体理论(D) 确立了碳的四面体学说3. 2 分(0008) A1848年,首次研究酒石酸盐的晶体,从而分离出旋光异构体的是谁?(A) 巴斯德(Paster L)(B) 比奥(Biot)(C) 勒贝尔(Label J A) (D) 拜耳(Baeyer A)4. 2 分(0017) A烷烃分子中, 键之间的夹角一般最接近于:(A) 109.5°(B) 120°(C) 180°(D) 90°5. 2 分(0018) A下面四个同分异构体中哪一种沸点最高?(A) 己烷(B) 2-甲基戊烷(C) 2,3-二甲基丁烷(D) 2,2-二甲基丁烷6. 2 分(0019)具有对映异构现象的烷烃,其最少碳原子数是多少? B(A) 6 (B) 7 (C) 8 (D) 97. 2 分(0020)下列环烷烃中加氢开环最容易的是: A(A) 环丙烷(B) 环丁烷(C) 环戊烷(D) 环己烷8. 2 分(0021) B光照下,烷烃卤代反应的机理是通过哪一种中间体进行的?(A) 碳正离子 (B) 自由基(C) 碳正离子 (D) 协同反应,无中间体9. 2 分 (0022) D石油热裂解过程生成的中间体为: (A) 碳正离子 (B) 碳负离子(C) 卡宾 (D) 自由基10. 2 分 (0023) C最易被溴代的H 原子为: (A) 伯氢原子 (B) 仲氢原子(C) 叔氢原子 (D) 没有差别11. 2 分 (0024)二甲基环丙烷有几种异构体? C(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12. 2 分 (0025)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有几种异构体? A(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13. 2 分 (0026)石油醚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试剂,它的成分是什么? A(A) 一定沸程的烷烃混合物 (B) 一定沸程的芳烃混合物 (C) 醚类混合物 (D) 烷烃和醚的混合物14. 2 分 (0027)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C (A) 甲烷 (B) 甲烷和乙烷(C) 丙烷和丁烷 (D) 戊烷和己烷15. 2 分 (0029) A分子式为C 5H 10,分子内含有三元环的烃类异构体中有几种是旋光的?(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16. 2 分 (0030)煤油馏分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C (A) C 1~C 4 (B) C 6~C 12(C) C 12~C 16 (D) C 15~C 1817. 2 分 (0031)汽油馏分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B (A) C 1~C 4 (B) C 4~C 8(C) C 10~C 16 (D) C 15~C 20Br 2(CH 3)2CHCH 2CH3¹â18. 2 分(0032) A烷烃分子中C原子的空间几何形状是:(A) 四面体形(B) 平面四边形(C) 线形(D) 金字塔形19. 2 分(0033) B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能发生甲烷氯化反应?(A) 甲烷与氯气在室温下混合(B) 先将氯气用光照射再迅速与甲烷混合(C) 甲烷用光照射,在黑暗中与氯气混合(D) 甲烷与氯气均在黑暗中混合20. 2 分(0034) C2,3-二甲基戊烷(I)、正庚烷(II)与2-甲基己烷(III)三种烃类化合物的沸点次序为: (A) I > II > III (B) II > I > III(C) II > III > I (D) III > II > I21. 2 分(0035) A下列哪些不是自由基反应的特征?(A) 酸碱对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B) 光、热、过氧化物能使反应加速(C) 氧、氧化氮、酚对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 溶剂极性变化对反应影响很小22. 2 分(0036) B构造式为CH3CHClCH=CHCH3的立体异构体数目是:(A) 2种(B) 4种(C) 3种(D) 1种23. 2 分(0037) BCH3CH2CH2CH2+(I),CH3CH+CH2CH3(II),(CH3)3C+(Ⅲ)三种碳正离子稳定性顺序如何?(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24. 2 分(0038) AHBr与3,3-二甲基-1-丁烯加成生成2,3-二甲基-2-溴丁烷的反应机理是什么? (A)碳正离子重排(B) 自由基反应(C) 碳负离子重排(D) 1,3-迁移25. 2 分(0039) B环己烯加氢变为环己烷的热效应如何?(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热效应很小(D) 不可能发生26. 2 分(0040) D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可能有E,Z异构体?(A)2-甲基-2-丁烯(B) 2,3-二甲基-2-丁烯(C) 2-甲基-1-丁烯(D) 2-戊烯27. 2 分(0041) A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可能有顺反异构体?(A) CHCl=CHCl (B) CH2=CCl2(C) 1-戊烯(D) 2-甲基-2-丁烯28. 2 分(0042) B烯烃加I2的反应不能进行,原因是:(A) I─I太牢固不易断裂(B) C─I不易生成(C) I+不易生成(D) 加成过程中C─C键易断裂29. 2 分(0043) A实验室中常用Br2的CCl4溶液鉴定烯键,其反应历程是:(A)亲电加成反应(B) 自由基加成(C) 协同反应(D) 亲电取代反应30. 2 分(0044) C测定油脂的不饱和度常用碘值来表示,测定时所用试剂为:(A) I2(B) I2 + Cl2(C) ICl (D) KI31. 2 分(0045) B烯烃与卤素在高温或光照下进行反应,卤素进攻的主要位置是:(A)双键C原子(B) 双键的α-C原子(C) 双键的β-C原子(D) 叔C原子32. 2 分(0046) C实验室制备丙烯最好的方法是:(A)石油气裂解(B) 丙醇脱水(C) 氯丙烷脱卤化氢(D) Wittig反应33. 2 分(0047) B(CH3)2C=CH2 + HCl 产物主要是:(A) (CH3)2CHCH2Cl (B) (CH3)2CClCH3(C) CH3CH2CH2CH2Cl (D) CH3CHClCH2CH334. 2 分(0048) BCF3CH=CH2 + HCl 产物主要是:(A) CF3CHClCH3(B) CF3CH2CH2Cl(C) CF3CHClCH3与CF3CH2CH2Cl 相差不多(D) 不能反应35. 2 分 (0049) BCH 3CH =CH 2 + Cl 2 + H 2O 主要产物为:(A) CH 3CHClCH 2Cl + CH 3CHClCH 2OH (B) CH 3CHOHCH 2Cl + CH 3CHClCH 2Cl (C) CH 3CHClCH 3 + CH 3CHClCH 2OH (D) CH 3CHClCH 2Cl36. 2 分 (0050)主要产物是什么? D (A) CH 2ClCH 2OCOCH 3 (B) CH 2ClCH 2Cl (C) CH 2ClCH 3 (D) CH 3CH 2OCOCH 337. 2 分 (0051) B主要产物是: (A) (CH 3)2CHCH 2OC 2H 5 (B) (CH 3)3COC 2H 5(C) (CH 3)3COSO 3H (D) (CH 3)2CHCH 2OSO 3H38. 2 分 (0052) C某烯烃经臭氧化和还原水解后只得 CH 3COCH 3,该烯烃为: (A) (CH 3)2C =CHCH 3(B) CH 3CH =CH 2(C) (CH 3)2C =C(CH 3)2(D) (CH 3)2C =CH 239. 2 分 (0053) ACH 3CH =CHCH 2CH =CHCF 3 + Br 2 (1 mol) 主要产物为:(A) CH 3CHBrCHBrCH 2CH =CHCF 3 (B) CH 3CH =CHCH 2CHBrCHBrCF 3 (C) CH 3CHBrCH =CHCH 2CHBrCF 3 (D) CH 3CHBrCH =CHCHBrCH 2CF 340. 2 分 (0054)CH 2=CHCOOCH =CH 2 + Br 2 (1 mol) 主要产物为: B(A) CH 2BrCHBrCOOCH =CH 2 (B) CH 2=CHCOOCHBrCH 2Br (C) CH 2BrCOOCH =CHCH 2Br (D) CH 2BrCH =CHCOOCH 2Br41. 2 分 (0055)ROCH =CH 2 + HI 主要产物为: B (A) ROCH 2CH 2I (B) ROCHICH 3(C) ROH + CH 2=CH 2 (D) RCH =CH 2 +HOICH 3COOHHCl +CH 2CH 2C 2H 5OHH 2SO 4+(CH 3)2C CH 242. 2 分 (0056)CF 3CH =CHCl + HI 主要产物为: A (A) CF 3CH 2CHClI (B) CF 3CHICH 2Cl (C) CF 3I + CH 2=CHCl (D) CF 3Cl + CH 2=CHI43. 2 分 (0057)(CH 3)2C =CCl 2 +HI 主要产物为: C (A) (CH 3)2CH ―CCl 2I (B) (CH 3)2CI ―CHCl 2(C) CH 3CH =CCl 2 + CH 3I (D) (CH 3)2C =CClI + HCl44. 2 分 (0058)由环戊烯转化为顺-1,2-环戊二醇应采用的试剂是: A(A ) K M n O 4 , H 2O(B)(1)(1)(1)(2)(2)(2)O 3Z n+H 2OOH-CH 3COOH , CH 3COOH OH 2O , OH-(BH 3)2(C)(D )45. 2 分 (0059)由环戊烯转化为反-1,2-环戊二醇应采用的试剂为: D(A ) K M n O 4 , H 2O(B)(1)(1)(1)(2)(2)(2)O 3Z n+H 2OOH-CH 3COOH , CH 3COOH OH 2O , OH-(BH 3)2(C)(D )46. 2 分 (0060)由 转化为 (±) 应采用的试剂为: C47. 2 分 (0061)分子式为C 7H 14的化合物G 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4-甲基戊酸,并有一种气体逸出, G的结构式是: A (A) (CH 3)2CHCH 2CH 2CH =CH 2 (B) (CH 3)3CCH =CHCH 3 (C) (CH 3)2CHCH =C(CH 3)2 (D) CH 3CH 2CH =CHCH(CH 3)248. 2 分 (0062)分子式为C 7H 14的化合物,与高锰酸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不发生反应,该分子中含有仲碳原子5个,叔碳原子和伯碳原子各1个,其结构式可能为: DCH 3HO CH 3H H(D) OsO 4 ,H 2O H 2O 2 ,OH -B 2H 6 , (C) (2) (1) (B) H 2O , H 3PO 4(A) H 2SO 4 , H 2O49. 2 分 (0063)分子式为C 6H 12的化合物,经KMnO 4氧化,只得到丙酸,其结构式应为: A 50. 2 分 (0064)分子式为C 6H 12的化合物,经臭氧化并和锌及水反应得到乙醛和甲乙酮,其结构式为: B(A ) C H 3C H C HC H C H 3C H 3(B) C H 3C HCC H 3C H 2C H 3(C ) 丁基环己烷丁基环己烷甲基-(D ) 1-51. 2 分 (0065) 的反应条件是: B(A) H + , H 2O (B) B 2H 6 ; H 2O 2 , OH - (C) KMnO 4 , H 2O 2 (D) AgO , H 2O52. 2 分 (0066)1-甲基环己烯 + HBr 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A (A) 1-甲基-1-溴代环己烷 (B) 顺-2-甲基溴代环己烷 (C) 反-2-甲基溴代环己烷 (D) 1-甲基-3-溴环己烷53. 2 分 (0067)1g 化合物A 中加入1.9g 溴,恰好使溴完全褪色,A 与高锰酸钾溶液一起回流后,反应液的产物中只有甲丙酮,因此A 的结构式为: B(B) C H 3C H 2C H 2CC H 2C H 3H 3(D) C H 3CH 2CCC H 2C H 3C H 3C(A ) C H 3C H 2CC H 2C H 3H 3(C ) C H 3CH 2C H 2C CC H 2C H 2C H 3CC H 354. 2 分 (0068)由CH 3CH 2CH 2Br CH 3CHBrCH 3,应采取的方法是: D(A) ①KOH,醇;②HBr,过氧化物 (B) ①HOH,H +;②HBr (C) ①HOH,H +;②HBr,过氧化物 (D) ①KOH,醇;②HBrCH 2CH 2CH 3(A)(B)CH 3CH 2CH 2CH 2CH 2CH CH 2(C)CH 2CH 2CH 2CH 3(D)CH 3(A) CH 3CH 2CH CHCH 2CH 3 (C) CH 3CH 2CH C(CH 3)2(D) CH 3C C C CH 3CH 3H 3(B) CH 3CH CHCH 2CH 2CH 3CH 3OH55. 2 分 (0069)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烯与溴在稀甲醇溶液中的加成产物是: C56. 2 分 (0070)下列哪一个反应主要产物为1-溴丁烷? B(A) C H 3C HC HCH 3(B) C H 3C H 2C H C H 2(C ) C H 3CH 2C HC H 2(D) C H 3CH 2C C H HB rHB rHB rHB r过氧化物57. 2 分 (0071)3-甲基-1-丁烯与HBr 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D (A) 2-甲基-3-溴丁烷与2-甲基-2-溴丁烷 (B) 3-甲基-2-溴丁烷与3-甲基-1-溴丁烷 (C) 3-甲基-1-溴丁烷 (D) 3-甲基-2-溴丁烷58. 2 分 (0072)产物为: A59. 2 分 (0074)环己烯 + DBr 主要产物是: d(CH 3)3CBr OCH 3CH 3C(CH 3)3Br OCH 3CH 3(CH 3)3CBr OCH 3CH 3(CH 3)3COCH 3CH 3Br (A)(B)(C)(D)H+H 2OCH 2COR'R (A) C H 3CO R +(B) C H 3CO R'+C O R'R (D) C H 2C O H R O R'H R O H (C ) C H 3H R'O H H D Br H Br H H D D H Br H Br H D HH D Br H D H Br H H Br H D Br H HD(A)(B)++++(C)(D)60. 2 分 (0075)环己烯 + Br 2 + AgF 主要产物为: d61. 2 分 (0076)烃C 6H 12能使溴溶液褪色,能溶于浓硫酸,催化氢化得正己烷,用酸性KMnO 4氧化得二种羧酸,则该烃是: C(A) CH 3CH 2CH =CHCH 2CH 3 (B) (CH 3)2CHCH =CHCH 3 (C) CH 3CH 2CH 2CH =CHCH 3 (D) CH 3CH 2CH 2CH 2CH =CH 262. 2 分 (0077)在碳烯(carbene)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中,三线态比单线态的立体定向性差的原因是什么? D(A) 三线态能量高,易发生副反应 (B) 三线态能量低,不易起反应 (C) 三线态易转化为单线态 (D) 三线态的双价自由基分步进行加成63. 2 分 (0078)下列哪种化合物进行催化氢化后不能得到丁烷? D (A) 1-丁烯 (B) (Z )-2-丁烯(C) (E )-2-丁烯 (D) 2-甲基-2-丁烯64. 2 分 (0079)卤化氢HCl(I),HBr(II),HI(III)与烯烃加成时,其活性顺序为: B (A) I>II>III (B) III>II>I(C) II>I>III (D) II>III>I65. 2 分 (0080)2-甲基-2-丁烯与HI 加成的主要产物是: A(A) (CH 3)2CICH 2CH 3 (B) (CH 3)2CHCHICH 3 (C) (CH 3)2CHCH 2CH 2I (D) (CH 3)2CHCH =CH 266. 2 分 (0081)1-戊烯与HBr 加成的主要产物是: C(A) CH 3CH 2CH 2CH 2CH 2Br (B) CH 3CH 2CH =CHCH 3 (C) CH 3CH 2CH 2CHBrCH 3 (D) CH 3CH 2CHBrCH 2CH 367. 2 分 (0082)¡À( )(D)(C)(B)(A)F FBr F Br F Br Br丙烯与HBr 加成,有过氧化物存在时,其主要产物是: A (A) CH 3CH 2CH 2Br (B) CH 3CH 2BrCH 3(C) CH 2BrCH =CH 2 (D)( B), (C) 各一半68. 2 分 (0083)为了除去正己烷中的少量己烯,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C(A) Pd +H 2 (B) 臭氧分解,然后碱洗 (C) 浓硫酸洗 (D) 用Br 2处理,然后蒸馏69. 2 分 (0084)用下列哪种方法可由1-烯烃制得伯醇? C (A) H 2O (B) 浓H 2SO 4,水解(C) ①B 2H 6;②H 2O 2,OH - (D) 冷、稀KMnO 470. 2 分 (0085)某烯烃经酸性KMnO 4氧化,得到CH 3COCH 3和(CH 3)2CHCOOH,则该烯烃结构是: B (A) (CH 3)2C =C(CH 3)2 (B) (CH 3)2C =CHCH(CH 3)2 (C) (CH 3)2CHCH =CH 2 (D) (CH 3)2CHCH =CHCH(CH 3)271. 2 分 (0086)某烯烃经臭氧化和水解后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丙酮和乙醛,则该化合物是: C(A) (CH 3)2C =C(CH 3)2 (B) CH 3CH =CHCH 3 (C) (CH 3)2C =CHCH 3 (D) (CH 3)2C =C =CH 272. 2 分 (0087) 的Z ,E 及顺,反命名是: A(A) Z ,顺 (B) E ,顺 (C) Z ,反 (D) E ,反73. 2 分 (0088) 的Z ,E 及顺,反命名是: B(A) Z ,顺 (B) E ,顺 (C) Z ,反 (D) E ,反74. 2 分 (0089)HOCl(CH 3)2CCH 2主要产物是: BC C CH 2CH 3CH 3(CH 3)2CH CH 3C C CH 2CH 3Cl Br Cl(A) (CH 3)2CClCH 2OH (B) (CH 3)2COHCH 2Cl(C) (CH 3)2COHCH 2OH (D) (CH 3)2CClCH 2Cl75. 2 分 (0090)比较C ≡C(I), C =C(II), C ─C(III), C =C ─C =C(IV)的键长次序为: C(A) I>II>III>IV (B) III>II>IV>I(C) III>IV>II>I (D) IV>III>II>I (IV 中指单键长)76. 2 分 (0091)比较CH 3─CH 2CH 3(I), CH 3─CH =CH 2(II), CH 3─C ≡CH(III)三种化合物的C ─C 单键键长次序为: A(A) I>II>III (B) III>II>I(C) II>I>III (D) III>I>II77. 2 分 (0092)的CCS 名称是: B(A) (2Z ,4E )-4-叔丁基-2,4-己二烯 (B) (2E ,4Z )-3-叔丁基-2,4-己二烯(C) (2Z ,4E )-3-叔丁基-2,4-己二烯 (D) (2E ,4Z )-4-叔丁基-2,4-己二烯78. 2 分 (0093)比较CH 4(I),NH 3(II),CH 3C ≡CH(III),H 2O(IV)四种化合物中氢原子的酸性大小: D(A) I>II>III>IV (B) III>IV>II>I(C) I>III>IV>II (D) IV>III>II>I79. 2 分 (0094)丙炔与H 2O 在硫酸汞催化作用下生成的主要产物是: B80. 2 分 (0095)异戊二烯经臭氧化,在锌存在下水解,可得到哪一种产物? C(A) HCHO + OHCCH 2CHO (B) HCHO + HOOCCH 2COOH(C) HCHO + CH 3COCHO (D) CH 3COCHO + CO 2 + H 2O81. 2 分 (0096)α, 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共轭二烯反应得环己烯类化合物,这叫什么反应? C(A) Hofmann 反应 (B) Sandmeyer 反应 (C) Diels-Alder 反应 (D) Perkin 反应82. 2 分 (0097)C C H CH 3C(CH 3)3C C H HCH 3(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C) CH 3CHCH 2OH OH (C) CH 3CHCHO OH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固体产物? C(A) 萘 (B) CH 3CH 2CH =CH 2 (C) (D) 对二甲苯83. 2 分 (0098)下列哪一种化合物能与氯化亚铜氨溶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B84. 2 分 (0100)丁二烯与溴化氢进行加成反应构成什么中间体? ACH 2C CH 3CH CH 2(A) CH 3CH (C)CHCH 3(B) CH 3CH 2C (D) CH 3CH CH CH CH CH 2CH CH 2CH 3CH CH CH 2(C)CH 2CH 2CH CH 2(D)CH 3CH CH CH 2(B)(A)CH 3CH CH CH 2+++_。

《普通化学》阶段练习(1-4章)(4)

《普通化学》阶段练习(1-4章)(4)

《普通化学》阶段练习试卷(1) (1~4章)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并改正之):1.可逆化学反应体系中,参加反应各物质的反应商总等于标准平衡常数。

( × )2.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较大。

( × )3.温度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因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不同而不同。

( √ )4.如果从100mL1.0mol·L-1 NaCl溶液中取出10mL溶液,则该溶液中含0.01molNaCl。

(√ )5.胶体溶液可稳定存在,但它并不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 )6.某体系从始态经两个不同的变化途径到相同的终态,因为两过程的热效应Q和做功W都不相同,因而体系的热力学能改变值ΔU也不同。

(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溶液属于分子分散系B、分散系包括均相体系和多相体系C、分散系可有液、固、气三种状态D、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2.CuCl2(s)+Cu(s)===2CuCl(s) △rHmo=170kJ·mol-1Cu(s) + Cl2(g)===CuCl2(s) △rHmo =-206 kJ·mol-1,则CuCl(s)的标准生成焓是( B )A.18 kJ·mol-1B.-18 kJ·mol-1C.-36 kJ·mol-1D.36 kJ·mol-13.在下列5种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D )。

A、葡萄糖溶液B、NaCl溶液C、KCl溶液D、CaCl2溶液 E、蔗糖溶液4. 相同条件下,由相同反应物变为相同产物,反应分两步进行与一步完成相比,应该是( C )A.前者内能增加的多B. 前者放热多C.两者焓、熵、内能变化相同D.前者熵减少的多5. 已知Mg(s)+Cl2(g)==MgCl2(s),△rHm=-642Kj·mol-1则( D )A.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自发B.高温下,正向反应自发;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能自发C.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不能自发D.高温下,正向反应不能自发;低温下, 正向反应自发6.用理想半透膜将0.02mol·L-1蔗糖溶液和0.02mol·L-1 NaCl溶液隔开时,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E )。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一)(含详细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一)(含详细解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 ,曲线②代表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评卷人
得分
二、工业流程
8.钒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
(2)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在5.0MPa、550℃时的α=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影响α的因素有__________。
保密★启用前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一)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
10.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SO2(g)+ O2(g) SO3(g) ΔH=−98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竹中学2015—2016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考试卷(一)90min ,总分100分)H —1 C —12 N 一14 O 一16 S 一32 一56 Mn 一55 K 一39 Ca-40 Mg-24 Cl-35.5 15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下列常见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呵气成霜、滴水成冰 B.菜刀生锈、蜡烛成灰 开水沸腾、牛奶边酸 D.光合作用、撕碎纸张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方法不能将他们鉴别开来的是( ) 紫色的石蕊溶液 B. 带火星的木条 C. 澄清的石灰水 D.分别通入水中 下列描述物质的变化的现象错误的是(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将铁丝深入硫酸铜溶液,其表面产生红色物质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中装入半杯水,向其中加入一块冰糖,盖上盖子,立即在液面处画上记号, )分子会破裂成原子 B.分子在不停得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体积很小 关于CO 2 、SO 2 、H 2O 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氧元素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其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可知其化学式为( ) 2O D.NaNO 2下列的化学用语只有微观含义的是( ) 2 C.F D.HF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将灼热的氧化铜还原,关于这两个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 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B. 都属于置换反应都能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冰水混合物、干冰、铁水 B.稀盐酸、生石灰、氦气 空气、氯酸钾、液氧 D.高锰酸钾、盐水、水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语出去铁锈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12.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 丁>丙>乙>甲D. 乙>甲>丁>丙13.某气体由H 2、CO 、CO 2、CH 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

下列对该气体成分做出的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 A.H 2、CO B.CO 2、CH 4 C.CO 、CH 4 D.H 2、CH 414.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话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有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A 2B15.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个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和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B.上表中的待测数据值为0.6C. C 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等于A 、B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之和D.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6.(5分)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7个氮分子 (2)2个亚铁离子 (3)硫酸铵 (4)氧化铝中铝显+3 (5)2CO 中2的含义是 。

17.(2分)下图表示几种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有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18.(3分)某有机物R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 的化学式为 。

该物质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如家庭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则报警器应安装在炊具的 (填”上方”或“下方”)。

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各种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相等,某家庭打算用天然气代替液化气,需要将炉灶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

19.(4分)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下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完成下列填空。

(1)在t1℃时,向100 g水中加入150 g MgCl2,形成(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t2℃时,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将t2℃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可能会析出的晶体有(填字母序号)。

A.MgCl2和KCl B.只有MgSO4 C.MgCl2、KCl和MgSO420.(4分)下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四种微粒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编号,下同);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2)其中A、C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1.(5分)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请用你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2)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和同时作用的结果。

可以在铁器表面涂一层油漆防止铁锈蚀,其原理是。

(3)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与雾缭绕的现象,产生该现象时因为在舞台上用了。

22.(7分)已知A、B、C三种物质中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在常温下是种固态单质,E是易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1)A、F的化学式A ,F 。

(2)A→D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C→D的反应方程式为,如果在盛装C的试剂瓶内壁生成A,应用(填一试剂名)洗去。

(4)往B中加水,会看到水汽蒸腾的现象,可知该反应会。

三、实验题(没空1分,共28分)23.(7分)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在海水中迄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0多种。

含量较高的除了氢、氧元素外,还有氯、钠、镁、硫等。

(1)海水是未来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尼玛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准备与同学一起对其进行净化。

他们想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进行过滤,加入明矾的目的是;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2)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对过滤过程及结果进行如下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过滤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C.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D.过滤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

(3)过滤完后,格桑同学发现滤液有些浑浊。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或者是。

应该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24.(7分)常用仪器的使用、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内容。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①②(2)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在往试管中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O2中的(填化学式)。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填“a”或“b”)通入气体。

25.(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绿【 Cu2(OH)2CO3 】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

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组成。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粉末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不同的假设,分别猜想黑色固体的组成:甲认为可能是炭粉;乙认为可能是;丙认为是炭粉盒氧化铜的混合物。

三位同学中有一位的假设因为不合理,被同学否定,请问是哪位?不合理的原因是 .(3)查阅资料:氧化铜和炭粉均为黑色固体,其中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而溶解,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另外两位同学的假设。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待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颜色。

(5)现象和结论:若现象为,则同学猜想正确。

若现象为,则同学假设成立。

26.(7分)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其中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吸收CO2;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1)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

(2)实验中三处用到澄清石灰水,其作用不尽相同。

其中A中石灰水作用是,C中石灰水的作用是,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

(3)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环保角度分析,该实验设计有一处明显不足是,改进方法是。

四、计算题(共12分)27.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

请计算:(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丁香油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6.4克丁香油酚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克。

28.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试计算:(1)共收集到氧气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