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2070——前771)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分封制的作用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禅让制: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制度。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制度。 标准: 标准:贤与能 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标准: 标准:父系 血缘关系
商初名相——伊尹 伊尹 商初名相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分封制—— 分封制 封邦建国 以屏宗周
西周分封示意图
西周名臣周公旦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封赐给王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建诸候国,拱卫王室。受封的 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候,在自己 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再 对士分封,层层分封下去。受封者都对上一级尽 义务。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有效统治。
宗法制的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了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立嫡以长不以贤, 长。”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公卿无私”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王不立爱 公卿无私
宗法制的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 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 。(三 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三、 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目的是: 广建诸侯,拱卫王室; 目的是:①广建诸侯,拱卫王室;②进一步 扩大西周的统治; 扩大西周的统治;③对殷商降族的分封可以减少 抵抗,便于监督管理; 诸侯承担各种义务, 抵抗,便于监督管理;④诸侯承担各种义务,有 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7.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 ……武王追思先圣王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 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 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 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 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 史记·周本纪》 摘自《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宗法制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
渊源流哦长的
“家国同构” 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注重伦理道德 凝聚力强 人情味浓 个体意识弱,平等、自由思想淡泊
guĭ
西周利簋及铭文拓片 (陕西临潼出土) 晋侯苏编钟 (西周)
山东淄博出土的齐国编钟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课堂练习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 . 原则的是( C ) 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 B.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死亡制定嫡长孙继位 .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 (2009 天津文综真题) 天津文综真题)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法制—— 宗法制 渊源流长的父系血缘家长制 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渊源流哦长的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用父系血缘关系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的制度。 的制度。至周代逐渐完备。周王自称天子,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其余庶子有 的被分封为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 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后世地主阶 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以巩固政权、神权、 夫权。
大禹陵
黄帝陵
图1:大禹治水图 大禹治水图
读图,请思考: 读图,请思考:
•
图2:戴冠冕的夏禹 戴冠冕的夏禹
根据图1 根据图1、图2,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 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这些变化对 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夏商的政治制度 ①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 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封侯和伯, 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 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②作用: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 作用: 行政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③特点: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初步建立了一套 特点: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承前启后。 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承前启后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 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二夫人所生 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 ——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 大夫人所生, ——大夫人所生 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 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夫人所生 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 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西周宗法制和等级示意图
扩展: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扩展: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礼乐制度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 礼节、仪式;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 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等 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 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 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作用(评价): 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拓了疆域,形成 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②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由 松散趋向严密。 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权力坐大和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2070——前771)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分封制的作用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禅让制: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制度。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制度。 标准: 标准:贤与能 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标准: 标准:父系 血缘关系
商初名相——伊尹 伊尹 商初名相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分封制—— 分封制 封邦建国 以屏宗周
西周分封示意图
西周名臣周公旦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封赐给王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建诸候国,拱卫王室。受封的 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候,在自己 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再 对士分封,层层分封下去。受封者都对上一级尽 义务。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有效统治。
宗法制的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了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立嫡以长不以贤, 长。”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公卿无私”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王不立爱 公卿无私
宗法制的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 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 。(三 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三、 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目的是: 广建诸侯,拱卫王室; 目的是:①广建诸侯,拱卫王室;②进一步 扩大西周的统治; 扩大西周的统治;③对殷商降族的分封可以减少 抵抗,便于监督管理; 诸侯承担各种义务, 抵抗,便于监督管理;④诸侯承担各种义务,有 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7.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 ……武王追思先圣王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 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 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 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 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 史记·周本纪》 摘自《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宗法制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
渊源流哦长的
“家国同构” 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注重伦理道德 凝聚力强 人情味浓 个体意识弱,平等、自由思想淡泊
guĭ
西周利簋及铭文拓片 (陕西临潼出土) 晋侯苏编钟 (西周)
山东淄博出土的齐国编钟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课堂练习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 . 原则的是( C ) 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 B.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死亡制定嫡长孙继位 .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 (2009 天津文综真题) 天津文综真题)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法制—— 宗法制 渊源流长的父系血缘家长制 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渊源流哦长的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用父系血缘关系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的制度。 的制度。至周代逐渐完备。周王自称天子,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其余庶子有 的被分封为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 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后世地主阶 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以巩固政权、神权、 夫权。
大禹陵
黄帝陵
图1:大禹治水图 大禹治水图
读图,请思考: 读图,请思考:
•
图2:戴冠冕的夏禹 戴冠冕的夏禹
根据图1 根据图1、图2,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 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这些变化对 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夏商的政治制度 ①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 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封侯和伯, 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 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②作用: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 作用: 行政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③特点: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初步建立了一套 特点: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承前启后。 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承前启后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 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二夫人所生 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 ——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 大夫人所生, ——大夫人所生 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 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夫人所生 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 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西周宗法制和等级示意图
扩展: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扩展: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礼乐制度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 礼节、仪式;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 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等 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 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 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作用(评价): 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拓了疆域,形成 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②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由 松散趋向严密。 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权力坐大和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