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的物理资源(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R的物理资源(二)
感谢阅读。

这一篇继续讲频域。

前面讲到,在FR1中,100 MHz最多包含273 RB(SCS = 30 kHz)——这里有个“小”问题,100 MHz减去最小保护频带(100 000 - 845 x 2 = 98 310 kHz),还比273 RB (30 x 12 x 273 = 98 280 kHz)多30 kHz,对OFDM来说,就是一个SC的偏差,不能接受。

可见,对传输带宽(273 RB)的位置,需要更“精确”的描述,基站和UE达成“共识”,OFDM才能正常工作。

3GPP将0 ~ 100 GHz(绝对频率)划分为若干信道(Channel),构成信道栅格(Channel Raster)。

在不同区间中,间隔大小(ΔFGlobal)是不同的(在LTE中,固定为100 kHz),频率越高,间隔越大。

0 ~ 100 GHz划分为三个区间:1、0 MHz ~ 3000 MHz (区间A),间隔是5 kHz;2、3000 MHz ~ 24 250MHz(区间B);间隔是15 kHz;3、24 250 MHz ~100 GHz(区间C),间隔是60 kHz。

由此,0 ~ 100 GHz划分为3 279 166个信道(如果0也算的话),可用NR-ARFCN(NR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NR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标识,可称为NR频点,意义类似于LTE的ARFCN(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

三个区间的起始位置(0 MHz、3000 MHz、24 250 MHz)定义为参考频率(FREF-Offs),分别对应NR ARFCN (NREF-Offs)为0、600 000和2 016 667。

在各个区间中,特定NR ARFCN(NREF)对应频率和参考频率(FREF-Offs)的偏移,就是N REF和N REF-Offs的差值和ΔF Global 的乘积,即FREF = FREF-Offs ΔFGlobal x ( NREF- NREF-Offs)。

举个例子,NR ARFCN(NREF)= 620 000在区间B中(FREF-Offs为3000 MHz,NREF-Offs为600 000),F REF为3000 000 15 x ( 620 000 – 600 000 ) = 3300 000 kHz,即3.3 GHz。

由此,可用NR ARFCN(NREF)描述频带包含频点。

上行NR ARFCN和下行NR ARFCN格式均为First - <step size> - Last,各包含3个数——First表示第一个频点,Last表示最后一个频点。

step size表示可用频点的步进值(ΔFRaster)大小——ΔFRaster =ΔFGlobal x step size。

以n34为例,step size为20,ΔF Global 为5 kHz,ΔF Raster = 5 x 20 = 100 kHz。

注意,某些频带(比如n41和n79)有两种ΔF Raster可选,但ΔF Raster小于SCS时不可用。

再看对应频率。

以n79为例,如果ΔF Raster为30 kHz,第一个频点为693 334,频率为3000 000 15 x ( 693 334– 600 000 ) = 4400 010 kHz,约为4400 MHz;最后一个频点为7333 332,频率为3000 000 15 x ( 733 332– 600 000 ) = 4999 980 kHz,约为5000 MHz。

可见,说n79范围为4400 MHz ~ 5000 MHz也差不太多。

对于SUL(Supplementary Uplink,辅助上行)、FDD上行或TDD的n90,NR ARFCN对应频率,在上述计算结果(FREF)基础上,还要加上频率偏移(Δshift),即FREF_shift = FREF Δshift。

基站通过frequency shift 7p5khz指示Δshift,取值为0 kHz或7.5 kHz。

7.5 kHz这个值,源于LTE对基带DC信号的调制偏移,大小为LTE SCS(15 kHz)的一半,NR定义Δshift是为了避免UE发送的LTE信号和NR信号产生干扰。

附带一提,为了UE可以快速搜索SSB,3GPP还定义了同步栅格(Synchronization Raster)。

在LTE中,PSS、SSS和PBCH固定放置在载波正中间,在NR中,SSB的位置灵活很多(还可以放置额外的SSB用于测量),但这也为SSB搜索增加了困难。

相对于LTE,NR的ARFCN实在太多,按照信道栅格搜索太费时间,因而引入了同步栅格。

显然,同步栅格的间隔应远大于信道栅格(特别是高频),以减少同步信道数量。

同步栅格也划分为三个区间(0 MHz ~ 3000
MHz、3000 MHz~ 24250 MHz、24 250 MHz ~ 100 GHz),和信道栅格定义相同。

SSB参考频率(SSREF)和GSCN(Glob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Number)对应,各区间计算公式不同——区间A:N取值范围为1 ~ 2499,M取值为1、3、5,GSCN= 3N ( M – 3 ) / 2,SSREF = N x 1200 M x 50kHz;区间B:N取值范围为0 ~ 14 756,GSCN = 7499 N,SSREF = 3000 N x 1.44 MHz;区间C:N取值范围为0 ~ 4383,GSCN = 22 256 N,SSREF = 24 250.08 N x 17.28 MHz。

相似的,可用GSCN描述各个频带的同步信道。

以n77为例,第一个GSCN为7711,SSREF = 3000 ( 7711 - 7499 ) x 1.44 MHz =
3305.28 MHz;最后一个GSCN为8329,SSREF = 3000 ( 8329 - 7499 ) x 1.44 MHz = 4195.2 MHz。

了解NR ARFCN后,来认识另一个NR新增概念:Point A。

由于频带宽度大幅增加,频域资源分配非常灵活,NR弱化了“中心频点”概念(但还是存在的),在频域定义一个参考点,用于指示频域资源的位置,这个参考点就是Point A。

我不知道A是什么单词的缩写(甚至可能不是),暂且理解为Absolute吧,因为Point A确定以后,就不会变了——我是不会变的,就是不会变(老周附体)。

Point A就像是标记为“零”的里程碑,其他频域位置可以通过相对Point A的偏移来表示,且可以使用不同的单位(比如“公里”或“里”)。

在某些场景(比如EN-DC的SN Addition)中,基站可以通过absolute Frequency Point A直接将Point A的NR ARFCN 告知UE。

UE即可推算Point A的频率,在参考点上和基站达成“共识”。

在Point A的基础上,可以定义CRB(Common Resource Block),又称为公共RB。

CRB也是RB,包含12个SC,大小和SCS相关。

不同参数集(μ)的SCS不同,CRB大小也不同。

对于特定的μ,所有SC由下往上编号,记为k;所有CRB也由下往上编号,记为n_μ_CRB。

第一个CRB(n_μ_CRB = 0)的第一个SC(k = 0)
的中心位置就是Point A。

对于特定的SC,可由k推算SC所在的CRB,即n_μ_CRB = int( k / N_RB_SC )。

在CRB的基础上,可以定义资源栅格(Resource Grid),以下简称Grid。

Grid范围内的资源才可用于传输数据。

Grid由N_size,μ_grid,x x N_RB_SC(12)个SC(频域)和N_subfame_μ个符号(时域)构成,这里重点关注频域。

不同天线端口(p)、不同传输方向(上行或下行)、不同参数集(μ)和不同载波(Carrier),都有对应的Grid,这里重点关注参数集。

Grid的属性由SCS Specific Carrier包含的参数指示:sub carrier spacing表示Grid的SCS;Carrier Bandwidth表示Grid的带宽(N_size_μ),单位为CRB_μ;offset To Carrier表示起始位置
(N_start_μ),即频率最低的SC和Point A之间的偏移——在FR1中,单位为15 kHz,在FR2中,单位为60 kHz。

在Grid的基础上,可以定义BWP。

BWP是“在特定载波上对应特定参数集μi的一组连续的CRB” ——这里有个前提,BWP必须在Grid的范围内。

换句话说,BWP的下界和上界必须在Grid的范围内,即N_start,μ_grid,x <= N_start,μ_BWP,i < N_start,μ_grid,x N_size,μ_grid,x(下界),N_start,μ_grid,x <= N_start,μ_BWP,i N_size,μ_BWP,i <N_start,μ_grid,x N_size,μ_grid,x(上界)。

BWP的位置和带宽由高层参数Location And Bandwidth指示。

Location and Bandwidth取值范围为0 ~ 37949,为RIV (Resource Indication Value)格式,用1个数表示两个信息(这里就不展开了):1、BWPi起始位置相对Grid起始位置的偏移——RBstart,i;2、BWP带宽——L RB(N_size,μ_BWP,i)。

单位为CRB。

由上,由Grid起始位置和RBstart,i可以推算BWP起始位置—— N_start,μ_BWP,i = N_start,μ_grid,x RBstart i。

在BWP和CRB的基础上,可以定义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RB是特定BWP包含的(物理)RB资源,编号记为n_μ_PRB。

N_start,μ_BWP,i表示BWPi起始位置的CRB序号(数值等于PRB 0相对CRB 0的偏移RB数),N_size,μ_BWP,i表示BWPi 包含RB数量。

由此,PRB取值范围为0 ~ N_size,μ_BWP,i –1。

n_μ_PRB和n_μ_CRB对应关系为:n_μ_CRB = n_μ_PRB N_start,μ_BWP,i。

了解上述概念后,反过来看两个问题:一、信道栅格(NR ARFCN)和传输带宽的RE(Resource Element)如何映射?二、在某些场景中(比如说,初始接入),UE无法从基站直接获得Point A 的NR ARFCN,如何获知Point A的(频域)位置?
第一个问题。

NR ARFCN对应RE为带宽中点往上的第一个SC的中心频率—— N RB为偶数(NRB mod 2 = 0)时,对应中点往上第1个RB(比如,NRB = 162,n_PRB = 81)的第1个SC(k =0);N RB为奇数(NRB mod 2 = 1)时,对应正中的RB(比如,NRB = 273,n_PRB = 136)的第7个SC(k =6)。

第二个问题。

在初始接入场景中,UE先搜索SSB,再推算Point A。

UE解析PBCH,获得kssb(在FR1中,取值范围为0 ~ 23(5位),在FR2中,取值范围为0 ~ 11(4位)。

低4位对应MIB的ssb Subcarrier Offset,在FR1中,高1位对应PBCH物理载荷的第6位)和SCS(在FR1中,SCS为15 kHz;在FR2中,60 kHz或120 kHz由sub Carrier Spacing Common指示),推算和SSB重叠且频率最低的CRB,这个CRB和SSB的偏移为kssb x SCS。

接着,UE从Frequency Info DL SIB -> SCS Specific Carrier -> offset To Point A获得这个CRB和Point A之间的偏移(单位为RB,在FR1中,SCS为15 kHz,在FR2中,SCS为60 kHz),推算Point A的位置。

简单的说,Kssb实现“SC对齐”,offset To Point A实现“RB对齐”。

最后,看一个具体例子(引用自张建国、徐恩、肖清华的《5G NR频率配置方法》,我稍作修改)。

Point A的NR ARFCN为626 628,频率为3 400.860 MHz(3000 000 15 x ( 626 724 –600 000 )
= 3 400 860 kHz)。

kssb为0,offset To Point A为1(3 401.040 – 3 400.840 = 0.18MHz,即1 RB),SSB的GSCN为7780,频率为3 404.640 MHz(3000 ( 7780 - 7499 ) x 1.44MHz = 3 404.64 MHz)。

基站信道带宽为100 MHz。

SCS为30 kHz时,保护频带分别为0.845 MHz(最小保护频带)和0.875 MHz,传输带宽配置为273 RB(( 100 – 0.845 – 0.875 ) / (30 x 12 ) = 273),中心频点为630 000,频率为3450 MHz(3000 000 15 x ( 630 000 –600 000 ) = 3450 000 kHz);SCS为60 kHz 时,保护频带分别为1.550 MHz和1.250 MHz,传输带宽配置为135 RB(( 100 – 1.550 – 1.250 ) / ( 60 x 12 ) = 135),中心频点为630 012,频率为3 450.180 MHz(3000 000 15 x ( 630 012 – 600 000 ) = 3450180 kHz)。

SCS为30 kHz时,CRB 0范围为3 400.845 MHz ~ 3 401.205 MHz,Grid和BWP可以从CRB 0(第一个可用CRB)开始,(最大传输带宽配置的)PRB 0对应CRB 0(SCS = 30 kHz);SCS为60 kHz时,CRB 0范围为3 400.830 MHz ~ 3 401.550 MHz,落在保护频带范围内(3 400.000 MHz ~ 3 401.550 MHz),Grid和BWP只能从CRB 1(第一个可用CRB)开始,(最大传输带宽配置的)PRB 0对应CRB 1(SCS = 60 k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