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RIP。EIGRP。OSPF关于管理距离
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EIGRP简介

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EIGRP简介我们前面已经简单介绍了三种类型的动态路由协议算法分别是距离矢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以及平衡混合算法,那么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几种算法的类型代表:RIP、OSPF、EIGRP。
而且它们都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也就是说它们都运行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什么是自治系统,我们来简单看一下:自治系统:就是使用相同路由准则的网络集合,一般是一个ISP,或者是一个大型的行政机构。
大家刚听到这个术语时会感到有点模糊,有点抽象,在CCNP的课程中会有详细的介绍,我们CCNA部分很少会用到自治系统间的协议,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自治系统内的协议。
所以如果按照在自动系统内运行还是用于连接不同的自治系统,路由协议又分为两种:IGP:内部网关协议,在一个自治系统内运行。
比如:RIP、OSPF、IS-IS、EIGRP等。
EGP:外部网关协议,用于连接不同的自治系统。
比如:BGPRIP:路由信息协议在CCNA部门主要介绍的是内部网关协议,那么我们先从RIP开刀。
RIP是一个典型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全称是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它使用的是数据包所经过的网关来做为距离的单位,最大跳数为15跳,超过15跳便无法到达,大家从这个数中就可以看出来,RIP是一个元老级的路由协议,正是因为受到15跳的限制,所以现在使用的是越来越少。
它只适合于一些规模不大的网络,路由器的数量不多的网络中。
因为它评价网络的好处就是依靠跳数,但是这个跳数并不一定说就能代表最佳路径。
如图所示:PC1希望到达PC2,按照RIP协议来说肯定是经过Router3,再转交给Router4就到达PC2,因为这样的话相对于Router3来说,它只要经过两跳,就可以到达PC2所在的网段。
跳数最少。
但是这条线路的带宽是19.2Kbps,而另一条路虽然跳线多,但它是T1线路,带宽大,延迟小。
肯定会比第一条路要优。
路由协议的优先级,以及管理距离AD和metric的区别

路由协议的优先级,以及管理距离AD和metric的区别发布时间:2013-07-20 09:02:06 浏览次数:737路由协议的优先级(Preference,即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一般为一个0到255之间的数字,数字越大则优先级越低。
∙直连路由具有最高优先级。
∙人工设置的路由条目优先级高于动态学习到的路由条目。
∙度量值算法复杂的路由协议优先级高于度量值算法简单的路由协议路由的优先级的概念是优先级高的新路由协议可替代优先级低的同信宿路由,反之,则不然。
需要区别的是路由开销(metric)和路由优先级(preference)这两个概念。
metr ic是针对同一种路由协议而言,对不同的路由协议,由于代表的含义不同,比较不同协议的metric是无意义的,所以要在两条不同协议的同信宿路由中作出选择,只能比较路由协议的优先级。
相反,preference是针对不同路由协议而言,同协议的路由的preference 优先级是一般情况下一样的,这时metric是在两条同信宿路由中作出选择的标准。
总结:路由优先级在不同协议时候,比较preference的大小,而在路由协议相同时候由于preference相同,则再比较metric的大小,进而确定最终选择的路由。
一般在ip route命令中静态路由中的参数“Distance metric for this route“都是指metric参数,而Administrative Distance在使用不同路由协议间比较时候,都使用默认值,。
一般Administrative Distance值不单独写出来,除非要更改其默认值。
PS:对于小规模的网络,使用静态路由方式很合适,以下为cisco的静态路由配置命令:Static Routing静态路由:手动填加路由线路到路由表中,优点是:1.没有额外的router的CPU负担2.节约带宽3.增加安全性缺点是:1.网络管理员必须了解网络的整个拓扑结构2.如果网络拓扑发生变化,管理员要在所有的routers上手动修改路由表3.不适合在大型网络中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ip route [dest-network] [mask] [next-hop address或exit interface][administrative distance] [permanent]ip route:创建静态路由dest-network:决定放入路由表的路由表mask:掩码next-hop address:下1跳的router地址exit interface: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拿这个来替换next-hop address,但是这<p> [NextPage][/NextPage]</p>个是用于点对点(point-to-point)连接上,比如广域网(W AN)连接,这个命令不会工作在LAN上administrative distance:默认情况下,静态路由的管理距离是1,如果你用exit int erface代替next-hop address,那么管理距离是0(不同协议是AD,但是对于相同路由协议时候,是指metric)permanent:如果接口被shutdown了或者router不能和下1跳router通信,这条路由线路将自动从路由表中被删除.使用这个参数保证即使出现上述情况,这条路线仍然保持在路由表中。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协议的分类:●运行环境:IG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RIP IGRP EIGRP OSPF IS-ISEGP:外部网关路由协议BGP协议(边界网关协议)●运行原理:1. 距离矢量型RIP IGRP所有路由器都只将其路由表(或路由表的一部分)发给邻居,邻居根据收到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自己的的路由表进行修改(是否有前往网络的更佳路径)。
这一过程将定期进行。
路由器只知道到达目标的下一跳,对整个网络没有完整的认识。
道听途说。
例:新安洛阳匽师巩义郑州开封宜阳汝阳新郑新密要点:1. 向邻居通告自己知道的路由条目。
2. 周期性通告(更新)30秒2. 链路状态型OSPF ISIS先建立邻居关系;然后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构建关于整个网络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最终所有路由器都有一个相同的数据库(网络地图); 依据SPF算法自己计算路由表。
R仅在其接口(链路)发生变化时,才将变化后的状态发送给其它路由器。
触发更新+增量更新。
邻居重新计算前往每个网络的最佳路径。
分析:触发更新+增量更新每个路由器对整个网络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其都有一个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地图)。
要点:1. 通告链路状态LSA 拓扑:R标识、和哪一个R相连路由:子网,接口开销2. 触发更新+ 周期更新OSPF 每30分钟刷新一次(将LSDB的简略信息重新通告一次,确保LSDB的同步).3. 混合路由协议EIGRP -----高级距离矢量协议兼具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协议的特征。
距离矢量特性向邻居通告的是路由条目(路由表)初始路由发现链路状态特性触发更新,只更新发生变化的部分。
(EIGRP 不会周期性通告)管理距离用来标识路由的可信度,又称为路由优先级。
原则:静态优于动态,复杂算法优于简单算法。
如果一条路由从多种方式(静态、RIP、OSPF)学到,路由处理进程将根据管理距离的大小来确定把那一条路由写进路由表。
直连0静态出接口0下一跳 1EIGRP内部90 外部170 汇总5OSPF 110RIP 120BGP外部20 内部200不可信255控制层面如何学习路由表学习路由表,为数据转发提供依据。
路由各协议配置步骤

1.静态路由配置第一步:(conf-if)配置各个路由接口、主机的ip地址,启用接口。
主机网关为最近的路由器接口地址。
第二步:(conf)配置路由表。
Ip route “目的ip网段(192.168.1.0)子网掩码(255.255.255.0)出口(f0/1)”。
2.Dhcp协议配置第一步:配置接口ip地址第二步:dhcp配置。
创建地址池: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v1;配置v1地址池的所属网段:Router(dhcp-conf)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配置dns服务器:Router(dhcp-conf)dns 192.168.1.2.配置网关:(dhcp-conf)def 192.168.1.3.第三步:根据需要排除地址:Router(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1 192.168.1.10 第四步:将主机设为dhcp获取ip地址。
3.acl分割配置第一步:根据需求,创建扩展ACL,例如:拒绝192.168.2.0和192.168.3.0两个网络内的主机相互通信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1 deny ip 192.168.2.0 0.0.0.255 192.168.3.0 0.0.0.255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any any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2 deny ip 192.168.3.0 0.0.0.255 192.168.2.0 0.0.0.255Router(config)#access 102 per ip any any将访问控制列表应用于路由器相应的f0/1和f1/0两个端口上。
Router(config)#int f 0/1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1 i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 f1/0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2 in4.ospf协议配置第一步:配置ip地址,需要路由器的接口提供时钟。
思科网络第二学期Final考试及答案

思科网络第二学期Final考试及答案思科网络第二学期Final考试及答案1.请参见图示。
对于发往 192.168.2.0的数据包,R2会采取什么操作?它会丢弃数据包。
2.请参见图示。
R1会使用哪一总结地址来向 R2通告其网络?192.168.0.0/223.请参见图示。
尽管R2已配置正确,但主机A还是无法访问Internet。
可以在R1上配置哪两条可让主机A访问Internet的静态路由?(选择两项。
ip route 0.0.0.0 0.0.0.0 Fa0/1ip route 0.0.0.0 0.0.0.0 10.1.1.24.请参见图示。
网络管理员已按图示配置了R1,并且所有接口都运作正常。
但从R1 ping 172.16.1.1时失败。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默认路由配置有误。
5.请参见图示。
所有接口都已编址,并且运行正常。
网络管理员在主机A上运行了tracert命令。
得到这种输出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选择两项。
)R2的路由表中缺少 192.168.1.0/24的条目。
R1的路由表中缺少 192.168.2.0/24的条目。
6.请参见图示。
从主机 A到主机 B的 ping成功,但从主机 A ping 在Internet上正常运行的主机却失败了。
此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未在这两台路由器上配置路由协议。
7.网络管理员使用 RIP路由协议在一个自治系统内实施路由。
下列哪两项是该协议的特征?(选择两项。
使用贝尔曼-福特算法确定最佳路径。
定期将完整的路由表发送给所有连接的设备。
8.请参见图示。
两台路由器无法建立相邻关系。
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这两台路由器上的 hello间隔和 dead间隔不同9.在两台路由器能够使用 OSPF形成邻居邻接关系之前必须完成哪两项任务?(选择两项。
)路由器必须在网络类型方面达成一致。
路由器必须使用相同的 dead时间间隔。
10.下列关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陈述,哪两项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交换机_路由器配置与管理习题答案作者桑世庆卢晓慧各项目的小结和思考题5

各项目的小结和思考题项目一项目小结本项目给出了一直贯穿项目的案例,通过案例介绍了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常用接口,以及接口的作用,通任务实施把计算机上的串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进行连接,来配置路由器。
也介绍了如何配置路由器以使管理员能够通过telnet和SDM配置路由器。
还介绍如何配置终端访问服务器,方便我们同时配置多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思考题1.如何设置路由器的名字为ssq?Route>enRout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Router(config)#hostname ssq2.Console端口的作用?答: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
3.Console登录和TELNET登录方式的异同?答: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
4.SDM和TELNET配置方式的区别?答;图形化sdm路由器管理工具,telnet配置是cli模式5.如何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router(config)#interface e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192.168.0.1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dm路由器管理工具,telnet配置是cli模式项目二项目小结本项目给出了一直贯穿项目的案例,介绍了路由器的硬件组成,介绍了CLI界面的几种模式、各种编辑命令。
IOS有着大量的命令,本项目主要介绍路由器的基本初始化命令。
还介绍了路由器配置文件保存、备份,用户名和密码的配置,熟悉这些命令才能很好地发挥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功能,提高设备载作效率。
思考题1.什么是全局设置模式?答:“全局配置模式”,是配置(全局)系统和相应的具体细节配置(比如接口ip、路由协议这些)时进入的界面,在此配置的是影响全局的。
EIGRP路由协议汇总

EIGRP路由协议汇总⼀、基本概念:1.EIGRP为增强的内部⽹关路由协议,是cisco的专有协议。
2.EIGRP的⼀般管理距离为90(interior eigrp),汇总的管理距离为5(summary eigrp),从外部分发进来的为170(exterior eigrp);协议号为ip 88。
3.EIGRP是⼀个Advanced distance vector;能够Rapid convergence;是100% loop-free classless routing;是唯⼀⼀个⽀持⾮等价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默认4条最⼤16条);以组播(224.0.0.10)或单播进⾏更新。
4.缺省使⽤总带宽的50%,可⽤“bandwidth-percent eigrp”更改百分⽐。
5.EIGRP是⾮周期性更新,只有在拓扑有变化时才对变化的东西进⾏增量更新。
并且只针对变化影响到的路由器进⾏更新。
6.运⾏EIGIP的接⼝必须从他的直连的邻居处获得更新。
7.由于EIGRP是⼀个为Adverance distance vector,具有distance vector的边界⾃动汇总的特性所以在配置时要“no auto”8.EIGRP的三个存储单元:邻居数据库(存放邻居及状态);topology table(相当与ospf的数据库,存放状态信息);routinf table9.EIGRP的5种包:hello:建⽴邻接关系,keeplive(组播)query:向邻居查找路由信息(组播)reply:对邻居的query查找进⾏回应(单播)update:以增量的⽅式发送路由更新(组播或单播)ack:对可靠包的确认(单播)★其中query,reply,update为可靠包(即必须得到ACK回应);hell包和ack包为不可靠包。
⼆、EIGRP采⽤的metric:1.EIGRP采⽤以下组合值作为metric进⾏路由选择(5个):bandwidth,delay,reliable ,load,mtu2.metric的算法:Metric = [K1 x BW + ((K2 x BW) / (256 –load)) + K3 x delay]By default: K1 = 1, K2 = 0, K3 = 1, K4 = 0, K5 = 0metric=[delay+107/BW]*256“dely,mtu等”都可在sh int 。
RIP,IGRP,EIGRP,OSPF的对比总结

8、度量值(Metric)
RIP、RIPv2使用跳数(hops)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为15;默认支持四条等耗费的负载平衡,最大可开启到六条。
IGRP默认使用带宽bandwidth和线路的延时delay of the line,被称为复合度量值。这两个默认的度量之外,可信度,负载和最大传输单元也能被使用。除此之外它还设有默认为100,可设为255的最大跳计数,但hop并不参与度量值的计算,其目的只是为了限制AS的范围。默认支持四条不等耗费的负载平衡。最大可开启到六条。
RIP IGRP因为通过广播发送,所以它从所有活动的接口发送路由信息。
EIGRP、RIPv2、和OSPF用多播发送,从连接路由器的接口发送。
EIGRP 用RTP协议传播IP协议号88 可靠
OSPF 用IP协议号89传播,不用TCP也不用UDP。可靠
7、自动汇总
RIP、RIPv2、EIGRP默认开启自动汇总;但是默认不开启对不连续子网的支持。
其中,RIP总是开启自动汇总以减少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量,RIP不支持不连续网络,因为默认它不能关闭自动汇总。
Show ip ospf neighbor显示ospf的邻居信息,包括neighbor ID,优先级、状态(是否为DR/BDR等)邻居的接口地址以及接收的本地接口。
Show ip protocol这个命令很有用,能显示出所有运行的路由协议的实际操作。
4、几张表
EIGRP 邻居表,拓扑表,路由表
关于OSPF的手动汇总,OSPF手动汇总用于把一个area的汇总路由向area 0宣告时,用途与EIGRP一样,但是之前需要把接口分入不同的area。对OSPF进行配置时并不需要像EIGRP那样使用命令no auto-summary,因为如上所述,OSPF默认并没有开启自动汇总,所以自然不需要用这条命令,在路由配置模式下执行area 1 range 192.168.10.64 255.255.255.224。
IP路由(静态路由)

IP路由(静态路由配置)IP路由分类: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包括RIP,OSPF,IGRP,EIGRP,ISIS等)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在路由器上的路由①优点:转发效率高,不需要寻找路径占用带宽少正常数据传输的延迟低对路由器内存和CPU占用低②缺点:灵活性、适应性差(手工完成加/减路由表)不适合复杂网络环境③应用场合:路由器数量小于等于三台的中小网络环境④配置:(config)#ip route 目的网络号/子网号目的网掩码下一跳IP/本地端口号[管理距离] [permanment][管理距离]:链路的冗余,提供备用线路如: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x.x.x.x(下一跳地址)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f0/0(该router上的接口)Router(config)#ip default-network x.x.x.x(网段地址)以下举例,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f0/0 的格式,其他格式相同。
R1#sh run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680 bytes!version 12.4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 R1!boot-start-markerboot-end-marker!!no aaa new-modelmemory-size iomem 5ip cef!!!!!multilink bundle-name authenticated!!!!!!!!!!!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0.0.0.1 255.255.255.0!interface FastEthernet0/0no ip addressshutdown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FastEthernet0/1ip address 20.0.0.1 255.255.255.0duplex autospeed auto!ip route 30.0.0.0 255.255.255.0 FastEthernet0/1 !!ip http serverno ip http secure-server!!!!!control-plane!!!line con 0line aux 0line vty 0 4!!EndR2#sh ru*Mar 1 00:10:12.855: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n 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585 bytes!version 12.4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 R2!boot-start-markerboot-end-marker!!no aaa new-modelmemory-size iomem 5ip cef!!!!!multilink bundle-name authenticated!!!!!!!!!!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address 20.0.0.2 255.255.255.0 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FastEthernet0/1ip address 30.0.0.1 255.255.255.0 duplex autospeed auto!!!ip http serverno ip http secure-server!!!!!!control-plane!!!line con 0line aux 0line vty 0 4!!EndR3#sh run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623 bytes!version 12.4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 R3!boot-start-markerboot-end-marker!!no aaa new-modelmemory-size iomem 5ip cef!!!!!multilink bundle-name authenticated!!!!!!!!!!!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address 30.0.0.2 255.255.255.0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FastEthernet0/1no ip addressshutdownduplex autospeed auto!ip route 20.0.0.0 255.255.255.0 FastEthernet0/0 !!ip http serverno ip http secure-server!!!!!!control-plane!!!line con 0line aux 0line vty 0 4!!EndR1#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20.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2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10.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30.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S 3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R1#p 30.0.0.2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30.0.0.2, timeout is 2 seconds:!!!!!R3#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20.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S 2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30.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3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R3#p 20.0.0.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20.0.0.1,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28/79/172 ms常见的路由管理距离:路由源默认AD连接接口0静态路由 1EIGRP SUMMARY-ROUTE 5External BGP 20Internal EIGRP 90IGRP 100OSPF 110ISIS 115RIP 120EXTERNAL EIGRP 170internal bgp 200未知255。
rip和ospf的比较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采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它确定到网络中任一连路的方向(向量)与距离,如RIP、IGRP等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为了更好地说明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特征,我们将OSPF路由协议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之一的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作一比较,归纳为如下几点:——RIP路由协议中用于表示目的网络远近的唯一参数为跳(HOP),也即到达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路由器个数。
在RIP路由协议中,该参数被限制为最大15,也就是说RIP路由信息最多能传递至第16个路由器;对于OSPF路由协议,路由表中表示目的网络的参数为Cost,该参数为一虚拟值,与网络中链路的带宽等相关,也就是说OSPF路由信息不受物理跳数的限制。
并且,OSPF路由协议还支持TOS(Type of Service)路由,因此,OSPF比较适合应用于大型网络中。
——RIP路由协议不支持变长子网屏蔽码(VLSM),这被认为是RIP 路由协议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的又一重要原因。
采用变长子网屏蔽码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IP地址。
OSPF路由协议对VLSM有良好的支持性。
——RIP路由协议路由收敛较慢。
RIP路由协议周期性地将整个路由表作为路由信息广播至网络中,该广播周期为30秒。
在一个较为大型的网络中,RIP协议会产生很大的广播信息,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资源;并且由于RIP协议30秒的广播周期,影响了RIP路由协议的收敛,甚至出现不收敛的现象。
而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当网络比较稳定时,网络中的路由信息是比较少的,并且其广播也不是周期性的,因此OSPF路由协议即使是在大型网络中也能够较快地收敛。
——在RIP协议中,网络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并无区域及边界等的定义。
随着无级路由CIDR概念的出现,RIP协议就明显落伍了。
在OSPF 路由协议中,一个网络,或者说是一个路由域可以划分为很多个区域area,每一个区域通过OSPF边界路由器相连,区域间可以通过路由总结(Summary)来减少路由信息,减小路由表,提高路由器的运算速度。
计算机网络应用 RIP路由协议

计算机网络应用RIP路由协议RIP协议最初是为Xerox网络系统的Xerox parc通用协议设计的,是Internet中最常用的路由协议。
RIP采用距离矢量算法,也就是路由器根据距离选择路由,所以也被称为距离矢量协议。
RIP协议的简单、可靠、便于管理等特性,使得它在网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RIP只是用于小型的同构网络,因为它允许的最大站点数(网络中最多允许使用的路由器数量)为15,任何超过15个站点的目的地均被标记为不可达。
另外,RIP每隔30秒以广播的形式向网络中发送路由更新消息,协议的管理距离为120。
RIP协议发布了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通常所说的RIP协议指的是RIPv1,两个版本之间有如下几点主要区别: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即发送路由消息时不携带子网掩码),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RIPv1不能支持VLSM,RIPv2可以支持VLSMRIPv1没有认证的功能,RIPv2可以支持认证,并且有明文和MD5两种认证RIPv1没有手工汇总的功能,RIPv2可以在关闭自动汇总的前提下,进行手工汇总RIPv1是广播更新,RIPv2是组播更新,(组播地址是224.0.0.9)1.配置RIPv1协议在路由器上配置RIPv1协议就是在路由器上启动RIP进程,可以分为启动RIP动态路由进程和向邻居通告自己直连网段的网络号(路由)两个步骤。
●启动RIP动态路由进程Router(config)#router rip●向邻居通告自己直连网段的网络号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etwork代表的网络号是路由器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主类地址,即A类、B类或C类等。
它的另一个作用是,地址所在该网段范围内的接口都参与RIP动态路由进程,即从这些接口向邻居通告自己完整的路由表,同时也可接收来自邻居通告的路由信息。
以图9-26所示的网络拓扑图为例说明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RIPv1的方法。
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EIGRP

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EIGRP动态路由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自动选择最佳路径来传送数据的一种协议。
它们能自动探测网络中的路由器,并且将网络中的路由表信息分享给其他路由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三种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和EIGRP。
1.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最早出现的动态路由协议,它基于距离向量算法。
RIP使用跳数作为衡量路径距离的指标。
当路由器收到其他路由器发送的路由表信息时,它会将这些信息保存在本地路由表中,并选择距离最短的路径作为下一跳。
RIP协议使用了限制性距离,使得在选择路径时可以避免出现问题,最大跳数为15、RIP协议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是它的网络收敛速度较慢,且对大型网络的支持较弱。
2.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
与RIP协议不同,OSPF通过收集路由器通告的网络拓扑信息来计算最短路径。
OSPF协议使用了不同的度量标准,包括带宽、延迟、可靠性等,来决定最佳路径。
OSPF协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部的路由器仅需知道到达其他区域的最佳路径即可。
这种划分可以减少网络的复杂性,提高网络的扩展性以及收敛速度。
3.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由思科系统开发的高级路由协议。
EIGRP结合了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算法的优点。
与RIP和OSPF协议不同,EIGRP协议使用带宽、延迟、可靠性和负载等多个度量标准来选择最佳路径。
EIGRP协议还具有快速收敛、低带宽消耗和有效负载分担等特点。
EIGRP协议只能在思科设备之间使用,因此它适用于只使用思科设备的网络环境。
总结来说,RIP、OSPF和EIGRP是三种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
RIP协议简单易用,适用于小型网络;OSPF协议通过链路状态算法提供更高的网络扩展性和收敛速度;EIGRP协议是一种高级路由协议,具有快速收敛、低带宽消耗和有效负载分担等特点。
路由协议和概念章节答案

附录检查你的理解和挑战性问题的答案第 1 章检查你的理解1.D 路由表和ARP 缓存都保存在RAM 中。
在路由器关电后这些表将不会被保存。
自举(bootstrap)程序保存在ROM 中,启动配置文件保存在NVRAM 中,而操作系统镜像保存在闪存(Flash)中。
这几个文件在路由器断电后会永久地保存在相应的位置。
2.A、E show interfaces 和show ip interface brief 命令的输出中包括了该接口和它们的IP 地址。
其他选项是无效的命令。
3.A 配置特权模式口令的正确命令是enable secret password。
4.C 路由表的三原则,就像Alex Zinin 在他的Cisco IP Routing 一书中所描述的,如下所示:每台路由器根据其自身路由表中的信息独立作出决策。
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包含某些信息并不表示其他路由器也包含相同的信息。
有关两个网络之间路径的路由信息并不能提供反向路径(即返回路径)的路由信息。
5.B、D 路由协议的一个任务就是负责发现网络并且添加到路由表中。
在添加到路由表中后,路由协议要负责更新和维护路由表中的路由。
路由协议不负责发现主机、传播默认网关到主机以及分配IP 地址等工作。
6.C 在这一点上,只有路由器的直连网络出现在路由表中。
远程网络的添加必须需要配置静态路由或使用动态路由协议。
7.B、D 所有被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必须被解析到路由表中的一个送出接口。
如果一条路由只有下一跳IP 地址,那么这个下一跳地址必须能够通过路由表中的另外一条包含送出接口的路由来解析,比如通过直连网络。
8.A 度量是路由协议使用的一个数值,用来表示到远程网络的距离的度量值。
9.B S* 0.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010.以下是路由器硬件构成的描述:A.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操作系统指令,如系统初始化、路由功能和交换功能。
CCNA最新中文版题库第二学期第四单元

1 下列哪两项正确描述了管理距离与度量的概念?(选择两项。
)管理距离是指特定路由的可信度。
理距离是指特定路由的可信度。
路由器会首先添加具有较大管理距离的路由。
由器会首先添加具有较大管理距离的路由。
网络管理员无法更改管理距离的值。
络管理员无法更改管理距离的值。
具有到目的地的最小度量的路由即为最佳路径。
有到目的地的最小度量的路由即为最佳路径。
度量总是根据跳数确定。
量总是根据跳数确定。
度量会根据所采用的第量会根据所采用的第 3 层协议(如层协议(如 IP 或 IPX )而发生变化。
)而发生变化。
2 下列关于无类路由协议的陈述,哪两项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在路由更新中发送子网掩码信息路由更新中发送子网掩码信息将完整的路由表更新发送给所有邻居完整的路由表更新发送给所有邻居受 RIP 第 1 版支持版支持允许在同一拓扑结构中同时使用许在同一拓扑结构中同时使用 192.168.1.0/30 和 192.168.1.16/28 子网子网减少组织中可用地址空间的大小少组织中可用地址空间的大小3 关于使用静态路由的优点,下列哪两项描述正确?(选择两项。
)安全性更高全性更高配置路由的工作量更少置路由的工作量更少管理员保持对路由的控制理员保持对路由的控制在不断扩展的网络中更容易实施不断扩展的网络中更容易实施降低了路由出错的几率低了路由出错的几率提高了路由资源的使用率高了路由资源的使用率4请参见图示。
如果路由协议为请参见图示。
如果路由协议为 RIP ,那么从路由器,那么从路由器 A 到网络到网络 192.168.5.0/24 的度量值是多少?的度量值是多少? 3 4 56 624 724 5都运行 EIGRP。
所有接口都正常运行,并且数据包能在所有网络之间转发。
在Router1 请参见图示。
Router1 和Router2 都运行的路由表中可找到下列哪一项信息?的路由表中可找到下列哪一项信息?R outer1 有6 个直连网络。
(整理)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
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
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根据路由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基于Bellman-Ford算法,主要有RIP、IGRP(IGRP为Cisco 公司的私有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图论中非常著名的Dijkstra算法,即最短优先路径(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如OSPF。
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而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链路状态信息传递给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
根据路由器在自治系统(AS)中的位置,可将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也叫域间路由协议)。
域间路由协议有两种:外部网关协议(EGP)和边界网关协议(BGP)。
EGP是为一个简单的树型拓扑结构而设计的,在处理选路循环和设置选路策略时,具有明显的缺点,目前已被BGP代替。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是一种混合协议,它既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特点,同时又继承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
各种路由协议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网络。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表在开始选择路由之前就被网络管理员建立,并且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更改,所以只适于网络传输状态比较简单的环境。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特点:· 静态路由无需进行路由交换,因此节省网络的带宽、CPU的利用率和路由器的内存。
静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是

静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是指在网络中选择数据包传输的路径。
静态路由协议是指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这些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拓扑变化而自动更新。
而管理距离是衡量选择路由路径的度量值,用于确定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路由之间的优先级。
静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是指在没有手动配置管理距离的情况下,路由器使用的默认度量值。
它是路由算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决定选择哪条路径传输数据包。
在网络中,存在多种不同的静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和EIGRP等,每种协议都有自己的默认管理距离。
以RIP协议为例,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其默认管理距离是120。
管理距离越小,路由路径的优先级越高。
当路由器收到多个相同目的地的路由信息时,会选择管理距离最小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因此,RIP默认将管理距离设置为120,目的是确保其他更优的路由协议能够覆盖掉该默认值。
管理距离的设置是根据路由协议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的。
不同的协议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默认管理距离值,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员也可以根据具体网络拓扑和需求,手动配置管理距离,从而更好地控制路由路径选择。
静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不仅仅影响路由选择,还会对网络的性能和可用性产生影响。
如果不合理地设置管理距离,可能导致路由环路、冗余和拥塞等问题。
因此,在配置路由时,网络管理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路由选择的性能和开销。
此外,静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AS(自治系统)路径选择和路由策略等。
AS路径选择是指在BGP(边界网关协议)中,路由器通过AS号码来选择最佳路径,而不同AS之间的路径距离通过管理距离来表示。
路由策略是指根据网络策略和需求,手动配置管理距离来引导路由选择。
总之,静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是路由算法中的重要参数,对于网络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ospf协议的管理距离

ospf协议的管理距离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ospf协议的管理距离篇一:讨论Rip。
eigRp。
ospF关于管理距离1.基本配置2.接口配置3.进行直连ping测试4.在R1R2之间运行Rip5.在R2R3之间运行eigRp6.在R3R4之间运行ospF7.查看路由表(因为没有做路由重分布,所以它们之间的路由表都残缺。
)8.先在R1上向外网添加一条缺省路由(向外添加添加缺省路由后,只有出去的包,没有回来的,所以要做一条重分布将缺省路由引进来)9.将缺省路由引进到Rip中10.再查看路由表篇二:管理距离管理距离英文:administrativedistance缩写:ad管理距离是指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
每一种路由协议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就叫管理距离。
对于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到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据管理距离决定相信哪一个协议。
ad值越低,则它的优先级越高。
一个管理距离是一个从0——255的整数值,0是最可信赖的,而255则意味着不会有业务量通过这个路由。
静态路由一般默认ad为1。
常见的路由协议默认管理距离:路由协议直连接口管理距离(cisco)0管理距离(h3c)0静态路由160外部bgp20xx0内部eigRp90igRp10080ospF110默认10,导入150110Rip120外部eigRp170内部bgp20xx00篇三:ospF协议配置的主要命令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算法openshortestpathFirst。
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

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
1. 管理距离的概念
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缩写为AD)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衡量不同路由协议对同一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的优先级。
当网络同时使用多个路由协议时,管理距离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决定哪个路由协议可以优先决策路由信息。
2. 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不同的管理距离,默认情况下,OSPF协议的管理距离为110,RIP协议的管理距离为120,EIGRP协议的管理距离为90。
因此,在多个路由协议同时存在的情况下,EIGRP协议优先选择路由信息。
3. AD的优先级
当路由器收到来自同一目的网络的多个路由信息时,路由器会依据AD选择优先级较高的路由信息进行转发,同时将其他的路由信息标记为非活动状态,而这些标记的路由信息被称为备份路由(Backup Route)。
备份路由在主路由失效时,路由器会自动选择其中的备份路由,尝试重建连接。
在某些情况下,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手动修改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将其优先级调整为更高(较低),从而影响路由表的决策结果。
需
要注意的是,修改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需要仔细衡量各种可能的场景
下的路由决策,以避免出现一些不期望的后果。
4. 总结
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是路由决策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网络管理
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应用管理距离,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
网络路由信息,避免网络故障和运行异常,保障网络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注意,对管理距离的修改应该小心谨慎,避免造成不必要
的后果和风险,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配置
2.接口配置
3.进行直连ping测试
4.在R1 R2之间运行RIP
5.在R2 R3之间运行EIGRP
6.在R3 R4之间运行OSPF
7.查看路由表
(因为没有做路由重分布,所以它们之间的路由表都残缺。
)8.先在R1上向外网添加一条缺省路由
(向外添加添加缺省路由后,只
有出去的包,没有回来的,所以要做一条重分布将缺省路由引进来)
9.将缺省路由引进到RIP中
10.再查看路由表
(因为R2 R3之间没有做重分布,所以R3R4不能学习到缺省路由。
)
11.在R2上做重分布
12.查看路由表
(学习到了192.168.23.0/24的条目)
(R2没有变化是因为,所有的都是它的直连)
(重分布后,R3学习到了R1 R2的路有信息。
)
(R4没有学习到是因为在R3 上没有做水平分割。
)
13.在R3上做重分布
(在将EIGRP引入到OSPF中时,没有写metric直是因为OSPF 引入其他协议时默认为20。
)14.再查看路由表
(R4没有学习到默认路由,要向使R4与外网通信,就必须在R3上注入默认路由。
)
15.在R3上注入默认路由
16.看R4的路由表
(这时R4的路由表全了)
(可以与外网通信)
17.(在R3上可以看到,从外部
学习到的路由条目默认是170,但是可以根据人工手动修改)在R3上修改外部管理距离
18.查看R3路由表
(外部学习到的路由条目管理距离变为140,但R4上学习到的没变是因为R3的一个接口和它在
同一区域。
)19.实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