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谭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谭
作者:万庆涛王鸿杰
谭,形声字,繁体字写作譚,读作tán。
甲⾻⽂、⾦⽂尚未发现此字形。
《汉丞相府漏壶》有谭字,更多的是作为姓⽒的印章。
楷书写作谭。
本义深⼊交谈。
谭由⾔和覃组成,主要组成部分是覃[tán]。
覃是会意字,甲⾻⽂是上下结构,上是⼀个滤酒的器具,下是⼀个酒坛⼦。
远古造酒不是蒸馏⽽是发酵,酒液和酒糟混在⼀起,如果想得到酒液,就必须把酒液和酒糟分离,叫做漉[lù],也就是过滤。
这就需要⼀个滤酒器。
这个滤酒器叫做酒篘[chu],⽤⽵篾⼦编成。
⼈们把酒糟和酒液的混合物放进酒篘中,下⾯放上酒坛,进⾏过滤。
⼈们把这个过程⽤覃字记录下来。
因此,覃字的本义是滤酒⼊坛。
覃,本义是酒经过酒篘过滤,流⼊酒坛,引申为蔓延到、延伸⾄。
《诗经·⼤雅·荡》:内奰[bì]于中国,覃及⿁⽅。
(天下庶民怒⽓⽣,怒⽕蔓延到远⽅。
)
酒从酒篘过滤进酒坛,引申为深⼊。
唐·孔颖达《尚书序》:承诏为五⼗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zhí]群⾔,以⽴训传。
(奉旨为《尚书》五⼗九篇作传,于是就精⼼研究,深⼊思考,⼴泛考证各种经典,博采众长,以便对词语、⽂句进⾏解说。
)
谭就是在覃字引申义的基础上,增加谈论的意思,其本义是深⼊交谈。
《庄⼦·则阳》:夫⼦何不谭我于王。
(先⽣您怎么不在楚王⾯前为我美⾔⼏句呢?)如,谭笑(谈笑),谭艺(谈论⽂学艺术),谭说(议论,谈论),谭吐(谈吐),天⽅夜谭。
泛指交谈。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lù]传》:此⽼⽣之常谭。
(这是⽼⽣常谈。
)
引申为涉及,触及。
《管⼦·侈靡》:不称[chèn]⽽祀谭,次祖。
犯诅渝盟,伤⾔。
(不称职⽽负责祭礼,是欺骗先祖。
触犯盟誓和背弃盟约,则有损诚信。
)
引申为很⼤,很⼴。
《⼤戴礼记》:富恭有本能图,修业居久⽽谭。
(⼀个⼈有钱⼜谦虚,为⼈处世能够⼩⼼谨慎,那么,他成就的功业就能够不断壮⼤、经久不衰。
)
谭与谈都有两⼈交谈的意思,区别在于:谭表⽰说话深⼊(覃),谈表⽰说话热烈(炎)。
因为谭和谈都有双⽅说话⾮常投机的意思,后来两个字就逐渐合⼀,规范为谈。
⽽谭则意涵缩⼩,仅⽤于姓⽒。
考古发现,在今⼭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街道城⼦崖,有龙⼭⽂化(新⽯器时代)、岳⽯⽂化(夏代)、谭国⽂化(西周⾄春秋时期)三个历史时期长⽅形版筑夯⼟城墙叠压的遗迹。
但商代和西周前期约700余年,城⼦崖⼀带没有⼈类活动,⾄周穆王封谭国,这⾥才⼜有了⼈类活动。
此地出⼟的⿊陶,举世闻名,⿊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壳,精巧玲珑、奇妙绝伦,堪称古代⼯艺品之瑰宝,其中蛋壳⿊陶器为稀世珍品。
这⾥烧制的坛⼦⽤于滤酒和盛酒,写作覃。
谭国,曾经叫做覃⾢,也可以写作覃阝,与当时这⾥的⼈会烧制陶坛有关。
据⽂献记载,谭姓来源有:
1.出⾃姬姓。
周穆王时,西虢侯易⽗的三弟虢懿(姬懿),官拜车骑将军,因讨平东⽅诸侯之乱有巨勋,被周穆王封于谭。
因谭国国君在齐国内乱时没有收留姜⼩⽩(齐桓公),在姜⼩⽩继位时也未予祝贺,两国结怨。
前684年,为齐所灭,国⼈以谭为⽒。
也有说是⼤禹的后代被封谭国。
2.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
巴南(今云南、贵州⼀带)六姓有谭⽒,⾃称盘古的后代,为云南、贵州谭⽒。
3.出⾃少数民族。
瑶族、蒙古族有谭⽒分布。
4.出⾃改姓。
谈⽒有避讳唐唐武宗李炎改姓谭⽒。
偃姓为避战乱,改姓谭。
谭姓如今⼈⼝约499万,按照⼈⼝数量排名第57位。
诗⽈:
谭字本义深⼊谈,
聊得投机⼜⼴泛。
谭⾔微中切要害,
谭何容易成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