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积极发挥家庭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积极发挥家庭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摘要】本文就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阐述了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家长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主要提出了四方面举措来积极发挥家庭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Abstract】The writer in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discussion on how to bring the function of the family into play actively in quality education on students, expatiated on the problems that parents have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n their children. In addition, the reason has been given some analysis. In the end of the article, some 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 haves brought forward for making the family react and advancing students’general and health development.
【Keywords】Student Quality education Function of family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实施素质教育仅仅依靠教育部门的管理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

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是责无旁贷的,起主导作用。

同时,家庭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更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理想、信念、追求。

所以说,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1.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家长存在的问题。

1.1 重智育轻德育。

不少家长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来培养和塑造孩子。

家长“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已成为学校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原因之一。

很多家长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主要标志。

甚至有些家长为了日后让孩子能上大学,向他们施加种种压力,或者以物质引诱来刺激他们的学习。

1.2 重知识轻能力。

时下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只有脑力劳动者才是人才。

只看重文凭、学历,对待自己的孩子学习就知道一味地让其死记硬背。

对于知识能否活学活用,能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不关心。

1.3 重物质轻精神。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不惜倾注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孩子的吃、穿、用方面尽量用最好的。

然而,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与外界的交往和情感的需要。

他们认为孩子只要能吃上好的、穿上好的、用上好的就会快乐。

1.4 重批评轻表扬。

家长在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时常常不理解、不尊重孩子,对孩子成绩不好或有些方面做得不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找原因,而常常是劈头盖脸的说一顿,认为孩子不争气,给自己丢脸。

而孩子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通常看不到,表扬的时候就更少了。

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1.5 重结果轻过程。

有为数不少的家长不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不能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凡事只注重结果,只看到此时此刻,用僵化、停滞的目光看待孩子,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校表现不突出,就认为孩子将来没发展。

无心过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努力过,是否较过去有了进步。

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这需要慢慢发现和精心培养。

1.6 重言教轻身教。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可是现在的学生家长却多数言教重于身教。

他们在平时教育子女时,大道理讲得滔滔不断,经常要求子女要如何如何,而自己却不能率先做到。

如教育子女要学知识、有文化,可自己却很少看书看报,业余时间多与他人应酬、玩乐。

2.原因分析。

目前,在中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家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家长对子女中学阶段教育观不正确、不全面。

长期以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在中学表现尤为突出。

他们认为子女上中学就是为了升学考试,上初中要争取考重点高中,上重点高中为考上重点大学。

这些家长并不关心孩子在学校学了些什么知识,养成哪些品德,身心是否得到健康发展,而一味只强调考试成绩,只要能答高分,考上重点学校就完事大吉了。

2.2 家长溺爱、庇护孩子,没有积极配合学校。

当代中学生,很多从小就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任性,无礼,讲“个性”,虚荣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大,心理脆弱。

这种溺爱,使孩子被娇纵放任,使孩子怕吃苦,讲究吃穿,讲究玩乐,缺少责任感,不会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

2.3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受教育程度较低,甚至有些家长只顾忙于各种经商谋生之道,长此以往忽视了弥补自身的素质,而这恰恰严重阻碍了他们与子女融洽的交流,造成了家长与子女很少沟通,无法沟通,导致到以后的不沟通。

3.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积极发挥家庭作用的举措。

3.1 学校开办好“家长学校”是基础。

家庭与学校都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实现优势互补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保证。

学校方面应首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对家长的教育。

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引导和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观念,使他们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把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主动、全面地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

3.2 家长提高自身素养,调整教育行为是关键。

现实中仍有很多家长面对中学生子女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各种变化,缺乏耐心和细心的观察,不能及时洞察子女的心理变化;不能抽出时间与子女进行平等、愉快、融洽的沟通;遇到各类问题,仍然容易情绪化,自身不能起到榜样作用。

因此,积极发挥家庭作用,家长自身教育行为的改变与调整至关重要。

3.3 加强家长与学校沟通是主要途径。

在以往的学生教育中,我们更多是注重学校与家长沟通,主要采取家访、家长接待日、家长座谈会、咨询会等形式,学生家长通常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这种沟通基本上只有校方的“传递信息”而没有家长的“反馈信息”,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双向交流。

其实,家长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主动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反映意见,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进步,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达成学校、家庭、学生的相互理解。

3.4 注重鼓励表扬、认可肯定是重点。

每个学生在进步与发展之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

鼓励和表扬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增加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促使他们发展得越来越好。

然而在学校,老师要关照每一个学生,表扬个人的机会有限,所以家长必须重视自己对子女的肯定与鼓励。

平时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言行表现,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认可与肯定,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不要错过。

综上所述,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

学校通过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家庭只要齐心协力合作得好,就一定能把学生教育好、引导好、培养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