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自测题(四)(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化学期末复习自测题(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①“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
②“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 x等引起的
③“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
④“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
⑤“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⑥“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A.只有①B.只有②③⑤C.只有⑤D.全部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 H2O中分子的数目为0.1 N A
B.0.1 mol·L-1 NH4Cl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1 N A
C.常温下,1.7 g NH3中含有原子数目为0.3 N A
D.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和17O2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C.烟和雾可发生丁达尔现象,都属于胶体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4.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B.大量氢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 O2+2H+═2Fe3++2H2O
D.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H++SO42-+Ba2++OH-═BaSO4↓+2H2O
5.新型纳米材料MFe2O 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常温下,MFe2O 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过程表示如下: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Fe2O x是还原剂B.氧化性:MFe2O x> SO2
C.X>Y D.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6.用Pt极电解含有Ag+、Cu2+和X3+各0.1 mol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 (g)与回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 (mol)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A.Ag+>X3+>Cu2+>H+>X2+
B.Ag+>Cu2+>X3+>H+>X2+
C.Cu2+>X3十>Ag十>X2+ >H+
D.Cu2+>Ag+>X3+>H+>X2+
7.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中Cu+2H2SO4(浓)=CuSO4+SO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是氧化剂
B.H2SO4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C.Cu在反应中被氧化
D.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
8.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2.3 g Na投入到97.7 g水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B.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将CO2和H2O的混合气体a mol,与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a L
D.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与200 mL盐酸进行滴加反应,不管将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滴加完全后,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等,则盐酸的浓度可能为2 mol/L
9.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1︰2 B.3︰2 C.3︰1 D.6︰1
10.NO2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转移0.03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N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224mL B.336mL C.448mL D.672mL11.已知A、B、D、E 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A是铁,则E可能为稀硝酸
B.若A是CuO,E是碳,则B为CO
C.若A是NaOH溶液,E是CO2,则B为NaHCO3
D.若A是A1C13溶液,E可能是稀氨水
1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 mol/L,O2为0.2 mol/L B.SO3为0.4 mol/L
C.SO2为0.25 mol/L D.SO2、SO3均为0.15 mol/L
13.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可能由以下离子中的几种组成:SO32-、I-、CO32-、Cl-、SO42-、Fe2+、Na+、MnO
-,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问题:
4
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和溶液B。
步骤二:往B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和溶液C。
步骤三:往C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得黄褐色溶液D。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2)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
(3)步骤三中溶液变黄褐色是因为生成了某种物质,确认该物质的实验操作与现象是:取适量D溶液于试管中,。
14.硒鼓回收料含硒约97%,其余为约3%的碲和微量的氯。
从该回收料中回收硒的工艺流
程如图所示(已知煅烧过程中,回收料中的硒、碲被氧化成SeO2和TeO2):
部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Se与S是同族元素,比S多1个电子层,Se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H2Se的热稳定性比H2S的热稳定性____________(填“强”或“弱”)。
(2)乙醇浸取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蒸发除去溶剂后,所得固体中仍含有少量TeO2杂质,除杂时适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SeO2易溶于水得到H2SeO3溶液,向溶液中通入HI气体后,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同时生成Se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2SeO3的电离常数K1=3.5×10-3、K2=5.0×10-8,回答下列问题:
①Na2SeO3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Na2Se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c(Na+)+c(H+)=c(SeO32-)+c(HSeO3-)+c(OH-)
B.2c(Na+)=c(SeO32-)+c(HSeO3-)+c(H2SeO3)
C.c(Na+)=2c(SeO32-)+2c(HSeO3-)+2c(H2SeO3)
D.c(OH-)=c(H+)+c(HSeO3-)+c(H2SeO3)15.K4[Fe(CN)6]强热可发生反应:3K4[Fe(CN)6]2(CN)2↑+12KCN+N2↑+Fe3C+C
(1)基态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组成K4[Fe(CN)6]的几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K4[Fe(CN)6]中配离子组成为___________。
(2)(CN)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则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σ键与π键数目比为___________,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
(3)KCN沸点1497℃,熔点563℃,则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与NaCN相比,熔点较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碳可形成多种单质,下图是碳的三种单质与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
①若将10nm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粒子在相同条件下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中,后者的稳定性强于前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1mol石墨烯含有的6元环有___________N A,上述四种物质中,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另外几种物质。
16.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g)+Cl2(g)=2HCl(g)△H=﹣185kJ/mol,
E(H﹣H)=436kJ/mol,E(Cl﹣Cl)=243kJ/mol则E(H﹣Cl)=_____________
(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
2Cu(s)+O2(g)═Cu2O(s)△H=﹣169kJ•mol﹣1,
C(s)+O2(g)═CO(g)△H=﹣110.5kJ•mol﹣1,
2Cu(s)+O2(g)═2CuO(s)△H=﹣314kJ•mol﹣1
则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①请计算每生成1molNH3放出热量为:_________.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后N2的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kJ,则Q1的数值为_________.
17.已知FeSO4·7H2O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FeSO4·7H2O Fe2O3 + SO2↑+SO3↑+14H2O↑;下图的装置可用来检验上述反应中所有的气体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检验SO2气体的装置是(填装置的字母),确认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2)利用装置B可以确认的产物是,装置B中的甲溶液可选(填序号) ,
①足量澄清石灰水②足量氯化钡溶液③足量硝酸钡溶液
该装置中冷水的作用是;
(3)为探究Fe2O3的性质和用途,取试管中少许固体溶于适量盐酸中制备饱和铁盐溶液,将此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加热片刻,观察液体的颜色变为,检验该分散系最简方法的操作为。
18.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填空:
(1)若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已知0.5molC被D进一步完全氧化成气态物质E,放出49.15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加热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向C溶液中滴入黄色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和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A在一定条件下生
成C是工业制HNO3重要一步,则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4)若A、B、C三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且浓度相同时碱性依次减弱,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19.有机化学基础
(1)有A、B、C、D、E、F六种有机化合物,存在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已知A属于烃,且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在加热条件下,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向反应后所得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
①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A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一种高聚物,该高聚物的名称是。
②写出C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一种炔抑制剂的合成路线如下:
COOH COOCH3COOCH3
2C CH
COOH
2
C CH
CH3OH①KOH/适当溶剂
2
2C
A B C D(炔抑制剂)
①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种峰。
②化合物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③鉴别化合物B和C最适宜的试剂是。
④A→B的反应类型是。
⑤ B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苯的衍生物b.含有羧基和羟基c.分子中无甲基
参考答案1.C
2.D
3.C
4.C
5.A
6.A
7.AD
8.C
9.B
10.B
11.D
12.C
13.(1)SO32-、I-、SO42-、Na+(H+ 、OH-答或不答不扣分)(2)CO32-、Cl-
(3)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14.(1)第四(或4)周期ⅥA族;弱;(2)TeO2升华
(3)H2SeO3+4HI=Se↓+2I2+3H2O;
(4)①碱,SeO32-+H2O HSeO3-+OH-②C
【答案】(1)3d64s2;N>C>Fe>K;[Fe(CN)6]4-(2)sp;3:4;直线形
(3)离子晶体NaCN(4)①氧化石墨烯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石墨烯不能;②0.5;氧化石墨烯
16.
(1)CH3OH(l)+3/2O2(g)=CO2(g)+2H2O(l);△H=-704kJ·mol.-1
(2)434kJ/mol
(3)C(s)+2CuO(s)=Cu2O(s)+CO(g)△H=+34.5kJ·mol.-1
(4)46.1kJ;18.44
17.
(1)C;无水CuSO4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2)SO3;②;SO3与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SO3被水吸收。
(3)红褐色液体;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明显的光路,则证明该分散系为胶体。
18.16:(1)2SO2(g)+O2(g)2SO3(g);△H=-196.6 kJ/mol
(2)3FeCl2 + 2K3[Fe(CN)6] = Fe3[Fe(CN)6]2 ↓+ 6KCl
(3)4NH3+ 5O24NO +6H2O (4)CO2 + 2OH- = CO32- + H2O
19.(1)①溴原子② CH3CH2OH+CH3COOH CH3CH2OOCCH3+H2O
(2)①4 ②醚键、酯基③三氯化铁溶液④取代反应
⑤
HOOCCH2
HO HOOCCH2OH HOOCCH2
OH
HOOCCH
OH
HOCH2
HOOC
HOCH2COOH HOCH2
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