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课件第22课人教版八年级上-1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
(2)美术大师徐悲鸿
中国画家、美术家。江苏 宜兴人。少时即刻苦学画,后 留学法国。善油画、国画,尤 精素描,以画马驰名中外。
人不可有傲气
油画《田横五百士》
《八骏图》
(3)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 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溺水逝世于 日本,享年23岁。主要作品:《卖报 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 歌》、《铁蹄下的歌女》等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 东番禺,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是中国近代影响巨大的作 曲家之一。作品:《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4)文学家 郭沫若与《屈原》
赵树理





照中 丁
在国 桑女 干作
玲 (
河 家 1904-1986
上, 》代






京师大学堂
科举制度的兴衰
隋朝 起源
唐朝 完备
宋朝 改革时期
清代 灭亡
明朝鼎盛 时期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 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 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想一想
科举制度的废除有什么作用?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使得 学校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
2.讴歌文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2.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 制——《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于 ( C ) A.1901年 B.1903年 C.1904年 D.1907年
3.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终结,前后延续了 ( C )
A.三百多年
B.五百多年
C.一千多年
D.二千多年
4.(岳阳中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新中国的代国歌。这首歌的
京师大学堂简介 ***年底,大学堂正式开学 2.八国联军侵华时,大学堂停办 ***年,大学堂恢复办学 ***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 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 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 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词作者是( D )
A.丁玲
B.周立波
C.沈从文
D.田汉
5.(泰安学业考试)“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
成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每
当学校星期一升旗,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们都
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是( B )
A.冼星海
B.聂耳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 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2.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 成就。
1.新式教育的开端 2.讴歌文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新式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 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 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 育行政机关。他所倡导 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 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科 学
教育
《奏定学堂章程》
技 术
废科举兴学堂 废除科举制

鲁 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思 想 文
文学 郭沫若:《屈原》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 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悲鸿:《愚公移山》 艺术 聂 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1.下列对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的产物 C.维新变法的成果 D.北京大学的前身
你认识这些伟大 的文学家、艺术家吗? 他们各有什么成就?
(1)文学巨匠鲁迅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中国近代反封 建斗争中最彻底、影响最广 泛的思想家。1902年赴日留 学,原学医,后弃医从文,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 《孔乙己》。
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 鲁迅在北京的故居
孔乙己
《新青年》四卷五号上发表的《狂人日记》
京师大学堂教职员
学堂章程
讲义
鸦片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举制度已 不适应培养和选拔近代人才的要求。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式 学堂逐渐多起来。
清政府迫于形势于1904年公布“癸卯学制”,开 始由国家正式颁布实施近代学制,开始确立学校制度, 使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