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中考题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01月15日taianliu20的初中生物组卷
一.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沙中洞穴的小室,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开洞口爬出来.黄蜂子代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但它却能重复一样的繁殖活动.
(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由控制的.判断依据:.
(2)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行为的;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是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
2.将装有涡虫的试管的一端M用铅铂套遮住,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结果发现,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用强光照射涡虫,它的反应舒展身体;用电棒刺激涡虫,他的反应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但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棒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光的反应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请你根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1)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这说明涡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
(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决定的:而“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一种行为.
3.阅读下列材料,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材料1: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实验人员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行为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A、它们可能吓唬其它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它们的母亲.
(4)此实验与哪位科学家的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相同
A.劳伦兹 B.弗里施 C.延伯根 D.法布尔.
4.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分隔成两部分,但是隔板的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游向另一侧,若将小虾放在章鱼的另一侧,章鱼发现食物后,多次撞击玻璃板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则可以很快学会绕道取食,请分析回答: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大大增强了的能力.
5.材料一草履虫不喜欢二氧化碳高浓度的环境,当草履虫在游动过程中偶然靠近水中的一个二氧化碳气泡时,由于气泡酸性太强,它就停止游动,然后向后游,转动大约30度的角度后,再向前游,如果又游到距气泡太近的地方时,它便重复上述的移动次序,最后聚集在离气泡较远的微酸性区域.
材料二成年的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到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1)据上述材料分析,动物的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可分为行为和行为.
(2)材料一中草履虫的行为属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
(3)材料二中黑猩猩的行为属行为,这类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而获得的行为.
6.章鱼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发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行为.这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行为;动物越高等,其能力越强.
7.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于蚕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1)实验用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
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填序号)
(2)实验的变量: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3)每一组蚕的数量为(填序号).①用1只蚕②用10只蚕
你的理由是.
二.解答题(共23小题)
8.如图所示鸟类的行为中,图A表示行为,图B表示行为.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9.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猴子A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着甜薯到水中擦洗,再也不愿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猴子的这种表现属于行为;猴子A的这种行为是根据获得的,其他猴子的这种行为是通过和获得的.
(2)猴子的这种行为有利于提高它们.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但如果排除雄性激素的影响后,这些雄鼠不再冲突而会和平相处.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再植入它们的皮肤中,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它们之间立即发生攻击、殴斗行为.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
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认为:
(1)上述雄鼠的冲突属于行为,而从此行为产生原因来看是由于动物的行为引起.(2)与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有关的物质是,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系统调控?
11.分析材料回答: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大大提高了黑猩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2)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和而获得.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12.如图是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决定的.
(2)黑猩猩摘香蕉是行为,该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学习获得的.黑猩猩营群体生活,因此也具有行为.
(3)动物的行为要通过动物的运动来实现的,美国红雀靠来捕食,鱼儿通过浮到水面上来取食.
(4)黑猩猩搬箱子、摘香蕉等行为要通过系统来实现,该系统由骨、和构成.
13.鹿是山林中常见的动物,也是山林中的弱者.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环境中,鹿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当鹿看见“敌人”时,鹿的尾巴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时,立即警觉起来,向四周眺望;一旦狼来了,鹿拔腿就跑,尾巴向上竖起,显示出自己肛门后盾,其它鹿见到肛门后盾的信号后立即跟着就跑.
(1)上述过程从行为目的来看,属于鹿的行为,这种行为是鹿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它是由鹿体内的控制的.
(3)鹿的行为是系统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4)当鹿看见“敌人”时,鹿的尾巴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时,立即警觉起来,这
种现象叫作.
14.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2)例2 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 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15.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的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不能完成这种行为?.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
(4)如果把黑猩猩换成大象,发现大象不能完成类似的行为,说明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
(5)以下哪一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最强
A.蚯蚓 B.蚂蚁 C.狗 D.青蛙.
1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大雪的冬天,在英格兰有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资料二中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是出于本能,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属于行为,是由决定的;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行为.本地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而其他地区的大山雀不会偷喝牛奶,由此可见
对学习行为的形成非常重要.
(2)资料一中红雀喂鱼是一种繁殖行为,是出于本能,但对本物种的延续毫无意义,由此可看出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是.资料二中的大山雀学会了喝牛奶,在缺少食物的冬天就不至于饿死,学习行为对于维持生存的意义是.
(3)资料一中的小鸟通过飞行去喂鱼,而鱼通过游泳获取食物.这说明动物行为与运动的关系是.
17.将以下的行为进行归类成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行为(归类填字母代号)
18.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放到大鱼缸中,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在成长过程中,由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章鱼属于动物类群,猴子属于高等的动物.上述实验证明:较低等的动物也有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这大大增强了动物的能力.
19.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红嘴鸥被称为昆明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过冬,为昆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红嘴鸥的迁徙行为属于行为,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决定的.
(3)训练小白鼠走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4)红嘴鸥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2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 CCTV﹣4 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如一家.
资料二:家养的小猫经训练可在固定地方吃东西.
(1)资料一中的猫的行为是由所控制的,是.
(2)资料二中的小猫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是.
(3)动物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动物自身的器官和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和的调节作用.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它们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进行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较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材料二: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少量雄蜂和一只蜂王.工蜂的主要职责是清理蜂巢、喂养幼虫、筑巢、采蜜等;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行为.
(2)小白鼠在迷宫中要经过多次“走错路”才能找到出口,这是小老鼠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获得的.
(3)实验发现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决定的.
(4)材料二中体现了蜜蜂具有行为.
22.在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种类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贮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等.请注意看清楚图中的各小图,这些动物在做什么?各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将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
(1)属于取食行为的有
(2)属于繁殖行为的有
(3)属于防御行为的有
(4)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即行为和行为.(5)如图所示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填序号).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
(6)如图所示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有(填序号).学习行为是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因素的作用,由经验和而获得的.
23.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草履虫不喜欢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当草履虫在游动过程中偶然靠近水中的一个二氧化碳气泡时,由于气泡酸性太强,它就停止游动,然后向后游,转动大约30度的角度后,再向前游,如果又游到距气泡太近的地方时,它便重复上述的移动次序,最后聚集在离气泡较远的微酸性区域.
材料二成年的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到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1)材料一中草履虫的行为属于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2)材料二中黑猩猩的行为属于行为,这类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而获得的行为.
24.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采蜜、蜘蛛结网、鸟类迁徙从这些行为的获得途径看,都属于行为,但是蜜蜂只能采蜜而不能结网,蜘蛛只能结网而不能采蜜,这说明这种行为是由决定的.(2)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学习行为,老师举了下面的例子: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则会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成年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如果幼小的黑猩猩从小就与成年的黑猩猩隔离,也无法获得这些行为.而其他较低等的动物也学不会这些行为.请分析后回答:
成年黑猩猩够取香蕉的行为是行为,这种行为的形成要依赖于,
其他较低等的动物学不会这些行为,可见学习行为必需建立在的基础上.如果幼小的黑猩猩从小就与成年的黑猩猩隔离,也无法获得这些行为,可见因素对学习行为的获得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综上所述行为是行为的基础.
25.材料一: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使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材料二:黄面兀鹫迁徙于埃及和西班牙之间,它们在西班牙孵卵育雏.在埃及,黄面兀鹫喜欢吃那里的鸵鸟蛋,并可利用工具﹣﹣﹣石块把蛋砸开.科学家在西班牙把兀鹫刚孵化出来的雏鸟偷来进行封闭式的人工饲养,它们从来没见过鸵鸟蛋.当秋季来临,所有的兀鹫都返回埃及,科学家把人工饲养的这只兀鹫放飞,并在它停留的地上放上鸵鸟蛋,人们发现这只年轻的黄面兀鹫奇迹般地用石块砸开鸟蛋,并把它吃掉.请你分析:
(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一”所表达的猴子行为是属于动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获得的?
(2)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二”所表达的黄面兀鹫行为是属于动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决定的?
(3)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动物行为的产生,除运动系统外,还受到和的调控.
26.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动物行为,回答问题.
(1)从行为获得途径分析,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用数字表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2)图3所示黑猩猩从洞穴钓取白蚁为食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属于行为,从行为的目的上看属于行为.
(3)图4中迁飞的大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因此大雁具有行为.27.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2)以上这些运动都是由块肌肉在的调节下协作完成的,运动时所需能量由直接提供.
(3 )这种行为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8.狼孩是指在狼群里长大的人的后代.它们有这些特点:身上长有很多长长的毛,吃生肉,在地上爬行,像狼一样嚎叫,四、五岁了也不会说话.
(1)狼孩具有的是的遗传物质.(人、狼)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狼孩的这些行为属于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是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而获得的行为.
(3)狼孩的资料启示我们:因素对生物有重要的影响.
29.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试回答:
(1)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
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所决定的.请另外列举一个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例.(2)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一句话,它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但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当年只有10岁,从这一故事中你能认识到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
30.资料分析:生物学家把章鱼放入大鱼缸内,中间放一块玻璃板,使章鱼能从其中的一侧游到另一侧,将小虾放入章鱼的另一侧,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它只是直扑玻璃板,在玻璃上乱碰乱撞不会经过玻璃板去捉小虾.多次碰撞后,章鱼才能绕过障碍物捉到小虾.而狗和猴子能越过障碍物取得食物,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获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学会绕道获取食物.(1)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来进行分类的.(2)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3)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因素的作用.
2017年01月15日taianliu20的初中生物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2016秋•泉州期中)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沙中洞穴的小室,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开洞口爬出来.黄蜂子代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但它却能重复一样的繁殖活动.
(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判断依据:黄蜂子代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但它却能重复一样的繁殖活动.
(2)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是蜜蜂群体中存在着信息交流.
(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观察法.
【分析】(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2)社会行为的概念:动物营群体生活,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
【解答】解:(1)子代黄蜂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因此黄蜂的产卵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繁殖行为;从获得的途径看,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判断依据:黄蜂子代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但它却能重复一样的繁殖活动.
(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表明蜜蜂群体间有明确的分工营社会行为,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