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概念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会考基本概念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是矢量。

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单位:牛顿(N)
★★3、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按作用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矢量:力(所有)、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B)
二、重力:1、大小:G=mg;通常g=10m/s2 方向:竖直向下
2、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三、弹力:
1、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

(条件)
2、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支持面垂直。

3、弹簧弹力的大小: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四、摩擦力
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
★★最大静摩擦力F m大小:在0<F<Fm之间,可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大小。

方向:
与物体相对
..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

F=μN只适用于
滑动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⑴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1-F2| ≤F≤F1+F2
★★⑵两个力的合力随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0°~180°)
平衡状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即:★★F合=0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理想模型
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加速度(矢量)
1、错误
..说法:速度大,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v大,加速度就大。

2、a与v方向相同,质点作加速运动,a>0; a与v方向相反,质点作减速运动,a<0。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不变
五、牛顿运动定律
★★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的不同认识: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牛顿: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
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或(和)方向发生改变}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
六、基本物理量
七、圆周运动
线速度:t
s v =,方向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

角速度:t
r s t ⋅==ϕω,rad/s 关系:ωπωπr v T
T r v ===,2,2 八、开普勒三定律:
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三定律:即k T
R =23
(K 是个常数,由中心体的质量决定) 九、万有引力定律:2
21r m m G F = 2211kg /m N 1067.6⋅⨯=-G
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km/s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16.7km/s 。

★★十、功能关系: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动能: 22
1mv E k = 重力势能: Ep=mgh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21mgh mgh W G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能量单位:焦耳,J
十一、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222
121v m h mg mv mgh '+'=+, 条件:“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它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或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就可以认为是“只有重力做功”。

十二、电场
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的种类:正电荷 负电荷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得失
3、电荷量的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10-19C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场是电荷周围客观存在的物质
q
F E =(此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仅决定于电场本身的性质
与检验电荷以及它电场力均无关
电场线
1、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2、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3、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出发到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

4、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5、电场中的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或相切)
6、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电势差
电荷q 从A 点移动到B 点时,电场力做功W 则电势差:q W U AB AB =
单位:伏[特],符号V ,1V=1J/C )
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电容器电容
⑴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⑵电容的定义式 C=Q/U (C=ΔQ/ΔU )
电容C 大小与Q ,U 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⑶单位:法 F (μF 、pF )
4、平行板电容器d S
C ⋅∝ε
十三、电流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条件: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或电压)
十四、磁场
磁感应强度: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IL F B = (B 与F 、IL 无关;只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 磁感线的性质
①假想的曲线,不是真实存在
②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此点磁场方向一致。

③磁感线在磁体外部从北极出来进入南极,在磁体内部从南极指向北极,与外部磁感线相接形成封闭的曲线。

④磁感线的疏密来反映磁感强度大小。

⑤磁感线不相交
十五、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2、感应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若电路不闭合,虽然没有感应电流,但感应电动势仍存在。

十六、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 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2、 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电磁场: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是相互联系着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3×108m/s
2、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和周期的关系为:c=λf=λ/T
3、电磁波传递能量和信息。

十七、光的反射定律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十八、光的反射定律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的比值为一定值.r
i n sin sin = 十九、全反射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全部反射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全反射 光从光密介质中射到光疏介质中,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n c 1sin = 二十、光的色散
光线经棱镜二次反射后向底边偏折,折射率n越大,偏折角θ越大
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七色光:从上到下依次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说明紫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折射率最大,速度最小。

二十一、光的电磁说
1、学说由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证实
2、电磁波谱
波长λ减小 频率f 增大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3、各种电磁波的产要作用
(1)红外线:热作用。

一切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

红外线遥感
(2)紫外线:化学作用(荧光作用)。

一切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都有紫外线。

(3)伦琴射线:透视
(4)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

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二十二、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金属中的电子在光的照射下从金属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

2、每种金属都存在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

3、光子说 ——爱因斯坦
光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v 有关: E=h ν
二十三、光的波粒二象性
1、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较大偏转.
(2)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提出
①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高速旋转
二十四、玻尔原子模型:
1.玻尔原子理论的三点假设
(1)定态假设:原子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的原子是稳定的,这些状态叫定态.
(2)能级跃迁:原子从一状态跃迁到另一状态,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即 h ν=E 初-E 末.
能级的概念: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称为原子的能级.
二十五、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由贝克勒耳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2、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
(1)α射线本质:氦核,带正电
(2)β射线本质:是高速的电子流,带负电.
(3)γ射线本质: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不带电
3.衰变规律:
α衰变: (质量数减4,电荷数减2)
β衰变: (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加1)
(2)衰变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的
二十六、核能
He
Th U 422349023892+→e
Pa Th 012349123490-+→
1.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
质量亏损为Δm时,ΔE=Δmc2
2.核裂变和核聚变(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的)⑴.重核的裂变⑵.轻核的聚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