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小时候》 (2)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小时候》 (2)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小时候》 (2)精选3篇(一)
活动名称:小时候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自己的成长经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尊重和理解。
活动准备:
1. 场地:教室或室外空地。
2. 材料:幻灯片或图片、幼儿个人照片、手偶、绘画工具、卡片。
活动步骤:
1. 导入(5分钟)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年龄的人的照片,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观察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什么不同。
2. 自我介绍(10分钟)
让每个幼儿轮流向全班介绍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和经历,可以辅助使用个人照片。
3. 绘画活动(15分钟)
给每个幼儿发放纸和绘画工具,让他们画出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最难忘的一幕。
鼓励幼儿在绘画时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4. 手偶剧(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手偶,并让他们一起编排一个关于自己小时候的小剧场表演。
鼓励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故事情节,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5. 小结(5分钟)
制作卡片,让幼儿写下对自己小时候的喜爱和回忆,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
6. 温馨提示:
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并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老师要根据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注意力,适度调整活动的难度,确保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延伸活动:
1.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段的自己。
2. 邀请幼儿的父母或者其他家长来幼儿园分享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增加幼儿对不同年龄段人的理解和尊重。
3. 制作幼儿园的“成长墙”,展示每个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到毕业的成长变化和经历。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小时候》 (2)精选3篇(二)
教案名称:《我上幼儿园》
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3-4岁)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和适应幼儿园生活。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教具准备:
1. 绘本《我上幼儿园》或类似内容的图书。
2. 幼儿园环境模拟物,如小椅子、小桌子、玩具等。
3. 图片或玩具模型,代表常见的幼儿园场景,如教室、游戏区、午休区等。
活动安排:
活动一:故事分享与讨论
1. 创设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坐在小椅子上。
2. 读绘本《我上幼儿园》,同时展示相关图片或玩具模型,引导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场景和氛围。
3. 阅读结束后,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对故事中幼儿园生活的想法和感受。
4. 鼓励幼儿提问,解答他们对幼儿园的疑惑和担忧。
活动二:模拟幼儿园生活
1. 将教室或园所场景进行简单模拟,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桌子和一些玩具。
2. 让幼儿分组,在小组内轮流扮演老师、家长和幼儿的角色,模拟上幼儿园的场景,如进入教室、进行集体活动、小憩和游戏等。
3. 引导幼儿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提醒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三:角色扮演游戏
1. 为每个幼儿准备幼儿园角色扮演服装,如老师、保安、护士等。
2.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3.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幼儿园角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四:幼儿园物品分类游戏
1. 将幼儿园的玩具、教具和日常用品准备好,放在教室中心。
2. 要求幼儿合作进行物品分类游戏,将物品按照功能或类别进行分类。
3. 引导幼儿思考物品的不同用途,倡导幼儿园中的物品要有秩序和规律可言。
活动五:幼儿园场景拼图
1.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副幼儿园场景的拼图。
2.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拼图进行拼装。
3. 引导幼儿合作完成拼图,并讨论拼图中的场景元素和不同部分的功能。
活动总结:
1. 回顾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学到了什么,以及对幼儿园生活的期待和想法。
2. 鼓励幼儿在班级中互相鼓励和帮助,为新同学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做出贡献。
3.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幼儿园中与老师和同学建立和谐的关系,共同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
教案备注: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会相互关注和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应保持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保障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兴趣持久。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小时候》 (2)精选3篇(三)
活动名称:《我的新家》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建立对园所的归属感。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 布置一间类似于小学的教室或幼儿园的模型,包括桌椅、黑板、玩具等。
2. 准备幼儿喜欢的儿歌、故事和游戏相关的素材。
3. 准备幼儿喜欢的动物玩具和物品。
活动流程:
1. 导入(10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围坐在一起,通过欢迎歌和问候让幼儿感受到欢迎和亲切的氛围。
然后
问幼儿:“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活动,我们一起来探索、体验吧!”
2. 介绍活动主题(5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体验一下小学里的教室,体验一下身处新环境
的感受。
我们可以和新朋友一起游戏,一起玩,打造一个温馨的‘新家’。
”
3. 进入小学教室模型(25分钟)
老师引领幼儿走进准备好的教室模型,带领幼儿体验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活动的感受。
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 角色扮演:让幼儿轮流扮演老师、学生等角色,模拟小学课堂教学过程。
- 游戏时间:设置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可以是室内的游戏或是团队协作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 故事时间:讲述一些有关入学、新家或友谊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 观察和探索:设置一些小动物玩具和物品,让幼儿观察和探索,培养他们对新环境的好奇心。
4. 活动总结(10分钟)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到班级,坐成一圈,让每个幼儿分享他们在小学教室模型中的感受和收获。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互相欣赏和鼓励。
5. 家庭延伸活动
向家长发送一份幼儿园小班《我的新家》相关活动的家庭延伸活动提案,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分享相关经验,继续支持孩子们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幼儿的安全,确保活动场所和材料的安全性。
2. 鼓励幼儿参与,尊重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达方式。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活动场地和材料,确保环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