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化学第十章总结和课后答案~强亮生版

工科化学第十章总结和课后答案~强亮生版
工科化学第十章总结和课后答案~强亮生版

第十章化学与能源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答:错,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SO2,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不确切,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 x和CO,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和HC,相对而言,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3)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0~100之间,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含有80%辛烷和20%的其他烃类。

答:错,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80%异辛烷和20%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不确切,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已被禁止使用。(5)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不确切,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北欧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在2010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由于锌、锰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错,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常在电池糊状液中放入氯化汞。

(7)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理论上可达100%。

答:正确

2. 填空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是以煤消费为主的国家。(2)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化而来的,煤的煤化过程包括了植物残骸→腐殖质→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阶段,若根据煤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若根据煤炭中硫的含量不同又可将煤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3) 煤的综合利用方法主要包括 煤的焦化、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 。

(4) 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可采取两种途径,一是 直链烷烃催化重整变成带支链的烷烃 ,二是 向汽油中添加抗震剂 。

(5) 发展核电曾被国际上认为是解决电力缺口的重要选择。但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 电站的运行安全 ,一是 核废料的处理 。

(6) 核聚变反应比核裂变反应作为能源更有发展前途,但要实现核聚变反应发电,应攻克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反应有足够的温度,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

(7) 碱性锌锰电池是第三代锌锰电池。它克服了传统锌锰电池 石墨电极极化,电池漏液 的缺点,其特征是 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电解液变为离子导电性更好的碱性电解液,负极锌也由原来的锌片变为锌粉 。

(8) 制约氢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为 廉价制取技术及氢的安全、方便贮存、运输 ,最有希望突破的途径有 热化学分解制氢法、光化学制氢法、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法和生物制氢法 。

3. 区别下列概念

(1)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通常把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直接利用其能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而把必须用其它能源制取或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2) 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不随人类的利用显著减少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诸如风、流水、潮汐、地热、日光及草木燃烧;而化石燃料和核燃料等随人类的利用减少的能源称为非再生能源。

(3) 核聚变与核裂变

核聚变反应是由两种轻核结合成一个重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变化过程;核裂变反应又

称核分裂反应,它是用中子(

)轰击较重原子核,使之分裂成较轻原子核的反应。 (4) 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为放电后不能再重复使用的电池;

二次电池是指电极活性物质经氧化还原反应向外输出电能(放电)而被消耗之后,可以用充电的方法使活性物质恢复的电池,也称为可充电电池。

(5) 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是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的总称, 又称为锂原子电池;而锂离子电池的活性物质为锂离子。在锂离子电池中正、负极材料为Li +嵌入化合物。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6) 普通锌锰电池与碱性锌锰电池

早期的普通锌锰电池是糊式电池,外壳用锌皮作为负极,NH 4Cl 、ZnCl 2等制成糊状混合物作电解质溶液,MnO 2是正极,石墨碳棒起导电作用。糊式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Zn│ZnCl 2,NH 4Cl (糊状)│MnO 2│C ( + ) n 1

碱性锌锰电池是第三代锌锰电池。其重要特征是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电解液变为离子导电性更好的碱性电解液,负极锌也由原来的锌片变为锌粉。碱性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Zn│KOH(7~9mol?L–1)│MnO2│C (+ )

(7)煤的气化与煤的干镏

煤的气化是指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含有H2、CO等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因此煤气的有效成分主要是H2、CO和CH4等。

煤的干馏又称煤的焦化,是指煤与空气隔绝加强热时,煤分解成固态的焦炭、液态的煤焦油和气态的煤气(焦炉气)的过程。

4. 试根据不同的能源分类方法,对下列能源分类:

(1)石油(2)氢气(3)乙醇(6)沼气(7)锂离子电池(8)煤(9)核能(10)电力(11)风能(12)潮汐能

能源

常规能

一次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

非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沼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

非再生能源

二次能源锂离子电池、乙醇、电力、氢气、沼气等

5.写出下列几种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1)普通锌锰电池;

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Zn│ZnCl2,NH4Cl(糊状)│MnO2│C ( + )

接通外电路放电时,负极上锌进行氧化反应

Zn(s) Zn2+(aq) + 2e-

正极上MnO2发生还原反应

2MnO2(s) + 2NH4+(aq) + 2e-Mn2O3(s) + 2NH3(aq) + H2O

电池总反应为

Zn(s) + 2MnO2(s) + 2NH4+(aq)Zn2+(aq) + Mn2O3(s) + 2NH3(ag) + H2O(l) (2)碱性锌锰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Zn│KOH(7~9 mol?L–1)│MnO2│C (+ )

负极反应 Zn(s) +2OH -(aq) ZnO(s) + H 2O(l)+2e -

正极反应 MnO 2(s) + 2H 2O(l) + 2e - Mn(OH)2(s) + 2OH -

(aq) 电池反应 Zn(s) + MnO 2(s) + H 2O(l) ZnO(s) + Mn(OH)2(s)

(3)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Pb│H 2SO 4│PbO 2 (+)

放电时,反应为:

负极反应 Pb(s)+ SO 42-(aq) PbSO 4(s) + 2e -

正极反应 PbO 2(s) + 4H +(aq) + SO 42-(aq) + 2e -

PbSO 4(s) + 2H 2O(l) 电池反应 Pb(s) + PbO 2(s) + 2H 2SO 4(aq) 2PbSO 4(s) + 2H 2O(l)

(4)氢镍电池;

氢镍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H 2│KOH │NiO(OH)│C ( + ) 放电时,反应为:

负极反应 H 2(g) + 2OH -(aq) 2H 2O(l) + 2e -

正极反应 2NiO(OH)(s) + 2H 2O(l) + 2e - 2Ni(OH)2(s) + 2OH -(aq)

电池反应 H 2(g) + 2NiO(OH)(s) 2Ni(OH)2(s)

(5)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符号表达式为:

(一)C n │LiClO 4-EC +DEC │L iMO 2(+)

充放电时,反应为: 正极反应 LiMO 2 Li 1–x MO 2 + xLi + + xe —

负极反应 nC + xLi + + xe — Li x C n 电池反应 LiMO 2+nC Li 1–x MO 2 + Li x C n

(6)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可由下式表示:

(一)C│H 2│KOH│O 2│C ( + )

负极反应 H 2(g) + 2OH -(aq) 2H 2O(l) + 2e -

正极反应 O 2(g) + 2H 2O(l) + 4e - 4OH -(aq)

电池反应 2H 2(g) + O 2(g) 2H 2O(l)

6. 煤和由煤与水蒸气反应(C (s )+H 2O (g )) = H 2(g )+CO (g ))而得的水煤气(CO 充电

放电 充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与H2等物质量的混合物)都可用做燃料,设煤含碳80%,其余可燃成份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以水煤气代替煤作燃料的优缺点。(提示:在任何能量转换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能量变成热而扩散到环境中。例如,欲往某体系输入xkJ的热量,实际上提供的热量要远多于x kJ)。

解:1mol纯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C(s)+ O2(g)=CO2(g)

Θ

?

H/(kJ.mol–1) 0 0 –393.51

m

f

Θ

H 1 = –393.51 – 0 – 0 = – 393.51 kJ.mol–1

?

r

m

1mol纯煤转化为水煤气,然后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下列反应实现:

(1)C(s)+ H2O(g))= H2(g)+CO(g)

Θ

H/(kJ.mol–1) 0 –241.82 0 –110.525

?

f

m

Θ

H= –110.525 – (–241.82) – 0 = 131.295 kJ.mol–1

?

r

m

(2)CO(g)+ 1/2 O2(g)= CO2(g)

Θ

H/(kJ.mol–1) –110.525 0 –393.51

?

f

m

Θ

?

H,2= –393.51 – (–110.525) – 0 = –282.985 kJ.mol–1

r

m

(3)H2(g)+ 1/2 O2(g)=H2O(g)

Θ

H/(kJ.mol–1) 0 0 –241.82

?

f

m

Θ

H,3= –241.82 – 0– 0 = –241.82 kJ.mol–1

?

r

m

Θ

?

H= Δf HΘm,1 + Δf HΘm,3 + Δf HΘm,3

r

m

= 131.295 + (–282.985) + (–241.82)

= – 393.51 kJ·mol–1

由计算可见两种方法释放的反应热相同。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煤与水蒸气反应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同时能量的转换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能量变成热而扩散到环境中,因此实际上由煤转化成水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要远小于单纯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但是由于水煤气燃烧过程中没有SO2的污染发生,因此其燃烧过程要比煤的燃烧过程洁净的多。

7.某天然气的体积百分组成为:CH 4 85.0%,C 2H 6 10.0%,其余为不可燃组分。 气体的温度为298K ,压力为111kPa , 试计算燃烧1.00 m 3 这种天然气的Δr H

θ298 是多少?

解:1.00 m 3天然气,CH 4 和C 2H 6分别占有的体积为:

CH 4 :1.00 × 85.0% = 0.85 m 3 C 2H 6:1.00 × 10.0% = 0.10 m 3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CH 4 和C 2H 6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H 4 :n= PV / RT = 111× 0.85 × 1000/ (8.314× 298 ) =38.08 mol

C 2H 6:n= PV / RT = 111× 0.10 × 1000/ (8.314× 298 ) =4.48 mol

CH 4燃烧放出的热量:

CH 4(g )+ 2 O 2(g )= CO 2(g )+ 2H 2O (g )

Θ?m f H /(kJ.mol –1) –74.85 0 –393.51 –241.82 Θ?m r H = (–393.51) + 2×

( –241.82) – (–74.85) – 0 = –802.30 kJ.mol –1 4CH Q = n Δr H Θm = 38.08 ×

(–802.30) = –30551.58 (kJ) C 2H 6燃烧放出的热量:

C 2H 6(g )+ 5/2 O 2(g )= 2CO 2(g )+ 3H 2O (g )

Θ?m f H /(kJ.mol –1) –83.68 0 –393.51 –241.82

Θ?m r H = 2×

(–393.51) + 3×( –241.82) – (–83.68) – 0 = –1428.8 kJ.mol –1 62H C Q = n Θ?m r H = 4.48 ×

(–1428.8) = –6401.02 kJ 1.00 m 3这种天然气的Θ?m r H 298

Θ?m r H 298 = Q = 4CH Q + 62H C Q =(–30551.58) + ( –6401.02) = –36952.60 kJ

答:燃烧1.00 m 3这种天然气的Θm r H Δ 298 是 –36952.60 kJ 。

8. 计算1m 3煤气(100kPa ,273K )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已知煤气组成为

解:1.00 m 3煤气,C 3H 8、CO 、 H 2 、CH 4分别占有的体积为:

0.04 m 3 、0.05 m 3 、0.305 m 3 、0.520 m 3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C 3H 8、CO 、 H 2 、CH 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 3H 8 :n= PV / RT = 100× 0.04 × 1000/(8.314× 273 ) =1.76 mol

CO : n= PV / RT = 100× 0.05 × 1000/(8.314× 273 ) = 2.02 mol

H 2 : n= PV / RT = 100× 0.305× 1000/(8.314× 273 ) =13.44 mol

CH 4 : n= PV / RT = 100× 0.52 × 1000/(8.314× 273 ) =22.91 mol

100kPa 和298.15K 下C 3H 8(g )、CO (g )、 H 2(g ) 、CH 4(g )的标准燃烧热Θ?m c H

/(kJ.mol –

1)分别为:–2220.0、 –282.985 、–241.82、–890.3. 1.00 m 3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220.0) ×1.76 + (–282.985) ×2.02 + (–241.82)×13.44 + (–890.3)×22.91

= –28125.7 kJ

答:1m 3煤气(100kPa ,273K )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28125.7 kJ 。

9. 某油田原油的组成如下,计算此原油的燃烧热值是多少(kJ ·kg –1)?

解:设原油的组成为 C n H m O x N y S z ,则燃烧反应为:

C n H m O x N y S z (l )+(2n + m/2 + 2y + 2z – x) /2 O 2(g )

= n CO 2(g )+ (m /2) H 2O (g )+ y NO 2(g )+ z SO 2(g )

每kg 原油含 C 、H 、N 、S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 ( 1000× 0. 8604) / 12 = 71.7 mol

H: ( 1000× 0. 1214 ) / 1 = 121.4 mol

N: ( 1000× 0.0020 ) / 14 = 0.01429 mol

S: ( 1000× 0.0015) /32 = 0.0469 mol

原油燃烧热值为:

n Θ?m f H (CO 2)+ m/2Θ?m f H (H 2O )+y Θ?m f H (NO 2)+ z Θ

?m f H (SO 2)

=71.7×(–393.51)+ 121.4 /2×( –241.82) + 0.01429×(+33.18) + 0.0469×(–297.04)

= – 42882.45 (kJ·kg –1)

答:此原油的燃烧热值是 – 42882.45 kJ ·kg –1。

10.一座每年发电量为1.0×106 kW 的大型发电站,每年要耗标准煤3.5×106t ,(标准煤的高发热值为30×106 J ·t –1) 试问同样规模的核电站,每年需要核燃料铀–235多少kg ?秦山核电站某机组装机容量为3×105 kW ,每年需要核燃料铀–235多少kg?

解:煤燃烧放出的总热量为:3.5×106t ×30×106 J·t –1 = 1.05×1014 J

设每克铀–235裂变释放8.1×107 kJ ·g –1

则释放1.05×1012 kJ 热量,需要铀–235为:

(1.05×1014)/(8.1×107) = 1.29×106 g =1290×106 kg

秦山核电站某机组装机容量为3×105 kW, 需要铀–235为:

[(3×105) / ( 1×106)] ×1.29×106= 3.87×105 g =387 kg 答:发电量为1.0×106 kW 的核电站每年需要核燃料铀–235为1290×106 kg ;机组装

机容量为3×105 kW ,每年需要核燃料铀–235为387kg

11. 镭的放射性衰变反应为:

88226Ra 86222Rn + 24He

试计算若1mol Ra 镭-226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为多少kJ ?(已知He 4

2,

Rn 222

86,a R 226

88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015g·

mo1–1,222g·mo1–1,225.9771 g·mo1–1) 解:1mol Ra 镭-226放射性衰变质量的变化为:

Δm = 222 + 4.0015 –225.9771 = 0.0244 g·mo1–1

按照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E =Δm ·c 2 ,

E =Δm ·c 2 = 0.0244×10–3×(3×108) 2 = 2.196×1012 J ·mo1–

1 =2.196×109 ( kJ·mo1–1) 答:1mol Ra 镭-226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为2.196×109 kJ·mo1–1。

12. 按照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E =Δm ·c 2试计算太阳的近似寿命。已知太阳质量M =1.982×1027kg ,太阳平均功率W =3.865×1026J ·s –

1 解:按照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E =Δm ·c 2

Δm = 1.982×1027 kg

太阳的近似寿命为:1.982×1027×(3×108) 2/(3.865×1026)

=4.615×1017 s = 1.463×1010 年 =146.3亿年

答: 太阳的近似寿命为146.3亿年。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1.如何表示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分析实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以多少为宜?灵敏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 答:天平的灵敏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加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天平的灵敏度一般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灵敏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加,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节?如果偏离太大,又应该怎样调节? 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情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平衡点:天平有载重情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静止的那点。天平零点的调节:用金属拉杆调节,如果不行则用平衡螺丝调节。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绝对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 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整个重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如果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灵敏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 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加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进行的? 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 答:应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 答:因为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实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注:我们书上只要求小于0.5 mg)s酸 碱标准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一.注意事项: 1.配完溶液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制者姓名并留一空位以备填入此溶液的准确浓度。 2. 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3.滴定速度:不要成流水线。 4.近终点时,半滴操作和洗瓶冲洗。 二、思考题 1.滴定管、移液管在装入标准液前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也要用标准液润洗?为什么? 答:为了让滴定管内的溶液的浓度与原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相同,以防加入的标准液被稀释。不需要。不要用标准液润洗,因为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的基准物的物质的量是固定的,润洗则会增加基准物的量,影响到实验结果。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 C 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 O2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 + CO2↑ 18-1. 双氧水(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Mn O22H2O + 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 Fe3O4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ZnCl2 + H2↑

应用电化学答案总结

1,电化学实际应用的范围及分类有哪些? 答:(1)电合成无机物和有机物,例如氯气、氢氧化钠、高锰酸钾、己二腈、四烷基铅; (2)金属的提取与精炼,例如熔盐电解制取铝、湿法电冶锌、电解精练铜; (3)电池,例如锌锰电池、铅酸电池、镍硌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太阳 能电池; (4)金属腐蚀和防护的研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电化学保护、缓蚀剂保护; (5)表面精饰,包括电镀、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等; (6)电解加工,包括电成型(电铸)、电切削、电抛磨; (7)电化学分离技术,例如电渗析、电凝聚、电浮离等应用于工业生产或废水处理; (8)电分析方法在工农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应用。 3,试说明参比电极应具有的性能和用途。 答:参比电极是理想不极化电极,它应具备下列性能:应是可逆电极,其电极电势符合Nernst方程;参比电极反应应有较大的交换电流密度,流过微小的电流时电极电势能迅速恢复原状;应具有良好的电势稳定性和重现性等。 参比电极是指一个已知电势的接近于理想不极化的电极,参比电极上基本没有电流通过,用于测定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实际上,参比电极起着既提供热力学参比,又将工作电极作为研究体系隔离的双重作用。 4 , 试说明工作电极应具有的性能和用途。 答:工作电极(working electrode,简称WE):又称研究电极,是指所研究的反应在该电极上发生。一般来讲,对工作电极的基本要求是:所研究的电化学反应不会因电极自身所发生的反比而受到影响,并且能够在较大的电位区域中进行测定;电极必须不与溶剂或电解液组分发生反应;电极面积不宜太大,电极表面最好应是均一、平滑的,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表面净化等等。工作电极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各式各样的能导电的固体材料均能用作电极。通常根据研究的性质来预先确定电极材料,但最普通的“惰性”固体电极材料是玻碳(GC)、铂、金、银、铅和导电玻璃等。采用固体电极时,为了保证实验的重现性,必须注意建立合适的电极预处理步骤,以保证氧化还原、表面形貌和不存在吸附杂质的可重现状态。在液体电极中,汞和汞齐是最常用的工作电极,它们都是液体,都有可重现的均相表面,制备和保持清洁都较容易,同时电极上高的氢析出超电势提高了在负电位下的工作窗口,已被广泛用于电化学分析中。 5,试说明辅助电极应具有的性能及用途。 答: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组成回路,使工作电极上电流畅通,以保证所研究的反应在工作电极上发生,但必须无任何方式限制电池观测的响应。由于工作电极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时,辅助电极上可以安排为气体的析出反应或工作电极反应的逆反应,以使电解液组分不变,即辅助电极的性能一般不显著影响研究电极上的反应。但减少辅助电极上的反应对工作电极干扰的最好办法可能是用烧结玻璃、多孔陶瓷或离子交换膜等来隔离两电极区的溶液。为了避免辅助电极对测量到的数据产生任何特征性影响,对辅助电极的结构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如与工作电极相比,辅助电极应具有大的表面积使得外部所加的极化主要作用于工作电极上,辅助电极本身电阻要小,而且不容易极化,同时对其形状和位置也有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答案总结

1.如果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此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盐酸溶液时可用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有碳酸钠. 如果以 甲基橙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氯化钠,应该没有影响. 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相当于有一部分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钙体积变大,结果偏大. 2.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多元酸能否用NaoH溶液滴定 答:看你要滴总酸还是分步滴定了.总酸肯定能滴,分步滴定的话要看这些酸的几个解离常数之间有没有差10的三次方以上. 3.Na2C2O4能否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 答:不行.Na2C2O4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不易获得组分固定的晶体(都会带有数量不定的结晶水) 4.若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属于那类滴定?咋选择指示剂 答:酸碱滴定,指示剂可以选择酚酞,甲基橙,甲基红等。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一般选择甲基橙 5.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二氧化碳,为什么? 答: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溶于水中生成碳酸,将同时被滴定. 1. 在中和标准钙溶液中的盐酸时,能否用酚酞代替甲基红来指示?为什么? 答:不能。在缓冲剂NH3-NH4Cl环境下,pH=10,酚酞显红色,会干扰EBT由红色变为蓝色时的终点观察。而甲基红此时显黄色,可以被红色和蓝色掩盖,不会影响终点观察。 2. 简述Mg—EDTA提高终点敏锐度的原理 答:这是因为:测定钙(镁)等离子时,常用铬黑T(EBT)作指示剂,而Ca2+与EBT的反应显色不如Mg2+与EBT的反应显色敏锐(变色易观察)。所以测定时,常加入Mg2+-EDTA,这样,在含Ca2+的溶液中加了Mg2+-EDTA后,由于Ca2+-EDTA的稳定性比Mg2+-EDTA强,所以,Mg2+-EDTA中的微量Mg2+能被Ca2+取代出来,而Mg2+与铬黑T的稳定性又大于Ca2+与铬黑T的,所以,最终是Mg2+与铬黑T显色了,终点时,就变成了Mg2+与铬黑T 之间的变色了,更敏锐了。 3. 滴定为什么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 答:控制PH,避免其他离子的影响,指示剂显色也与PH有关。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1. 本实验中最好采用哪种基准物质来标定EDTA,为什么? 答:用碳酸钙,水硬度的分析是指水中钙镁的总量,基准物质与被测物质一致,相同的分析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大全)

天堂de 果冻专业贡献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53.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麦芽唐 葡萄糖 54.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55.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56.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2 57.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COOH+ CH-OH C 17H 35COO-CH 2 58. CH 2OH COOH CH 2OH COOH

工科大学化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V Q m r H ?(T) Θ m r H ?(T) Θm f H ?(T ) ξ 答:V Q :等容反应热; m r H ?(T):某温度下,反应的摩尔焓变(数 值等于等压反应热);Θ m f H ?(T ):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ξ:反应进度。 2.盖斯定律的使用条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等压 (2)等容 (3)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 (4)等温、不做有用功,等容或等压 答:正确答案为(4)。 3.热力学标准态的含义?为什么要确定热力学标准态? 答:热力学标准态是指在温度T (但没有限定温度)和标准 压力 [ p Θ (100kPa)]下物质所处状态。而对纯理想气体热力学标准态是指 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 [ p Θ (100kPa)]下的状态。混合理想气体中 任一组分的标准态是指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p Θ 时的状态。因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以及状态函数改变是受许多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聚集状态等)的影响,为了比较方便,国际上规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 4.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答:金属铝、镁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热(Θ ?MgO ,m f H = - 601.7 kJ/ mol, Θ ?3 2 O Al ,m H = - 1675.69 kJ/?mol -1)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 而反应放出的热量又能使硝酸盐分解产生O 2,又加速镁、铝的燃烧反应,使照明弹更加绚丽夺目。 在其中铝和镁作为还原剂;氧气、硝酸钠和硝酸钡等作氧化剂。 5.通过计算说明,氧-乙炔焰为什么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答: (5/2)O 2 + C 2H 2 = 2CO 2 + H 2O(g)

应用电化学简单题附答案

1、何谓电毛细曲线?何谓零电荷电势?由lippman公式可进一步得到界面双电层得微分电容Cd,请给出Cd得数学表达式。 答:①将理想极化电极极化至不同电势(Φ),同时测出相应得界面张力(σ值),表征Φ-6关系得曲线为“电毛细曲线”。②“零电荷电势”就是指σ-Φ曲线上最高点处dσ/dΦ=0即q=0(表面不带有剩余电荷)相应得电极电势,用Φ 0表示。③由lippman公式:q=-(dσ/dΦ)μ 1 , μ 2 ,、、、μ i ;及Cd=dq/dΦ得Cd=-d2σ/dΦ2 2、何谓电化学极化?产生极化得主要原因就是什么?试分析极化在电解工业(如氯碱工业)﹑电镀行业与电池工业得利弊。 答:①电化学极化就是指外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化学作用相对于电子运动得迟缓性改变了原有得电偶层而引起电极电位变化。(即电极有净电流通过时,阴、阳电流密度不同,使平衡状态受到了破坏,而发生了电极电位得“电化学极化”)。 ②原因:电化学反应迟缓、浓差极化。③从能量角度来瞧,极化对电解就是不利得;超电势越大,外加电压越大,耗能大。极化在电镀工业中就是不利得,氢在阴极上析出就是不可避免得副反应,耗能大,但同时使阴极上无法析出得金属有了析出得可能。极化使电池放电时电动势减少,所做电功也减小,对电池工业不利 3、参比电极需选用理想极化电极还就是不极化电极?目前参比电极有那些类型?选择参比电极需考虑什么? 答:①参比电极选用理想不极化电极。②类型:标准氢电极,饱与甘汞电极,Ag/Agcl电极,Hg/HgO/OH-电极。③考虑得因素:电极反应可逆,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温度系数小以及固相溶解度小,与研究体系不反应 4、零电荷得电势可用哪些方法测定?零电荷电势说明什么现象?能利用零电荷电势计算绝对电极电位吗? 答:①电毛细法与微分电容法。②零电荷电势表明了“电极/溶液”界面不会出现由于表面剩余电荷而引起得离子双电层现象;③不能将此电势瞧成相间电势得绝对零点,该电势也就是在一定参比电极下测得得,所以不能用于计算绝对电极电位。 5、为什么卤素离子在汞电极上吸附依F﹤Cl﹤I 得顺序而增强,特性吸附在电毛细曲线与微分电容曲线上有何表现? 答:①卤素离子为表面活性物质,阴离子吸附主要发生在比零电荷电势更正得电势范围,由于F-、cl- 、I-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可极化度增大,吸附能力增强,所以在汞电极上,I->cl->F-、②特性吸附在两种曲线上得左半支曲线不同,零电荷 电势负移。 6、何谓非稳态扩散?其初始条件与一个边界条件就是什么?另一边界条件由极化条件决定。答:①非稳态扩散:在电化学反应开始阶段,由于反应粒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小,液相传质不足,粒子被消耗,此时浓度极化处于发展阶段,称之为传质过程得非稳态阶段②初始条件:C i(x,0)=C i0 开始电极前扩散粒子完全均匀分布在液相中。边界条件:C i(∞,t)=C i0,无穷远处不出现浓度极化。③另一边界条件:极化条件 7、溶液中有哪几种传质方式,产生这些传质过程得原因就是什么? 答:对流、扩散、电迁移。①对流:由于流体各部分之间存在浓度或温度差或者外部机械作用力下所引起;②扩散:由于某一组分存在浓度梯度,粒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③电迁移:在外电场作用下,液相中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8、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得特点就是什么,可以用什么定律来表示? 答:①稳态扩散:扩散粒子得浓度只与距离有关,与时间无关。用Fick第一定律表示,J表示扩散流量。②非稳态扩散:扩散粒子得浓度同时就是距离与时间得函数。用Fick第二定律 9、说明标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 S与交换电流密度i0得物理意义,并比较两者得区别。 答:①k S:当电极电势为反应体系得标准平衡及反应粒子为单位浓度时,电极反应进行得速率(md/s)。i0:反应在平衡电势下得电流密度,即有i0=i a=i k②相同点:数值越大,表示该反应得可逆性越强。不同点:k S与浓度无关,i0与反应体系各种组分得浓度有关。 10、为什么有机物在电极上得可逆吸附总就是发生在一定得电位区间内? 答:越正得电势,有机物易被氧化;电势越负,易被还原,因此其可逆吸附发生在平衡电势附近值,即一定得电位区间内。 11、试说明锂离子电池得正极与负极材料就是何物质?为什么其溶剂要用非水有机溶剂? 锂离子电池比一般得二次电池具有什么特点? 答:①正极:主要就是嵌锂化合物,包括三维层状得LiCoO 2 ,LiNiO 2 ,三维得TiO 2 。负极:主要就是碳素材料,如石墨、碳纤维。②锂遇水反应生 成H 2 ,可能有爆炸得危险,所以要用非水有机溶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

思考题汇总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标定盐酸溶液浓度除了用Na 2CO 3 以外,还可以用哪几种基准物质为什么HCl 标准溶液配制后,一般要经过标定 答:可用硼酸。因为盐酸是瓶装的,在量取的时候是用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所以浓度无法确定,一定要经过基准物质标定。 2.用Na 2CO 3 标定HCl溶液时,为什么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能否改用酚酞作指示 剂 答:用酸性溶液滴定碱性溶液时,如盐酸滴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突跃区间是(~),终点是酸性的所以选甲基橙(颜色由黄色到橙色(PH≈)。不能改用酚酞,因为不利于滴定重点的观察。 3.盛放Na 2CO 3 的锥形瓶是否需要预先烘干加入的水量是否需要准确 答:不需要烘干,加入的水不需要准确,加水只是起到溶解碳酸钠的作用而已,无需定量。 4.第一份滴定完成后,如滴定管中剩下的滴定溶液还足够做第二份滴定时,是否可以不再添加滴定溶液而继续往下滴定第二份为什么 答:不可以,滴定误差主要来源与读数误差,这样的操作方法会出现4次读数,比正常的方法多了两次读数误差。 混合碱的滴定 1、测定某一混合碱样品时,若分别出现V1V2、V1=0、V2=0等五种情况,说明各样品的组成有什么差别 答:若V1=0说明只有NaHCO3; 若V2=0说明只有NaOH; 若V1=V2说明只有Na2C03; 若V1V2说明是Na2CO3和NaOH混合碱。 2、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需用操作溶液润洗,而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为什么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 答:滴定管和移液管属于量器,本身已经考虑了挂壁液滴体积可能带来的误差,因此在不洁净或者不能保证完全洁净的情况下处于避免杂质防止污染的考虑可用待测溶液润洗,烧杯和锥形瓶属于容器,如果用待测溶液润洗,可能因为容器壁上挂有未知体积的待测液而影响滴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

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红色为重点): 一、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主要是金属、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其次是CO 燃烧;C 和CO 2反应;CO 2、CaO 和水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 Fe 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2CuO 4. 铝在空气中被氧化4Al + 3O 2 ==== 2Al 2O 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 2H 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 2P 2O 5 7. 碳的充分燃烧 C + O 2 ====== CO 2 8. 碳的不充分燃烧 2C + O 2=====2CO 9. 一氧化碳的燃烧2CO + O 2 ===== 2CO 2 10. 焦炭还原二氧化碳 C+CO 2=====2CO 10.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SO 2 1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 2 + H 2O === H 2CO 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2 (反应放热) 二、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1.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 2H 2↑+ O 2 ↑ 2. 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 H 2O 2 ==== 2H 2O+ O 2 ↑ 3.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4.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 H 2O + CO 2↑ 5.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 CaO + CO 2↑ 三、置换反应:有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主要为: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金属与酸溶液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 Cu + H 2O 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 2↑ 3. 碳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 4Fe + 3CO 2↑ 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 3Fe + 2CO 2↑ 5.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制氢气) 6.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7.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8.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9.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 2 + H 2↑ 10.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 2 + H 2↑ 11.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 2 + H 2↑ 12.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13.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14.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 ZnSO 4 + Cu 15.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 3 === Cu(NO 3)2 + 其他反应类型: 1.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 CO 2 + 2H 2O 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 Cu + CO 2 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 2Fe + 3CO 2 5.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Ca )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 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 6.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 ) 点燃 点燃 点燃 △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 点燃 点燃 MnO2 高温 通电 高温 高温 高温 △ 点燃 高温 高温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应用电化学》思考题 第一章电化学理论基础 1.什么是电化学体系?基本单元有那些? (1)由两类不同导体组成,且在电荷转移时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物质变化的体系,通常有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三大类型。 (2)1.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隔膜 2.试举例说明隔膜的作用。 隔膜是将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以保证阴极、阳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不互相接触和干扰。例如采用玻璃滤板隔膜、盐桥和离子交换膜,起传导电流作用的离子可以透过隔膜。 3.试描述现代双电层理论的概要. 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的溶液一侧被认为是由若干“层”组成的。最靠近电极的一层为内层,它包含有溶剂分子和所谓的特性吸附的物质(离子或分子),这种内层也称为紧密层、helmholtz层或stern层,如图1.5所示。实际上,大多数溶剂分子(如水)都是强极性分子,能在电极表面定向吸附形成一层偶极层。特性吸附离子的电中心位置叫内holmholtz层(IHP),它是在距离为x1处。溶剂化离子只能接近到距电极为x2的距离处,这些最近的溶剂化离子中心的位置称外helmholtz层(OHP)。非特性吸附离子由于电场的作用会分布于称为分散层(扩散层)的三维区间内并延伸到本体溶液。在OHP层与溶液本体之间是分散层。 4.什么是电极的法拉第过程和非法拉第过程。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过程有两种类型,法拉第过程和非法拉第过程。 前者是电荷经过电极/溶液界面进行传递而引起的某种物质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时的法拉第过程,其规律符合法拉第定律,所引起的电流称法拉第电流。 后者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在一定电势范围内施加电位时,电极/溶液界面并不发生电荷传递反应,仅仅是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发生变化,这种过程称非法拉第过程。 5.试述电极反应的种类和机理。 电极反应种类:(1)简单电子迁移反应;(2)金属沉积反应;(3)表面膜的转移反应;(4)伴随着化学反应的电子迁移反应;(5)多孔气体扩散电极中的气体还原或氧化反应;(6)气体析出反应;(7)腐蚀反应 电极反应的机理: (1)CE机理:指在发生电子迁移反应之前发生了化学反应,其通式为: X O X+ne Red H2HCHO + H2O C步骤 HCHO + 2H+ + 2e →CH3OH E步骤 (2) EC机理:指在电极/溶液界面发生电子迁移反应后又发生了化学反应,其通式为: O X+Ze→Red X 如:对氨基苯酚在Pt电极上的氧化反应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特征或现象 与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1.木炭充分燃烧 C+O2CO2 剧烈燃烧、放热、发出白光、生成 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2.木炭不充分燃烧 2C+O22CO 生成有毒气体,除燃烧现象外,其 他现象不明显 3.硫磺燃烧 S+O2SO2 有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 4.铁丝燃烧 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生成黑色固体 5.镁带燃烧 2Mg+O22MgO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6.红磷燃烧 4P+5O22P2O5 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7. 铜丝在空气中受 热2Cu+O22CuO 亮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8.氢气燃烧 2H2+O22H2O 有淡蓝色火焰 9.有毒气体CO 燃 烧2CO+O22CO2 有蓝色火焰 10.CO2和H2O 反应CO2+H2O =H2CO3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 11.CO2与C 反应 CO2+C 2CO 所有物质中都含碳元素 12.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O2↑ 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生成能 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3.过氧化氢制氧气 2H2O2 ↑ 2H2O + O2 常温下固液混合物制取氧气,生成 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4.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加热纯净物制取氧气,生成能让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5.水电解 2H2O 2H2↑+O2↑ 分解产生两种气体单质,正极产生 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 极产生的气体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 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

章工科大学化学有化习题及答案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第16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3-二甲基戊烷 (2) 2-甲基-3-异丙基己烷 (3) 2,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 新戊烷 (5)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6) 2,3-二甲基-1-丁烯 (7) 2-甲基-2-丁烯 (8) 反-4-甲基-2-戊烯 (9) 反-1,6-二溴-3-己烯 (10) Z-2-戊烯 解答: CH 3CHCHCH 2CH 3 3 CH 3 (1) (2) CH 3CHCHCH 2CH 2CH 3 3 CH(CH 3)2 (3) (4) (5)(6) CH 3CHCH 2CCH 2CH 2CH 3 CH 3CH 2CH 3 CH 3C(CH 3)4 CH 3CHCH 2CH 3 CH(CH 3)2H 2C CCH(CH 3)2 CH 3(7) (8) (9) (10) H 3CC CHCH 3 CH 3 C C H H 3C 3)2 H C H BrH 2CH 2C CH 2CH 2Br H C C H H 3C H CH 2CH 3 2.用IUPAC 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 2CHCH 2CH 2 32 CH 3 (1)(2)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 (3)(4) CH 3CHCH 2CHCHCH 3 2CH 32CH 3 CH 2CH 3 CH 3CH 2CCH 2CH 2CH 3 CH 2CH 2CH 2CH 3 (5)(6) CH 3CHCH 22CH 3 C CH 2CHCH 2CH 3 CH 3 H 3C CH 3 CH 3 (7)(8) (9)C C H CH 3 (H 3C)3C H 3C CH 3CH 2CHCH 2C 3 CH 3 CH 3 CH 2CH 2CH 2CH 3

应用电化学答案分析解析

一,简比较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的异同点 (1)电子导体(第一类导体):荷电粒子是电子或电子空穴,它既包括普通的金属导体也包括半导体。离子导体(第二类导体):荷电粒子是离子,例 如,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盐。 (2)电子导体的特点: A.自由电子或电子空穴作定向移动而导电 B.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 C.温度升高,电阻也升高 D.导电总量全部由电 子承担 (3)离子导体的特点: A.正、负离子作反向移动而导电 B.导电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C.温度升高,电阻下 D.导电总量分别由正、负离子分担 二,简述电极极化的原因 (1)在有限的电流通过时,电极系统的电极电势偏离其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称 为电极的极化现象。 (2)A,浓差极化 在有限电流通过电极时,因离子传质过程的迟缓性而导致电极表面附近离子浓度与本体溶液中不同,从而使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极电位的现象,叫作浓差 极化。 B,活化极化(电化学极化) 在有限电流通过电极时,由于电化学反应进行的返缓造成电极上带电程度与可逆状态下不同,从而导致的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极电位的现象,叫做‘活化极化”. 三,试说明参比电极因具有的性能和用途 答:参比电极是理想不极化电极,它应具备下列性能:应是可逆电极,其电极电势符合Nernst方程;参比电极反应应有较大的交换电流密度,流过微小的电流时 电极电势能迅速恢复原状;应具有良好的电势稳定性和重现性等。 参比电极是指一个已知电势的接近于理想不极化的电极,参比电极上基本没有电流通过,用于测定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实际上,参比电极起着既提供热力学参比,又将工作电极作为研究体系隔离的双重作用。 四,试描述双电层理论的概述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思考题: 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 直接滴定法? +的K a=5.6 ×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 直接滴定。 答:因NH 4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 基红作指示剂? 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 剂,用NaOH 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 值为 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铵盐 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 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 4HCO 3 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 答:NH4HCO3 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 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 3 - 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思考题: 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以HCl 标准溶液连续滴定。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 1

(1)V1=0 V 2>0(2)V1>0 V2=0(3)V1>V 2(4)V 10 时,组成为:HCO 3 ②V1>0 V 2=0 时,组成为:OH - 2-+ OH- ③V1>V 2时,组成为:CO3 - +CO 32- ④V1

高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大全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条件为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