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旋转和平移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运动一、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运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运动知识,对旋转和平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旋转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学生能够发现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和平移的概念,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2.教学难点: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旋转和平移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引出旋转和平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旋转和平移的基本性质和运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旋转和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旋转和平移的掌握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8)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和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2.难点:如何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用具(如图形卡片、小物件等)。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利用教师提供的图形卡片和小物件,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有关平移和旋转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87 页例 4 以及练习二十二教学目标1.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观察、再操作、后交流反馈。

在交流反馈中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3.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图形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

教学准备:自制 PPT、方格纸、七巧板。

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新课1. 示一组图片复习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吗?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七巧板拼鱼的问题,同学们感兴趣吗?(板书课题)2.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是什么?你们了解吗?出示七巧板图片,教师进行相关介绍。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

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个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 3 号和 5 号、一块中三角形 7 号、两块大三角形 1 号和 2 号)、一块正方形 4 号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6 号组成。

作为传统的玩具七巧板,不同的七巧板拼法将会显现出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当然还可以拼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等等。

二、教学新课1.理解题意课件出示例 4 上的图片师:请观察例 4 中的情境图,说说例 4 的具体要求。

2.动手操作让学生按题意要求,用七巧板拼组鱼图。

温馨提示:鱼图只是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出每块板平移、旋转后所在鱼图中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3.组织交流(1)展示标序号鱼图。

师:你能把自己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展示一下吗?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组鱼图的。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运动的原理。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生: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注意什么?生: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过程,称作平移。

生: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作旋转。

生: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即图形翻折),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图形沿一条直线180度前后位置所成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生: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各部分均要用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材P82图形运动(二)轴对称(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轴对称师:这些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并能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1为本章的起始例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对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概念、性质及运用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及旋转的度数、方向。

2.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旋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旋转的性质。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练习巩固:设计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圆片、直线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提问:这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如何变过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旋转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讲解,给予评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 旋 转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旋转。

(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和例3)二、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种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重点难点重点: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难点:能正确认识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 、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有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推车、小火车等游乐项目,你们玩过其中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摩天轮和旋转木马的图片)师:像摩天轮和旋转木马这样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2.师:同学们知道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吗?旋转⎩⎪⎨⎪⎧顺时针逆时针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情境图)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83页例1。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那我们现在就借助时钟来进一步地认识旋转。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1)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1)师:同学们首先要找出时钟的旋转中心,也就是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针和分针都沿着它转的点。

其次要分清楚,旋转的方向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同,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反,我们称为逆时针方向。

最后要判断出转动的角度,我们可以根据钟面上时针转动一周为周角,每转动1小时所转过的角度为30°进行判断。

明确:①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于如何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旋转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复杂图形的运动判断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判断复杂图形运动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2.难点:对于复杂图形的运动,能准确判断其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形卡片等;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图片、玩具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如玩具的旋转,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提出问题:“这个玩具是如何运动的?它是平移还是旋转?如何判断?”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的运动,如平移和旋转,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是如何运动的?它们是平移还是旋转?如何判断?”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的练习,并尝试判断其他组的图形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会画指定角度、边数的旋转图形。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对图形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旋转的规律和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归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理解旋转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空间想象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的概念。

2.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规律,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

2.准备旋转的教具,如圆规、直尺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旋转的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旋转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旋转。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并提问:“旋转是如何进行的?旋转的中心在哪里?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转动,旋转的中心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描述旋转的过程。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教案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与性质英山小学谢林洁指导老师:王美玉徐翠琼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本第83-84页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关于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及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主要充当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好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为后续课时及中学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本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感悟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体会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理解旋转含义、感悟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演示:(1)时钟指针的转动;(2)风扇的转动。

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转动的指针和风扇叶片,我们都知道这是旋转的现象。

设疑:那么,下面这两幅图中是否存在旋转现象呢?课件展示:(3)道闸;(4)秋千预设:学生可能不认可道闸和秋千有旋转现象,或存在疑惑。

过渡:到底道闸和秋千的运动是不是旋转现象呢?今天老师与大家一起,进一步来探究图形的运动——旋转现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哦。

(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二)新课讲授Ⅰ.认识旋转1、旋转要素(1)出示钟面教具,明确基本问题:(顺时针拨动指针)指针是不是在旋转?教师拨动指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问题a.指针上的每个点都动了吗?有没有发现哪个点是不动的?a.指针上有一个点是不动的,指针绕着这个点旋转,在数学上,这个点称为“旋转中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十连中心学校吴胜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2.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教学难点: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教师通过旋转自己的名字,让同学说说这是什么图形,然后教师用动画演示文字旋转的过程,这样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板书课题)二、提问学生生活中有旋转的运动现象吗?教师出示电脑里关于生活的旋转运动图片。

把物体看作图形(以钟表指针、风车风叶为代表),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习旋转中的一些概念。

三、借助文字的旋转,明确旋转三要素。

1.出示两个动态文字“好”。

学生观察,回答问题:(1)两个“好”字旋转的图案相同吗?(动画演示,学生感受不同)旋转中心不同,旋转的图案不相同。

(2)两个“好”字旋转的中心相同,旋转的图案一样吗?(动画演示,学生感受不同)旋转的角度不同,旋转的图案也不同。

(3)课件出示线段AB,绕A点,旋转90度,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拿出两个学生的作品,观察两个作品一样吗?(一个是顺时针、一个是逆时针)通过两个作品的对比,教师强调旋转还和旋转的方向有关。

总结描述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板书)(4)再次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结合旋转的三要素描述线段的旋转。

四、教师课件出示课本旋转的钟面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从“1”到“___”,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___°;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___°;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掌握图形运动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运动三的实例。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和解决图形运动问题Biblioteka 掌握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运动的类型
培养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提高几何直观能力,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图形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测试与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以检测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学习效果。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反馈机制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
教学目标:掌握图形运动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对称的几何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平移、旋转、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05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第【1】篇〗《图形的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旋转的含义,知道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我能在方格纸上亲手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知道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学习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一、自主学习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很多,风车、秋千、钟表的指针等的运动都是()。

例1 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我会总结归纳:旋转是指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的现象。

在叙述旋转时,应说出()、()和(),既要说物体是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二、交流展示如图,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何如变化的。

我观察发现:(1)旋转时O点的位置始终()。

(2)每次旋转时,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0()针旋转()°。

(3)三角板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次后回到原位置。

我知道旋转的特征: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的()、()都没变化,只是()变化了。

旋转的性质: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在每次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时,它对应的点,对应的边到点O的距离都(),对应的角,对应的线段也都分别()。

三、实践意义1、钟摆绕点O()时钟摆绕点O()时翻斗车车厢按()2.针旋转不超过10°。

针旋转不超过10°。

时针方向旋转50°。

3.我会填。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

(2)经过旋转和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和()不发生变化。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校:番禺区化龙第二小学执教:许慧瑜《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番禺区化龙第二小学许慧瑜一、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二年级“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围绕“旋转”而展开,进一步认识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进入初中学习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做好孕伏。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

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

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掌握旋转的特征。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掌握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五、教学思路及策略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让过程走向成功,以研学案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主线,以小组学习为形式,以教师后教为策略。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镜像运动。

2.能够自如地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镜像操作。

3.掌握图形运动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的旋转运动。

2.理解图形的平移运动。

3.理解图形的镜像运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图形的改变。

2.知道如何利用运动来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备好相应的图形和纸张。

2.准备足够的纸笔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图形的运动概念,简单回顾一下平移、旋转、镜像运动的定义。

第二步:新知讲解1.旋转运动:–给出一个具体的图形,讲解如何对其进行旋转运动,并说明旋转的性质。

2.平移运动:–引导学生感受平移运动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尝试平移一个图形并展示出来。

3.镜像运动:–示范给出一个图形,可以通过镜面反射来实现镜像运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运动方式。

第三步: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让他们练习旋转运动,然后练习平移运动,最后练习镜像运动。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拓展•让学生举一反三,尝试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其他类型的图形运动问题。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三种图形运动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六、课堂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2.自主探索其他图形的运动方法并写出对应的运动规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方式。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作适当调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本章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在实际情境中欣赏和创造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让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情境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3.采用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方格纸和绘图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旋转的特点。

提问:你们能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吗?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沿着某条直线进行平移。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课件第2张)生1:这是旋转现象。

(2)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课件第3张)方向盘的运动、旋转门的运动、水龙头的开关、飞机螺旋桨的运动、钟表上指针的运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从旋转现象到图形的旋转,使学生知道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把图形旋转也离不开这三要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旋转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二)探究新知1、描述线段的旋转。

(课件第4张)(1)师:你能说说指针是怎样运动的吗?生1: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生2: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2)总结旋转的三要素:(课件第5张)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其中的点o 叫做旋转点,顺时针方向就是旋转的方向,30°,叫做旋转的角度。

生3: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精选(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精选(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精选(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第【1】篇〗【教材理解】按照全套教科书的安排,本课时学生开始学习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变换具备一定的认识。

在学生对平移、轴对称、旋转概念及其性质都有一定的了解后,课本又综合运用这些图形变换的性质进行图案设计。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情简介】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对于图形的变换已经有所认识。

从平移与轴对称的学习来看,学习一种图形变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⑴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种图形变换;⑵探索这种图形变换的性质;⑶作出一个图形经过这种变换后的图形;⑷利用这种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⑸用坐标表示这种图形变换。

本章“旋转”的教学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讨、点拨式教学【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二、新课讲授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第2课时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

(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 的距离是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

3.完成第83页“做一做”。

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

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

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
2.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第4题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欣赏与设计
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