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听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时间:2024年5月10日地点:XX小学课题:《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授课教师:王老师观课教师:XX评课人:XX总体印象:这节课是一堂关于《西游记》中人物形象描写的语文课。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虽然整体表现不错,但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教学设计:王老师设计了一节课来讨论《西游记》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描写方式,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课前,王老师通过播放动画片片段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并提出了主题问题。
然后,他通过给学生展示几幅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形象描写的感知力。
接着,他进行了个别学生的讨论,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全班学生一同分析文本中的形象描写,使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教学过程:1.现实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兴趣,提出主题问题。
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明确的主题问题,有利于集中学生思考。
2.展示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
这个环节很有创意,通过展示插图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文本,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个别学生讨论,全班讨论。
这个环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别学生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全班讨论过程中,学生激烈参与,课堂气氛很活跃。
4.环节设置合理、有序。
授课教师将课堂内容分为几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时间掌握得很好,避免了学生长时间的被动听讲。
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提高。
教师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
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3.学生对《西游记》文本的理解和兴趣增加。
听评课教研记录小学数学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践,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研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共观摩了两位教师的数学课。
第一位教师执教的是《分数的意义》,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二位教师执教的是《角的度量》,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手操作、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教学反思与评价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与评价。
(1)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两位教师都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课堂上,教师们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学生参与度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教学评价及时、准确。
教师们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不足:1. 部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2.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紧凑,部分教学内容讲解时间过长,导致课堂节奏较慢。
3. 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加强对探究式学习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的能力。
2. 优化教学环节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课堂节奏紧凑。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策略。
4. 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
听评课评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组织开展了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资深教师担任评委,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2. 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寻找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3. 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各学科组分别安排了一节公开课,由授课教师进行展示。
听课教师认真记录,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 评课环节:评课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然后由评委和听课教师进行点评。
3. 研讨环节:针对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学科组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过程(一)听课环节本次听评课活动共安排了6节公开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学科。
授课教师们精心准备,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二)评课环节1. 自我反思:授课教师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评委点评:评委们针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优点,指出了不足。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学方法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良好。
不足: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未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管理有待加强,个别学生纪律较差。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听课教师点评:听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三)研讨环节各学科组针对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1.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课堂管理: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友谊的回声》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友谊的回声》听评课记录课堂概述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中的《友谊的回声》单元的第一课。
课堂以讲解和实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课堂内容1. 教师首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引导他们讨论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老师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包括物体振动、空气传播和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3. 学生参与实验活动,通过敲打不同材质的物体,比较它们产生的声音,初步了解物体的硬度和材质与声音的响亮程度之间的关系。
4. 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声音传递”的集体游戏。
每个小组中的学生依次说出一句话,然后将其通过传递的方式传给下一位同学。
最后一个同学将听到的话告诉全班,以检验声音传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学生回顾整个课堂内容,总结声音的特点和传播规律,以及实验活动的结果。
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规律。
2. 通过实验活动,初步掌握物体材质与声音响亮程度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规律。
2. 实验活动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教学方法1. 引导讨论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声音的思考和讨论。
2. 演示法: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实际操作展示声音的产生过程。
3. 实验活动法:通过实际参与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活动的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规律。
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然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声音的更深入探究,扩展学生的声音知识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对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友谊的回声》听评课记录的简要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听课评课记录(6次)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听课评课记录(6次)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听课评课记录(6次)1.学生欣赏了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图片上有多少树木。
学生回答了“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等等。
这样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色。
2.老师连续展示了几幅图片,让学生说说XXX的美丽。
同时,老师也进行了板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兴安岭的景色。
3.学生观看了一段录像资料,了解了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色和物产。
在研究课文的部分,老师采用了集体研究和小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
老师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学生的朗读。
老师指名学生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老师还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觉得这些句子很美。
2.学生分小组研究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
在交流讨论环节,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1.老师指名学生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并投影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相机指导理解。
3.老师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并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在朗读课文环节,老师让学生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深入理解课文环节,老师进行了板书花园、宝库,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总体来说,这节课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来让学生认识小兴安岭,让学生对XXX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还重视学生的研究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但在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和朗读课文环节,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改进,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在这篇文章中,存在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进行删除和改写。
文章主要讲述了学生们研究一首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美景的诗歌,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在研究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小兴安岭是一个丰富的物产之地,作者对其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4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4篇】语文评课稿篇一一、很好地突破了教材的教学难点,渗透了优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课主要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应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那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构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潜力。
在课前谈话中,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爸爸、妈妈在厨房间烧饭、烧菜的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时”的意思。
让学生明白我能够在用电饭锅烧饭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做好多事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同时”能够提高效率。
透过沏茶的方案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初步感知“合理安排”就在我们身边。
对烙饼问题。
老师很好利用了烙一张饼和二张饼的方法,重点与学生探讨了三张饼烙的方法。
讲清合作讨论的要求,进而学生展开讨论,构成烙饼的方案,展示学生的方案,比较区别两种方案的不同点,从而到达方案的优化。
之后,老师打破课本常规,不是先求1张,2张,3张,这样一向求下去,而是求完2张之后,之后求的4张、6张、8张、10张……双数的张数,再求的3张。
3张在那里是重点也是难点,把这个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再之后求5张、7张、……这些单数的饼数的时间。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题目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二、合作式的学习韵味很浓,到达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透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透过想一想充分感知,在说一说,摆一摆中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科学精神启迪。
人教版小学语文《花瓶和铁罐》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花瓶和铁罐》听评课记录这是一份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花瓶和铁罐》一课的听评课记录,以下是主要内容:课程介绍- 课本: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小学生)- 课程名称:花瓶和铁罐-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案、PPT课件、课堂练、学生手册、课堂装饰等-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研究笔记本课堂活动导入环节1.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活动引入课题,让学生联想起关于花瓶和铁罐的事物。
阅读理解1. 阅读课文: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
2.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花瓶和铁罐的对比。
3. 分角色朗读:学生按照教师分配的角色,进行课文的朗读练。
课堂练1. 词语解释: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解释其意思,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2. 句子填空:教师给出几个句子的空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正确的词语。
拓展延伸1. 创作练:教师要求学生以花瓶和铁罐为主题,进行一段创作练,展示个人想象力。
2.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花瓶和铁罐的不同特点,并展示讨论结果。
课堂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简要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以上是本次关于《花瓶和铁罐》一课的听评课记录。
课后作业- 学生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包括课本练和创作练。
- 学生可以自行阅读相关故事,拓展对主题的理解。
> 注意:此处内容为根据要求简要记录,不涵盖详细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评课记录10篇

小学语文评课记录10篇小学语文评课记录10篇小学语文评课记录(一):1、有效应用教具:小黑板。
提前写好需检测词语,并背向学生。
在适当时间给学生展示,让学生朗读。
应用小黑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小组合作学生有充分准备。
每组发放学习记录单,有利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听写词语。
对大多词语进行听写,部分词语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拼音,让学生写词语。
让学生动手书写,可检测学生是否到达会写的程度,对学生识字写字的本事起到了检测和巩固的作用。
教学提议:1、学生朗读本事需要加强,教师应注重学生朗读指导。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第三学段朗读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的教师,应把这一教学目标贯穿语文教学始终。
对于正确、流利朗读要求,只要解决了学生的识字问题,只要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就很容易到达这两个目标。
朗读指导的重点应放在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块,提议:根据自我体会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不断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两者相互促进;教师经过示范朗读,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相信感情是读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加强。
一流教师注重学生识字本事的培养,指导、帮忙、鼓励学生独立识字,同时注重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习惯和书写姿势。
二流教师注重学生学会生字,到达会认、会写的目标,并完成识字量。
三流教师缺乏识字和写字教学方法,不懂识字和写字教学目标,识字和写字教学本事差,效果差。
我们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本事,最为目前识字教学的重要资料。
不但使学生学会用字典查字法,并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识字的良好习惯。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联系上下文推想词语的意思。
这一教学环节,不宜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应鼓励学生独立识字,提高独立识字本事,养成独立识字习惯。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识字教学的深度。
如:咀嚼的嚼,是多音字。
教师李娇娇讲到两种读音,并结合每种读音进行组词。
我之后查询,嚼字应为三种读音,教师授课时的讲解与我查询的结果不相符。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语文评课稿篇一今日听了田教师执教的《景阳冈》一课,感触良多。
我认为田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很有创新,首先播放学生熟悉的喜欢的《好汉歌》,情景导入;其次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再次自主研读,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最终根据自我体会的武松的特点为武松推荐一份工作。
我认为田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标指出:教材作为一个“范例”,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重新组合,灵活处理。
《景阳冈》这一课,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4段、说说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这个教学目标难度不大,学生经过读课文,基本上能够顺利完成。
而本节课,教师则根据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把目标定为:学习武松打虎和打虎前的资料及相互关系,学习经过语言、动作描述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精心设计,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主学习从必须意义上说,就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经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教师为帮忙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共铺设了4层“台阶”:1、读武松打虎的资料,找出描述武松的动作的字词。
2、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武松的特点。
3朗读打虎前喝酒上山的情景,体会与打虎片断的关系、4感知武松人物形象。
三、突出对学生运用本事的培养。
田教师并没有把理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将段落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抓住重点,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基础上初步归纳武松的人物形象。
1、酒量惊人。
2、胆量过人。
3、力量超人。
4、机敏胜人。
武松三次“闪”读出“机智”或“机敏”。
师点拨,“闪”’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闪”与“躲”在那里哪个字用得更好?用“闪”对表现武松的形象好在哪里?仔细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并结合上下文,小组讨论后交流。
师生小结三“闪”表现了武松“机敏胜人”全体学生自读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体味武松的“机敏”。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3篇)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3篇)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忙,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推荐。
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情绪也被感动着。
每逢讲评课,附小的老师们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见中肯实在,这种严谨求实的教风一向延续传承着,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这次透过自我讲课,聆听不一样年级语文老师讲课以及评课,收获良多,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天我把自我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齐交流。
1、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吃透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字词,放在熟悉的课文中去理解;遇到重点词句要让学生用不一样记号标明,比如:动词用点标记、中心词用三角标记中心句用双横线标记,以方便学生课下记忆。
2、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感情、道理,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予以纠正。
3、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课堂上要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用心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要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真会读课文,”老师还想听、“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另外,板书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写孩子的语言。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忙。
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有幸参加了本学期的英语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主要以听课为主,当然还有专题讲座。
语文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四、活动主持人:张老师五、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张老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2. 听课环节:教师们分组进行听课,分别听了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语文课3. 评课环节:各小组对所听的课程进行评课,总结优点和不足4. 教研讨论环节:教师们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七、活动记录:1. 张老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教学策略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2.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听了三节课,分别是三年级《金色的草地》、四年级《草船借箭》、五年级《草船借箭》。
(1)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金色的草地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李老师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草地特点。
接着,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金色的草地。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金色的草地的认识和感受。
(2)四年级《草船借箭》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培养学生勇敢、智慧的品质。
教学过程:王老师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草船借箭的原因。
接着,通过讲解故事,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勇敢、智慧的品质。
(3)五年级《草船借箭》授课教师:刘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刘老师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通过讲解故事,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6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6篇)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篇一x月xx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xx小学语文课改组一行六人,在校长和主任的带领下,五点多就起床,六点钟出发,七点十分就赶到了上饶县一小。
观摩了在一小举行的小语课堂改革研讨会。
此次活动的内容有名师课堂教学、校长评课、网络作文教学等。
课型有“主题阅读”下的以文带文、展示分享、整体识字、读写联动。
还有一场别开生面,大气宏伟的“百人诗会”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朱丽华校长亲自上阵,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她先以评书的味道朗诵了《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语段,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课中,她抓住经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辣”进行细致的分析。
最后,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即对严监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
整节课在朱校长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
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例如汪老师《望天门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范老师和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老师在上《掌声》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掌声的语句,体会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掌声响起的原因;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英子的感情升华。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8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8篇篇一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六)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篇二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状况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教研听评课活动记录单

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三楼多功能厅活动主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特举办本次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交流阅读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二、活动过程1. 课堂观摩本次听评课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组李老师执教,课题为《丑小鸭》。
李老师以“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之美。
2. 教学反思课后,李老师进行了自我反思,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
3. 同伴评议(1)肯定优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语言的魅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提出建议①在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
②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4. 教研组讨论针对本次听评课活动,语文教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了以下阅读教学策略:(1)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阅读。
(2)培养阅读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大声朗读、边读边思考、做好读书笔记等。
(3)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①加强词汇积累,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②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④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评课记录学校:XXX小学年级:四年级教师:李老师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课堂记录:一、课前准备1.教师在课前五分钟内迅速布置教室,准备教材、教具和学生练习册等教学资料。
2.教师利用小黑板写下本节课的主题及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师迅速检查学生之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发放表扬和奖励,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一定的层次和重点,导学方式灵活多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动力。
2.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在学生有疑问时及时解答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提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小组讨论、合作活动和小游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问答、练习等,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三、教学效果1.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和成绩。
2.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改正和完善,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后反思及建议1.教师可以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2.教师可以更多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教师需要注重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进度和课堂效率。
小学教师听评课记录十二篇

一、导入,温习检查:
齐读课题。
这些个字你还认识吗?开仗车读。齐读。
一朵一颗满天真好晚上数着那里最喜欢
3老师这有几个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谁来帮他们找到家?
朵只头颗
一()白云一()很小的鸟
一()珍珠一()头
二、进修课文
(一)进修熬头段。
1、鲜花和星星"我"最喜欢谁?请小伴侣们本身读读课文的熬头末节,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出示:一边读一边想)
实际上,如果将划重点词这一步调省略,以范读等方式直接指导朗读,可能既节省了时间,又等闲地减低了学生朗读的难度,岂不一箭双鵰?要知道一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的讲授重点就是读书、写字呀!
《咏华山》听课记载
一、温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进修--咏华山。(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小孩子跟着师长教师去。这个小孩子就是,那年
赛读,谁来跟他比比?你读出的星星也很美!
看着满天的星星,我真想。
【评:这时候再来读读,然后违诵更扎实。事实上,下面的违诵孩子们开始不是很顺遂。】
三、违诵。
1、这么斑斓的小诗你能完整地违出来吗?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本身先筹办一下吧!(指名违)
(你违得真有感情!谁来跟她比一比?你真是个出色的小演员!)
二、谁来展览一下本身的朗读水平。(出示这末节)
指名读。
三、(1)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回覆。
你是路程经过过程哪些词看出鲜花很多?师相机在"满地、这里、那里、还"下面划线。
谁能读出鲜花的多?
放鲜花的课件,夏天到了,绿茵茵的草地上,盛开着朵朵鲜花,它美吗?谁想夸夸它?它美在哪里?指名说。
看着满地的鲜花,我真想。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篇一:小学语文评课记录小学语文评课记录这是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大自然的语言。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整节课的出色之处有几点:一、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例如:分析课文中的七种大自然的语言时,都配以形象的图片,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把握文中所描述的现象。
在讲解“三叶虫”化石时,配上图片,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感观认识。
因为“三叶虫”并不是学生所熟知的。
如果只是用大量文字解释,则不利于学生把握。
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二、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这篇文章就知识来说,其实并不难。
但是,作为这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
于是,这位老师则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课件的泛读,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与情感的渲染。
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而学生自由读与默读,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还有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地把握到了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
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三、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
自古以来,文、中、哲也是不分家的。
而且语文特有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念。
因此,这位老师很好地拓展了三叶虫、地壳运动等知识,拓展了大自然的各种语言,引导学生要热爱大自然。
而且,让学生做做小科学找出大自然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浏览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从而培养他们的转化能力与体验力。
小学教研听评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小学教研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8:00-11:30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三、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活动共安排了3节课,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
以下是具体安排:(1)语文课:由张老师执教,课题为《草原》。
(2)数学课:由李老师执教,课题为《分数的加减法》。
(3)英语课:由王老师执教,课题为《My Family》。
2. 评课环节在听课结束后,各学科教研组分别进行了评课活动。
以下是评课内容:(1)语文组评课张老师的《草原》一课,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氛围活跃。
张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2)数学组评课李老师的《分数的加减法》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
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堂气氛浓厚。
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3)英语组评课王老师的《My Family》一课,教学设计新颖,课堂氛围融洽。
王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单词的发音不够准确,口语表达有待提高。
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活动,各学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设计更加合理。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3. 活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改进方向。
五、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参与度。
4. 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本次教研听评课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任重道远。
小学语文听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评课记录课程信息- 学校:___- 年级:XX年级- 授课老师:XXX老师- 课程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课程时长:XX分钟课程内容本节语文课的主题是XXXX。
在这堂课中,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引导学生掌握了重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 理解并运用XXXX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1. 课程开头老师以引入的方式开始了课程,通过图片、故事或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课程主题的思考。
2. 新知讲解老师清晰地讲解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 学生互动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老师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练和巩固在课程的后半部分,老师设计了一些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并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修改,加强学生的研究效果。
5. 总结和小结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鼓励学生再次思考和回顾所学的知识。
学生表现在本节语文课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研究态度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他们主动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展示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本节语文课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研究兴趣和能力。
老师的讲解清晰明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整体上,这是一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表现优秀的语文课。
改进建议鉴于本节课程的成功和学生的良好反应,建议继续运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总结这节语文课是一堂内容丰富、积极互动的课程。
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这节课中提升了语文水平,培养了思辨和创造能力。
以上是对小学语文听评课的记录与总结。
听评课记录六

听评课记录六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听评课记录六时间: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地点:上海实验附属小学授课教师:蒋海静老师课题:一年级《两位数加法复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呢?生: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加法复习。
二、教学新知1、分类师:你能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吗?(出示算式)请你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小伙伴们!学生交流,教师在与个别学生交流。
师:你准备怎么分类的呢?生:我是根据进位与不进位分类的。
教师随机板书。
不进位:4+92 25+32 34+4 22+10进位: 34+7 17+36 6+18 46+18教师小结:根据是不是进位可以把这些算式这样分成两类,你们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我也能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类是两位数加两数。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22+10即属于不进位加法,又属于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样太麻烦了,能不能设计一个表让我们一目了然的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利用表格进行分类。
2、复习加法师:22+13=?师:你是怎么想的?22+ 1335生:用竖式计算。
师:我们来复习一下,该怎样计算?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1:22+13=? 20+10=30 2+3=5 30+5=35生2:22+13=? 22+10=32 32+3=35生3:22+13=? 20+13=33 33+2=35生4:22+13=? 2+13=15 20+15=353、练习师:请同学们挑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做练习课本第61页的练习,注意第一组做61+23,第二组做38+21,第三组做43+3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强调课堂纪律。
师:第一组同学说答案,其他同学做小裁判,看他说得对不对。
师生一起完成练习。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分类和计算两种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1、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23、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学生书写。4
听课评析
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这一点非常不错。
第三务,也了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到课本上仅仅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一部分,自然想了解得更多。于是教师请同学们点击西沙遨游、海洋链接,进入网络去探索更神秘的西沙群岛。教师巡视点拨,个别辅导。这时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结伴而学,收集感兴趣的内容
、学习第三段3、学习第四段4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五、说板书设计丰收五彩缤纷
香甜好闻11、秋天的雨
欢乐(钥匙)传递信息
听课评析
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听课记录三
授课教师
科目
语文
听课时间
课时
听课课题
.检查识字情况2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红,这些句子也是课堂上要多次用的)如: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一个(只)(只)、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4另一个(只)——。”句式。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5.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交流一:气,谁也比不过他。”)
听课记录五
授课教师
科目
语文
听课时间
课时
听课课题
蜜蜂引路
听课地点
班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听课记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带路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
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四、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赠汪伦
听课地点
班级
解读课题听,一、导入新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课记录
解释“赠”。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诗。(生回忆《赠刘景文》)Ww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学习生字:齐指读----1)画出生字词,通过拼音认读,自己读----(读)指导写字(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4、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5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再带着这种感觉读6 7、抽生读、齐读8、学生汇报现在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3、教师读题目以及作者和诗句前9、师生配合朗读古诗A C、调换、学生齐读全诗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B深情诵读三、体会意境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是自己最想说的把它写出来。
精品文档
听课记录一
授课教师
科目
语文
听课时间
课时
听课课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听课地点
班级
三
(播放课件)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师联机出示地图,让学生自己找出西沙群岛。地图页)为同学们讲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以假想参观的方式进入西沙。很快便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听
课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交流汇报。记此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以读为主线,首先让学生点击课文录教师适时抛出西沙群岛(朗读,自由欣赏,初步感知课文。“什么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让学生到西沙小站尽情地畅游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情感升华。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的检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自然而然地倾泻出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来总结自己的收获,感情自然充沛,达到了教育教学的最高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听课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地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鉴赏语言文字,提供条件。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检索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提高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所流露的情有着更加真切的感悟,帮助学生抓住西沙群岛的特点,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整节课教师旨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平等、愉快的氛围中,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探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地发展。
听课记录二
授课教师
科目
语文
听课时间
课时
听课课题
秋天的雨
听课地点
班级
三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听并谈话导入。课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秋日私语》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记录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特点排、出示课件, 1列为三行。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如: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2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抽生汇报。品读课文,感悟体验(三)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听课评析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是这堂课的难点。
听课记录四
授课教师
科目
语文
听课时间
课时
听课课题
三个儿子
听课地点
班级
听课记录第一课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揭题:三个儿子1二、初读感知
.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找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这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接着追问…..答,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能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赏析美句,重点指导。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接2着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