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农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解析

合集下载

(完整版)《农学概论》

(完整版)《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0127)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农学概论是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讲述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其特点是实践强,综合性强。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农学概论是农业推广专业的专业课和学位课程。

自学者只有在掌握了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遗传育种基本知识、作物的生产原理与技术、耕作制度等知识后,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作用。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有自学能力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掌握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防治技术及原理,掌握作物生产中的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明确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能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农学概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农业推广专业应先修农学概论,后修农村社会调查、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推广项目管理与评价、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是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

由于农学概论的实践性很强,因此除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习,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的本质和基本环节。

了解农业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理解农业的组成。

掌握农业生产的本质和特点。

-1-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的含义第二节农业生产的本质和特点第三节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的含义、组成与地位和作用。

2、农业生产的本质和特点。

3、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农学概论考试重点

农学概论考试重点

农学概论考试重点农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一)农业的概念:指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产品的生产部门。

(三)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的实质: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利用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给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特性和规律1.生物性和社会性2.地域性和季节性3.生产的连续性4.资源的分散性5.经营的综合性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作物(二)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粮食作物:①禾谷作物②豆类作物③薯类作物2、经济作物:①纤维作物②油类作物③糖类作物④嗜好类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4、药用作物三.作物生态特性分类1.根据温度要求①喜凉作物:温度三积点0-5摄氏度;12-18摄氏度;26-30摄氏度——喜凉耐寒:黑麦、冬小麦(秋播)、冬大麦、青稞——喜凉耐霜:油菜、豌豆、大麻、向日葵(中耕)、胡萝卜、芥菜、菠菜、大白菜、春小麦、春大麦以及饲料绿肥(箭舌豌豆、毛苕子、草木樨)②喜温作物:温度三积点10摄氏度;20-25摄氏度;30-35摄氏度——喜凉:大豆、谷子、甜菜、红麻、亚麻、马铃薯、荞麦——温暖:适宜暖度25-30摄氏度,水稻(密植),玉米,棉花(密植干燥)、甘薯、芝麻、蓖麻——耐热(>35摄氏度)高粱、花生、烟草、苜蓿、瓜类2.根据光照要求①长日照作物(>12)小麦、大麦、燕麦、黑麦、苜蓿、三叶草、油菜、萝卜、白菜、甜菜②短日照(<12):大豆、棉花、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甘薯③中日照:荞麦、豌豆、番茄、黄瓜、菜豆、四季豆3.根据作物对水分的要求①喜水耐劳:水稻②喜湿润:陆稻、燕麦、黄麻、烟草、黄瓜、油菜、白菜、马铃薯、甘蔗、茶、柑桔、毛竹③中间水分:小麦、玉米、棉花、大豆④耐旱怕涝:甘薯、糜、苜蓿、芝麻、花生、向日葵、黑豆、蓖麻⑤耐旱耐涝:高粱、草木樨、田青、绿豆、黑豆4.根据播种期——春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5.根据播种密度:密植作物、中耕作物6.根据光照强度:喜光作物、耐阴作物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一、作物的生长发育(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生长: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他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它既包括营养器官的生长,也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采取适合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

作物生产特点:1、严格的地域性。

2、明显的季节性。

3、生长的规律性。

4、出产的连续性。

5、技术的实用性。

6系统的复杂性。

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3出口的重要物质。

4、农业的基础产业。

5、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了解作物生产发展的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历程:原始农业阶段、古代农业阶段、近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阶段。

未来发展趋势:1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2、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3、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4、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5、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6、由化学式向生物式发展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分布作物的起源:作物种是由野生植物种演变而来的,野生种变为栽培种的动力,随着人类长期栽培种植不断改进栽培技术,进行选择培育逐步演化驯化为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供人类利用的器官生长更加迅速,生物量成倍提高2、产品器官变大、收获指数和产品产量、品质不断提高;生长整齐,成熟期一致:3、种子休眠性减弱或休眠期缩短4、传播手段退化等。

栽培作物的自我保护机能减弱作物的地理起源中心瑞士植物学家康多尔,《栽培植物的起源》一书中,对栽培植物的起源地进行了划分。

30年代,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瓦维洛夫认为全世界栽培植物有8大起源中心,并于1935年出版了《育种的植物地理基础》一书。

1968年茹可夫斯基提出大基因中心观念,他将瓦维洛夫确立的8个起源中心扩大到12个。

1975年瑞典的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了《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修订了茹可夫斯基的12个基因中心,扩大了地理基因中心起源概念作物的传播:各种作物均有其传播后代的方式,传播动力有自然力、自身力、动物活动和人类活动等。

农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1课件

农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1课件
(1) 你能把洼地作成高垄吗? (2) 你能消除土壤毒素且使土壤保持湿润吗? (3) 你能使土壤洁净而用沟洫排水吗? (4) 你能使土壤保墒而不流失吗? (5) 你能使杂草不蔓延为害吗? (6) 你能使农田通风良好吗? (7) 你能使庄稼节多而茎秆坚壮吗? (8) 你能使庄稼穗大且结实好吗? (9) 你能使籽粒饱满又糠少皮薄吗? (10) 你能使米粒营养高食味好吗?
2015年: 世界人口为72.5亿,我国13.5亿,占18.6%,居第一位。世界 耕地面积14.02×108hm2 (210.30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为 1.35×108hm2 (20.25亿亩),占9.63%,居第四位 (人均耕地面积第 126位)。
历经2000余年而不衰, 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最辉煌的奇迹
(三)传统农具
耒耜(lei si)—木石犁—青铜犁—铁犁
神农执耜画像石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出土)
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农具
新石器时代的木柄骨耜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商周时期的 青铜制农具
汉代 铁制农具
(四)育种技术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五谷:黍、稷、菽(豆)、麦、稻或麻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猪)
第二节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世界农业简史
1. 农业起源与发展
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s thought to have emerged independen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农业生产:
厂房 原料 机器 产品 大自然 自然资源 生物 生物
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从农业自然资 源中转化出人类所需要的各种农畜产品, 包括吃、穿、用、住、烧的各种物质。

2012农学概论

2012农学概论
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 。
耐受下限 不能耐受带
一些重要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 作物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油菜 3~5 20 28~30 小麦 3~4.5 25 30~32 黑麦 1~2 25 30 大麦 3~4.5 20 28~30 燕麦 4~5 25 30 豌豆 1~2 20 30 蚕豆 4~5 25 30 甜菜 4~5 28 28~30 玉米 8~10 32 40~44 水稻 10~12 30 38~42 棉花 12~14 30 40~45 烟草 13~14 28 35
第三章 作物Leabharlann 生态环境第一节 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长调节
一 作物的生态因子
一 作物的生态因子(因素)
(一)生态因子的类别
(1)气候因子: 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
诸多因子。
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形成、结构、生理、生
化以及地理分布均有很大作用。
气候因子随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而变化。
(2)土壤因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肥力、土
作物主要是利用400~700nm的可见光进行光合作 用,其中红光和橙光利用最多,其次是蓝紫光。 光合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40%~50%。 紫外光、红外光
(四)光能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 合产物(折热能)占与此同时投入该土地面积上太阳 辐射能的比率。

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
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光、温、水、气和土壤养分等,能直接影响
或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
间接作用:纬度、海拔、地形等则是通过影响上述因子 间接作用于作物。
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效应 例如:灌水和施肥,其效果通常要大于单独灌水和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緒論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實施品德教育對提升學童生活適應之研究,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研究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壹、研究動機品德教育在中國自古以來,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一向是重視的領域。

儒家的道德觀是以五倫為主,孔子期望其弟子能達到「興於詩、成於禮、游於藝」;孟子則認為人有惻隱、是非、羞惡、辭讓之心以及仁、義、理、智四端;,只要求其「放心」,就可以回到人性的本善。

荀子的性惡之說,則是要以「禮」來節制人的慾望;以「樂」來抒發人的情緒,使人的行為能夠合宜。

而西方世界源自古希臘時期的哲學思想,對於品德教育的實施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圖(Plato)。

在柏拉圖的對話錄《理想國》(Republic)中就已有論及品德觀點。

十九世紀哲學家尼采(Nietzsche)則認為品德必有其一套價值判斷的系統,是一種選擇性的活動,他也認為品德應該由人類自己所創造;此外,法國存在主義者沙特(Sartre)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中,指出人在品德中可以自由選擇,他強調一個人在作品德決定時具有完全的自由。

此外,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面向二十一世紀研討會」,特別指出:道德、倫理、價值觀念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因此對於品德的陶冶、道德倫理價值觀的重塑,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且成為各國教育上的要點;以美國而言,超過三十州大力推行品的德教育。

美國總統布希,特別把2002年推動品格教育的預算從2億5千萬美元提高三倍。

美國聯邦教育部也於「2002 至2007年教育政策報告書」中,強調建立安全校園及發展健全品德;以英國而言,自2002年8月開始,首次在中學實施公民教育,以促進學生道德教育以及社會與文化的發展;以澳洲而言,教育當局特別要求學校,務必將公民教育放在跟數學英文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日本而言,在教改報告書中指出「能否培養出道德情操和創造力都足以承擔起21 世紀的日本年輕一代,將決定未來的命運,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學校的品德教育。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6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 )
• 有机食品的定义: 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 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 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 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 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 切农副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6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 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和区别 (1)生态农业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
标准。 (2)生态农业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
合体,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6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 生态农业的特点 综合性 多样性 高效性 持续性
PPT文档演模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
无公害食品是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技术标准和要 求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 食品。
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部门在九十年代初发展的一种食 品,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其中,A级 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 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 合成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
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6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加工 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 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 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 术;而其他食品则允许有限 使用这些技术,且不禁止基 因工程技术的使用。如绿色 食品对基因工程和辐射技 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6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

农学概论——精选推荐

农学概论——精选推荐

农学概论第⼀章绪论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农学:它是研究农作物⾼产、优质、⾼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性质:农学是以⾃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门应⽤科学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门综合学科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标的⼀门应⽤⽣态科学特点: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实⽤性、⽣产的连续性、⽣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2.试述作物⽣产的地位和作⽤⼈类⽣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3.试述我国古代的农业思想和农作物⽣产技术特征4.了解世界和我国作物⽣产的概况5.谈谈作物⽣产的未来发展⽬标和途径未来发展⽬标:⽣产率⽬标、可持续性⽬标、营养安全⽬标、经济⾼效⽬标途径:建设⾼产农⽥、改⾰种植制度、普及优良品种、发展先进适⽤技术(作物信息技术、⾼产优质⾼效技术、清洁⽣产技术)第⼆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1.⽔稻、⼩麦、⽟⽶、⽢薯、马铃薯、⼤⾖、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稻:中国—⽇本起源中⼼、印度斯坦中⼼、⼩麦:中国—⽇本起源中⼼、中亚西亚中⼼、近东中⼼、⾮洲中⼼、⽟⽶:中美洲—墨西哥中⼼马铃薯:南美洲中⼼⽢薯:中美洲—墨西哥中⼼⼤⾖:中国—⽇本起源中⼼、油菜:中国—⽇本起源中⼼、地中海中⼼棉花:中美洲—墨西哥中⼼、南美洲中⼼、2.按作物的⽣物学特性,怎样对作物进⾏分类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喜温作物(⽔稻、⽟⽶、⾼粱等)和耐寒作物(⼩麦、⼤麦、马铃薯等)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长⽇照作物(⽇照长度必须⼤于某⼀时数或者暗期必须短于⼀定时数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短⽇照作物(⽇照长度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长或者暗期超过⼀定时数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稻、⼤⾖、⽢薯等)、中⽇照作物(⼀年四季都能开花的作物、荞麦、豌⾖)和定⽇照作物(要求有⼀定时间的⽇长才能完成其⽣育周期)按作物对⼆氧化碳同化途径分类:C3(⽔稻、麦类等)、C4(⽟⽶、⾼粱等)、CAM景天科酸代谢作物(龙⾆兰⿇等)3.按⽤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怎样多作物进⾏分类?并简述其主要作物类型的特点(⼀)粮⾷作物:1.⽲⾕类作物:指已收获⾕粒为栽培⽬的的⽲本科作物⼩麦、⼤麦、⿊麦、稻、⽟⽶、⾼粱等麦类作物:⼩麦、⼤麦、燕麦、⿊麦粟类或黎类作物:稻、⽟⽶、⾼粱、⾕⼦2.⾖类作物3.薯芋类作物:指利⽤其他下块茎和块根类的作物马铃薯、⽢薯、⽊薯、⾖薯等(⼆)经济作物:1.纤维作物:纤维作物:棉花⿇类作物:亚⿇、⼤⿇、黄⿇等2.油料作物:指已获得植物油脂为主要栽培为⽬的的作物(油菜、花⽣等)3.糖料作物:指含糖多的作物(⽢蔗、甜菜等)4.嗜好类作物: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5.其他作物:橡胶、⾹料作物(三)饲料及绿肥作物:⽲⾕类、⾖类、块根块茎类、次⽤菜叶类和⽠类(四)药⽤及调味品作物:天⿇、⼈参、黄连等4.简述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作物的分布与作物的⽣物学特性、⽓候条件、⼟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产技术⽔平、⼈们习惯和社会需求状况等各种因素有关。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业生产、养殖业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

2.(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3.(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在于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即提高作物单产和减少生产中的消耗。

(1)提高作物单产。

一是要增加投入改善作物的生活条件,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

二是培育高产新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

三是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作物的管理水平。

(2)减少生产中消耗。

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简答题1、大田作物(不包含园林学科领域)分为3部分9个类别。

(1)粮食作物:①禾谷类作物。

②豆类作物。

③薯类作物。

(2) 经济作物:①纤维作物。

②油料作物。

③糖料作物。

④嗜好类作物。

⑤其他作物。

(3) 饲料及绿肥作物。

2、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等。

3、(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1)禾谷类作物主要有稻谷、麦类、玉米等。

亚洲的谷物面积占世界总谷物面积的47%~48%,欧、非、北美洲约占15%~19%。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第一章绪论1、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农学的性质与特点?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

2.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

3.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

特点(1)严格的地域性(2)明显的季节性(3)生长的规律性(4)生产的连续性(5)技术的实用性(6)系统的复杂性3、作物生产的地位?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5、作物生产发展的贡献因素?1.品种改良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 3.扩大灌溉与节水技术 4.设施栽培 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 6.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6、作物生产发展目标和趋势?趋势:(一)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

1 生产率目标(高产)2可持续性目标(生态安全)3 经济高效目标4 营养安全目标(二)作物生产潜力(三)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

1 建设高产农田2 改革种植制度3 普及优良品种4 发展先进适用技术第二章生长发育特性1 生长:是指植物的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2、发育:是指植株内部生理状态的转变,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

“质变”过程。

3、极性:作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这种现象叫做极性。

3、温光反应特性(又称感温性、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的特性。

4、感光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外,还必需一定的光周期(光照长短)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5、作物的生育期: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称为作物的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农学是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具体说来,就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品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并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2.农学是一门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农学是一门一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学科。

特点:生物性复杂性应用性2.试述作物生产的特点和地位.严格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3.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何意义?4.按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作物是如何分类的并举例1、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梁、粟、黍(稷)、薏苡等。

一般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粮。

(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赤豆)、饭豆等。

除大豆以外的几种作物又称杂豆类作物。

(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

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薯蓣)、菊芋、芋、蕉藕等。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4)纤维作物包括粒用纤维、韧皮纤维和叶用纤维三大类。

主要有棉花、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大麻、蕉麻、龙舌兰麻、苘麻等。

(5)油料作物主要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苏子、红花、油茶、油棕、油椰、甘蓝等食用油料作物和蓖麻、油桐等工业用油料作物。

此外,大豆也可列为油料作物。

(6)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等。

(7)嗜好类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8其他作物)香料作物(如薄荷、留兰香等)、编织原料作物(如席草、芦苇)等。

3、饲料及绿肥作物(9)饲料及绿肥作物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水葫芦、水浮莲、红萍、绿萍、三叶草、田菁等。

4、药用作物(10)药用作物主要作物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白芍、何首乌、五味子、灵芝等。

农学概论知识点

农学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农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农学的特点: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作物生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性严格的地域性作物生产系统:由“作物-环境-技术”子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开放性农田生态系统。

作物生产概况:(1)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粮食安全不容忽视(2)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作物生产发展的贡献因素:(1)品种改良(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3)扩大灌溉与节水技术(3)设施栽培:温室大棚地膜覆盖(4)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5)高新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化学调控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国农作物生产的贡献因素:改革或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大工程或适应性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水北调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技术与种植制度:复种、间套作、立体栽培高产栽培技术:如育苗移栽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定量化栽培技术等一、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 生产率目标(高产)2 可持续性目标(生态安全)3 经济高效目标4 营养安全目标二、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1 建设高产农田2 改革种植制度3 普及优良品种4 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建设高产农田1我国有2/3的农田为中低产田2按粮食产量水平来划分,中低产田土主要是以3年的粮食平均标准亩产为计算指标来划分,如山西省以每亩产量在150kg以下为低产田,150--300kg为中产田;江苏省则以每亩产量在300kg 以下为低产田,300~600kg为中产田.中低产田土改造技术工程技术:如水利设施建设、渠系配套和渠道防渗工程、小水利工程建设和加固利用、坡改梯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低产田暗灌工程技术等。

农艺技术:如化肥深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水剂(旱地龙)的施用、秸秆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作物复种轮作技术、少免耕技术等。

改革种植制度发展粮-经-饲三元结构提高复种指数第二章作物的起源与分类一、作物的起源作物起源于野生植物经人类驯化选育而成二、作物的传播自然界植物的传播途径是多方面的,而作物的传播,则以人类活动,即人类迁徙为主要传播途径三作物的分类➢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分为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①粮食作物(食用作物,food crops)a、禾谷类作物(cereal crops)禾本科的稻、麦(小麦、大麦、燕麦、黑麦)。

农学概论目录

农学概论目录

第一章绪论1-2\1第一节农学的定义及作物生产的地位一、农学的定义四、农学的性质与特点二、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农学的历史一、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二、我国传统的精根细作生产技术三、现代农学的形成第三节作物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一、作物生产概况二、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2-4\双2-3 第一节作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作物的起源二、作物的传播第二节作物的分类一、按植物学分类二、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三、根据作物用途好人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四、按农业生产特点分类第三节作物的分布和我国种植业分布一、作物的分布二、我国种植业分区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4-11\双3-5 第一节作物的生发发育一、作物的一生二、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三、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第二节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一、作物的产量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三、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第三节作物品质及其形成一、作物品质及其评价指标二、、作物品质的形成三、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11-15\双5-17第一节光一、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二、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三、我国热量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第二节温度一、温度在作物生产中的意义二、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三、我国热量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第三节水分一、水分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二、作物对水分的吸收三、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五、我水资源状况及利用第四节空气一、空气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二、空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三、二氧化碳施肥第五节土壤条件一、土壤的种类二、土壤的性质三、土壤资源特点及利用第六节营养条件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功能二、作物营养关键时期三、作物有机营养第五章作物种植制度15-19\双17-19 第一节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一、种植制度的概念和功能二、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第二节作物布局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地位和作用二、作物布局的原则三、作物布局设计第三节复种一、复种的概念与意义二、复种的条件三、复种技术四、主要复种方式第四节间作、混作和套作一、单作、间作、混作的概念及意义二、单作、间作、混作效益分析三、单作、间作、混作效益原理四、单作、间作、混作技术五、单作、间作、混作主要类型第五节轮作与连作一、轮作的概念和意义二、连作及其作用三、作物茬口特性与轮作四、合理轮作制的建立五、重要轮作类型第六章作物育种与种子产业19-23\双19-28 第一节作物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一、品种的概念二、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第二节作物育种目标、选择方法与程序一、育种目标二、选择的意义和基本方法三、育种程序第三节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一、引种二、系统育种三、杂交育种四、杂种优势利用五、诱变育种六、生物技术育种第四节种子产业及管理第七章作物生产技术23-25\双28-37第一节土壤培肥改良和整地一、土壤培肥二、土壤改良三、整地第二节播种和密度一、播种二、密度第三节科学施肥一、施肥的基本原则二、肥料种类三、施肥技术第四节灌溉与排水一、灌溉制度二、灌溉方法三、排水技术第五节其他生产技术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二、人工控旺技术三、化学调控技术第六节收获、粗加工和储藏一、收获时期二、收获方法三、收获物的粗加工四、储藏第八章植物保护25-26\双37-43 第一节概述一、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二、有害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三、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第二节作物害虫及其防治一、昆虫的器官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三、害虫危害症状及特点四、环境因素与害虫五、害虫主要防治方法第三节作物病害及其防治一、作物病害及其症状二、作物病害的类型21三、作物病害的病原生物四、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五、作物病害防治方法第四节作物草害及其防治一、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二、农田草害防治方法第九章作物生产现代化第一节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和特征一、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二、现代作物生产的特点第二节作物生产机械化一、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意义二、发达国家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三、我国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第三节作物生产设施化一、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二、作物生产设施化发展概况三、作物设施化的发展方向第四节作物生产标准化一、作物生产标准化及其意义二、国外作物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概况三、我国作物生产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四、我国作物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对策第五节作物生产智能化一、概念和发展二、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支持技术第六节作物生产安全化一、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概念二、作物生产安全化的紧迫性三、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农学概论重点总结

农学概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农业、作物的概念农业:农业就是人类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农事季节,通过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将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变为有机物的生产事业。

广义的作物:凡对人类有应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也就是栽培植物。

狭义的作物: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

又称大田作物(field crops), 农作物等。

2、农业的重要性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如果没有农业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就谈不上进行生产及其它任何社会活动。

二、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经济作用。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二)生态环境作用。

农业不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而且能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其他部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改善生态环境。

(①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②控制和治理污染。

)(三)社会文化作用。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1、栽培植物与野生植物的区别栽培植物与野生植物主要区别:利用器官加大;产品有用成分改进和提高;生长迅速整齐成熟期一致;传播手段退化;休眠减弱缩短2、重要农作物的起源地(1)中国-日本:黍(shu)、粟(su)、高粱、大麦、荞麦、大豆、红小豆、山药、苎麻、大麻、苘麻、紫云英等;李、梅、梨等(2)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爪哇稻、芋(3)澳大利亚:烟草(4)印度斯坦:稻、甘蔗、绿豆、豇豆、热带果树(5)中亚细亚:小麦、豌豆(6)近东:栽培小麦、黑麦(7)地中海(次生):燕麦,甜菜,亚麻,三叶草,羽扇豆(8)非洲: 高粱,棉,稻(9)欧洲-西伯利亚:甜菜,苜宿,三叶草(10)南美洲:马铃薯,花生,木薯,烟草,棉,苋菜(11)中美洲-墨西哥:甘薯、玉米、陆地棉(12)北美洲:向日葵、羽扇豆3、作物的分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1)粮食作物①禾谷类作物:水稻、大麦、小麦、高粱、粟(小米)、黍、荞麦、玉米②豆类作物:小豆、小扁豆、豌豆、饭豆③薯类作物:红薯、菊芋、土豆、木薯、葛、芋(2)经济作物①纤维作物:陆地棉、苎麻、黄麻、红麻、亚麻、大麻、青麻、剑麻、芦苇、芦狄、木棉②油料作物:向日葵、芝麻、花生、紫苏、油茶、红花、油橄榄、椰子、油棕、乌桕、油桐③糖料作物:甜叶菊、甜茶、罗汉果、曼陀罗④嗜好作物:啤酒花、咖啡花果枝、可可、烟草、槟榔、4、主要农作物的分布(10个一级区)一级区:以地理位置、农业地貌类型和在全国所占地位命名。

《农业概论》绪论详解76页PPT

《农业概论》绪论详解76页PPT
《农业概论》绪论详解 Nhomakorabea•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 • 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所学课程,《农学概论》 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一般按作物学的范 畴,以《作物栽培学》为核心。
第二节 作物生产的地位和特点
一、作物生产的作用和地位
作物生产实质上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合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质的过程。即固定光能和 CO2的过程。 有机物质一部分直接用来作为人类的食物; 一部分作为农业动物的饲料转化成奶、肉、蛋等
二、作物生产的特点
1.严格的地域性:因不同地区纬度、地形、地势、气
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再加上社会经济、
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的差异就构成了农作物生产的
地域性。
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强烈的季节性:合理掌握农时季节,使作物的高
效生长期与最佳环境条件同步。
3.生产的连续性:作物生产是周期性不断循环的持续 过程,因此栽培技术措施既要符合作物当季生长发
二性生产,这一生产过程以第一性生产为前提的,
离开了第一性生产,动物饲养也就不复存在。
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作物生产是基
础的基础,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
和经济来源。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吃:中国以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 穿:目前我国服装原料80%来源于农业生产,合成 纤维仅占20%。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40%工业原料、70%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栽培植物1500种 常见作物 50多种
二、作物的分类
(一)植物学分类
按植物科、属、种进行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 例如玉米属禾本科,其学名为 Zea mays L.,第一个
行命名,称为学名(拉丁文),可以为国际上所通用。 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字是命名者的姓
氏缩写。
植物学分类系统
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纤维。
5.油料作物
植物性脂肪的主要来源,有花生、油
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等。
6.糖料作物
茎部或根部富含糖分,甘蔗和甜菜。
7. 其它作物
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
花、代代花等。
茶叶
薄荷
啤酒花
三、饲料及绿肥作物 8.饲料及绿肥作物 豆科常见的有苜蓿、苕子、紫云英、 草木樨、田菁、柽麻、三叶草、沙打旺等,禾本科常见 的有苏丹草、黑麦草、雀麦草等;还有水生的水葫芦、
狭义:研究作物生产的一门科学。即研究作物高产、
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
本课程涉及的主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保护
学、农业基础学科。
• 作物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种子学。 • 植物保护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化学保护 • 农业基础学科: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 植物遗传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
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第三节
作物的概念、分类和起源
一、作物概念
• 广义的概念:包括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 的各种植物。例如,各种农作物、蔬菜作物、果树、
绿肥、牧草等。
• 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农作物粮、棉、油、麻、糖、
烟等而言,北方又常统称之谓“庄稼”。
野生植物39万种
被人类利用2500种
裸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属 稻属
种 稻
双子叶植物纲 锦葵目 锦葵科 棉属
陆地棉
(二)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 四大部门九大类别。 一、粮食作物(或称食用作物) 1.禾谷类作物 2.豆类作物 3.薯芋类作物
二、经济作物
4.纤维作物 5.油料作物 6.糖料作物 7.其它作物
农学概论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授课教师:万勇善 刘鹏 张昆等
第一章
绪 论
主讲:万勇善教授
Email: yswan@
第一节 农学的含义和范畴
一、农学的含义
广义: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包括:农 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 农业生产科学、农业管理科学 中义:农业生产中的农业生产科学。包括:种植业 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
食品。人类摄取这些食品,在消化过程中将储存
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
需要。
• 人类栽培的绿色植物称为作物,它是有机物质的
创造者,是日光能的最初转化者,其产物是人类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切以植物为食的动 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因此,作物生 产称第一性生产。 • 动物性生产是建立在植物性生产基础上而进行的 再生产过程,是能量再次转化的过程,被称为第
育的要求,又要为以后的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土地的利用必须注意用养结合。
4.系统的综合性 :作物生产受多种因子的影响与制约,
既是一个大的复杂系统,又是一个统一的综合体。
从大的方面来说,作物生产与林、牧、副、渔等部
门之间存在相互依赖促进的关系,需要建立一个良
好循环的生态系统。
三、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
• 是研究作物生产体系及其与环境、措施关系的一 门学科,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
科。
• 基本任务: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形成 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人为措施的相互关系, 探讨实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 术措施和理论依据,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
栽培作物的实践活动过程,概括起来包括环 境、作物、措施三大方面,可以说作物栽培学是
属豆科,
是人类植物性蛋白 的主要来源。常见 的作物有大豆、豌 豆、绿豆、小豆、 蚕豆、豌豆、小扁 豆、鹰咀豆等。
3.薯芋类作物(或称根茎类作物)
植物学上科、属
不一,主要以地下的根茎产物为食品或饲料,或生
产淀粉类食品。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
薯、山药、芋、菊芋、蕉藕等。
二、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 4.纤维作物 棉花利用种子纤维;大麻、红麻、黄麻、苘 麻、苎麻、亚麻等;龙舌兰麻、蕉麻、菠萝麻是利用叶
三、饲料及绿肥作物 8.饲料及绿肥作物 四、药用作物
9.药用作物
一、粮食作物(或称食用作
物) 1.禾谷类作物 绝大 部分属禾本科。主要作物 有小麦、大麦、黑麦、燕
麦、玉米、谷子、高粱、
黍、稷、龙爪稷、蜡烛稗、 薏苡等,也叫做禾谷类作
物。荞麦属蓼科,其谷粒
可供食用,习惯上也将其 列入谷类作物。
2.豆类作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