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儒林外史》有感
中外名著如山如海,家中随便一翻就是几十部。在这众多名家书写的精华中,我更爱读这中华古典文学中的精粹,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在一个科举家庭,曾祖辈兄弟五人,四个中了进士,祖父辈的也多是衣锦还乡。但在这个科举世家中,吴敬梓却每况愈下。他早年丧母,青年时四海为家。尤在晚年,吴敬梓的生活到了“囊无一钱守,腹作干雷鸣”的地步。以至于五十四岁那年,客死于扬州。
《儒林外史》是他移居南京后,花了近十五、六年的时间完成的。这期间他目睹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当时的读书人的卑微的社会地位,与他写《儒林外史》的创作灵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话又说回来,揭露八股科举考试制度对当时读书人的毒害,是《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
那些八股科举考试制度所创造的“人才”,就比如说汤知县讲韩愈叱李白,八股选家弄不清李清照为何人,学政范进不知苏轼等,这些“八股脑袋”的无知与浅陋,就这样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这也侧面的告诉我们,如果只屈于现状,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就难免孤陋寡闻。当然,在当时提出这一点,还是要有点胆量的。
吴敬梓以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科举考场中的种种腐败现象:有的考生想照葫芦画瓢,成天拿着以前中式的八股范本研究,从不自己创作;有的则在猜试题与作弊技术上下功夫;一字不识的金耀,用五百两银子雇了个枪手,竟成了秀才。那些主考官也大多是有眼无珠,营
私舞弊。至于当时的考场,更是乌烟瘴气。问鼎主考安庆七府的童生时,那些考生有像今天所说替考的,有传条的,大家丢纸团,打小抄,挤眉弄眼,无所不为,更有甚者,假装出去出恭,在茅厕的土墙上挖个洞,伸手出去接文章。它揭开了当时黑暗社会的乌纱帐,展现的是当时八股科举制度创造的肮脏局面。
《儒林外史》没有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围绕主题,将不同人物与故事缀连成篇,全书共分五十五回,都是如此。
我认为《儒林外史》的思想是复杂的,这其中夹杂着众多当时封建专制统治对文人思想的钳制和干扰,以及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导致下的思想的交错与冗杂。但他细致的观察和敏捷的思维,使他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作品,是讽刺文学中的经典。
读罢一遍,我发现他本身的偏见和历史现状迫使他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作出彻底的评判,自然也始终看不到改变这“儒林”现况的真正出路,他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迫于“现状”,几乎也就没人能作出正确的批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