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二
物化实验报告_综合实验二B-Z振荡
![物化实验报告_综合实验二B-Z振荡](https://img.taocdn.com/s3/m/0212e7a0b0717fd5360cdceb.png)
B-Z振荡反应的研究【摘要】本实验通过丙二酸-溴酸钾-硫酸-硫酸铈铵体系,对B-Z振荡的发生条件如温度、浓度、添加顺序和改变某种物质,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发现了另外几种能发生振荡的体系。
【关键词】非线性振荡诱导时间起振条件自催化振荡周期Research of the B-Z Chemical VibrationAbstract:This experiment explores the chemical vibration in the system of KBrO3 reacting with CH2(COOH)2. We changed some of the reagen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order of adding the reagents then compared the vibration cycle and the inducement tim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at we can analyze the reacting mechanism of the chemical vibration.Keyword:Non-linear Chemistry, Vibration, Abduction Time, Conditions for Vibration, Self-catalysis, Vibration Period1. 前言非平衡非线性问题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体系在远离平衡态下,由于本身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而产生宏观时空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最典型的耗散结构是BZ 体系的时空有序结构,所谓BZ 体系是指由溴酸盐,有机物在酸性介质中,在有(或无)金属离子催化剂催化下构成的体系,它是由苏联科学家Belousov 发现,后经Zhabotingski 发现而得名。
实验二无机综合性质实验
![实验二无机综合性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e546d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5.png)
实验⼆⽆机综合性质实验性质综合实验⼀、实验⽬的1.加深理解同离⼦效应、盐类的⽔解及浓度和温度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影响;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缓冲作⽤;3.了解沉淀的⽣成和沉淀的溶解以及沉淀转化的条件;4.学会离⼼机、酸度计的使⽤;5. 加深理解温度、反应物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加深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了解介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掌握物质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实验原理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少量含有相同离⼦的另⼀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降低,这种效应称为同离⼦效应。
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将其稀释或在其中加⼊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时,溶液的pH 值改变很少,这种溶液称作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pH 值(以HAc 和NaAc 为例)可⽤下式计算:盐的⽔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盐类⽔解可改变溶液pH 值。
有些盐类⽔解除可改变溶液pH 值外还能产⽣沉淀或⽓体。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难溶电解质和溶液中相应的离⼦之间建⽴了多相离⼦平衡。
例如在PbI 2饱和溶液中,建⽴了如下平衡:2+-2PbI Pb +2I ?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2I sp K c c =?2+Pb ,称为PbI 2的溶度积。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成和溶解,如将Pb(Ac)2和KI 两种溶液混合时,如果:2I c c -?2+Pb >sp K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2I c c -?2+Pb =sp K ,溶液饱和;2I c c -?2+Pb <sp K ,溶液未饱和,⽆沉淀析出。
使⼀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种难溶电解质,即把⼀种沉淀转化为另⼀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淀的转化,对于同⼀种类型的沉淀,溶度积⼤的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度积⼩的难溶电解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能否进⾏转化,要具体计算溶解度进⾏⽐较。
氧化型/还原型,θE 越⼤,氧化型(剂)氧化能⼒增强;θE 越⼩,还原型(剂)还原能⼒越强 0.059[]lg []E E n θ=+氧化型还原型三. 实验⽤品1. 仪器点滴板试管若⼲玻棒酸度计量筒(25mL )酒精灯离⼼机离⼼试管烧杯(50mL )2. 试剂pH 试纸 HCl (0.1 mol?L -1) HAc (0.1 mol?L -1) NaOH (0.1 mol?L -1) NH 3?H 2O (0.1 mol?L -1)酚酞 NH 4Ac(固)甲基橙 NaAc (0.1 mol?L -1) NaOH (0.1 mol?L -1) NH 3.H 2O(1.0 mol·L -1) NH 4Cl(0.1 mol·L -1) HAc(0.1 mol·L -1) NaAc(1.0 mol·L -1) HAc(1.0 mol·L -1) BiCl 3(0.1 mol·L -1) HCl(2mol·L -1) Fe(NO 3)3?9H 2O(固) Al 2(SO 4)3 (0.1 mol·L -1) NaHCO 3(0.5 mol?L -1) Pb(NO3)2(0.1 mol·L -1) Na 2S(0.1 mol·L -1) MgSO 4(0.1 mol·L -1) 氨⽔(2mol·L -1) NH 4Cl(1mol·L -1) MgCl 2(0.1 mol·L -1) Pb(Ac)2(0.01 mol·L -1) KI(0.02 mol·L -1) NaNO 3(固) Na 2SO 4 (0.1 mol·L -1) K 2CrO 4(0.1 mol·L -1) AgNO 3(0.1 mol·L -1) NaCl(0.1 mol·L -1) Fe(NO 3)3 (0.1 mol·L -1) Al(NO 3)3(0.1 mol·L -1) NaOH(2mol·L -1) KI(0.1 mol·L -1) KBr(0.1 m ol·L -1) FeCl 3(0.1 mol·L -1) CCl 4 KMnO 4 (0.01 mol·L -1)H 2SO 4(3.0 mol·L -1)NaOH (6 mo l·L -1)Na 2SO 3(0.1 mol·L -1) H 2C 2O 4(0.1 mol·L -1) Pb(NO 3)20.5 mol·L -1) Pb(NO 3)(0.1 mol·L -1)HAc (1.0 mol·L -1)Na 2SiO 3(0.5 mol·L -1) ZnSO 4(1.0 mol·L -1) CuSO 4(0.5 mol·L -1) CuSO 4(0.005 mol·L -1)四. 实验内容(⼀)溶液的pH 值在点滴板上,⽤pH 试纸测试浓度各为0.1 mol·L -1的HCl ,HAc ,NaOH ,NH 3?H 2O 的pH 值,并与计算值作⼀⽐较(K a ? HAc =1.8×10-5,K b ?NH3?H2O =1.8×10-5)。
综合实验(2)任务书
![综合实验(2)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9c494b83b9d528ea81c7790c.png)
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2)任务书一、综合实验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科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
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准备。
二、综合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加综合实验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综合实验的全部内容。
最终提交综合实验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如下:1、代码编写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程序须有一定的健壮性和必要的提示信息,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和边界数据。
3、提交综合实验报告电子稿、装订的打印稿。
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程序流程图、函数说明●源程序代码清单●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综合实验小结4. 程序运行方式构建一个简易菜单,形如:用户通过输入数值选择所需运行的子程序,当一个子程序运行结束后回到菜单界面,直至用户输入0后退出程序。
三、综合实验的进度安排熟悉指针、结构体、文件内容1天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代码1天编代码、调试和测试1天综合实验报告书写1天演示软件1天四、综合实验的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设计文档中要求项目是否齐全。
2、程序中运行时的屏幕提示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和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综合性实验二、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
![综合性实验二、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8493fa380eb6294dd886cce.png)
西安医学院教案(专业课程)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班级检本1008 专业,层次检验,本科教师武永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大,小班,实习)实验学时9学时授课题目(章,节)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王兰兰,许化溪主编.临床免疫学检验.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刘辉.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指导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曹励民.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自编教材,2011教学目的:1.掌握:溶血素制备的一般程序,CH50测定实验的操作,动物实验的常见操作如皮内注射及静脉注射法,耳缘静脉颈内动脉及心脏采血法。
2.熟悉:溶血素滴定及补体活性测定的实验原理。
教学内容:1.溶血素的制备2.溶血素滴定实验3.总补体活性测定实验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重点内容。
教具:板书示教教学重点、难点:1. CH50测定实验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教 学 内 容 教学手段 时间分配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一)溶血素的制备(二)溶血素滴定实验(三)总补体活性测定实验(一)溶血素的制备Ag :SRB C →抗血清:溶血素所用的免疫原,8个人以上的混合血清,其中要包括ABO 的所有血型。
(血清1:2稀释)与福氏———二者1:1注射器混合,按照一定程序对家兔进行免疫注射,SRBC 的免疫程序: 日序(天) 免疫剂量(ml ) 免疫途径 1 1 皮内五点注射 3 1.5 皮内五点注射 5 2.0 皮内五点注射 7 2.0 皮内五点注射 10 1 耳缘静脉注射 13 1.5 耳缘静脉注射 放血方法:颈动脉采血试血方法:凝集试验(二)溶血素滴定实验 1.SRBC 的制备 将脱纤维或Alsver 液保存的SRBC 用生理盐水洗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 ,最后取压积红细胞,用巴比妥缓冲液配成2×108/ml (2%)SRBC 悬液。
2.滴定用补体的准备 取豚鼠2~3只,心脏采血,分离出血清后混匀备用,适用前用生理盐水作1:40~1:60稀释。
综合实验二 脱镁叶绿酸的分离、抗自由基活性和微囊的制备
![综合实验二 脱镁叶绿酸的分离、抗自由基活性和微囊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ebad54e74693daef5ef73d1e.png)
综合实验二脱镁叶绿酸的分离、抗自由基活性和微囊的制备研究材料:蚕砂提取成分:脱镁叶绿酸制剂:微囊本实验提供了参考的微囊制备方法,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种不同的微囊制备方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蚕砂中脱镁叶绿酸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2. 了解脱镁叶绿酸的结构表征和含量分析测定方法。
3. 了解微囊的基本原理;4. 比较不同微囊的工艺方法的包封效果。
二、实验原理脱镁叶绿酸(Pheophorbide)是由叶绿素分子脱去镁离子后进一步水解而形成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保护胃肠粘膜等药理作用。
中药蚕砂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的萃取下获得叶绿素粗品,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脱去植醇长链和金属离子,得到主要产物脱镁叶绿酸a,再对产物进行盐酸乙醚转溶、真空干燥得到纯度很高的脱镁叶绿酸。
制备微囊有不同的方法:复凝聚法是利用两种电荷相反的高分子材料,交联形成复合囊材,将囊心物包裹其中形成微囊;溶媒-非溶媒法是在囊材溶液中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裹成囊的方法;液中干燥法是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亦称乳化-溶剂挥发法。
三、脱镁叶绿酸的提取<1>浸提:取中药材蚕砂50g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100ml水软化2h;加入150ml丙酮,在70℃恒温水浴中回流浸提90min,抽滤,得浸提液A。
滤渣倒回圆底烧瓶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100ml丙酮,在70℃恒温水浴中回流浸提60min,抽滤,得浸提液B。
合并浸提液;<2>萃取:用旋转蒸发仪在50℃下将浸提液浓缩至50ml,移至500ml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150 ml乙醚、30%HCl 100ml,振荡5min,进行转溶萃取,静置至完全分层。
将下层水溶液放出置于烧杯,放入冰水浴中,慢慢滴入NaOH 的饱和溶液,同时进行搅拌,直至pH 值在2.5-3之间,3000rpm离心10min,所得沉淀即为脱镁叶绿酸。
PROE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报告2-手机壳模具数控(CNC)加工
![PROE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报告2-手机壳模具数控(CNC)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677149b1a0116c175f0e48ed.png)
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名称: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题目: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实验指导老师:XXXX班级:XXXX姓名:乔广磊学号:B09020342实验二模具数控加工部分(一)实验类型:综合型(二)实验目的:1. 熟悉Mastercam9.0 自动编程的基本操作2. 掌握Mastercam9.0 模具曲面加工刀具路径(曲面挖槽粗加工、曲面等高外形精加工、曲面平行精加工、外形铣削等)设计方法3. 掌握加工坯料、对刀点及基本参数的设置4. 掌握NC代码的生成及传输(三)实验内容:1. 编制手机外壳模具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2. 规划曲面刀具路径3. 实体加工模拟4. 后置处理生成NC代码(四)实验要求该实验是针对机械工艺装备专业的本科生,要求学生对机械加工及数控自动编程、工艺装备等相关理论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熟练操作CAD/CAM软件Mastercam9.0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机任务,能进行一般的数控机床操作。
(五)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50台、软件Mastercam9.0、数控机床。
手机外壳凹模数控铣削加工步骤一、图形处理1.从Pro/E系统中输出手机外壳凹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2.在Mastercam9.0 系统中将手机外壳凹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转换成MC9格式文件。
回主功能表/档案/档案转换/IGES/读取/IGES格式文件名/打开/OK/适度化结果如图所示:二、坐标处理1.在构图面——侧视图将图形旋转“xx°”(根据自己设计图形确定旋转角度);回主功能表/转换/所有的图素/原点/适度化/清除颜色结果如图所示:原图结果图三、对刀点的确定1.在“层别2”构图面——空间绘图绘制曲面边界盒,绘制对角线;2.将对角线的中点平移到系统的原点(为对刀点);3.关闭“层别2”,在“层别3”绘制曲面边界线;4.将图形在X、Y、Z轴等比例缩小,系数根据自己设计的尺寸计算(Pro/E为尺寸为英寸,1英寸=25.4毫米);结果如图所示:四、规划曲面挖槽粗加工刀具路径(留余量0.3)1. 在构图面——俯视图;2.直径为xx刀尖角为1的圆角铣刀,Fxx,Sxx;3.串连外边界线。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99bd02ccaaedd3383c4d369.png)
综合实验2复习资料整理实验一:电解聚合法合成导电高分子及性能研究实验原理:聚苯胺随氧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完全还原的聚苯胺,不导电,为白色;经部分氧化掺杂,得到Emeraldine 碱,蓝色,不导电;再经酸掺杂,得到Emeraldine 盐,绿色,导电;如果Emeraldine 碱完全氧化,则得到Pernigraniline 碱,不能导电。
一般认为当p ϕ∆为55/n 至65/n mV 时,该电极反应是可逆过程。
可逆电流峰的p ϕ与电压扫描速率ν无关,且1/2pc pa i i ν=∝。
对于部分可逆(也称准可逆)电极过程来说,59/p nϕ∆> mV ,且随ν的增大而变大,/pc pa i i 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或等于1,pc i 、pa i 仍正比于1/2ν。
思考题:1. 为什么恒电位聚合后的绿色聚苯胺具有导电性?答:聚苯胺随氧化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经部分氧化掺杂,再经酸掺杂后,得聚苯胺盐,呈绿色。
聚苯胺的形成是通过阳极偶合机理完成的,在酸性条件下,聚苯胺链具有导电性,保证了电子能通过聚苯胺链传导至阳极,使链增长继续,最后生成聚合物。
2. 为什么说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答:因为实验中得到的循环伏安极化曲线中有氧化峰和还原峰,而且两者图形大致对称,所以可以判断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
实验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上)思考题:1.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其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影响?答:聚乙二醇在溶液中易与氢氧化铝胶粒表面形成氢键,所以聚乙二醇比较容易的吸附于胶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包围胶体粒子。
保护膜具有一定厚度,会存在空间位阻效应,故可以有效的抑制胶体粒子的团聚,使胶粒能稳定的分散在溶液中。
聚乙二醇的聚合度越小,说明链长越短,得到的胶粒半径较小。
聚合度越大,链长越长,得到的胶粒半径越大,但过长的链长容易互相缠绕,不利于胶粒的分散。
综合性试验2酵母蔗糖酶浓度及酶活力测定
![综合性试验2酵母蔗糖酶浓度及酶活力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3f2ac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8.png)
综合性实验2酵母蔗糖酶浓度及酶活力测(一)实验目的学会用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3.5 —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酶活力。
掌握各步骤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Bradford法[10]又称考马斯亮蓝染色法(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staining)测定蛋白浓度,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
考马斯亮蓝能与蛋白质的疏水微区相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敏感性。
考马斯亮蓝有G250和R250两种。
其中考马斯亮蓝G250由于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十分迅速,常用作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考马斯亮蓝R250与蛋白质反应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可以被洗脱下去,所以可以用来对电泳条带染色。
考马斯亮蓝G250的磷酸溶液呈棕红色,最大吸收峰在OD465nm。
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呈蓝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最大吸收峰改变为OD595nm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
该法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比Lowry法高近4倍,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的高消光效应导致了蛋白质定量测定的高敏感度,在10~100gg/mL蛋白质浓度范围内成正比。
因此在测定各级分蛋白质含量时应稀释适当倍数,使其测定值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
本实验采用DNS法[11]测定,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蔗糖(双糖)和淀粉(多糖)是非还原糖。
蔗糖酶能催化非还原性蔗糖的1,2-糖昔键裂解,释放出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12]。
每摩尔蔗糖水解产生两摩尔还原糖。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 —二硝基水杨酸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图1)。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 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 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f0c82e4b14e852459fb570a.png)
综合实验二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等因素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并认识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及某些规律。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养成科学实验的严谨、求实的习惯和态度。
4.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硫代硫酸钠跟硫酸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S2O32-+2H+=H2O+S↓+SO2生成物单质硫在溶液中可形成淡黄色浑浊(也可能是白色浑浊),当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时,可根据溶液中变浑浊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为了探究温度对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可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试验。
同样,为了探究浓度对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可在相同温度下,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进行实验。
三.实验器材1.器材:锥形瓶、烧杯、试管、温度计、白纸、计时器2.试剂:0.1 mol∙L-1Na2S2O3溶液、0.1 mol∙L-1H2S2O3溶液、蒸馏水、热水四.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与结论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先在一张白纸上用黑墨水水笔(选笔迹较粗一些的笔)在合适的位置画上粗细、深浅一致的“十”字,衬在锥形瓶(锥形瓶作反应器)底部。
(2)取两个锥形瓶,编号为1、2。
向1号锥形瓶中加入10 mL 0.1mol∙L-1Na2S2O3溶液,向2号锥形瓶中加入5 mL0.1 mol∙L-1 Na2S2O3溶液和5 mL蒸馏水。
(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0mL 0.1 mol∙L-1 H2SO4溶液,然后同时将该溶液分别倒入1、2号锥形瓶中,记录反应所需的时间:1号瓶中__________________、2号瓶中________________。
(以倒入10mL 0.1 mol∙L-1H2SO4溶液时为计时起点,以产生浑浊将锥形瓶底部的“田”字刚好完全遮盖为计时终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d8e5a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7.png)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
率的影响因素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反应速率,研究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2、加深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时,可以产生氢离子,它可以与氯雪花重合,改变其颜色,持续时间越长,表示反应更快。
根据这个原理,通过观察氯雪花改变的颜色,确定反应的速率。
三、实验准备
1、反应物:硫代硫酸钠溶液50ml,硫酸溶液50ml;
2、辅助品:烧杯、烧酒精灯、烧杯内热加热器、氯雪花溶液、反应板。
四、实验步骤
1、先将50m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50ml的硫酸溶液放入烧杯中,加热;
2、用氯雪花溶液滴上反应板;
3、将反应液以滴定的方式一滴一滴加入反应板;
4、用烧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混合液,观察氯雪花改变的颜色,依次记录;
5、当氯雪花颜色彻底发生改变,此时停止加热,计时停止。
五、实验结果
1、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温度升高: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2)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物浓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3)光照:反应物暴露在光照下,反应速率会有所改变。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2012-2013年第二学期-20130315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2012-2013年第二学期-20130315](https://img.taocdn.com/s3/m/d8cd5a3876a20029bc642d33.png)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二氧化钛的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
2. 了解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原理。
3. 熟悉测定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1、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法是2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的湿化学方法,具有分散性好、煅烧温度低、反应易控制等优点。
制备溶胶所用的原料为钛酸丁酯(Ti(O-C 4H 9)4)、水、无水乙醇(C 2H 5OH)以及盐酸(或者醋酸、硝酸等)。
反应物为钛酸丁酯和水,分散介质为乙醇,盐酸用来调节体系的酸度防止钛离子水解过速,使钛酸丁酯在乙醇中水解生成钛酸(Ti(OH)4),钛酸脱水后即可获得TiO 2。
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Ti(O-C 4H 9)4+4H 2O Ti(OH)44C 4H 9OH +Ti(OH)4Ti(OH)42TiO 24H 2O+ 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只要控制适当的温度条件和反应时间,就可以获得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
2、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的代表,在太阳能光解水, 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TiO 2有三种晶型,四方晶系的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斜方晶系的板钛型。
此外,还存在着非晶型TiO 2。
其中板钛型不稳定;金红石型禁带宽度为3ev ,表现出最高的光敏性,但因为表面电子-空穴对重新结合的较快,几乎没有光催化活性;锐钛矿禁带宽度稍大一些,为3.2ev ,在一定波长范围的紫外光辐照下能被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且二者能发生分离,另外它的表面对O 2的吸附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当它受到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 的光(紫外光)照射时,价带的电子就会获得光子的能量而越前至导带,形成光生电子(e -);而价带中则相应地形成光生空穴(h +),如图1所示。
如果把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颗TiO 2粒子近似看成是小型短路的光电化学电池,则光电效应应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迁移到TiO2表面不同的位置。
综合实验2文档说明(DAO设计模式)
![综合实验2文档说明(DAO设计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f7131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e.png)
综合实验2一、实验目的●JSP的基本语法●Servlet的重定向和请求转发的应用●熟悉DAO设计模式的应用●掌握访问数据库的方法●熟悉JSP+Servlet+JavaBean的开发模式要求:1.该实验为第二次个综合性实验,请同学们在第12周上传电子版至小课老师的FTP。
2.第12周上小课时上交纸质版实验报告,打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中至少截图5份不需要太大,能说明问题即可。
认真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填写好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总结。
二、实验环境●Myeclipse+weblogic10/Tomcat三、实验描述1、本次实验可以实验10的JSP+Servlet+JDBC登录模块上进行更改、扩展,增加用户注册的功能。
2、本实验是是包括登录和注册两个小模块,每一个小模块都是由一个处理业务逻辑的Servlet和若干JSP页面组成,其中登录模块的Servlet是LoginServlet类,另外还有一个用于显示用户登录的login.jsp文件、登录成功的welcom.jsp和登录失败的back.jsp文件。
注册模块的Servlet是addUserServlet类,另外还有一个显示用户注册页面的addUser.jsp文件和显示注册用户添加成功的info.jsp文件。
3、请同学们掌握DAO设计模式,其中综合实验2文件夹中有相关学习视频和PPT、PDF文档。
DAO在今后的学习、开发过程中比较常用。
4、综合实验2可以采用DAO方式,进行设计。
如果不会采用DAO的同学,也可以在实验10的基础上直接修改程序,完成实验。
5、通信过程中,要对可能产生中文乱码做处理。
6、数据库使用test数据库,创建表user,其中字段包括:user,pwd,sex.7、请结合所学的CSS、JS,JQ等知识内容,对本次综合实验进行各方面的优化,比较说UI、功能等。
8、实验运行过程及结果如下所示:●运行login.jsp出现图1的界面,如下图1 用户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务必保证能够输入中文的用户名,如图2所示。
实验二 FSK调制解调综合实验
![实验二 FSK调制解调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d303ec52cc58bd63186bd5c.png)
实验二 FSK调制解调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FSK调制原理的理解2.加深对FSK信号过零点检测法解调原理的理解3.加深对位同步提取原理的理解4.了解码再生原理5.了解锁相环对消除相位抖动的作用二、实验内容1.FSK实验.①载频和位定时实验③ FSK调制实验②伪随机码基带信号实验2.FSK解调实验①载波整形实验②过零检测法解调FSK基带实验③过零检测法提取位同步信号实验④基带判决形成实验⑤解调FSK基带眼图实验三、FSK基本原理移频键控,或称数字频率调制,是数字通信中使用较早的一种调制方式;数字频率调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这种频率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
比如,在二进制的数字频率调制系统中,可用两个不同的载频来传递数字信息。
移频键控常常可以写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广泛应用于低速数据传输设备中,根据国际电报和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建议,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以下设备一般采用FSK。
FSK方法简单、易于实现,解调不需要恢复本地载波,可以异步传输,抗噪声和抗衰落性能也较强。
由于这个原因,FSK是在模拟电话网上用来传输数据的低速、低成本,调制解调制器的一种主要调制方式。
在一个FSK系统中,发端把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则转换成对应的载频变化,而在收端则完成与发端相反的转换。
由于FSK信号的信道中传输的是两个载频的切换,那么其频谱是否就是这两个载频的线谱呢?或者说信道的频带只要这两个载频之差就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设FSK的两个载频为fl、f2,其中心载频为fo=(fl+f2)/2;又设基带信号的速率为fs。
这样,经过分析,FSK的频谱图如图4.1所示。
曲线a对应的fl=fo+fs,f2=fo-fs;曲线b对应的fl=fo-0.4s,f2=fo-0.4s。
从图4.1中我们可以看出:(l)相位不连续FSK频谱由连续谱和线谱组成,线谱出现在两个载频位置上。
种子学综合实验2
![种子学综合实验2](https://img.taocdn.com/s3/m/a2c2b48684868762caaed5cf.png)
《种子学综合实验Ⅱ》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种子学实验Ⅱ课程编号:15030064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学时/学分:32/1开设学期:第四学期说明一、课程性质《种子学综合实验Ⅱ》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种子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掌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胜任种子科研、生产经营部门的工作要求。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农作物种子生物学特性。
2.掌握主要农作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测定原理及方法。
3.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为指导农作物种子生产、检验、加工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四、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原理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实验的进度和效果。
树立从事科学实验工作的严谨态度,严格遵守种子学实验操作规程,切实按照实验指导所列步骤,循序进行各项操作。
必做的实验项目,随课堂教学进行,教师给予及时而又必要的指导。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成绩构成:实验成绩(100分)=实验预习(10%)+实验态度、卫生、安全(10%)+实验操作(25%)+实验报告(25%)+实验考试(30%)。
实验教学的考核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态度是否严谨、实验操作是否熟练,试验结果是否正确,并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对每次的实验报告进行评阅,结合该生平时在实验中的表现给出成绩。
本文实验一普通休眠种子的处理方法一、实验性质实验类别:专业课/必修实验类型:验证性计划学时:4学时实验分组:1人/组二、实验目的种子处理打破休眠和提高种子活力是保证田间苗齐、苗壮的有效措施,本实验目的是学习掌握温度处理、化学处理、破除硬实处理和层积处理等方法对种子休眠的破除。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2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11b41a230b4c2e3f572763c4.png)
Chl content =
C V W
(mg.g-1FW)
式
分别计算出各种植物叶片色素含量。 思考题 1、一般正常的植物叶片,Chla / Chlb = 3 / 1,你所测定的结果 符合此比例吗?为什么? 2、两种测定方法含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3、怎样把方法一中的叶绿素含量 mg/dm2 转换为方法二中的 mg / g FW ?怎样测定不同形态的植物叶片的叶面积?
思考题 1、为什么在皂化反应中只能用 20%KOH 甲醇溶液,而不能用 20%KOH 水溶液? 结果与讨论 1、画出你的层析结果,并加以分析。 2、总光合色素和各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有何不同,为什么? 思考题 1、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对我们理解光合作用有何意义? 2、试论述高等植物光合色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 结果与讨论 1、根据原理中计算出三类色素的浓度(mg / L) 。 2
5、参考文献
6、实验绘图
7、实验分析与讨论
教师评分
1g/L(0.1%),比色皿的直径(光径,L)为 1cm 时所测出的吸光度即为比
L 吸收系数。故其单位为: g .cm
ε ——摩尔吸收系数。 即溶剂和波长不变的情况下, 当物质的浓度(C) 为 1mol/L,比色皿的直径(光径,L)为 1cm 时所测出的吸光度即为摩
Hale Waihona Puke L 尔吸收系数。故其单位为: mol .cm
4、实验方法、步骤及现象 (1) 、光合色素的提取:将植物叶片洗净并用滤纸洗干,取 1/2 片叶片,放入研钵中并加入少许 CaCO3 和石英砂及 5 ml 丙酮,充分 研磨,再加入 10 ml 丙酮,研磨,静止片刻,上清液过滤于三角瓶中, 待用。 方法及步骤 光合色素的提取: 将植物叶片洗净并用滤纸洗干, 取 1/2 片叶片, 放入研钵中并加入少许 CaCO3 和石英砂及 5 ml 丙酮,充分研磨,再 加入 10 ml 丙酮,研磨,静止片刻,上清液过滤于三角瓶中,待用。 观察荧光现象: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观察色素颜色。 光破坏作用:1ml 色素提取液于室内,1ml 于太阳光下,30min 后 观察颜色变化。 皂化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色素提取液 2.5ml,再加入 20%KOH 甲醇溶液 1ml,摇匀,再加入苯 2.5ml,轻轻摇动,沿试管壁慢慢加 入自来水 1ml,轻轻摇动后观察,注意观察整个过程颜色的变化。 取代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 3ml 色素,逐滴加入 50%醋酸直至 溶液变为黄褐色。倒出一半,加入少许醋酸铜粉末,酒精灯上加热, 与另一半比较颜色的差异。 (2) 、光合色素的提取:将植物叶片洗净并用滤纸洗干,取 1/3 片叶片,放入研钵中并加入少许 CaCO3 和石英砂及 5 ml 丙酮,充分 研磨,再加入 10 ml 丙酮,研磨,静止片刻,上清液过滤于三角瓶中, 待用。
实验2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
![实验2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4cbe352b9d528ea80c77953.png)
实验二 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电源模型、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研究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加深对电压源和电流源特性的理解。
3、验证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4、理解阻抗匹配,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5、掌握根据电源外特性设计实际电源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理想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实验中使用的恒压源在规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实验中使用的恒流源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具有极大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流源。
实际电压源可以用一个内阻R S 和电压源U S 串联表示,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与恒压源相串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压源。
实际电流源是用一个内阻R S 和电流源I S 并联表示,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大阻值的电阻与恒流源相并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流源。
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
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电压源U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串联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电流源I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并联来表示。
若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取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 S ;(2)已知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U s 和R S ,则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SSS R U I =和R S , 若已知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I s 和R S ,则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S S S R I U =和R S 。
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一个电阻R S 串联组成的实际电压源来代替,其中:电压源U 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 内阻R S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电压源短接,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R O 。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二(1):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二(1):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bac4f53bd64783e09122b8d.png)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2.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模拟式综合整步表的使用方法3.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4.观察、分析有关波形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1)机组微机启动和建压(2)手动准同期(3)半自动准同期(4)全自动准同期(5)停机2.实验原理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
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当满足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后,根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这种并列操作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很小,并且机组投入电力系统后能被迅速拉入同步。
根据并列操作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手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和全自动准同期三种方式。
正弦整步电压是不同频率的两正弦电压之差,其幅值作周期性的正弦规律变化。
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同步情况,如频率差、相角差以及电压幅值差。
线性整步电压反映的是不同频率的两方波电压间相角差的变化规律,其波形为三角波。
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频率差和相角差,并且不受电压幅值差的影响,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手动准同期并列,应在正弦整步电压的最低点(同相点)时合闸,考虑到断路器的固有合闸时间,实际发出合闸命令的时刻应提前一个相应时间或角度。
自动准同期并列,通常采用恒定越前时间原理工作,这个越前时间可按断路器的合闸时间整定。
准同期控制器根据给定的允许压差和频差,不断检查准同期条件是否满足,在不满足要求时闭锁合闸并且发出均匀均频控制脉冲。
当所有条件满足时,在整定的越前时刻送出合闸脉冲。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习题解答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96d03891eb91a37f0115c11.png)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习题解答综合实验一蛋白质的浓度测定―Bradford法1.制作标准曲线及测定样品时,为什么要将各试管中溶液纵向倒转混合?答:(1)由于蛋白与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纵向倒转混合,充分反应。
(2)标准蛋白加入的量与考马斯亮蓝G-250的体积相差悬殊,纵向倒转混合,充分反应。
2.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举例说明测定蛋白质的浓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答:主要的以下几种:(1)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优点是测定准确率高,可测定不同形态的样品。
缺点是测定过程繁琐。
(2)双缩脲法(Biuret法)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
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3)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此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方法是相同的,即Folin―酚试剂,以增加显色量,从而提高了检测蛋白质的灵敏度。
这两种显色反应产生深蓝色的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结合生成复合物。
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盐被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还原,产生深蓝色(钼兰和钨兰的混合物)。
在一定的条件下,兰色深度与蛋白的量成正比。
(4)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蓝色。
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在波长为59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优点:a. 灵敏度高。
b 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
c. 干扰物质少。
缺点: a 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Bradford法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选用g-球蛋白为标准蛋白质,以减少这方面的偏差。
b.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质有:去污剂、 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N的NaOH。
实验二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摩尔质量(综合)
![实验二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摩尔质量(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ccf1f7176c175f0e7cd13787.png)
实验二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一、实验的目的1.掌握用乌氏(ubbelohde )粘度计测定高聚物溶液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线型高聚物聚乙二醇的分子量。
二、实验原理高聚物是单体小分子加聚或缩聚而成的,其分子量大小对人们研究高聚物聚合、解聚过程的机理和动力学以及改良和控制高聚物产品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定方法因分子量不同而异:本实验采用的粘度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准确度可达到±5%。
两个面积为A 、维持流速梯度为dudl所需的力 duf Adlη=(牛顿粘度定律) 式中比例系数η称为粘度,是流体对流动所表现出的内摩擦力。
高聚物溶液的粘度η是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0η三者之和。
通常,将溶液粘度与纯溶剂粘度的比r ηηη=称为相对粘度。
将相对于溶剂,溶液粘度增加的比称为增比粘度sp ηηηη-=r η反映的是溶液的粘度行为,sp η反映的是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和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
二者均随高聚物溶液浓度C 增加而增加。
为便于比较,常将单位浓度下显示的spCη称为比浓粘度。
当溶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0l i m sp C Cηη→=[]η称为特性粘度,它反映的是无限稀释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其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
[]η单位是浓度C 单位的倒数。
在足够稀的高聚物溶液里,spCη与C 间符合:[][]2spC Cηηκη=+κ称为Huggins 常数。
sp Cη对C 作图为直线,通过,外推至C=0时所得截矩即为[]η。
据Mark-Houwink 经验方程:[]r K M αη=⋅聚乙二醇在不同温度时的K 、α值(水为溶液)见下表*本实验的聚乙二醇分子量441.810 2.310⨯-⨯ 由此,即可求出高聚物聚乙二醇的分子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二企业长期投资决策
操作步骤
打开“综合实验二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工作薄
1.根据“Sheet2 车流量表”计算填制“财表一车流量表”。
具体操作如下:
(1)计算2001年加权平均车流量。
年加权平均车流量=∑当量系数*各种车流量
(2)从2001年填充至2025年。
表财表一加权车流量表计算演示表(部分)
2.计算并填制“财表二收入表”
(1)“年均加权当量车流量”。
链接“财表一车流量表”,填充至2025年。
(2)计算年车辆收费。
年车辆收费=年均加权当量车流量*全路段长度*每公里收费。
(3)计算营业税。
营业税=年车辆收费*营业税税率
(4)计算城建税。
城建税=年车辆收费*城建税税率。
(5)计算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年车辆收费*教育费附加费率。
(6)计算营业税及附加。
营业税及附加=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表营运收入估算演示表(部分)
3. 计算并填制“财表三 折旧表”
(1)“原值及折旧年限”见“实验资料”
(2)分类计算各年折旧费。
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
可直接在相应单元格输入计算公式,也可通过粘贴“SLN ”函数计算(参见实验三“SLN ”函数具体操作)。
(3)计算各年折旧费合计。
(4)计算各年固定资产净值 净值=原值-累计折旧
也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净值=上年净值-本年折旧
① 建筑安装工程净值: ②
设备及其它净值。
③ 计算各年净值合计。
表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演示表(部分)
4.计算并填制“财表四成本表”
(1)折旧费。
链接“财表三折旧表”
(2)财务费用。
链接“财表五还本付息表”(因为尚未计算财务费用,此项暂且为零,当计算出2000年财务费用后,计算机会自动填
充)
(3)总成本。
总成本等于该表中的1—8项合计。
(4)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费-摊销费。
表成本计算演示表(部分)
5.计算并填制“财表五还本付息表”
(1)根据“Sheet1 资金筹措表”资料填充1998——2001年本年借款(2)计算“年初借款余额”年初借款余额=上年借款余额+本年借款(3)计算“建设期加权平均利率”。
加权平均利率=∑各种借款额占借款总额的比重*各种借款的利率
(4)计算“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年初借款余额*建设期加权平均利率。
(5)计算“投产期加权平均利率”加权平均利率=∑各种借款额占借款总额的比重*各种借款的利率。
(6)计算“投产期利息”投产期利息=年初借款余额*投产期加权平均利率。
(7)计算“本年还本”。
本年还本=本年还本资金来源
(8)“本年付息”。
本年付息=营运期利息,填充至还本期末。
(9)“本年还本付息”。
本年还本付息=本年还本+本年付息。
(10)偿还借款本金的资金来源。
偿还借款本金的资金来源=利润+折旧(11)“利润”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12)“折旧”链接“财表四成本表”
(13)“营运期年初借款余额”2001年初借款余额=2000年初借款余额+2001年借款;2002年初借款=2001年初借款-2001年还本,填充至还本期末。
(14)2010年年初借款余额10608万元,该年可用于偿还借款的资金来源12812. 6万元,因此,该年的还本数应为10608万元。
表还本付息计算演示表
6.计算填制“财表七损益表”
(1)年加权当量车流量。
链接“财表二收入表”
(2)营运收入。
链接“财表二收入表”
(3)销售税金及附加。
链接“财表二收入表”
(4)总成本费用。
链接“财表四成本表”
(5)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运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填充至2025年。
(6)所得税。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在此,需用条件函数(IF),即在C10单元格输入“=(IF,C9>0,*33%,0)”填充至
2025年。
(7)税后净利。
税后净利=利润总额-所得税
(8)盈余公积金、公益金。
偿还完本金后,开始计提公积金,公益金。
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5%计提。
表损益表演示表
7.计算填制“财表八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入
①营运收入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②收回固定资产余值链接“财表三折旧表”
③输入收回流动资金
(2)现金流出
①固定资产投资链接“Sheet1 资金筹措表”
②输入流动资金
③营运成本链接“财表四成本表”
④营业税金及附加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⑤所得税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3)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4)净现值。
粘贴函数“NPV”具体方法见“实验三”(5)内部收益率。
粘贴函数“IRR”具体方法见“实验三
表现金流量计算演示表(部分)
8.计算填制“国民经济效益流量表”
(1)效益流量效益流量=车辆营运收入+收回固定资产余值+收回流动资金+项目间接效益
(2)费用流量费用流量=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经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
(3)净效益流量净效益流量=效益流量-费用流量
(4)净现值。
粘贴函数“NPV”具体方法见“实验十”
(5)内部收益率。
粘贴函数“IRR”具体方法见“实验十
表国民经济效益流量计算演示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