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 变革 的8个步骤
管理学原理题目答案
管理学原理题目答案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华文教学点——)2016年上半年《管理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考试形式:开卷试卷号:专业任课教师苏勇班级考生姓名学号成绩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将你选定的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C2.C 3. D 4. C 5. A 6. A7.B8.C9.B10. A 11.B 12.C 13.A 14.B 15.D 16.D 17.A 18.C 19.C 20.B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C】A 社会属性与科学性B 社会属性与阶级性C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D 都错2、作为中层管理者在各种职能上所付出的时间最多的是【C】A 计划职能B 组织职能C 领导职能D 控制职能3、组织是一个【D】A 完全开放的系统B 完全独立的系统C 有时开放有时独立D 相对独立的系统4、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属于【C】A 行为科学理论B 现代管理理论C 古典管理理论D 科学管理理论5、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是【A】A 经济人B 社会人C 复杂人D 自我实现人6、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最大不同是【A】A 参与决策的人数多少B 决策解决的问题多少C 决策的可能结果多少不同D 都对7、战略制定的第一步是【B】A 环境与资源分析B 企业使命陈述C 确定战略目标D 进行战略决策8、行业生命周期就是【C】A 企业生命周期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生命周期D 品牌生命周期9、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是希望达到下列哪个目标【B】A 所有成员由一人指挥B 所有成员都有一个自己的领导C 所有成员只对一人负责D 上述答案都对10、所谓部门化原则是规定【A】A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似的工作B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各自不同的工作C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关的工作D 同一部门员工共同完成一项工作11、当组织开展活动是需要更多的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能顺利进行宜选择【B】A 直线型组织B 职能型组织C 直线职能型组织D 事业部组织12、为了确保成功领导者必须有【C】A 职位权力B 个人权力C 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D 两类权力之外的权力13、管理方格理论属于【A】A 领导行为理论B 领导品质理论C 领导思想理论D 领导权变理论14、设计奖励制度时考虑设立更多的集体奖,这种设想是建立在哪种人性假设【B】A 经济人假设B 社会人假设C 复杂人假设D 自我实现人假设15、激励体系是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D】A 个人目标转为整体目标B 整体目标转为个人目标C 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保持距离D 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相结合16、在组织中专门负责听取顾客意见并搜集后向领导汇报的团队是【D】A生产-服务型团队B 计划-发展型团队C 行动-商榷型团队D 建议-参与型团队17、从控制的特征看,控制是对【A】A 人的控制B 物的控制C 工具的控制D 综合上述三者18、以人为中心是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指【C】A 认识控制的主要对象B 人的行为是控制的对象C 控制的主体是人D 都是19、在生产与销售中产生的资金收入应该属于【C】A 收入预算B 支出预算C 现金预算D 资金支出预算20、负债比率是以下哪项之比【B】A 优质资产与劣质资产B 总资产与总负债C 可偿负债与不可偿负债D 现金收入与现金负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组织再生的管理
组织再生的管理目录8-1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管理变革什么?HR的角色引导组织变革的十个步骤使用组织发展以变革组织8-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计划何谓品质全面质量管理计划人力资源管理与质量改善的努力ISO 9000国际组织标准化8-3创造以团队为主的组织自我引导小组的性质与员工的授权赋能HR如何协助建立生产团队HR在创造团队上扮演策略性伙伴的角色8-4HR与企业再造过程何谓企业程再造HR于再造过程中的角色8-5弹性工作的建立与安排弹性时间三或四天的工作日其它弹性的工作安排8-1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管理变革什么?HR的角色刚接管一有问题的公司,并担任CEO;该公司有那些层面必须加以变革?可变革的部份包括公司的策略.文化.组织结构.任务.科技及员工的态度与技能。
而所有的变革都需要HR部门的支持与专家的建议。
变革的目的系指让公司更具竞争力,在变革过程中HR扮演了组织发展介入的重要功能。
策略性变革(Strategic Change)~系公司的策略、使命与愿景的变革为组织变革之始,通常搭配文化变革,组织结构变革等其它变革的配合。
文化变革(Cultural Change)~系变革公司的企业化,公司的共同价值观与目标,而HR此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须判定符合公平与激励的奖酬与晋升的办理。
结构变革(Structural Change)~系重新设计组织扁平化、协调、控制幅度、呈报关系或集权化的决策制订等任务重新设计~指派给组织的个人与团队之任务与职权,通常亦需跟着变革。
科技变革(Technological Change)~系指针对组织用以执行办理加以修正,包括新的生产科技,新的甄选与筛选程序及新的绩效评估方法等。
人员、态员与技能的变革~指员工本身亦需进行变革,如在职训练发展等引导组织变革的十个步骤事实上,执行与引导组织变革乃是一项很技巧性的工作,即使对经验丰富的CEO而言也亦是如此。
心理学家Kart Lewin (卢温)提出了如何进行变革之经典过程,他认为所有组织的行为都是两股力量的产物-尽力维持现状与推动变革者。
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点
2、标划要点,交流互学。
拨
3、合作探究,点拨释疑。
释
说明:要求学生把这些背景分出层次,并把
疑
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在学生自学基础知识阶
】
段,教师巡视各组,随时发现问题,指导互 学,掌握需要重点点拨的问题。
变革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 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铁农具和牛耕是怎么回事
第8课 大 变革 的时代
大
【教学设计的理念】
变教
革 学 【学习与探究重点】
的
设 计
【学习与探究难点】
时
代
【学习与探究设计】
【
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教
在当前学习“洋思教学”和“杜郎口教学”的形势下,
学
在借鉴模式的同时,更要努力创新,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历 史学习的主体。
青铜镰刀
春 秋 战 国 铁 农 具
牛耕图
灌 溉分
水 堰
内
江
防
外洪 江
岷江
变革
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 地变成私田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奴
隶主,租种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公田
私田
奴隶
农民
奴隶主
地主
变革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 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要 求通过变法来为本阶级的利益 服务。
(引入商鞅变法)
与 对社会背景的学习感受变法的
探 社会趋势,通过对基础知识的
究 重 点 】
标划识记完成知识积累,通过 图示法等直观有效的方法理解 商鞅变法的目的和作用。
【
学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有效变革的8个步骤
约翰科特:有效变革的8个步骤约翰·科特( JohlP.Korter,1947~)约翰·科特在变革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方面有大量著述。
在《领导变革》一书中,科特总结出了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的组织变革的8个步骤。
步骤一:制造强烈的紧迫感。
让组织中有足够的人在工作中保持一定的紧迫感,是组织开始变革的基础。
紧迫感会使人们意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开始为变革采取行动;可以消除组织中存在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变革活动的破坏。
步骤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指导团队。
这个团队需要由一些有责任感的、权威的、可信任的人员组成,负责变革过程中的领导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变革的进行。
否则,如果由某一个人单枪匹马领导变革,当这个人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能力和权威的时候,变革就会受到阻碍。
步骤三:确立正确而鼓舞人心的变革愿景。
变革愿景常与战略、规划和预算相联系,却不能与它们等同。
详细的计划和预算仅仅是变革的必要条件,组织更需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能够得到组织认同的、清晰的变革愿景,它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干劲,让组织成员明确努力的方向。
步骤四:进行更大规模的沟通,以使人们认同变革。
将确立的变革愿景有效地传递到组织中的相关人员那里,使得所有的相关人员都能对此达成共识。
这个阶段中,实际的行动比言语更为有效,表率比指令更起作用,领导者需要有实际的行动来影响其他相关人员。
步骤五:更多的授权,以使更多成员能够采取行动。
充分的授权,是在组织中进行成功变革的必要环节。
具体执行变革措施的组织成员,如果缺乏必要的权力,就会在工作中难以施展能力,并且不得不为自己进行必要的辩护。
这样很容易造成挫折情绪的蔓延,从而阻碍变革。
步骤六:取得短期成效,以稳固变革的信心。
变革通常是一个缓慢且逐步实现的过程,在具体某一阶段,其成效并不明显。
这种情况持续太久,会给组织成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怀疑变革的结果。
因此,变革领导者需要适时地创造短期成效,帮助肯定变革成果,以鼓舞人心。
变革读后感优秀8篇
变革读后感优秀8篇变革之心读后感篇一最近在臧老师推荐下,一口气读完了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的《变革之心》,受益匪浅,尤其是第一步增强紧迫感,非常有启发,我之前在公司推动的销售变革,看起来缺少这一步,所以合资厂同事不觉得有变革的必要,看到的都是需要额外付出的精力和带来的麻烦,就不足为奇了科特的书,没有空讲道理和理念,配了不少活生生的管理故事,不过,由于其论道还是比较高深的,所以估计一般读者读来不免晦涩,我尝试把自己的心得整理成以下简图,相信会对厘清全书大纲和关键点有所帮助书中提到的核心观念是,变革重在改变人的行为,而不是定战略和远景,也不是改良系统,建立文化,而改变人的行为,科特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人右脑的感受出发,效果远远好于通过分析去影响人的思维和判断,让我来举个例子如果你是由环保系统升任总理,你以改变中国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己任,接下来,你要改变这些官老爷们GDP取向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当然,会配套少许后续的KPI考核的改变),你会怎么做呢?变革之心读后感1800字篇二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终于读完了翰科特的《变革之心》,感觉受益匪浅,其中,变革八步中的第一步:增强紧迫感,可以说是深有体会,任何一个企业在推动变革的时候,可能往往都会忽略这一步。
其实这本书最开始就说明了,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变革之心》这个名字。
作者认为:在进行大规模的变革的时候,企业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绝对不是战略,结构,文化或是系统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是如何改变组织中人的行为。
那些成功的组织中,改变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改变他们的感受,所以必须要通过心去领导一场变革。
在成功的组织变革中,人们总是能设法帮助其他人以一种能够影响他们的感受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改变思维的方式),来观察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因此,作者主张用目睹感受变革的方式去领导变革,他认为这要比分析思考变革的方式有效得多。
有些组织进行变革的途径,基本都是:分析-思考-变革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只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以数据向大家展示变革的必要性,大家就能够接受变革,推动变革按部就班的实行下去,最终达到变革的目的。
变革型领导的结构与测量_李超平
。 正是由
于对 M LQ 问卷的不满意 , 一些学者开始构建新的变 革型领导 问卷 , 如 A lim o - M e tca lfe 等在 英国采 用 “扎根 ”技术重新界定了变革型领导的维度 , 建立了 与 Bass完全不同的结构 , 并编制了新的变革型领导 问卷
[ 11]
。 其后 , Bass等进
[ 2] [ 1]
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问卷 , M LQ 的构想效度和预测 效度也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 出了质疑 度
[ 7] [ 7 ~ 9] [ 2, 5, 6]
。 但是 , 也
有一些实证研究对 M LQ 的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提 。 Carless认为变革型领导并不能区分 为不同的维度 , 而只能 得到一个 “变革型领 导 ”维 。 Den H artog 等发现 , 变革型 领导的四个维度
通讯作者 : 李超平 , E m ail: lichaoping@ m paru c. edu. cn; 电话 : 01062513426
803
804
心 理 学 报
37 卷
思想的长期影响 , 中国是一个以 “和 ”为贵的社会 , 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 , 即使在管理过程中也不 例外 。 此外 ,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过渡的经济转型期 。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 , 使得我们认为中国的领导过程既应该与西方的领导 过程有着共同的地方 , 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特 色 , 一些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 比如 , 凌文辁在 中国验证 PM 理论时就发现 , 中国还存在一个独特 [ 14, 15] [ 16] 的维度 — — —品德 。 W estw ood 和台湾的郑伯 勋等
1 问题的提出
变革型 领导 (T ransfor m a tiona l Leadersh ip) 是上 个世纪 80年代以来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 且已成为领导理论研究的新范式 。 B ass 认为 , 变 革型领导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 任务的重要意 义 , 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 , 建立互相信任的氛围 , 促使下属为了组织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 , 并达到 超过原来期望的结果 。 B ass 还进一 步明确了变革 型领 导 的 内 容 , 并 建 立 了 相应 的 评 价 工 具 M LQ (M u 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 nnaire )
OE知识库
OE知识库一、LMC-领导与管理变革1.什么是OE?什么是TRACC?(1)OE(Operational Excellence)-卓越运营,是用客观、辩证、实事求是的态度,使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论和工具,帮助员工形成主动消除浪费、持续改善的理念和意识,从而促进企业形成专注于业务的卓越运营组织文化。
它将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如六西格玛、精益生产)与可口可乐最佳实践相融合,为组织提供管理运营工具。
OE的LOGO:(2)TRACC是CCI公司研发的一套推行OE的最佳实践实施方案,它提供推行框架、实践指导、操作手册、应用系统,帮助我们迅速进入变革并取得成效。
2.OE的愿景:创造卓越文化,打造卓越团队,成就世界级工厂。
3.愿景不是静态的,它需要定期变动、更新、重置和评估,以确保它的相关性。
4.我厂OE推行的九大模块分别是:LMC-领导与管理变革、FI-集中改进、6S、TW-团队协作、VM-可视化管理、AM-自主维护、AC-资产维护、STR-缩短准备时间、QU-质量。
5.各模块在OE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如下:(1) 先行模块LMC-领导与管理变革:设定变革过程的愿景、基调和方向,动员员工来支持变革;计划、组织、监控变革过程,为变革提供资源支持。
(2) 基础模块:FI-集中改进:在组织内各个层面建立问题解决结构、培训员工的技能;提供一系列的结构化问题解决方法和工具,识别焦点区域和主要浪费,持续改进、消除浪费。
6S:是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目的是在工作场所建立基本纪律和秩序。
VM-可视化管理:工作团队参与测量自己的绩效,并在自己的工作场所可视化展示出来,以作为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的基础,同时,使用可视化控制的工具实现更完善的管理。
TW-团队协作:促进团队规模、团队技能组合最优化,支持团队实现共同目标,帮助团队发展成为自主、高效的团队。
(3) 立柱模块AM-自主维护:让生产操作员参与设备的保养与基本维护,建立设备主人翁意识,它通过正确操作、保持清洁、进行基本润滑和定期检查来实现。
丰田工作方法精髓-问题解决法(八步法)
丰田工作方法的开发背景
海 外 日 本
随着丰田汽车事业的国际化, 为使其价值观可视化,制定了 《Toyota way 2001》
尽管“Toyota way”目前已在全世界 的事业体中广为人知。 但仍然有很多员工,甚至是管理层 都不知道如何才算真正实践了 Toyota Way 需要开发出学习实践Toyota way 方法的教科书
TOYOTA WAY – 团队合作 ○ 「培育人才,集聚每个人的力量,讲求发挥合力」 ●重视人才培训 ●尊重每个人的人性和发挥团队的综合力
什么是“丰田工作方法”?
丰田工作方法 (Toyota Business Practice)
基础篇
丰田汽车对迄今为止的一些优秀实践了 Toyota Way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整理和汇总
TFTM 2007年新晋专门职2级基础研 修
没有问题的人,才是问题最大的 by 大野耐一
4.“丰田工作方法”的 具体顺序・步骤 -STEP1~STEP8
TBP 的8个步骤
Plan Do Check Act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Step 5. Step 6. 明确问题 分解问题 设定目标 把握真因 制定对策 贯彻实施 对策
进阶篇
在处理新业务或范围广的业务、或制定方 针时所需要的工作的“经验技巧”
TOYOTA WAY和丰田工作方法的关系
在工作中实践了丰 田工作方法的人就 是理解并实践 TOYOTA WAY的人
丰田工作方法 (丰田问题解决)
通过在具体工作中贯 彻实践丰田工作方法 以理解TOYOTA WAY
TOYOTA
WAY
Step 1: 明确问题
• • 在丰田,没有哪一项工作是不存在问题的。要从工作的真正目的出发,带着强烈的 问题意识,主动地发现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满足于现状,要志存高远,首先在脑海里描绘“理想状态”,将其与 现状的差距“可视化”,从而将问题明确化 -将模糊的问题意识明确化- 是 否 能 够 为 目 的 达 成 作 出 贡 献 ? 真正的目的 贡献
质量管理八种模式和方法
设备利用率高=F(人、机、料、法、环、测、信息)=F(人)+F(机)+...+F(信息)=f1(人)+f2(人)+f3(人)+.......=人的输入+人的输出+人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人的风险防范+.......
管理体系高阶图
ISO9001标准条款给出范式
四、如何搭建质量管理体系
Y=F(X)
X:过程条款变量(4.1-4.6)
所以:4.1-4.6的单独变化通过九项基本理念的作用影响了4.7的结果和综合成功。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容展开和分值分布
过程包括基本要求、总体要求、详细要求3个要求层次,如下图:
五、如何搭建GB/T19580 卓越绩效模式
要求怎么来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经验?科学方法?
二、世界知名奖
卓越绩效模式是以各国质量奖评价准则为代表的一类经营管理模式的总称。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四大奖项。
日本戴明奖(知名度)
美国波多里奇奖(影响力)
欧洲EFQM质量奖(全球卓越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基本事项特色活动领导职能领导力
领导、顾客、系统、全面实践、崇尚简洁、注重实效。
评价标准每两年更新,体现管理实践与创新变革的关系。
1987年,在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马尔科姆·波多里奇推动下,《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获得通过,该法案规定国家质量奖的设立,1988年开始建立评奖准则评审国家质量奖。90年代重新回到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卓越绩效模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已有80多个国家开展质量奖或卓越奖评审。
四、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介绍
基本理念:突出战略计划、突出社会责任、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
郝云宏管理学-8-组织变革
2、变革战略
• -革命性的、彻底的变革,如business process reen 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 • -渐进式的、递增的变革,如Kaizen(改善)
变革相关者
• 变革的极力反对者,不仅对变革持反对态度,而且付 诸行动阻挠变革,以免变革伤害到其个人利益。需要 通过感知与信仰管理,尽可能地改变他们对待改革的 思想认知。
• Wilfried Kruger’s Change Management Iceberg(变革管理 冰山)
应对变革障碍所需采取的 变革管理方式取决于两个因素 1、变革种类 • -对待“坚硬的”挑战(如信息系统、组织流程), 需要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废旧换新 • -对待“绵软的”挑战(如价值、情绪、能力),应 对方法则复杂得多
• 该理论认为:组织就像所有的生物体一样,具有生命 周期:出生、成长、老化、死亡。企业随着生命周期 不断演变,将展现出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 经历孕 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贵族期、 官僚期、死亡期等几个时期。
孕育期
• 在孕育期,整个企业只作 为概念或构想存在。孕育 期所要强调的是创业的意 图和未来所要能够提供的 可能性。孕育期的一项重 要工作就是创业者确定要 承担起责任。只有创业者 愿意承担责任,企业才会 有生命,否则就会胎死腹 中。如果刚一碰到困难, 责任心就烟消云散,企业 的生命也不会长久。
3、组织变革的诱因
• (1)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区分为宏观和中观环境,前者主 要是在全球、国家的层次上,主要包括政治、经济、 社会、技术(PEST)等方面的变化,后者则主要是指 行业的层次上,一般包括同行竞争、原材料变化、新 技术出现、需求变化等因素。
• (2)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 • 企业在经营规模的增长、业务结构的多元化、主业的 战略转移或战略的重大转型。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
四.行政组织简答题.1.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答;艾德奇认为,每个组织的工作环境,可能在以下六个方面发生变化。
这六个方面分别是:(1)环境的容纳力;(2)环境的同质性程度:(3)环境的稳定性;(4)环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5)组织领域的一致性程度;(6)环境的混乱程度。
1.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答;(1)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迅速;(2)单向沟通的效果较差,而双向沟通比较准确,沟通的效果较好;(3)单向沟通比较严肃.呆板;双向沟通比较灵活.自由,有助于建立和巩固双方的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2.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答;一是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二是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有明确的分工与指责范围;三是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四是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五是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3.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答;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有;(1)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2)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3)程序决策和非程序决策;(4)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5.简述冲突处理的模式.答;(1)回避型;(2)争斗型;(3)克制型;(4)妥协型;(5)协作型.6.简述冲突的积极功能.答;(1)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影响是;寻找差距.奋发图强等;(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相互吸引.增强凝聚力等;(3)对工作动机的影响是;激起竞争.发挥创造力等;(4)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加强协调.有利于开展工作等;(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要求更为完善.决策更为周密等;(6)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保持相对平衡,促进组织发展.7.简述冲突的消极功能.答;(1)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影响是;紧张.焦虑.痛苦等;(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对立.攻击.威胁等;(3)对工作动机的影响是;不服从分配.不愿与冲突方配合等;(4)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相互封锁.相互抵触等;(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互相扯皮.互相攻击和减低工作效率;(6)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有可能使组织在内乱中濒临解体.8.简述冲突定义的要点.答;这一定义包含三个要点;(1)冲突可能发生于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于群体之间;(2)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3)冲突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1.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1)实行专业分工;(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指导;(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7)理想的工作报酬;(8)权力集中;(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任期稳定;(1 3)主动性;(1 4)团队精神。
变革八步法(麦肯特经典)
37
创造短期成效
行得通的方式:
• • • • • • 能够很快实现的早期成效。 让尽可能的人看到成效。 足够明确,突破人们的情感防线。 对其他人有意义,越有意义越好。 能够争取到有权力的人支持的成效。 以廉价而容易的方式实现成效,即使它看起来可能 并不那么宏大。
38
创造短期成效
行不通的方式:
• 一次启动50个项目 • 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取得第一个成功。 • 夸大事实。
1变革八步法2案例研讨请由晋商案例讨论他们变革的成败因素3课程目的?描述成功变革的案例?提供具体行动的方法?迎接变革的挑战4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企业文化变革第一节企业文化变革过程第二节企业文化变革推动者第三节开始变革5约翰科特的学术背景?科特教授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是哈佛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商业周刊于2001年对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中科特教授被选为领导大师第一人?1990年发表的领导者应该做什么被2004年元月的哈佛商业评论荣誉评选为管理史上的奠基之作八大理念之首6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领导和管理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管理的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目的是产生变革aforceforchange1990?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绩效有巨大正相关性corporatecultureandperformance1992?文化变革是极端复杂的八步骤流程必须依序执行leadingchange1996?人们愿意变革是由于目睹感受改变而非分析思考改变theheartofchange20027背景介绍abb公司abb艾尔伯森公司albertsons康阿格拉公司conagra施乐公司xerox8第一节变革的e理论经济理论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目的
•领导和管理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管理的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目的是产生变革 (A Force for Change, 1990) •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绩效有巨大正相关性 (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1992) •文化变革是极端复杂的八步骤流程,必须依序执行 (Leading Change, 1996) •人们愿意变革是由于“目睹-感受-改变”,而非“分析 -思考-改变” (The Heart of Change, 2002)
平稳过渡文档
平稳过渡什么是平稳过渡?平稳过渡是一种变革、转变或迁移的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法,旨在确保过渡过程中的稳定和顺利。
平稳过渡强调持续的沟通、透明度和敏捷性,以减轻变革对组织、团队和个人的冲击。
平稳过渡是在组织内部或外部发生重大变化时使用的重要战略。
这些变化可能包括组织结构的重组、新技术的实施、业务流程的改变或文化的转变。
平稳过渡的优势平稳过渡对组织、团队和个人都有很多优势。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优势:1.减少阻力:平稳过渡通过及时沟通和解释变革的目的和目标,帮助员工理解和接受变化。
这有助于减少员工的阻力和不确定性。
2.提高透明度:平稳过渡强调透明度和开放沟通。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信心,使员工更容易适应变化。
3.促进团队合作:平稳过渡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支持。
通过共同努力和互相帮助,团队能够更好地应对变革。
4.提高灵活性:平稳过渡注重适应性和灵活性。
它能够帮助组织和团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提高应对能力。
5.减少生产力损失:平稳过渡可以降低变革对生产力和绩效的负面影响。
通过建立适当的过渡计划和培训,员工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实施平稳过渡的步骤平稳过渡的成功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定义变革目标和目的:明确变革的目标和目的,并将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愿景相一致。
这有助于建立变革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2. 建立变革团队:组建一支专门负责管理变革的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和领导能力,并能够协调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
3. 进行变革评估:评估当前状态,了解组织的现状和挑战。
这有助于确定变革的重点和优先事项。
4. 制定变革计划:根据变革目标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变革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
5. 获取支持和承诺:获得高层管理层和各个部门的支持和承诺。
这有助于确保变革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6. 实施变革计划:根据变革计划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逐步实施变革。
在实施过程中要保持透明度和沟通。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15章)
第十一章行政组织学习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组织学习的定义?2、如何理解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区别?3、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
4、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
5、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
二、论述题1、论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障碍及其改进方式。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组织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改变——组织成员认知的改变、行为的改变、组织体系的改变;(2)组织学习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健康和谐的发展;(3)组织学习体现了系统与持续的精神理念。
2、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
从理论上说,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要早于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
在概念的使用上,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经常被混为一谈,这与目前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尝试直接相关。
马魁特认为,当讨论学习型组织时,应将焦点放在“what”,描述如同一个共同体般学习与生产的组织所具有的系统、规则及特征。
而组织学习的焦点则是放在“how”,即组织建立并且利用知识的技能与过程。
这样,组织学习可以指称组织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实现组织的团体学习,以促使组织成员对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从而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学习以获取创造能力和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
因此,组织学习应该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
3、(1)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2)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系统化、持续的过程;(3)行政组织学习是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行政组织治理能力的学习过程;(4)行政组织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多方面改善;(5)行政组织学习有助于促进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4、(1)提升行政组织成员素质;(2)促进学习型政府建设;(3)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对行政组织环境的置换;(4)有利于创造面向民众、公务员和世界的“生态政府”;(5)促进行政组织系统开放化和行为的社会整合能力。
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
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简介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是由约翰·科特(John Kotter)提出的一种用于组织变革管理的方法论。
这个八步法的目的是帮助组织有效地应对变革,从而提升组织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的每个步骤,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步骤一:建立紧迫感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建立紧迫感。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发布权威的变革宣言,明确变革的目标和理由;2.即时提供相关数据和趋势分析,强调变革的必要性;3.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期望结果,强调变革的紧迫性;4.强调变革的机遇和风险,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建立紧迫感是成功变革的关键一步,在这个阶段,领导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动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步骤二:组建引领团队为了推动变革,组建一支强大的引领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引领团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化:引领团队应包括来自不同部门和层级的成员,能够全面了解组织的情况和问题;2.高效性:团队成员之间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高效地推进变革;3.领导力:团队中需要有具备领导力和影响力的成员,能够激励和带领其他成员。
通过构建一个强大的引领团队,可以确保变革的顺利推进,并为后续的步骤做好准备。
步骤三:制定愿景和战略在变革过程中,制定明确的愿景和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愿景是对未来的理想状态的描述,而战略则是实现愿景的路径和方法。
1.愿景:制定一个激励人心的愿景,明确表明变革的方向和目标。
愿景应具有挑战性和可实现性,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热情和动力;2.战略:制定一系列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实现愿景。
战略应基于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全面分析,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挑战。
制定愿景和战略是变革成功的基础,领导者和引领团队需要在这一步骤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步骤四:传播变革理念在变革过程中,传播变革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组织成员接受和理解变革的理念,才能积极参与变革的实施。
有效变革8个步骤
有效改革的8个步骤在此刻纷众多变的社会里,改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形容,最能代表21世纪的词就是“改革”。
管理界也相同这样,改革展此刻管理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学术界仍是实业界,号召改革之声都不停于耳,改革明显已经成为管理学中新的关注热门。
约翰·科特在改革与公司经营的关系方面有大批著述,他在改革研究这一前沿领域,到现在还处在领跑地位。
他的《领导改革》(LeadingChange)一书刚才第一版,就成为当年的热销书,尔以后第一版的《改革之心》(TheHeartofChange)更是将这股改革热推向了热潮。
能够说,《改革之心》是《领导改革》的连续,而在这两本著作中,科特将他的改革理论论述得酣畅淋漓。
在《领导改革》一书第一版时,科特就总结出了组织常犯的八个错误:①自满程度太高;②改革领导团队不够强;③低估愿景的作用;④愿景交流不足;⑤听任各种阻碍阻止新愿景;⑥没有创建阶段性成就;⑦太早宣告成功;⑧没有将改变深植于公司文化之中。
这八个错误经常会阻挡组织改革的进行,成为改革过程中的绊脚石。
依据这八个常出错误,科特又总结出了组织改革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加强每一个人的改革紧急感。
紧急感是进行改革活动的必需前提,让组织中有足够的人数在工作中保持必定的紧急感,是组织开始改革的基础。
紧急感能够除去组织中存在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于改革活动的损坏。
紧急感经常经过一些富裕创意的方法获取,而一旦获取了紧急感,会令人们意识到进行改革的必需性和重要性,而且开始为改革采纳行动。
步骤二:成立一支有力量的指导团队,推动马上到来的大规模改革。
组织一旦获取了紧急感,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
这时,有成功改革经验或是有远见的领导者就会着手组建变革的领导团队,而不是将领导改革的任务和重心放在某一个人身上。
这个团队需要由一些有责任感的、威望的、可相信的人员构成,负责改革过程中的领导工作。
这样更有益于改革的进行,不然,假如由某一个人单枪匹马领导改革,当这个人在工作中缺少必需的能力和威望的时候,改革就会遇到阻挡。
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
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引言在当今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组织必须积极应对变革。
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Kotter's 8-Step Process for Leading Change)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变革管理方法,旨在帮助组织顺利实施变革。
本文将深入探讨科特变革管理八步法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此方法,并分享我个人对其的观点和理解。
一、建立紧迫感在变革过程中,建立紧迫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紧迫感可以激励组织成员主动参与变革,并确保他们真正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了建立紧迫感,领导者需要明确传达当前的问题和挑战,并强调如果不进行变革,将面临的风险和机会成本。
二、组建强大的变革团队建立一个强大的变革团队是成功实施变革的关键。
这个团队应该由具有不同技能和背景的成员组成,能够代表整个组织各个层面的利益和观点。
团队成员还应该具备领导能力和变革驱动力,以确保变革的有效推进。
三、制定变革愿景一个明确的变革愿景是激励和引领组织成员的核心动力。
领导者应该与变革团队共同制定一个清晰、具体和可行的变革愿景,能够鼓舞人心并激发行动。
变革愿景应该能够回答“为什么我们需要变革”和“变革后我们将达到什么目标”。
四、传达变革愿景变革愿景只有在被有效传达给组织成员时才能引起共鸣。
领导者需要通过多种沟通渠道将变革愿景传达给组织成员,并确保每个人都理解愿景的重要性和实施细节。
这种沟通应该是双向的,鼓励员工提供反馈和建议。
五、消除障碍在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阻力。
领导者需要及时识别并解决这些障碍,以确保变革推进顺利。
这可能涉及到改变组织中的不适应变革的文化、流程或结构,以及处理个体抵制变化的问题。
六、实现短期胜利在变革过程中,及时实现短期胜利对于增加信任和动力至关重要。
领导者应该设置可量化的短期目标,并确保团队在实现这些目标时获得认可和奖励。
这种及时的反馈和荣誉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承诺。
领导变革-组织变革八步法
17
第4步:传播新的愿景
讨论的重点 为了传播愿景都做了哪些努力? 传播愿景是否获得成功? 若缺乏共鸣,其原因何在?
24
第7步:巩固战果并乘胜追击
第7步的目标
推进更多的变革项目 为了变革顺利实施,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变革,并给他们晋升机会! 领导干部要一直保持和推进领导力量 鼓励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量! 消除不必要的关联性: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为了更加容易推行组织变革,一
定要寻找不必要的相互连贯性,然后除去它, 一定!
遭到失败 未能消除妨碍愿景实现的阻力因素,即墨守成规的管理者:不肯接受新事物或提
出违背组织变革要求的高层管理者们应该换换思维了! 欠缺短期可实现成果的事例: 真正的组织变革需要较长时间。但是大部分的员工
急于求成,若短期内未能取得成果,他们会提前放弃 太早宣布胜利:想要通过组织变革改变企业文化,需要较长时间,短则三年长则
23
第7步:巩固战果并乘胜追击
正式推行项目
反对势力一直虎视眈眈
— 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者、小心眼儿的技术人员、死板的财政负责人等 — 趁机庆祝短期成果,展开活动 — 放松组织管理者的战略 — 若在项目结束之前松懈,一切都完蛋了
组织变革的窍门
— 不能像过去那样由一个人来负责业务,要角色分工! — 要建立统一的愿景! — 公司高层要特别关注有关领导力量的事项! — 为管理者授权,以负责更加详细的事项! — 消除不必要的部门和人员的关联性!
短期成果战果和骗术的差异
组织管理 书单
组织管理书单组织管理书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组织管理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阅读与组织管理相关的书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组织管理书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组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1.《管理学》这本书是管理学的经典教材,作者是彼得·德鲁克。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是了解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必读之作。
2.《组织行为学》这本书是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和蒂莫西·裴西(Timothy A. Judge)合著的。
它深入探讨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领导力、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提升组织管理的效果。
3.《领导力的五个层次》这本书是约翰·马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的经典著作之一。
他是著名的领导力专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领导力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这本书对于想要成为优秀领导者的人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作。
4.《团队的五大发展阶段》这本书是布鲁斯·塔克曼(Bruce Tuckman)和玛丽·安·贝尔(Mary Ann Bell)合著的。
他们提出了著名的团队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形成、矛盾、规范、执行和解散五个阶段。
这本书通过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团队发展阶段理论,提高团队的协作和绩效。
5.《卓越的执行力》这本书是拉姆·查兰(Ram Charan)的经典之作。
他是著名的管理顾问,对组织执行力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丰富。
这本书介绍了提高组织执行力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组织管理的执行力,实现卓越的绩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变革的8个步骤在当今纷繁多变的社会里,变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形容,最能代表21世纪的词就是“变革”。
管理界也同样如此,变革显现在管理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呼吁变革之声都不绝于耳,变革显然已经成为管理学中新的关注热点。
约翰·科特在变革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方面有大量著述,他在变革研究这一前沿领域,至今还处在领跑地位。
他的《领导变革》(Leading Change)一书刚刚出版,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而后来出版的《变革之心》(The Heart of Change)更是将这股变革热推向了高潮。
可以说,《变革之心》是《领导变革》的延续,而在这两本著作中,科特将他的变革理论阐述得淋漓尽致。
在《领导变革》一书出版时,科特就总结出了组织常犯的八个错误:①自满程度太高;②变革领导团队不够强;③低估愿景的作用;④愿景沟通不足;⑤放任种种障碍阻挠新愿景;⑥没有创造阶段性成果;⑦太早宣布成功;⑧没有将改变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这八个错误常常会阻碍组织变革的进行,成为变革过程中的绊脚石。
根据这八个常犯错误,科特又总结出了组织变革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增强每个人的变革紧迫感。
紧迫感是进行变革活动的必要前提,让组织中有足够的人数在工作中保持一定的紧迫感,是组织开始变革的基础。
紧迫感可以消除组织中存在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于变革活动的破坏。
紧迫感常常通过一些富有创意的方法获得,而一旦获得了紧迫感,会使人们意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开始为变革采取行动。
步骤二:建立一支有力量的指导团队,推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变革。
组织一旦获得了紧迫感,变革就显得势在必行。
这时,有成功变革经验或是有远见的领导者就会着手组建变革的领导团队,而不是将领导变革的任务和重心放在某一个人身上。
这个团队需要由一些有责任感的、权威的、可信任的人员组成,负责变革过程中的领导工作。
这样更有利于变革的进行,否则,如果由某一个人单枪匹马领导变革,当这个人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能力和权威的时候,变革就会受到阻碍。
步骤三:确立正确而鼓舞人心的变革愿景。
明确、清晰的变革愿景将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干劲,而确立合理、明确的愿景就显得十分重要。
变革愿景常与战略、规划和预算相联系,却不能与它们等同。
详细的计划和预算仅仅是变革的必要条件,但是仅有这些远远不够。
组织更需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能够得到组织认同的变革愿景,树立清晰的愿景可以让组织成员明确努力的方向。
步骤四:进行更大规模的沟通,以使人们认同这种变革。
也就是将确立的变革愿景有效地传递到组织中的相关人员那里,使得所有的相关人员都能明确这一愿景,并为此达成共识,取得一致。
这个阶段中,实际的行动比言语更为有效,表率比指令更起作用,领导者需要有实际的行动来影响其他相关人员。
步骤五:更多的授权,以使更多成员能够采取行动。
充分的授权,是在组织中进行成功变革的必要环节。
在这里授权不是将权力给予或者转移,而是为了清除变革过程中的障碍。
具体执行变革措施的组织成员,如果缺乏必要的权力,就会在工作中难以施展能力,并且不得不为自己进行必要的辩护。
这样很容易造成挫折情绪的蔓延,从而阻碍变革。
步骤六:取得短期成效,以稳固人们对于变革的信心。
短期成效对于组织变革十分重要,因为变革通常是一个缓慢并且逐步实现的过程,在具体某一阶段,变革的成效通常并不明显。
这种情况持续太久,会给组织成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怀疑变革的结果。
因此,变革领导者需要适时地创造短期成效,帮助肯定变革成果,为变革工作提供现实的证明,以鼓舞人心。
步骤七:拒绝松懈,推动变革进一步向前。
在取得短期成果之后,组织成员的信心被调动起来,变革行动获得支持,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保持组织成员的情绪,并且继续推进组织的变革,否则一旦放松之后,变革士气就很难再次回升。
步骤八:将变革作为一种新的行为规范与企业文化固定下来。
变革取得成功后,组织需要通过建立一定的企业文化来巩固变革成果,以企业文化来培养组织共同的价值观,推进变革活动的深入。
这八个步骤,科特在《变革之心》中又进行了再次解释。
在他看来,这八个步骤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改变人们的行为。
“组织变革当中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战略,不是系统,也不是文化。
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关键的问题无疑还是行为—如何改变人们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也就是说,组织当中人们行为的改变,是一个组织想要取得变革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所在。
而人们行为发生改变,常常是因为亲眼目睹的事实影响了感受,而不是因为分析改变了想法。
基于此,科特主张用“目睹→感受→变革”的变革基调,替代“分析→思维→变革”的传统基调,这一主张在他的著作中被贯彻始终。
所谓的“目睹→感受→变革”的模式,也就是“帮助人们看到问题→人们的情感受到冲击→人们的行为开始改变”这样一个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指通过一些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景,使人们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良的情绪等,并且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意识到组织存在的问题之后,人们的情感会受到冲击,内心开始发生变化,紧迫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等积极情绪产生,而自满、怀疑、恐惧等消极情绪开始减弱,支持变革的因素开始增强。
出现了这样的情绪变化,人们的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在积极的情绪激励下,人们采取行动努力实现目标,或者增强原有的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变革从而产生。
关于“目睹→感受→变革”模式,科特曾多次举过一个案例—“会议桌上的手套”。
这个案例是斯特格纳(Jon Stegner)提供的,说的是一个企业的采购问题。
这个企业的整个采购流程混乱不堪,造成了巨大的财务浪费。
这种浪费一直持续,却没有人清楚究竟在采购方面浪费了多少钱。
问题是,大多数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都在抱怨采购混乱,但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多么大。
由于习惯成自然,人们对采购中的不合理现象熟视无睹,更没有意识到这里面隐藏着多么大的改革空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负责人派一位暑期实习生进行了一项很小的研究,了解公司所有工厂使用的手套共花费了多少钱,同时了解采购的手套品种共有多少种。
之所以选择手套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它很普遍,在各个工厂都要使用。
最后的调查结果让人吃惊,公司采购的手套品种共有424种,每个工厂都有自己的供应商,并且价格也各不相同。
同一种手套,一个工厂的采购价格为5美元,而另一家工厂的采购价格为17美元。
由于手套的用量极大,这样的差别会严重影响两个工厂的成本。
这样的发现的确让人触目惊心。
问题调查清楚后,公司领导召集各个工厂、各个部门的主管开会,会议主题只有一个—“目睹”。
会议桌上堆满了这424种手套的样品,每种样品都被标明了采购价格以及使用它的工厂。
看到这样的情况,各位主管哑口无言。
他们清楚地看到,即使是两副完全一样的手套,价格也有明显的差异。
大家这时才意识到,公司的采购情况是多么糟糕。
这次的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议结束后,这批手套被拉到各个工厂进行巡回展出,用意就在于唤起大家的改革情绪。
展出是成功的,公司里弥漫着呼吁改革采购流程的气氛,原本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得到了整个组织的充分重视。
随后,整个采购流程被全面改进,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手套看起来很小,但使用数量巨大,其中的节约空间是相当可观的。
整个采购流程的改革,使五年时间减少了5亿到10亿美元的成本。
这无疑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数字。
但是,如果没有目睹感受,这种变革就不会发生。
从这样一个颇具戏剧化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变革受到重视,完全归功于那424种手套的感观刺激。
而这样直观的反映问题的方式,就是科特所强调的目睹,通过真实的实物刺激,组织成员了解了组织的问题所在,漫不经心和满不在乎的情绪被消除,大家开始呼吁变革的进行。
这就是“目睹→感受→变革”模式的一个现实范例。
在这样的模式中,目睹和感受是最为关键的过程。
科特抛弃了理性的“分析→思维”模式,转而强调感性的“目睹→感受”模式。
在他看来,目睹和感受更能使人的想法发生改变,直观的视觉冲击或者情感冲击所起到的作用更能使人们意识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更能使人们的情绪产生变化,而这样的冲击会刺激人们为了改变现状而做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这样一种研究,颠覆了我们的传统思考习惯。
大多数组织在向组织成员表明所面临问题时,还是采用常见的数据信息、报告等,并且认为经过搜集、分析、整理的数据、信息、报告更加详尽、真实、专业,而这恰恰是科特所要摒弃的。
详尽的数据信息、报告等资料尽管看上去更加专业,但却很难打动人们。
即使是在报告很严重的危机时,这样的方式也无法让人们有更多的心理触动。
况且,分析-思维模式所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考,而不是要改变人们的情绪。
相比让人们的情绪受到影响,思考的改变难度更大,也更容易受到防御性反应的排斥。
科特还详细论述了不采用分析模式的原因。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说明问题并不需要依靠详尽的数据来完成。
了解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很多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搜集整理和繁琐的分析。
其次,分析工具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缺陷,对它的运用充满了苛刻的要求和前提,一旦运用不当,数据分析还不如直觉判断。
最后,分析结果很难打动人心,相比长达50页的报告,直观的录像更能反映问题的存在,也更能让人们产生紧迫感。
对于这种视觉刺激比逻辑推理更能打动人的研究,心理学界早有相应的文章和报告。
比如,一个交不起学费的学生自杀场景,远比详尽细致的学费数据统计表格更能震撼人心。
从理论价值上看,科特主张的“目睹→感受→变革”模式与“分析→思维→变革”模式的差别,同决策理论家西蒙提出的“刺激→反应”模式与“犹豫→抉择”模式异曲同工。
科特强调,在改变人们的行为上,与其给他们一堆分析数据,倒不如让他们直接看到事情的真相。
西蒙也强调,现实中人们的决策行为,多数是“刺激→反应”的习惯行为,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算计行为。
两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西蒙落脚于理性,而科特落脚于情绪。
也许,如果在这两种模式之间找到理性与情绪的契合,有可能会产生出管理学理论性的较大突破。
但是,科特没有在理论上走得更远一些,他始终把自己定位在管理实践的指导者或咨询者角色上。
所以,与其说《变革之心》是一本管理理论著作,不如说它更像一本案例集或者故事册。
科特所论述的理论,并不及一般管理学著作那样详实、细致,不过,它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在改变人们行为的过程中,目睹所带来的感受上的变化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分析所导致的思维上的改变。
尤其是在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变革的时候更是如此。
”“目睹→感受→变革”模式就是这一意图的鲜明反映,而组织变革的八个步骤,又成为保证组织变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