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昆虫的解剖与昆虫采集及分类

合集下载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篇一:昆虫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三、实习时间201x年9月24号、25号四、实习内容(一)采集昆虫1.使用工具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毒瓶(在玻璃瓶中,放入脱脂棉,再滴入适量乙酸乙酯,制成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

2.采集昆虫的方法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

网捕的方法如下: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来。

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

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有许多小虫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

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时间仓促的时候,边扫边走也可以得到许多标本。

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

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

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发觉,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

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

3、捕捉昆虫的时间及地点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均可采集,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

物种鉴定昆虫实验报告(3篇)

物种鉴定昆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野外采集昆虫,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同时,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提高对昆虫分类学的基本认识。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16日实验地点:XX市XX县XX镇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采集到的昆虫标本2. 实验工具:- 捕虫网- 毒瓶(玻璃瓶、脱脂棉、乙酸乙酯)- 镊子- 手套- 采集管- 镜子- 记录本- 相机四、实验内容1. 采集昆虫- 采集方法:采用网捕、扫捕、震落法等方法。

- 采集地点:农田、森林、湿地等。

2. 昆虫标本制作- 清理:将采集到的昆虫用镊子取出,去除杂质。

- 固定:将昆虫放入毒瓶中,加入适量乙酸乙酯,浸泡固定。

- 压制:将固定后的昆虫放入采集管中,用压板压实。

- 干燥:将压制好的昆虫标本放入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

3. 观察与鉴定- 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翅膀、触角、足等部分。

- 查阅昆虫分类学资料,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

- 对采集到的昆虫进行鉴定,确定其学名。

五、实验结果1. 采集到的昆虫种类:本次实验共采集到昆虫标本50余种,包括蜻蜓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

2. 部分昆虫鉴定结果:- 蜻蜓目:蜻蜓、豆娘等。

- 鳞翅目:蝴蝶、蛾类等。

- 鞘翅目:甲虫、金龟子等。

- 膜翅目:蜜蜂、蚂蚁等。

- 双翅目:蚊、蝇等。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了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2. 学会了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提高了昆虫识别能力。

3. 增强了对昆虫分类学的基本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建议1. 在野外采集昆虫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昆虫。

2. 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要妥善保存,避免损坏。

3. 在观察和鉴定昆虫时,要仔细观察,避免误判。

4. 多查阅昆虫分类学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昆虫识别能力。

昆虫病原体的采集、整理和症状识别

昆虫病原体的采集、整理和症状识别

实验一、昆虫病原体的采集、整理和症状识别一、目的要求:昆虫病原体的采集,整理是研究昆虫病理和利用微生物进行害虫防治的第一步。

识别症状是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本实验要求对昆虫疾病有一个较直观的了解,从而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病体材料的收集因病死亡的昆虫,可发现于植物的枝叶、茎内、花苞。

果实中地表土下等,样本多数脆弱。

因此,采集时应以单个样本连同基物的一部份或全部置于小瓶中,并加棉塞。

已收集到的病、死虫体,应迅速处理,进行检查,鉴定和分离病原,并没有进行寄主病情的描述,进行编号和记载,也要考虑到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和回接试验所用。

因此,要有一定的标本数量。

同时,有必要对采到的材料进行暂时保存。

冷藏可进一步阻止样本进一步腐解,可将病虫死体置于冰箱保存。

2.样本的症状识别:(1)细菌病的一般特征:感病昆虫活动力减退,食欲减退,食量大减,口腔、肛门常有吐泻排泻物,多数因败血症而死亡。

死虫躺卧在植物或其他物质表面,或侧挂于枝叶。

体色多加深至黑色或红色。

内部组织崩溃粘液态,有时发臭。

(2)真菌病的一般特征:死虫笔直僵硬,体表多覆盖有菌丝或孢子,呈现白色、黄色、红色、褐色或绿色、黑色等。

体脆,受压易碎裂。

(3)病毒病的一般特征:类似于细菌,但无上吐下泻现象。

死虫常倒挂或平卧于植物上。

虫体柔软,表皮一触即破。

内部组织液化。

3.观察下列标本:(1)细菌病:菜青虫、小菜蛾、柑桔凤蝶。

(2)真菌病:虫霉:桃蚜、蝉、蝇。

冬虫夏草白僵:松毛、象虫、稻纵卷时螟、瓢虫绿僵:菜青虫菜氏蛾霉:柑桔粉虱轮枝:蚜虫青霉:荔枝拟青霉:柑桔卷叶蛾(3)病毒病:NPV:8305、棉铃虫、松毛虫。

舞毒蛾GV:菜青虫、小菜蛾、东方粉蛾(4)线虫:DD—136实验二、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的分离及病毒的提纯三、目的要求:为了获得昆虫病原微生物,为鉴定、分类等到的研究和生产应用,首先就必需对罹病昆虫进行分离筛选,对它们的杀虫能力和其他特性进行比较鉴定。

昆虫记昆虫实验实验报告(3篇)

昆虫记昆虫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 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

4.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具有身体分节、外骨骼、头部、胸部和腹部等基本结构。

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如触角、翅膀、足、生殖器官等。

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可以了解昆虫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各类昆虫标本(如蝶、蛾、蜻蜓、蚂蚁、蜜蜂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盘、酒精、试管、标签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结构,记录昆虫的基本特征,如体型、颜色、触角、翅膀、足等。

2. 解剖昆虫,观察内部器官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3.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目、科、属、种。

4. 对所观察到的昆虫进行描述,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等。

5.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昆虫基本特征如下:(1)蝶、蛾:体型较大,触角丝状,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2)蜻蜓:体型较小,触角短小,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3)蚂蚁:体型较小,触角长,翅膀退化,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4)蜜蜂:体型较小,触角长,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2.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其归类如下:(1)蝶、蛾:鳞翅目。

(2)蜻蜓:蜻蜓目。

(3)蚂蚁:膜翅目。

(4)蜜蜂:膜翅目。

3.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1)在观察昆虫时,要注意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膀、足等特征,以便正确分类。

探究昆虫奥秘实验报告(3篇)

探究昆虫奥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昆虫是地球上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动物群体,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奥秘,我们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深入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方法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 增进对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

4.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形态特征,如分节的身体、外骨骼、触角和复眼等。

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如头部结构、翅膀类型、足部构造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识别昆虫的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放大镜、显微镜、分类检索表、记录本等。

2. 实验工具:解剖刀、镊子、剪刀、酒精、显微镜等。

五、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翅膀、足等部位,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

2. 昆虫分类:根据昆虫的分类检索表,结合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对昆虫进行分类。

3. 解剖昆虫:选取一种昆虫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4. 分析昆虫生态习性:查阅资料,了解所选昆虫的生态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等。

5.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特征、分类结果、解剖过程和生态习性等信息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外部形态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具有以下特征:分节的身体、外骨骼、触角和复眼等。

不同种类的昆虫在形态上存在差异,如头部的形状、翅膀的形状、足部的构造等。

2. 昆虫分类:根据观察到的特征,我们将昆虫分为若干类,如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

3. 昆虫解剖:通过解剖,我们了解到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的形状、呼吸系统的构造等。

4. 昆虫生态习性分析: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昆虫的生态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等。

实验三、昆虫的解剖与昆虫采集及分类

实验三、昆虫的解剖与昆虫采集及分类

1.昆虫分类,练习使用检索表。
2.认识昆虫纲一些常见代表种类及重要经济昆虫。
3.昆虫常用的重要分类特征(如口器、翅、足和触角等)的观 察。
三、实验材料、用品和仪器:
材料:无翅亚纲
缨尾目—衣鱼;2.弹尾目—跳虫
有翅亚纲
蜚蠊目—蜚蠊;2.螳螂目—螳螂;3.直翅目—蝗虫、蠡蟖、 蟋蟀和蝼蛄;4.竹节虫目—竹节虫;5.等翅目—白蚁;6. 蜻蜓目—蜻蜓;7.蜉蝣目—蜉蝣;8. 衤责翅目—石蝇;9. 革翅目—蠼螋;10.同翅目—蝉、蚜虫、介壳虫等;11.半 翅目—蝽象、田鳖、松藻虫、风船虫、红娘华、水斧虫等; 12.食毛目—羽虱;13.虱目—人虱;14. 缨翅目—蓟马; 15.鞘翅目—天牛、金龟子、米象等;16.脉翅目—草蛉; 17.长翅目—蝎蛉;18.毛翅目—石蚕;源自填 图 1:填图 2:
昆虫采集课外实习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会采集标本、固定标本、制作标本及保存标本。
二、实验内容: 1.原生动物及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 2.昆虫及其它陆生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 3.观察标本、固定标本、制作标本及保存标本。
三、实验用品和仪器:
1. 交一份课程实习报告(包括昆虫采集方法和种类)。
19.鳞翅目—粉蝶等;20.蚤目—人蚤;21.双翅目—蚊、蝇等; 22.膜翅目—蜜蜂、胡蜂等;23.纺足目—足丝蚁;24.广翅 目—鱼蛉。
用品:解剖工具、蜡盘、大头针,培养皿、擦镜纸、酒精乙醚 混合液。
仪器:解剖镜、显微镜。 四、示范标本:昆虫各种口器、翅、足和触角。 五、实验作业:
1.根据自己所鉴定的昆虫制作一个简单的昆虫纲各目检索 表,(至少包括8-10个常见目的昆虫)。 2.填图1、2:填出昆虫各部位的名称及所属目。

农学专业《昆虫实验指导》

农学专业《昆虫实验指导》

宁夏大学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郝丹青编2011年8月目录实验一昆虫体躯构造的观察实验二昆虫各发育阶段的观察实验三昆虫分类(一)实验四昆虫分类(二)实验五地下害虫识别实验六麦作、水稻害虫识别实验七玉米、经济作物害虫识别实验八蔬菜害虫、贮粮害虫识别第一篇昆虫学基础知识实验一昆虫体躯构造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掌握昆虫体躯构造的基本特征;2、了解各种附属器官着生位置、形态和构造;3、了解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二、实验材料针插标本:蝗虫、蟋蟀、步行甲、象甲、菜粉蝶、沙枣蝽、胡蜂、螳螂、蜜蜂、蝼蛄、地老虎、食蚜蝇。

玻片标本:昆虫复眼、触角、口器玻片、蓟马。

二、内容和方法(一)、昆虫体躯的观察躯蝗虫一头,从侧面观察,体躯为外骨骼包被,由体节组成,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具有口器,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胸部有三对足,二对翅;腹部由10节组成,第一腹节具听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和尾须。

(二)、头部与感觉取食器官的观察1、头壳的分区,观察蝗虫的头壳,头的前方叫额,额的下方为唇基,上方叫头顶,两侧部分叫颊,头顶之后叫后头。

2、单眼和复眼:观察蝗虫头部的两侧上方有一对圆形凸起的复眼,其内侧有三个单眼,显微镜下观察复眼切片,区别单、复眼构造的异同。

3、触角:触角是一对分节而可以活动的附肢,着生在额区可以感触。

取蜜蜂的触角区别梗节和鞭节,其中鞭节变化最大,形成不同类型的触角,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

取昆虫触角类型玻片标本,观察各种类型的触角。

4、口器:(1)咀嚼式口器:用镊子把蝗虫口器的各部分取下来放在载玻片上,在解剖镜下观察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的基本构造,并体会各部分的取食功用。

(2)刺吸式口器:取班衣成虫,观察上唇形状和下唇延伸形成的喙管;并用拨针挑出由上颚和下颚各一对形成的四根口针,进行观察。

(3)虹吸式口器:取小地老虎或白粉蝶成虫,由侧面观察,由外额叶及度延长合成一条中空的管子,卷曲在头部下方,这就是虹吸式口器的主要部分—喙管。

昆虫分类鉴定实验报告(3篇)

昆虫分类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昆虫分类鉴定工具,如昆虫图鉴、检索表等。

3. 提高对昆虫形态特征的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昆虫:采集的昆虫标本,包括成虫、幼虫、卵等不同发育阶段。

2. 工具:昆虫图鉴、检索表、放大镜、镊子、酒精、标签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昆虫标本,记录其形态特征,如身体颜色、体型、翅膀、触角、足等。

2. 根据昆虫图鉴,初步判断昆虫所属的目、科、属。

3. 使用检索表,进一步确定昆虫的种类。

4. 对鉴定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标本,记录形态特征(1)观察昆虫整体形态,如体型、颜色、翅膀等。

(2)观察昆虫的头部,包括触角、口器、复眼等。

(3)观察昆虫的胸部,包括翅、足等。

(4)观察昆虫的腹部,包括生殖器官、呼吸器官等。

2. 初步判断昆虫所属的目、科、属(1)根据昆虫整体形态,初步判断其所属的目。

(2)结合昆虫的触角、口器、翅等特征,判断其所属的科。

(3)根据昆虫的足、生殖器官等特征,判断其所属的属。

3. 使用检索表确定昆虫种类(1)选择合适的检索表,如《中国昆虫名录》。

(2)按照检索表的顺序,逐项判断昆虫的特征。

(3)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昆虫的种类。

4. 撰写实验报告(1)概述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

(2)详细描述昆虫的形态特征和鉴定过程。

(3)总结实验结果,提出实验结论。

(4)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共鉴定出10种昆虫,包括蝶类、蛾类、蜻蜓类、蜚蠊类等。

2. 通过观察昆虫形态特征,提高了对昆虫的认识,掌握了昆虫分类的基本方法。

3. 在使用检索表进行鉴定时,发现部分昆虫特征存在相似之处,需要结合其他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4. 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昆虫标本保存不完整,影响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对昆虫的认识。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昆虫学的实验报告1一、实习目的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三、实习时间9月24号、25号四、实习内容(一)采集昆虫1。

使用工具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毒瓶(在玻璃瓶中,放入脱脂棉,再滴入适量乙酸乙酯,制成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

2。

采集昆虫的方法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

网捕的方法如下: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来。

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

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有许多小虫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

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时间仓促的时候,边扫边走也可以得到许多标本。

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

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

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发觉,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

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

3、捕捉昆虫的时间及地点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均可采集,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

昆虫设计观察实验报告(3篇)

昆虫设计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昆虫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活昆虫、观察显微镜、培养皿、镊子、解剖针、放大镜等。

2. 实验工具:记录本、笔、相机、实验报告模板等。

三、实验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1)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观察昆虫的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3)观察昆虫的翅膀、足等运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2. 昆虫内部器官观察(1)观察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2)观察昆虫的生殖系统,了解昆虫的繁殖方式。

3. 昆虫行为观察(1)观察昆虫的觅食、交配、产卵等行为。

(2)观察昆虫的防御、攻击等行为。

4. 昆虫生态观察(1)观察昆虫的生存环境,了解其生活习性。

(2)观察昆虫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如捕食、共生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目的、材料与工具,熟悉实验操作方法。

2.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特征:通过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昆虫内部器官:通过解剖昆虫,观察其内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记录观察结果。

4. 观察昆虫行为: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5. 观察昆虫生态:在昆虫的生存环境中观察其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记录观察结果。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发现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具有明显的形态结构差异,如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各异。

2. 昆虫内部器官:通过解剖观察,发现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与人体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3. 昆虫行为:通过观察,发现昆虫的觅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雄虫追逐雌虫、雌虫选择产卵地点等。

普昆实验三昆虫口器的结构与类型

普昆实验三昆虫口器的结构与类型

刺吸式口器适宜于刺破和吸食动物血液或植物汁液,与典型的咀嚼式口 器相比,在构造上有一系列的变化,其特点是:
1)上颚和下颚的一部分转化成细长的口针;2)下唇延长呈喙(口针鞘);3) 食窦和咽喉的一部分或分别形成强有力的抽吸构造--唧筒(或泵)


蚜虫
烟粉虱
蚊子
(2)刺吸式口器基本结构观察
1)唇基 位于头部前面的广大区域。 2)上唇 为前唇基之前的一个三角形的 小片,紧贴在喙基部。 3)下唇 延长成分为3节的喙,前面内 凹成槽,槽内藏有4根口针。一般只 见到3根口针,另1对下颚口针嵌合得 很紧,不易分开。
昆虫口器(mouthparts):
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也称取食器。 昆虫口器由头部后面的3对附肢和一部分头部结 构联合组成,主要有摄食、感觉等功能。 由于昆虫取食各种不同的物质,口器也就相应 地发生各种特化。
最原始的口器类型是咀嚼式口器,了解其结构, 就可据此识别昆虫口器的其它变异类型。
昆虫口器类型及演化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磨区
切区
右上舌颚:头壳腹面,由腹面体型扩上展唇形成的囊状构造。不是左头上部颚 附肢,
舌 助壁 运具 送很和密吞的咽毛食带物后前和。颊颏感觉区,司味觉作负唇用须及节 舌有茎 节肌肉控轴节制负收颚须缩节,帮
内颚叶
下颚须
中唇舌
下唇
左下颚
舌(正面)
舌(侧面)
(2)刺吸式口器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下唇:头部第磨三区对附肢愈合而成的构造,位于下颚的后面,后头孔
下方,形成口切前区腔的后壁。具有托档食物的作用。愈合程度因种类
右上不颚同而异 。
上唇
左上颚
后颊 前颏 中唇舌
茎 负唇须节 节

农业昆虫学实验参考材料

农业昆虫学实验参考材料

农业昆⾍学实验参考材料实验⼀昆⾍外部形态观察⼀、⽬的要求了解昆⾍的外⾻骼、分节、分段情况及其各体段的基本构造和附器。

认识昆⾍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门其他纲区别,为昆⾍分类奠定基础。

⼆、材料及⽤具蝗⾍、蝼蛄、蝉、⾦龟⼦、蝴蝶、蛾类、蜜蜂、蝽象、蝇类、步⾏⾍、龙虱、蜘蛛、虾、蜈蚣和马陆等的浸渍或⼲制标本及多媒体课件。

解剖镜、放⼤镜、培养⽫、镊⼦、解剖针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三、内容与⽅法步骤(⼀)昆⾍纲与其他纲区别观察观察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甲壳纲、多⾜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昆⾍纲的区别。

(⼆)昆⾍体躯外⾻骼及分节、分段情况观察以蝗⾍为例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蝗⾍的体躯分节、分段现象及各体节间的连接情况。

(三)昆⾍头部主要器官观察1.昆⾍复眼和单眼观察观察复眼和单眼的位置形态,数⽬各是多少?2.昆⾍触⾓的基本构造及类型观察⽤放⼤镜观察蜜蜂等昆⾍的柄节、梗节和鞭节的基本构造,对⽐观察其他昆⾍触⾓的构造和类型。

3.昆⾍⼝器观察(1)咀嚼式⼝器:以蝗⾍为例,⽤解剖针拨动上唇,观察其活动⽅向,⽤镊⼦将上唇取下;⽤镊⼦将上颚取下,观察上颚前端具齿的切齿和后端具粗糙⾯的磨齿;观察下颚,连接于头壳下⽅略呈三⾓形的是轴节,其下是⼤⽽呈长⽅形的茎节,茎节下是两个能活动的叶瓣,内侧的坚硬,末端具齿的称内颚叶,外侧较钝的称外颚叶,基节外缘着⽣⼀个分为五节的下颚须;去掉下颚,后⾯是⼀⽚左右可分开的下唇,两侧着⽣⼀对分为三节的下属须;取下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后,中央留下的⼀囊状物即⾆。

(2)刺吸式⼝器:以蝽象为材料,在解剖镜下⽤解剖针⼩⼼地把⼝针挑出。

紧贴在⼝针基部的⼀块三⾓形⼩⾻⽚即上唇,在头的下⽅有⼀个分四节的管状下唇,其背部有⼀条纵沟(槽),内包有四⽀针状的⼝针,在⼝针端部轻压,即可分成三条,其中两条较扁的为上颚⼝针,较圆的两条为下颚⼝针,由于钳合较紧,故不易分开,下颚⼝针的愈合管中有⾷物道和唾液道。

(3)虹吸式⼝器:观察蛾、蝶类⽰范标本。

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

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

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植物保护专业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二ΟΟ一年二月昆虫实验须知实验课和教学实习,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对昆虫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

为保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学们应遵守以下规则:1·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

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听从教师指导,注意观察、善于分析,按时完成作业。

3·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严格按操作规定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

4·节约使用昆虫标本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

5·爱护公物,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6·保持清洁,实验完毕应将昆虫尸体等残杂物品倒入指定容器内;仪器、用具检查后归还原处。

7·值日同学应认真做好清洁整理工作,离开实验室应认真检查水电开关是否已关好。

张传溪、余虹修订于2001.2目录实验一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实验二昆虫的胸部、翅及其附肢足实验三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属器官、体壁实验四昆虫的生物学实验五昆虫内部器官(系统)的位置和消化器官及排泄器官实验六昆虫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发音器实验七昆虫的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实验八昆虫纲各目识别附:检索表的使用实验九蜻蜓目、等翅目、直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同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一半翅目、缨翅目、脉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二鞘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的分科实验十四双翅目的分科实验十五膜翅目的分科附1:《普通昆虫学》实习计划附2:昆虫标本的采集附3:《普通昆虫学》多媒体授课提要附4:复习思考题实验一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一、目的要求:1. 认识昆虫体躯外形的一般特征。

2. 了解昆虫头部的构造及主要附属器官的着生位置,认识头壳上的主要骨片和沟及骨骼,了解头型的变化。

3. 认识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主要变化类型。

观察昆虫标本

观察昆虫标本

观察昆虫标本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科学家和爱好者们通常会使用昆虫标本进行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观察昆虫标本的方式,介绍昆虫的分类特征、观察技巧以及如何保存和展示昆虫标本。

一、昆虫的分类特征昆虫是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生物。

它们具有以下主要的分类特征:1. 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通常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头部有一对触角,用于触觉;口器则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啮咬式口器、吸管式口器等。

胸部有三对腿和一对或两对翅膀,用于行动和飞行。

腹部通常用于消化和繁殖。

2. 外骨骼:昆虫具有外骨骼,它是一种坚硬的外壳,能够保护和支持昆虫的身体。

昆虫的外壳通常由几对板块组成,这种结构使它们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3. 对称性:大多数昆虫都是二侧对称的,这意味着它们的左右两侧是相互镜像的。

这种对称性在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器官布局中得到了体现。

4. 数量庞大: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类群,已知的昆虫种类有超过100万种,而且科学家估计实际的种类可能还有很多尚未被人类认知。

二、观察昆虫标本的技巧观察昆虫标本是了解昆虫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观察昆虫标本的技巧:1. 使用放大镜:昆虫标本通常很小,所以使用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它们的细节特征。

放大镜应选择适当的倍数,以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昆虫的各个部分。

2. 照明条件:观察昆虫标本时,适当的照明条件非常重要。

光线需要均匀而柔和,以避免出现过亮或过暗的情况。

可以使用日光灯或专业昆虫观察灯来提供适当的照明。

3. 观察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昆虫标本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角和信息。

可以观察昆虫标本的头部、胸部、腹部、口器以及触角等部位,从而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结构和功能。

4. 记录观察结果:观察昆虫标本时,可以使用纸和笔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昆虫的形态特征、颜色、大小以及其他发现。

昆虫实验报告总结

昆虫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一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为了深入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昆虫实验,通过采集、观察、分析等方法,对昆虫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实验内容1. 采集昆虫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等地点进行昆虫采集。

主要采集方法有:(1)网捕:适用于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

具体操作方法为:当昆虫飞来时,迎面用网捕捉,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

(2)扫捕:适用于大片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

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许多小虫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

(3)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2. 观察昆虫采集到的昆虫在实验室进行观察,主要内容包括:(1)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体形、颜色、翅膀、触角、足等。

(2)昆虫的生活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环境等。

(3)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了解昆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昆虫防治病虫害。

3. 制作昆虫标本将采集到的昆虫进行整理、固定、干燥等处理,制作成昆虫标本。

制作过程如下:(1)整理:将昆虫的翅膀、触角、足等部位进行整理,使其恢复原状。

(2)固定:将昆虫放入毒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使昆虫失去活性。

(3)干燥:将固定好的昆虫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

(4)粘贴:将干燥好的昆虫粘贴在标本板上,标注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种类丰富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集到了多种昆虫,如蝴蝶、蜻蜓、蝗虫、蚂蚁、蜜蜂等。

【最新】昆虫标本实验报告-word范文模板 (15页)

【最新】昆虫标本实验报告-word范文模板 (15页)
篇二:昆虫采集、分类实验报告格式
浙江农林大学
实验室开放项目(201X-201X-2)
常见昆虫采集、分类识别与标本制作
姓名 沈杰 学号201X18020220
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业 地信
林业与 生物 技术学院
一、实验目的
昆虫种类众多,形态多样,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环境分布的不同昆虫类群,在实验室内利用生物解剖镜、显微镜进行分类鉴定,识别不同类群的昆虫种类,了解植物园昆虫多样性的分布;同时通过利用采集的标本来学习常见观赏昆虫标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达到锻炼实验操作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4)安触角、贴标签:粘贴好四翅后,可将该虫触角安放在左、右两个前翅之间的斜前方,特别是有些蛾类的触角,是鉴定雌雄性别的特征,更应该注意保护完整
标签可用黑色绘图墨水写在描图纸上制成,书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种名、采集日期和采集地点。安放时,用小镊子夹起标签,使字的正面向着载胶带的胶面,放在左右两个后翅中央的下方。
3、采集记录
笔记本、记录笔、标签纸、相机
日期、时间、地点、生境、寄主、采集人
(二)昆虫标本制作
1、针插标本制作法
昆虫针:00、0、1、2、3、4、5
三级台:作用
针插位置:不同类群位置不同
插针后的效果:整理姿态
2、蝶蛾类昆虫展翅法
展翅板、自制简易展翅板
前翅后缘与躯干垂直;硫酸纸平压;大头针固定
3、贴翅标本制作法
至此贴翅标本就制作成了。这时可以看到虫翅呈展翅式,翅上的斑纹色彩也清晰可见。若把这种标本放在相册中,将成为别具一格的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艺术性的标本珍藏品。
4、幼虫标本浸制法
1) 排空肠道

昆虫分类实验报告

昆虫分类实验报告

篇一:昆虫分类实验报告昆虫重要的目与分类特征一、实验目的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3、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意义:将客观事物分门别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

2、依据: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各部位的不同特征,主要有: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征、地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3、方法:遵循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

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种名+亚种名组成,是“三名法”。

命名分类单元遵循“优先律”,即为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

4、分类检索表:检索表是生物分类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级分类阶元的鉴定。

编制时采用对比分析和抽象归纳的方法,要求选取各阶元重要、突出、明显、稳定的特征。

常见形式有:双项式、单项式、包孕式等。

基本原则为将标本特征不断“一分为二”、尽量选取绝对特征、两组的数量特征不能重叠、不使用含糊词句。

三、动物与器材1、实验材料:昆虫永久装片2、实验器材:显微镜、体视镜四、方法与步骤依次逐个观察各装片,结合资料图解,观察思考各类装片的形态差异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仅举一对,作为例子六、实验结果蝼蛄前足为开掘足,各节均粗短有力,适应挖掘;其胫节扁平强大,端部4个发达的齿;跗节有3节,较小。

螳螂前足为捕捉足,能有效挟持猎物;其基节长而大;股节发达,腹面有凹槽,两侧缘具刺;胫节腹面亦呈凹槽状,两侧缘具刺。

弯折时嵌合在股节凹槽内。

两种昆虫前足不同的形态分别与它们挖掘、捕猎的功能相适应,体现了形态与功能的相互联系。

对以下昆虫分类到目:蚊子、蚱蜢、蟑螂、菜粉蝶、黄蜂、蜻蜓、螳螂、蝉、金龟子、体虱昆虫分类检索表(目)(1)无翅或极退化---------------------------------(2)有翅-----------------------------------------(3)(2)刺吸式口器-----------------------------------虱目——体虱(3)有一对翅-------------------------------------(4)有两对翅-------------------------------------(5)(4)刺吸式口器-----------------------------------双翅目——蚊子(5)前翅为膜质-----------------------------------(6)前翅为革质-----------------------------------(8)前翅为鞘质,且为咀嚼式口器-------------------鞘翅目——金龟子(6)翅为鳞翅-------------------------------------鳞翅目——菜粉蝶翅不为鳞翅,刺吸式口器-----------------------同翅目——蝉翅不为鳞翅,咀嚼式口器-----------------------(7)(7)休息时翅膀平置在身体两侧---------------------蜻蜓目——蜻蜓休息时,翅膀收于背后-------------------------膜翅目——黄蜂(8)第一对足为捕捉足-----------------------------螳螂目——螳螂第三对足为跳跃足-----------------------------直翅目——蚱蜢三对足均为步行足-----------------------------蜚蠊目——蟑螂篇二:昆虫采集、分类实验报告格式浙江农林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2010-2011-2)常见昆虫采集、分类识别与标本制作姓名沈杰学号201118020220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地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一、实验目的昆虫种类众多,形态多样,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昆虫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昆虫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实验9 昆虫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一、实验目的: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数量、种类最大的门类,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纲。

通过对不同昆虫的触角、口器、翅和足的特征的观察,了解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以及不同目的特征。

二、实验材料:1.多种昆虫的触角、口器、足的永久装片;2.不同昆虫的干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显微镜、放大镜等。

四、实验步骤:1.回顾理论课上所讲授的昆虫纲的主要特征,以及昆虫纲不同目的主要特征。

对照实验课上的昆虫进行分类。

2.昆虫的口器:蚊子的口器蝇的口器3.昆虫的足:4.昆虫的翅:5.昆虫的触角:昆虫的触角6.蜻蜓总目:蜻蜓总目分差翅亚目和束翅亚目。

(1)差翅亚目的昆虫在静落时翅是是平铺在身体的背侧,分蜻总科、蜓总科。

蜻总科的特点是:节前横脉一一对应,但前后翅的翅室方向不一致,前翅小锐角向身体的后方,后翅小锐角向身体外侧,如蜻;蜻蜓总科的特点是:节前横脉不一一对应,但前后翅的翅室小锐角都向身体的外侧,如,蜓。

蜓(2)束翅亚目的昆虫在静落是两对翅是束在背上的,分葱总科和河葱总科。

葱总科的特点是:节前横脉少于4,且有翅柄,如豆娘;豆娘河葱总科的特征是:节前横脉多于4,但无翅柄,如艳娘。

艳娘五、实验注意事项:1.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2.了解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3.辨别蜻与蜓。

六、实验结果实验作业:1.列表写出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翅目、螳螂目、蜻蜓目的不同特征。

2.编写常见昆虫的检索表七、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变态(示范)1.无变态如衣鱼的幼虫与成虫,除身体较小和性器官未成熟外,其他无大差别。

2.有变态(1)渐变态如蝗虫。

从幼虫生长发育到成虫,除翅逐渐成长和性器官逐渐成熟外,没有其他明显差别。

这种幼虫称为若虫。

生活史中没有蛹的阶段。

(2)半变态如蜻蜓。

幼虫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虫都不同:幼虫生活在水中,有临时器官;成虫生活于陆地,临时器官消失。

这种幼虫称稚虫。

生活史中也无蛹期。

(3)完全变态如蚕。

昆虫学捕捉昆虫制作标本实习报告

昆虫学捕捉昆虫制作标本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实习地点:我校生物学实验室及校园内指导教师:XXX教授一、实习目的本次昆虫学捕捉昆虫制作标本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实习生深入了解昆虫的分类、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提高我们对昆虫学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为我们讲解了昆虫学的基础知识、昆虫标本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保存昆虫标本。

2. 昆虫采集实习期间,我们分组在校园内进行昆虫采集。

我们利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在不同的生境中捕捉昆虫。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昆虫、如何有效地捕捉它们,并了解到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昆虫标本制作采集到的昆虫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制作成标本。

我们学习了昆虫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包括插针、展翅、整姿、风干等。

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昆虫学家对生物细节的严谨态度,以及对美的追求。

4. 昆虫标本保存制作完成的昆虫标本需要妥善保存。

我们学习了昆虫标本的保存方法,包括使用昆虫盒、展示盒等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干燥剂、酒精等保持昆虫标本的形态和颜色。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实习体会本次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昆虫学实践的乐趣和挑战。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昆虫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深感昆虫学是一门富有挑战性和趣味的学科,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

实习报告人:实习生XXX2023年6月30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其中哪些特征是对陆生生活的适应?
一般外形
昆虫分类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练习使用检索表鉴定昆虫。 2.认识昆虫纲一些常见代表种类及重要经济昆虫。 3.了解昆虫常用的重要分类特征(如口器、翅、足和触角等) 的基本构造及其变化情况。
二、实验内容:
1.昆虫分类,练习使用检索表。 2.认识昆虫纲一些常见代表种类及重要经济昆虫。 3.昆虫常用的重要分类特征(如口器、翅、足和触角等)的观 察。
三、实验用品和仪器: 用品:捕虫网;扫虫网;标本盒;小铁铲;小镊子;大镊 子;平头镊子;毒瓶;福尔马林;酒精、注射器、酒精乙醚 混合液、三角纸袋;透明纸、大头针、昆虫针;盛针台;
标本钳;整姿台;展翅板;泡沫塑料;粘虫小纸条;三级台; 解剖针;毛笔;粘虫胶;还软器;标签等。 仪器:光标显微镜;普通显微镜;体视镜。 五、实验作业: 1. 交一份课程实习报告(包括昆虫采集方法和种类)。
表,(至少包括8-10个常见目的昆虫)。 2.填图1、2:填出昆虫各部位的名称及所属目。
填 图 1:
填图 2:昆虫采集课外实习来自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会采集标本、固定标本、制作标本及保存标本。
二、实验内容:
1.原生动物及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 2.昆虫及其它陆生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 3.观察标本、固定标本、制作标本及保存标本。
1. 蝗虫的浸制标本。
用品:解剖工具、蜡盘、大头针,95%酒精,擦镜纸、福尔 马林(即40%甲醛溶液)、酒精乙醚混合液。 仪器: 解剖镜、放大镜。
四、示范标本:昆虫不同类型的翅、足、口器及触角。 五、作业: 1.绘图:绘制蝗虫的形态与附肢,并注明各部分的 名称。 2.思考题:
通过蝗虫的解剖和观察,说明昆虫纲的主要特
19.鳞翅目—粉蝶等;20.蚤目—人蚤;21.双翅目—蚊、蝇等;
22.膜翅目—蜜蜂、胡蜂等;23.纺足目—足丝蚁;24.广翅 目—鱼蛉。
用品:解剖工具、蜡盘、大头针,培养皿、擦镜纸、酒精乙醚
混合液。 仪器:解剖镜、显微镜。 四、示范标本:昆虫各种口器、翅、足和触角。 五、实验作业:
1.根据自己所鉴定的昆虫制作一个简单的昆虫纲各目检索
三、实验材料、用品和仪器:
材料:无翅亚纲 缨尾目—衣鱼;2.弹尾目—跳虫 有翅亚纲 蜚蠊目—蜚蠊;2.螳螂目—螳螂;3.直翅目—蝗虫、蠡蟖、 蟋蟀和蝼蛄;4.竹节虫目—竹节虫;5.等翅目—白蚁;6. 蜻蜓目—蜻蜓;7.蜉蝣目—蜉蝣;8. 衤责翅目—石蝇;9. 革翅目—蠼螋;10.同翅目—蝉、蚜虫、介壳虫等;11.半 翅目—蝽象、田鳖、松藻虫、风船虫、红娘华、水斧虫等; 12.食毛目—羽虱;13.虱目—人虱;14. 缨翅目—蓟马; 15.鞘翅目—天牛、金龟子、米象等;16.脉翅目—草蛉; 17.长翅目—蝎蛉;18.毛翅目—石蚕;
实验三、昆虫(蝗虫)的 形态解剖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节肢动物高度发展与广泛适应性、甲壳类适应水生
生活及昆虫适应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2、通过亚洲飞蝗的比较解剖,进一步认识动物体结构适应 与其机能,动物与环境的统一及动物的整体性。 3、学习亚洲飞蝗的一般解剖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亚洲飞蝗的一般解剖方法。 2、学习昆虫纲常见代表动物。 三、实验材料、用品和仪器: 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