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报告点亮海岛地质旅游之光海口火山口公园调查研究
自然资源实习报告
![自然资源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67a923fd0a79563d1e7239.png)
实习报告专业:地理科学姓名:王珍学号:5自然资源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1年4月9日——2011年4月21日二、实习地点:海南省海口、琼州、三亚、博鳌、石碌、阳朔、肇兴等地三、实习成员:梅再美周国富周明忠田茂超刘泉朱珂以及09地科全体成员四、指导老师:梅再美周国富周明忠朱珂五、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能将已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地理知识的浩瀚,走到哪里都有地理知识的存在,都能接触到有关地理的事物。
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地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实践性和研究性的独特课程,通过针对性的实习使师范生能将书本知识实践化,并且能将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与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对照起来,从而更深更真地理解、感悟地理知识的魅力和在每一个地理学习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同时,体验野外的探究式学习,加强我们对地理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接触大自然,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关注地理万物。
在野外中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
六、海南概况海南省简称“琼”,是我国唯一的特区省。
它位于东经108°37′-111°05′,北纬18°10′-20°10′之间。
位于中国最南端,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含海洋)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
全省陆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5.03万人,省会为海口市。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热带北缘,是我国的第二大岛。
北部隔着琼州海峡与广东的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全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1528km,总面积33920平方千米。
通过这十三天的实习,我了解的海南的自然资源大致如下:(一)土地资源具有潜力的土地资源,全岛可利用面积达98%以上。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bae20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e.png)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1. 引言1.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地理及历史背景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地处美丽的临港风光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
该古村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火山遗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浓厚的海南岛特色,反映了海岛文化的独特魅力。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历史悠久,据考证建立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该古村落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成为海口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口市城区东部,交通便利,是海南省内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化旅游景点。
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逐渐成为游客们探寻海南文化遗产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1.2 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美术资源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艺术产业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艺术创作和表现,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加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美术资源开发还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兴旺。
文化遗产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是对先人智慧和劳动成果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责任,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贡献。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更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火山古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面临着一些现状与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石山镇火山古村落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压缩和开发的压力。
一些传统建筑被拆除,原有的村落结构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
![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561d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9.png)
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一、引言绿岛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海域,是一个珍稀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
多年来,绿岛面临着恶劣的环境破坏和非法捕捞等问题,为保护绿岛的生态环境,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对绿岛保护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二、生态环境调查首先,我们进行了绿岛的生态环境调查。
绿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珊瑚礁、海洋生物和海底地形等。
然而,我们发现绿岛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威胁,如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过度捕捞和破坏性的旅游开发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珊瑚礁白化、海洋生物种群减少和海底地形的破坏等严重后果。
三、珊瑚礁白化与保护措施珊瑚礁是绿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近年来绿岛的珊瑚礁遭受了白化现象。
白化是指珊瑚体内共生藻类的数量减少或消失,导致珊瑚变白。
白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温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酸化等,这些因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为了保护绿岛的珊瑚礁,我们提出以下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珊瑚礁的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保护珊瑚礁的活动,例如潜水、观测等。
2. 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珊瑚礁的监测体系,定期进行水质、温度等指标的监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3. 控制温度和光照:通过调整附近工业污染和人类活动,控制绿岛水域的温度和光照,减少珊瑚白化的风险。
4. 禁止破坏性采矿:严禁在绿岛海域进行破坏性的采矿活动,保护珊瑚礁的栖息地。
四、海洋生物保护绿岛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我们的调查发现,近年来绿岛的海洋生物种群遭到了严重的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非法捕捞等因素造成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措施:1. 规范渔业管理:加强对渔业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捕捞政策和捕捞季节,控制渔业的规模和捕捞量。
2. 禁止非法捕捞:加强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捕捞船只的巡查和执法力度。
3. 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等环境污染源,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海口火山口森林公园景区SWOT分析
![海口火山口森林公园景区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367b0cde80d4d8d15a4f70.png)
海口火山口森林公园景区SWOT分析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15公里的秀英区石山、永兴两镇境内。
景区内火山群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1,优势(strength)分析1,1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海口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属地堑——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
分布40座各种类型的火山和30余条熔岩隧洞,蕴藏丰富的优质饮用矿泉和疗养地热水,保存有被喻为海口城市“绿肺”的热带原生林和独具特色的玄武岩石器古民居。
海口石山火山群以其火山成因的典型性、类型的多样性、形态的优美性、矿泉的珍稀性和火山生态的完整性而成为国家重要的地质遗迹。
1,2气候条件优越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多台风暴雨,秋季凉爽舒适时有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
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4.2℃,最高平均气温28.6℃,最低平均气温17.7℃。
2,劣势(weakness)分析2,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海南省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国际旅游岛,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海南的经济基础依然较为薄弱。
虽然提出发展旅游业,但是依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发展。
2,2交通制约海口火山群位于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石山镇,距市区仅15公里,西线高速公路转绿色长廊可达,绕城高速公路穿过园区。
但是,海南本省是独立岛屿,与大陆相距较远,对大陆的游客来讲,就有较大的制约性,交通是极大的不便利。
2,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有待提高由于经济薄弱,旅游投入不足,海口火山口对外宣传明显不够。
现在仍是“养在深闺人未知”其影响远不及其它类或同类的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相当低。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设计探究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设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4f78f30722192e4436f628.png)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设计探究发表时间:2019-04-03T11:50:42.98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期作者:郑森鹏[导读]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以火山文化为基础,突出火山景观主题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将游客服务中心、休憩景观等问题进行梳理,增加娱乐、观赏、素质拓展等娱乐项目,使火山口文化更丰富。
郑森鹏海口经济学院摘要:在此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马鞍岭火山口地区,通过现状考察该公园的规划、格局、植物、文化等破坏较为严重,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以火山文化为基础,突出火山景观主题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将游客服务中心、休憩景观等问题进行梳理,增加娱乐、观赏、素质拓展等娱乐项目,使火山口文化更丰富。
关键词:公园广场设计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一、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概述:1.1简介及设计前景: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位于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离海口市区约20公里,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最大者海拔2.2米,深90米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
因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是琼北地区至高点。
周围还有几十个小的火山口火山眼。
1.2设计意义:意义: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成火山旅游特色文化,倡导健康的旅游环境,提供更好的旅游休憩资源,通过地质文化的把握地域和设计的总体特征,在基与广场设计和理念进行规划,注重公园设计的分区,促进火山风情的发展,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挥出较大的意义,彰显着地址文化的底蕴,提升海口市的城市印象。
二、现存问题与设计思路:2.1现存问题:1.由于道路的的不完整,随意性较强,排水不当,下雨天雨水的倒流,使得公园不雅,一味的追求人造自然美,忽略人们的需要,缺乏人性化考虑,破坏严重并影响公园的整体景色。
2休憩景观没有其独特的造型或别具匠心的形式,现有的设施不方便人们的利用,不足以满足人的需求。
3.不重视对植物的后期管理,造成植物的杂乱生长,没有体现地方文脉和场地精神,没有考虑植物季相变化,没有充分的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破坏了景观环境,公园生态降低。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a098822ed630b1c59eeb5f7.png)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即中国雷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是在海口石山火山口公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公园1996年承办了“世界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先后被评为“海南省优秀旅游景点”、“海南省十佳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它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群地质公园,也是海南省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具有突出而重要价值的世界级旅游景区。
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西部石山镇,离海口闹市区约20公里,属地堑-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
由距今1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区内火山群面积约108平方公里,蕴藏丰富的优质饮用矿泉水和疗养地热水,保存有被喻为海口城市“绿肺”的热带原生林和独具特色的玄武岩石器古民居。
火山群大大小小火山共有40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鞍岭火山。
马鞍岭由两座相邻火山连接而成,因其状似马鞍而得名。
马鞍岭火山口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
熔岩隧洞神秘奇幽。
石山火山群内有火山熔岩隧洞几十条,以仙人洞、火龙洞和卧龙洞最为壮观。
仙人洞位于石山镇荣堂村,全长1200米,因传说道士在洞中修炼成仙而得名。
仙人洞曲径通幽,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火龙洞洞口古榕蔽日,洞中熔岩石乳千姿百态。
卧龙洞平坦宽阔,洞中可同时开进两部大卡车,容纳一万多人。
特呈岛红树林考察报告
![特呈岛红树林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71ad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8.png)
特呈岛红树林考察报告红树林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洋泥质滩涂的植物群落,期着防海潮,保护海岸,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红树林5月开花,6月结果,7月成熟,能“胎生”繁殖,潮隐汐现于海水中,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当你走进林间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树上吊着翠绿色的心形果实,青翠欲滴宛若一枚枚碧玉坠子。
有些树上悬着红头绿尾的“小纺锤”,约20厘米长,这就是它们的种子了。
种子成熟后可以在树上萌发,甚至成为幼苗。
当大风或自重加大而下坠时,就会落进泥滩里,再也不会轻易被海水俘走,幼苗很快又会成为新植林。
这就是为了防止种子被海水冲走,红树林进化成的奇特“胎生”。
由于红树林树冠茂密、根系庞大、落叶厚实,为鱼虾蟹贝螺藻类等海洋生物和多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气息地,也是候鸟迁徙的停歇区。
林间、树荫、水下常可看到弹涂鱼(又名跳鱼)、尖头鱼、沙甲鱼、比目鱼、墨鱼、鱿鱼、章鱼、白鳝、大白虾、斑节虾、龙虾、泥虾、狗虾、赖尿虾、膏蟹、花蟹、石蟹、蟛蜞等常来这儿嬉戏,海豚、海龟、海蛇等稀客也偶尔到此一游。
生活在红树林滩涂的还有海藻、沙虫、蚝螺……各色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好比一座天然的水族馆。
特呈岛红树林面积500多亩,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目前现有最老的树龄达5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树形最优美的红树林古群落,由白骨壤、红海榄、桐花、秋茄等品种组成,成片状或袋状分布在滩涂,苍翠葱茏,千姿百态,犹如一座海上树林。
它与白细的沙滩、艳红的火山石、湛蓝的海洋、畅翔的红嘴鸥、故朴的渔村、勤劳的采海人……融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景。
特呈岛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特呈岛海洋公园的核心区域,由红树林观光栈道、生态广场、观景台、休闲购物区等部分构成。
沿公园木栈道可观赏到中国树型最优美的红树林古群落、多种珍稀鸟类和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组成的海洋湿地生态圈。
在观景台可欣赏白细的沙滩、艳红的火山石、湛蓝的海洋构成的美景。
可亲临四百多年历史的冼太庙,感受千年海岛古朴的民俗信仰。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https://img.taocdn.com/s3/m/320f4ec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4.png)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相信你一定知道火山,在电视或电影里应该也看过火山爆发的场景,一定会被它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
其实这种波澜壮阔的场面在这里就曾经发生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口的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认识认识火山这个汹涌的自然之力。
火山口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石山镇,距海口市约15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
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死火山口群,是我国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遗址。
被专家称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1996年世界旅游日的主会场曾经设在这里。
在2004年火山口公园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名录。
2006年广东湛江雷明半岛火山群联合申报的雷琼地址公园,获得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
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海南雷琼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
在火山口公园,我们主要参观的是马鞍岭火山口,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之一,在火山口公园的众多火山中尤为突出,它山高222.8米,是琼北最高峰。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做马鞍岭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南北两座山坡,这两座山坡从远处看就像一座马鞍,所以当地人非常形象的撑称它为马鞍岭。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马鞍岭火山口了,我们顺着这登山台阶往上爬。
大家请看前面这座露天小石庙,据说是清代修建的。
案上供奉着三位神仙,分别是土地神,山神和风雨神。
传说这三位神仙曾经把一位仙女从凶恶的火神那里解救出来,并保佑当地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此当地居民每逢重阳节和军坡节都带着祭品来这里祭拜这三位祖先。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火山口的最高点,它口径有130米,深90米。
如果我们沿着石梯而下可以直达地步,在那我们还能看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溶洞和熔岩,假如您对着深深的洞大声吆喝一声,它会传来悠远的回音。
今天我们登上了火山口,试想象当年那种壮观的场面,难道不觉得大自然威力之所在吗。
这里被地质专家称为火山岩洞博物馆。
在火山口地区有一大名吃叫石山壅羊,石山壅羊专吃火山上省长的羊草长大,它的肉质爽滑可口,汤清香沁心,不腻不膻,香港著名武侠小宋佳梁羽生先生吃了石山羊后就赞不绝口。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https://img.taocdn.com/s3/m/eef5787327284b73f24250ef.png)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各位团友大家好,您瞧,又是一个艳阳天,让我们带着同阳光一样灿烂的好心情,愉悦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行程。
今天我们即将前往的就是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石山镇,距海口市约15 公里,沿海榆中线公路大约行车20 分钟。
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4A 级景区,是海南目前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这里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遗迹。
1996 年中国世界旅游日主会场在此开幕;2006 年海南琼北火山口群与广东湛江雷明半岛火山口群联合申报的雷琼地质公园获评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群地质公园,也是海南省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确认具有突出和重要价值的世界级旅游景区。
公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7万至100万年前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死火山口群。
邻近火山口地下的火山岩洞群是火山喷发的产物,被地质专家誉为天然的火山溶洞博物馆。
尤其以仙人洞和卧龙洞最为出名。
其中仙人洞洞口的岩石上有“石室仙踪”石刻,该洞洞中有洞,且在该洞中发现了类似古人类使用的石器,所以专家们认为仙人洞有可能是人类祖先穴居的遗迹。
在山下的农具展示地,大家可以看到古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具。
它们全部由火山石打造,例如石磨,石臼等等,我们不难从中了解到海南火山石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里就连路面也是由火山石砌成的,据说赤脚踩上去可以按摩脚底穴位,消除旅途疲劳,起到保健功能。
大家应该对电影中火山喷发的景象记忆深刻又充满好奇吧,在我们第二站“演艺广场”中,您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我们火山文化的内涵。
演艺广场两边六边形建筑,采用蜂房似的设计,再加上其前方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到此冷凝形成的块状熔岩,其左侧铺在地面上的岩溶被。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年火山喷发熔岩如洪水奔流的壮观景象。
沿途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根部包裹着火山岩石的榕树,以及绿意盎然的重阳木。
重阳登山已变成游客来火山口公园的一大盛事。
公园内火山口最高点的马鞍岭海拔为222.8 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之一,而且是琼北地区的最高点,马鞍岭有两座火山口,呈双锥型,形似马鞍,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马鞍岭。
研究性学习课题_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_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9ba74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1.png)
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简介1.课题名称:保护宝岛文化,调查海南岛文化遗产现状2小组成员:3.提出课题的理由:海南岛本身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的小岛,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给世人留下许多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但今天许多人都将这些珍贵遗产淡忘,甚至有人对其进行破坏,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个系统的调查。
4.课题研究的目的:让更多岛内和岛外的人了解海南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升公众保护海南岛文化遗产意识。
5. 课题研究方案:1.通过上网,图书馆等查阅海南岛文化相关资料。
2.分发问卷进行调查,在网上进行调查。
3.归纳小结。
4.以论文形式展出结果。
6.指导老师:7.成果形式:论文二.课题介绍海南岛在其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岛屿相比,有着自己独特之处。
在这个与中国大陆土地以及南海领域相接的地域里,有着许多许多先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文化,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岛海南主要的一些珍贵文化遗产:海口钟楼海口钟楼的历史悠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6年)海口设立统管本岛沿海十处的海关总口,国内沿海港口和东南亚各国来往商船日渐增多,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被清迁辟为对外口岸,来往客商明显增多,民国12年(1923年)海口运通商发达,港口繁荣,商务活动鼎盛。
但当时海口市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计时设施,给交通、商务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民国17年(1928年)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发动海外侨胞捐款集资仿照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精心设计,于1929年在遥对入海口的长堤马路马头兴建海口钟楼以便统一时间。
建成混合红构的大钟楼,高五层,占地16平方米,墙体用红砖砌筑,白石灰塞缝。
大钟设置在五楼,四面安装7块厚2公分的大理石构成直径2米的钟面,钟时刻在理石上,并嵌上铅牌涂以黑色,钟面针长0。
96米,分钟长1。
6米,报时的音响由2个一大一小的生铁铸成的鸣钟组成,每隔30分钟报时一次。
当时大钟是一个辘轳卷上10多米的钢丝绳,另一端吊上一个大铁碗,利用垂直重量启动行走的,吊砣从四楼垂落底层,历时两天,因此,每隔两天必须转动辘轳将吊砣卷上五楼,周而复始,时间较为准确。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0c9a5cccbff121dc368327.png)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区域概况海南岛,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西起108°37′E的鱼鳞角,东至111°03′E的铜鼓角,北自20°10′的海南角(木兰头),南到18°10′的锦母角,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含海洋)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
海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
全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森林面积1714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热带天然林约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的。
(一)自然条件1 地质地貌海南島為一大陸島,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一倒扣碗狀。
以五指山、鹦哥岭为中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猕岭、雅加大岭、吊罗山等。
其中最高峰是五指山,海拔1876米。
海南山脈大体上可分為三大山脉:●五指山山脉:位于岛中部,主峰五指山海拔1867.1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峰。
●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鸚嘴峰海拔1811.6米,為海南第二高峰。
●雅加大岭山脉:位于岛西部,主峰海拔1519.1米。
2 气候与水文海南是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温差小于15摄氏度。
最冷月为一、二月,气温降至16~21摄氏度;最热月为七、八月,均温25~29摄氏度。
除了岛屿中部的山区,每日平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
海南省的氣候幾乎四季如春,冬季有不少人到琼避寒。
海南島四面環海,鄰近北部灣及越南,夏季常受熱帶氣旋吹襲;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偶然亦會有熱帶氣旋在此生成,或會影響華南沿岸。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介绍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839a5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e.png)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介绍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Hainan Volcanic Cluster National Geopark)位于海南岛东部,是中国第一个火山地质主题公园,于2007年10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这个地质公园位于五指山市和琼海市交界处,总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包括了丰富多样的火山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
地质公园内有古老火山口、熔岩洞穴、火山台地等多种地质景观,是研究火山活动和地壳构造的重要实地考察基地。
该地质公园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了五指山、黑山岭、火山口湖和万宁七仙岭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海南岛上数百万年前火山喷发活动和玄武岩地貌特征。
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的火山体和矿物资源是地质学者和游客研究和参观的热点。
地质公园也是海南地质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这些独特的地质景观。
在地质公园的开发过程中,环保也是一项重要议题。
公园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致力于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并采取措施保护植被,防止侵蚀,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以保护地质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作为中国首个火山主题地质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的重要窗口,也是一个融合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和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海南地质分析报告
![海南地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8405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9.png)
海南地质分析报告1. 导言本报告对海南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程和决策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参考。
海南地处热带地区,其地质特点非常独特,本报告将分析海南的地质背景、地理特征、地震活动以及岩石类型等内容,以期提供全面的地质知识。
2. 地质背景海南位于南海北部,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岛屿,地质历史悠久。
根据研究,海南的地质背景可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地质活动。
海南岛的形成主要源于火山喷发和地壳构造活动。
3. 地理特征3.1 地形海南拥有丰富的地理特征,主要由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
山地主要集中在岛屿的中部和西部,山势险峻,多为喀斯特地貌。
丘陵则分布在海南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
海南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和河口平原。
3.2 气候海南地处热带气候区域,独特的气候环境对地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海南全年气温较高,且湿度较大。
海南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多台风来袭。
这种气候条件下,地质过程加速,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十分显著。
4. 地震活动海南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但不可忽视。
历史数据显示,海南多次发生过中小型地震,其中一些地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南部海域,这与海南岛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对海南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较小。
5. 岩石类型海南地区的岩石类型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火山岩、喀斯特岩、沉积岩等。
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山地地区,是海南地区潜在的矿产资源。
喀斯特岩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其特征是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了众多的洞穴和地下河流。
沉积岩广泛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平原地区,这些区域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6. 结论通过对海南地区的地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海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地质背景和独特的地理特征,对研究地质过程和发展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海南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但仍需要重视地震的可能影响。
3.海南地区有丰富的岩石类型,包括火山岩、喀斯特岩和沉积岩,这为矿产开发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潜在机会。
研学海口火山口心得体会
![研学海口火山口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7768e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5.png)
研学海口火山口心得体会海口火山口是一个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火山口地质公园内的自然景点,是一座古老的火山口遗迹。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前往海口火山口考察学习。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颇多,深深感受到了地质的奇妙与生命的伟大。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1000字的篇幅,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海口火山口的地质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火山口是一座圆形的山口,周围高耸的山峰环抱着火山口,构成了壮美的景色。
在我到达火山口时,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
我站在火山口边缘,俯瞰着深不见底的火山口,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圆形盆地中。
这里的景色比我想象中还要壮观,无论是从火山口的高度还是周围的山峰,都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奇妙。
其次,我对地球的地质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火山口内,我们得知这座火山口形成于几百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而现在火山已经不再活跃。
这次考察让我领略到了地球的深沉和浩瀚,强调了时间的积累和地质活动对地形的塑造。
走在火山口内部,我看到了各种岩石,有些是显眼的黑色火山石,有些是被熔岩侵蚀后形成的奇特岩石。
从这些岩石中,我看到了地球历史的长河和地质变迁的痕迹。
此外,海口火山口也让我对自然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火山口地质公园内,我们看到了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种叫做海南硫苔的植物,它们是火山区特有的植物,生长在火山喷发后,对于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的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植物正处于濒危状态,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我深深地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最后,海口火山口的旅程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友谊的力量。
在火山口的攀登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战,有时候会腿脚发软、气喘吁吁。
但是,我的同学们总是相互鼓励,互相搀扶着前行。
当我们终于登顶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无比的成就感和团结力量。
而这份力量不仅仅体现在攀登的过程中,在整个活动中,我们都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昌乐火山口实习报告
![昌乐火山口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8ae60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1.png)
昌乐火山口实习报告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地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火山口地貌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探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火山口地貌的形成、特征及生态环境,我于近期赴昌乐火山口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考察。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火山口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2. 了解火山口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措施;3.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火山口地貌观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火山口地貌的基本特征,如火山口形态、火山喷发纹理、火山岩柱等;2. 生态环境调查:调查火山口周边的生态环境,分析火山口地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 保护措施研究:了解火山口地貌保护的措施及成效,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4.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过程1. 火山口地貌观察: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昌乐火山口的形态为圆锥形,直径约60米,深20多米。
火山口周围的岩壁陡峭,火山喷发纹理清晰,呈现出不同的倾斜状、垂直状和弯曲状。
火山岩柱拔地而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2. 生态环境调查:火山口周边生态环境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有多种植物和动物生存。
然而,由于火山口地貌的特殊性,生态环境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3. 保护措施研究:昌乐火山口地质公园为保护火山口地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保护区域、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治理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4.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习收获1. 掌握了火山口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2. 了解了火山口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措施;3. 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认识到了火山口地貌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六、结论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火山口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昌乐火山口地质实习报告
![昌乐火山口地质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87de0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9.png)
昌乐火山口地质实习报告昌乐火山口地质实习报告的讨论。
野外的实地实习,让我明白了陆游的这一句名言:“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实地的观察,亲身的感知,真正的自己动手,自己去探求,我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所学习的专业课。
实习不仅仅是重温课本所学的知识,更是体力,精力与创造力的锻炼。
山路的崎岖陡峭,太阳的毒晒,雨天的困扰,都没能阻挡老师和同学们探求真理的热情,这更是一次对自己能力的锻炼。
在实习期间,老师经常会针对我们眼前所看到的现象向同学们提问,让大家自己思考,探寻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这无疑锻炼了我们自己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次实习,乐趣颇多,收获颇多。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次实习,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与温暖,这也是我深深的体会之一。
最后,感谢辛勤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你们辛苦了,谢谢。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理坐标:东经 114°36′~122°43′,北纬 34°25′~38°23′。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向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 400 多千米,东西最宽约 700 多千米,总面积约153300 ㎞2。
昌乐一临朐地区地处山东半岛西部。
东与潍坊、安丘,南与沂源、沂水相接,北与寿光交界,西与淄博市毗邻,总面积 2,868 km2 黄岛实习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西北连接陆地。
行政区划上属于青岛市,包括两市一区,即胶州市、胶南市和黄岛区。
新汶盆地是鲁西南一个小型的新生代陆相盆地,在大地构造上称为“新汶单断拗陷”,形态上为一箕状的、不对称向斜盆地,基底为太古界的变质岩。
盆地位于山东省新泰市境内,南界为刘杜、南流泉、马头庄、盘车沟一线以北,北界位于榆山、西西周水库一线南,西至碗窑头,东构造及地层分区到东住佛,长约 30 千米,最宽处达 17.5 千米,面积为 400 平方千米。
海南火山口研学感悟
![海南火山口研学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0282d42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5.png)
海南火山口研学感悟海南火山口,作为中国少有的火山口地貌之一,不仅拥有独特的地质景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地质学知识。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火山口研学活动,对这片神奇的地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一到达海南火山口,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巍峨的火山口山脉,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它们的形成,是数百万年的地质活动的结果。
站在高处俯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火山漏斗之中。
火山口外侧的山脉高耸入云,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护佑着火山口内的宁静。
进入火山口内,我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气氛。
这里的温度比外面要高,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味道,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火山蒸汽浴室中。
站在火山口的中心,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生命力和能量。
火山口内的地表被大量的溶岩流覆盖,形成了一片平坦而广阔的地面。
这些溶岩流看似坚硬无比,但其实它们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非常脆弱。
我小心翼翼地踩在上面,感受到了地壳运动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
在火山口研学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火山的知识。
火山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是地球表面与地球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火山喷发时,地下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喷射到地面上,形成熔岩和火山灰。
火山口是岩浆喷发时形成的洞口,它是火山活动的出口。
火山口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多次喷发和冷却。
而海南火山口则是一座已经休眠的火山,已经数百万年没有喷发了。
除了地质学知识,火山口研学活动还让我了解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火山口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它承载着众多的植物和动物。
一旦人类的不当行为破坏了火山口的生态环境,将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保护火山口,保护这片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通过火山口研学活动,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强烈的认识。
我意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利用,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清新的空气。
火山口实习报告
![火山口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ca8b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2.png)
一、实习背景火山口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特殊地貌,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圆形或椭圆形凹地。
为了深入了解火山口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我们组织了一次火山口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地点选择在山东省昌乐火山口地质公园。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火山口的形成过程、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2. 观察火山口地貌、岩石、矿物等地质现象;3. 学习火山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野外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山东省昌乐火山口地质公园2. 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2021年X月X日3. 实习人员:X人4. 实习过程:(1)参观火山口地质公园: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火山口地质公园,了解了火山口的形成过程、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
(2)实地考察:在地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火山口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火山口地貌、岩石、矿物等地质现象。
(3)野外测量:学习了野外测量方法,对火山口进行了测量,了解了火山口的几何形态和规模。
(4)地质样品采集:在地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采集了火山口岩石、矿物等地质样品,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基础。
(5)讨论与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针对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讨论,总结出火山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实习成果1. 观察到火山口地貌、岩石、矿物等地质现象,了解了火山口的形成过程和地质特征;2. 学习了火山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3. 采集了火山口岩石、矿物等地质样品,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基础;4. 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野外工作习惯。
五、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火山口地质学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2. 野外实习使我掌握了实地观察、测量、样品采集等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3.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凝聚力;4. 野外实习让我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地质现象的复杂,激发了我对地质科学的热爱。
总之,本次火山口实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海南火山口研学感悟
![海南火山口研学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a4c0268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6.png)
海南火山口研学感悟在海南岛的西北部,有一个神秘而壮观的地方,那就是海南火山口。
这里是一座休眠火山的遗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海南火山口的研学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的渺小。
当我第一次踏上海南火山口的土地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这里山峦起伏,蔚为壮观。
我看到了一片片破碎的岩石,那是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
这些岩石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灰色的。
这使得整个火山口显得异常绚丽多彩。
我不禁想起了地理课上老师讲解的火山喷发过程,这些岩石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在火山口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口湖。
这个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不时泛起涟漪。
湖水的颜色是那么的蓝,仿佛是天空的倒影。
站在湖边,我感受到了它的宁静和神秘。
据说,这个湖是火山口喷发后形成的,由于地下水的渗入,形成了这个湖泊。
这个湖水以其独特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而闻名,是研究火山地质和生态学的宝贵资源。
在参观火山口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火山口的知识。
火山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凹陷地,它是火山活动的痕迹。
火山口的形成是由于地下岩浆喷发后,岩浆室内的岩浆被抽空,引起地面塌陷而形成的。
火山口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火山口非常大,有的则相对较小。
火山口的周围通常有一圈岩浆和火山灰堆积而形成的火山环。
在火山口研学活动中,我们还学到了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
火山喷发是由于地下岩浆不断积累并且压力不断增大,最终导致岩浆喷发出来。
当岩浆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岩浆中的气体开始膨胀,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会喷发出来,形成火山灰、岩浆石和火山熔岩。
参观完海南火山口,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的渺小。
火山口的壮观景象让我想起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火山口的形成和火山喷发都是自然界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宣传片策划方案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宣传片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6a1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c.png)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宣传片策划方案一、视频背景: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是一个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被国际地质学家们誉为“活化石”。
公园囊括了火山口、火山熔岩洞穴、火山口湖以及丰富的地质遗迹,是一个研究火山地貌和地质演化的极佳地点。
二、策划方案:1.引言:开篇通过航拍镜头展示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的壮丽景色,配以慷慨激昂的音乐,展现该地质公园的魅力和独特。
2.第一章:地质演化的奇迹介绍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背景,解释该地区火山地貌的形成原理。
通过模拟效果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火山爆发、熔岩喷发等过程,让观众了解地质演化的奇迹,并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3.第二章: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介绍火山群中的各种地质遗迹,如熔岩洞穴、熔岩地貌、火山口湖等。
通过地面拍摄和游客互动,展示这些地质遗迹的独特之处,吸引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
4.第三章:生态多样性介绍火山群内的生态环境,展示各种珍稀的动植物,特别是生活在火山地形中的特殊物种。
通过生动的镜头和解说,让游客了解到火山地貌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呼吁保护生态环境。
5.第四章:科学研究与教育介绍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
展示地质学家、学生等在公园中进行的科研活动和实地考察,并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对地质研究和教育的看法,强调地质科学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6.结尾:通过抒情的音乐和慢镜头,回顾整个视频的内容,并展示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作为一个重要的地质遗产的魅力。
最后,宣传片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为背景,展示出游客在公园中的欢乐和满意的场景,以此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愿望。
三、视频特点:1.组合多种表现手法:航拍、模拟效果、动画、地面拍摄等相结合,让观众感受到全方位的火山地貌和地质演化。
2.生动形象的解说:通过专业的解说,为观众解读火山地质和演化的奥秘,提高观众的学习和旅游体验。
3.人物访谈:采访地质学家、游客等,展示他们对火山地质和公园的认识和体验,增加视频的可信度和亲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问题
非常好
优秀
一般
差
选项
门票价格
17
2
1
0
服务质量
19
1
0
0
出行情况
14
2
4
0
卫生质量
16
3
1
0
配套设施
19
1
0
0
经过分析,我们实地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 ㈠景区内景色优美且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㈡景区内服务质量较好,员工服务态度较和善。 ㈢出行交通不便,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处于海口市郊区石山镇,鲜有 车辆到达,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辆旅游公交到,且去海口火山口地质公 园时若乘坐,出租车宰客现象严重。 ㈣总体卫生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少许乱丢乱扔现象。
第 7 页 共 30 页
在坚定的决心下,我们 很快完成视频的制作。
(四)宣传倡议 2016 年 3 月 7 日,待视频制作完成后,本小组特意在经的班主
任的允许下,在班上进行了火山口的介绍宣讲,在视频的基础下,彭 可心同学用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词句,将火山口特有的美向同学们展 现地淋漓尽致,同学们也听得相当认真,宣传的效果基本达到。然而 我们却并不局限于我们这一个班级,至今仍在向年级,向学校进行扩 充宣讲,以达到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初衷,也使我们的努力赋予 充实的意义。
12
附录二:自我总结表
14
附录三:活动记录表
20附录四:组ຫໍສະໝຸດ 互评24附录五:心得体会
26
附录六:导师指导教案
28
附录七:学分认定表
29
结束语及致谢
30
第 2 页 共 30 页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作者:海口中学 黄宏天 指导教师:谢佳
摘要:此次研究性学习本小组对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进行了深入 的探究,对火山口的地质自然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针对火 山口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影音记录,良好的保留了火 山口的自然风光,并向同学进行播放宣传,起到了唤起了大家保护环 境意识的良好效果。
经过三十天的研究调查,我们经过层层分析和研究,进行资料的 整理和归纳,更加深切地了解了海口的自然地质地貌。在观察与记录 中,加深对自然的理解。亲身深入火山口地质公园,在实地考察中, 领略了自然风光。经过总结和反思,小组成员在校园内播放视频,向
第 4 页 共 30 页
同学们发出保护自然景观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至此,此次课题研 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火山口;自然;环境保护
一、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各式各样的旅游景点相继推 出,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作为海口市历史悠久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观光。对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岩浆喷发 而出形成的火山岩,更是其独树一帜的标志。在海南绿荫丛中,依旧 是一抹不可抹去的风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环境意识已经越发地 薄弱。
第 6 页 共 30 页
结果分析: 总结以上几点,本小组客观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①景区工作人员可以联系公交公司增派旅游公交的线路及次数,或开 设直达车辆。 ②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加强景区内卫生的巡查,清扫不文明游客随手乱 丢的垃圾。 ③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完善自助景区介绍系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每一 个景点的由来及特色介绍。
(一)实地考察
我们连续三天来到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对当地的自然风光进行 实地考察,切身体会、真实观察,在三天的经历中,收获了深刻的感 受,并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等工作。 1、了解自然
在远离城区的静谧的山林之中有独特的热带风光,连绵起伏的山 峰,淙淙淌过的溪流,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绿荫遮天的大树,古色古香 的建筑,一步一步的迈上台阶,每个足迹都记录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火山口内有一座绿意盎然的仙人掌园,这的仙人掌不仅品种繁多复 杂,而且造型别致,紧接着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火山跟艺术园,各式各 样的火山根造型令人眼花缭乱,仿佛诉说着火山口古老美丽的传说。 2、亲近自然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唤醒人们对这一片宝贵的绿地的爱护之情,并加深人们对大
好河山的了解,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份简明精炼的短片,将这份关怀之 情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第 3 页 共 30 页
三、 研究方法 (一) 实地考察 (二) 问卷调查 (三) 后期制作 (四) 宣传倡议
四、研究内容 (一)通过实地考察,近距离观察了解了火山口的自然地貌和植被环 境,进一步加深了对该地区的了解。 (二)通过问卷调查,我们随机挑选了 20 位参观完景区正打算离开 的游客,了解了他们对火山口地质公园的看法。 (三)通过后期制作,我们将火山口的自然风光,浓缩成了一部简明 精炼的短片,以便更好的宣传。 (四)利用我们制作的短片,展开宣传和倡议工作。 五、 主要研究过程及成果分析
<课 题 专 题 报 告>
点亮海岛地质旅游之光:海口火山口公园 调查研究
课题名称
点亮海岛地质旅游之光:海口火山口公园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黄宏天
所在单位
海口中学
课 题 小 组 成 员 詹海森、李若茼、彭可心、彭翎旖、王佳颖、祝赫
指导老师
谢佳
第 1 页 共 30 页
导航目录
导航目录
2
结题报告
3
附录一:开题报告
我们开始登上石阶,向山顶攀登,一级级石阶向山顶延伸得望不 到尽头。我们忍受着凛冽的寒风,咬紧牙关,不高有丝毫的停歇,终 于我们到达了 222.8m 的海口最高点,远眺山外,天海难辨,空雾迷 茫,长空一色,绵延万里河山。
(二)问卷调查 此次实地调查我们随机挑选了 20 位参观完景区正打算离开的游客, 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三)后期制作
第四天本小组成员对视频结构样式及背景配音进行了讨论,同时 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2016 年 2 月 8 日至今,本组所有成员 在学校集合进行录音和视频制作,还特意特意询问了学校信息中心的 老师,询问视频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学们都很积极,李若茼、彭翎旖、王佳颖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录 音工作后,由詹海森、李若茼同学剪辑、合成、配音等工作,但在充 满期待地完成之际,却出了点小意外,本来做好的视频却出现了不应 该出现的乱码和黑屏,赶紧重新处理视频的格式等问题。经排查后, 本打算继续进行制作,却发现录音的音质有些出入,字幕和语音对不 上,无奈之下,只好从头开始再作一遍。一遍一遍的修改,一遍遍的 返工,在艰难之中还是充满激情,热情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