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项关键共性技术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当前,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各研发阶段边界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
为适应这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着力改变现有科技计划按不同研发阶段设置和部署的做法,按照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
该计划下,将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凝练设立一批重点专项,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原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发展计划的集大成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经成为我国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技术瓶颈的重要科技资助渠道。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一年科技部已经正式对外公示了12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共计113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拟获立项,其中包括142所高校拟立项项目647项,占比为57.16%。
湖南集中攻关3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 经销商从外地调运紧缺的水泵、 输水管路 、 柴油机等各类抗
. 6 万台, 补贴各类水泵 3 万余台。 二是组织各区 ( 3 ) 工作重 点及 主 攻方 向 。 油菜 生产 各 环节 能否 做 到 早机械设备 1 水 泵、 柴油机 等机具投 入抗 适时 、 高效 、 优质 、 低耗 , 不仅 直 接 关 系 到 油菜 丰 产 丰 收 、 县 市农机 主管 部 门协调拖 拉机 、
农机具, 确保各类抗旱机械正常运转。 ( 压题照摄影 / 王建新 )
0多万元,购置 了抗旱机械 1 0 0 0台, 免 油菜 品种 ,通 过 品种选 育 和栽 培 技术 改 良等创 造 有 利 于 县农机局筹集资金 6 费 配送 给县 内每个 乡镇 。 三是 充分调用农机 系统 资源服务基 机械直播 的条件。 二是优先发展机械化精少量直播 , 推广
0 0 集播种 、 施肥 、 开沟 、 复土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式高效 直播 层。市农机局 动员全市农机 系统奔赴抗 旱第一线 ,组织 1 帮助和指 导农机手调试 和检修各 类抗 旱 机。三是开发出高性能、 高质量收获割 台和脱粒装置 , 提 支农机 抗旱服务 队, 高 油菜 籽 收获机 的可 靠性 和 收获作 业 质量 。 0
绕产业发展需求 , 集 中攻关 3 0 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 以推 用 人工 摇 动 , 将 下 陷的机 器脱 离 泥潭 。 包括 : 电动整车控制器技术 , 履带式收割机 / 耕作机沉陷 处理技术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 , 低能耗智能型
技术 ,轨道 交通 与工程 机械 用轻 质超 强 稀土 改性 合金 , 膜 分离 及 应 用 技 术 等 , 涉及先进装备制造 、 新材料 、 生 物 医
割前脱收 割技 术
关键共性技术 内容 : 割前脱收割技术是指作物在被切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课题申请指南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二○○七年三月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全面提升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重大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开展联合攻关,提高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引领农业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定本项目的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立足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开展联合攻关。
重点突破3类共性技术,创制6大领域13个方向的重大产品,开发试验监测技术系统和装置;攻克具有国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的农业装备关键共性技术20~30项,突破重大产品关键技术100~110项,开发农业装备新产品110~120项,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10年,部分领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升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整体素质,引领农业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二、申请内容重点围绕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优先主题的重要内容,瞄准保障农业增产增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巩固食物安全、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创制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拟定17个公开申请的课题,具体包括:(一)农业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1、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2、农业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3、农业装备重大产品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制(二)农业装备与设施重大产品创制类课题4、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研究与开发5、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作业装备研究与开发6、多功能高效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7、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8、仿生智能作业机械研究与开发9、优质草生产和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10、设施农业配套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11、生物质集储和加工利用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12、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商品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13、优势农产品产后处理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14、棉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15、多功能林木采育作业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16、以竹代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三)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类课题17、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三、申请管理1、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
重磅!近十年我国农业科技的30个标志性成就公布!
重磅!近十年我国农业科技的30个标志性成就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农业科技整体研发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在生物育种、土壤改良、畜禽水产养殖、植保与疫病防控、精准栽培、设施农业、农机装备、产后加工、质量安全、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创新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微观三农从今日起,将连续刊发一组报道,为读者梳理分享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的30个标志性成就,期待更多朋友了解、关心、支持农业科技工作。
1.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开创了水稻研究从传统遗传图谱向全基因组水平转变的先河,引领了水稻精准设计育种的新方向,攻克了水稻生产中产量与多个重要性状之间相互制约的世界性育种难题,突破了水稻超高产与高品质协同改良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奠定了我国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是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具有世界性、革命性意义。
2.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全国水稻各科技创新团队,选育了多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超级稻新品种,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3亿亩,2018年“超优千号”品种在云南个旧再创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1152.3公斤新高。
超级稻的研发应用,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协同攻关的典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水稻育种屡获重大新突破,育种水平又攀新高峰创新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建立了光温敏不育系的两系法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实现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米质优、抗性强的有机结合。
提出超高产专用早稻育种理论与方法,并创制优质稻米新种质。
培育了中嘉早17、龙粳31、五峰优T025等优质新品种,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4.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系列新品种国际领先开创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的独特理论与技术体系,在优异种质材料创制、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在黑龙江省内外累计推广1.37亿亩。
2020年度青岛市“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指引
附件12020年度青岛市“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指引青岛市科学技术局2020.12目录方向1:青岛市海洋监测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 (1)方向2:青岛市健康食品创新创业共同体 (2)方向3:青岛市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创业共同体 (3)方向4:青岛市新型数字住区创新创业共同体 (5)方向5:青岛市软磁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 (6)方向6:青岛市高性能橡胶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 (7)方向7:青岛市微机电系统(MEMS)创新创业共同体 (8)方向1:青岛市海洋监测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要求:围绕“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省”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需求,针对当前高端海洋监测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充分发挥青岛市海洋创新资源优势,吸引集聚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浦发银行等优质资源,建立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突破海洋监测装备及核心传感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打造从技术研究、工程化开发到成果产出为一体的研究、开发、熟化链条,建立海洋监测设备行业技术支撑、成果产出和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海洋监测装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形成海洋监测装备新技术、新成果的聚集地、孵化器、辐射源,引领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实现创新发展,拉动形成百亿级海洋监测装备产业集群。
考核指标:共同体联合“政产学研金服用”有关领域成员单位10家左右,吸引、汇聚院士、杰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0余名,设立2亿元共同体发展基金,打造一个开放式、集聚化的海洋监测装备生态圈,在海洋传感器、海洋观测平台、海洋大数据及海洋智能应用等方面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30余项,获得知识产权100项左右,实现包括水文气象、生态环境、光学和声学等四大类20余种装备国产化,培育引领性、行业代表性的骨干企业1-2个,形成上下游联动、科教产深度融合的海洋监测装备产业集群,辐射带动相关产值增加百亿量级。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31•【字号】•【施行日期】2013.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3月31日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知识产权局)为提高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2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16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居全国前列。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全市专利拥有量比重达到40%以上;企业版权作品登记量年均增长30%以上,商标注册量年均增长30%以上;掌握一批高水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制定技术标准20项以上。
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二、工作重点(一)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林草科技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林草科技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3.08.24•【字号】•【施行日期】2023.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正文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林草科技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各州、市林草局、科技局,有关单位:《云南省林草科技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省林草局、省科技厅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8月24日云南省林草科技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加快推进云南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云政发〔2021〕22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8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发挥科技创新在林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突出云南林草特色优势,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构建新时代林草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云南林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林草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科研条件及重点学科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优势特色领域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应用和技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初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驱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类项目榜单
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类项目榜单一、榜单设置重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及其十四条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组织实施航空制造、稀土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导电材料、工业智能化装备、现代种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药物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二、资助方式及支持强度项目主要采取前资助的方式,原则上支持强度每项500-1000万元,具体额度根据揭榜方的申请以及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和专家论证意见确定。
资助经费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分年度拨付,当年拨付30%,中期评估通过后拨付30%,验收通过后再拨付40%。
项目实施成效好且需持续研究的可以按照进度要求分年度支持;效果不好的,终止实施并按规定追回相关财政资金。
揭榜单位需明确一名首席科学家作为项目负责人,对揭榜任务的技术路线、人员选配、经费使用等方面全权主导。
项目实施从合同签订之日起开始,执行期不超过3年,签订任务书时揭榜方须提交“军令状”,明确中期目标和综合绩效评估的时间节点和考核指标,并按照要求及时组织评估。
附:榜单选题1.航空制造榜单选题:大型低成本固定翼氢能动力物流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国内尚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固定翼物流无人机服役且大型民用运输机(客改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主要开展全机层流气动布局设计、氢能飞机动力总成与存储、低成本物流无人机总体综合设计等技术研究,开发大型低成本固定翼氢能动力物流无人机,并研制缩比样机开展试飞验证。
考核指标:飞机最大起飞重量≥5000kg,载货能力≥2000kg,最大飞行速度≥600km∕h,巡航速度300km/h-500km∕h,巡航升阻比多0,航时N8h;缩比样机最大起飞重量≥200kg,载重量≥80kg,最大飞行速度≥600km∕h,巡航速度300km∕h∙500km∕h,巡航升阻比≥10,航时≥6h;申请专利N5项,发表科技论文N3篇。
2.工业智能化装备榜单选题:海洋油气开采平台高压高可靠大容量光电滑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为解决海洋油气开采浮式储油轮与钻井平台光电介质传输的核心装备受制于人,并因此给国家水文资源信息及能源安全造成重大隐患的问题,开展高压高可靠大容量光电滑环系统总体技术研究,满足复杂海洋环境、多自由度复杂扰动条件下高压电旋转传输和单模大容量光信号旋转传输需求;开展高压、大电流、强扰动复合条件下电旋转传输等电位防电弧结构技术研究,满足海洋油气开采平台高可靠电旋转传输要求;开展多路光纤密集阵旋转传输条件下自准直集成及高精度行星齿轮消隙技术研究,满足光信号高可靠、大容量、低误码率旋转传输要求;开展滑环电接触材料改性与匹配技术研究,降低电接触材料磨损率,满足电滑环系统长期稳定工作要求;开展高压高可靠大容量光电滑环系统制造工艺与试验验证技术研究,满足产业化要求。
专栏9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大项目要点
重大出生缺陷筛查和遗传病的防治研究。建立我国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筛查和遗传病综合优化干预模式,提高结构异常、功能异常、发育缺陷等重大出生缺陷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使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率降低30%。
专栏13: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与环境建设重点任务
国家高新区。总数控制在60个以内,计划建立30个左右服务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的专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式实验室等。
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达到2000家左右,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0万家,协助10万家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
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控制在80家以内,培育200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达到10000件以上。
重大疑难疾病中医综合治疗研究。制定8~10种具有中医药疗效优势和特点的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方案,筛选、提供一批特色突出,效果肯定,适宜推广的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
专栏11:公共安全领域重大项目
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保障工程。重点研究应急平台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动响应和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平台、典型行业应急平台和典型省地市级应急平台的技术方案。研究各类灾害事故多尺度动态模拟实验与数值计算技术,综合应急救援技术,以及移动应急指挥车和移动应急救援车等,使我国的公共安全总体应急能力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专栏9: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大项目
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突破现代服务业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建立现代服务业共性及应用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服务标准、规范,推动现代化的服务模式与运营机制的建立,在电子商务与物流、数字媒体、数游、专业化第三方服务等方面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现代服务龙头示范企业,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2021 e w R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面向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部署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研发任务,形成国产材料体系化自主研制和保障能力,实现航空发动机、重载火箭、国产大飞机、核电工程装备、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等国家大型工程等急需的关键结构与复合材料的国内自主供给。
2021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高温与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轻质高强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先进结构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先进工程结构材料、结构材料制备加工与评价新技术、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结构与复合材料7个技术方向。
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三个层面,拟启动37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6.32亿元。
其中,拟部署9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3600万元,每个项目400万元。
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
每个项—1—目拟支持数为1~2项,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基础研究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共性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示范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指南中“拟支持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
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制造2025》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
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
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二、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三、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国家科技部
附件“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2018年度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质量基础(NQI)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NQI支撑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特征鲜明,不仅被国际公认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NQI 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凸显。
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推进我国NQI的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升,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1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3个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11个重点任务: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新领域计量标准、高准确度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扁平化、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基础公益检验检测技术、重要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基础认证认可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和典型示范。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汇报(PPT 46页).ppt
专家咨询委员
冶
机
金
械
设
装
备
备
研 发
研 发 部
部
水
大
电
型
设
电
备
机
研
设
发
计
部
部
工
信
技
艺
心
术
设
管
中
计 部
理
心
中 心
办 公
室
39
(三)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
1、项目管理机制 对已确定的重大和关键项目,按照国际项目管理规范进 行严格管理,确保项目高效规范运行。
实施项目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全权负责,自发组 织研究团队,对项目的进度、费用预算、项目成果负责。
5.28
16
(四)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赛瑞公司已形成系列钢管设备产品及单体设备产品主要有: PQF三辊连轧管机组生产线主体设备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国内市场占有率100%。 各种规格的钢管热处理线、钢管加工线、钢管精整线设备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制造完成了13套,为国内 第一。
17
(四)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29
(三)核心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情况
赛瑞公司目前拥有国家专利4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30
(四)产学研合作情况
赛瑞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长期的技术 合作关系
与天津大学合作,对新型连轧管机组进行力学振动分析计 算,使该机组的整体结构水平在国际国内保持领先
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开发新型钢管热处理生产线,该设 计填补了国内钢管行业高产新型热处理线空白
10291
2005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0•【字号】赣府厅字〔2021〕88号•【施行日期】2021.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30日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坚持政治引领、创新驱动、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兴赣富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为主线,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重点,以改革科技体制机制为动力,协同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努力构建一流创新高地、一流创新平台、一流创新主体、一流创新人才、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江西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奋力推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全面建设创新江西决策部署落细落实,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十二五规划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目录:一、形势与需求(一)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二)医学诊疗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三)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四)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具体目标(三)指标体系四、发展重点(一)基础研究重点(二)关键技术发展重点(三)产品发展重点方向五、“十二五”重点任务布局(一)基础装备升级(二)高端产品突破(三)前沿方向创新(四)创新能力提升(五)应用示范工程六、保障措施(一)强化创新引导(二)完善政策措施(三)优化产业环境科学技术部二O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
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战略地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支撑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相关要求,特制定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一)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医疗器械是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装备。
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医疗装备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水平偏低的总体格局尚未改变,还存在功能少、性能低、不好用、不适用等问题。
在大城市、大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的装备,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一般医院的装备水平,但是大中型医疗装备、中高端医疗器械和高值医用材料主要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给国家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我部组织编制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用于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产生影响和瓶颈制约的技术。
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
由于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难度大、周期长,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关键工艺、核心元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工业和通信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一、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二、原材料工业三、装备制造业四、消费品工业五、电子制造业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七、通信业八、信息化和生产性服务业一、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1. 高效/高压大功率节能电机驱动系统技术主要技术内容:高压大功率电机系统能量回收及高能效协调控制技术;MW级高压大功率永磁电机设计技术;电力电子器件串联的均压技术和驱动保护技术;高压大功率电机变流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和高效冷却技术;以及高压大功率电机高效节能系统的工程化设计、制造、测试及集成技术等。
2. 大容量电炉生产高品质工业硅节能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原料选择、配比和预处理优化技术;电炉炉心功率密度优化技术:高压与低压供电无功补偿技术;炉外精炼工艺技术。
3. 热带无头/半无头轧制节能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常规热连轧中间板坯快速连接无头轧制技术;无头连铸连轧技术(ESP);薄板坯连铸连轧半无头轧制技术。
4. 点燃式内燃机缸内直喷节能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内容:燃烧组织与控制技术、燃油喷射系统技术、增压技术、可变气门技术、小排量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
30项关键共性技术
一、30项关键共性技术:根据浙江各主要行业的技术水平及其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屮的地位,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趋势,围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突破30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具体的产业或行业技术创新重点和关键共性技术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开发以系统级芯片为重点的专用集成电路;开发嵌入式软件、软件中间件、信息化支撑软件、信息安全及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以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下--代网络、光通信产品、宽带接入设备、智能网系统为代表的网络及通信产品;开发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音视频监控产品、流媒体应用技术产品及数字摄录放产品;开发光电子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电子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计算机及软件开发应用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
(二)医药工业技术创新重点开发定向合成、手性合成、生物工程等新型药物,开发药物的质控技术;开发屮药提取、浓缩、杂质控制等新技术;开发仿制药物的工艺创新、晶型创新和剂型创新的新技术;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生化诊断试剂和生物疫苗,开发针对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系统、艾滋病、慢性乙肝及免疫缺陷等重大疾病的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类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一批生物工程原料药;开发新型药用辅料和医疗器械。
关键共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手性合成技术;新型辅料的开发生产应用技术。
(三)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开发高档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压电晶体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微纳电子材料、信息传输线等电子信息新材料,工程塑料, 纳米材料和其它特种新材料;在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磁性材料、合金材料、包装材料、氟(硅)等化工材料等领域里取得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
(四)化学工业技术创新重点开发氟精细化学品、高端氟聚合物,有机硅单体、硅油、硅橡胶、硅烷偶联剂;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和生物农药新品种以及农药新剂型;开发高效催化剂,各类新型助剂,高档颜料、染料、涂料和农药、医药屮间体;开发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生物化学品、粘合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30项关键共性技术:
根据浙江各主要行业的技术水平及其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趋势,围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突破30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具体的产业或行业技术创新重点和关键共性技术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以系统级芯片为重点的专用集成电路;开发嵌入式软件、软件中间件、信息化支撑软件、信息安全及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以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下一代网络、光通信产品、宽带接入设备、智能网系统为代表的网络及通信产品;开发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音视频监控产品、流媒体应用技术产品及数字摄录放产品;开发光电子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电子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计算机及软件开发应用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
(二)医药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定向合成、手性合成、生物工程等新型药物,开发药物的质控技术;开发中药提取、浓缩、杂质控制等新技术;开发仿制药物的工艺创新、晶型创新和剂型创新的新技术;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生化诊断试剂和生物疫苗,开发针对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系统、艾滋病、慢性乙肝及免疫缺陷等重大疾病的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类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一批生物工程原料药;开发新型药用辅料和医疗器械。
关键共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手性合成技术;新型辅料的
开发生产应用技术。
(三)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高档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压电晶体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微纳电子材料、信息传输线等电子信息新材料,工程塑料,纳米材料和其它特种新材料;在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磁性材料、合金材料、包装材料、氟(硅)等化工材料等领域里取得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
(四)化学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氟精细化学品、高端氟聚合物,有机硅单体、硅油、硅橡胶、硅烷偶联剂;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和生物农药新品种以及农药新剂型;开发高效催化剂,各类新型助剂,高档颜料、染料、涂料和农药、医药中间体;开发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生物化学品、粘合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新型的分离和混合技术;新型催化及合成技术。
(五)仪器仪表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自动控制系统及仪表、现代光学仪器、高性能传感器等高技术产品,提升汽车仪表和电工仪表、流量仪表等公共计量仪表,发展科学测试仪器、环境监测仪器、轻工专用仪器等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高性能传感技术。
(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经济型轿车、高档客车整车;开发车用发动机,自动变
速箱,制动器总成及制动系统,汽车传动系统等汽车关键零部件,逐步实现汽车零部件系统供货;开发高附加值汽车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开发豪华、环保、节能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
关键共性技术:柔性自动加工技术;精密、快速成型技术;液压、气动、密封技术;车形整体造型和内饰设计技术。
(七)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为国家重大装备配套的大型空分成套设备和深冷成套设备、工业汽轮机及大中型化工成套设备,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大型余热锅炉,大型火电和核电发电机组配套设备;开发以加工中心为代表的数控机床、专用加工设备和自动化加工装配流水线;开发特种用途及高性能电梯和扶梯、立体车库、高性能起重和堆垛设备、高性能叉车等物料配送输送设备;开发大注射量、大锁模力、高精度的各类注射、挤出和吹塑等塑料成型机;开发高档纺织品的印染及后整理设备、大容量化纤成套设备、针织机械及纺织机械成套控制设备;开发新型印刷与包装设备;高性能的制药和中药现代化设备;开发新型成套设备。
关键共性技术:现代设计制造技术。
(八)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高压和超高压、无卤阻燃、特种、复合电缆,高性能和特种电磁线;开发高压和超高压、环保、低耗、高性能电力变压器;智能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断路器等高低压电器;开发新型节能电机,微型电机、特种电机和新型电动工具;发展变频调速系统和交直流伺服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九)纺织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医疗卫生保健用非织造卷材及其制品、各种土工材料及复合土工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工业过滤材料、高档合成革及服装衬布等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具有抗静电、阻燃、高吸湿、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特性的功能性纤维,开发化纤仿真面料、多种纤维混纺、交织面料等高档面料。
开发真丝绸、绢丝绸、真丝混纺交织绸等高档丝绸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大型涤纶熔体直接纺差别化生产技术;高性能复合非织造布加工技术;纤维、纱线、织造及印染后整理技术。
(十)轻工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酶制剂、黄原胶(食品级)等新型生物发酵制品,开发绿色食品、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食品;开发薄型化、功能化、高强度的纸及纸板产品,重点发展信息用纸、食品医疗用纸、特种工业加工纸、涂布纸等,大力发展中高档生活用纸;开发智能化、个性化、节能和环保型家电和各种特色小家电产品;开发高档牛皮汽车座垫革、服装革、家俱装饰革等产业用革。
关键共性技术:食品加工的膜技术和结晶技术;高强度、高白度、低污染的制浆技术。
(十一)建材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水泥工业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和装备及高性能专用水泥、干粉砂桨;开发高技术玻璃深加工产品;开发轻质、高强、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节能、环保的屋面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和新型建筑密封材料;开发环保、节水型建筑卫生陶瓷及配件、开发绿色环保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开发玻璃纤维、高强度玻璃钢、特种陶瓷、特种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关键共性技术:水泥工业绿色环保生产技术;非粘土类新型
墙体材料与新型建筑节能建材产品生产技术。
(十二)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要点
发展造纸、印染、皮革、化工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成套设备;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成套设备;发展新型废旧资源再生技术和新型固废处理设备;开发风力发电技术及设备;发展半导体照明、变频调速、节能炉窑改造、节油机电等高效、成熟的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加强新型节水型或无水型工艺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水的重复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和成套设备开发;开发应用除尘、脱硫、输灰成套设备和除尘、脱硫、输灰一体化设备,水净化处理技术和设备、洁净煤技术和设备等为循环经济服务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成套装备。
关键共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新型节能技术;再制造技术。
二、6种有害物质:
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聚溴联苯(P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