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区工作

合集下载

社区侨台工作总结5篇

社区侨台工作总结5篇

社区侨台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社区侨台工作总结近年来,我社区在侨台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不断加强对侨胞和台胞的关爱服务工作,促进侨台交流合作,为打造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侨台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我社区积极开展侨台服务工作,制定了侨台服务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侨台工作小组,建立了侨台服务台账,每月组织开展侨台座谈会和座谈活动,及时掌握侨台的需求和诉求,做到问题及时解决。

建立了侨台交流合作数据库,定期更新侨台人员信息,建立了侨台人员档案,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我们还定期组织各类文化、体育、教育活动,拉近了侨台人员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二、加强侨台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我社区不断加强与侨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侨台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

我们积极参与侨台地区的产业园建设,加大对侨台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我们还积极组织文艺演出、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广侨台文化,促进各方文化的融合,增强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还开展了侨台教育交流项目,为侨胞和台胞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促进了侨台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侨台人员的法律援助和公益活动我社区注重加强对侨台人员的法律援助和公益活动,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为侨台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我们还积极组织公益活动,包括扶贫助困、环保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等,让侨台人员更好地融入社区,感受社区温暖和关爱。

我社区在侨台工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得到了侨台人员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升侨台服务工作水平,为侨台人员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为促进侨台地区与我社区的合作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更大的努力。

感谢社区党委的坚强领导,感谢所有关心支持侨台工作的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侨台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第2篇示例:社区是一个民生工程,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

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与工作技巧

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与工作技巧

(4)记录。记录一些重要数据,受访者背景和问题 的看法。对方的问题,是否有共性,涉及的人群等。 3、交谈的方法。重视兴趣点、掌握说话方式,考虑 对方背景,鼓励和表扬,不要争辩,不要强迫他人 思考,多多聆听,不要随便承诺,不要随意回答, 电话跟进,安排再次联系时间。 4、增强居民相互了解的途径。 (1)开展全区性的活动。具备晚会、演出,让更多 居民参与和了解社区机构与工作人员,安排社区人 员亮相,树立社区工作者形象。 (2)举办大众化的参与活动。如社区运动会等。
2、实际准备。首先,认识自己的机构,所在机构 的性质,是否盈利,是否是政府或者民间组织。 其次,根据自己的机构性质,了解自己工作的内 容和任务。 再次,要和自己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社区工作策划
社区策划就是社区发展的设计和规划,是在社区分析 解答做出专业界定的基础上,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策略等一系列行动方案。社区工作计划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工作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社区目标的 制定需要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讨论协商。 2、介入策略。社区工作的方法需要由居民更多的参与, 征得居民同意。 3、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的角色与任务。 4、协同工作的单位:居委会、街道办、地方政府、新 闻媒体等。
台湾学者徐震:1、社区需求研究。2、社区目标 确定;3、行动方案的拟定。4、大众意见的征求。 5、行动方案的修订;6、对工作进行反馈。 香港学者莫邦豪:1、探索与准备;2、动员与组 织;3、推进与巩固;4、检讨与反思。 一般来说,社区工作的过程可以分为:1、探索 与准备;2、社区工作策划;3、社区工作项目实 施;4、评估与反思。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1、问卷法。按照设计请调查者填写回答,收 回汇总,包括自填式问卷和访问式问卷。 完整的问卷分为五个部分:介绍词、指导语, 问题、答案和编码等。 首先,介绍词,问卷开头,介绍调查的目的, 调查者的单位和身份,调查的主要内容, 选取的对象和保密措施。

第十三章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第十三章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第十三章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的定义,理解什么是介入式社区工作过程,掌握社区工作工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社区工作方法教学难点: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有介入式和非介入式两种类型,社区工作的过程和方法也因此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取向和模式。

第一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的定义和类型一、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的含义社区工作的过程是指为实现社区工作的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连贯有序的工作步骤和相应的方法、技巧的运用。

社区工作的方法技巧是指为完成社区工作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

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各国社区工作的模式、性质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工作方法和技巧自然也就不同。

二、两类不同的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根据社区工作的主体是非政府还是政府的机构和个人,社区工作可分为介入式社区工作和非介入式社区工作两种类型。

介入式社区工作主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践,非介入式的社区工作主要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发挥作用。

在介入式社区工作中.社区工作者从介入到任务的完成,整个过程具有鲜明的时段性,问题解决了,社区工作也就结束了。

在非介入式的社区工作中,社区工作者自始至终一直从事着经常性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整个工作过程保持着内在的、持续的统一。

尽管中西方社区工作的过程差别较大,但抛开彼此的个性,还是可以找出共同点的,这就是阶段性和时序性。

不管何种类型的社区工作的过程都是由不同的工作阶段构成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小的任务和目标完不成,整体目标和任务就难以实现。

不仅如此,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还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连接成一个整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两种社会制度下社区工作介入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所使用的方法技巧也不尽一致。

这些不一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思想不同。

我们以一元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认知社区、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西方则以多元的理论视角,比如精神分析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审视和解决社区社会问题。

台湾社会工作基本情况考察报告_1

台湾社会工作基本情况考察报告_1

台湾社会工作基本情况考察报告台湾是中国的一具省,与深圳相比,其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地处沿海,居民构成都包括原住民和外来移民,尤其是台北与深圳有许多相似之处,台湾社会进展中浮现和遇到的咨询题,深圳如今有的差不多遇到,有的今后也可能遇到。

所以,借鉴台湾社会工作进展中的做法与经验,对深圳当前开展的社会工作的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一、台湾社会工作基本状况台湾的社会工作受宗教和美国社会工作理论、实务的妨碍,早在1950年代初就已引进,在1970 年代中得到快速进展,到1990年代,开始进入立法和规范进展的新时期,经过半个多世纪渐进式的引进、推广、哺育、进展,现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经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台湾的社会进步、经济进展、市民日子的和谐安定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人员机构、行政治理、薪水待遇1、社会工作人员分布事情2、社会工作的行政治理设置台湾社会工作的最高主管部门是内政部的“社会司”(主管儿童、青青年以外的所有社会工作)和“儿童司”(主管儿童、青青年即18岁以下的人群的社会福利等咨询题),在市、县政府是“社会局”。

“ 社会司(局)”是顺应台湾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进展的需要从内政部的“民政司(局)”中独立出来的。

市县社会局下设立五个科一具室:第一科:社团、庆典、合作社,第二科:社会救助,第三科:老人福利,第四科:身心障碍福利,第五科:社区进展、妇幼福利,社会工作室有三项职能:社会工作、青年福利、志愿服务。

台湾政府部门在社会工作治理中的职能要紧体如今两方面,一是保证社会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别让服务对象受到侵害。

二是保证社会工作正常运转,别让社会工作人员无服务对象可找。

台湾社会工作的行政治理工作深入务实,突出服务、把关。

他们将社会工作人员的训练、督导、考核,作为保证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社会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把督导和训练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实现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支持系统,把考核列为保证系统。

在社会工作的行政治理中,首先重视督导和训练系统的建立,包括对督导人员的资格、训练机构的资质、训练的内容、时刻都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有治理机构进行检查、审查。

2024年社区侨台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社区侨台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社区侨台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社区侨台工作是指针对居住在社区的台湾和海外华侨人员的工作,旨在加强对他们的服务和管理。

在过去的一年中,社区侨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本文将对这一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工作内容1. 维护侨台权益:加强对侨台群体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

通过举办座谈会、讲座等形式,解答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2. 提供服务:建立侨台人员信息管理平台,便于统一管理侨台人员的基本信息,方便给予他们各类服务。

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侨台人员的技能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

3. 组织活动: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侨台人员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组织走访活动,了解侨台人员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 加强联络合作:与相关部门、机构进行密切配合,建立起侨台工作专家顾问团队,共同推进侨台工作。

与台湾政府、侨界团体进行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三、工作成效1. 维护侨台权益方面,通过组织座谈会和讲座,提高了侨台群体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有效防范和处理了一系列侵权事件,维护了侨台人员的合法权益。

2. 提供服务方面,建立了侨台人员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

举办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提高了侨台人员的就业能力和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3. 组织活动方面,举办了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侨台人员参与。

组织走访活动,及时了解到侨台人员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得到了侨台人员的肯定和赞扬。

4. 联络合作方面,与相关部门、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合力,共同推进侨台工作的开展。

与台湾政府、侨界团体加强了交流合作,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1. 信息不畅通:侨台人员信息管理平台虽然建立了,但是信息的更新和互通仍存在一定困难。

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平台,提供更加便捷和准确的信息服务。

社区涉台工作总结:以人为本服务有情,推动创新促进发展

社区涉台工作总结:以人为本服务有情,推动创新促进发展

社区涉台工作总结:以人为本服务有情,推动创新促进发展推动创新促进发展近年来,我们的社区一直在积极推动涉台工作,致力于为台胞提供优质服务,并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不断探索实践中发现了许多可行的方法和有效的经验,也看到了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在此,我们总结了社区涉台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更好地服务台胞,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顺利发展。

一、以人为本服务有情服务台胞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因此我们的服务必须以人为本,带着真心诚意,用心呵护每一位台胞。

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台胞的尊重和关爱,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

针对不同的需求,我们提供的服务也应当更加细致和个性化。

比如,在与台湾居民履行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事项上,我们应当引导台胞走规范的认证程序,同时尽可能减少其办事难度和费用。

在教育领域,也应当为台胞提供健全的教育体系和一流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也能与大陆同胞一同享受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二、积极开展多样化交流活动两岸文化交流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我们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交流,增进友谊,做到和平统一。

我们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包括文化展览、学术研讨、民间文化交流等,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参与其中,体验大陆的风土人情,让他们感受两岸人民的深切情意。

三、探索新模式,促进创新发展在社区涉台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新模式,以推动涉台工作的创新发展。

例如,在服务台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在线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咨询、网上审批等服务,实现更加便捷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引导社区组织、居民和企业积极投身涉台工作,共同推动社区对台服务的创新。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质量一个优秀的涉台工作队伍对于涉台工作的推进至关重要。

因此,社区要加强对涉台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质量和水平。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注重全方位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涉台政策、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情感认同。

国开[课程号01316]《社区工作-形考任务一》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课程号01316]《社区工作-形考任务一》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武汉)01316-社区工作-形考任务一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题目】()是社区经济的功能,也是社区最基本的功能。

A. 社会控制
B. 生产—分配—消费
C. 社会参与
D. 社会化
正确答案是:生产—分配—消费
【题目】社区工作的()实际上就是社区工作的总体目标,因为社区工作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满足社区的需要。

A. 任务目标
B. 过程目标
C. 发展居民目标
D. 分配资源目标
正确答案是:任务目标
【题目】()最初是针对“住院式照顾”提出来的。

A. 社区教育
B. 社区组织
C. 社区计划
D. 社区照顾
正确答案是:社区照顾
【题目】()常常被认为与社区发展是一样的模式。

A. 社区教育
B. 社区组织
C. 社区计划
D. 社区照顾
正确答案是:社区计划
【题目】()是桑德斯关于社区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A. 策划理论和小组理论
B. 基层建设理论
C. 沟通和做决策理论
D. 均衡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是:沟通和做决策理论
【题目】()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该齐头并进,互为倚重。

A. 策划理论和小组理论。

社区工作概论

社区工作概论

罗斯曼将其概括归纳为“任务目标”和 “过程目标” 两大类: (1)任务目标 (2)过程目标 英国学者托马斯认为社区工作有两大目标: (1)分配资源 (2)发动居民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理论
宏观层次:社区工作与社会整体的关系— —基础理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微观层次: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经验—— 实施理论;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爱尔伯福制度 全市每14段为1 区,每区设监察员,在领 导区内各段赈济员,每2周开会1次,报告 工作状况;并设中央委员会,为全市之总 赈济机关,总支配管理院内外之各救济事 项,每周开会一次。
慈善组织会社 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接受托 马斯.查墨斯的理论,主张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 将伦敦划分为若干个区,每区设一个志愿委员 会,主持救济分配工作。 社区睦邻运动
1987年罗斯曼修订了他的“三大模式”,归 类为“社区组织实物”,同时又提出“政 策实务”与“行政实务”,总称为“宏观 实务模式”或“宏观实务观点”。
3.“方法”、“过程”结合说 史基摩尔和勒克蕾认为将“方法”与 “过程” 互用时符合实际的,即视社区组织为 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促进社 会变迁的途径。
(二)社区发展的定义
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人民以自己 的努力与政府当局配合,一致去改善社 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
在此过程中,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由人民自己参加、自己创造,以努力 改进其生活水准; 二是由政府以技术协助或其他服务,帮助 其更有效地自觉、自发与自治。”
这个模型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 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 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 掘、培养当地人才。 此模型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居民背 景比较划一、关系良好、冲突不明显, 社区政治情况比较稳定、居民信任政府; 社区变迁比较慢。 它采用的方法是自主与合作的方法, 以具体目标为主,通常未能有效地引进 外来的资源。

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单位体制
单位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和扩张,成为了社会整合的 主要手段。国家通过单位体制,实现了对城市社会 的全面控制。
第三节 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发展
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过程中 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问题:为什么要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单位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的方向: 单位制 社区制

二、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的关系
1.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一致 过程目标均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 明程度,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任务目标均为解决社区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满足社区的 现实需要。 2.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 两者出现的社会背景都为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出现了 众多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3.社区建设为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平台 *政府主导发展社区,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为 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解决社区问题,进行社区建设,需要大量专业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教育为社区培养了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孟子的“仁政”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 贱,诈不欺愚。
二、古代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实践
1.自发的民间救助救济 民间社会救助救济的形式:
2.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 (1)保息六政 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 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司徒篇》 慈幼——儿童福利 养老——老人赡养 振穷、恤贫——社会救助 宽疾——医疗保健 安富——社会安全

最新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及其趋势

最新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及其趋势

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及其趋势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及其趋势(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社区是现代城市的一个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

要想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没有社区的和谐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工作的发展目标,政府将很快退出杜区管理的舞台,逐步形成真正的社区自治。

本文将对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趋势进行一个探讨。

关键字:社区工作发展趋势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 4个时期:①慈善组织时期(1870~1917)。

慈善组织时期(1870~1917)。

以都市的邻里等为对象,协调各慈善团体与救济机构,通过合作方法解决社区问题。

②社区基金会、社区委员会和联合会时期(1917~1935)。

社区基金会、社区委员会和联合会时期(1917~193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福利的基本职责开始由志愿团体转移到政府部门;公共福利大量引用“社区组织过程”的方法。

但其基本职责的转移仅属开始,与政府专业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的志愿团体和个人,仍负主要责任。

小城镇中社区组织的整个工作仍由志愿人员负责,社区组织的形式和方法还没有统一。

③社区组织与社会福利时期(1935~1955)。

社区组织与社会福利时期(1935~1955)。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各级政府部门在公共福利方面处于主动、领导地位。

社区组织的理论与方法日趋成熟,成为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并逐步发展为社会工作的一门分支学科,内容和观念等渐趋统一。

④专业发展与社区发展时期(1955年以后)。

专业发展与社区发展时期(1955年以后),主要特征是以解决社会问题的社区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工作专业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联合国成立“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倡导和推进社区发展工作,改善社区生活条件,解决社区问题,增进社区福利。

1955年以后,在进一步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迁的同时,许多增进福利、促进社区发展的社区服务项目,如社会福利服务、合作服务、就业服务、生产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住宅服务、康乐服务等有较大发展,逐渐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部分。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 社区 工作的价值 观、基本原 则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
社区工作者在介入工作时,必须有一套专 业价值理念。社区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的 产物,将随着时代条件和社会情景的改变 而变化。社区工作者应当对自己的专业价 值观念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对判断是 非和采取行动提供可靠的价值准则。
一.社区工作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以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
以社区自身需要来制订首要的工作方案,以是否能 推动社区的进步为评价工作绩效的标准。
在社区工作实践中,以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原则 体现为不同的策略:解决社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促进人的发展、加强社区能力建设、集体增权。
三.根据实际条件制订工作计划
社区工作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或社会行动, 必须根据特定的社区背景和条件制订工作策 略。社区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社区的状况, 因地制宜选择工作方式。社区工作的基本过 程调研、规划、介入、干预、总结等,各个 阶段的工作手法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条件。
06
经常深入实际,如 实反映情况的作风。
公道正派,廉洁奉 公,不以权谋私。
尊重和关心他人的 社会工作人道精神。
01
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03
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 方法
05
法律知识
07
其他与社区工作相关的知 识:医疗保健,经济等
02
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 知识
04
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知识
06
心理学知识
(四)以互助为取向的助人服务
社区工作注重社区成员、团体和组织之间的互动交往,强调居民建 立邻里关系、强化互相照顾、建立和谐的社区的重要性。社会工作 者认为,当人的社会角色萎缩时,便对他人和社区公共事务态度冷 淡,导致社会解体、越轨和个体异化现象。建立社区内的互助网络 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文化教育和社会活动,促进居民对他 人的正面态度,提高对他人和社区环境的关心,从而使居民获得更 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社区涉台工作总结:团结协作开辟新境界,共建和谐共创美好

社区涉台工作总结:团结协作开辟新境界,共建和谐共创美好

社区涉台工作总结:团结协作开辟新境界,共建和谐共创美好社区涉台工作总结:团结协作开辟新境界,共建和谐共创美好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日益缓和,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兴业和台胞在大陆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社区涉台工作也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社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作为涉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区涉台工作在保障台胞权益、增进两岸交流、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一年中,党委政府和社区管理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点带面、积极开展各项涉台工作,为促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打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社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台胞权益社区大力推进信访工作,设立特别接待室、委员会,公布电话和网络平台等方式,更好地为台胞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

同时,社区还出台了一系列涉台政策,如为台胞提供优惠办证政策,解决他们在大陆购房、就业和安家等问题。

二、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两岸了解社区积极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台湾文化节、台湾美食展等,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两岸文化交流。

同时,社区还与台湾和平发展基金会、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等机构建立了联系,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方式深化两岸交流。

三、构建和谐社区,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致力于打造和谐社区,推动居民自治,通过居委会、物业等方式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营造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

同时,社区还大力发动志愿服务,组织台胞参加社区文艺活动、社区安全巡逻等活动,增强了群众参与感和融合意识。

四、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社区积极为台资企业服务,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支持,促进台商的投资和发展。

同时,社区还与台湾各地区建立联系,加大投资引资和交流活动,深化两岸经贸合作。

在未来,社区还将继续以切实的行动去推进社区涉台工作,为加深两岸关系、打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社区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工作题库(124道)

社区工作题库(124道)

社区工作1、城市社区建设有多种实践模式,其中( )强调社区内各个单位通力合作,共建社区。

——[单选题]A 整体推进模式B 资源共享模式C 互利互动模式D 专项特长模式正确答案:B2、社区研究方法通常分为一般方法和专业方法两大类型,下列属于专业方法的是( )。

——[单选题]A 调查法B 文献研究法C 观察法D 社区网络研究方法正确答案:D3、在我国香港,非政府机构所办的社区服务工作中,有一类工作的重点是为单亲家庭、长期病患、妇女、独居老人等群体设计活动,提供支持服务,这属于( )的内容。

——[单选题]A 为独特需要社群提供服务B 响应整体家庭需要C 提供个人成长服务D 关注社区内社会问题正确答案:A4、在我国澳门,由居民自发组织的( )一直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角色。

——[单选题]A 工会B 街坊会C 居委会D 理事会正确答案:B5、在我国台湾,( )一直是社区发展工作和相关研究的重点。

——[单选题]A 山地社区B 渔村社区C 乡村社区D 都市社区正确答案:C6、最早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

——[单选题]A 斯宾塞B 滕尼斯C 韦伯D 罗密斯正确答案:B7、人口在社会有机体中的组成状态的变化,是指( )。

——[单选题]A 人口的社会变动B 人口的生态变动C 人口的机械变动D 人口的自然变动正确答案:A8、社会体系理论又称社会系统理论,它把社区视为一个( )。

——[单选题]A 复杂的网络B 独立的组织C 社会体系D 整体事物正确答案:C9、结构功能理论在社区研究中强调( )原则,把社区生活看成一个整体,社会的各种制度、规范、习俗相互配合,以维持社区生活的正常运行。

——[单选题]A 平等性B 个别性C 关联性D 整体性正确答案:D10、以下( A)功能不属于社区文化在社区中表现的重要功能。

——[单选题]A 批判B 传承C 认同D 整合与延续正确答案:A11、内地的社区工作是指社区专职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 ),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过程。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区社会工作
❖ 最有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乡村建设运 动”。“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大批知识分子立志唤起 民众、改造乡村乃至拯救中国的一种实际运动,前后 参加运动的有600多个团体,其中较著名的是晏阳初 领导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梁濑溟领导的邹平乡村 建设实验区等。“乡村建设运动”受到当时革命者的 严厉批评,但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社区组织与社 区发展事业的一个开端,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积极意 义。
❖ 他的一生改变了世界上上亿贫苦民众的命运。 ❖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使国会通过拨款条款的外籍人士 ❖ 至今他被日本看做是进一步现代化的路标之一
二、近代中国乡村社区建设运动
❖ 一、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 ❖ 提出中国人“愚、贫、弱、私” 四大病症 ❖ 四大教育: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
❖ 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 ❖ 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 ❖ 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 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 三大方式 :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
❖ 社仓-救济
仓储救济
❖ 古代中国通过仓储实施救济设有常平仓、义仓、社仓等 三种: 常平仓:最初由汉宣帝设立,其主要功能在于平抑粮价, 其本质实属经济措施。在低价时买进储存,谷贵时再以 低价售出,以此救济百姓,安度荒年。常平仓一直延续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常平仓-平抑物价
“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
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 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 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基本原则

社区工作基本原则

• 注重工作生根
是民主自治的过程,培养地方自治能力。
台湾:
• 注重区域性的配合计划
地方性计划与国家区域性计划配合,但 如有冲突,仍可使用集体抗爭方式。
• 注重预防性的服务工作
不只是解決现有问题,而要前瞻未來的 问题。
三、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
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社区主要体系分析表
三、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根据实际条件制订工作计划
社区工作的基本过程和程序
阶段
孕育期
↓ 发展期
主 要 特 征
⒈ 发掘问题和需要 ⒉ 出现组织者 ⒊ 建立意识形态及共同理想 ⒋ 形成雏型组织或小组 ⒈ 确立组织的长远方向及架构 ⒉ 进行培训工作 ⒊ 扩展并加强活动或服务的形式及内容 ⒋ 加强组织成员的参与及独立性 ⒌ 开拓与外界的关系
阶段重整期发掘问题和需要出现组织者建立意识形态及共同理想形成雏型组织或小组确立组织的长远方向及架构进行培训工作扩展并加强活动或服务的形式及内容加强组织成员的参与及独立性开拓与外界的关系组织正式注册及独立活动及服务多元化由被动reactive转为主动proactive社工或组织者退居幕后只作顾问建立起健全的外界联系网络检讨组织的目标及功能重新订立方向例如
2)老年社区照顾
• 案例讨论:
• 有一位年轻人积极投入社区 事务,社区需要他协助的地 方均义不容辞,且他具有方 案撰写能力,许多社区方案 均出于他的手,并且得到辅 助。适逢社区某协会理事长 选举,这位年轻人想出來竞 选理事长以发挥更多功能。
但是该协会前任的理事长与村长是 不同派系,村长极力想取回该协 会的主导权,因此推出他的太太 出来竞选理事长,与前面那位年 轻人竞选,由于村长具有派系力 量,动员之后他太太果然当选该 协会理事长。 那位年轻人非常失望,认为专业不 敌派系,只好默默离开社区,不 再参与社区事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一词,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从英文Community 翻译,可以理解为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从寓义出发,本身就讲究“在地扎根”。

在地化取向的社区建设,与大陆街道和居委会常说的“属地管理”都强调因地制宜。

台北芦荻社区大学,采取“在地扎根”发展模式,成功渡过公共危机,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台湾地区社区发展的主轴是社区发展协会,其网络关系大致是:县/市“政府”“社会局”———乡/ 镇/ 市公所“社会课”(“课”相当于“科”)———里/ 邻办公室———社区发展协会。

里或邻办公室是台湾地区基层社区自治组织,其职能类似于我们的社区居委会。

不同的是,里或邻办公室不直接参与社区建设,而是由社区发展协会具体推动。

以台北县三峡镇忠孝社区发展协会为例说明:经三峡镇公所考量,由三峡、秀川、永馆、鸢山四里组成忠孝社区,从面积而言,此社区接近于广州市一个中等的街道。

忠孝社区发展协会通过召开成立大会产生,经台北县“政府”核准成立,采用会员大会的组织架构,会长由选举产生。

社区发展协会不承担“政府”下派的职能,从事建构社区福利、关怀弱势族群及推广当地旅游等事务。

协会经费政府资助占78%,社福活动收入占6%,会费收入占11%。

袁德润,台湾社会工作发展与草根NGO1965年制定的“民生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实施平均地权所征收的地价税,设立了社会福利基金,专供办理本项政策所列出的社会保险、国民就业、社会救助、国民住宅、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教育以及社区发展等七大项社会福利措施。

1974年高雄也设立“家庭协谈中心”,专门“商谈”,调解家庭纠纷以及家庭生活教育、家庭社会环境改善的咨询服务。

70年代开始了社工员实验计划,业务重点在于社区工作和贫户辅导,1975年台湾省卫生处在全省成立5个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均配有社会工作员。

1998年开始选定实验地区示范办理,加强社会福利社区化的实施,激发了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结合潜在的福利服务供给者,并以团队方式共同开展福利和社会工作。

使社会工作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第五、确立以社区发展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随着大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社区功能的健全,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将结合得更为密切,从而为民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将受到新型社区和具体社区的更大挑战,社会工作者将摒弃原有在实验室封闭的工作模式,重新从观念上定位、认识和不断试行一些新的社会工作方法、手段去更适合社区和贴近民生。

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黄耀明,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经验及启示四、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经验非常值得内地借鉴、学习通过与台湾师生的面对面交流,我们认为,与香港地区相比,台湾地区的社工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更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首先,香港的社工发展得早、发展得好,除了内部经济发展催生外,可能更多是受到殖民时期英国和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即外力催生。

而内地和台湾一样,都是因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迅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事业也要求相应的发展,于是逐渐在内部催生了社工事业。

社工事业进入台湾或内地后,在实现本土化的路径选择上相似性可能更多。

其次,内地民众与台湾民众的共同文化心理和共同价值观念更加相似。

内地与台湾的民众可能受传统的中华文化和观念影响更重些,也更有利于本土化进程。

再次,在“社会”这一整体面貌上,内地和台湾也能找到许多共同点。

如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问题、因天灾人祸需要灾后大面积重建的问题等各种社会问题。

在社工的发展过程中,内地与台湾的社工发展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且台湾比我们发展早了近20 年,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向台湾的社工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

一、主要内容台湾地区的社区工作始于1965年4月颁布的《民主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该政策把社区发展作为社会福利措施七大要项之一,同时明确规定“以采取社区发展方式,促进民主建设为重点”。

1968年5月,台湾制定和颁布了《社区发展工作纲要》,该纲要规定社区发展的目标是:“为有计划的动员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配合政府各部门的施政计划与财力支援,以增进社区人民生活条件,提高社区内人民生产效能,改善社区人民生活环境,建设民主主义新社会。

1971年5月,台政府将原来的八年社区发展计划改为十年计划,并将基层民主建设、国民义务劳动工作和70年代初颁布的小康计划配合社区发展实施。

台湾社区发展十年计划的工作目标与内容共包括三大项:从事社区基础建设以消灭脏乱差及美化社区环境;实施生产福利以消灭贫困并改善生活;推行伦理建设以端正风气并重建道德。

其中较重要的项目是:1、基础工程建设类改善社区基础环境包括代建水沟、道路、供水设备;改善家庭卫生,包括改善采光、通风等;改善发洪设施;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包括设置自来水塔、公共厕所及垃圾箱;设置小型体育场或球场;设置社区公园、儿童乐园及凉亭。

2、生产福利建设类办理妇女儿童青少年福利事业,包括治家、育婴、烹饪及缝纫方法的指导;推行家庭计划及妇女卫生等;推行小康计划,包括设立托儿所、妈妈教室、巡回保健等;办理各种技术训练及就业辅导工作;办理各种互助服务,加强医疗急救、贫民救济等。

3、精神伦理建设类;兴建社区活动中心;设置社区图书馆;推行国民生活须知及社区范例;办理各种民族补习教育;提倡全民体育、康乐及文教活动;提倡正当娱乐,组织音乐会及举办武术活动等;指导舞蹈活动,办理民众补习班;加强各种社区团体活动,如里民大会、长寿会、妇女会、四健会、童子军会等。

二、比较分析比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社区工作内容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着很大一致性。

二者都重视社区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福利与伦理文化建设。

共同的家族观念与社区互助传统及政府功能的发达,为二者的社区工作内容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基础,也使二者的社区工作内容体现出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设置模式,民间参与及配合力量比较薄弱。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台湾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作用比较大。

大陆目前的社区工作内容还体现出转型期的许多特点,如由于企业转制、政府职能转变而带来的许多社区工作内容是台湾所没有的。

二者在社会制度上及近代发展历史上的差别,使社区工作的运转机制与具体内容都有所区别。

目前我国对国外及港、台地区社区工作的内容,了解还比较有限,看到的多还是局部和表面的作法,拿它与我国进行比较,并从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方面去分析的工作还刚起步。

因此,在参照和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社区工作内容时,还有待于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

三、台湾小区工作发展的经验、借鉴意义与问题(一)台湾小区工作的经验与借鉴意义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台湾小区工作已逐渐呈现更多元的方式发展,福利小区化与小区总体营造皆为这个阶段的产物,本世纪初的“六星计划”体现了小区工作的新思维。

综上所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台湾小区工作已有许多经验,并呈现出可供其他社会小区发展的借鉴意义。

(l)依据福利多元主义的路径,整合政府、小区、民间组织的力量,发展以小区为基础的照顾体系。

福利小区化计划的实施将以往小区发展工作偏重物质建设的运作,转向与社会福利体系结合,并将发展的焦点转向欲结合政府、民间组织和小区的力量,共同提供弱势族群小区化的照顾服务体系。

福利小区化能提供就地照顾,符合儒家文化重视家庭的传统,保留被照顾者与生活小区的联系,提高小区居民和被照顾者的小区认同,减少照顾费用。

(2)小区发展理念与立法、政策和方案密切结合,动态追踪方案实施,并根据方案实施评估及时调整政策。

从20世纪90年代起到今天,台湾出台了多个政策、立法和方案。

小区建设基于小区居民需要进行设计,不断改进,不断整合了多个小区建设内容于一体,以利于资源的开发使用。

其典型代表是“六星计划”,这个计划要求从宏观的角度,达成产业发展、社福医疗、小区安全、人文教育、环境景观、环保生态等六个方面的目标,体现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理念。

(3)将物质小区建设和文化小区建设结合,强调文化重于物质的小区(总体)营造。

小区营造的兴起,欲藉由文化建设以充实小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以期导正以往小区发展之偏重基础工建设的现象。

本身植根于小区的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借此机会发扬光大,互相交流融汇,少数族群的本土文化得以传承。

(4)强调并努力实现小区居民的参与、自主与主体性的小区价值。

这个阶段台湾小区工作不同于早期“由上而下”的小区工作,这个阶段小区工作的各项方案皆将小区居民的参与、小区自主与创造、小区的主体性纳为方案的重要工作项目,这种做法体现了“小区主义”的精神。

尽管实际的运作与理想尚有不小的差距,但至少已初步将小区价值的内容纳为实务工作中的重要因素。

(5)通过在小区中学习,提升居民能力。

普及小区教育是台湾小区发展的主要特色。

自1998年台湾第一所社区大学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成立以后,各小区大学纷纷成立。

到2田7年,全台湾已有超过80所的小区大学。

小区大学不以文凭为目标,着重在人文陶冶、职业技能进修、居家照顾等教育内容,为小区居民提供课程学习的场所和平台。

“六星计划”将教育当作小区营造的“发动机”,培植小区学习团队,构建终身学习资源网络平台,全面营造小区学习文化,建立起了小区教育学习体系,增加了小区社会资本,提高了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6)迈向统整性的永续小区计划。

新故乡小区营造和六星计划已逐步地将小区方案做总体的规划,并欲藉由部门之间的互动平台之建立,以让各部门的小区方案能以整合方式运作,从而创造安居乐业的健康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