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进入四年级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本次总复习的内容覆盖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如下主题: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2.分解十以内数的加减法3.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4.运用米、升、斤、元的简单计价5.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6.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刻钟和个别分钟的时间7.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8.能简单地进行数表上面的数字填空和排列三、教学重点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的进一步巩固;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4.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1.不带进位的数到1000内的加减法;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巩固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的理解。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练习建议和习题解答方法。

3.鼓励学生边做题边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便更好的相互补充和学习。

六、教学资源1.练习册;2.教科书;3.黑板和粉笔。

七、教学时间共计两节课。

八、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组织小组合作的行为,检查其协调性和学习效果。

2.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其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对其进行辅导。

3.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并在每次课堂开始时检查作业情况。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一、前言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儿童数学学习阶段中关键的一年。

本教案旨在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数学知识点回顾1. 十以内的数的认识通过数块、数带或大小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快速认识0-100以内的数,并进行准确、迅速的比较。

教师可采用字典的方式,将十以内的数字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

2. 超大数的认识与读法超过十万的数,可以通过分节记数、逗点记数等方式进行认识和读法。

通过生活实例等案例,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3. 算术运算三年级是加减法的学习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加减法的基础理解和能力培养上。

3.1 加法基础加法、进位加法、加数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加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加法知识点。

3.2 减法基础减法、借位减法、减数交换律、减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减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减法知识点。

4. 空间与几何空间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环,建议教师通过实物、生活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

4.1 画图作图通过简单形状的绘制、图形分析、对称轴的确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和几何意识。

4.2 方向与位置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课外图像等学生容易接触到位置与方向的基本知识点,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5. 分数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食物、水果、面包等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应提倡学生将分数化为简介的分数。

6. 时间、长度和重量时间、长度和重量知识点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实用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学生始终记得“时间上的比较是比较分秒,长度上的比较是比较千米和米,质量上的比较是比较千克和克”。

三、总结通过此教案的梳理和总结,我们期望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快速、准确掌握数字及算术运算等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2)一共卖了多少钱?45×12×5= 12×5×45=(1)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列式为:12×5=60(个)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列式为:60×4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列式为:45×12=540(元)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540×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教学内容】第1单元——年、月、日第2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6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理解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不进位,及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掌握笔算原理。

3.学会小数的加减法和分数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及两位数乘法的笔算原理和24时计时法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1.12时计时法前面加时间词,24时计时法第一圈去掉时间词,第二圈是12时计时法去掉时间词加上12。

2.计算经过的时间。

3.和年、月、日的实际问题有关的计算。

二、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及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笔算原理。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3)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4)估算。

2.PPT课件出示一些练习题。

3.指名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复习分数、小数的加减法1.小数的加减法的笔算原理。

2.分数的加减法笔算原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利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师:你们获得了几颗星?通过这节复习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数与代数12时与24时计时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时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用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再次巩固,以点代面,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处理得不得当。

[再教设计]再次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处理教材中的细节问题,抓住重点。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第3单元——辨认方向第4单元——毫米和千米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会识别八个方向,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能描述简单地点之间的路线。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九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2.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学运算方法;2.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3.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4.掌握题型解题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理论证解决问题。

3. 知识点总结•分数运算规则;•百分数的意义;•数学运算规律;•知识点联系运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复习与导入(1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40分钟)•根据课本内容,逐一讲解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设置相关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问题解决与拓展(20分钟)•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学生提问与解答环节,帮助学生澄清疑惑。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本次课程围绕数学第九单元进行了综合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美妙与实用。

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多的互动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敬请学生们认真学习,定期复习,不断进步!。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准备: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

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

6、巩固练习:(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

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与代数(1)复习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2.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能通过自我反思,检查纠正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乘、除法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一、回顾整理【回顾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时,把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使算式化为表内除法,再应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然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个位和十位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把被除数分成几十加几,分别除以除数,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2)笔算除法。

①笔算除法的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求出一位商后,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后面数位上落下来的数合并起来继续除。

②除法的验算。

a.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b.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③有关0的除法。

a.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b.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要商“0”占位;c.被除数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要商“0”占位。

(3)除法的估算。

估算的关键是把被除数估成一个能被除数整除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用口算除法的方式进行计算。

【回顾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

(1)口算乘法。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时,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在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笔算乘法。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第1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总复习、第110页第2题、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3题、第114页的“思考题”。

【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及笔算、除法估算,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知识,有序梳理1.今天,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请你来想想这部分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反馈,教师课件梳理。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年级数学下·新课标(人教)2.梳理计算方法。

①口算:400÷2= 360÷4= 4000÷5= 8400÷4=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结:被除数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写几个0,另外需要注意特殊的情况。

②笔算: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486÷2= 249÷3= 506÷5= 780÷6= 327÷3= 635÷6=小结: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验算:怎样检验除法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呢?尝试验算下面两道题: 524÷4= 708÷7=④估算:PPT课件出示估算题目。

600÷19 5600÷69小结方法:除法估算时,先看成与所给数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二、综合练习,提升能力1.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题。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一起看看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欢迎查阅!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1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1、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同学们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欢的分数吗?(1)学生用纸折分数(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数。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并板书四组分数:(3/4,1/4)、(1/4,1/2)、(3/8,1/8)、(1/8,1/6)。

2、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张贴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类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类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3、引导质疑,引入课题对于刚才我们分出的这两类分数,大家想研究它们哪方面的问题?(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生3:…(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比较一下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这一问题,好吗?(板书课题:比大小)(二)探究新知: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1)质疑:“3/4和1/4谁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组拿出手中另一张正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优秀9篇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列式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师板书:18某11=)2、估算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生估算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方法1:把11看成10,18某10=180方法2:把18看成20,20某11=220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某10=独立计算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3、交流算法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大家同意吗?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4人小组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方法1:18某10=180,18某1=18,180+18=198方法2:11某18=11某9某2=99某2=198方法3:18某11181801984、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将18和180相加得19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3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3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3 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3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第七单元的知识点。

第七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统计表的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第七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统计表的制作。

难点: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例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答,强调解答过程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如: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4. 统计表的制作: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根据数据制作统计表。

5. 角的度量:教师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自己用量角器量一量几个角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24平方厘米2. 制作统计表:数据:小明、小红、小刚、小丽分别测量了5个角的大小,结果如下:小明:30°、45°、60°小红:45°、60°、75°小刚:30°、45°、90°小丽:45°、60°、120°答案:姓名角的大小个数小明30° 145° 260° 1小红45° 260° 175° 1小刚30° 145° 190° 1小丽45° 160° 1120° 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第七单元的知识点,使学生巩固了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等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总复习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总复习 教案

总复习第二课时
《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较和应用》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课本 P94—95总复习中“图形与测量”
复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2.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丰富对图表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复习重点:
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
一、宣布本节内容
二、指导复习
1.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2.课堂交流,归纳整理 (1)单位归类 (2)单位之间进率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3.整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异同点
三、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中“巩固与应用”
1.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2.聪明小法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然后汇报交流。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棵大树高8 ( ) .
(2)-张邮票的面积是6( )。

(3)教室的面积是55 ( ),
(4)钢笔长15( )。

(5)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 )。

(6)北京到西安的铁路长约1200 ( )
4.单位换算
9平方米=( )平方分米. 2000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7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米=( )分米
40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平方分米=15 平方米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平均数|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平均数|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平均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学生能够互相之间进行配对,计算平均数并合理解释答案。

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电子白板;3.平均数计算器;4.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步:知识回顾1.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平均数的概念;2.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重新温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展示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想象并讨论如何计算这些场景中的平均数,如:班里每个人的身高、一个班的考试分数等等;2.引入新知识:平均数的应用。

通过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巩固新知识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

随机给每组分配一些数据,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配对计算,并合理解释自己的答案。

其中,数据可以包括:•学生身高;•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得分;•一组物品的重量。

第四步:展开小组讨论1.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结果,并讨论其中的差异;2.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数据集中,平均数的结果是否会被严重影响?为什么?第五步: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2.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方法。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或自选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通过互相数自己或家人和朋友的身高、年龄、体重、成绩等,来计算平均数;2.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班级中同学偏好的一些事项(如电影、食物等),来计算班级平均喜好度。

总结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回顾和练习复习了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应用,并在小组配对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数据集中的特点。

综合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收获颇丰,学生掌握了本章节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

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位值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核对答案)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1、口算38+25(出示动感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2、计算方法探究师:你们能用学过的。

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30+20=50 50+13=63 40+23=63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

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再请两个同学)38+20=58 35+25=60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

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

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估算练习课|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估算练习课|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估算练习课|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估算练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章“估算”这一部分。

我们会回顾和巩固估算的概念、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能够运用不同的估算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则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于估算的直觉和敏感度,使他们能够在没有具体计算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进行估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白板、马克笔、练习题和答案、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如果我有32个苹果,我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进行估算。

3.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进行估算,并给出答案。

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估算方法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估算复习2. 内容:估算的概念、方法和技巧3. 示例:实际问题解答和估算过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如果我有50个橘子,我想把它们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橘子?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两辆汽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多久后它们会相遇?作业答案:1.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约8个橘子。

2. 两辆汽车会在约4小时后相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在估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对于估算的直觉和敏感度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估算方法的宣传和讲解,同时增加更多的实际问题练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估算技巧。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通用2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通用2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1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

(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

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

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023最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2023最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基础铺垫,引入课题。

1、见课件(学生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一:(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提问题)1、出示:1套书有15本,问:(1)3套书有一共有多少本?(生:思考: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2)引导学生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连加计算(学生说算的过程)(2)用竖式计算(笔试)(3)用数的组成计算:①(教师引导学生表述口算的思维过程)②(小组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描述算法)。

11×5= 14×4= 15×6= 23×4=(4)学生交流,老师观察,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二)出示情境图二:1、买1套书需要120元,问: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依问题列式)(1)学生思考并正确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用数的组成口算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见投影片)2、学生分组用数的组成描述下题的算理110×5= 140×4= 270×3=(2)方法二:将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添0法”的简算方法)(见板书)。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的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3、同桌用“添0法”的算法再描述上题的计算过程。

三、应用测试题,1、学生分组进行测试练习(分两组测试,后学生相互评价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3、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和统计的复习教学内容:第112页位置与方向,113页统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的辨认其余七个方向,看图能准确的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看打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3、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位置与方向以及统计知识归纳与整理的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对八个方向的掌握更加熟练、准确,能正确运用方位词说明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学统计图、表的特点,并能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整理,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1)出示总复习第1题图师:这是一幅社区示意图,请你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小清家周围都有什么?她从家到健身园可以怎样走?(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3)组织学生画路线图师:你能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吗?画好后把你上学的路线和同组同学说一说?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1、位置与方向提问:在解决位置与方向的问题时我们一般应注意什么?注意的问题:①注意识别方向。

(要注意看清图中标出的方向,如果没有标出方向,平面图中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或描述行进路线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2、复习统计(1)出示复习题第5题师:这是某地区1994—2003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图,看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想和风吹草动组的同学说一说?(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收集信息时应该注意什么?师:哪个小组愿意谈一谈你们的感想?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3)组织学生计算平均每年出现沙尘暴的天数。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以及在求平均数时注意的问题)。

(4)体验调查本组学生每周每人花零用钱的情况,算出本小组平均每周每人花多少零用钱?通过调查和计算,你们想说点什么?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1、练习二十五第5题完成统计图。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这个城市7年中,平均每年人均消费粮食多少千克?学生讨论交流,集体反馈2、练习二十五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集体反馈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谁最高?谁最矮?最高的比最矮的高多少厘米?算一算,这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说一说,从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统计的有关知识一、位置、方向二、统计1、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横向统计图2、东西相对南北相对纵向统计图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主备人:李玉颖执教人:李玉颖课型:复习课时编号:56教学内容:第112页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13页两位数乘两位数,完成练习二十五的1~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归纳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用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一位数整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学习了些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习了些什么?计算时注意些什么?怎样验算?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根据所学的知识学生独立整理,集体交流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除法的估算,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1)教学总复习第2题①出示总复习的第2题师:请你先估算出平均每月用电数,再准确计算出平均每月用电数。

②组织学生汇报交流③比较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说前:估算和计算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估算和计算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可以木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体验①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汇报时,结合错例,组织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②先估一估,再计算503÷5482÷8653÷6576÷3③解决问题一个星期有7天,一年是多少个星期另几天?(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把一年看作365天,也可以看作366天。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①出示总复习的第3题,组织学生口算。

②组织学生汇报交流③整理口算方法(2)笔算组织学生完成总复习的第4题(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1、练习二十五第1题()×19< 600 69 ×()< 56002、练习二十五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反馈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二、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先用个位去乘,再用十位去乘2、估算3、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年、月、日和面积主备人:李玉颖执教人:李玉颖课型:复习课时编号:57教学内容:第114页的年、月、日和面积,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时间单位,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和计算时间,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进一步认识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估测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时间单位、面积单位的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年月日相关的知识、时间计算及表示方法教具准备:实物图,长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看,这是什么?当老师在裱这幅字的时间,要制作镜框,在数学上就是求它的什么?配上的这块玻璃的大小,在数学上指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什么叫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是它的周长。

计量平面图形的周长要用哪些单位?什么叫面积?我们学过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面积单位间换算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4、练一练①举例说明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米、1公顷、和1平方千米有多大。

②估一估、算一算先估计一下练习本的封面、课桌面和教室地面的大小,然后算一算它们各自的面积。

复习时间单位关于时间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把你知道的在小组内说一说?归纳整理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理行归纳整理。

平年(365天) 1年(12个月)闰年(366天)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一昼夜是一日 1日(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3)填空①3年=()个月24个月=()年②7月有()天;15时是下午()时。

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练习二十五的第6、7、8、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1、填空:2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7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平方千米=()公顷16公顷=()平方米2、有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将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后,周长最大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米,宽2米,在这块菜地里一共收菜63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多少千克?板书设计:年、月、日和面积一、平年(365天)闰年(366天)1年(12个月)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一昼夜是一日 1日(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二、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和解决问题主备人:李玉颖执教人:李玉颖课型:复习课时编号:58 教学内容:第115页小数的初步认识和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掌握解决总是的策略,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进下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复习小数师:小数的大小是怎样比较的?师:计算小数时要注意什么?(1)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

(2)填空3/100用小数表示是()17/100用小数表示是()9/100用小数表示是()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学生整理1、分母是10和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 9 8个十百位分分位位读作:二点九八2、比较每组数的大小,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的比。

3、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1、115页第9题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为什么?学生涂色说理由2、第115页第10题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0.12 ○ 0.08 6.7 ○ 6.9 0.03 ○ 0.3解决问题:(1)出示115页第11题师: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3)练习组织学生自己解答115页第12题。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角答的理由)(4)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合理收信和选择信息,确定解答策略和方法。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1、一只山雀一天能吃95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算)能吃多少只害虫?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希望小学的全体同学去植树,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3个班,一共植树810棵。

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主备人:李玉颖执教人:李玉颖课型:复习课时编号:59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