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及关系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的长期目标,对于教育活动虽则提出了一般的方向,但同日常的学校和班级中的教育实践并无直接的关系、因此,教育目的必须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有直接关系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美国麦克唐纳的教育目标的功能:1明确教育进展的方向2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3界定教育计划的范围4提示教育计划的要点5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础就课程与教学目标而言,其主要功能是什么?1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因此课程实施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创造性地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过程4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取向类型:“普通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2、“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中。

3、“普遍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的教育情境。

4、“普遍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二、“行为目标”取向(一)“行为目标”取向概况1、“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位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表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1、独立模式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

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

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3、循环模式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独立模式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1.课程目标 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 的具体要求。 主要包括:认知、技能、情感和应用四个方面。 课程目标的特点: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积累性 2.教学目标 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特征:1.包含要求达成的具体内容的明细规格;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落实培养目标 2.评估需要,确立基点 3.确定价值取向,明确目标表征形式 4.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形成目标体系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 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 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 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 特点: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三)生成性目标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 特点:注重的是过程,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 价值取向: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
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1.价值: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 己的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 2.缺陷:过于理想化。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与学生进行有意义对话的 训练。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 力。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可能很难找到适切性。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学科基础
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社会基础
课程子系统

课程概念



课程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


课程设计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课程编制
馈 修 改
课 程 操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教学子系统
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 学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研究任务



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

学科发展问题
教育目的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环境分析



学习心理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方法设计
修 改
教学方法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发展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 绪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课程概念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理论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他来自人类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如果说教学的过程是从此岸到彼岸,那么课程与教学内容就是桥,它能让我们达到彼岸,也能让我们领略其自身的魅力,汲取其丰富的营养。

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和集结点,涉及学科知识,学习者和社会等三个方面(三种价值取向)的因素。

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决定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

查一。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点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合。

它是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

---------------------------事实,观点,原理,问题,处理方式,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取向1.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的发展的时候(目标,价值观,指导课程与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就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内容。

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内容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

其中教材是最主要的载体。

这种取向的实质是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及教育进程安排,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来源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教学的任务就是把经过选择并系统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其实质是从知识本身出发,强调学校教育中传递学科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在学生手中“教材”的规定内容。

2.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这一观点是把课程内容看作学习活动,这是对“课程内容即教材”的挑战。

活动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了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

博比特,查特斯,陈鹤琴等是其代表。

选择社会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

课程与教学目标讲义

课程与教学目标讲义
行为目标的作用是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 独立而出现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这种目标取向一度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占 据主导地位。
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 性
行为目标领域中的重要人物
泰勒用行为+内容来陈述目标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taxonomy)”把“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 新的阶段。“知道……”,“理解……”
2、教育目标(educational goals, goals of education)是教育目的的下 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 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分别不 同的教育目标。也常称为“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英文一般 为educational goals or purposes。如 义务教育、高中(普高、职高)培养目标 等。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 目标
1、教育目的(educational aims, aims of education)是总体的、指教 育的总体方向, 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 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的” 是最终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 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 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中。
梅杰等人发动了“行为目标运动” (behavioral objectives movement)把“行 为目标”取向发展到顶峰。
如:“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 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传统的教学目标分类
在西方的课程与教学组织和设计中,长期以来占支配 地位的主张是把教学目标分为“事实、技能和态度” 三个领域。
提出了阅读能力方面的目标,从形成语感到阅读方法,从 文学作品到文言文等。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 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课程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课程

(四)改革的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八个方面:
①在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 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发展。 ③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 ④在课程编制上,强调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⑤在知识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 间的联系。 ⑥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⑦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 校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⑧在课程评价体制上,强调走向弹性多元的评价模式。
(三)改革的目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 养良好道德; 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 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七章 课程
第三节
课程编制
(一) 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 提出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学习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二)对泰勒原理的反思
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 (2)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 (3)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二)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 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 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活动课程具有四个特点: (1)主体性;(2)乡土性; (3)综合性;(4)经验性。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一)分科课程:也叫“科目课程”,“是根据 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 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 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二)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 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一、课程的含义词源分析:二、中国: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 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维护课程, 必君子监之, 乃依法治。

”首次使用了“课程”一词。

宋朝时朱熹提到的课程已经与现在的意义相近了, 大致说包括了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安排。

三、在西方, curriculum(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跑马道的意思。

引申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的安排。

四、几种典型的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如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学), 但只关注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 容易忽视学生的智力发展, 情感陶冶, 创造力表现, 个性培养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 甚至把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即把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 以图对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看法, 但把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 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 而不是放在学生的心里体验上。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一些学者认为, 课程不应该是活动, 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 这要求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 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 但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在客观上是分离的, 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4.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提出, 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

主张从儿童出发来设置课程, 儿童的生活和需要时课程的出发点, 课程必须由经验才能构成, 即以经验为本质, 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从知识本位走向经验本位。

这种概念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 却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 而且不容易实施。

5.课程即文化的再生产持这观点者认为, 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 实际上都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反映, 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但社会中存在大的偏见, 不公平的现象, 倘若教育者以为教育无需关注社会文化的变革, 那就会使现存的偏见和不公正永久化。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课程与教学概述

课程与教学概述



因此,单从形式上考虑,可以将“教学” 理解为:教学是教师教导学生学习的活动(从 教师的角度看);或者说,教学是学生在教师 教导之下学习的活动(从学生的角度看)。如 果不追求明确地描述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 学”可以被笼统地理解为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构成的统一活动。 从形式上理解教学,最重要的是应揭示教 与学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描述为: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导是促进学生能动、有效 学习的手段(条件),学生能动、有效地学习 是教师教导追求的目的(本体)。
(二)大课程论下的概念更新 (1)从教学改革/教育改革到课程改革 (2)从教学计划到课程方案 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课程管理) (3)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 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 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 件。 (4)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到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 课程的定义

日常的课程概念 例举还有“课程”的词语
——大学课程,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等(广 义) ——语文、数学,外语等(狭义)
——修改课程(教材?)(教学论的书中亦 把课程当教材)


到底什么是课程? 讨论: ——“跑道”还是“跑”?(同意哪个比喻 ?为什么?) ——是“学科”还是“学程”?
(二)学术的“共识” 双边、书本、课堂
1.双边统一(如何理解?) 第一,教与学能否分开? 第二,教与学谁主谁次? 2.书本与课堂?(不涉及现场教学、实践教学
以及通过各种活动所进行的教学。)

手段能否达到目的?
三、基本观点 讨论: ——教和学能否分开? 一门课“教”多久,才不影响你完成教学 任务?(“教”在这里主要指讲授)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1、独立模式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

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

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3、循环模式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独立模式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概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 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努力增强其科学性。
◆ 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根本问 题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2〕局限: ◆ 易导致无视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 ◆ 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背离
了教育的本质; ◆ 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
〞,“见物不见人〞。
◆ 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总体上经 历了从别离到融合的过程。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各自独立 课程和教学各自相对独立,互不交叉。课程
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 界限与分工。
这种观念造成了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之间 的长久别离与相互制肘的为难局面,使课程变成 了僵化的、封闭的文本,使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成 为桎梏师生心智的手段与机械的运作过程。
学者的研究。 ◆ 实践根底:八年研究
2、“泰勒原理〞的根本内容 1) 确定教育目标 2) 选择教育经验 3) 组织教育经验 4) 评价教育方案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2、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 根本内容: 课程重点关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
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方案等方面。课 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而要建立一种新的社 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2、思维与教学 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
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 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 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思维五 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 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 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这五个步骤的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三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案例
课程与教学论就是研究课表和教学安排的吗?
“2010年1月底,与当地10所小学选拔来的50位校 长、教师一起,举办“价值教育的课程开发”培训研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三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案例:新学期的任务
张老师是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开学第一天,她参加了全 校教师大会。在会上,李校长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我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学校,本学期需要继续加大教学 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另外,从本学期 开始,我校也要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计划开设一些校本课 程,希望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请各位教师近期尽快拿出自 己的改革方案。”听了李校长的话,张老师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可以一展身手;紧张的是, 读大学时没有好好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怎么开展教学改革, 改革方案从何而来,怎样设计校本课程,一点头绪都没有。 下班以后,张老师心急如焚地找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 赶紧学习起来,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启发。
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含义
❖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对象为题,学术 界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主张,课程与教学 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问题。
日本有学者在反思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时,把 “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日]大河内一男等著,曲程等译:《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 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教育管理者及 教师成为课程
与教学专家
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学习掌握课程与教学理论, 同时将自己的感性实践经验升华为课程与教 学理论,使自己成为课程与教学专家,把课 程与教学理论直接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

举例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举例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举例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答: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

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

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

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

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

这一侧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将更为强调跑步的过程和许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1、独立模式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

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

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3、循环模式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独立模式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

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

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

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关系引言:在教育领域中,课程设计是指对一门课程进行结构、内容和目标的组织和安排。

而教学则是指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传授与引导。

课程设计与教学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本文将探讨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关系,并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重要性。

一、课程设计对教学的影响课程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教学的发展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课程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程设计组织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与此同时,课程设计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前规划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层次,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3. 课程设计提供教学资源支持: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托。

合理的课程设计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所需的教学资源,并提供适用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教材、实验设备等,进一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对课程设计的要求教学活动意味着将课程设计付诸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 教学活动需要反馈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进而评估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根据教学实践的结果,教师可以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安排。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背景,灵活地运用课程设计,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活动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根据课程设计中所设定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设计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比较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比较

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 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 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 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 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 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 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 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 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 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 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 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程改革的发展
趋势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课程与教学研究 的趋势
第八章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发
展趋势
第九章当代课程 与教学研究透视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
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
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
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

课程与教学的实 施
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
学过程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的实

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
第四章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

第八章 教学方法 第九章 教学手段
第六章第四节 教学方法
课程与教学的评 价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

第十一章
第八章
教学评价 课程与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管理
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1、独立模式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

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

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3、循环模式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独立模式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包含和循环模式都充分说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密切联系,告诉我们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无法独立和分离的,其理论研究也无法单独进行。

即使在“计划文件”层面上规划课程,也必须同时规划与特定“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形式、途径、手段和方法。

课程规划出来后必然要投入实施,这就是教学。

所以,教学就是作为“进程”的课程的有机环节。

二、我国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见解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1949年以后,我国引进苏联的教育学。

在苏联教育学里只研究教学内容,不研究课程,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论学科开始逐步恢复起来,就引发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

一些人根据历史传统,很自然地就把课程论归属于教学论的门下。

2、相互独立论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课程研究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课程论是独立于教学论的一门教育学的下位分支,在教育学这门应用知识领域中,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同属其下位的平行理论。

3、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相互独立的主张,在有力地促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发展的同时,却在课程与教学研究实践中助长和加剧了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相互割裂的倾向。

于是人们在总代表分析和探讨中,逐步孕育起来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主张,分别阐明了“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研究”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理念。

三、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本质:整合讨论:美国学者塞勒曾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三个隐喻,你更赞同哪一种?(出示三个隐喻)关于如何来看待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塞勒(J.G.Saylor et al.)等人提出的三个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考察这个问题的实质。

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

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

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

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

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

他们要根据球场上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

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

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分析与评价:隐喻一:将课程与教学分离,把二者的关系视为一种线性关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样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

这样,课程与教学就被割裂开来,二者机械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这种看法是内容与过程的二元论、目标与手段的二元论。

书P79-82内容与过程的二元论的实质是把知识与知识由以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割裂开来。

这样,原本有机统一的知识就被人为地分裂为内容和产生及传播这些内容的过程与方法,这两方面相互独立,机械地发生关系。

须知,任何知识都既是探究的产物,同时也内在地蕴含着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是未来探究过程的原材料。

正如美国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所言,把知识与知识产生的过程割裂开来,“恰如把游泳动作与水分离开来。

”目标与手段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认为,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教学则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

目标与手段是分离的、独立的。

隐喻二、三:体现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关系。

课程既产生于当下的教学过程之中,又始终引导着教学过程的进行。

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指向课程的产生,又是课程得以产生的情境,它内在地孕育着课程的开发。

从课程的层次角度讲,课程五个层次中包括“教师领悟的课程”和“教师动作的课程”,而这两种课程都不可能与制度课程完全吻合,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差异,会因教师的主体价值观和个体差异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而有所改变。

总结: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区别: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

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

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

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二者是不同的。

联系:1.相互规约: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

教师必然以各种课程为中介,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必然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异,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

而课程实践在选择、确定目标、编排内容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实践的规律和可操作性,因此课程编制的过程也是对教学的规划过程;课程的评价也必然将重点放在教学实践中实际运行的课程,从而与教学评价密切相关。

2.相互融合(参考书:P90-93)其一,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教学的传统内涵是,教学基于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效传递内容的过程,是忠实地实施既定课程计划的过程;教学的重心是有效传递内容,而不是变革内容,教学研究也因而成为关于内容传递的工效学。

而实际上,由于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关于特定内容的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样,就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内容和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由此,“学会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与学生共同创生课程。

其二,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当“体验课程”取代“制度课程”而处于教育的核心时,课程不再仅仅是表态的书面文件(教科书、教学指南等),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创造、解释着课堂事件,在这种创造与解释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变革,意义不断生成。

课程正是这一系列课堂教学事件及由此实现的内容的变革与意义的生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是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

作为“制度课程”之基本构成的诸种课程文件在这里不过是供教师与学生选择的资料,只有当这些资料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课程创生时,只有当这些资料经过变革与解释化为教师与学生不断发展的经验时,课程才有意义。

因为教师的价值观、知识和技能会影响他们每一次所作出的选择。

教师会考虑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组织方式,并会想像出一系列可能的教学方案以实施课程计划。

这些可能的教学方案要经过层层“筛选”,即看它们是否符合当地的价值观和教育期望;是否能为特定学生所接受;以及是否具备适当的条件等。

而这些抉择都与教师的素质和经验有关。

由此可以推理,课程计划中的某些部分实际上从未真正得到实施过。

由此可以看出课程和教学这一对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差异,我们简单地把来自不同概念框架的两者之中的一个归结于另一个的亚系统或将两者截然分开的论断是不科学的。

只有在厘清课程与教学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在共同的视阈之中去探讨二者的关系才有其可行性和现实价值。

推荐书目: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高文著:《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