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第10章第2节旅游促进制度
旅游政策法规课件第10章

• 2.旅游保险合同的成立 • (1)旅游保险合同的形式。 • 1)由双方共同签署的合同。 • 2)由投保申请单与保险单形成的合同。 • 3)票据形式形成的保险合同。 • (2)旅游保险合同的成立。
• 3.旅游保险合同的生效 • 4.旅游保险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 (1)旅游保险合同的变更 • 1)主体变更。 • 2)内容变更。 • (2)旅游保险合同的终止。
不履行本办法的,由旅游行政机关部门会同有关 部门分别给予直接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以下处罚: (1) 警告。 (2)罚款。 (3)限期整改。 (4)停业整顿。 (5) 吊销营业执照。 触犯刑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 2.对在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 •
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关部门检查落实,对当事 人或当事单位负责人给予批评或处罚。 (1)严重违反旅游安全法规,发生一般、重大、特 大安全事故者。 (2) 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长期不能发现和消 除,导致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者。 (3)旅游安全设施设备不符合标准和技术要求,长 期无人负责,不予整改者。 (4)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混乱,造成恶劣影响者。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旅游保险及其法规概述 • ●了解旅游保险的概念、种类、合同及理
赔 • ●熟悉旅游安全事故处理 • ●熟悉旅游保险的地位、作用
10.1 旅游安全管理概述
• 10.1.1旅游安全管理机构 • 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范围根据《旅游安全
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旅游 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统一指导,分级管理,以 基层为主”的原则。实行在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 统一领导下,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分级管理的 体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 会同有关部门,对旅游安全进行管理。为此,各 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 管理机构。
第10章第1节旅游规划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47
7.旅游发展规划的执行评估
• 《旅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对本级政府编制的旅游发展规 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48
(六)旅游发展规划的法律责任
• 法律责任是保障法律规范有效实施的保障。 • 旅游发展规划的相关法律责任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39
1.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资质及编制内容
• 《旅游法》第十八条规定,旅游发展规划 应当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 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 以及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和促进措 施等内容。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44
5.旅游发展规划的修订
•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 定,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 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 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 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 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2015-1-9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14
• 2.旅游规划编制要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方针。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15
• 3.旅游规划编制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 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避免近距离 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8
旅游政策与法规理论讲义(ppt 106页)

(4)涉及旅游税收征管方面的行政法规 如:《中国所得税暂行条例》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指由省一级(省、自治区、直 辖市)或较大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执行特 殊政策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 本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制 定或发布的条例、办法、规定等。
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地方权力机关以及 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旅游行政法规、 地方性旅游法规以及旅游部门规章。
旅游法规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旅游法律以及旅游 领域以外的其他法律中有关旅游的法律规范。
三、旅游法的渊源
(一)宪法—根本法
• 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确定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 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 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 及公民的基本权力义务等内容。
一、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
法律关系的确立 指使特定的旅游法律关系处于某种确立状态的过
程。
终止
变更
产生
法律事实
指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 消亡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特征
1、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 2、法律试试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 的的事实
3、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 的事实
种类
事件
行为
指法律规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
旅游政策与法规
如果没有政策法规,各个市场会怎样?
方
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旅游市场,为何需要政策与法规?
• 张先生一家黄金周假期跟旅行团 出游遭遇无奈,遂取消行程状告 旅行社
旅游政策与法规(PPT97页)

• 旅游者是指以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开展旅行活 动的自然人。
一、旅游者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 2.消费者的概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 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 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 对于一般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 公民的民事权利一律平等。
法人和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
– 始于成立终于消灭; –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受其经营范围的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
•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 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或16周岁-18周
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c.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
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和组织的民事行为能力 • A.法人和组织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一
致,始于成立终于消灭,受其经营范围限制。 • B.法人民事行为能力不同,法人有权就其经营范围
第二章 旅游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本章的主要内容
• 一、旅游者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 二、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 三、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旅游者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 1.旅游者的概念
– 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时间,不超过一年,进行观光、游览、 休闲、度假、探亲、访友或者其他形式旅游活动的人 (目的)--------异地性,短暂性,娱乐性。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

总结词:旅游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政策的执行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
02
旅游法规概述
总结词
旅游法规是规范旅游行业行为、保障旅游者权益的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公平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旅游法规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文件,旨在规范旅游行业的发展,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它具有强制性,要求相关主体必须遵守;规范性,要求旅游行业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公平性,要求旅游法规对所有相关主体一视同仁,不存在歧视。
详细描述
总结词:中国景区门票价格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旅游业的影响
详细描述
景区门票价格政策是旅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节游客流量、保护景区资源和维护游客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景区门票价格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景区的类型、级别、资源价值、经营管理成本等。
在执行门票价格政策时,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防止乱收费和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同时也要注重提高门票价格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旅游政策与法规》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旅游政策概述旅游法规概述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关系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历程我国旅游法规的发展历程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案例分析
01
旅游政策概述
旅游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法律规范的总和,具有指导性、约束性和激励性等特点。
总结词
旅游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法律规范的总和,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的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政策具有指导性、约束性和激励性等特点,能够引导和规范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探索起步
旅游政策与法规题库第十章 安全法

第十章旅游安全管理与责任保险法行律制度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赛】19.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应当制作安全信息卡,安全信息卡使用中文或者目的地的官方语言(或者英文)填写。
()A.正确B.错误使用中文和目的地官方语言(或英文)填写【2019真题】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旅游经营者的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30分钟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A.正确B.错误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赛】39.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在境外的,旅游团队的领队除了应当向旅行社负责人报告,还应当向当地警方、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或者政府派出机构报告。
()A.正确B.错误14.根据《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在境外的,旅行社负责人应当在接到领队报告后2小时内,向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旅游主管部门报告。
()A.正确B.错误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2.根据《旅游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旅游安全工作。
()A.正确B.错误【2019真题】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级别为一级的,属于特别严重级别,用橙色标示。
()A.正确B.错误一二三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标示【赛】32.在旅游目的地达到三级风险时,旅行社应当加强对旅游者的提示。
()A.正确B.错误四级风险时,加强对旅游者的提示【赛】30.旅游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旅游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A.正确B.错误3.根据《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规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5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属于较大旅游突发事件。
()A.正确B.错误 3人以上10人以下4.旅游者100人以上、200人以下滞留超过24小时,并对当地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大影响属于较大旅游突发事件。
()A.正确B.错误 50人以上200人以下5.旅游者50人以下滞留超过24小时,并对当地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的属于较大旅游突发事件。
旅游政策与法规

(1)企业管理阶段(1949-1998)
◆1985年,国务院批准《全国旅游事业发展规划(19862000年)》,首次把“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一 项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 1986年,国务院成立旅游协调小组,标志我国旅游业进 入新的发展阶段。
◆ 1986年,国务院颁布《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旅行社 由事业单位明确为企业单位。
1、旅游产业属性:在变迁中的定位
(1)民间外事功能(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旅游业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 承担的是民间外交接待的功能,不具备现代产业的特征。1949-1977 年,全国接待入境游客不到70万人次。 ★ 同期,世界旅游业经历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国际旅游收入 在30年间增长了近30倍。
(4)三大市场均衡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大众重要的 生活方式,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
3、产业体系培育:从单一到综合 (1)旅游供给短缺问题解决
★1949年到80年代中期,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极为短缺,全面没有一家 现代意义上的饭店,旅游管理和服务意识基本空白,民航和铁路成为 瓶颈。
★ 198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目前旅游接待条件较 差,这个问题要逐步解决。80年代末,利用外资50多亿美元,建立了 一批新型旅游饭店,提高了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政策主导旅游业(资源国有、政治经 济、基础设施建设等)
●旅游业需要法规调整(管理混乱、主体关 系不明晰、从业人员意识淡漠、旅游消费 者保护等)
●法制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孔子:十五有志 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学习方法问题
1、总的要求 ●陈寅恪先生——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益到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教 育、环境保护、遗产保护、全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等综合效 益。
旅游政策与法规PPT课件

旅行社的业务经营规则:
– 旅行社不得为旅游者安排或介绍下列活动:损害国家 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有民族种族宗教歧视的、有淫秽 赌博涉毒内容的。
• 第三十三条 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 安排参观或者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 或者活动。
• 第一百零一条 旅行社违反本法规定,安排旅游者参观或者 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者活动的, 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 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 销导游证、领队证。
入境旅游业务,指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外国旅游者来我国旅游,港 澳旅游者来内地旅游,台湾居民来大陆旅游,及招徕、组织、接待在中 国内地的外国人,在内地的港澳台居民境内旅游。
出境旅游业务,指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赴 港澳台地区旅游,及招徕、组织、接待在中国内地的外国人、在内地的 港澳台居民出境旅游。
•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 由旅游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 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十万 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对有关 责任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 超范围经营的,旅行社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本法
–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 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 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 旅行社的旅游业务委托行为应规范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材pptx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制约性
法规对旅游政策的规范
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会对旅游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规范作用,确保旅游政 策符合法律规定。
旅游政策对法规的促进
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促进相关法规的完善和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 供更好的法制保障。
04
我国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历程
1949年-1978年
• 基本原则 • 依法治国原则 • 以人为本原则 • 公平竞争原则 • 诚信原则 • 服务质量管理原则 • 基本精神 • 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 •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 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03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关系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关联性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背景相同
旅游政策和法规都是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制定的,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初期,旅游政策开始起步,主要是外事接待 和入境旅游。
1978年-1985年
改革开放后,旅游政策逐渐发展,推出了一系列入境旅 游政策和法规。
1985年-1992年
国家旅游局成立,旅游政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推动国 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
1992年-2000年
国家旅游局实施“九五”规划,推动旅游业的现代化、 规范化和国际化。
旅游政策的重要性
1 2 3
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政策可以引导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 制定投资、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吸引 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旅游业。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政策可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通过制定和 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旅游消费者的权益 ,促进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
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旅游政策可以推动社会文化发展,通过引导和 规范旅游活动,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促 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材

旅游产业集中度提高
通过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旅游产业集 中度,增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
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旅游产业竞争 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内部组织优化
通过优化旅游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旅游产业技术政策
旅游产业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旅游产业的技术进步。
02
旅游产业政策
旅游产业结构政策
01
02
03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和效 益。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 产业的融合,形成旅游产 业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 。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旅游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
旅游产业组织政策
特点
旅游政策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广泛的适用范围、多元化的政策手段和动态的 调整过程。
旅游政策的重要性
促进旅游业发展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旅游政策可以引导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制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为旅游业 提供战略指导和支持。
保障旅游者权益
旅游政策可以通过资源分配和规划,优化 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率 和效益。
对文物进出口的管制措施,包括禁止 或限制某些文物的出口,以保护国家 文化遗产的安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目名录
传承人认定与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 资金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传承和 发展进行法律规定。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 列入名录的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和传承。
旅游政策与法规概述

旅游政策与法规概述旅游政策和法规是国家为了指导和规范旅游业发展而制定的主要文件。
旅游政策旨在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
旅游法规则是对旅游行业的法律制度,对旅游业的行为、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
以下将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个层面对旅游政策和法规进行概述。
1.旅游法旅游法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基本法律,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旅游法规定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对旅行社经营、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2.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国家旅游发展规划是制定旅游发展的战略规划,通常以五年为单位进行制定。
旅游发展规划包括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内容,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旅游目的地建设政策旅游目的地建设政策是针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制定的政策,包括景区开发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管理等方面。
此外,还有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政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等。
4.旅游人才培养政策旅游人才培养政策是国家为了保障旅游业人才供给的政策,包括对旅游教育的支持、旅游人才培训的组织和资助等方面。
旅游人才培养政策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旅游从业人员。
5.旅游市场监管政策旅游市场监管政策是为了保障旅游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而制定的政策。
包括对旅行社、导游、酒店等旅游从业者的监管和管理,推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1.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是各地方政府制定的促进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方案。
包括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政策制定。
2.旅游投资和财政支持政策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和支持旅游投资,通常会制定一些旅游投资和财政支持政策。
例如,提供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补贴和奖励、减免税收等。
3.旅游节庆和文化活动政策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通常会组织和举办一些旅游节庆和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除了吸引游客外,还能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旅游法教程旅游规划与促进制度

contents •旅游规划概述•旅游规划的技术与方法•旅游促进制度•旅游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目录旅游规划的定义旅游规划的目的旅游规划的定义与目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人们对旅游规划和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旅游规划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规划的历程自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各地开始重视旅游规划工作,并逐渐形成了以“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为核心的旅游规划理念。
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旅游规划逐渐注重生态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旅游规划的类别根据规划范围和重点的不同,旅游规划可分为国家旅游规划、地区旅游规划和景区旅游规划等。
同时,根据规划的时间跨度,旅游规划又可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旅游规划的内容旅游规划的内容包括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市场需求的分析与预测、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的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核心的是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旅游发展策略和目标,并针对这些目标和策略进行实施和监督。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030201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产品特色突出产品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提升吸引力。
产品类型根据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
产品开发流程从策划到实施,制定详细的产品开发计划,确保按时推向市场。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旅游空间布局与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根据资源分布和市场需求,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提高游客体验。
旅游线路规划区域协同发展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旅游基本法旅游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旅游专项资金与税收优惠旅游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旅游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推广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宣传推广旅游宣传推广与国际合作VS1 2 3为确保旅游规划的有效实施,应成立专门的旅游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
蔡正敏主讲
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
(《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十章旅游规划和促进
第二节旅游促进制度
一、旅游促进政策
(一)旅游促进政策的含义与意义
1.旅游促进政策的含义
旅游促进政策,是指政府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措施总和。
2.旅游促进政策的意义
(1)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
(2)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
(3)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4)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
(二)旅游促进政策的具体内容
根据《旅游法》的规定,旅游促进政策主要有:
1.常态旅游发展协调机制
旅游发展协调机制,是指各地协调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及地方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机制。
具体形式为旅游领导小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旅游发展大会等。
《旅游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2.旅游项目用地政策
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落地,需要有一定的土地空间。
《旅游法》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
3.旅游金融政策
旅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
金融机构的支持是旅游企业健康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保障与基础。
4.旅游税费优惠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相关规定。
5.财政资金政策
《旅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
6.旅游消费促进政策
《旅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
二、旅游形象推广
(一)旅游形象概述
1.旅游形象的概念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相关主体宣传与传播的成果,它是旅游目的地各旅游产品及其他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效果总和,是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感情和认识的综合体现,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旅游形象的特征
旅游形象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借助于国家或地方政权机构才能完成。
《旅游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制定并实施旅游形象推广战略。
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工作,建立旅游形象推广机构和网络,开展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组织本地的旅游形象推广工作。
(二)旅游形象推广的主要内容
(1)旅游形象推广的主体
(2)旅游形象推广的方式
(3)旅游形象宣传的经费
三、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概念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为满足广大旅游者对该地相关旅游信息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加工、传输或公开旅游信息的职责、行为及其过程。
(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特点
(1)权威性
(2)有效性
(3)广泛性
(4)公共性
(5)共享性
(三)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作用
(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能够有效地满足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
(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旅游目的地的一项重要服务功能。
(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陷阱问题。
(4)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制度的内容
《旅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无偿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在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旅游者集中场所设置旅游咨询中心,在景区和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设置旅游指示标识。
(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主体
中央: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
地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
内容: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
(3)旅游公共信息的提供方式
提供方式:无偿性、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指示标识
四、旅游基础设施
(一)旅游基础设施概述
旅游基础设施,是服务旅游业的最基本的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既是连接各旅游服务环节的重要链条,也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基础性因素。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
《旅游法》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
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1)旅游基础设施应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
(3)建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
五、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旅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一)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三)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案例与分析
【案例】江西:强规划,促发展,推进旅游强省建设
2013年10月15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旅游是我省现代服务业中最有条件率先崛起的产业。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我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三大工作主题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促增收,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强化旅游规划引导。
修编《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赣东北、昌九等重点区域性旅游合作发展规划。
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示范区、实验区、产业园区)的规划和设区市旅游发展规划由省旅游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并按程序报批。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为同级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
城乡总体规划要对重点区域旅游发展、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精品线路培育、智慧旅游建设等作出统筹考虑和安排。
加强旅游、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交通等规划的衔接。
相关部门须会同旅游主管部门编制涉旅相关产业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江西风景独好”是江西整体形象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整合各级各类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全面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加大对周边省会城市、全国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宣传营销力度,大力拓展港澳台、东北亚、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扩大“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影响力。
宣传、外侨、商务、对台、文化、新闻、广电等部门和单位,应利用各自平台进一步加强江西旅游形象宣传。
省内各新闻媒体要开设旅游广播、报刊和旅游电视专栏,加大在省内外的宣传推广力度。
省、设区市两级组织的重大经贸、文化、体育等活动,可使用“江西风景独好”标识。
支持利用社会力量办好各类重大旅游节事活动。
在城市中心、游客集散地设置一定数量的户外旅游信息广告牌,纳入相关市政、路政建设规划,并由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安排。
建立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加强在旅游客源地建立营销渠道,出台旅游市场营销激励政策,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其他措施: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大旅游投融资力度;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旅游配套功能;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加大政府导向投入;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加大金融财政扶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实施消费鼓励政策;加强统筹协调。
【问题】
1.江西省为什么提出相关部门须会同旅游主管部门编制涉旅相关产业专项规划?
2.为打造“江西风景独好”的形象,江西省提出的相关推广措施还存在什么不足?
【分析】
1.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涉及要素多,仅靠旅游部门难以推动协调发展。
2.打造江西的整体旅游形象,需要一个统一的机构来整合旅游、文体、宣传、广电、体育、新闻等部门。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旅游规划?旅游规划的类型有哪些?
2.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依据有哪些?
3.什么是旅游促进政策?其重要意义有哪些?
4.什么是旅游形象?旅游形象推广的方式有哪些?
5.什么是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其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