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障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第二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符合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提高国家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是: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分类管理、全面管理、从严管理。
第三章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包括质量监督检验、质量监督检测和质量监督评估。
第一节质量监督检验第五条质量监督检验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原材料及设备的检验;2. 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3. 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验收的检验。
第六条质量监督检验应当由符合法定条件的质量检验机构承担。
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和设备,并有相应的检验人员。
第二节质量监督检测第七条质量监督检测是指通过实验室等检测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测。
质量监督检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建设工程材料的抽查检测;2.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抽查检测;3. 建设工程竣工质量的复检。
第八条质量监督检测应当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测机构承担。
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和设备,并有相应的检测人员。
第三节质量监督评估第九条质量监督评估是指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的定期、定量评估,以评估建设工程的质量状况和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十条质量监督评估应当由符合法定条件的评估机构承担。
评估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评估能力和设备,并有相应的评估人员。
第四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第十一条承担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包括建设单位、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相关责任主体。
工程质量法规制度

工程质量法规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我国境内进行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相关服务活动。
第二章质量管理责任
第三条(建设单位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负责组织编制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并对工程质量负总责。
第四条(设计单位责任)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并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五条(施工单位责任)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六条(监理单位责任)
监理单位应当依法独立行使监理职责,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三章质量控制与检验
第七条(材料控制)
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材料进场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第八条(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关键工序和重要节点实行重点监控。
第九条(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后,应组织有关方面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条(违法行为处罚)
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经济赔偿等。
第十一条(争议解决)
因工程质量引发的争议,应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依法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二条(实施细则)
本制度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生效时间)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另行通知。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细则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行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
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领导,明确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责任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目标、任务和责任。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配备具有质量管理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专业能力。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处理质量事故。
第十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对建设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第三章施工单位的责任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认真执行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要求,配合建设单位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落实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质量稳定。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第四章监理单位的责任第十五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监理职责,监督和检查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十六条监理单位应当配备具有监理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建设工程进行全程监理。
第十七条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求建设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八条监理单位应当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五章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第十九条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罚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配合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管理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勘察、检测等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并适用于公路、桥梁、地铁、铁路、港口、机场、水利等各类建设工程。
第三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其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等各方应当履行自己的质量管理职责。
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高效、便民原则。
第五条国家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当熟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依法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聘请具有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资格证书的质量管理人员,并依法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九条监理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聘请具有建设工程监理资格证书的质量监督人员,并依法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第十条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等应当依法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三章质量管理要求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制定建设项目的质量标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等应当根据标准和合同要求,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前期工作时,认真筛选选取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等方面达到要求的单位或专业工程师进行配合。
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施工方、监理方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双重保障。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聘用符合规定资格要求的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设计、勘察、检测等各方的相关人员。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释义(2000年3月)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本章共四条,对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建设工程保修的责任履行,建设工程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继续使用的办法作出了规定.本《条例》对建设工程竣工后的质量保修设专章加以规定,是国家维护建设工程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对《建筑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和第六十二条(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等项目.保修的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具体的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国务院规定)的细化.这些规定对工程在使用阶段,确保工程的安全使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十九条 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中应当明确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释义] 本条是关于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以及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承诺保修义务的形式和内容的规定.(一)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是《建筑法》所确定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本《条例》进一步明确的一项重要制度,健全,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对于促进承包方加强质量管理,保护用户及消费者的合法权商可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是指建设工程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后,在规定的保修期限内,因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应当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维修,返工或更换,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损失.质量缺陷是指工程不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合同中对质量的要求等.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是落实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重要措施.以往建设工程竣工以后,一旦出现质量缺陷,由于质量责任不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以及材料供应等单位扯皮现象比较严重;保修履行责任人不明确,保修不及时,经济损失相互推诿,建设单位无法协调,使用者意见很大.(二)本条第二款明确了保修的质量责任和保修承诺的书面形式及主要内容.工程保修的主体是建设工程的承包单位,通常指施工单位;工程保修的客体是建设工程;工程保修的服务对象是建设单位;工程质量保修的承诺应由承包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这一书面形式来体现.《建设工程质量保修书》是一项保修合同,是承包合同所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延续,是施工企业对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承担保修责任的法律文本.建设工程质量保修书的实施是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完善的体现.在商品市场,购买小到几十元甚至几元钱的商品,商品生产厂家都必需出具质量保修卡.而建设工程造价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几亿元,如果没有保修约定,对建设单位有失公平,是不符合权利义务对等的市场经济准则的.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是落实竣工后质量责任的有效措施.本条第二款还对工程质量保修书的内容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定.1.工程质量保修书的交付时间.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应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资料时,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2.工程质量保修书的主要内容.(1)保修范围:按《建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保修范围应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它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等项目.(2)保修期限:按《建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保修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遵照《建筑法》的规定,本《条例》在第四十条中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3)承诺保修责任: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承诺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有关具体实施保修的有关规定和措施,如保修的方法,人员和联络办法,答复和处理的时限,不履行保修责任的罚则等.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建筑,特别是住宅工程的质量保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对住宅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质量保修书》中对建设单位合理使用工程应有提示.因建设单位或用户使用不当或擅自改动结构,设备位置或不当装修和使用等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承担保修责任;因此而造成的房屋质量受损或其他用户损失,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第四十条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隆重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释义] 本条是关于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年限和保修期起始日的计算办法的规定.(一)本条所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应理解为根据《建筑法》第六十二条中规定的"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的权益"原则确定的最起码的期限.国务院根据《建筑法》的授权在《条例》中对最低保修期作了明确的规定:(1)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关系到基础设施工程和房屋建筑的整体安全可靠,必须在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内予以保修;(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一般如果在5年内不渗漏,质量就会趋于稳定;(3)供热与供冷系统,一般如果在2个采暖期,供冷期内不出现问题,质量就会趋于稳定;(4)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一般如果在2年内不出现问题,质量就会趋于稳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如建设单位和施工承包单位另有保修约定合同,其合同中保修期限可以长于所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但不应低于本条所列的最低年限,否则视作无效.(二)本条第二款提出了除本条(1)~(4)项规定的项目外的其它工程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或承包方约定.必须指出的是1.这类项目要不要保修,要在合同中约定;2.保修期限由发包方(通常指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约定,但必须有书面形式;3.约定中:保修期限不得违反《建筑法》要保证建筑物的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和维护使用者的原则;4.约定要符合有关法律(《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要求.(三)保修期的起始日是竣工验收合格之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的确定,是指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并各方签收竣工验收之文本的日期.按照本《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那时的保修期为各方都认可的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的日期.但是,住宅工作售房单位对用户的保修期要从房屋出售之日起计算.第四十一条 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释义] 本条对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的保修义务的责任落实和损失赔偿责任的承担作出了规定.本条款对建设工程保修责任制的实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建设工程保修的质量问题是指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的质量问题.2.施工单位必须履行保修义务,明确了保修的责任者,3.施工单位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保修义务的承担及维修的经济责任的承担应按下述原则处理: (1)施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经济责任.(2)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按有关规定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索赔.(3)因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质量缺陷,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属于施工单位采购的或经其验收同意的,由施工单位承担经济责任;属于建设单位采购的,由建设单位承担经济责任. (4)因建设单位(含监理单位)错误管理造成的质量缺陷,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如属监理单位责任,则由建设单位向监理单位索赔.(5)因使用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问题,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由使用单位自行负责.(6)因地震,洪水,台风等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损坏问题,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建设参与各方根据国家具体政策分担经济责任.对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发生质量问题的,一般应先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保修方案,由施工单位负责保修.但当问题严重时和紧急时,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先由施工单位履行保修义务,不得推诿和扯皮.对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则实事求是,科学分析,分清责任,按责任大小由责任承担不同比例的经济赔偿.这里的损失,既包括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直接损失,即用于返修的费用,也包括间接损失.如给使用人或第三人造成的财产或非财产损失等.在保修期后的建筑物合理使用寿命内,因建设工程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造成的工程使用损害,由建设单位负责维修,并承担责任方的赔偿责任.第四十二条 建设工程在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的,产权所有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维修等措施,重新界定使用期.[释义] 本条是对建设工程在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时的具体规定.本条所称的"合理使用年限",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每个工程根据其本身的重要程度,结构类型,质量要求以及使用性能等的个性特点所确定的使用年限是不同的.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确定各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研究.《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因此,今后,设计文件必须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确定建设项目的合理使用年限,并不意味着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工程就一定报废拆除,经过鉴定加固后,仍可继续使用.本条对建设工程在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的处理方法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1.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的主要责任者是产权所有人.2.产权所有人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鉴定.鉴定单位应出具鉴定报告,对工程能否继续使用作出明确的结论.鉴定结果中对不能继续使用的必须有的强制性的结论.3.根据鉴定结果,如能继续使用,一般要进行加固,维修和补强.产权所有人必须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提出技术加固措施,委托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进行竣工验收,并妥善保存技术档案.4.设计单位在进行房屋继续使用的加固技术设计时,必须在设计文件中重新界使用期,再次确定继续使用的合理使用年限.5.鉴定是建设工程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继续使用的法定程序,未经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鉴定,或鉴定不能继续使用,或必须加固,维修和补强而未进行有关作业活动的,该工程不得继续使用;否则所产生的后果由产权所有人负责.。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全文

《建设⼯程质量管理条例》全⽂《建设⼯程质量管理条例》全⽂ 第⼀章 总则 第⼀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程质量,保护⼈民⽣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第⼆条 凡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程,是指⼟⽊⼯程、建筑⼯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程及装修⼯程。
第三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单位、⼯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程质量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民政府建设⾏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从事建设⼯程活动,必须严格执⾏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的原则。
县级以上⼈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或者擅⾃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六条 国家⿎励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法,提⾼建设⼯程质量。
第⼆章 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程肢解发包。
第⼋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程建设项⽬的勘察、设计、施⼯、监理以及与⼯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招标。
第九条 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程有关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第⼗条 建设⼯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期。
建设单位不得明⽰或者暗⽰设计单位或者施⼯单位违反⼯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程质量。
第⼗⼀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图设计⽂件报县级以上⼈民政府建设⾏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
施⼯图设计⽂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施⼯图设计⽂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
第⼗⼆条 实⾏监理的建设⼯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程监理单位进⾏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程的施⼯承包单位没有⾪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程的设计单位进⾏监理。
(最新整理)第六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021/7/26
7
6.1.1 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特别提示】 这里的承包方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成
本是指投标人为完成投标项目所需支出的个别成本。 建设单位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 须真实、准确。
【特别提示】 工程勘察工作是建设工程的基础工作,工程勘察
成果文件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 真实准确的勘察成果对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性和是 否保守浪费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工程勘察成果必 须真实准确、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021/7/26
15
6.1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引例1小结】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该例中:
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格竞标、不得擅自 改变主体结构进行装修、组织工程竣工验收三项 工作属于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 【引例2小结】 建设单位提出的计划中(1)、(3)合理;(2)、 (4)、(5)不合理。
2021/7/26
23
6.2.4勘察、设计单位的法律责任
1.超越资质承揽工程的法律责任 2.出借资质的法律责任 3.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法律责任 4.注册执业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5.其他法律责任
2021/7/26
24
【归纳小结】
2021/7/26
25
6.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 量。 5. 送审施工图的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 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依法保护建设工程投资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建设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工程等。
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合法合规、文明施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责任,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第六条监理单位应独立、客观地监督和检查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七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规违法行为,必须履行监督责任。
第八条监理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反馈监理情况,提出必要的质量改进建议。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在开工前进行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查计划。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选择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
第十一条监理单位应有资质和技术力量,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工程的质量管理。
第十三条所有参与建设工程的单位和个人,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不得从事超出自身职责范围的工作。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合格交付。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保存相关的施工记录和资料。
第十六条监理单位应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流程。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合理安排工人和物资,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保障工人安全。
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检测机构应该将检测过程中发觉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 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原则旳情况,以及涉及 构造安全检测成果旳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 门。检测机构应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并应该单独建立检测成果不 合格项目台账。
现质量问题旳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旳建设工程,应该负责 返修。
《协议法》也作了相应要求,因施工人旳原因致使建设工程质 量不符合约定旳,发包人有权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内免费修理或 者返工、改建。
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返修作为施工单位旳法定义务,其返修涉及施工过程中出现质 量问题旳建设工程和竣工验收不合格旳建设工程两种情形.
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原则和协议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 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该有书面统计和专人签字;未 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旳,不得使用。
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一、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旳检验制度 施工单位对进入施工现场旳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
品混凝土实施检验制度,是施工单位质量确保体系旳主要构成部分, 也是确保施工质量旳主要前提。
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见证人员应按照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对施工 现场旳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
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 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 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
中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品质至上,科技领先,合作共赢”的原则,倡导“注重预防,全员参与,立体监管,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实行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要充分发挥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技术规程的指导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决查处弄虚作假、弄虚作假行为。
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当注重防范和化解工程质量风险,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提升建设工程质量保障水平。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推动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第二章建设工程质量标准第六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的强制性建设工程质量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建设工程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选派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第九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履行监理职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跟踪整改措施。
第十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共同参与,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档案,保留相关材料和记录,做好工程质量追溯工作。
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监理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监理工作符合相关规定,发挥监理作用,推动建设工程质量提升。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行为,保障建设工程安全、高质量、经济、合理使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测单位以及其他参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应当遵循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技术先进的原则,确保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各个环节保证质量。
第四条各参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单位和人员应当负责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效益、合法性,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建立健全有关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发挥科技、检测、评估和组织协调的作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和责任制度,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档案,保证信息公开透明。
第七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当依法开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维权权利。
第二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机构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设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组织构架和人员配备。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依法设立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组织构架和人员配备,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法设立监理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组织构架和人员配备,并加强对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监督。
第十一条设计单位应当依法设立设计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组织构架和人员配备,并加强对设计文件的质量管理和监督。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检测单位应当依法设立检测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组织构架和人员配备,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测。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负责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应当对建设工程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对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目的是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特制订本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行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活动。
第三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其他涉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本条例,履行自身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条国家鼓励并支持建筑工程质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第五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合理、公平、透明的原则,加强工程所涉及的各方合作与协调,提高工程质量。
第六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当注重质量预控、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着力解决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监管力度,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第八条具体质量管理措施和要求,由建设部门依法制定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建筑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和规范,不得降低标准。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职责第十条建设单位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主体,应当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委托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和工程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责任,制定和实施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督等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质量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维护国家利益和公众安全、健康、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合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新建、改建、扩建、装修、起重、拆除工程等。
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适用性原则。
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预原则。
第五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强调科学技术支撑,依托信息化手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六条国家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和方法,并催促相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执行。
第七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规模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体系,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
第十条监理单位应独立行使监理职责,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提出整改要求。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等。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规模,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明确各项质量控制程序。
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监理质量管理手册、监理质量目标、监理质量计划等。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保证质量活动的可追溯性和全面性,并定期进行审核和评审。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从招标开始,明确质量控制要求,将质量控制要求纳入合同,并与承包人共同制定质量控制方案。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过程,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并依法选择和使用符合要求的建材、设备和施工工艺。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最新)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最新)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建筑装修工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是指对建设工程质量负有法定责任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工程检测、施工图审查等单位。
本条例所称质量行为,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履行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
第四条县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分局、省森林工业总局、林业管理局负责垦区内、国有森工林区内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本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设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并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规范、标准;(三)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实施监督;(四)对下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行层级监督和业务指导;(五)组织建设工程质量执法检查;(六)巡查、抽查建设工程实体质量;(七)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八)调解在建建设工程和保修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纠纷,受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投诉;(九)监督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活动,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细则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第二章工程质量管理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
第五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并对其设计质量负责。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并对其施工质量负责。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其监理质量负责。
第三章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八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各自单位的质量工作全面负责。
第九条参与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其职责,对工程质量负责。
第十条建设工程参与各方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保证工程质量。
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保障第十一条实行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保修。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应当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质量标准,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提高工程质量。
第五章工程质量监督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举报和投诉。
第六章质量事故处理第十五条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建设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六条质量事故的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确保事故原因查明,责任清晰,整改措施得力。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对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文档模板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推动建设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质量资料的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质量责任制应当确保各参建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目标、责任分工、流程控制、纪律处分等。
第五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履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六条质量资料的管理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包括计划资料、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资料、建设工程验收资料等。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七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第八条施工过程应当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质量检验、工艺的施工过程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等。
第九条对于具有重大风险或对公众有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安全质量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第四章质量验收第十条建设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初步验收和终验收。
第十一条初步验收应当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要求,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二条终验收应当在初步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和验收。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
第十四条对于严重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图2、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制实施细则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职责说明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资料管理要点5、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及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议通过的,为规范和推动建设工程管理活动而颁布的法律。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质量责任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质量责任,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第五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章质量责任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并按照规定提供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有关资料。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工程设计,并按照规定进行设计审查。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有关资料进行施工,并按照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检验。
第九条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按照规定进行工程监理,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第十一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保证工程质量。
第三章质量监督第十三条国家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十四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负责。
第十五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中,有权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并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并报告建设单位。
第四章质量保修第十七条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制度汇编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工程市场行为,保护建设工程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建设工程市场秩序,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并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规。
第二条建设工程包括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
第三条建设工程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四条政府应加强建设工程管理监督,打击建设工程领域的违法行为,保障建设工程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第二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第五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设计合理、施工规范、监理严格、验收细致”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六条建设工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以次充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
第七条建设工程应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和地域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建设技术和材料,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第八条建设工程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规范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第九条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应独立公正,对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第十条建设工程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和竣工备案,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三章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第十一条建设工程合同应根据双方意愿和相关法规,约定工程的基本要求、工期、价款等内容,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善意的原则,维护双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内容或违约。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合同的争议解决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第十五条建设工程监理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责。
第十六条建设工程监理应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判和验收。
第十七条建设工程监理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监理意见,维护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六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原理与实务

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原理与实务
课程标
1)掌握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2)熟悉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3)了解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答案:ABDE
课堂练习
2. 以下( )属于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A.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 B.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要有设计方案 C.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 测单位进行检测 D. 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工艺生产线外,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6.3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制度
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与义务(2-1)
遵守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责任 ✓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勘察设计。 ✓ 设计单位要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设计。 ✓ 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工艺生产线等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家或供应商。 技术交底和事故处理责任 ✓ 设计单位应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向施工单位做出详细说明,做好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严格控制好这五大因素,是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
材料 人
机械
工程质量
环境
方法
6.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立法概述
3.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
➢ 纵向管理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它具体由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及其授权机构实施,这种管理贯穿在建筑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 和生产、经营、工作等的主要场所,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工程一旦发生质量 事故,特别是重大垮塌事故,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甚至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百年大 计,质量第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 平,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
15
工程建设标准是指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 佳秩序,对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 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 则。
16
(一)工程建设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7
1、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1)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类型和范围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1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1)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
通用的综合标准和重要的通用的质量标准; (2)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标准; (3)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
9
审批12层竟违规建至20层 武汉在建的“史上最牛的经济适用房”,政府规划部门只 审批建设12层,但开发单位却置若罔闻,竟然违规把这栋楼盖 到了20层。武汉市相关管理部门接连下了几道禁令,但是施工 单位就没把管理规定放在眼里,一个多月以来,大楼始终以四 天一层的速度不断的升高。
(一)建设工程质量 狭义:仅指工程实体质量,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
40
3、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 4、设计依据和设计深度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设计单位应当 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设计文件应 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 用年限。
和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该标准的批准部门应当适时 进行复审,确认其继续有效或予以修订、废止。一般 是5年复审1次。
24
3、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1)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的范围和权限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 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计 划、统一审批、统一发布、统一管理。
建筑模数和制图方法标准; (4)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等标准; (5)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信息技术标准; (6)国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
号为“GB/T”。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法庭经审理,认定该工程的质量责任由该化工厂承担主要责任,由设计方承担 次要责任。
36
(二)勘察、设计单位相关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依法承揽工程的勘察、设计业务 2、勘察、设计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
37
案例 1.背景 某企业建设1所附属小学,委托某设计院为其设计5层砖
混结构的教学楼、运动场等。该设计院把这项设计转包给某 设计所。该所的最终设计,教学楼的楼梯梯井净宽为 0.3米, 梯井采用工程玻璃隔离防护,楼梯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其 杆件净距为0.15米;运动场与街道之间采用透景墙,墙体采用 垂直杆件做栏杆,其杆件净距为0.15米。在施工过程中,曾 有人对该设计提出异议。经查,该设计所具相应资质。
其中GB表示为强制性国家标准,50300 表示标准发布顺序 号,2013表示是2013年批准发布;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50430-2007,其中GB/T表示为推荐性国家标准,50430表示标准 发布顺序号, 2007表示是2007年批准发布。
21
(3)国家标准的复审与修订 一般五年后进行一次。
2
3
时间: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 地点: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
河畔景苑”小区 事件: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莲
花河畔景苑”7号楼整体倒塌,造成作业人员肖德 坤逃生不及,被压窒息死亡。 伤亡: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无其他人员受伤 原因:堆土和基坑为“事故直接技术原因”
施工单位: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光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6月27日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 阳路口西侧,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覆事件,造成一名 工人死亡;
相关专家初步分析房屋倾倒的主要原因,系紧贴7号楼北 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 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4.6米,大楼 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 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2)设计方也有过错。《建筑法》第54条还规定,“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 企业对建设单位违反规定提出的降低工程质量的要求,应当予以拒绝。”《建设工 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 计。”因此,设计单位尽管开始不同意建设单位的做法,但后来没有坚持原则作了 妥协,也应该对工程设计承担质量责任。
34
【案例】 1.背景 某化工厂在同一厂区建设第二个大型厂房时,为了节省投资,决
定不做勘察,便将4年前为第一个大型厂房做的勘察成果提供给设 计院作为设计依据,让其设计新厂房。设计院不同意。但是,在该 化工厂的一再坚持下最终设计院妥协,答应使用旧的勘察成果。厂 房建成后使用一年多就发现其北墙墙体多处开裂。该化工厂一纸诉 状将施工单位告上法庭,请求判定施工单位承担工程质量责任。
31
据此,受诉法院经过庭审作出如下判决: (1)驳回原告即建设方的诉讼请求; (2)案件受理费和检测费由原告建设方承担。 法院判决的主要理由是:目前尚无此方面的国家强制 性标准,只有协会标准、地方标准,双方应当通过合同来 约定施工过程中所要适用的技术规范。本案中的双方并没 有在施工合同中具体约定适用哪个规范,因此施工方有权 选择适用地方标准《结构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规程》DB/T 29-148-2005。
2、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1)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的类型和范围
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 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也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 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行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3
(2)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的复审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实施后,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
7
8
烟台汽车东站2004年6月竣工,同年7月正式投入 使用。可仅半年后,候车大厅的天花板就出现了水泥 块脱落的现象。据烟台汽车东站总经理傅志良介绍, 烟台汽车东站是由他们公司和烟台市交通局合资兴建 的,其中交通局投入1030万,他们公司投入2800多万, 占60%的股份。但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5年左右 的时间,汽车东站就成了一座危楼。
25
(2)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实施和复审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抵触。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应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未经备案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不得在建设活动中使用。 适时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26
4、工程建设企业标准 《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 依据。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 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 内部适用。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7
【案例】 1.背景 2007年5月15日,施工方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施
工方)承包了某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建设方)的商务楼工程施工,同年5 月21日双方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008年5月该工程封顶时,建 设方发现该商务楼的顶层17层和15层、16层的混凝土凝固较慢。于是, 建设方认为施工方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够,要求施工方采取措施,对 该三层重新施工。施工方则认为,混凝土强度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 不同意重新施工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双方协商未果,建设方将施工方 起诉至某区法院,要求施工方对混凝土强度不够的三层重新施工或采 取其他措施,并赔偿建设方的相应损失。
根据被告即施工方的请求,检测中心按照地方推荐性标准《结构 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规程》DB/T 29--148--2005的检测结果是: 第15层、第16层、第17层及其他各层结构混凝土实体强度均达到该 规范的要求。
2.问题 (1)本案中的检测中心按照两个推荐性标准分别
进行了检测,法院应以哪个标准作为判案的依据? (2)当事人若在合同中约定了推荐性标准,对国
2.问题 设计院、设计所分别有何违法行为?
38
3.分析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8条规定:“勘察、设计 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
包所承揽的工程”。本案 ,设计院将该小学的设计任 转包给设计所是违法的。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
强 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 、设计的质量负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 性条文》中房屋建筑设计基本规定6.6.3中第4条“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 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 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 11米”;6.7.9“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 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米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 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栏杆净距不应大于0. 11米”的规定,本案中的楼梯梯井净宽和楼梯杆件净距、运动场透景墙的栏杆净距都 违反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设计所应当尽快予以纠正,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则将 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质量责任。
家强制性标准是否仍须执行?
30
3.分析 (1)本案中的协会标准、地方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且建
设方、施工方未在合同中约定采用哪个标准。在没有国家强 制性标准的情况下,施工方有权自主选择采用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