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复习题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B )A.集中注意 B.激发兴趣 C.明确目的 D.进入课题2、推动、指导、支配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是化学学习的( C )A.兴趣B.能力C.动机D.行为3、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 C )A.趣味性、探索性学习方法 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D.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法4、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D )A.教学问题 B.教师问题 C.升学问题D.课程问题5、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 ( B )A.就是教学的重点 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不是教学的重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6、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 B )A.学生的全面发展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研究性学习D.素质教育7、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 D )A.观察能力 B.实验能力 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8、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D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9、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10、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D )A.接受式学习B.探索学习C.研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11、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D )A.化学教材B.化学教学实践C.化学教师D.化学教学系统12、下列用来表示测量结果正确反映所欲测量的特点和功能的程度的是( B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3、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B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14、做下列燃烧的演示实验,氧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D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5、STS思想的实质是( C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 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D.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16、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 D )A.课程教学计划B.课时教学计划C.课题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17、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为( C )A.课程设计B.课程编制C.课程改革D.课程评价18、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 A )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19、“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B )A.自主学习 B.“填鸭式”教学 C.启发式教学 D.研究性教学20、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2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D )A.教学科目B.教学进程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前三项都包括22、教学目标是指( A )A.预期的教学效果B.教学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23、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 )A.标准差B.标准分C.算术平均数D.区分度24、10gMg、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4.48L(标况),则Mg、Zn、Fe总的物质的量是(A )A.0.2 mol B.0.3 mol C.0.225 mol D.0.4 mol25.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B )。
《小学学科教学论》 期末考试复习题
小学学科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A.解释主义B.实证主义C.实验主义D.现实主义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解释主义。
参见教材P34。
本题知识点:研究方法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2.量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A.解释主义B.实证主义C.实验主义D.现实主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量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
参见教材P34。
本题知识点:研究方法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3.关于广义的学前教育研究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包括托幼机构中的所有教育现象B.包括家庭、社区、国家、社会关涉学前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C.包括3岁以前的婴幼儿、新生儿、胎儿等所有的教育问题D.学前教育研究的内容都是微观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学前教育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基础性又有应用性,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
参见教材P31。
本题知识点:研究方法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4.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依据研究有无控制性,将方法分为()。
A.经验法与实验法B.历史法、描述法和实验法C.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D.观察法、调查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依据研究有无控制性,将方法分为两类,即经验法与实验法。
参见教材P35。
本题知识点:研究方法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5.依据研究场所的不同,将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分为()。
A.经验法与实验法B.历史法、描述法和实验法C.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D.观察法、调查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依据研究场所的不同,将方法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
参见教材P35。
本题知识点:研究方法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6.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为()。
A.方法论B.具体研究方法C.一般方法D.指导方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为方法论。
参见教材P32。
本题知识点:研究方法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小教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标志着“新语文”时期的到来。
4、《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5、“三、百、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7、《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语文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
9、《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10、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1、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一是归类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
12、小学生在识字中要能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汉字笔画、部件、结构、笔顺分析字形,学会查字典。
13、小学生写字的基本功包括书写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三个方面。
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5、理解词语是词语教学的重点,积累和运用词语是词语教学的关键。
16、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17、小学低年级默读的要求是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要眼到、心到、手到。
18、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课程及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根底是(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主罗义3.提出“最近开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那么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确实立者是〔〕A.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那么〞。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课程开发的根本方法应是(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开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那么B.量力性原那么C.过程原那么D.思想性原那么15.“道尔顿制〞确实立者是( )A.巴班斯基B.布卢姆C.帕克赫斯特D.瓦根舍因第二局部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根本特征"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那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试题2套及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1一、概念解释1. 数的运算2. 课堂教学模式3. 三算结合4.发现教学模式二、简答题1. 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2. 小学测量方面的要求。
3. 低年级“数与代数”教材内容的呈现4. 整数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的呈现三、论述题1.中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特点2. 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
3. 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确定4. 高年级“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2一、填空1.概念教学包括()、()、()、()。
2.规则教学的形式包括()、()。
3.“三算结合”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的()教法,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三算结合”教学的应用,引起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化,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促使教学方法向()发展。
4.低年级“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可以分解为()、()、()、()。
5.中年级儿童“数与代数”学习能力指标包括()、()、()、()、()。
6.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为此,人们公认他为现代发现教学的倡导者,在这之后,随着发现法教学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7. 中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评估主要关注学生()的形成和对()学习的评价,应结合具体的情境,评价学生对图形基本性质的认识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8.小学教材中()的概念是用相关联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一定或积一定来定义的。
教材一般会通过一些常见的(),联系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出正反比例的意义。
9. 高年级“空间与图形”教材内容的编排包括()、()、()、()。
10.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借助教师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依靠自学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范式。
二、简答题1.小学低年级图形与变换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比较是确定有关事物_________共同点和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的思维方法。
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______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联系_______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3.计算能力是指______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技能_______的结合。
4.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到_________与其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_____的思维方法。
5.归纳是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______________若干特殊情况的分析得出一般结论________________ 的思维方法。
6.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____活动状态变换_____及其__时间流程_______ ,由相互依存的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
7.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___巩固知识_____和____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_____而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8.演绎是由__一般性较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较小的结论_____________的思维方法。
9.小学数学老师的素质由以下四方面构成:_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_________。
10.综合就是学生在头脑中把事物的_____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___________联合成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二、选择题1.刺激——反应学习是一种____B ______。
A.对信号做出的反应B.操作性条件反射C.理解性学习D.操作性行为2.概念的形成以学生的_____A ________为基础。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认知结构D.年龄特征3.狭义的课程指______ C _______。
A.数学课程B.语文课程C.一门学科D.几门学科4.数学知识是____ C ________的结晶。
A.活动B.实践C.思维D.想象5.能力是指直接影响___ A _____,使活动顺利完成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目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目1、简述语文课程的结构。
(P3)2、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
(P29)3、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
(P47)4、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编制的依据。
(P50)5、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P51)6、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P77)7、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P81)8、小学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P81)9、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的关系。
(P100)10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P139)10、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看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个观点。
(P142)1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
(P169)12、识字写字教学目标与内容以及关注点。
(P171)13、阅读教学的理论关注点。
(P189)14、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
(P221)15、习作教学的理论关注点及内容。
(P229)16、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P249)17、口语交际教学的指导方法。
(P252)18、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策略。
(P266)19、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P291)20、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设计的关注点。
(P311)21、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P347)22、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方式。
(P360)2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
(P368)24、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基本理念。
(P384)25、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基本过程。
(P386)26、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义。
(P389)27、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目类型及分值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共10分;二、辨析题(15分)共5题,每题3分,判断对错1分,阐述2分,阐述一句话即可。
三、简答题(25分)共5题,每题5分,写出基本观点即可,不必阐述分析。
四、论述题(30分)共3题,每题10分,要求写出观点,并加以阐述。
五、案例分析(20分)结合案例,运用所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加以阐述分析。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精选)
(一)教育学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着——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着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
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演学制。
??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
18.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教师各课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A. 传授知识的提供者B. 学生的监管者C. 学生的指导者D. 评分的执行者答案:C2.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A. 讲授法B. 实践法C. 互动法D. 讨论法答案:C3. 《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鲁迅C. 茅盾D. 老舍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A.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C.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D.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答案:D5.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A. 循序渐进原则B. 知识传授原则C. 兴趣引导原则D. 巩固复习原则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人们能够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知识,协调行动。
语言文字使人类能够进行高效的合作与沟通,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请简要描述你认为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具备的要素。
答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要素: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课堂氛围要积极活跃,充满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
第三,课堂内容要有足够的启发性和实用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最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根据你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论述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答案: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发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情境、引导问题、激发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规律和本质。
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经典文本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程与教学论
课题与教学论复习题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和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
A.课程与教学B.课程与哲学C.教学与哲学D.教师与学生2.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4.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5.“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一般发展B.自我实现C.全面发展D.情感发展6.首先能够做到“善喻”“博喻”“善教”“善问”“善待问”,进行启发式教学。
A.“记问型教师”B.“经验型教师”C.“研究型教师”D.“专家型教师”7.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
A.做实验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了他的著作。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漫话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课程理论家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罗杰斯D.泰勒10.在课程的类型中,以课程的性质为标准可将课程分为。
A.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B.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简答题1.课程是什么?2.教学是什么?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特点有哪些?4.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有哪些?5.如何考量学习的有效性?三、论述题1.“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谈谈你的看法。
2.课程与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 2. D 3. C 4. C 5. B 6.B 7. C 8.B 9. D 10. D 二、简答题1.课程是什么?概括起来说,课程就是课业进程的简称。
而课业即通常所说的教学内容,进程即进度和程序的意思。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一)
期末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提高国民素质B、贯彻教育方针C、培养四有新人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2.( )是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由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相互“对话”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A、预设性课程B、文本课程C、生成性课程D、选修课程3.下列不属于过程评价的是()。
A、任务表现评价B、观察评价C、交流评价D、纸笔测验4.根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性质、作用等某方面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特点,进行联想,引发出某种新思考、新设想叫()A、相似联想B、再造想象C、原创想象D、对比联想5.()是不以现成的描述为依据,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塑造出全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A、相似联想B、原创想象C、再创想象D、连锁想象6.()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的一种思维特征。
A、思维B、多向思维C、纵向思维D、横向思维7.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B、发散思维C、集中思维D、逆向思维8.课程资源是()。
A、课本B、课件C、对教学有用的物质资源D、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9.()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
A、教师的创新意识B、学生的创新意识C、创新精神D、创新能力10.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人,他就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称这种执着追求而成真的现象为()A、认同效应B、皮格马利翁效应C、心理认同D、需要效应11.()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以掌握该知识的整个体系。
A、直接式学习法B、模仿式学习法C、探源索隐学习法D、创新性阅读法12.下列不属于课程领导显著特征的是()。
A、领导主体一元化B、决策民主化C、沟通模式网络化D、重引导非控制13.教学创新评估的焦点应放在()上,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复习资料
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计20 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 语文素质B .语文素养C. 语文能力 D .语文知识和能力2. 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 1904 B . 1919 C . 1949D. 19784. 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
A.教材和大纲B .课程标准和教材C .教材和学生D .课程标准和学生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A.习惯B .意志C .兴趣D.态度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A.于漪B .钱梦龙C .宁鸿彬D .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B .自主、合作、探究C .独立思考、勇于探究D .自立、提问、研究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年开始的A.1999 B .2000 C .2001D.2002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B .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C .义务教育一个阶段D . 1~2 年级、3~4 年级、5~6年级、7~9 年级四个学段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
A. 2500 B . 3500 C . 2800D. 30001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 B .合作学习C.探究性学习D .自主学习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A.写作B .习作C .写话D .创作14.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
教学:即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前基础之上,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3.教学组织形式: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4.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5.教学模式: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6。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7.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
8.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指导思想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9。
“合作教学模式”:以“合作教育学”为思想基础,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
10。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和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11.相对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群体的平均水平或其中的某一对象的水平为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与群体中某一个对象之间的差距的一种评价。
12.绝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以某一预定的目标或标准为客观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达到标准绝对位置的一种评价。
教学论复习题库.doc
4.在课程发展史上, 应论、主动适应论和A.统一论D.表现性目教学论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A.进步主义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永恒主义课程D.要素主义课程2.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A.斯克瑞文B.斯太克C.普罗沃斯D.莱斯3.“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A.体验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B.平行论C.平行论 D,超越论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A.轮形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 STS课程二、填空题6.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一 _、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O7.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__ 、 ________ 三种形态。
8.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o9.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一和。
10.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________ 、、、四个要素构成的。
11.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了、、、四个环节。
三、简答题12.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四、论述题13.试述如何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 B 2. A 3. A 4. D 5. B二、填空题6.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学科内容。
7.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8.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9.关联性,统一性,内在联系。
10.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一、选择题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12、学习评价的价值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17、小学数学概念包括:18、数学规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9、数学问题的特征20、影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得主要因素二、填空题1、数学的产生是以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起点的。
2、数学的研究对象:一是现实世界的形式和关系,二是思想世界的形式和关系。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类:实用知识、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4、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二是指构成的方式。
5、从认知学习的分类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知识:陈述性(概念性知识)、程序性(自动化技能)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
与之对应,有三种类型的学习形态: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6、根据小学数学认知学习获得过程和目标的不同,学习任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记忆操作类的学习、理解性的学习和探索性的学习。
7、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8、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手段更体现出“物化”的特征。
9、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前期分析、方案设计、设计评价。
10、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结为两项: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2.生物科学素养;
3. 科学素养;
4.探究;
5.教材和教科书;
6.概念图;
7.备课;
8.说课;
9.合作学习;10.学习;11.教学目标;12.教态;
13. 教学策略;14.课堂教学技能;15.提问技能;16.语言技能;
二、填空题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命题的依据。
2.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备学生、、、
、、、等。
4.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学生
是。
5.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
和。
6.生物学教师的备课包括、工作和。
7.STS教育是指、和相结合的科学
教育新理念。
8.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是如何转变为
的理论。
9.生物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和。
10. 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导入、
教学语言、提问、讲解、课堂组织、变化、结束十个方面的技能。
11. 教学的基本语言技能是在中众人都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
12.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
、、、表达和交流等。
13. 培养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是近年来生物学教学
中的一项重要的目的任务。
14.生物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说属于学科课程,作为学科课程,生物学课程既有
的性质,又有的性质。
生物学课程在基础教育的科学教育领域中具有的性质和重要地位。
15.教学目标从性质上来说是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
的,学生学习的,教学结果的,实现育人的。
16.说课主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教学目标从性质上来说是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
的,学生学习的,教学结果的
,实现育人的。
18. 备课要实现三个转化,解决三个问题,即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目的、内容,
使之转化为,解决;钻研教材,把教学目的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转化为,解决;研究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情况,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使之转化为,解决。
19.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第一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个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0. 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我国生物学课程标准将实验技能性目标分为水平和水平。
22.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不仅应从、、者转向、
、者,还应从尊贵者、训导者、强制者转向、、
者,不仅应从知识的拥有者、授予者转向学习者、探索者,还应从教育工作的实践者转向研究者、开发者、创造者。
23.教师的演示实验可分为、和三种。
三、问答题
1.《生物课程标准》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给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
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3.试描述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
4.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你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将让学生在哪些领域得到发
展? 5.结合生物教育中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谈谈学习一词的含义。
6.简述概念转变的条件及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
7.简述探究法教学的基本过程?
8. 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生物课程标准》倡导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试举3例说明校外课程资源的丰
富性。
10. 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11. 简述课堂提问技能的主要目的。
12. 生物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了解学生?
13. 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4.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有什么区别?
15. 简要阐述讲授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6. 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7. 简述备课的实质?
18. 简述上课的基本要求?
19. 简述影响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
20. 简述探究教学的特点?
21. 简述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22.简述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四、绘图题
依据给出的概念绘制概念图
五、论述题
1.一个学生遇到一个好教师将会终身受益,而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将会误人一生。
你作为一个即将奔赴教师岗位的生物教师,将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让你的学生终身受益?
2.一个学生遇到一个好教师将会终身受益,而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将会误人一生。
你
作为一个即将奔赴教师岗位的生物教师,将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让你的学生终身受益?
3.阐述进行探究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4.生物学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如何?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