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主题与规则
2022 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 创新创意组 竞赛手册说明书
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创新创意组竞赛手册“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组织委员会2022年5月一、赛事内容(一)比赛目的创新创意组以共融机器人技术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参赛团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创意平台,利用社会资源协高校科研能力,遴选优秀创新创意项目,促进共融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
(二)项目征集要求创新创意项目征集对象面向所有从事共融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所征集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已有计划进行融资或已经完成种子轮、天使轮、A轮等融资的智能人机交互领域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成果。
所征集的优秀项目将在大赛现场进行创新成果展示,并列入某部委项目备选对象。
赛题不定,符合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内容即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协作机器人方面协作机器人是指具备自动控制和编程能力,且可与人类在同一个工作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互动、协同作业的智能机器人。
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打破了只能应用于工业场景的限制,凭借低自重、高灵活、易编程、可快速配置、作业空间局限性小等特色优势,在医疗、教育培训、新零售等服务业场景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特种机器人方面特种机器人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一类机器人,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均有应用。
其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农业、电力、建筑、物流、医疗、护理、康复、安防与救援、军用、核工业、矿业、石油化工、市政工程等,比如:侦查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反恐作战机器人、消防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灾害救援机器人、极地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等。
3.智能感知方面机器人对环境的智能感知,即移动机器人能够根据自身所携带的传感器对所处周围环境进行环境信息的获取,并提取环境中有效的特征信息加以处理和理解,最终通过建立所在环境的模型来表达所在环境的信息。
传感器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的发展。
机器人创意闯关(retc)竞赛规则
机器人创意闯关(RTEC)竞赛一、竞赛目的(一)可藉此进一步培育青少年在科学基础知识、机械、电子方面的创意思维,增加他们对物理、能量转换、再生能源及机械电子设计的认识与应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参赛队伍以积木零件、各类生活用品搭建不同的关卡,并把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计巧妙的加入其中,展开研究和动手设计及搭建机关组件的神奇旅程,尝试应用不同的力学及智能、机械原理在关卡设计上。
(三)RTEC释义:“R” ROBOT机器人“T”Thought 思想、想法“E” Educate训练、培养“C” Cooperate 合作、互助二、竞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三、竞赛报名(一)每支参赛队的参赛人数为不多于4名学生和1名教练员(教师或家长)。
(二)学生必须是截止到2013年5月底前仍然在校的学生。
四、竞赛评审(一)评审原则:作品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评分(二)制作时长:3个小时。
(三)作品限制:限制面积为180CMx 60CM(长x宽),高度不限,但作品需稳固陈列于会场提供的展示桌上。
(四)关卡数量:小学组需设立五个关卡以上,初中和高中组需设立七个关卡以上。
关卡需包含智能关卡、科学原理关卡、绿色能源关卡、地方特色关卡。
1、智能关卡(机器人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应用是指在作品中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关卡的动作或传递,从而提高参赛作品的智能化及自动化程度。
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至少有三个关卡使用了机器人技术。
(1)部件要求从硬件上来说,机器人技术所应用的必须部件为控制器(如单片机、主板),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执行器(如直流电机、舵机)、传动件(如齿轮)。
不同关卡之间可以共享一个控制器,也可以使用各自独立的控制器。
从非硬件方面来说,机器人技术是指机器人的控制思想、方法及原理,以及实现这些技术的程序及控制软件。
(2)应用方式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分为两种方式:直接式和分散式。
直接式是指在关卡中直接应用机器人个体,如智能车、仿生六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间接式是指在关卡中将机器人关键部件通过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能够智能或自动完成某些作业任务的功能物件。
机器人大赛主题及规则
2012年校内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大赛组委会2012-9-15大赛主题及规则一、比赛主题:追求卓越,再创辉煌二、比赛场地说明1)比赛场地区域为5000mm×5000m m的正方形区域。
2)比赛场地地面用2mm厚的密度板制成。
3)各区域中的杆是直径为90mm,高为600mm的圆柱体,公共栏杆高为1200mm。
4)比赛场地及每个区域具体示意如图所示。
(1)双方比赛区域A中各有一个面积为200mm×200mm的区域为小球仓库,仓库中放置的小球数量为9个。
(2)双方比赛区域B中各有一个面积为150mm×150mm的区域为小球仓库,仓库中允许1号机器人放置的小球数量最多为4个。
(3)机器人各启动区是450mm×450mm的方形区域。
二、比赛任务说明手动控制机器人:以下称1号机器人;自动控制机器人:以下称2号机器人;手动控制机器人运动区域:以下称区域A;自动控制机器人运动区域:以下称区域B;手动控制机器人运动区域的储球域:以下称仓库A;自动控制机器人运动区域的储球域:以下称仓库B;各参赛队具有两台机器人参加比赛,即具有1号机器人和2号机器人。
要求参赛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参加比赛,参赛的2号机器人必须是自主程序控制。
比赛分为两队进行,每队机器人总重量不得超过15Kg,数量不得超过2个。
双方机器人放在各自起始位置,比赛开始后,操作手可以操纵1号机器人,1号机器人(只能在区域A运行,机械手可以延伸到仓库B)将仓库A的小球抓取后,放置在仓库B。
仓库B的小球数量不能超过5个,即只有在5个以下(含5个)1号机器人才可以继续向仓库B放置小球。
当仓库B有小球,2号机器人(只能在区域B运行)可以开始抓取小球将其投入自己的篮筐中。
只有当2号机器人向自己的篮筐中投入的小球数量至少达到5个才可以向旗舰篮筐(公共篮筐,场地中最高的一个篮筐)中投入小球。
2号机器人抓取完小球后可沿杆爬行到一定高度后放置小球。
AI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比赛规则
AI机器人创新挑战赛1赛事介绍1.1赛事主题本届AI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主题是“智能管家”。
1.2赛事背景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技术,中国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全面加速人工智能在研发应用和人才培养的步伐。
国务院在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建设和完善人工智能科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各类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平台等的科普作用。
”2018年4月2号,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全方位发展,为我国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智能社会提供战略支撑”。
家庭服务机器人在未来可能会像家用电器一样服务于于每一个家庭,此次AI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聚焦人工智能,旨在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并通过多层次的比赛,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相关挑战。
2比赛规则2.1智能管家项目通用规则本项目要求团队使用机器人进入一个4.8米x4.8米的竞赛场地并执行特定任务。
如下图:其中场地围栏高度0.5m,场地中有走廊以及ABCD四个房间,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房间类型。
本主题将会有四项比赛,分为三个基础赛和一项全能赛。
参赛队伍可以自由选择参与一个或多个赛项。
2.2赛事介绍智能管家主题赛事,以室内模拟场景为赛场,划分四个房间:卧室、餐厅、书房、客厅。
本主题共分四项比赛,分别为:建图导航比赛、房间标定比赛、物体寻找比赛、全能赛。
本主题划分初中、高中及大学三个组别,每个组别独立评分。
2.2.1建图导航赛2.2.1.1主要应用技术:建图导航技术、路径规划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等。
机器人创新比赛规则
机器人创新比赛规则1.比赛介绍机器人创新比赛的形式是学生利用特定的创新平台,围绕大赛设定的同一个的主题,结合各自的创新思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比赛项目。
机器人创新比赛由于每年设置主题不同,非常贴近现实生活,且可以综合利用机器人的机械扩展、电子扩展、传感器扩展及软件控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展示学生在机器人方面的综合技术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2.比赛主题:便利生活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
创新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吗?一起来开动脑筋,为建设一个更加便利的社会努力吧!3.参赛要求3.1 参赛对象应为河南省各大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专科院校生;同组的参赛队员不受院系专业、学校限制;每组的参赛队员最多可以包含6名队员,指导老师2名,领队1名。
3.2 所有的参赛队为便于统一安排协调,各参赛单位报名时所留的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电话、邮箱)要确保为一人,且此人能来到比赛现场。
3.3 展示规则:该项比赛展示的过程,每个参赛队展示时间为5分钟,这个过程包括:①、队伍用PPT、海报、视频等形式并伴随队员口述来介绍自主研发的功能、应用等。
②、新技术创新点的展示,不限形式,可以自主、半自主、非自主等,裁判会根据展示技术的选题、实用性、创新性、整体效果、提问环节5个方面做出评分。
以上这两项内容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即边介绍边展示,但是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这两项内容。
在这5分钟的展示过程结束后是3分钟的提问环节。
超时介绍将酌情扣5-10分。
所有的参赛队伍必须派一名队员(最好是队长)来跟踪和评估整个比赛。
如果没有人来参加,那么相应的队伍将无法获得此项比赛的分数。
第十六届辽宁省机器人竞赛RIC机器人
第十六届辽宁省机器人竞赛RIC机器人
创新挑战赛(各市联赛)补充规则及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选手自带清空程序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插排。
笔记本系统盘
以外所有盘符无数据,系统盘内无相关程序。
如果比赛过程中发现选手携带程序入场,按弃权处理。
2.竞赛时以裁判员口令为计时开始,以选手举手并且说“停止计时”
为准,停止计时。
3.在竞赛规则的基础上补充:
①比赛过程中,1号机器人只允许完成投掷冰壶、回到终点、起点
出发任务。
除了启动2号机器人外,1号机器人不允许干预2号机器人的运行以及2号机器人的任务。
②机器人在完成回到终点任务时,要求机器人控制器必须进入蓝色
区域。
③附件任务:高尔夫球任务,如果能够使高尔夫球最终停留在球洞
中间区域,额外加30分。
④除规定完成的任务外,明确尝试去完成非要求任务的机器人扣除
该任务的相应分数。
4.所有同学均有时间记录,秒表记录四舍五入取整数秒。
5.竞赛轮数至少为2轮,取成绩之和为竞赛成绩。
第二轮竞赛之前没
有编程时间,所有同学共用10分钟调试时间。
6.指导教师提醒学生完成每轮竞赛后签字,所有没有签字的成绩单,
按默认签字处理。
7.比赛期间,参赛学生不允许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否则按弃权处理。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海洋探宝竞赛规则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海洋探宝竞赛规则1.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设置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藉著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之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之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国内创新科学教育之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2.竞赛主题及背景本届RIC挑战赛的主题为“海洋探宝”。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其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是储量最大取之不竭的聚宝盆,有资料表明,海洋是天然蛋白质仓库,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
对海洋的探索,最早出现在史前,那时人类就已经在海洋上旅行,从海洋中捕鱼,以海洋为生。
但对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纪中才真正开始。
虽然今天人类对海洋用潜水球、潜水艇探索,但对深海还所知甚少。
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随着陆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甚至枯竭,各国势必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因此,为了加深青少年对海洋这个大宝库的了解,培养青少年的海洋海权意识和科技探索能力,本届RIC的主题特地设为“海洋探宝”。
3.比赛场地与环境3.1场地3.2赛台1)赛台是进行机器人比赛的地方。
A:2362mm B:1143mm2)单个赛台的内部尺寸长为1143mm、宽2362mm,四周装有边框,高为80mm,厚度不限。
以上尺寸可能有±3mm的误差。
3)场地底板上铺有场地纸。
场地纸上画有待命区,比赛用的部分模型则布置在场地纸上。
场地纸(含黑边)的尺寸为1140mm、宽2356mm。
场地纸紧贴北面和东面的边框 4)比赛时参赛队员面向赛台时,赛台左西右东,左下方为自动待命区。
918346-WER2020竞赛-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勇攀高峰“竞赛规则-001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规则——勇攀高峰一、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序设计。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设置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二、竞赛主题为“勇攀高峰”本届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主题为“勇攀高峰”。
三、.参赛范围本次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四、竞赛主题与规则1 竞赛简介1.1每支队伍由两名参赛选手组成,他们需要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写机器人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
机器人从下层基地出发,爬上长 100cm 的斜坡,在上层完成分辨、装配、部署、凯旋等任务。
2 竞赛场地和环境上层场地高度为65CM,坡度最低30度图1为比赛场地示意图2.1 下层基地 30cm×30cm;上层高度为65cm,内尺寸 91cm*91cm,边框高 5cm;斜坡宽30cm,长 100cm,斜坡最低30度。
2.2 道具:圆环 2 个(直径7cm、厚1cm)、彩色圆柱 3 个(底面直径4cm、高4cm)、圆木球1个(直径4cm)、小圆环1个(直径4cm,厚0.6cm)、木八角2个(直径3cm)。
2.3 竞赛场地以现场公布为准。
3 机器人规格3.1 机器人的长和宽均不能超过 25cm,高度不限。
控制器 1 个,电机不超过 4个,传感器不超过5个,不允许采用集成类循迹卡,电池电压不超过9V。
3.2 机器人必须设计成只用一次操作(如按一个按钮或拨一个开关)就能启动。
4 任务要求:4.1 登顶:机器人从下层基地攀爬到上层基地。
4.2 凯旋:机器人在上层基地内旋转一圈以上并播放音乐2秒。
创意赛规则解读
比赛规则
分组 比赛按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进行。参赛队应该在 赛前完成参赛作品的制作和搭建,届时携带作品赴现场,比赛的内 容为演示评审和公众展示。 每支参赛队由最多3名学生和1名教练员(教师或学生)组成。 学生必须是截止到2016年6月底前仍然在校的学生。现场正式布展 和评审阶段场馆均封闭,仅允许学生队员在场,教练员只能在布展 时段之前和公众展示阶段入场指导。
比赛主题
创意主题:我身边的机器人 主题的理解: 身边有哪些机器人? 身边的机器人有哪些类别? 你需要身边的机器人有哪些功能? 特殊人群对身边的机器人有什么要求? 特殊环境对身边的机器人有什么要求? 现有的身边的机器人有哪些缺陷? 未来概念设想的机器人有哪些可能? 现有的技术怎样改进生活,机械化智能化? 身边的机器人与身边的机器有没有区别? 现有的设备,技术能力可以制作怎样的机器人? 世界目前机器人研究领域前沿的方向是什么?
机器人创意赛规则解读
主旨
机器人创意赛要求中小学生机器人爱好者根据主题与规则,花 费6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课题导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 组的方式,进行机器人的创意和制作,最后以验证创意的机器人作 品参加创意比赛活动。 机器人创意比赛旨在培养学生学习与综合运用机器人技术、电 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创新思维潜能,综合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比赛程序
资格审查与初评 竞赛组委会将根据申报资料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与初评。 通过资格审查与初评的作品方可进入省赛。
比赛程序
现场布展 ⑴ 获得终评资格的参赛选手要为各自作品制作一块120厘米高、90 厘米宽的展板,供展示使用; ⑵ 各参赛机器人作品的示和问辩前,组委会安排一定时间段供参赛队布展、 组装和调试作品。
比赛主题
主题的归纳: 创意的维度很广,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机器人。 创意的维度有要求,必须是设计具有机器人特征的创意作品。 裁判更喜欢什么样的设计? 实用且贴近生活的 有现代感符合科技趋势的 有社会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新技术的应用 基本技术的创新应用
2021机器人RIC创新挑战普及赛辽宁联赛规则
2021机器人RIC创新挑战普及赛(辽宁联赛)规则为普及推广机器人教育,机器人RIC创新挑战普及赛以省级联赛形式开展,各市根据规则组织本市竞赛活动。
1 比赛主题现代农业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精播、精施、精准控制、全程溯源等瓶颈问题,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等目标。
近年来,农业物联网、无线网络传输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监测数据的海量爆发,农业跨步迈入大数据时代。
现代农业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收集、分析数据,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等问题。
互联网技术驱动农业生产向智慧型转变,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加速涌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各环节,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应运而生。
本届RIC普及赛的主题为“智慧农业”。
在比赛中,各队选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和制作机器人来完成定点巡逻、数据收集、启动农产品专列等任务。
2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由地图和任务模型组成,如图 1。
图1比赛地图2.1地图地图为一张尺寸为 2400×1500mm的彩色喷绘布。
地图上有一个启动区(运营中心),不规则分布着有白色引导线的主干道和几个功能区,如图 1所示。
⑴运营中心:运营中心是一个边长为 250mm 的红色正方形区域。
它是机器人启动和修整的区域,并放置了一个运营中心数据储存器。
比赛开始后机器人由此处出发前往各个任务区域,也可进入该区域调整机器人后重新启动。
⑵农户:放置有农户的数据储存器及农产品。
机器人需前往该区域获得农户数据储存器或农产品,并投送至对应的任务位置。
⑶主干道:主干道是 200mm宽黑色带状“道路”,道路中央印有 20mm宽的白色引导线。
部分引导线是断续的。
⑷数据中心:场地正中心主干道交汇的区域,固定有数据中心模型。
它是接收机器人携带的运营中心或农户数据储存器的地方。
⑸模型框:场地中分布有 11 个模型放置位,分别标记有“A、B、…、K”英文字母及方向。
RIC挑战赛规则补充
RIC挑战赛规则补充1、各市领队或指派一人负责本市RIC参赛队的抽签工作,排位赛竞赛顺序按抽签顺序号为准。
2、所有指导教师及家长禁止进入竞赛区及准备区,违规者取消竞赛学生成绩。
3、学生落座准备区后,根据各年段完成任务数量,由在场学生抽签决定需要完成的任务。
4、抽签结束后,不得向准备区和竞赛区传递控制器等存储设备。
5、RIC比赛要求学生自备笔记本及插排。
6、学生除机器人、笔记本及必要物品外,不得携带贵重物品,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
7、比赛道具以规则手册搭建图为准。
8、RIC编程测试时间为1小时30分钟,每轮间调整时间10分钟。
9、竞赛区有2块场地纸放置于略大于场地纸的框架中(与FLL场地类似),学生每轮比赛都需要交换到另一赛台进行竞赛。
10、RIC排位赛取2轮比赛中最佳成绩列入排名;任务得分优先排名,得分相同以时间由少到多排名,时间不换算成分数。
11、竞赛开始前,参赛队员应检查场地,如因为未发现场地故障而导致的不能得分,则当轮比赛该任务按不得分处理。
12、机器人启动后,根据任务不同,可以在启动区更改机器人结构,但更改结构时不停止计时,更改结构的机器人不可能获得流畅分。
13、河涌垃圾随机摆放在“河道”中的垃圾标识图上。
14、完成任务中,学生可以多次尝试完成任务,但每次取机器人不得更改场地道具当时所处位置,如在取机器人时道具产生重大位移,则道具移出场地,该项任务不能得分。
15、如道具先取回启动区后完成任务,则需等道具有部分进入启动区后方可动手处理道具,而道具一旦离开启动区,则不可以用手处理道具。
16、在不违反规则的比赛中,学生不必向裁判员请示取放机器人,只需在完成任务后,向助理裁判举手示意或喊出“停止计时”来终止比赛计时。
17、每轮比赛之后,一名同学协助裁判员恢复场地,体现学生文明比赛的精神风貌。
18、每轮竞赛后,学生需签字确认后离开,没有签字的成绩单,按默认签字处理。
19、本赛事按照RIC竞赛规则进行,其余未尽事项由当场裁判合议后裁定,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2023年机器人竞赛创意比赛规则
机器人创意比赛主题与规则1 关于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是基于每年一度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主题与规则,组织在校中小学生机器人爱好者,花费6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课题导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在学校、家庭、校外机器人工作室或科技实验室里,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智能机器人的创意、设计、编程与制作,最后以具体的机器人创意作品的形式参与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组委会举办的机器人创意比赛活动。
机器人创意比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与综合运用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激发创新思维潜能,提高综合设计和制作的能力极为有益。
2 主题——“社区志愿者”2.1主题简介“社区志愿者”是一个拟人化的题目。
从社会的角色看,题目的主人公是志愿者;从科学的属性看,它们应当归入机器人,更具体些,归入服务机器人的范畴。
追溯近代机器人的足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算起,大约也有半个多世纪了。
起初,机器人重要活跃在产业领域,例如人们熟知的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物流、农林业、石化等,称之为产业机器人,是第一大板块。
到了世纪之交,服务机器人异军突起,它们进一步社会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清洁、清洗、保安、消防、救援、医疗、监护、康复、益智、娱乐、幼教,智能家居等等,正在为人类描绘新生活的绚丽图景,从而成为机器人产业的后起之秀,第二大板块。
服务机器人属于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作业的机器人,完毕为人类群体或个体服务的诸多功能,但是一般不参与和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有关的各种生产活动。
在2023年第一期《科学美国人》上,比尔•盖茨发表了一篇题为“家家都有机器人”的文章。
他向世界预言:机器人是继个人计算机之后的下一个热门领域。
机器人即将反复个人计算机是崛起之路,成为人们平常生活的一部分,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记录和预测,最近五年,全球服务机器人产量将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递增,2023年达成800亿美元的市场。
我们完全有理由憧憬,不久的将来,服务机器人将担当社区服务志愿者的生力军。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主题与规则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主題与规则――全民健身1.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式设计。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2.竞赛主題本届RIC挑战赛的主题为“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
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
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
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在一些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
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弧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3. 比赛场地与环境3.1 场地场地图(不含黑边)的尺寸为长2500mm宽1500mm。
图为训练场地示意图。
实际比赛场地可能略有不同。
3.1.1参赛队可以把待命区内当前不动或机器人不用的物品放到待命区外,只要这个动作不具有任何策略性。
3.1.2如因其它原因而非机器人的动作使场地中的模型断裂、失效、移动或被启动,如果可能,裁判员应尽快将它恢复。
3.2 起始区与终止区场地中有一块起始区(START区域)和一块终止区(FINISH区域)。
起始区是机器人准备、启动的地方,终止区是机器人最终停止的地方。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小瓦力协作争锋
附件4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小瓦力协作争锋规则一、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设置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藉著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之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之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国内创新科学教育之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二、机器人比赛主题机器人比赛的主题是“小瓦力协作争锋”。
学生通过日常机器人编程的学习和对抗训练提升机器人编程及操作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体会机器人对抗和团队协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机器人创意拼搭中,通过将传感器、齿轮、马达、杠杆、履带等配件巧妙组合,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比赛拼搭阶段,由2名学生分别来完成2台机器人的搭建,队友之间可以相互协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搭建完成后,参赛队员测试所编程序、调试无线通讯装置,通过独立操控机器人与其他团队对抗竞赛,体验比赛乐趣、争取比赛荣誉。
三、比赛地图与道具比赛场地图尺寸为1.8M*1.8M,喷绘材料。
场地道具:分别不同颜色“兵”(“卒”)、“車”道具框内放置对应名称的中国象棋,象棋为实木圆形,直径6-7CM,厚度1.6-1.8CM,象棋样图:四、参赛队员要求RIC机器人创新挑战每个参赛队2名队员,每校队伍不限制数量,参赛时机器人要封存、编号,比赛机器人不允许共用。
参赛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五、器材限定1.参赛的机器人控制器必须使用中鸣教育系列M-RCU以及配件或附属装置。
不能使用螺丝或其他金属部件;可以使用简单装饰物品装饰,必须现场拼搭结构,结构中只允许安装用于推棋子的凸出部件(非凸出部件不作限制),凡有裁判认定为不适合用于推棋子的部件,若在竞赛前发现,可自行更改;若竞赛时发现,则该机器不得上场,直到裁判认定合适方可上场。
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中鸣RIC)规则
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中鸣RIC)规则一、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序设计。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每队1-2人。
二、竞赛主题为“勇攀高峰”本届创新挑战赛的主题为“勇攀高峰”。
三、.参赛范围本次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四、竞技赛主题与规则1 竞技赛简介1.1参赛选手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
机器人从下层基地出发,爬上长 100cm 的斜坡,在上层完成分辨、装配、部署、凯旋等任务。
2 竞赛场地和环境350MM高度,坡约20度图1为比赛场地示意图2.1 下层基地 30cm*30cm;上层内尺寸 91cm*91cm,边框高 5cm;斜坡宽30cm,长 100cm,斜度 20 度。
2.2 道具:圆环 2 个直径 7cm,厚 1cm。
彩色圆柱 3 个,底面直径 4cm,高 4cm。
圆木球 1 个,直径 4cm。
圆环 1 个直径4cm,厚 0.6cm。
木八角 2 个,直径 3cm。
2.3 竞赛场地以现场公布为准。
3 机器人规格a3.1 机器人尺寸长宽不超过 25cm,高度不限。
控制器 1 个,电机不超过 4 个,不采用集成循迹卡,电池不超过8 .4V,其它传感器不限。
3.2 机器人必须设计成只用一次操作(如,按一个按钮或拨一个开关)就能启动。
3.3 中鸣任意一款积木式套装均可参加。
4 任务要求:4.1 登顶:从下层基地攀爬至上层基地。
4.2 凯旋:在上层基地放歌并点亮基地彩色屏幕(颜色比赛前公布)。
4.3 部署:下层基地携带 1-2 个八角木块,分别部署至上层左下角和右上角。
第18届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
第18届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规则2019年5月广西梧州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登月计划”竞赛规则一、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设置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藉著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之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之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国内创新科学教育之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二、竞赛主题及背景本届RIC挑战赛的主题为“登月计划”。
至今,发射卫星而成功登月的国家只有三个,分别是苏联,美国,中国,中国荣居第三。
说明中国在登月的航天技术上比其他的国家领先了很多。
然而这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青少年更发奋图强,更努力的去完成前辈没有完成艰巨的任务。
登月仅仅是我们上月球的第一步,想要探索更多、更有用的资讯必须进一步完成更有效率更复杂的探索。
因此,为了加深青少年对登月计划了解,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探索能力,本届RIC的主题特地设为“登月计划”。
三、比赛场地与环境(一)场地(二)引导线地球至月球之间的白色,和月球上的主线黑色,都是2厘米宽。
(三)任务框国旗圆框内直径为15厘米,框边线宽1厘米。
障碍区方形长15厘米,宽15厘米,方框边线宽1厘米宽。
能源方框长10厘米,宽10厘米,方框边线宽1厘米;国旗、和石头分别放在指定红色小方块区、红色小方块长4厘米,宽8厘米,地球直径为30厘米,着陆区为宽30厘米,长35厘米、空间站的长宽都是35厘米。
(四)任务模型使用场地器材中包含模型组件搭建任务模型,搭建完成后放在场地内标记好的位置上。
任务模型的简要介绍见下表:国旗图2国旗图1国旗:图1为正面放置姿态,区内,国旗底座直径4厘米,高石头模型。
图1 石头模型图2障碍:图1为正面平放姿态,并放于相应圆框外的小红色区内,石头长7厘米,宽4厘米。
RCE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简介
RCE机器人挑战工程赛主题与规则——探索海洋1、RCE机器人挑战工程赛简介RCE机器人挑战工程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对比赛器材和软件不进行特殊规定,要求参赛队伍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且编写程序。
在特定的场地下,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目的是启发参赛队伍的创意和科技的应用,从而推动国内创新科技教育。
2、竞赛主题本届RCE比赛的主题为“探索海洋”我国是人口最多的沿海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可持续的开发海洋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战略目标。
在“探索海洋”的机器人比赛中,你的机器人的任务,是要进行合理的治理与开发海洋。
3、比赛场地场地尺寸为1200mm×2600mm4、任务与说明4.1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共有6个。
每个任务对应的分值如下表序号任务名称涉及任务模型任务内容及得分条件分值1 清除海滩垃圾海滩垃圾将海滩垃圾推至垃圾场202 营救浅海船只出事船只将出事船只放置码头303 获取海水样本海水样本将海水样本带回浅海基地304 移动巨石巨石将巨石移动到黑线以外205 开采石油石油桶将石油带回深海基地306 获取生物样本生物样本;实验室高台将生物样本放置深海实验室高台上,并返回浅海基地407 时间奖励所有任务在180秒内完成获得时间加分(时间加分=180-实际时间,秒为最小单位)1分/1s4.2机器人从“浅海基地”出发,每次走一圈或多圈,每次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4.3场地分为浅海区和深海区,如果按照完成浅海区指定任务以后通过浅海基地与深海基地的连接线进入深海区,再完成深海区任务,可以增加20分顺序分。
浅海区与深海区内各任务无先后顺序要求。
4.4只可以在基地用手碰机器人。
在基地以外用手触碰机器人,该上一个得分任务,得分取消。
4.5完成任务的结果必须一直保留到比赛结束,扔能在场上看到,如果完成A任务后,在完成B任务的时候破坏了A任务,则A任务得分取消。
4.6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
其中小学组需要完成1、2、4号任务;初中组需要完成1、2、3、4、5号任务;高中组需要完成1、2、3、4、5、6全部任务。
RIC项目规则答疑
RIC项目规则答疑1、时间奖励中的,完成所有任务如何理解?比如小学组,是完成123 6任务就算完成所有任务?必须完成自己组别的任务才算完成2、低年级组别完成高年级的组别的任务是否有分?比如小学组的选手完成了第4任务和第5任务做了也不得分3、第三大条处罚中的第二小条,离线一次扣10分是指离线多久?比如出现离线20秒是算离线一次还是?比赛过程中,机器人垂直投影完全脱离轨迹线,每出现一次会被扣除10分。
)3、有的裁判不完成任务也给时间分,本次区赛是按照规则没有变更是吧?没有完成任务没有时间分4、每轮比赛只有一次重启机会?每轮都有一次重启的机会,共有2次重启机会5、重启后任务道具是否恢复?重启后,任务道具不恢复。
6、重启后已获得分数是否清零?重启后已获得分数不清零7、重启是回到出发点(地球)还是?重启是回到出发点(地球)8、启动时要求机器人的垂直投影部分不得超出基地边界,否则会被要求重新启动。
这个基地是指什么,指的是地球?指的是地球9、选手通过抽签方式,确定比赛场地?不是。
小学一个场地,初、高中一个场地。
10、控制器、马达、传感器、必须全为单个个体,其他可用以组合好的结构件。
此项规则是否有变化?不改变。
11、第一次+重启一次后,完成所有任务,是否还有时间分?第一次+重启一次后,所有任务都有得分并在120秒内完成获得时间加分(时间奖励=120-实际用时)12、做任务过程不小心脱线1次,但是还是完成所有指定任务,是否还有时间分?时间分还是有的13、最后的运送能源任务,是否必须将能源带回基地,能否机器人带着能源回到基地?能源带回基地方式得分(蓝色区域)。
机器人要带着能源回到基地。
能源进入基地(50%垂直投影进入“工作站”)10分。
机器人驱动轮部分(50%垂直投影进入“工作站”) 10分。
14、有的市赛用点亮主控屏幕来取代点亮彩灯。
这是可以的嘛?不可以,只能用彩灯点亮15、两轮比赛期间是否有调整时间。
两轮连续比赛,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有一分钟给调整机器,调整时间结束后接下来进行第二轮比赛,比如说调整机器零件散落之类的现象,在这规定的时间里面,不能更换主控器,不能下载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主題与规则――智能驾驶1.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式设计。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2.竞赛主題本届RIC挑战赛的主题为“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与无人驾驶是不同概念,智能驾驶更为宽泛。
它指的是机器帮助人进行驾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完全取代人驾驶的技术。
智能驾驶的时代已经来到。
比如说,很多车有自动刹车装置,其技术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汽车前部装上雷达和红外线探头,当探知前方有异物或者行人时,会自动帮助驾驶员刹车。
另一种技术与此非常类似,即在路况稳定的高速公路上实现自适应性巡航,也就是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前车加速时本车也加速,前车减速时本车也减速。
这种智能驾驶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从而减少保险公司损失。
智能驾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互联网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精彩乐章,也是世界新一轮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发展智能驾驶,对于促进国家科技、经济、社会、生活、安全及综合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次,我们的学生将设计制作智能驾驶机器人,让其代替我们行驶在赛图上,完成相应的任务。
3. 比赛场地与环境3.1 场地场地图(不含黑边)的尺寸为长2500mm宽1500mm。
图为训练场地示意图。
实际比赛场地可能略有不同。
3.1.1参赛队可以把待命区内当前不动或机器人不用的物品放到待命区外,只要这个动作不具有任何策略性。
3.1.2如因其它原因而非机器人的动作使场地中的模型断裂、失效、移动或被启动,如果可能,裁判员应尽快将它恢复。
3.2 待命区场地中有一块待命区(纯蓝色方块),既是起始区,也是终止区。
待命区是机器人准备、启动、最终停止的地方。
待命区尺寸为:25cm*25cm。
3.3 赛场环境机器人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图下面有纹路和不平整;场地图本身有皱褶;尺寸有误差;光照条件有变化等等。
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
4. 机器人和器材本节提供设计和构建机器人的原则和使用器材的要求。
参赛前,所有机器人必须通过检查。
竞赛中机器人启动后,应让其自动运行完成规定任务,参赛队员不得再进行干预。
不允许使用智能循迹模块。
4.1 参赛队只能使用一个机器人完成所有比赛项目。
赛场上只能有一个控制器,不能再把其它控制器带到比赛区,即使该控制器只是用于配重或装饰或放在场外的盒子里。
4.2机器人最多可以使用8个传感器,它们可以是触碰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颜色传感器、超声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器件的任意组合。
4.3 导线和转接线可以随意使用。
4.4 在准备区可以有备份/替换的电气元件。
4.5 不允许将电脑带入比赛区。
不能在比赛区内给机器人下载程序,可以在准备区中进行。
4.6 无论在何处,不允许使用有遥控功能的物品。
4.7 只允许在机器人的不外露位置使用辨别身份的标记。
4.8 不允许使用油漆、胶带、胶水、油等。
4.9 如果机器人违反本规则且无法纠正,则取消该队的参赛资格资格。
4.10 机器人尺寸,长宽不得超过:25cm。
离开出发区之后,机器人的结构部分可以自由伸展。
5. 任务说明5.1 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有9种。
每种任务相应的分值如表1所示。
表1 任务说明任务名称任务內容及得分条件任务位置分值基地出发机器人在裁判发出“开始”指令之后,控制器屏幕显示红、绿、蓝三种颜色中任意一种,显示时间至少1秒。
然后驶离待命区,即视为任务完成。
注:基地出发为必做任务。
100分返回基地机器人驶离待命区后,再次沿线行驶回待命区,并且停在待命区内,选手示意裁判比赛停止,即视为任务完成。
注:机器人驶回待命区的条件为机器人控制器与待命区有接触。
50分礼让行人机器人运行到指定斑马线位置,停车2秒后,继续行驶至整个机器人越过斑马线,即视为完成任务。
50分识别信号机器人运行到指定斑马线位置,根据裁判指定信号灯颜色做出相应反应,即视为完成任务。
注:红色:机器人在斑马线前停止3秒,后通过斑马线。
停止位置距斑马线不得超过10cm。
黄色:机器人在斑马线前停止1秒,后通过斑马线。
停止位置距斑马线不50分得超过10cm。
绿色:机器人直接通过斑马线,通过过程中,不允许停止。
交通警示机器人将摆放在指定位置的警示牌移至红色三角警示区域,即视为完成任务。
50分规范停车机器人行驶至任务区域,并整体机器人全部进入停车区,停止超过2秒,即视为完成任务。
50分鸣笛示警机器人行驶至任务区域并停止,鸣笛2次(鸣笛每次至少0.5秒,间隔至少0.5秒),即视为完成任务。
注:完成任务时要求机器人控制器与相应任务区有接触。
50分能源补给机器人行驶至任务区域,并将代表能源块的道具放到机器人身上,并保持至比赛结束,即视为完成任务。
注:机器人取能源块时,要求能源块必须离开地面;并且取能源块成功后,能源块要求始终在机器人身上,不能着地,至比赛结束。
能源块有两个摆放位置,现场随机摆放在其中一个位置。
50分性能测试机器人行驶至任务区域,将任务区域性能测试道具由左侧拨到右侧红色区域,即视为完成任务。
注:性能测试道具有两个摆放位置,现场随机摆放在其中一个位置。
红色区域在道具上,由红色销标识。
50分5.2机器人从起始待命区出发,出去走一圈或多圈,每次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5.3 完成任务不必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可以反复尝试完成某个任务,但场上物体不会按照参赛队员的要求归位。
5.4 完成任务的结果除特定要求的任务,否则不需要一直保留到比赛结束。
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如完成某项任务,需举手示意裁判完成,以便裁判判定是否得分。
机器人最终回到终点,同样需示意裁判比赛结束。
5.5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需沿黑线引导线行驶,如机器人垂直正投影跟黑色引导线没有接触即视为脱线。
脱线时,需将机器人拿回起始区,重新出发。
其中,机器人在尝试完成某项任务时,允许暂时脱线,但是完成任务后,机器人须要自行回到黑色引导线,然后继续行驶,如机器人无法自行回到黑色引导线,需回到起点,重新出发。
5.6 除比赛现场规定完成的任务外,明确尝试去完成非要求任务的机器人扣除额外任务的相应分数。
5.7 任务模型示例交通警示性能测试能源补给6.1 赛制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完成任务:基地出发、返回基地、礼让行人、交通警示、识别信号、规范停车、鸣笛示警、能源补给、性能测试,其中、基地出发和返回基地为必做任务,比赛时除必做任务外的七个任务现场随机抽取四个进行比赛。
6.2 参赛队6.2.1 每支参赛队可以由1~2名学生和1名教练员组成。
学生必须是截止到2018年6月仍然在校的学生。
6.3 赛前检查参赛队的机器人在比赛前需要接受裁判员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器材来源、机器人安全性等。
6.4 赛前准备6.4.1 参赛队准时到场参赛后,至少有两分钟时间去准备和安排未加电的机器人以及将要移动和使用的物品。
6.4.2 参赛队必须使用比赛提供的任务模型,不能携带自己的复制品到竞赛区。
参赛队员与裁判员一起核查赛台上的模型的数量和位置。
6.4.3参赛学生在准备区有90分钟编制程序的时间。
结束后,各参赛队把机器人排列在准备区的指定位置,封场。
6.4.4赛前准备中,参赛队不能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拆下任务模型,把任务模型固定到机器人上,把任务模型相互连接,将任何东西固定到任务模型上,为策略的需要接触待命区外的任务模型,以及在竞赛区附近下载程序。
6.4.5在准备启动时,机器人必须在启动位置不动,参赛队员不能接触机器人和将要移动或使用的任何物品。
机器人的任何部分以及将要移动或使用的任何物品必须完全纳入待命区,不允许任何东西超出虚拟的待命区空间,如图所示。
机器人可以(但不要求)与将要移动或使用的物品接触。
启动位置6.4.6 完成准备工作后,队员应向裁判员示意。
6.5.1 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准备好后,将发出“5,4,3,2,1,开始”的倒计时启动口令。
6.5.2 负责启动机器人的参赛队员对机器人所做的唯一动作是让程式运行。
在倒计时期间,参赛队员不能触摸机器人或将要使用或移动的物品,否则,必须将机器人拿回待命区重新出发,并且在此期间不停止计时。
6.5.3 在“开始”命令前启动机器人将被视为“误启动”并受到警告或处罚。
6.5.4 一旦比赛开始,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断或暂停比赛。
6.5.5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而重新启动,应按照要求在待命区内摆放机器人。
6.5.6 如果未被接触的活动机器人与所移动或使用的物品脱离了接触,则该物品应留在原地,直到机器人重新与它接触。
这类物品不能用手去恢复。
6.5.7 被活动机器人改变了的场地状态,不能恢复。
参赛队员接触活动的机器人时,机器人必须立即停止。
如果在机器人停止期间改变了场地状态,裁判会尽力恢复。
如果无法恢复场地,就只能保持“原样”。
6.5.8 在比赛过程中,对于显然不是故意损坏而导致脱落的机器人零件,参赛队可自行或请求裁判帮助先移出场外,在机器人回到待命区后,可将脱落的零件恢复。
6.6 重试机器人在运行中如果出现故障或未完成某项任务,参赛队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重试。
6.6.1裁判员同意重试后,场地状态保持不变。
重试时,队员可将机器人搬回待命区,重新启动。
6.6.2每场比赛重试的次数不限,每重试一次,扣10分。
6.6.3重试期间计时不停止,也不重新开始计时。
重试前机器人已完成的任务有效。
6.7 比赛结束6.7.1 参赛队完成所有任务时,参赛队员可向裁判员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裁判员终止计时器。
6.7.2 每场比赛时间为150秒钟,裁判员以哨音结束比赛。
此后,参赛队员应立即停止活动的机器人。
因停止不及时造成的得分无效。
在裁判员确认得分前,任何人不能触碰和移动场上的得分物品和改变得分状态。
6.7.3 裁判员记录场上状态,填写记分表。
参赛队员应确认自己的得分,立即将自己的机器人搬回准备区并注意不要带走任务模型和比赛用物品。
6.8 确定获胜队6.8.1 每场比赛后,参赛队的最终得分为各种动作的得分扣除罚分,按最终得分多少确定胜负。
6.8.2如果完成了规定的所有任务并回到终点且比赛结束的时间不超过150秒,额外加记时间分。
时间分为(150-结束比赛实际所用秒数)。
6.8.3如果在比赛中没有重试,机器人动作流畅,一气呵成,从起点出发,完成所有任务,并回到终点加记流畅奖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