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姚-地震数值模拟
近地表速度变化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勘 探地 球物理进展
Pr g e s i p o a i n Ge p y is o r s n Ex l r t o h sc o
Vo . 1 No 5 13 , . 0c . 2 0 t,0 8
文 章 编 号 :6 1 5 5 2 0 ) 5 0 5 —0 17 —88 (0 8 0 — 3 7 6
近 地 表 速 度 变 化 对 地 震 波传 播 的影 响
张 兵, 方伍 宝, 孔祥 宁, 李满树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江苏南京 20 1) 104
摘要 : 地表起伏 和近地表速度变化是影 响地震 波传播 的两个重要因素 。采用基于坐标变换 的起伏地 表弹性 波正
姚姚 等指 出, 灰岩 出露地 区, 岩 受 到溶 蚀 , 洞 在 灰 缝
降速带对模拟记录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纵 向变速带 厚度为 5 0 m时, 速度梯度大, 面波频散、 散射 明显,
记录 中面波 能量 非 常强 , 地表 多次 波 和波 前 面混 合
发育 , 裂隙、 溶洞的灰岩模型正演计算结果存在大量 因局 部非均匀性 引起 的散射 波f 。我们 用随 机速度 6 ]
演模拟方法 , 纵向变速、 向变速 、 对 横 随机变速等一系列速度模 型进行 了正演数 值模拟 , 分析 了起伏 地表情 况下 近地表速度的不 同变化对正演模拟记录 的影 响, 得出近地表变速带厚度较薄 、 纵向层状变速 明显 、 向块状 变速 横 剧烈以及介质速度随机变化较大时都会导致噪声严重 、 拟记录信噪 比变低 的结论 。 模
关键词 : 起伏地表 ; 坐标 变换 ; 向变速 ; 向变速 ; 纵 横 随机 变速 中图分类号 : 6 14 P 3 . 文献标识码 : A
随机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90发展了任意阶精度的交错网格差分算法等 ; 19) Js a at m等r] r 1提出了单方向上的变 网格计算方法 , 1 牟永 光口]20 ) 2(0 5在对 复 杂介 质三 维 地震 波 传 播方
程数值 模 拟进行 描 述 时 也 强 调 采用 变 网格 计算 技 术 ; 生 旺等 [(0 7利用 变 网格进 行 了弹性 波数 朱 5 20 ) ] 值 模拟 ; 超 等 []20 ) 一 步 利 用 可 变 网格 与 黄 1 (0 9 进 。 局 部可 变 时 间步 长 的高 阶 差 分进 行 了地 震 波数 值 模拟 , 有效 提高 了模 拟 的精度 和效率 。
第 4 卷第 2 9 期 21 0 0年 3月
石
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
探
Vo_ 9 No 2 I4 , .
M a ., 0 0 r 2 1
GEOPHYS CAL I PR0S CTI PE NG 0R ETR0LEUM F P
文章 编 号 :0 0 4 1 2 1 )2— 1 3 7 1 0 —1 4 (0 0 0 0 3 —0
随机 介 质 地 震 波 正演 模 拟在 碳 酸 盐岩 储 层 预 测 中的应 用
刘春 园 , 生旺 魏修 成 徐 胜峰。 朱 , ,
(.中国石油 化工股 份有 限公 司石 油勘 探 开 发研 究院 , 京 10 8 ;.中国 石 油化 工 集 团公 司 1 北 00 3 2 国际石 油勘探 开发 有 限公 司 , 京 1 08 ) 北 0 03
反射特征 的影 响, 获得了规则孔洞尺度 以及随机排列孔洞 密度对地震 属性 的影响规 律 。对 于单 个 的溶 洞而言 ,
当溶洞横 向尺度小 于菲涅 尔带半径 , 向尺度小于调谐厚度时 , 纵 溶洞反射振幅与溶洞尺度成正 比例关 系 ; 于随 对 机分布孔洞 的碳酸盐岩储层 而言 , 地震波能量与孔洞密度成正 比例关系 。 关键词 : 随机介质 ; 正演模拟 ; 酸盐 岩 ; 碳 孔洞
尾矿坝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方法

新 的分析 手段 , 如有 限差 分法 、 边界 元法 、 子结 构法 、 振型 叠加 法和集 中质 量法 等 。 利用 有 限差分法 对尾 矿坝 在地 震作用 下进 行数 值 模 拟 , 用有 限差分 法 软件 F A 加分 析尾 矿 坝在 采 LC 地 震荷 载作 用 下 的 位 移 、 隙 水 压 力 、 效 应 力 情 孔 有
库的水位 , 增强尾矿坝 的静力和动力抗 滑稳 定性。 另外对渗透性不高的尾矿本身应采取加速排水的措
施, 以保 障尾矿库 在 正 常 运行 及 地 震 等 特 殊情 况 下
的安 全稳 定 。当然 , 在实 际生产 过程 中 , 针对 不 同 应 性质 的尾 矿进行 概 化 分 区 , 针 对 不 同地 区 的抗 震 并
方法 ; 线性 分析 发展 到非 线 性 分 析 以及 弹 塑 性分 从 析 ] 。分 析手段 主要 为 有 限单 元 法 , 他 还 有 一些 其
但 在 16 95年 3月 2 8日的 7级 地 震 中发 生 液 化 , 导 致 一邻 近 的老 坝溃 决 ,0 人 丧生 。 20余 根 据《 筑 物抗震 设 计规 范》 定 J6度 时 , 构 规 , 尾
中体 积减 少增 量 △ 与循 环 剪 切 应 变 幅 值 的 关 系如 下 :
:
1 尾 矿 库 概 况
上 游法 尾 矿堆 积坝 由于 成本 低 , 理方 便 , 管 国内
一
C e p 一C ( 1x ( 2
y
) ),
() 1
T
式 中 , d △ 为体 应变 ; 剪切应 变 ; C 为 常数 。 7为 C、
取 2 0m, 向取 6 其 中地基层 厚 2 , 5 竖 0m, 0r 初期 坝 n
姚姚-地震数值模拟

(四)地震数值模拟的发展
最简单的地震数值模拟就是一维合成地震 记录形成。它是利用声测井资料得到反射系数 序列,然后与不同的地震子波进行褶积计算得 到各种一维合成地震记录。其目的主要是要进 行波阻抗反演。
后来发展了射线追踪方法,然后又发展波 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
目前,全三维弹性波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已 经步入了实用阶段,考虑更为复杂介质情况的 全三维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也有可能了。
逆断层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一炮的射线路径图 正断层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一炮的射线路径图
(一)射线追踪数值模拟的发展与应用
传统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主要是使用两点射线追踪 的试射法和弯曲法。
目前,射线追踪数值模拟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是在计算方法上,发展了适应性更强的程函方程法、 波前重建法、最短路径法等;二是在克服只能得到运 动学特征的问题上,发展了近轴射线追踪、动力学射 线追踪、高斯束射线追踪等方法。
(二)地震数值模拟的应用
地震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范围非常广泛,归纳起来最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的应用:
1、在地震波场和地震勘探方法的理论研究 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它可以研究各种复杂地 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响应特征和验证新方法的 可靠性。
2、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均起着 重要的辅助作用(如观测系统的设计、解释结 果的验证、处理方法的使用等)。现在我们面 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地质对象,可以说,离开它 地震方法寸步难行。
垂直分量(左)
水平分量(右)
双层介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一炮地面记录
射线追踪数值模拟只能模拟地震场的运动 学特征,但是运算速度快,而且提供的射线图 十分直观,在生产实际中还是很受青睐的,其 方法也比较成熟。但是它存在盲区、焦点等难 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缺少地震波的动力学特 征,需要改进。
大尺度地震波的数值模拟与预测

大尺度地震波的数值模拟与预测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了解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对其进行准确的模拟与预测对于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减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尺度地震波的数值模拟与预测方法,并分析其在地震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释放后在岩石、土壤和水体中传播所产生的波动,其传播速度和路径受到地质构造和介质性质的影响。
数值模拟地震波传播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中解析地震方程来实现。
地震方程是描述地震波传播的基本方程,通常采用波动方程形式。
通过在三维空间中离散地震方程,可以得到地震波在不同地点的振幅和传播速度信息,从而实现对地震波传播的模拟。
为了进行大尺度地震波的数值模拟,需要获取大规模的地质结构模型和地震波速度模型。
地质结构模型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资料分析得到,用于刻画地下介质的层状结构和性质。
地震波速度模型则是描述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参数,可以通过地震资料和地震勘探技术获取。
利用这些模型,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在模拟地震波传播之前对其进行预测。
在进行地震波数值模拟之前,需要进行验证和校准。
验证是指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以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则是通过调整模拟参数,优化地震波模拟结果,使其与实测资料吻合程度更高。
验证和校准过程的完成可以提高地震波数值模拟的可信度,并为后续的预测工作打下基础。
大尺度地震波的数值模拟可以用于地震灾害管理的多个方面。
首先,通过模拟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可以预测地震造成的破坏范围和程度。
这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灾害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其次,模拟地震波传播还可以用于评估地震烈度和地表运动速度,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最后,地震波数值模拟还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地震过程和地震发生机理,为地震灾害的原因和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大尺度地震波的数值模拟和预测也面临一些挑战。
数学建模地震预测模型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题目:地震预测数学建模姓名:张志鹏学号:12291233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姓名:赵鑫学号:10291033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姓名:张书铭学号:12291232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目录摘要 (3)一、问题重述 (4)二、问题的分析 (4)三、建模过程 (5)问题1:地震时间预测 (5)1、问题假设 (5)2、参数定义 (6)3、求解 (6)问题2:地震地点预测 (7)1、问题假设: (7)2、参数定义 (8)3、求解过程: (8)四、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12)参考文献 (13)摘要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在大陆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成巨大影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对地震的预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根据从190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八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和地点分析,利用合理的数学建模方法,对下一次中国可能发生的八级以上地震的和时间和地点进行合理的预测。
建模方法分为对于时间的预测和地点的预测两个方面。
问题1:对于时间的预测采用的方法为指数平滑法,它是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
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
问题2:对于地点的预测根据长久的数据表明,八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东经70°——110°,北纬20°——50°这个范围内,据此将整个地震带划分为100个区域,按顺序进行编号。
建立时间与地震区域编号的数学模型,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下次地震地点预测。
关键词:地震,预测,数学建模,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一、问题重述地震预报问题,大地震的破坏性是众所周知的,为了减少大地震带来的灾难,人们提出了各种预报地震的方法,以求减少大地震产生的破坏。
本赛题请大家用数学建模的方式预报下一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有限差分法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

=
kΔx
=
2π λ
Δx ≤ 1
,即只要一个波长包含几个空间步
长,随着差分精度2M的提高,上述高阶差分解法产生
的数值频散会逐渐减小。
不同差分精度空间频散曲线
不同差分精度时间频散曲线
五、边界问题
自由边界条件
内部边界条件 吸收边界条件
设计吸收边界条件的目标:
z 方程+边界条件数学上是非病态的
连续
问题 z 方程+边界条件可以近似描述无限介质中的物理过程 z 边界条件和内部点的计算方式是相容、不冲突的
-----------J.M. Carcione
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应用领域
地震波传播理论
数据采集
理论指导 物性参数
研究传播规律
正演模拟
指导设计 观测系统
验证
地震解释
提供理论数据 试验处理流程
数据处理
提供正演方法
岩石物理
参数反演
断层下覆界面反射能量强
炮点
T=2000ms
炮点 T=2300ms
炮点位于11km处的单炮记录
?21?4?1?6?1?m?2m?1222m246333m24lllol622m32m?m4?m6??m?m?2m?m?2?c1m??m??c2?m??c3???m??cm??m??1??0????0???m????0??35?1?133335?555?135?mm?m2n?12n?12n?1?35?1llloln?2n?1?c1??1??n???3?2n?1??c2??0?n?5??0?2n?1?c??3???m??m??m?n?2n?1????2n?10???cn????ox2ox数值频散试验dxdz10mdt1ms10高阶差分为何会消除数值频散
立陡状金属矿随机介质地震正演模拟研究

均匀体 的模型。大尺度非均匀体 是介质 的平均特
性, 而小尺度非均匀体是这些平均值上 的扰动。小
尺度非均匀体数量多且无规则分布, 以从地震资 所
料中能够重新构建该模型的唯一信息 , 就是非均匀 体的统计特性。因此 , . .kl 等- 提出把小尺 L T Iee 4 l 度非均匀体看成一个空间随机过程。将这些具有
在 地震 勘探 中 , 常将 介质 近 似为均 匀弹 性介 通
整地加以描述 , 而使用统计学方法 , 则能较为灵活、 方便且完整地描述它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的 奚先和姚姚 研究了随机介质模型 的构建 , 单尺 度、 平稳随机介质模型、 多尺度、 非平稳随机介质模 型、 弹性波动方程 的正演模拟, 以及二维 随机介质
4期
廉 玉广 等 : 陡状金 属 矿 随机 介质 地震 正 演模拟研 究 立
—
35 6
变现象严重 , 矿体和地层很少有像沉积地层之间发
生波 阻抗突 变 这样 一 种 简 单 的方 式接 触 。绝 大 多
(√ 一 +)
其中
、
( 6 )
数金属矿体具有复杂 的形态 , 岩层 界面起伏不定 , 横 向变化大 , 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在金属矿区采集
第3卷 第4 3 期
物探 化 探 计 算 技 术
21 年7 01 月
文章编 号 :l o 一 14 (0 )4 - 3 4-0 o l 7 9 2 1 0 -0 6 - 4 1 - - -
立 陡 状 金 属 矿 随机 介 质 地 震 正 演 模 拟 研 究
廉玉广, 韩立国
( 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 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02 ) 306
Z - 方向上的自相关长度 ; 是 阶的第三类贝 塞尔函数 , <l 0< 。 根据给定 的自相关 函数 西 , ( ,) 产生 由它描 述的平稳随机介质模型 的算法流程为 : () I 产生随机过程 的功率谱 函数。选择 自相 关 函数 咖 , ( )以及 自相关长度 口 6, 、 对 ( = , ) 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数值模拟要研究的地质对象复杂程 度上划分,可以分为均匀介质、非均匀介质、 弹性介质、非弹性介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 异性介质、裂隙介质的数值模拟等。
3、从地质模型的维数上划分,可以分为 一维、二维和三维等几种地震数值模拟方法。
上述分类是相互穿插的,如三维各向异性 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数值模拟。
地震数值模拟的发展与应用
姚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前 言
(一)地震数值模拟的定义 地震数值模拟是据野外地质构造或地质体 的形状和介质参数建立起数学模型,用数值求 解的方法将野外地震勘探过程在数字计算机中 重演的一种地震正演模拟方法。 地震数值模拟包括地质模型的数学建模和 数值计算二大部分内容。
3、是地震叠前偏移方法和某些反演方法的 基础(如常规叠前偏移需先进行射线追踪,各 种拟合反演技术都需正演先行等)。
(三)地震数值模拟的分类
地震数值模拟的分类比较复杂,可以 从不 同的方面进行。
1、从地震数值模拟结果只具有运动学特 征还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都具有上划分,可 以分为射线追踪法和波动方程法二大类。每一 大类中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小类,如声波法和弹 性波法、单程和全程等。
程函方程法是利用有限差分求解地震波运
动学理论中的基本方程 ---- 程函方程:
? ?t ?2 ?? ?x ??
?
? ?t ?2
? ?
?y
? ?
?
? ?t ?2 ?? ?z ??
?
1
v2 ?x, y, z?
以求解射线和旅行时的方法。
二维差分网格可以取为多种形式。如
取自李文杰文(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V.43,No.5)
垂直分量(左)
水平分量(右)
双层介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一炮地面记录
射线追踪数值模拟只能模拟地震场的运动 学特征,但是运算速度快,而且提供的射线图 十分直观,在生产实际中还是很受青睐的,其 方法也比较成熟。但是它存在盲区、焦点等难 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缺少地震波的动力学特 征,需要改进。
多层水平介质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一炮的射线路径图 多层倾斜介质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一炮的射线路径图
逆断层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一炮的射线路径图 正断层射线追踪数值模拟的发展与应用
传统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主要是使用两点射线追踪 的试射法和弯曲法。
目前,射线追踪数值模拟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是在计算方法上,发展了适应性更强的 程函方程法、 波前重建法、最短路径法 等;二是在克服只能得到运 动学特征的问题上,发展了 近轴射线追踪、动力学射 线追踪、高斯束射线追踪 等方法。
地震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得到的结 果更真实、计算的效率更快捷、计算的精度更 高、由计算所带来的干扰更少。
大型、集群、并行计算机的使用给地震数 值模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射线追踪与波动方程数值模拟
1、射线追踪数值模拟 ------ 计算地震波运行的射 线,以求解地震波传播旅行时为主要目的,在接收点 根据计算的旅行时间与子波形成正演模拟记录。属几 何地震学范畴。
(二)地震数值模拟的应用
地震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范围非常广泛,归纳起来最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的应用:
1、在地震波场和地震勘探方法的理论研究 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它可以研究各种复杂地 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响应特征和验证新方法的 可靠性。
2、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均起着 重要的辅助作用(如观测系统的设计、解释结 果的验证、处理方法的使用等)。现在我们面 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地质对象,可以说,离开它 地震方法寸步难行。
高斯射线束是波动方程在射线附近的高频 近似解,可以看作是一条从震源出发以射线为 中心的能量管,其能量随离中心射线的距离呈 指数衰减。
高斯射线束示意图
高斯束法先进行常规射线追踪,再作动力 学射线追踪求高斯射线束的动力学参数,最后 将对检波点有贡献的高斯射线束叠加形成合成 记录。除能增加动力学信息外,高斯束法还可 避免二点射线追踪的多次迭代,提高了效率。
波前重建法是据一定密度的射线形成波前,
利用射线追踪系统进行波前面外推,同时得到
旅行时的一种方法。
射线追踪系统的公式为:
dx
d?
?
v2 px
dz
d?
?
v2 pz
dp x
d?
?
? v?1 ?v ?x
dp z ? ? v? 1 ? v
d?
?z
最短路径法是利用图论的思想,在众多的 相邻网格节点间连线中逐步追踪具有最小时间 的路径作为射线路径,同时得到射线和旅行时 的方法。
2、波动方程数值模拟 ------ 求解波动方程的解, 不仅求解地震波传播旅行时,还计算地震波的波形, 在一定的观测系统条件下自动形成正演模拟记录。属 物理地震学范畴。
双层介质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一炮的射线路径图
双层介质射线追踪数值模拟一炮的理论记录
z (m) x (m)
z (m) x (m)
双层介质波动方程数 值模拟不同时刻的波 场快照
(四)地震数值模拟的发展
最简单的地震数值模拟就是一维合成地震 记录形成。它是利用声测井资料得到反射系数 序列,然后与不同的地震子波进行褶积计算得 到各种一维合成地震记录。其目的主要是要进 行波阻抗反演。
后来发展了射线追踪方法,然后又发展波 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
目前,全三维弹性波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已 经步入了实用阶段,考虑更为复杂介质情况的 全三维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也有可能了。
最短路径法搜索路径示意图
例如 最短路径法之一 ---- LTI 法的计算步骤:
(1) 向前处理:
(2) 向后处理 有时还需要进行多次向前、向后处理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虽然我们可以在进行射线追踪的基础上增 加反射、透射、扩散等内容,但一般的射线追 踪方法结果还是缺少动力学信息。近轴射线追 踪、动力学射线追踪、高斯束射线追踪 都是在 传统射线追踪的基础上,补充一定的振幅、波 形等动力学信息的方法。其中,高斯束射线追 踪是最为先进的射线追踪方法。
在地震正演模拟中,物理模拟是一种重要 的方法。但是,物理模拟由于不够灵活、参数 改变困难、模型制作不易,很难广泛应用。而 数值模拟可以方便地修改模型参数和形状, 经 济实用,高效、灵活,在地震勘探和开发中都 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然,与物理模拟相比其在 真实性上也有一定的缺点,因为所有的数值模 拟都必须对介质作一定的假设和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