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合集下载

培训资料-讲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培训资料-讲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培训资料-讲稿高分子化 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本培训将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在其影响和危害方面进行概 述,并提供毒物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建议。
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指的是在制造和加工高分子化合物时,存在可能对生产过程和工人健康造成 危害的化学物质。
毒物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危害
列举毒物的来源和性质
我们将列举毒物的常见来源,如原材料、副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分析毒物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的 影响
我们将分析毒物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和风险。
毒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大家将学习到预防毒物污染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预防和控制毒物污染的建议和方法。
提供预防和控制毒物污染的建 议和方法
我们将分享相关的工作安全标准和措施,以帮助预防和控制高分子化合物生 产中的毒物污染。
毒物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如质量下降、生产效率低下,甚至危及工 人的健康和安全。毒性级别、化学性质、作用方式等。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见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见的毒物包括溶剂、催化剂、蒸发物和废料。
描述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我们将详细描述溶剂、催化剂、蒸发物和废料等常见毒物的特点和影响。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热解产物毒性
聚氯乙烯薄膜(加热)包装肉类产品:呼吸 困难占23.5%,咳嗽47%,多痰占35.3%。时间肺 活量降低,部分有哮喘发生。
商用肉类包装机每次用热点丝切割聚氯乙烯 薄膜产生的:HCl 1~10g, CO 2~4g, 丙烯醛 25~150ng,苯和甲苯小于5~20ng。
在聚合物加工成塑制品的成型加工过程中: 稳定剂:增加聚合物对光、热、紫外线的稳定性 增塑剂:改善聚合物的流动性和延展性 固化剂:是聚合物变为固体 润滑剂: 着色剂: 发泡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热解产物毒性
高分子化合物在空气中氧化。受热、紫外线照 射及加工过程中,被氧化。除了释放单体外(未聚合) ,同时产生裂解产物:CO、HCI、光气等。如聚氯 乙烯在300 °可以裂解为氯化氢和二氧化碳, 600°有 光气、氯气产生。吸入后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和化学 性肺炎。发生急性中毒。
轻度 无
固化剂
二乙烯三胺 间苯二甲胺 改性胺类
重度 重度 中度
轻~中或重度 轻~中或重度 轻~中度
活性稀释剂 环氧苯基醚
中度
极强或中~强度
环氧丁基醚
中度
极强或中~强度
路吾漫将—漫 上其下—修而远求—兮索, ————————————————————————
(二)单体毒性 所有单体对人体均有毒性。 (三)助剂的影响(添加剂的类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环氧树脂及其某些添加剂的刺激与致敏能力
——————————————————————————
化学物
名称
刺激强度
致敏强度
——————————————————————————
单体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诊断
1.急性中毒
2.职业性TDI哮喘
根据接触TDI职业史,有可靠证据证明 其哮喘是在接触TDI后发生,应与上呼吸道 感染,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非职业性支气 管哮喘等疾病相鉴别。变态原皮肤激发试验 和变态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诊断参 考。
处理原则
1. 急性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 处,液体污染眼或皮肤时,应用清水彻底清洗。 吸入TDI有粘膜刺激症状者应密切观察;早期 吸氧;对症处理,给予糖皮质激素,限制水量, 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肺水肿预防和处理。
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TDI后,可有眼 鼻和咽喉部刺激症状。可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2. 支气管哮喘:发病以剧烈咳嗽为主,在 工作或夜晚突然发生,伴肺部哮鸣音,后出现 胸闷、呼吸困难和喘息,不能平卧。
3. 皮肤致敏作用:可发生荨麻疹、皮炎和 过敏性接触皮炎,皮肤致敏可导致呼吸系统的 过敏。
基本原料和单体
基本原料有煤焦油、天然气和石油裂解气等。 以石油裂解气应用最多,主要有不饱和烯烃和芳 香烃类化合物。
常用的单体多为不饱和烯烃、芳香烃及其卤 代化合物、氰类、二醇和二胺类化合物,多对健 康有影响。
助剂
在单体的生产和聚合过程中可接触各种助剂 (添加剂)。如催化剂、引发剂、调聚剂和凝聚 剂等。
使用聚胺酯清漆、粘胶剂等产品在高温下 热解均可接触多量TDI。
毒理
TDI由呼吸道吸入体内,一般认为TDI首先 与接触组织内的水分和亲核物质起反应,而不 是以TDI分子的形式被吸收,并分布全身各器官。 TDI经口属低毒类,但吸入毒性较大。
对呼吸道有双重作用,即粘膜刺激作用和 致敏作用。
TDI的致喘作用可能具有一种混合性机制,即粘 膜刺激、药理作用和致敏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添加剂的类型
在单体生产和聚合中: 引发剂:促使聚合反应开始的物质。 调聚剂: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一定的数值 凝聚剂:是聚合物形成的微小胶粒凝聚成粗粒和小块
在聚合物加工成塑制品的成型加工过程中: 稳定剂:增加聚合物对光、热、紫外线的稳定性 增塑剂:改善聚合物的流动性和延展性 固化剂:是聚合物变为固体 润滑剂: 着色剂: 发泡剂
聚合:许多单体连接起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
程。在此过程中,不析出任何副产品。
缩合 单体间先缩合析出一个分子水、氨、氯化氢
或醇,再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苯酚
甲醛
酚醛
一、概述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 迅速 1907年美国开始生产少量酚醛树脂,这是最早的 塑料,主要用作电绝缘器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德国生产了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1935年,第一种合成纤维-锦纶66研制成功 1940年英国合成了涤纶 1950年,美国杜邦公司研制了聚四氟乙烯、高压 聚乙烯、低压聚乙烯、聚丙烯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对工人健康影响—单体
常见毒物 石油裂解气:乙烯、丙烯、丁二烯等; 苯系化合物等 使用单体: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稀、丙 烯腈等
毒性及防护不仅涉及生产工人的健康, 而且几乎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卫生问题。
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等在食品工业中经常使 用的塑料。聚氯乙烯制品在接触酸和油脂时易分解并析出氯化氢和 氯,其中的稳定剂铅化合物中的铅的析出量也增高。聚乙烯塑料制 品中不含有增塑剂和稳定剂,是较理想的食品工业用品,但接触脂 肪后可分解成有害的低分子化合物而污染食品,因此仅适用于非脂 肪性食品的盛放和包装,规定用于接触食品的塑料制品中单体和添 加剂的最高含量及在腐蚀、热和各种溶剂作用下分解产物的容许量 ,是塑料食具和包装材料毒性评价的主要任务。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随尿排出
S -羧甲基谷胱甘肽 水解 S -羧甲基半胱氨酸 氧化 硫代二乙酸
17
毒性:
急性毒性: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 慢性毒性:多系统损伤; 致癌、致畸、致突变,是人确定致癌物。
18

毒作用表现(重点掌握)
急性中毒:主要发生在聚合釜的清釜工,或意 外事故大量跑、冒、滴、漏时,短时间大量吸入VC 单体所致。 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 轻度——有醉酒感、眩晕、步态不稳、嗜睡等; 重度——可发生短时意识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皮肤——可引起局部麻木、随后出现红斑、浮肿 以至局部坏死等。
12
2005年北京化工二厂 氯乙烯聚合釜爆炸
约5层楼高的聚合釜 装置房变成一个巨大 火场。
18个消防中队赶赴现场 灭火耗时近16个小时, 9名工人受伤。
13
接触机会
主要作为制造聚氯乙烯(PVC)的单体,也可与 丙烯腈、醋酸乙烯、偏氯乙烯等制成共聚物, 用作绝缘材料、粘合剂、涂料、或制成合成纤 维、薄膜,也可用作中间体或溶剂。

在高分子聚合树脂加工塑制成品的过程,也加 入各种助剂,如稳定剂、增塑剂、固化剂、 着色剂、发泡剂、填充剂等。

9
助剂
稳定剂:增加高分子化合物对光、 热、紫外线的抵抗(含铅助剂) • 增塑剂:增加高分子化合物的弹性和延伸性 (邻苯二甲酸酯:生殖毒性) • 固化剂:使高分子化合物成为固体 (乙二胺:皮炎) • 发泡剂:使塑料等高分子化学物成孔的物质 (十二烷基硫酸钠:呼吸道刺激作用) • 加入的助剂大多与聚合物分子机械结合,很 容易从聚合物内部逐渐移行至表面,从而与人 体接触或污染水和食物。

10
加工、受热
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受热时裂解气和烟雾的 毒性较大。 300℃ 聚氯乙烯 氯化氢、二氧化碳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中毒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中毒

处理原则
急性中毒 及早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通畅,换去污染衣服. 及早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通畅,换去污染衣服.呼吸 停止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吸氧.并给予对症处理, 停止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吸氧.并给予对症处理, 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眼或皮肤污染的, 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眼或皮肤污染的, 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 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 慢性中毒 可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 可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可行 脾脏切除术.肢端溶骨症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 脾脏切除术.肢端溶骨症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 其它处理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中毒
定义及特点
由一种或者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 由一种或者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分子量达 数千至数百万的化合物,通称高分子化合物,又名聚 数千至数百万的化合物,通称高分子化合物, 合物或共聚物. 合物或共聚物.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合成纤维,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 橡胶以及粘胶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橡胶以及粘胶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特点: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无毒或毒性低. 特点: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无毒或毒性低. 应用广泛. 应用广泛.
生殖影响
氯乙烯作业男工的配偶或氯乙烯作业女工流产率上 并且胎儿中枢畸形的发生率亦有增高,提示氯 升,并且胎儿中枢畸形的发生率亦有增高,提示氯 乙烯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乙烯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国内对12城市13个聚氯乙稀制造厂2736 12城市13个聚氯乙稀制造厂2736名氯乙烯接 国内对12城市13个聚氯乙稀制造厂2736名氯乙烯接 触工人调查发现, 触工人调查发现,女工氯乙烯接触组妊娠并发症的 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氯乙烯对女工妊娠过 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氯乙烯对女工妊娠过 程有一定的影响. 程有一定的影响.

培训资料-讲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培训资料-讲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 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 过程中的关键反应之一; 应避免受潮。
▪ 遇热、明火、火花会着火。 ▪ 加热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氧化物。
精选课件
12
接触机会
▪ 制造和使用TDI; ▪ 已制成的聚胺酯树脂和泡沫还含有少量未反应
的TDI,遇热即从成品中释放出来; ▪ 使用聚胺酯清漆、粘胶剂、密封剂及聚胺酯产
24
处理原则(1)
▪ 急性中毒 应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液体污染眼
或皮肤时,应用清水彻底冲洗。吸人TDI有粘膜 刺激症状者应密切观察;早期吸氧对症处理,给 于糖皮质激素,限制水量,合理使用抗生素,注 意肺水肿预防和处理。
精选课件
25
处理原则(2)
▪ TDI吸人后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发生急性炎症反应,从
而使气道反应性增强,引起哮喘发作。
精选课件
16
毒作用表现
1.急性中毒 2.支气管哮喘 3.皮肤致敏作用
精选课件
17
急性中毒
接触较高浓度TDI时,可产生眼和上呼吸道刺 激症状。眼部有发痒、辛辣痛感、流泪、视物模 糊和结膜充血等症状,可发生角膜炎或角结膜炎; 并 有咽喉干燥、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可有喘 息性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可 伴有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
▪ 单体的聚合(或缩聚) 聚合成聚氯乙烯树脂
▪ 成品加工塑制
薄膜、管道、日用品及其他
精选课件
8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来源
▪ 生产基本化工原料
有煤焦油、天然气和石油裂解气等。
▪ 生产单体过程中产生的毒物(多见)
多为不饱和烯烃、芳香烃及其卤代化合物、氰类、二 醇和二胺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数对人健康有影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_OK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_OK

理化特性
• 乳白色液体或结晶 • 强烈刺激性 • 密度:1.21g/cm2 • 沸点250℃,蒸汽密度6.0g/L •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58
接触机会
• 制造聚氨酯树脂及其泡沫塑料 • 制造和使用TDI
59
毒理
• 职业中毒的主要途径:呼吸道 • 皮肤黏膜刺激作用 • 化学性肺水肿 • 致敏作用: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
60
临床表现
• 急性中度: – 眼及黏膜刺激症状 – 胃肠道症状 – 喘息性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
61
支气管哮喘
• 再次接触后 • 数分钟到1小时 • 剧烈咳嗽、胸闷、喘息 • 体格检查:哮鸣音 • 实验室检查:特异性IgE • 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胸、皮下气肿 • 继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不全
51
诊断
• 职业接触史 • 劳动卫生现场调查 • 临床表现
52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观察对象: – 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观察72h症状逐渐好转 – 无心肺损伤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3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轻度:符合急性支气管周围炎 • 中度:符合支气管肺炎 • 重度:
– 急性肺泡性肺水肿 – ARDS – 中度性心肌炎 – 并发纵隔气肿,皮下气肿、气胸
27
四、毒作用表现
• 急性中毒 中枢神经麻醉作用 – 轻度 头痛、头晕、乏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不稳 – 重度 意识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 皮肤及眼刺激作用
• 慢性中毒
28
四、毒作用表现/慢性毒性
• 神经系统 神经衰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消化系统 功能紊乱 肝大、功能异常 • 癌 症 肝癌、肺癌
• 一般性状 无色气体 略有芳香味 • 加压冷凝易液化 沸点低 -13.9℃ • 易燃易爆 爆炸极限为3.6%~26.4% • 溶解度 微溶于水,易溶于脂质 • 阳光直射下聚合成粘稠液体

讲稿8-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PPT课件

讲稿8-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PPT课件

产品质量问题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 物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导 致产品性能下降或不合格。
生产效率降低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 物可能对工人健康造成影 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04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毒物 的控制与预防
毒物控制措施
密闭化生产
采用密闭的生产设备和 管道,减少有毒物质的
泄漏和扩散。
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减少员工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应急处理措施
01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详细 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救 援程序、救援器材等。
02
进行应急演练
03
建立紧急救援队伍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 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自 救互救能力。
建立专业的紧急救援队伍,配备 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设备,以便在 事故发生时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讲稿8-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 物ppt课件
目录
•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概述 •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种类 •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毒物的危害 •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毒物的控制与预防 •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安全与防护 •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研究与展望
01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概述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与特性
06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 物研究与展望
毒物研究现状
毒物种类与分布
目前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涉及的毒物主要包括有机溶剂、 催化剂、添加剂等,这些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对 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毒物排放与处理
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中,毒物的排放量较大, 且处理难度较高,现有的处理技术难以实现完全的净化。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处理不当可能 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生态系统 的健康。

卫生学-教案之-第8版没有-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2019.12.05

卫生学-教案之-第8版没有-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2019.12.05
30
二、氯乙烯
㈠理化特性及接触机会
氯乙烯(vinyl chloride, VC),是制 造聚氯乙烯(PVC)的单体。 略 分子式:CH2=CHCl;分子量: 62.5;常温下为无色 气体,略有芳香味,在12~140C时为液体,沸点-13.9 0C, 蒸气压403.5 kPa(25.70C),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时的爆 炸极限为3.6%~26.4%(容积)。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极 易溶于乙醚、四氯化碳。
⑵慢性中毒:对症治疗,注意营养,适当休息,给予保 肝治疗。治愈后调离原岗位,有肝病或肢端溶骨症者应及早 调离。
41
㈥预防
容器、管道密闭,加强通风。 卫生标准:PC-TWA :10mg/m3;PC-STEL:25mg/m3。 注:PC-TWA—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8h/工作日,40h/ 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STEL— 一个工作日内任 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短时间(15min)接触限值。 无毒清釜:清釜过程中,工人进釜前进行釜内通风换气、 戴通风式面具,在另一人监督下入釜清洗。 健康监护:掌握职业禁忌证:①慢性肝炎;②类风湿关节 炎。定期检查。 职业病:①职业性慢性氯乙烯中毒(GBZ 90);
36
⑵肢端溶骨症:特点是末节指骨骨质溶解性变化, 仅见于聚氯乙烯合成的清釜工,发病工龄最短者一年。 最初为雷诺氏症,X线可见末节指骨粗隆边缘呈半月状缺 损,最后发展至指骨变短、变粗,杵状指。
⑶肝脏损伤:实验发现氯乙烯对肝脏具有刺激作用, 刺激肝细胞增生、引起肝脏损伤,并可引起肿瘤。氯乙 烯工人可出现一般肝病的表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可有黄疸、腹水等。长期接触高浓度氯乙烯单体的清釜 工可发生肝血管肉瘤。
识障碍;b.呼吸、循环衰竭。 ⑶慢性氯乙烯中毒 ①轻度中毒: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
可分为四部分: 生产基本的化工原料; 合成单体; 单体的聚合(或缩聚) ; 聚合物树脂加工塑制为成品。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来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产基本化工原料:煤焦油、天然气和石油裂 解气等。以石油裂解气应用最多,主要有不饱 和烯烃和芳香烃类化合物(如乙烯、丙烯、丁 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 。 单体合成:乙烯、氯乙烯、丙烯腈等。
高分子化合物
Micro-molecular compound
主要学习内容
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 一、概述: 其生产过程分哪几部分? 高分子化合物中中的毒物是什么?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来源 ? 急、慢性毒性主要表现是什么? 二、氯乙烯: 氯乙烯综合症的具体含义 有机氟聚合物热裂解物的共同毒 三、含氟塑料: 作用靶器官和损害特征有哪些? 氟聚合物烟尘热的概念
毒作用表现

2. 聚合物烟尘热 (polymer fume fever)主要 为吸入聚四氟乙烯热解物 微粒所致,病程经过与 金属铸造热相似。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头昏、 头胀、恶心、呕吐,眼及咽喉干燥、呛咳、胸闷 等。发热多在吸入后0.5h至数小时内发生,体温 多在37.5~39,5 C,持续约4~12h。检查可见 眼及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腺肿大,白细胞总数及 中性白细胞增高,一般可在1~2d内自愈。
实例 1987年1月7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上海某研究所一车间分馏工段 2 甲班的几位职工,准备对车间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先将清洗5
号分馏塔的酒精,灌入钢瓶去焚烧,以解除毒害。该工段负责 人宣某为此领用114号残液钢瓶,想对钢瓶进行抽空处理。他 见车间楼下隔离室中分馏塔旁边的一台专用真空泵已被其他班 组人员使用,为抢进度,宣某即想动用车间二楼的一台2X-4A 型真空泵(泵的出气口插在吸风管中)。刚巧,在隔离室中有 一根通往二楼的临时橡皮管,宣某布置了他人工作后,自己开 动了真空泵,但没有按操作规程开启排风机,就下楼来,把橡 皮管的一端接在114号残液钢瓶的气相阀门上,随即打开钢瓶 的气相阀门和液相阀门。
实 例3
上海某铰链厂试制一种以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共聚物 (简称F46)为原料的工程塑料零件。 其工艺流程为:F46→加热至33℃→热压成型。 1992年5月22日,该厂4名中班工人在试制该产品,晚 上8时许,即感咳嗽、喉痛、胸闷、气急等,至晚11 时,试制仍未成功,下班回家后,4人均感上述症状 加重,并伴有乏力、肌肉酸痛等,当晚至次日早晨4 名职工先后去医院就诊,均被诊断为有机氟聚合物热 裂解物中毒。经现场调查,车间内无防护措施,通风 条件差,也未见有个体防护用品。
“三致”试验研究

大、小鼠50ppm每日4小时,吸入52周,可发生 多种肿瘤;25ppm87周,发生肝血管肉瘤,吸 入量与肿瘤发生率呈正相关。 妊娠大鼠吸入后,其子代可发生肝外血管肉瘤、 肾胚细胞瘤等。
妊娠小鼠吸入500ppm后,仔鼠的胸、颅骨畸形。


诊断

急性中毒 根据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氯乙烯的接触 史,现场劳动卫生调查及患者出现以麻醉症状为 主的临床表现,急性氯乙烯中毒诊断并不困难。 慢性中毒 根据长期接触高浓度氯乙烯职业史, 健康检查及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对 于疑有肢端溶骨症者可作手指X线摄片。氯乙烯 所致肝病应与病毒性肝炎作鉴别。
含氟塑料
理化特性
氟塑料多为白色晶体,颗粒或粉末。氟塑料化
学性能稳定,250℃以下不分解,耐高、低温, 耐腐蚀,耐酸性,防辐射,磨擦系数小。
接触机会


含氟塑料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电子、 航空、火箭以及日常用品,医学上用于制造各 种导管、心脏瓣膜等。 在氟塑料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有毒物质主要来自: ①单体的制备过程 ②聚四氟乙烯加工烧结过程
理化特性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略有芳香味,在 12~14℃时为液体,沸点为-13.9℃,蒸气压 403.5kPa(25.7℃),蒸汽密度2.15g/L, 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为3.6 %~26.4%(容积)。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极易溶于乙醚、四氯化碳。 热解时有氯化氢、 光气、一氧化碳等释出。


生产过程中的助剂:催化剂、引发剂、调聚 剂、凝聚剂、防老剂、增塑剂、固化剂、着 色剂、发泡剂等。
树脂、氟塑料在加工或塑制、受热时产生的 热裂解气 :一氧化碳、氯化氢、光气、氯气、 全氟异丁烯、氟光气、氟化氢,等为窒息性 或刺激性气体,其中以八氟异丁烯毒性最大。

生产过程对健康的影响

制造化工原料、单体合成:氯乙烯、丙烯腈
毒作用表现
(3)重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出现肺水肿症状,有发绀、 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呼吸音 降低或有弥漫性湿啰音,X线两肺纹理增强紊乱,肺野 透亮度降低、两肺广泛散布有大小不等团片状阴影, 密度高、边缘不清。 部分较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心脏也可受损害,表现为心音低钝、心律不 齐、心电图S-T段降低或升高,或有心律紊乱。



6.生殖系统:氯乙烯女工及男工配偶的流产、 胎儿畸形,氯乙烯女工妊娠并发症等增多。 7.氯乙烯致癌作用:肝血管肉瘤、肝癌 8.其他: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案例1
某电化厂聚氯乙烯车间有工人112人,其中聚合 釜清釜工有15人。1983年春该车间全体员工 进行职业性体验,发现4名清釜工患有指端溶 骨症。血清钙明显增高。手指发麻,手尖酸痛。 X线手片显示:有手指末端粗隆尺侧边缘膨大, 骨质疏松或呈切迹,或呈囊样变,或出现斜行 骨折线,或点状溶解。清釜工的指端溶骨症引 起了职业医学界和聚氯乙烯制造厂的高度重视。
二、慢性毒性:氯乙烯长期接触,对人体的健 康可产生多系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通常将
这些症状称为氯乙烯病或氯乙烯综合症。
肢端溶骨症
氯乙烯病或氯乙烯综合症


1.神经系统:以类神经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为主。 2.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部分 工人有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肝脏: 早期可有一般肝病表现,乏力、厌食、腹胀、 肝区痛等。后期肝明显肿大,肝功能常在肝病 后期异常,并有黄疸腹水等。 肝血管肉瘤(hepatic angiosarcoma),可见于 长期接触高浓度氯乙烯单体的清釜工,但较为 罕见。
案例

上海某化工总厂生产的聚氯乙烯为其主要产品之一。 1994年6月15日,外包民工张某在5号聚合反应釜进 行清釜作业时,仪表工段同时也在进行监测工作。中 控室操作人员启动了该反应釜氯乙烯进料的自动控制 阀门,致使残留的氯乙烯大量冲入釜内,釜内张某当 场昏倒,釜外民工沈某冲入釜内救人,也随即昏倒。 监测人员及厂部应急救援人员戴好供氧式面具,将二 人从釜中救出,急送医院抢救。诊断为急性氯乙烯中 毒,其中沈某当即死亡。

3.肢端溶骨症(acroosteolysis,AOL):多发生于工龄 较长的清釜工。特点为末节指骨骨质溶解性损害,早 期为手指麻木疼痛肿胀,以及僵硬等感觉。肢端溶骨 症是氯乙烯引起机体全身性改变在指端局部的一种表 现。
4.血液系统:有溶血和贫血倾向,嗜酸性细胞增多, 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 5.皮肤:皮肤经常接触氯乙烯,可发生皮肤干燥、皲 裂,丘疹、粉刺或手掌皮肤角化及指甲变薄等。部分 工人可发生湿疹样皮炎或过敏性皮炎。
2.代谢过程
毒性作用
一、急性毒性:氯乙烯属低毒类,主要为麻醉作用,小 鼠吸入10min最低麻醉浓度为199.7~286.7g/m3 (7.8% ~11.2%)。最低致死浓度为573.4~691.2g/ m3 (22.4% ~27%)。人麻醉阈浓度为182g/ m3 。
多见于意外事故大量吸入所致。 主要表现麻醉作用轻中毒有眩晕、头痛、乏力、恶心、胸闷、 嗜睡、步态蹒跚等。如能及时脱离接触,吸入新鲜空气,症状 可减轻或消失。重度中毒时可发生短时意识不清、昏迷甚至死 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引起局部麻木、随后可出现红斑、 浮肿以至局部坏死等。眼部接触呈明显刺激症状。

114号钢瓶原是用来盛放六氟丙烯的,钢瓶中曾灌入95.1Kg 此液,焚烧除液88kg,尚剩7.1kg残液。按常规,六氟丙烯 残液中剧毒物八氟异丁烯的含量为40%左右,在焚烧处理时, 低沸组份首先气化,所以焚烧结束后,钢瓶剩留物中,剧毒 物八氟异丁烯的含量高达70%以上。
由于宣某开启了真空泵,未开启排风机,使114号钢瓶中剩 留的剧毒残液,有相当部分通过真空泵而直接排放在车间二 楼的工作场所,加上门窗紧闭,自然通风不良,造成了在车 间作业的其他职工山某等5人因八氟异丁烯吸入而中毒,其 中有1人中毒死亡。
可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


助剂:助剂与多数聚合分子是机械结合,很容 易从聚合物内部移行到表面,而与人体接触发 生影响。 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受热时,产生的有害物 对健康的影响。如树脂、氟塑料在加工或塑制、 受热产生的裂解气 、聚合物热解物 或 烟雾 可造成化学性肺水肿、化学性肺炎。
二、氯乙烯
vinyl chloride(VC)
职业病名单
职业中毒
30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3 氯乙烯中毒
职业性肿瘤
6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癌
一、概 述

概念: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 聚合或缩聚而成、分子量达数千至数百万的化 合物。通常所说高分子化合物是合成的高分子 化合物。



特点: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成品无 毒或毒性很小。 种类: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以及粘 胶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用途: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化工、建筑、通 讯、国防及医学与生活用品。
毒理

有机氟聚合物本身无毒或基本无毒,但某些单体、 单体制备过程产生的裂解气、残液气及聚合物热 裂解物 则具有一定毒性,其中八氟异丁烯毒性最 大,其次为氟光气,对人体造成刺激性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