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关于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说课稿
关于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旋转,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继前两种变换后的另一种基本变换,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引出基本概念,进而探索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它来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基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最后运用这一基本变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它也是学习这些图形的基础。
因此,在这章中,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通过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图形,渗透变换的思想;通过复习轴对称,并与中心对称比较,向学生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以及化归思想。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通过观察、发现、探索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并理解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角度为180度的旋转对称图形。
2 能力训练目标: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图形成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难点:中心对称与成中心对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四、教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意识。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教法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自 主学习及探索空间,促使学生在 课堂上积极动手实践、勤于思考、 一起探究与合作交流。因此我采 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
学法为“自主探究法”即“观察 思考——操作探究——合作交 流——归纳总结”在实践探索中, 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1)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的定义 (2)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我们所学的多边形中有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 (4)中心对称图形的应用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教 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回顾反思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图 形变换的重要的内容,是旋转变换 的特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 对对称变换的认识更加完善,也是 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 行四边形有关性质的基础。因此本 节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步骤如下:
1:拿出事先准备的正方形网格纸,在网格纸上 画出一个格点 三角形ABC.
2:在格点三角形外找一个点O(O点在格点上). 3:利用旋转知识画出三角形 ABC绕O点旋转 1800后的图形 三角形 A’B’C’.
观察思考:1:三 角形ABC与三 角形A’B’C’有 什么关系? B’ 2:通过观察测量 C’ 等方法,除了以上 发现,这里还存在 其他相等的量吗?
你能说出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异同
中心对称
相同 点
轴对称
都是一个图形具有的特征
有一个对称 中心——点 有一条对称 轴——直线
不同 点
图形绕中心旋转 图形沿轴翻折180 180度与自身重合 度与自身重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一、引入中心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经常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应用。
比如,中心对称在手术中常用于设计对称的切口,中心对称还可以用于制作漂亮的图案和图腾等。
因此,中心对称是初中数学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
二、知识点分析中心对称的概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阐述:1.中心对称是指围绕一个点,通过对称轴将一个图形按对称关系重合在另一边。
2.图形的每个点在中心对称后仍在对称轴上。
3.对称轴是连接对称点和中心点的直线。
那么,中心对称的图形规律是什么呢?1.对称图形对应部分相等,但可能不完全相同。
2.对称图形组成了一对,如有n个对称图形,则有2n个图形。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为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的对称性以及对称图形的性质。
2. 教学目标1.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和相关性质;2.学习中心对称在图形变化和判断中的应用;3.形成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并进一步加深对对称性和图形特征的理解。
3.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本节课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介绍,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
步骤2:启发式引导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例子来体会中心对称,比如可以拿一些具有中心对称性的物品来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思考中心对称的特点和规律。
步骤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述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的对称性以及对称图形的性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步骤4: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己设计、制作和发现中心对称图形,并对图形的对称性进行分析。
步骤5:总结和评价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中心对称是初中数学中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体验式和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则重要内容,它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方式(平移、翻折、旋转)中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应用.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完善初中对“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并为后继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等做充分准备.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中心对称现象,探求中心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能正确识别中心对称图形,能作出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 2。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对比,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在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渗透旋转变换的思想. 3.情感目标:深刻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运用价值,通过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提升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的区别与简单运用. 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对中心对称图形应用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更进一步的判定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才能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从概念角度来说,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联的概念.从学生角度来讲,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措施:(1)借助于多媒体的演示,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2)选取恰当的例题;(3)调动学生积极猜想,勇于动手尝试. 四、教学理念. 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如何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一直是数学老师努力的方向.本节课使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和谐的中心对称图形,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美化生活,进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以及操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几何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五、教学辅助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多媒体动画显示)(1)观察与思考:图1中所示的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吗?如果是,画出对称轴,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图1 (学生仔细观察后,能发现这两个图形都不是轴对称.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两个图形能不能重合?怎样才能使这两个图形重合呢?让学生观察、探究、讨论,教师可以直观地演示中心对称变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把其中一个图形经一特殊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2)如图2,魔术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子上,然后蒙住眼睛,请以为观众上台,把一张牌旋转了180º,魔术师解除蒙具后,看到4张扑克牌如图所示,他很快确定了哪一张牌被旋转过,你能吗?图2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其旋转过程验证其猜想. 目的:简单复习轴对称的相关知识,顺畅过渡中心对称概念.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学习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引出概念.教师用课件当场画Δ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ΔA’B’C’,利用课件掌握概念,学习性质. 练习:作给定四边形ABCD的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图3)说明:①让学生读题分析,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印有图的纸,让学生动手画图.②画好图后让学生总结:画多边形的中心对称图形只要画出多边形各顶点的对称点,即能画出所求的对称图形. 图3 建议:学生下定义会有困难,教师应及时修正,并给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指出定义中的三个要点:(l)有一个对称中心------点;(2)图形绕中心旋转180度;(3)旋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把这三要点填入引导性材料中的空表内,在顶空格内写上“中心对称”字样,以利于与“轴对称”进行比较. 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列出表格,加深印象)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沿对称轴对折绕对称中心旋转180O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区别:中心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对称关系,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具有的对称性质. 联系:①都是用旋转180°图形重合来定义的;②两者可相互转化,如果把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体的,那么这“一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反过来,如果把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互相对称的两部分看成是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的. (2)欣赏图片,体会中心对称所营造的对称美. 如:中国传统风格的窗饰,家具上的边饰图案,古朴而别致;中国古典园林的墙上装饰图案,精巧典雅. (3)联想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调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并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许多汉字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田”、“日”、“曰”、“中”、“申”、“王”,等等;各公司、企业的商标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联想,联合证券,湘财证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各品牌汽车的车标中有许多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奥迪,韩国现代,本田,富康,欧宝,宝马;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钱的交点就是它们的对称中心,其中矩形、菱形、正方形也同时是中心对称图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线段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线段中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对于等边三角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是易错知识点,可演示其旋转过程确定其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积极实践,掌握新知. 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有关的资源:对称与生活、对称与艺术、对称与建筑、对称与自然科学、对称与科学家等.如:(1).如图4,观察下列风车的平面图案,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图4 A.1个B.2个C.3个D.4个(2)在计算器显示的数字0至9中,有哪些是中心对称的?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 观察---分析----探索----概括-----应用.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我们所学的多边形中有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应用. 5.作业:书101页2,3,4,6.。
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说课稿中心对称是指在平面内,如果将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的,这个点称为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艺术设计、建筑设计、自然图案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中,通过中心对称的概念,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称美感。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
例如,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点旋转180度后,它的四个顶点和四条边都能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这就说明正方形是中心对称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步骤来深入探讨中心对称的性质和特点:1. 定义与性质:中心对称的定义是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对称,这个点称为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的性质包括:对称中心是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中点,且这些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2. 识别中心对称图形:在识别中心对称图形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来判断。
例如,圆形、正多边形等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3. 中心对称的应用:中心对称在艺术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中心对称可以创造出和谐与平衡的视觉效果;在艺术作品中,中心对称可以增强作品的对称美。
4.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虽然中心对称和轴对称都是对称的一种形式,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轴对称是指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而中心对称则是关于某一点对称。
5. 中心对称的数学表达:在数学中,中心对称可以通过坐标变换来表达。
如果一个点P(x, y)关于点O(a, b)中心对称,那么P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a-x, 2b-y)。
6. 中心对称的实践操作: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剪纸、绘图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中心对称的过程,加深对中心对称概念的理解。
7. 中心对称的拓展:除了平面图形,中心对称的概念也可以拓展到三维空间中。
例如,球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心对称体。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还能够掌握其性质和应用,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对称美。
人教初中数学 《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节《中心对称(1)》。
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主要讲中心对称的定义以及中心对称的性质。
学生已经学习了旋转并掌握了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和图案设计打下了基础,所以这节课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四个不同的方面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2)数学思考(3)问题解决 (4)情感态度3、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立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中心对称的性质难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探索,利用性质画图。
二、教法学法1、教法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设疑思考、点拨启发、小组探究、逐步深入。
2、学法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3、教学辅助手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设计1、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一下六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环节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运用新知教学环节练习巩固活动一:出示两组图片,第一组为轴对称图片,第二组为中心对称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初步感悟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区别。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给出图片,让学生从两组图片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和旋转,当学生发现第二组图片不是轴对称时,老师提出问题:这两个图形能够重合吗?怎样变化才能重合?学生一定会想到旋转。
所以设计了活动二)活动二:观察图形旋转180度后的情景(多媒体展示图形旋转180度后的重合过程)学生活动:观察图形旋转180度后的情景,体会中心对称与旋转的关系。
《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自考教师资格证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叫《中心对称》,它属于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即七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背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这几个方面对专家和评委说说我这节课的设计和思路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教材来自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本册共有五个单元,我说课的内容选自第十章,题目叫中心对称,包括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概念及运用等知识点。
本节内容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翻折、旋转)中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心对称的应用.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完善初中对“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并为前面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必要的补充。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认知发张上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其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学生学过轴对称图形,可以利用对比法引申到中心对称图形。
由于学生的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依据课标要求,我设计的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②探索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③能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画一个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或找对称中心(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得出中星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有关概念,并且会利用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激情②让学生感受中心对称的美法得出新知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定义及其性质等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这一性质动手操作实践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教法:依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此,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1.学会中心对称的基本概念;2.了解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3.能够自主进行中心对称变换,判断图形是否对称;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心对称的基本概念中心对称,就是指图形可以通过一个点作为中心进行对称。
来看下面这张图:在这幅图中,黑点就是中心对称的中心点,我们可以看到蓝色图形在中心点处被对称,形成了一个绿色的对称图形。
2. 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们尝试画出以下图形,并判断它们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在图形中心点画一条竖直的线,来检查它是否对称。
完成后将结果进行讲解。
3. 中心对称变换我们可以通过手动绘制中心对称图形,或者使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图操作。
让学生们尝试自己绘制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并进行变换,确认其是否对称。
在进行练习时需要注意“中心点”和“对称轴”的概念,让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认知模式。
4. 图形的对称性质分析让学生们注意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对称性质,思考有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的,以及分析其对称特点。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强调图形对称性质和分析的意义,让学生们逐渐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
在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图文和实物展示,来简单直观地讲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们能够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讲解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和条理清晰,让学生们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
2. 练习法练习法是巩固已学知识和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使用练习题和练习册进行练习,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决问题和推理思维能力。
在练习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及时指导和纠正,让学生们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点。
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和问题,来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9.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9.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9.2节“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心对称的定义、性质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并能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讨论来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以及如何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中心对称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探究一个性质,通过操作和思考,总结中心对称的性质。
3.讲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4.判断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方法。
《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心对称》,选自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四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设想。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中心对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轴对称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变换中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后的必修课,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作必要的知识储备,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概念;2.会正确识别中心对称,能画出和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对轴对称知识与中心对称知识的比较,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2.正确识别中心对称,绕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验意识;3.在操作、观察、归纳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自主创新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从“对称”的角度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并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精美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体会数学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意识,激发学习热情;2.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3.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越性,更好地突3、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成中心对称的概念,会设计成中心对称的图案;二、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中心对称概念和性质的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生活情境再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探究新知,大胆尝试,自主设计图案。
三、教学程序设计1、复习导入首先请同学们回答:旋转的概念及性质?然后学生观察课件上的图形与旋转有不一样之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
湘教版八下数学2.3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第1课时中心对称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数学2.3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第1课时中心对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数学第2.3节“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主要介绍了中心对称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图形对称性认识的重要补充,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对称性概念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的概念,对对称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有所区别,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建立中心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中心对称的实际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心对称的定义、性质,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索几何图形对称性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心对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2.难点: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以及中心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心对称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中心对称的含义。
2.新课讲解:介绍中心对称的定义、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中心对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画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并解释其性质。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中心对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中心对称的主要性质和概念。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教学的设计与安排
观察下列图形,再将图形分成两类。
(2)
(3)
(1)
(4)
(5)
(6)
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 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合作探索1
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两条高的交点, 以点O为旋转中心,把等边三角形ABC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
必要认真上好同时也要求学生认真学好本节课。
教材分析
㈡教学目标ຫໍສະໝຸດ 本节课是初二教材,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
⑴知识掌握上,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与本节 课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因此学生应该会较自然地对两者进行对比; ⑵进入到初二的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的、独立的思维、学习,他 们也渴望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并不希望老师把所有的知识都“灌” 给他们,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 习; 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是很强,因此,他们要理解旋 转变化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能达到大纲的规定 要求即可,不必另外在进行扩充。
本节的难点有二,其一对中心对称的概念的理解,这主要是由于其 中牵涉到了一个比较抽象的旋转变化的思想,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要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另一个是判定定理的应用,及判定两个图 形是否关于某一点对称和作出一个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 这也是由于此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差,要有条理的说明一个 问题还是比较困难,及学生的亲自动手作图能力也比较差造成的。
做一做 1
观察下面6个图形,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 (3)哪些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哪些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中心对称图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阐述。
一、教材分析从三方面入手:地位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地位作用而本节内容——“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和旋转对称学习的延续,它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更加完善,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促进了学生良好数学观的养成。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他们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又具有创新精神。
首先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在现实情境中,探求中心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能正确识别中心对称图形,通过对图形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对比,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在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渗透旋转变换的思想.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猜想、实验、搜集分析、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再次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
让学生深刻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运用价值,通过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
游戏设计的丰富多彩,处处渗透出数学的奥妙,从中感受数学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的区别与简单运用.并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
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二、教法设计,主要从三方面入手1、是教法设计的总体构思及依据:依据教材内容和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的教法总体构思为:以现实生活内容为情境,整节课按“设置悬念——质疑——顿悟”的模式进行。
课堂上我设计了若干个游戏,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观察、试验、猜想、验证、合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教必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心对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作为数学图形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的中心对称,它广泛存有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心对称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和美的感受。
学习本部分内容,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及其应用价值。
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中心对称是旋转变换的特殊形式,所以已经学过的轴对称变换和旋转的概念及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扫清了学习障碍,本节课的知识也为即将研究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以及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实行图案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及性质难点:准确理解概念及性质,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二、教学目标分析学会: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会学::能利用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体会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乐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的美学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旋转的基础上,从旋转变换引入中心对称的,学生在学习旋转的过程中,已经充分体验了观察、测量、旋转画图等活动,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性质的过程,就旋转的作图我们专门实行了两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提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探索、创新等水平。
(二)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和直观演示法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和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导学生观察图片、探索、抽象、分析中心对称的概念,揭示刻画中心对称的性质。
同时,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得难于理解的知识形象生动,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不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这是用黑板、粉笔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中心对称图形一节属七年级几何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节课与轴对称图形基本概念、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全等三角形”等做了充分准备,同时还是学生从学习“认知几何”到“认证几何”的重要过渡阶梯。
所
以虽然中心对称所占章节不多,但是对于初中几何的教学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中心对称现象,探索中心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建立中心对称的概念。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对其他简单图形能判断是否是中心对称。
(3)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会画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能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及深刻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运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
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学问归纳1.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围着某一点旋转,假如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也称中心对称,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如下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推断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方法是: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2.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假如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钱的交点就是它们的对称中心;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线段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线段中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学问结构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和作已知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由于概念是推导三独特质的主要根据、性质是今后解决有关问题的理论根据;而作已知点关于某个点的对称点又是作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分.从概念角度来说,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联的概念.从同学角度来讲,在学习轴对称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上消失误点.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分.教法建议本节内容和生活结合较多,新课导入可考虑以下方法:〔1〕从相像概念引入:中心对称概念与轴对称概念比较相像,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比较相像,可从轴对称类比引入,〔2〕从汉字引入:有很多汉字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田”、“日”、“曰”、“中”、“申”、“王”,等等,可从汉字引入,〔3〕从生活实例引入:生活中有很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风轮,纽结,雪花,等等,可从生活实例引入,〔4〕从商标引入:各公司、企业的商标中有很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联想,联合证券,湘财证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可从这些商标引入,〔5〕从车标引入:各品牌汽车的车标中有很多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奥迪,韩国现代,本田,富康,欧宝,宝马,等等,可从车标引入,〔6〕从几何图形引入:学习过的很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等,可从几何图形引入,〔7〕从艺术品引入:艺术品中有很多都是呈中心对称或是中心对称图形,如下列图,可从艺术品引入。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_1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一、说教材1、地位与重要性这一节是八年级几何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内容做了充分准备。
2、教学目标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能运用定义判断两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和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3)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画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4)培养学生运用定义和性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5)能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与简单运用。
掌握概念及性质是应用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更进一步的判定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才能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难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怎样用其概念与性质来具体运用。
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授课时采取以学生自主运用其概念与性质来绘制中心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本节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这样做使得问题具有梯度,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不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几何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利用电脑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用黑板、粉笔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说课稿《《中心对称》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中心对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心对称复习课”。
下面我将从设计意图、教学要素、教学过程和流程性检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设计意图“中心对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翻折、旋转)中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心对称的应用.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复习,可以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并为后面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必要的补充。
二、教学要素教学目标:大目标—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合作,并进行有条理的表达;小目标—梳理中心对称的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中心对称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形态:小课20+5′ 课型方式:平台互动三、教学过程1.复习检测,引入课题师PPT出示问题,关联项“旋转”的定义,生独立思考后个别作答,统计掌握情况后从而自然引入课题。
2.平台的搭建以中心对称为关键项搭建标准性平台,教师出示多向度,学生任选三个向度解决问题,之后三次交互,最后教师精讲补讲。
这样做的依据:平台互动课型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共享结果,解决高难度、大容量、高速度的问题,并且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额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再来说交互:本节课共三次交互,第一次四人组交互题卡,解决本组能解决的问题,并标注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次八人组交互,解决全班遗留的问题或本组觉得有价值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大板呈现;第三次,交发言人全班汇报,其他人质疑补充;这样做的依据:交互可以有效的攀升强化次数,本节课对关键项的强化主要是靠交互进行的,交互越充分,目标更易达成。
不仅如此,交互还充分的发挥了人力资源,使得教师更好的交出主动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最后充分交互,可以带动组内同学一起讨论一起学习,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防止边缘生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这一节是八年级几何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内容做了充分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运用定义判断两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和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3)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画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
(4)培养学生运用定义和性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能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与简单运用。
掌握概念及性质是应用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更进一步的判定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才能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难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怎样用其概念与性质来具体运用。
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授课时采取以学生自主运用其概念与性质来绘制中心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
本节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这样做使得问题具有梯度,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不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几何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利用电脑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用黑板、粉笔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说学法
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住概念和性质。
学生在遇到识别型的问题时,要能够回归到定义,看看图形是否具备定义所指的特征,如,判断等边三角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那就按定义将它旋转180°,看它是否和本身重合,如果重合,说明它符合定义所述的特征,它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否则则不是。
很多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忽视数学概念运用。
还有一点就是运用型的问题,遇到运用型的问题不妨多考虑性质,如作一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要想到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连线经过对称中心。
说明要作的这个点在已知点和对称点的连线上,从而想到,连结已知点和对称点并延长,由性质告诉我们,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所以延长时应该延长一倍距离。
运用性质还可解决已知两对称点,求作对称中心的问题。
四、说过程
整个流程是操作à概念à问题à性质à问题à练习à总结
(一)导入阶段
直接让学生做书上面的操作,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旋转”上来,从而很自然的引出两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概念。
能够从“做”的过程中引出感念,学生对概念的接受会更容易一些,也更深刻一些。
如果直接让学生从图中观察,学生可能不会想到旋转上去。
(二)讲授阶段
1、指导观察,掌握新知。
概念引出后,为了让学生体会概念所述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再加深印象。
然后让他们说出一些点的对称点及对称中心。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两个对称点和对称中心的关系(数量关系和位置特征),从而引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2、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设置一些基本问题,如作一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已知对称点求作对称中心等基本问题。
接下来再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置一些开放型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中心对称图案。
并互相交流。
设置一个游戏——圆形棋盘上放棋子,一个利用中心对称的策略游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终结阶段
1、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对于大部分内容均在多媒体上显示,有些操作题,有必要在黑板上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