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作者:周红民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铺相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用生态文明观审视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将使我国城镇化走上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的健康发展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持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避免城镇化再走牺牲环境求发展、先污染后整理的老路,是一项亟待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与城镇化相融合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知识、教育、科技高度发达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吸收人类以前的先进文明成果,也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牺牲环境的高成本代价。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农村人口随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而不断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国当今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在目的上是一致的,两者互相促进、相铺相成。城镇化质量高低是衡量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城镇化建设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节约资源,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最终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对未来的信心增强,就能在城镇化发展中激发出更大的热情建设生态文明,进而创造出更加宜人和谐的环境、更加理想优美的家园。因此,生态文明引领的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没有协调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导致出现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对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构成了现实威胁。

1、城镇化认识模糊,缺乏生态意识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认识模糊,把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缺乏生态意识,忽视了作为城市主体构成的“人”的发展,为了GDP政绩追求城镇化的急功近利,盲目求大贪快,大搞形象工程。诸如,片面追求城市规模,脱离实际需要和能力修建大广场、宽马路;有的不顾地方产业支撑和经济发展水平,盲目扩张大量占地建各种园区;甚至有的将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化”等,使城镇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脱节,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这种浮夸而流于表面形式的城镇化,或许能引来喧嚣一时的喝彩声和亮眼一时的成绩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生态和资源方面的弊端必将逐渐显现,从而制约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2、城镇化粗放模式显现资源瓶颈

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对水土能矿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基础之上的,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出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问题。具体表现为:

土地资源。许多城镇土地利用缺乏科学性,空间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忽视存量土地的挖潜,对棚户区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不力,加剧其居住、商业和工业混杂交织,并存在不少废弃建筑,土地低效闲置现象普遍。一方面却注重增量土地的发展,盲目兴建开发区新城区,大量新征农业用地,呈现蔓延式发展。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约60%陆地是山坡、高原,不适宜进行城镇开发,现阶段耕地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的40%。如果将土地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数据与国际作一比较,我国城镇人均建设面积130平方米,发展中国家为83.3平方米,发达国家仅82.4平方米。而从产值集约度来看,我国内地最发达北京、上海地均GDP仅约为东京、香港的1/9—1/18。可见,城镇化中土地粗放模式必须改变。

水资源。我国人均淡水是世界的1/4。当前全国657个城市中约400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同时,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全国75%的湖泊不同程

度富营养化,90%以上城市水域受到污染,南方城市缺水量的60~70%是水污染导致的,北方不少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

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覆盖率排世界100位之后,城镇化中,因建筑及交通道路网用地,城镇林地逐年减少,生态绿地也零星分散,导致城镇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加剧了城镇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失调,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空气质量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环境生态问题。

能源矿产资源。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石油、天然气、煤炭人均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67%左右。随着汽车的用量增大,石油需求大幅上升,2012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达58%左右,石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2.32亿,增加能源消费4.92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预计我国人口将达14亿,城镇化率达60%,能源需求还将大幅增加。

3、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作为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对短期经济效益明显、直接带来经济增长的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生产性基础设施较为重视,投入力度较大,而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这类环境基础设施,尽管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但因其投资效益表现为长期性和间接性,往往不能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配套投入,尤其是中小城镇,建设滞后更为明显。据统计,我国内地每年垃圾近10亿吨,居世界首位。并且目前城镇垃圾还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全国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而小城镇和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乡镇工业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正在威胁着中小城镇及周边环境。目前垃圾处理率约50%,其中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大多数垃圾只能简易填埋,“垃圾围城”之势已成。城镇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又没相应跟上,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有悖生态文明原则

目前我国不少城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镇建设稀疏松散、发展模式粗放,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较突出。一些开发区建设规模大,占地量大,却功能单一,没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和居住功能配套,居住和工作两者严重不匹配。二是城镇规划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中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城镇建设布局不合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变频繁动,造成浪费。三是存在规划滞后问题,甚至出现边建设边规划,导致整个城市功能布局、资源配置等均处在模糊的状态。四是公众参与城镇规划没有落到实处、形式化较普遍,致使很大程度上城镇规划变成了一种官商规划,城镇规划中的生态和谐问题、资源问题、景观设计、环境污染防治等没有发挥好群众参与监督。五是城镇规划缺乏权威性。现实中常有因新领导上任,往往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有的期望在任期间能做出较大业绩,于是弃旧图新,对原有规划动大手术,有的改得面目全非,使规划建设失去了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