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噶尔县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噶尔县基本情况简介

噶尔县是阿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物流中心,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南部,喜玛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噶尔河谷地带,北邻日土县,南接普兰县,东连革吉县,西隔阿依拉山和扎达县相望,西北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土地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

米以上,狮泉河城区海拔4273米。

噶尔藏语意为“账篷、兵营”。1841-184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抗击克什米尔的森巴(道格拉族)军队入侵时,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打败森巴军队后曾在此扎营,由此得名。1960年1月成立噶尔县,1988年迁至狮泉河镇。

全县辖4乡1镇、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城区居民590户7683人,农牧民1550户6565人,加上当地驻军、流动人口,总人口4万余人。全县共有党组织40个(党委6个、机关工委1个、党组5个、县直机关党支部9个、乡镇机关党支部5个、农牧区村党支部12个、城镇居委会党支部2个),党员1008名(农牧民党员595名、机关党员413名),村(居)干部69名,12个村和2个居委会均实行村两委班子“一肩挑”。

噶尔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水晶、锑、铅、锌、石灰石、硼砂、盐等矿产品,分布

面积广,矿质好,极具开发价值,是继革吉、改则之后的第三大矿藏资源县。

噶尔县境内共有大小湖泊12个,其中较大的有朗久湖、心噶湖。主要河流有3条(狮泉河、噶尔河、门士河),主要分布在噶尔县西南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阿依拉山的高峻山体之间,均属印度洋水系。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

噶尔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气温为0.2℃。最低气温

-34.6℃。每年除7、8两个月份外,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年降水量53毫米,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3米/秒,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噶尔县边境线长98公里,通外山口2个,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目前,有4寺(扎西岗寺、古入江寺、顿久寺、扎达布日寺)、1拉康(加木拉康)。近年来,噶尔县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反分裂,扎扎实实保稳定,确保了社会政治局势的持续稳定。

近年来,噶尔县委、政府在区党委、政府和阿里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陕西省的大力援助下,紧紧围绕区党委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强党建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1.21亿元,县级财政收入达到1338.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9.3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亿元,粮食总产达到287.5吨,牲畜存栏控制在20.8万头(只、匹)。截至2010年,累计完成1028户安居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70%以上农牧民群众住上安居房的目标。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逐步富裕的良好景象。

2010年,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噶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噶尔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建设藏西中心城市、建设阿里经济强县、建设边境模范县”三大战略目标。明确了2011年经济发展目标,即生产总值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8元,同比增长15%,县级财政收入完成1512.6万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87吨,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65%,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边防更加巩固,社会局势持续稳定。

建设藏西中心城市。以“十二五”规划制定实施为契机,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大力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城镇体系,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扎实推进狮泉河城市科学规划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绿化精品建设工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地标建设工程和新区开发工程,进一步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位管理狮泉河城区,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2011年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打造西藏最干净城市。2012年计划推进城市园林化,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阿里经济强县。坚持在扩大经济总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不断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二是依托阿里城市总体规划,广泛宣传城市产业规划布局,扩大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以狮泉河城区为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拓展第三产业服务项目,发展现代物流、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建设边境模范县。把维护边疆地区和谐稳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认真做好寺庙管理工作,全力做好边境一线防控工作,扎实做好社会局势维护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广泛宣传和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创建国家级

双拥模范县,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边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良好、边防巩固、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边境模范县。

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9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县级财政收入完成333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7.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农牧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牧民收入逐渐增加,噶尔县正在按县委描绘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进。

噶尔县加木村基本情况简介

加木村位于噶尔县狮泉河镇东北部,距狮泉河城区8.6公里;地处狮泉河中游河谷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属盆地地貌,村委会所在地加木村海拔4297米;阿里四大河流之一的狮泉河由东向西贯穿全村境内,村委会旁的小河叫朗久河,是狮泉河支流,沿河两岸是加木村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加木村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村,下辖两个作业组共69户225人。党员23名,农村低保户9户14人,五保户4户6人, 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4500元,各类牲畜存栏5492头(只、匹),其中优质奶牛63头,耕地面积79亩,退耕还林面积近1000亩,人工种草面积800亩,粮食总产量4.8吨。加木村成片红柳林是夏季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阿里和平解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下,加木村两委班子紧紧依靠党的好政策,大力开展农牧业生产基础建设,紧紧依托狮泉河镇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人工种草、奶牛养殖、短期育肥为主的城郊特色畜牧业,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迈进。

加木村两委班子积极组织全村群众参加基层项目建设,进行劳务创收;建设高原无公害蔬菜大棚6座,种植的蔬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