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论文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孔子与孟子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对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究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敬重天命的态度孔子和孟子都是虔诚地敬重天命的。
他们认为,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应该尊重天地的规律,并追求道德、真理和智慧。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尊重天命,从而遵循道德。
他主张“天命之谓性”,即天生的本性是与道德相合的。
孔子认为,人性中天赋的道德观念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和学习来加以培养和发扬。
孟子则主张“天下之大,唯人为贵”,认为人类是自然之中最为重要的存在。
他强调,人性本善,应该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人性观点的差异在人性观点方面,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人性包含了善恶两个方面。
他提倡儒家思想中“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爱他人的品质。
孔子认为,当一个人追求“仁”的品质时,他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孟子则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道德感,因此应当对他人施加照顾、仁爱和尊重,从而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
孟子认为,要抑制人们邪恶的倾向,就应该培育人们良好的习惯、品德和道德观念。
三、关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孔子和孟子在对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君臣有道德责任,应该为了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工作;而百姓应该忠实服务君王,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
孔子强调了“仁治”的思想,即通过道德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孟子则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
他认为,贵族应该注意自己的义务,而百姓则应该关注自己的权利。
孟子主张“民为邦本”,认为国家的根本由人民组成。
他提出了“王道”思想,即君王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关于个人修行的渠道孔子和孟子的观点在个人修行的渠道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修行应该从自身开始。
他主张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追求属于个人的完善。
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
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导语: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
下面是由的关于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
欢迎阅读!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
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
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孔子与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异同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
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
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孔孟旬思想对比作文
孔孟旬思想对比作文
孔孟旬,这三位古代圣哲的思想理念,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思想画卷,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他们的智慧,如同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说实在的,谁都别想将他们的思想等同视之,因为每个人的观点和见解都是独一无二的。
咱们先来瞧瞧老孔子的主张吧。
他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谓是教育民主化的先驱。
在孔子看来,教育应该是不分阶层的,普及于民间百姓。
他还十分重视修身齐家的做人道理,主张"克己复礼为仁"。
身教和言教并重,儒家文化的根基由此奠定。
再聊聊孟子的思想理念。
他发展了"恻隐之心"的概念,倡导人人都应该怀有博爱之心。
同时,孟子还积极主张"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将民众的权益置于首位。
不过,他似乎也有点"过于乌托邦"的理想化色彩了。
最后说说荀子的一些观点吧。
与孔孟不同,荀子偏重于法家思想,主张"王道」与"霸道"并重。
他认为人性是后天习惯的结果,需要通过教化和刚强的法律来约束。
在某种程度上,荀子的理论更加现实一些。
这三位古人的思想理念各有千秋,却又有些分歧。
我们应该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超越它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博大精深的哲学智慧中汲取养分,让古老的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
孔子孟子主要思想论文总结
孔子孟子主要思想论文总结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贡献。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人自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的自觉努力,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把仁爱之心扩展到国家和世界。
孔子还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遵守仪式和礼仪,人们可以建立起和谐有序的社会。
他认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是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角色,并遵守约定俗成的礼节。
他提倡的道德品质包括忠诚、孝顺、正直和诚实等。
此外,孔子还注重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人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提升人的品德和理解力。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思考和决策。
与孔子相比,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更加注重社会问题和政治原则。
他认为天赋人权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政府应该保护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他主张君主应该推行仁政,使人民得到公平待遇和保护,同时君主自己也要过正直和美德的生活。
孟子还提出了扩大仁爱的概念。
他认为仁爱包括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包括对社会和世界的关注。
他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人性的本善。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具有善良的本能,只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才会变得堕落。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人们可以恢复和发展他们的善良本性。
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都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然而,孔子更加强调个人的努力和自觉,而孟子更注重社会和政治的改革。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孔子与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于中国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对古代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仁”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培养,人们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才能。
孔子主张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君子,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行为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他提出了“文武全备”的教育目标,即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
他还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过程,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和继承者,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善良,但也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关键。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恶劣。
因此,他主张要通过教育来改善人的环境和境遇,使人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
孟子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他认为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只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培养。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他们的思想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同时,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最后,他们的思想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个体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使他们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论文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内容摘要:孟子的教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教育目的培养君子与大丈夫的比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与自得深造、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等教学方法原则之比较,不仅是阐明了教学是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而且也展现了孟子在前人孔子的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
两人的教学思想不仅对于当今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给予我们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孔子教学思想教育目的革新创造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教育家。
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与孟子的不教之教、深造自得、独立思考的教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当今教育仍能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教益。
孟子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也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展示了其独立人格和鲜明的个性。
虽然孟子与孔子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两者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从中也给予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思考与启示。
一教育目的:君子、治世贤才与大丈夫、明人伦教学往往是有教育目的而出发,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的是从学校教育出发,偏重于社会对人的制约性。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孟子虽然是主观地表达了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设想与规定,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要求,礼崩乐坏的乱世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哪?孔子与孟子都讲到要培养君子,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目的还是较主观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点。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治世的贤才。
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是君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是君子,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的也是君子。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是君子进行自我修养,而修身则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两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在一些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并探讨他们在道德观念、人性论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异同。
一、道德观念比较孔子主张“仁”和“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和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仁者爱人”,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准则。
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对他人的关怀。
相比之下,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良知”的存在,每个人都具备了解和追求善的能力。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仁爱”和“义”的实践,并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祉。
孟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发挥良知的作用。
二、人性论比较孔子对人性的看法相对较为保守。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有限的,人们需要通过修身来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人性。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他特别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来调节人性的缺陷。
相比之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更加积极。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
他主张通过追求“仁”和“义”来发扬人性的本善,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天赋和主体性,强调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求善与公正。
三、政治理论比较孔子的政治理论主要集中在家庭和社会的治理上。
他主张通过道德的典范来领导社会,通过仁爱和礼仪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贤能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德才并重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领导职位。
他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对立观念,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则以权力和私欲来驱动。
孟子的政治理论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公正。
他认为君主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支持,君主应该为人民谋幸福。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被誉为“千古圣贤”,孟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第二代代表。
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共性,在某些方面又有显著的不同之处。
一、关于人性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如果人们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人们可以润泽天下,安定社会。
孔子强调人性善的本质,这为今后的儒家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而孟子则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人就会落入道德败坏的行为。
他认为,人的善良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引导,其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然而然的形成善举的品质。
二、关于仁义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素质,包括仁爱、诚信、忠诚、恭敬、虔诚等美德,是一种道德准则,是社会稳定和治理的重要方面。
他提出“仁者爱人”,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儒家义理道德体系的形成作出巨大的贡献。
而孟子认为,仁义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必须是基于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实施,如果仁义成为释放人性的工具,就是一种错误。
他认为,仁义必须具有立法和执行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法制化可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三、关于政治孔子倡导贵族统治和儒家的“君子治国”思想,认为,如果统治者能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依据礼、义等原则来治理国家,就能够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而孟子认为,“天命”是君王成为王的基础,君王应当依据民心来行事,要根据民众的需求和诉求制定政策,并且需要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维护人民的权利,并且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国家的作用。
四、关于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格、提高人才的重要途径,他认为,要让孩子们先有“学而时习之”,然后可以遵循“敬事明理、修身养性”的方法来进行教育。
而孟子则谈到,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一定要作出改进。
他认为,教育机会应该向每个孩子开放,并且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只是知识,这样孩子们才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
总之,孔子与孟子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中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的思想体系为中华文化的璀璨之光增添了一份让人向往的生机和活力。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在一些核心观念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人性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达到完善的状态。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相长”,即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品德。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但易变,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恶两种倾向,而人的善恶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行为。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性善论”,即通过道德规范和修养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二、教育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人的品德,他主张通过学习经书和礼仪规范来培养人的修养和德行。
他提出了“六艺”的概念,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和知识都是他认为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该掌握的。
孟子则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道德觉悟,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善良本性。
他强调“以心行道”,即通过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来实现道德行为。
三、仁政思想孔子和孟子都十分关注政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激励人民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善良行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谦逊的品质,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召人民。
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性,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关心人民的利益,并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四、人际关系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他提倡的是一种正面的道德互动和关爱之道。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在中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是两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探讨他们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学生角色等方面的异同。
一、教育理念比较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强调人们应该具备君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孔子的教育注重教导学生在品德、礼仪和人际关系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比之下,孟子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性的培养。
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这种善良的本性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每个人发展并实现自己的天性。
因此,孟子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二、教育方法比较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传授和学习经典文化、注重礼仪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来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讲授礼仪来培养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
此外,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鼓励学生思考并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解读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
孟子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提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孟子鼓励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地克服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三、学生角色比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应该虚心接受教导,并遵循教师的指导。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的权威,以及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密和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孟子的教育思想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孟子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来说,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通过经典文化和礼仪教育来塑造良好的品德;而孟子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通过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主张上的不同800字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主张上的不同800字作文Confucius, Mencius, and Zhuangzi are thre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inkers in Chinese philosophy. While they all liv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their philosophies and thoughts differed greatly on various aspects.孔子的思想主张强调道德修养和仁爱之道。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德行和正直,以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孝道和仁爱,即礼义廉耻,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
Mencius, on the other hand, focused more on the innate goodnessof human nature. He believed that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with a natural inclination toward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 Menciu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is innate goodness through educ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to become a virtuous person.庄子的思想与孔子和孟子不同,他主张自然无为,追求自由和放任自流。
庄子认为世俗的规范和价值观限制了人的自由和快乐,他倡导随遇而安,不受外界的约束和干扰,活在当下的方式。
In terms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Confucius believed i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hierarchy and the role of the ruler in setting a virtuous example for the people. He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a strong moral leader to govern with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孟子则认为,君臣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君主应当尽其责任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来自《中国图书商报》孟子的儒家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
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
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空间。
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其他人。
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
《论语》中有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
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
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
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
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
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
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
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孔孟教育思想比较(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
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高三作文:品味孟子——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
高三作文:品味孟子——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大学者,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为武帝采纳后,孔子和孟子成为了历代统治者树立的偶像。
明代时学者把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孟”清代时称孔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那么,作为同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两人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分歧呢?孔孟相同点之一:“仁”这是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
《论语》里共出现了66个“仁”字,说明孔子和孟子达成统一战线,一句话,以仁爱之心待人可以实现国家的统一。
关于“仁”,两位大儒都有精彩的说明。
孔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两句话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两千多年前孔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受用。
以仁爱之心可以调和人际关系,而“人和”正是孟子在《公孙丑·下》中提出的。
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会有一些帮助呢?社会的和谐,是由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和谐构成的。
当我们有一天,真的实现了孟子的蓝图: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黎民不饥不寒。
那么我们就实现了真的和谐了。
孔子曾经让弟子们各言其志,这其中,只有曾皙的话得到了孔子的肯定。
而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和谐社会的影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峪,风乎舞雩,咏而归。
朋友们,百姓安居乐业,就是真正的和谐啊!孔孟思想相同点之二:反战。
其实我们读百家经典,反战立场最鲜明的是墨子的“非攻”,墨子反对的是不义的战争。
而孔子和孟子面对当时诸侯国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的现实,显得很无奈,最终都选择了急流勇退。
今天我们读《论语》,品《孟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们对和平的向往。
在《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对子贡要挑起不义的战争显得十分恼怒,痛斥子贡。
最终让子贡劝说国君放弃讨伐颛臾的想法。
孟子则更直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孔孟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教育思想的比较第一篇:孔孟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和墨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于墨子早期学儒家之术,因此其思想有和儒家思想相承之处。
但是由于所持的政治主张和生活背景不一样,因此他们的教育主张和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教育方法等也有不同之处。
具体表现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古之教育者的教育观念都是基于对人性的探讨之上的。
孔子和墨子对人性的看法实质是相似的,只是表述不同。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孔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
墨子的人性论则表述为“素丝说”,在墨子看来,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不过如同素丝。
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颜色的丝,即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教育对象孔子把人性分为三等,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认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这个范围,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到重大作用。
因此,孔子的教育对象限定在“中人”这个层次。
墨子主张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受教育者。
二、教育目的孔孟的教育目的,都是针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人才,以便至上而下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简括。
培养“兼士”或“贤士”是墨子的教育目的。
而墨子所培养的“兼士”更倾向于以平等的身份平等地去“兼爱”天下,而不是一定要成为当政者,这是两者的教育目的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三、教育内容由于的教育目的异同,孔孟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孔子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文化知识学科主要是《诗》、《书》、《礼》、《乐》等典籍,主要是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
他虽然要求从政人才要文武兼备,但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偏重人事。
与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同,墨子力主实现“夏政”,由于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4篇)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4篇)寒假期间,我复习了课文《孔子师法》。
很有教育意义,让我感触很深。
孔子年轻时是有名的老师,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深刻。
三十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离洛阳千里,孔子熬了一夜,花了几个月终于到了洛阳。
见了老子,谦谦有礼,老子欣然收他为徒。
从此,孔子天天陪着老子,随时求教。
老子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孔子。
人们尊重孔子和老子的知识,以及他们的品格。
孔子的真诚学习、谦虚好学深深打动了我。
看着孔子,想着自己,觉得惭愧。
比起孔子,我的主动学习、刻苦学习、谦虚学习的精神真的是差得很远。
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看课外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的兴趣。
爸爸妈妈催我学习,有时候看起来很不情愿。
考试成绩不错,我爱“翘尾巴”;成绩不好,爱“发脾气”;有时候成绩好不好都无所谓。
假设这次语文考试。
虽然在班里拿了第一,但是只拿了89分。
这说明我还是有一些基础知识需要掌握,作文水平需要不断提高,粗心还没有完全消除。
学无止境,学无止境。
孔子,千古圣人,能虚心读书,我想我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
子曰:“三人行必由我教。
”在未来,我会像孔子一样谦虚好学,孜孜追求,积极学习,努力学习,快乐学习,努力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天放学回家,我从书柜里拿出这本李一本写的书,认真读了起来。
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一个刻苦追求知识的人。
他一生热爱学习,处处求人指点,从不错过任何学习机会。
孔子年轻时成了名师,但他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从不满意。
他觉得学无止境,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深刻。
三十岁时,他决定再次拜老师,继续学习。
于是他离开家乡曲阜,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阳,祭拜当时伟大的思想家老子。
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了老子。
但老子对他说:“你是孔子!你在研究方面不比我差。
为什么要拜我为师?”孔子说:“你学问很深。
如果你向你学习,你就会进步。
而且,越学越应该学。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似和相同之处.首先,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特别强调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方法,认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很多的影响。
第三,都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
以上就是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在教育思想上的共同之处。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
孔子在《论语》中就讲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思想,这些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尊为“亚圣"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但又提出了与不尽相同的观点。
孟子的教育思想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第一,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
第二,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
第三,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除此之外,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
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
孔子与孟子思想对比
孔子、孟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观国学论文作者:本站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6-9-23 23:14:00 发布人:admin青年学者韩德民说:“考察归纳历史可以有两种不同视角,一是把历史看作表现为客体的物质性实践的过程,这种过程受制于必然性的我们通常名之为规律的力量。
所谓意识或精神或思维,在这样的意义上,不过是这种客体性过程与客体性过程内在固有规律在人脑中的投影而已。
另一种视角,是把人,把人所组成的文化共同体,首先看作主体,某种遵照一定的价值理想目标,自觉地追求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精神性的历史;由此所谓历史,当然是人的历史、文化的历史,就成了这种主体精神理想性追求之对象化展开的结果。
这两种视角相互并不对立,毋宁说正是它们的相互补充,才帮助我们获得了对于木日对完整的历史的把握。
……人的历史既有人作为客体存在对象,从属于客观运动规律的一面,也有人作为有理想有信念的米青神性主体自觉追求自由选择的一面。
前一方面的存在,意味着自然史对人类史的制约,意味着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的‘史前’性质。
而后一方面的存在,则无可置疑地表明了历史作为人的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的性质。
”(1)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有思维、有思想的。
人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展开其历史创造活动的。
这就使以正确描绘的思维现象的运行轨迹,探寻其中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了解过去、认识现状、把握未来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坐标为主要任务的思想史的研究,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罗素《西方哲学史》谓::“哲学在其全部历史中一直是由两个调节器谐和地混杂在一起的部分构成的:一方面是关于世界本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或政治学说。
而在我们看来,一个时代狭义的社会思想大体包含着三部分内容,即:对过去的思索,对现状的认识,对未来的展望;这实际就是广义的历史观、现实观和理想观。
三部分互相联系、互为依存,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由此不难感知到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人们的理想观的研究在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差别是什么
孟子与孔子虽然都是思想家,但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还是有所差别的。
下面是为你搜集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差别,希望对你有帮助!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差别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们都推崇“仁政”思想,但在本质上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两人对“仁义”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的“仁义”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础上,他提出的“仁”,还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而到了孟子,他“仁”的定义更加形象化了,对“仁”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两人的性格也有差别。
孔子幼年家里贫穷,他的满腹才华,基本都是靠自学。
他向长者请教学问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这也就塑造了他敦厚的性格。
他教育学生,总是不厌其烦。
甚至连性格暴躁的子路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拜他为师。
而孟子则不同,孟子的性格较刚烈,愤世嫉俗。
这也可能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和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时期还是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尚未完全崩坏,而到了孟子的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互相攻伐,早已把礼乐全部抛到了脑后。
孟子自视为救国救民的济世能人,他看到诸侯交战,百姓饿殍遍野,其愤怒之情不愈言表,才有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话。
从施政角度来说,孔子比较偏向于“复古”。
他提倡恢复周朝时期的礼乐,他对礼乐的看法就是不僭越,所以他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
而孟子则比较激进,在他看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施行暴政的君王总是一语中的,表现了他朗朗正气。
孔子与孟子思想比较纵观几千年的浩瀚如烟的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的深深影响着我们。
两个人都是我国古代上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哲学家。
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仁”的看法,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孔子对于“仁”,正是以往关于“仁”的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首先他将“爱亲”作为是“仁”的源泉。
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将“仁”定为“爱人”。
孔子对于“仁”的伦理道德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还指的是政治上的“仁”,尽管孔子对管仲在礼仪上的行为颇为不满,但是还是站在政治的立场对管仲进行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
内容摘要:孟子的教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教育目的培养君子与大丈夫的比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与自得深造、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等教学方法原则之比较,不仅是阐明了教学是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而且也展现了孟子在前人孔子的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
两人的教学思想不仅对于当今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给予我们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孔子教学思想教育目的革新创造
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教育家。
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与孟子的不教之教、深造自得、独立思考的教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当今教育仍能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教益。
孟子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也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展示了其独立人格和鲜明的个性。
虽然孟子与孔子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两者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从中也给予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思考与启示。
一教育目的:君子、治世贤才与大丈夫、明人伦
教学往往是有教育目的而出发,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的是从学校教育出发,偏重
于社会对人的制约性。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孟子虽然是主观地表达了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设想与规定,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要求,礼崩乐坏的乱世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哪?孔子与孟子都讲到要培养君子,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目的还是较主观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点。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治世的贤才。
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是君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是君子,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的也是君子。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是君子进行自我修养,而修身则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孔子所说的君子更是从社会需求的层面来讲的治世的贤才。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因此他需要培养治世的贤才君子。
相比较而言,孟子也处于天下无道的乱世。
他也主张培养君子,但他最为欣赏的是有天地浩然正气的大丈夫。
孟子更注重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更注重的是一种内发的思想品格,一种人格的培养。
另外,孟子认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明人伦的君子,而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治世的贤才君子。
孟子并不是不主张治世,他也曾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并同孔子一样主张仁的学说,在各国之间奔走,宣扬自己的主张。
孔子的阐述是从社会需求,治世的方面来说的,注重社会的要求,而孟子则是
注重内发的,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规定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的自我修养。
二教学原则、方法之比较
不同的教育目的必然会在教学方法上有所不同。
虽然孟子从孔子那继承了诸多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还是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有一些区别。
孔子与孟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虽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同中有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与不教之教
孔子对于自己的弟子了若指掌,他不仅们进行了分类:“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而且也了解他们的缺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对于同一件事情,孔子给予不同的弟子以不同的回答。
子路问听到就行动吗,孔子因为子路凡事总想超过别人,要他收敛而要他问问父兄的意思再行动,而冉有难以下做决定,疑虑太多,遇事退缩,孔子为了促其进取而鼓励他听到就行动。
2启发诱导与自学、深造自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认为学生到了一定的学习状态: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老师便可开其意,达其辞,使学生经过启发有一定的感悟。
通常说的启发式教育就是从孔子这里来的。
孔子的启发诱导注重的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但孟子则注重地是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自学自得。
因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内发的,不可能由他人达成,所以孟子主张自学与深造自得。
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主张的深造自得注重的是自身的修养,相比较而言,孔子侧重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孟子侧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且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前者对教师的启示颇多,而后者有助于学生自觉自得的醒悟。
孟子的这一教学主张与当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比较相近。
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创新,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3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
孔子不仅认为学习要思考,而且也认为不能只思考而不学习。
他对终日的思考是不主张的,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更注重学习。
这与他的教育目的培养治世贤才是有关的。
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教学内容并贯之以仁勇智三德来培养治国平天下的贤才。
这种贤才需要学习很多实用的知识来治世,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思考。
而孟子则认为教师并不能传授知识的全部,只能传授基本知识,学生要获得其中的精髓必须自己去思考,琢磨与体会。
孟子以后裔教人射箭和做木匠教人做木工活为例,来说明即使是最好的老师也不能完全使学生学会所教的知识,学生要在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巧”。
相比于孔子的学思结合,孟子
更注重的是独立思考,尤其是学习者自身的思考。
这也是源于“明人伦”的内发教育目的。
这种内发的精神境界旁人是难以使其达到的,需要自身进行思考,琢磨与领悟。
孟子对于孔子的教学思想多有创新。
他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应以怀疑的精神来看待书籍。
这种怀疑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创新。
而且对于孔子的“欲速则不达”变通为”其进锐者,其退速”,直陈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强调了为学之序。
三总结与启示
虽然孟子的教学思想与孔子的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学有诸多
启示与借鉴的地方,但是将两者进行比较一是为了说明教育目的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是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的采用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不仅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目的,而且也要切实地采取有效的教学原则去规范教学双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达到教育目的。
二是为了表明孟子对于孔子的教学思想的创新精神。
孟子的教学思想不仅是对孔子教学思想的继承,而且也以革新的精神,创造了具有个体本位色彩的教学思想,对于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
在当今的教育的改革中,我们仍可以从前人的脚步中的得到启示。
当今的教育改革不仅需要贴合实际的教育目的,而且也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则,并且更需要一种革新与创造的精神去进行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