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一)教育的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
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
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
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孔⼦的教育思想孔⼦是我国古代⼀位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把⽂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的教育思想⾮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仅从三个⽅⾯加以探讨:第⼀,孔⼦办教育为实现⾃⼰的政治理想服务;第⼆,教育弟⼦全⾯发展,把德育放在⾸位;第三,教育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
孔⼦⼀⽣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尧舜时代和奴⾪社会全盛时期的西周。
他的孙⼦⼦思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武”。
朱熹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
这就是说孔⼦远则推崇尧舜时期的政治,近则遵守西周初期⽂王、武王时的法度。
孔⼦对西周时代特别推崇,他说:“周监于⼆代,郁郁乎⽂哉,吾从周”。
这是说西周的政治制度礼制,是吸取夏商⼆代的经验制定出来的,那是多么美好的制度啊!我愿意推⾏西周的礼制。
他说:“如有⽤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如果有谁⽤他治国,他就要在东⽅推⾏西周的政治制度,重建西周那样的国家。
孔⼦毕⽣把实⾏尧舜之政,恢复西周盛世作为他的最⾼政治理想。
孔⼦⽣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变⾰时代,奴⾪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孔⼦要历史回到西周奴⾪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
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不合,从三⼗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的追随者。
随后⼜带着弟⼦遍访东⽅各国,历尽艰⾟地宣传⾃⼰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
返鲁后,他⼴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才,为实现⾃⼰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德政礼治的⼈才。
在⼀个国家推⾏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和良民。
圣君、贤⾂、良民不是天⽣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
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
他说:⼈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主张⼈⼈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类”的光辉思想。
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强调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身体力行的倡导乐学和终身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培养士和君子推行德政礼治,构建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
孔子的教育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不仅在当时对推动社会发展、维系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今的新课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教育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诸多譬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颇有见地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教育的垄断局面,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优秀人才的培养,维系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性相近,习相远”,“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也”,孔子指出人的天性禀赋相近,是教育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人也并不是一生下来就通晓知识,是后天的教育才使人博学多才,强调了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后半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大开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形态,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拥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人才,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不一定全是上层社会的贵族,下层民众也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对象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既提倡教育的平等性。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生只需拿一点薄礼即可在私塾读书,孔子会一视同仁的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孔子的“有教无类”这一思想将固有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形态改为学在民间,是中国教育史上平民教育的始端,实质上是对人性价值的肯定,一定程度上具有平等的思想价值。
试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
试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孔子在教育对策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宗旨上主张培养“内圣外王”的人才,在教育内容上倡导“文、行、忠、信”,在教学态度上主张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标签:孔子;教育思想;特点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思想,开始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宣扬传统的道德理念。
孔子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其以德为上的政治思想,还有平等、善学、善思的教育思想。
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也成为我们今天发展人才实力、实现科教兴国人才梦的重要体现。
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在教育对策上主张有教无类在西周时期的奴隶社会,按照人的尊卑、贵贱、贤愚严格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因此也形成了“礼不下庶人”的社会风气。
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需要给予每个人以平等的机会,足以显示惊人的魄力和远见的能力,勇于冲破封建礼制的束缚来谋求教育的大众化和平等化机制。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指出只要是到了十五岁以上行过束修礼了,那就没有理由不去教诲他。
这恰恰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主张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一方面,这是教育从贵族的特权而向广大平民转变,使得教育对象广泛化,同时在广泛的社会群体中宣扬仁政、爱人的思想,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有教无类的思想这是教育对象公平化的重要体现。
孔子广收门徒,打破传统的对人的三六九等的划分,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教育的平等,使教育对象有专门化向平等化转变,这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在教育宗旨上主张培养“内圣外王”的人才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于君子和小人的描述是比较多的,在孔子的教育宗旨上,同样也主张培养“内圣”之才,即君子。
对“内圣”之才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和治国策略的培养。
使其拥有一颗仁政爱民之心,从而实现“外王”的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在孔子的教育宗旨上不是引导那些学习优秀的人去做官,从而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而是倡导学与仕的良好关系。
读《论语》试述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 年,卒于公元前479 年.他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记录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论语》中,能体现出很多孔子所推崇的教育思想及理念,学习了解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为仁由己" 。
孔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子"反求诸己"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
学生只有具备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能力,才能自立,自强,自信,辨别是非,才能自觉抵制环境的不良影响,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 第一,"为仁由己"要求学生应具备自主意识,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孔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波逐流,他一向反对"乡人"的角色,强调人要有独立意识.子贡曾经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第二,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孔子提倡"不怨天,不尤人"的品格.在孔子之前,人们相信宿命论,普遍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神来决定的,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孔子的思想唤起了人文精神的崛起,强调命运就掌握在人自己的手里,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括.孔子虽然认为"性相近",但他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即"习相远".由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人的智力,能力,情感通常是不一样的,对优秀的学生可以传授深奥的学问,对普通的学生就只能传授一般的学问了.因此.教育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三、学思行的有机结合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学思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第一,孔子肯定了学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 "不学礼,无以立".学的目的是获得前人已有知识,足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为学生树:芷了光辉的榜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说, 孔子在发奋学习的时候,忘记了吃饭和忧愁,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 第二,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好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知道思考而不学习也是不行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会带来危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思考的过程使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认识的升华,所以学和思不可偏颇.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孔子认为学了不会使用就相当于白学,可见孔子以致用的务实态度.四、"有教无类"。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孔子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他认为人人都可以追求知识,接受教育。
孔子打破了贵族的知识垄断,授徒不问出身,这促使了人才的向上流动,符合当时底层人民的心声。
孔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新颖说法,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在学习上有其不同的影响,应该按照各人的性情天赋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这是说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品德,成为君子之后,就该去做官,为国家政治做贡献,为平民百姓谋福利。
孔子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有杰出才能品德的君子去为官,治理天下,所以教育首重德教,道德思想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
孔子在教育劝学方面留下了很多的名句,如“温故而知新”,教育学子要经常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导人们读书学习要并重学习和思考,不能空想也不能死读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知识所得和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将所有知识观点一股脑灌输给学生。
孔子不但培养了诸多杰出的弟子,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也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开创了先河。
孔子的经济思想受于历史局限,不倡导提倡经济利益,这对古代的商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桎梏的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则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观点至今也还有积极的作用。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他不论在道德方面、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美学方面、史学方面、旅游方面以及人生观念上都有着其自身的思想成就。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说和礼说,主张个人层面上“仁”和“礼”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主张以德、礼治国。
他强调人道主义,同时也强调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
而孔子的这些思想适用于任何时代,从中可见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在经济方面,孔子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主张在利和义两者中应该更为重视义,在获取利益前要考虑所做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对中国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万世师表”。
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并提倡“仁爱”、“礼治”的道德伦理观念,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等学科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体全面发展孔子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在他的的“六艺”教育中。
据《论语》记载,孔子说:“若能修身,不敢不勉之;若能齐家,不敢不劝之;若能治国,不敢不谏之;若能平天下,不敢不诛之。
” 他反对片面追求功利性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乐等方面。
他认为只有把这些方面都发展好了,才能被称之为成功的人。
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实际生活中出发,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标,培养实用性人才。
同时,他强调教育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为个人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以此服务于社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奉献者和领导者。
仁爱与礼治孔子的教育思想大量强调了仁爱和礼治的道德伦理观念。
他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
爱人的心态,带来了亲和力和互相尊重,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孔子还强调礼,他认为,只有遵守礼仪,才能遵守公共道德,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认为,在一切行为和征服尊重,他的教育思想就是为了建立理性和高尚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他强调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以及仁爱与礼治的道德伦理观念,为今天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以热爱人、热爱人类的情感和义务来引导人,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念。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一)教育的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
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
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
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体现这一重要精神的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是有坚实的哲学基础的,这基础便是他提出的人性论的观点。
“人性论”常常是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问题、表述教育主张的逻辑起点。
孔子首先认识到教育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一天赋平等的人性论。
所谓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这一论断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刚出生时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既然人的先天素质很接近,而教育在塑造理想人格上起了重大的作用,只要你具备了一个正常人的素质,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并通过自己努力和教育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有其相通之处。
应该说,“有教无类”的主张闪耀着朴素的教育机会均等的光彩,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的教育主张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很大。
宏观层面来讲,根据《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微观层面上讲: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育的权利,这里的教育不是停留在上学这一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不管学习好与坏,学生都应当接受平等的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把目光着眼于每位学生身上,不要局限于部分优等生的身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每位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
二、孔子的教育目标:君子儒、德才兼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家,孔子明确地提出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修的“君子”。
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个集より人道性,文采,礼仪,思想,修养,仁爱,仁政,以及转造
社会的深奥思想体系。
孔子提倡“仁”观念,称“仁者有爱”,而“爱”是指厚爱,慈爱。
他强烈呼吁社会实行“仁”政策,这种“仁”政策就是以人为本,重视劳动者的利益。
另外,他强调
以教师的品德为宗旨,要求教师以他的榜样以示人,要求坚持慈爱教育。
立志于以仁政理念,实行以人为本的社会改革,开创了我国教育史。
孔子不仅教导礼乐,还提出“礼”的理论,以礼仪之身,仁政之礼,为教育加重准则,更强
调了以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及达“仁”之最高境界,此外孔子还引导学生追求礼乐,
学习祭祀,学习书经,学习舞体,学习礼法,以培养素质博大的完整的教育道路。
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宽厚的仁政思想为中心,以礼树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推行以人为本,合乎天道法则的管理,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责任心和希望。
孔子认为,只有经过坚定不移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士大夫和普
通民众中都受人们的爱戴,并且被世代相传,被普遍接受。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启示我们充分发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思想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一味灌输,而忽略学生的学习。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
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至今仍是教育重点中的重点,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努力的吸取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准,由己及人,推广教育并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做贡献。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杨晨光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人格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影响着古老的东方乃至世界。
他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我也不想评说,历史自有公论。
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感兴趣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其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
《左传》载郑国有鄉校,那是只有大夫及以上及其他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
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自古以至春秋,恐怕孔子是第一人。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鲁的南宫敬叔、司马牛两人出身高门,其余多出身贫贱,这是有依据的。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冠雄难,佩狎豚”;据《论语》说,子张是“鲁之鄙家”;据《论语》言,颜回“居陋室,箪食瓢饮”·····孔子开设私学,打破学在官府,向下传播文化的功绩无可抹杀。
钱穆曾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这样评说孔子:平民以学术进身贵族之位,自儒而始盛也。
然而,孔子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了吗?显然不完全是,他忽视了一类人群,他忽视了女性。
“有教无类”应当是不分宗族贵贱,不分阶级,不分男女,都是可以应该施教的。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女性的地位大幅上升,接受了教育,男尊女卑算是基本扫除了吧,但是现代教育又陷入了学生的优劣之三六九等,甚至无法自拔。
学生之三六九等在大中小学普遍存在,他们注重升学率,看重好学生。
举一个真实的案例:**学校有一个天文望远镜,一天破天荒的对学生开放了,然而结果你肯定猜到了,去参观的学生都是该校一流的学生,这显然是公平的。
不过有人也许要辩解:“学而优则仕”。
但是我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上学,也许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自我,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话并不是无道理的。
而当今的现实:学校普遍注重升学率,忽视其综合素质。
因此,斯窃将“有教无类”的含义再加上两条:教授的知识不分主次(主科、副科),受教育的人无三六九等之分。
论述孔子的教学思想
1.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
在人性论上,孔子还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的是中人这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它们谈高深的学问。
2.“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可以入学。
3.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主张德政,对君子强调三方面额修养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4.以“六艺”为教学内容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
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
《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是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编撰而成。
《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
孔子认为,礼是立国之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
《乐》:“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
在社会生活中,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所以礼乐常常并提。
《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5.教学方法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对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才能牢固掌握。
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另外,还强调“学以致用”。
(2)启发诱导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评价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评价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并对其进行评价。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1. 以“仁”为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人的仁爱之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通过教育引导,每个人都能具备仁爱之心。
他倡导以“仁”为核心的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其成为具备仁爱之心的人,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强调人的修养孔子提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他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应该成为塑造社会的基石。
孔子主张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培养个人的礼仪观念、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个人修养。
3. 重视教育的方法和过程孔子注重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他主张“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来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和思维。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富有智慧,为后世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技能。
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这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提醒我们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非仅仅追求分数和技能。
2.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他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引导我们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3. 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孔子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提醒我们教育不能仅仅注重个人的发展,更应该关注社会的需要和责任。
孔子的教育主张
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教育主张。
孔子的教育主张主要包括崇尚礼仪、重视文化、注重实践和提倡素质。
下面我将逐一阐述孔子的教育主张。
一、崇尚礼仪孔子崇尚礼仪,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表现。
他认为,如果有礼仪文明,就能使社会秩序稳定,使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从而达到和平相处的目的。
孔子把“仁”、“正”、“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看作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尤以“礼”最为重要。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些话体现了孔子崇尚礼仪、倡导细节的精神。
二、重视文化孔子非常注重文化,他认为文化是启发人类智慧的重要手段。
孔子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有思想、有品位、有修养,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自我修养。
他认为,学习应当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因此,他提出了“听一以知十,闻一以知百”的学习方法,强调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三、注重实践孔子主张实践教育,认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实际操作,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
他说:“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常行之者”,提醒人们要把理论变为行动,不断地进行实践和试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真正的知识。
四、提倡素质孔子提倡“君子”、“小人”的道德观念,主张提升个人素质,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全面的品德。
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人们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他还提出了“诚信”、“爱民”等重要的道德观念,强调做人要讲求良心、诚实、宽容,培养高尚的品质和优良的习惯。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一个具有很高智慧和思想性的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崇尚礼仪,重视文化,注重实践和提倡素质,这些都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使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迁善改过、身体力行。这些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不能因为它是封建道德教育和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加以全盘否定和抛弃。我们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批判地继承这些古代遗产、古为今用。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末足与议也",他认为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那就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了。他赞扬学生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子看来,颜渊是个有志向的学生,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学道与守道上面,而不去计较个人生活的困难。他还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饮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一般。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遭不优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认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应迷恋和陶醉于眼前的物质享受,更不能为了追求一时享乐而去贪图不义之财,从而葬送了自己终生的前途。
总之,志向的确立和坚守,决定于个人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性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我们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为志向,但是他这种强调立志的思想,他主张道德教育要解决确立志向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吸取。
2.克已内省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试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着名教育家,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立儒家学派,整理、编写“六经”,强调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的教育。
孔子教人首重做人、做事的教育,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温故知新、教学相长是孔子一生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着名教育家、思想家。
虽然历代统治者把孔子作为圣人,给他装上各种神圣光环,顶礼膜拜,但真实的孔子并不走运。
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确实如此,孔子一生经历人生三大不幸:早年丧父。
在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病故。
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背景离乡,从陬邑昌平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居住。
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
正值孔子中年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
到孔子晚年七十岁的时侯,他的独生儿子孔鲤不幸早逝。
虽然孔子也曾一度官运亨通,官至中都宰,兼摄相事。
但大多数时间,以教书为业。
尽管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
作为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学派、立定教育宗旨、编写“六经”为教学内容、培养大批弟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后人不断研究。
本文着重研究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资料是《论语》,也许读完了《论语》你就会发现,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浓厚的“素质教育”色彩。
粗浅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提倡全民(普及)教育。
子曰:有教无类。
意思是说:对谁都应进行教育,不分类别。
孔子提倡全民教育,希望教育所有的人同归于善。
他所收弟子3000多人无年龄、贫富、职业限制,2500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知道并身体力行着有教无类、面向全体,这和我们今天所推行的普及教育是多么的吻合啊!二、德育为首,全面发展。
《论语》中的“仁”字一百零九见。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
在“修身”与“学问”之间,是以“修身”为本,就是以德为本,求知学文为后。
孔子“德育”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例如在为人处事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忠”和“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做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此看出孔子“德育”的核心是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教人如何做人。
同时,孔子认为君子应有“仁、知(智)、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可见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仁(德)”“知(智)”勇(体)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
三、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和讨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到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
“启发”和“举一反三”两词亦由此而来。
孔子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时,孔子特别注重诱导学生,致力于学习,他曾说:“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试论孔子的家庭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家庭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著有《论语》、《大学》、《中庸》等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家庭教育思想方面也有着历
史性的影响力。
孔子认为,家庭教育是培养良好人格的基础,他认为
家庭教育应该以谦逊、敬畏和礼貌为基础,家庭教育应以“孝”为本。
一、以“孝”为核心
孔子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孝”,他认为儿女向父母表达孝敬是家
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他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孝子就是
内容”,他有“上见,父母欢喜;下见,父母忧愁”的一句话,他强
调儿女应当表现孝子之谊,以博得父母的欢喜为目的。
二、父母以言传道
孔子提倡父母以言传道,而不是以权威调整孩子的行为,以赢得孩子
的尊重和支持。
他的言论鼓励家长采取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不是强制要求他们做什么。
他认为,父母应以身作则,用言语进行
榜样引导,用道德原则引导孩子,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
三、以德育为重点
孔子认为家庭教育应主要以德育为重点,他指出:“先造之树而后观
其成色;先培其志而后观其行。
”,这句话表明他把家庭教育的重心
放在德育上,即在最初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和习惯,从而健全孩子的
品德。
四、正确处理关系
孔子认为家庭教育也应当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子不可以父不尊,兄弟不可以弟不亲。
他的“孝悌”的观念认为,兄弟之间应该有尊重和互助的情谊,而父母应该把孩子当作宝贝,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子女也应该尊重父母。
总之,孔子的家庭教育思想以“孝”为本,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以“言传”为主,以德育为重点,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
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
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
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
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
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
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
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
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
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
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
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2.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
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二.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1.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但事实上,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
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
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
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2.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
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三.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1.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
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
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
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把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
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
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
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
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了。
2.在求知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勤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要发愤学习,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在学习方法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得到知识。
他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问题就出在无恒心上。
一个人一时一事有恒心,一段时间有恒心,但未必一生有恒心。
要做到“学而不厌”,关键是学习目的要先明确。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道”,不是欲求功利。
若求功利,如在一定时间内未达到目标,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
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从而感到学无止境,学习本身就是目的,这样去做了,必会“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用此语弟子从师要广泛,谁有道就跟谁学,不管其年长、年幼、尊卑贵贱,应广博地学习,采百家之长而为已用,只有这样才迅速提高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可以说孔子再次从另一角度阐述其学而不厌的求知方法。
世人皆可为师,只要你虚心,且善于发现,勤于学习,任何人都会对你的学习和修养有帮助。
3.与此同时,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力,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