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案1
复式统计表 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构成要素和常用格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填写复式统计表;•明确使用复式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点•复式统计表的构成要素和常用格式;•设计和填写复式统计表。
三、教学内容1. 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复式统计表是一种用于系统地记录和展示大量信息的表格形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复式统计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统计和研究报告、商务分析、市场调研、教育评估等。
2. 复式统计表的构成要素和常用格式复式统计表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行和列:复式统计表通常由行和列组成。
行表示不同的项目或观察对象,列则表示各个方面的信息或变量。
•标题:复式统计表应具有清晰明确的标题,以便读者理解表格的内容和意义。
•单元格:复式统计表中每个交叉点的格子称为单元格,它们用于存放具体的数据。
•总计和小计:复式统计表通常会包括总计和小计,用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
常用的复式统计表格式有:•频数统计表:用于计算和展示不同类别或取值的频数。
•交叉统计表: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分组统计表:用于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进行分组和统计。
3. 设计和填写复式统计表设计和填写复式统计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统计目的:明确需要统计的对象和要达到的统计目的,例如了解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2.收集数据:根据统计目的,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3.设计表格结构: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统计目的,设计合适的表格结构,并确定要展示的行、列和数据。
4.填写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到相应的单元格中。
5.检查和分析数据:检查填写的数据是否准确无误,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6.补充总计和小计:根据需要,添加总计和小计行或列,对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
7.优化排版和展示:通过合理调整表格的排版和样式,使其更易读和美观。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复式统计表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填写方法。
《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
《复式统计表》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关注度;(2)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教材中的“复式统计表”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初步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和单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但对于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2.3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2)难点: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提问:你们之前学习过哪些统计图表?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有什么区别?3.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2)教师提问: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它是如何反映数据关系的?3.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复式统计表;(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5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教师选取学生答案进行点评,总结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1)掌握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特点;(2)能够运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
(1)课堂问答;(2)小组合作;(3)作业批改。
4.3 评价内容(1)复式统计表的制作;(2)复式统计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教案
《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一)执教者:王静静时间:2012年6月4日第二节地点:教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吅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复式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体重;课件教学流程:一、引入1、呈现例1的情境图,问:同学们在干什么?2、个别汇报自己的体重。
(1)师:我们都称过自己的体重,你们还记得自己的体重吗?(指名说)(2)现在老师想了解大家的体重情况,怎么办呢?(统计)3、引出“统计”二、探索1、统计现在的体重师:为了统计方便,我们可以把体重分段如下(出示没填数据的统计表)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统计?(1)学生自由汇报统计的方法。
(2)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共同完成统计。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统计吧!(举例一、两个体重,各属于哪个段)。
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帮忙点人数,谁愿意?师:我们统计得对不对,可以怎么来检验?(加起来是否等于我们年级的总人数)(3)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2、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观察两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这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小结说明:统计的内容和项目是一样的,只是数据不一样。
3、比较体重的变化师:同学们的体重和一年级时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看,体重在21---25千克这一范围内,一年级时有多少人?二年级时有几人?多几人?像这样,这张统计表看一下,那张看一下,方便吗?(不方便)老师也觉得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发言)4、共同制成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5篇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初步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和意义,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体会初步的统计思想。
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引导学生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二是引导学生经历不同难度的统计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三是恰当控制教学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表练习。
设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即了解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成,另一方面应注意通过在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体会其优越性。
《复式统计表例1》教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复式统计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复式统计表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难点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复式统计表,发现数据间的规律和联系,如比较两个班级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难点3: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商场销售数据、学校运动会成绩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同时,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
首先,对于复式统计表的数据整理和合并这一难点,尽管我通过举例和操作演示进行了讲解,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这一技能。可以尝试设计更多具有实际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理解。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选题上多下功夫,尽量选择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他们互相提问、解答,提高课堂氛围。
此外,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让学生来总结课堂所学,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问,我要及时进行解答,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知识。
最后,我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复式统计表》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能够应用复式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3. 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相对频率和累计频率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复式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教学难点:1. 累计频率的计算方法;2. 基于复式统计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教学方法:1. 利用示例展示和演示;2. 讲解结合练习,学生互相交流和解决问题;3. 通过对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Step1 自主学习介绍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及制作规则,让学生自主学习。
Step2 教师讲解(一)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复式统计表是一种对多个因素进行分类记数,并对分类变量成对出现的情况分别进行统计的表格,它是统计学研究中常用的分类数据的表示工具。
(二)复式统计表的制作1. 列出变量的所有取值;2. 分别对每个因素中的各变量进行对应计数,填入表格中;3. 将所有变量对应的计数进行合并,得到汇总的统计表。
(三)相对频率和累计频率的计算1. 相对频率:指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总事件数的比率。
相对频率=事件出现的次数 ÷总事件数2. 累计频率:指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与之前所有事件发生频率的累加值。
累计频率=前面事件的频率之和+该事件的频率(四)样例分析例如,现有一个调查数据,主要记录了40名同学的游戏喜好和性别情况。
调查数据为:制作出反映调查结果的复式统计表:在此基础上,计算游戏喜好和性别情况的相对频率和累计频率。
Step3 练习和巩固通过练习相同或相似难度的例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制作和计算方法。
Step4 拓展应用根据实际生活场景,设计小组课题,要求小组对某一领域的数据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制作复式统计表。
提醒小组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及调查样本的数量。
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知道如何制作和计算;2. 学生能够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3.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习惯。
《复式统计表》教学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如何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式统计表的定义和结构。
2. 复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
3. 复式统计表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和分析方法。
2. 难点:如何从复式统计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复式统计表的样例。
3.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定的数据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复式统计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复式统计表的定义、结构和作用。
3. 实例讲解:展示几个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样例,讲解填写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提供的数据资料填写一个复式统计表。
7.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复式统计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9.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复式统计表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填写和分析方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和分析方法。
2. 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际数据,让学生体验复式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和分析。
3. 小组讨论与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小测:进行一次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 介绍一些统计软件和工具,如Excel、SPSS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
《复式统计表》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的定义和特点。
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
复式统计表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复式统计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应用。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复式统计表的图像和数据。
使用统计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使用实物道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引入复式统计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特点。
讲解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让学生掌握其制作方法。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应用。
学生分组实践,制作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3.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制作步骤。
第二课时: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分组实践制作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第三课时: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制作的复式统计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制作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2 反馈与改进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改进,提高自己的制作和分析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统计软件。
实际案例数据和实物道具。
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5.2 参考资料复式统计表的定义和特点的相关文献。
复式统计表的制作和分析方法的教学指导书籍。
实际案例的数据来源和相关统计知识。
《复式统计表》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中的“表头”所表示的含义,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情境图: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做校服,需要了解同学们的身高情况。
老师收集了三(1)班男、女生的身高数据。
2、分别出示三(1)班男、女生的身高统计表。
男生身高情况统计表|身高(cm)|120 及以下|121 125|126 130|131 135|136 140|141 及以上||||||||||人数|3|5|8|7|4|3|女生身高情况统计表|身高(cm)|120 及以下|121 125|126 130|131 135|136 140|141 及以上||||||||||人数|2|4|7|8|3|2|3、提问:从这两张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张表,发现问题。
提问:这两张表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
相同点:两张表的统计项目相同,都是统计身高情况。
不同点:统计的对象不同,一张是男生的身高情况,一张是女生的身高情况。
2、提出问题:能不能把这两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呢?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合并的表格,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合并后的表格(不完整)|身高(cm)|120 及以下|121 125|126 130|131 135|136 140|141 及以上||||||||||男生人数|3|5|8|7|4|3||女生人数|2|4|7|8|3|2|提问:这个表格能清楚地反映出男生和女生的身高情况吗?还需要做哪些修改?4、介绍复式统计表的“表头”。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意义,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
难点:根据复式统计表提出问题,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练习题3.教学素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份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统计表中的信息。
(二)新课讲解1.老师讲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实例:出示一份关于某班学生体重和身高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表中的信息。
3.老师讲解如何填写复式统计表,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填写方法。
实例:老师示范填写一份关于某班学生体重和身高的复式统计表。
4.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填写一份复式统计表。
5.老师选取几份学生填写的复式统计表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关于某班学绩的复式统计表。
2.老师选取几份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一份关于某班学生课外活动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根据表格提出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3.老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分享,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关于家庭支出的复式统计表。
2.家长签字确认,下周一带回。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填写方法。
2.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意义:老师通过展示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复式统计表能更清晰、更系统地呈现多组数据。
《复式统计表》精品教案
《复式统计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2.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掌握填写和分析方法。
2.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两个单式统计表,引出复式统计表的话题。
2.提问学生如何将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
2.认识复式统计表
1.讲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特点。
2.让学生观察复式统计表,找出与单式统计表的不同之处。
3.填写复式统计表
1.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填写复式统计表。
2.强调填写时的注意事项。
4.分析复式统计表
1.引导学生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
5.巩固练习
1.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和分析方法。
6.总结
1.总结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布置作业:收集生活中的数据,制作一个复式统计表。
复式教案模板(共5篇)
复式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复式统计表教案《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87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十五1、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的意识和欲望,同时提高了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制作复式统计图的必要,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体会其优越性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1、收集信息,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周二下午开展的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使大家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也都加入过,你加入了什么兴趣小组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加入兴趣小组的情况(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师: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各组的人数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
(依次出示四次兴趣小组图和相应的统计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表。
(板书:统计表)2、填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表格。
(2)小组交流,全班校对。
3、制造冲突,激发自主探索欲望。
(1)眼力大考验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了。
根据这四张统计表,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古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葫芦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全班齐答)请一列学生开火车回答,竞赛。
问题2:古筝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3:葫芦丝兴趣小组少女生有多少人?问题4:笛子兴趣小组男生多还是少女生多?问题5:小提琴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少女生呢?问题6:小提琴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7:这四次兴趣小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问题比拟淡薄,多提几次,___比___多/少,男总,少女总等)师:(对着最后一次学生)你的速度最慢,你有什么要说的吗?(2)交流:竞赛不公平。
复式统计表教案 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优秀6篇)
复式统计表教案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本文是细致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6篇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怎么统计?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
(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3.制作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3、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两个单式统计表:表一:三(1)班男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活动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跳绳其他人数 8 6 4 3 2表二:三(1)班女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活动踢毽子跳皮筋跳绳打乒乓球其他人数 6 5 4 3 22、提问:从这两个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3、引导:如果要比较男生和女生喜欢的活动情况,这两个表看起来方便吗?为什么?(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讨论合并方法(1)小组讨论:怎样把这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2)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合并方法:直接把两个表拼在一起;去掉相同的活动项目,再合并。
2、认识复式统计表(1)展示合并后的统计表:三(1)班同学喜欢的活动统计表活动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跳绳踢毽子跳皮筋其他性别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人数 8 0 6 0 4 3 3 4 0 6 0 5 2 2(2)引导观察:这个统计表与之前的单式统计表有什么不同?(3)讲解表头:这个统计表的表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活动、性别和人数。
3、填写复式统计表(1)引导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
(2)同桌互相检查填写是否正确。
4、分析数据(1)提问:从这个复式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比较: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
《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地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能对数据进行合理具体的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我们班部分小朋友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表、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
这不,几个星期前我们刚刚体检过一次是吧?其中一项就是称体重。
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部分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重记录表和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我们班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记录表和统计表。
单位:千克)体重(千克)15及15以下16~2021~2526~3031及31以上人数(人)2108732、仔细观察,你能马上说出这些小朋友中体重在16到20千克的小朋友有几个么?3、你怎么看出来的?(我是从下面这张统计表中看出来的。
)4、恩,你真会观察,为什么不在上面这张记录表中找呢?5、下面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就是根据上面的记录表中的数据统计出来的。
统计出来后,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出这些小朋友一年级时总体的体重情况。
6、仔细观察第二张统计表,你能来说说它的组成么?7、师小结:引导大家再说一遍:第一横栏是体重的各挡分类,第二横栏是各挡体重的人数。
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学生分组完成单式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都二年级了,我们的体重会有什么变化呢?老师还带来了这些小朋友现在的体重记录表,(出示同学们现在的具体体重记录表)师:二年级了,大家都长了一岁,我们都比一年级时重了,如果也让大家马上说出体重在16到20千克的小朋友有几个,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对了,让我们利用统计的知识来统计一下吧。
《复式统计表例1》教案设计
《复式统计表例1》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教材第36~37页例1)册数:下册年级:三年级主备教师:XX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统计活动认识复式统计表,能将两个简单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会填写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认真阅读教材第36~37页例1。
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师:学校开运动会准备购买一批水果,下面是一位同学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的情况。
(课件出示下面表格) 表一水果人数表二正正正正正正一师:你能说一说每种水果的喜爱人数分别是多少吗?师:上面的统计表就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简单统计表,它能直观看出各种数据是多少,不过如果我们想知道班上男生和女生对这五种水果的喜欢情况,它就无能为力了。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另外一种统计表来表示,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复式统计表。
(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二、明确目标(在此明确)1.通过具体的统计活动认识复式统计表,能将两个简单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预习反馈请学生回答预习情况。
四、师生活动【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1情境图)1.说一说:这几幅图中的同学分别在干什么?(独立)2.如果我们希望分别了解本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统计表?(小组议一议)3.说一说:从上面的两张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4.小组议一议;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6.这张统计表和以前的统计表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点?【活动过程】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复式统计表(1)教案
复式统计表(1)教学内容:课本第84-8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学生说说学过的统计知识,及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统计?预设:统计表、条形统计图通过对图表中的数据分析、比较,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预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例1。
1.自学。
出示:例1中4张单式统计表。
导入:观察这四张统计表,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1.说一说:从这四张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比一比:哪个小组男生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最少?哪个小组的总人数最多?3.想一想:在以上比一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你有办法解决吗?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交流从四张统计表中所了解到的信息。
2.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男、女生人数以及总人数的?3.交流在比较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样的困难。
3.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发现在比较男、女生人数、总人数的时候,看四张统计表比较麻烦,可以把这四张表合并起来。
预设:组别、性别、人数、合计4.导学单2:(1)观察:这张统计表与原来的统计表有何不同?(2)填写:根据原有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3)思考:如何求“总计”?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5.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比较新统计表与原统计表的区别。
(2)说说“总计”是怎么求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6.全班交流。
认识表头、总计导学要点:认识表头所指向的类别,以及感差统计表的方法总计的计算方法:各小组总人数的总和;男女生人数的总和(可以互相检验)7.分析复式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统计表
1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
教材第106——108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2、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教具准备
学生一、二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表格,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情境创设,激发统计的需要。
同学们,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你们的校园生活已经快两年了,那么现在的你和刚进校园的你相比在身体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填写单式统计表。
(1)课件出示学生一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
师:这是你们一年级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请根据这些数据填写教材106页的表格。
(同桌合作填写)
课件汇报
(2)课件出示本班二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
师:到了二年级,你们的体重有了什么变化呢?这是我们班学生二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数据填写教材107页上面的表格。
(让学生独立填写)
课件汇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复式统计表。
师:为了更方便、更清楚地看出我们班一、二年级时学生体重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写在一个表中。
课件出示:
(1)观察上表,有哪几个项目?分别是什么?
(2)明确:这样的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
(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2、填写复式统计表。
分小组独立填写,组内交流。
课件订正。
3、分析复式统计表。
(1)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A:我能知道一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生B:我还能知道二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生C:我能知道最多的和最少的相差多少。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生A:希望体重特别重的同学要注意锻炼,减肥。
生B:希望体重特别轻的同学要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别挑食。
(2)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
(三)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10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地填写,以及懂得了它的一些优点,希望大家把
课堂中所学到的收集方法运用于实际,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五)课外作业设计
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