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1:比热容实验探究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实验探究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4f62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8.png)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实验探究题好吧,九年级的物理比热容实验可真是个有趣的玩意儿。
你想啊,热量就像个贪吃的小怪兽,总是想往冷的地方跑,想让所有的东西都暖和起来。
这实验就是让我们看看,啥东西能吸热,啥又能散热,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自试试。
在实验室里,咱们得用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水、金属块,还有一个温度计。
听起来简单吧?可是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家伙,它们可有大讲究。
咱们得准备好水,想象一下那清澈透明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喝上一口。
水的比热容可是大名鼎鼎,它能储存很多热量,简直就是个热量的“大胃王”。
然后,咱们得找个金属块,铝、铜、铁啥的,随你选。
每种金属的热容都不一样,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别小看它们哦。
这些金属在加热的时候,吸收热量的能力差别可大了,像铝就比铁快得多,这就好比你和朋友比跑步,谁跑得快,谁就能先到终点。
开始实验时,咱们得把金属块放在热水里,水一热,金属块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吸收热量”。
你看着温度计,哇,温度在不停地跳动,就像在参加舞会一样,热情四溢。
等到金属块和水的温度平衡了,那感觉就像是“平地一声雷”,大家终于安静下来,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温度家”。
这时候咱们要记录下来,别让好玩的事情溜走了,毕竟科学就是要记录、观察嘛。
咱们要进行一些计算。
用公式来计算比热容,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把你刚才记录的温度和水的质量给代进去,哎呀,没什么好怕的。
你会发现,经过一番计算,得到的比热容数值就像是每个金属的性格一样,真有趣。
比热容越大,说明它能储存的热量就越多,就像大象和小猫的体重差异一样,给人很大的震撼。
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比如,有时候水会不小心洒出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或者金属块可能加热得太快,没来得及记录温度,哎,那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过,这些小问题也正是让实验变得有趣的原因之一。
大家在一起讨论时,总能想出各种有趣的解决办法,感觉就像在一起打怪升级。
实验结束后,咱们可以把数据整理一下,看看哪个金属的比热容最大。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实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20700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2.png)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两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一、控制变量法
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4、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二、转换法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
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控制变量法简单说,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对比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比较相近事物来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探究比热容
![探究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f2c5b671168884868762d6e0.png)
分析得出结论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 相同的 的热量是 。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 收的热量是 。 不相同的
从比热容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 要小些。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比热容小,海水与砂石比较, 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白天在 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沿海地 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放热,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大。同理,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 沿海寒冷。
研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所要控制的因素:
1、质量相同 2、升高的温度相同 3、加热的热源要相同
信息快递: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 就可以认为相同时间里 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用到天平,便于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用搅拌器搅拌杯中的水是为了使水温迅速均勻 分布。 电热器的发热部分一定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 且靠近烧杯的下端目的是使水形成对流,加热 快水温较均匀。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小结: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 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耳 / 千克摄氏度 3.物理意义:一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4.2 10 3 焦耳 千克 摄氏度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数量级10 3 。 4.比热表: .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不随质量、形状、温度而变化。 3 4.比热容与物态有关。 5.水的比热容较大。记住:C 4.2 10 3 焦耳 水 千克 摄氏度 1.用热水取暖。 5.应用:2.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3.用水保护秧苗不被冻坏。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2d22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8.png)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比热容的实验报告引言:比热容是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度量,是研究物质热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和吸热量,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热水浴、烧杯、温度计和待测物质。
首先,将热水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烧杯放入热水浴中,使其与水浴内的温度达到平衡。
接下来,测量烧杯内水的初始温度,并将待测物质加入烧杯中。
记录下物质加入后的最终温度,并计算出物质吸收的热量。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
以水为例,我们发现在相同的温度下,水的比热容要远大于其他物质。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使温度上升。
相比之下,其他物质的比热容较小,说明它们在吸热过程中相对容易升温。
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物质的比热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物质的物态、纯度、结构等都会对比热容产生影响。
以水为例,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物态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吸热能力的差异。
另外,纯度也会对比热容产生一定影响。
纯度较高的物质通常比热容较大,因为杂质的存在会降低物质的吸热能力。
此外,物质的分子结构也会对比热容产生影响。
分子结构较复杂的物质通常比热容较大,因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加复杂,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使温度上升。
实验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实验中的待测物质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溶解度、反应速率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
此外,实验中的时间和温度控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并探讨了其变化规律。
我们发现比热容受到物质的物态、纯度和分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比热容的测量_实验报告
![比热容的测量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517e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5.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测量物质比热容的方法和步骤;3.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4.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吸收的热量。
其公式为:c = Q/(mΔT),其中c为比热容,Q为吸收的热量,m为物质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实验原理:利用量热器测量物质在吸收热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物质的比热容。
三、实验器材1. 量热器(包括量热器筒、搅拌器、温度计等);2. 待测物质;3. 热源(如电热丝);4. 天平;5. 秒表;6. 搅拌棒;7. 温度计;8.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量热器内无水滴、杂质等;2. 用天平称量待测物质的质量m;3. 将待测物质放入量热器筒中,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T1;4. 将电热丝插入量热器筒中,接通电源,加热待测物质;5. 观察温度计,当温度升高至预定值时,关闭电源,立即用搅拌棒搅拌量热器筒中的物质,使其温度均匀;6. 待温度稳定后,记录终温T2;7. 计算比热容c = Q/(mΔT),其中Q为加热过程中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可由功率和时间计算得到。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待测物质质量m:100g;2. 初始温度T1:25.0℃;3. 终温T2:35.0℃;4. 加热时间t:30s;5. 电热丝功率P:100W。
根据公式Q = Pt,计算得到Q = 100W × 30s = 3000J。
比热容c = Q/(mΔT) = 3000J/(100g × 10K) = 0.3J/(g·K)。
六、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测量了待测物质的比热容,验证了实验原理;2.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搅拌棒等器材的使用较为熟练,提高了实验技能;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了实验安全,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测量物质比热容,加深了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2. 实验过程中,掌握了测量物质比热容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3. 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3484e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00.png)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不同的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往往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去海边游泳时,会感觉海水比沙滩要凉爽得多;而在寒冷的冬天,同样的环境下,海水却比沙滩温暖。
这其中就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物质的比热容。
什么是比热容呢?简单来说,比热容就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反映了物质储存和释放热量的能力。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这也就导致了它们在相同的热环境下,温度变化的差异。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
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相同规格的两个烧杯、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天平、秒表。
实验步骤:1、首先,用天平分别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将它们分别倒入两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
2、把两个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铁架台固定好温度计,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浸没在水和食用油中,但不要接触到烧杯的底部和侧壁。
3、点燃酒精灯,同时开始用秒表计时,观察并记录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温度的变化。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加热过程中,要均匀加热,以保证水和食用油能够吸收相同的热量。
3、实验时间要足够长,以便能够明显观察到温度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的温度升高得比水快得多。
这就说明了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
当吸收热量时,这些氢键需要吸收一部分能量来打破,因此水升高温度所需的热量就更多,比热容也就更大。
而食用油的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得更快,比热容较小。
物质比热容的测定方法研究1
![物质比热容的测定方法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3ccc7736a32d7375a41780eb.png)
摘要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通常用符号c表示。
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物质比热容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测量之一。
比热容的测定对于了解物质的结构、确定物质的相变、鉴别物质的纯度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比热容的测量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固体;液体;气体;比热容AbstractSpecific heat capacity (specific heat capacity), referred to as heat specific thing, is the quality of heat, unit of material quality object if unit of temperature change unit can absorb or release, usually use symbol c said. Heat capacity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s measurement of heat, material is one of the basic physics of measurement. Heat capacity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material, material of phase change, identify the purity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material research, et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the heat of the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physics.Keywords: solid; liquid; gas; Specific heat capacit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固体物质比热容的测定 (2)2.1动态法测固体比热容 (2)2.1.1实验原理 (2)2.1.2 实验装置 (3)2.1.3 数据处理 (3)2.2 混合法测金属比热容 (4)2.2.1 实验原理 (4)2.2.2 实验器材、数据记录及处理 (4)2.2.3 讨论 (5)2.3 比较法测定金属比热容 (5)2.3.1 实验原理 (5)2.3.2 实验装置 (6)2.3.3 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 (7)2.3.4 关于实验条件的讨论 (8)2.4 本章小结 (8)第三章液体物质比热容的测定 (9)3.1 利用牛顿冷却定律测定盐水的比热容 (9)3.1.1 实验原理与方法 (9)3.1.2 实验数据与处理 (10)3.1.3 小结 (12)3.2 电热法测液体比热容实验 (12)3.2.1 实验原理 (12)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3.3 本章小结 (13)第四章气体物质比热容的测定 (15)4.1 对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的研究 (15)4.1.1 气体比热容比测定实验原理 (15)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16)4.2 测定空气比热容比实验的探讨 (19)4.3 本章小结 (19)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绪论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特性的重要参量,比热容数值可提供对理论物理计算的最直接验证,也是决定某些近代理论所用的假设是否适用的最直接方法。
比热容的测量 实验报告
![比热容的测量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e9b3d1a0116c175f0e488a.png)
束时刻平均温度为 。以 ITS90 标准为基础的镍铬康铜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差
电势 ( )(单位为 mV)和温度 T(单位为 )的近似公式为:
() ()
()
数字 mV 表读出的是
( ) ( )值,上式在测温范围内电动势
的不确定度约为 1%。
三、 实验步骤
1. 熟悉实验装置中加热器、搅拌电机、热电偶、容器等的相对位置
1. 周围绝热、内有功率
的电热电源时的升温规律
当量热器中所称放的待测液体的质量为 m,比热容为 c,通电前后量热器 的初温和末温分别为 和 ,在测量过程中没有热量散逸的情况下,应有
[(
)]
()
本实验中采用拟合测量法,在同一来呢供热系统的容器内,盛不同质量的
待测液体,做几次实验,分别测出各次实验中的液体质量 及相应的总热
) )
()
进而可求得比热容的标准差 ;若不考虑 B 类不确定度分量的影响, 只计算与直线拟合有关的 A 类不确定度。c 的 A 类不确定度为
( 类)
()
定出比热容的有效位数并写出完整结果表达式。上式中 t 是置信概率 为 95%的 t 分布的因子。t 与自由度 v=n-1 有关。因此 n=3 时,t=12.7;n=4 时,t=4.30;n=5 时,t=3.18;n=6 时,t=2.57。 五、 其他实验注意事项
2. 冷却过程的物理规律 近现代传热学理论阐明,一般空气中自然对流条件下,冷却过程微分 方程的普遍式为
()
式中 T 为系统温度, 为环境温度。实验中,考虑到装置结构等具体条件,
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宜取 。
3. 周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热、内有功率
的电热热源时的升温规律
综合考虑(4)和(5),电热功率—边界散热的热流量=总热容×升 温速率,可得
比热容实验专题带答案(2021)
![比热容实验专题带答案(2021)](https://img.taocdn.com/s3/m/98730fffbb68a98270fefa80.png)
实验专题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班级:姓名:一、命题点注:本实验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1,实验器材及作用器材:烧杯、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水、食用油、温度计、搅拌器(玻璃棒)、托盘天平、秒表(电加热器也可换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等)作用:(1)天平作用:称量加热物质的质量(2)选取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保证两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3)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保证两种物质质量相同)(4)搅拌器或玻璃棒的作用:使物质受热均匀。
(5)温度计、秒表的使用及读数。
2,实验装置3,实验方案方案一: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加热的时间反映)。
吸收热量越多(即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
方案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用加热的时间反映),比较升高的温度。
升高的温度越小,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
具体方法:方法一:取两个相同的烧杯,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记录它们的初温,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对它们加热相同时间,记下它们的末温,比较温度的变化量。
方法二:取两个相同的烧杯,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记录它们的初温,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对它们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分别记录各自的加热时间。
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1)控制变量法①实验中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使用相同的容器与加热装置。
②控制m和Q吸一定,比较Δt的大小:通过比较两种物质升高的温度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时,要控制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
③控制m和Δt一定,比较Q吸的大小:通过比较两种物质吸热多少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时,要控制升高的温度相同。
(2)转换法:将不容易测量的Q吸转换成容易测量的加热时间t。
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②比热容的大小通过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的变化量来反映;③比热容的大小通过温度变化量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来反映; 5,其它常考点:(1)器材的组装(铁架台、酒精灯的实验方式):组装器材时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先由酒精灯的外焰确定烧杯的高度,再由烧杯的高度及液体的多少确定温度计的高度。
中考热点透视(解析):热学实验专题一: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热值考题荟萃
![中考热点透视(解析):热学实验专题一: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热值考题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eff2b590551810a6f4248672.png)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燃料的热值实验一.实验探究题(共37 小题)1.(2018•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
(2)由图乙可知,(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 分钟时的状态为,冰在熔化过程中增大(选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3)加热1 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2.(2018•重庆)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①小华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②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开始计时,每过1min 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他画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此可得出,水在沸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2018•德州)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
(选填“A“或“B“)(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2017•莱芜)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在BC 阶段中C 点处物质的内能 B 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 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 的热=2.1×103J/(kg•℃),c 水=4.2×103J/(kg•℃)〕;量〔c冰(4)由丙图可以看出AB、CD 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 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研究物质比热的比热容测量实验
![研究物质比热的比热容测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beced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e.png)
研究物质比热的比热容测量实验引言:物质比热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热学参数,描述了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程度。
通过研究物质的比热,可以了解物质的热传导性质、温度变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
本文将介绍比热容测量实验的实验准备、过程以及实验的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
一、实验准备:1. 实验仪器与设备:在进行比热容测量实验时,主要需要以下仪器与设备:- 加热装置:可以是恒温槽或恒温电炉,在实验中提供所需的热量;- 隔热罩:用于减少外界热量对实验的干扰;- 温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并确保测温精度;- 量热容器:通常为热容器或量热瓶,能够容纳被测物质;- 电子天平:用于准确测量被测物质的质量。
2. 实验材料:在进行比热容测量实验时,需要选择物质样品、试样的制备以及辅助材料等。
选择样品时,通常要求样品具有均匀性和纯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制备样品时,也需要注意样品的尺寸和形状,使之适合于实验的需求。
辅助材料主要包括绝缘材料、导热介质等,用于减少热量的损失。
二、实验过程:1. 实验目的与原理:比热容测量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计算得到物质的比热容。
根据物质的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比值,可以得到以下公式:Q = mcΔT其中,Q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其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2. 实验步骤:(1)在实验开始前,先将量热容器置于隔热罩内,以减少外界热量对实验的影响。
(2)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被测物质的质量m,并记录下来。
(3)将被测物质放入量热容器内,并将容器放入加热装置中。
(4)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加热装置的温度,然后开启加热装置,开始加热过程。
同时使用温度计监测被测物质的温度变化,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5)当被测物质的温度变化达到平衡状态后,记录平衡温度,然后关闭加热装置。
(6)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到物质的比热容。
三、实验应用与其他专业性角度:1. 根据比热容测量实验的结果,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
研究物质比热容的比热容测定实验
![研究物质比热容的比热容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31cba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1.png)
研究物质比热容的比热容测定实验引言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于研究物质的热性质、传热现象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比热容测定实验的相关定律、实验准备及过程,并探讨该实验的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
正文一、热传导定律比热容测定实验基于热传导定律,即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直到达到热平衡。
这一定律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推导出来的,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二、实验准备在进行比热容测定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设备和材料:1. 热量测量装置:例如热容器、热量计等。
2. 温度测量仪器:例如温度计、热电偶等。
3. 比热实验样品:可以具体选择不同物质的固态、液态或气态样品,如水、金属块等。
三、实验过程1. 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性在进行比热容测定实验前,首先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性,例如室温和湿度等。
这是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准备实验样品将所选的实验样品准备好,通常使用质量较稳定的样品,如均质金属块、纯净水等。
3. 测量物质的质量称量物质的质量m,并记录下来。
4. 监测环境温度使用温度计等仪器监测环境温度,并记录下来。
这是为了确定实验开始时的环境温度。
5. 记录初始温度将温度计等仪器浸入实验样品中,记录下样品的初始温度Ti。
6. 提供一定的热量为了提供一定的热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加热。
例如,可以通过加热器将实验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
7. 监测温度的变化监测实验样品的温度变化,可以使用温度计、热电偶等仪器进行实时测量,并记录下每个时间间隔的温度值,直至实验结束。
8. 计算热平衡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当实验样品的温度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时,可以停止加热,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值,记为热平衡温度Te。
9. 计算比热容根据热传导定律的公式Q = mcΔT,根据实测的温度变化值计算出比热容c。
比热容测定实验
![比热容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48625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c.png)
比热容测定实验比热容测定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实验,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热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比热容的定义和定律,并解释比热容测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室准备工作。
此外,我们还会探讨该实验的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比热容是什么。
比热容是指物质在单位质量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其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根据热力学定律,比热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Q / (mΔT)其中,C代表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是物质的质量,ΔT是温度变化量。
测量比热容的实验通常涉及加热和冷却物体,并测量其温度变化。
下面是步骤的详细解释:1. 实验准备:- 确定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个绝热杯,温度计,加热器和计时器等工具。
- 挑选适当的材料作为实验样品。
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固体、液体或气体样品。
2. 温度测量:- 在实验开始之前,确保温度计已经校准并且准备好使用。
- 将温度计插入样品中,并记录开始时的温度。
3. 加热过程:- 将样品放入绝热杯中,并使用加热器逐渐加热样品。
- 使用计时器定时,同时记录样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当样品达到所需的温度时停止加热。
4. 冷却过程:- 停止加热后,立即开始记录样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使用计时器定时,直到样品的温度达到室温。
完成实验后,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比热容。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吸收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Q = mcΔT其中,Q是吸收的热量,m代表样品的质量,c是样品的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对于冷却过程,我们可以使用相同的公式计算释放的热量。
通过将热量吸收和释放的数据代入比热容的定义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比热容的数值。
比热容测定实验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比热容的值可以提供有关物质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信息。
它在工程领域中用于设计和优化热交换装置,以便有效利用热量和能源。
此外,比热容也被广泛用于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实验专题1:比热容实验探究
![实验专题1:比热容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26733b6bd97f192279e955.png)
實驗專題:比熱容熱值實驗探究.1.趙越同學為了探究物體溫度升高與吸收熱量の關係.進行了如下實驗:器材:兩個相同の燒杯、兩只溫度汁、相同品質の水和煤油、灑精燈2個、鐵架臺等 探究過程:將分別盛有相同品質の水和煤油の燒杯在鐵架臺上組裝好.用相同の酒精燈加熱,用溫度汁分別測量水和煤油の溫度.得到如下實驗數據,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到哪些結論?(寫出兩條即可) (1)_______ (2)_______2.小明在兩個易開罐中分別裝入等品質の沙子和水,用相同の酒精燈對其加熱,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熱升溫快慢の程度。
(1)比較沙子和水吸熱升溫快慢の方法有二種: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實驗中小明想:沙子吸熱升溫比水快。
如果他の猜想是正確の,則應該觀察到の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於物體吸收熱量の多少不便用儀器測量,本實驗中把吸收熱量の多少轉換成加熱時間の長短。
在探究活動中常用到這種方法。
運用這種方法設計一個方案來比較電磁鐵磁性の強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容熱本領の大小,小明做了圖所示の實驗:在2個相同の燒杯中分別裝有品質、初溫都相同の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の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1)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の長短來表示物質 。
(2)分析下表中の實驗數據可知;品質相同の水和沙子,升高相同の溫度時,水吸收の熱量 (大於/小於)沙子吸收の熱量。
(3)如果加熱相同の時間,品質相同の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の溫度更高.(4)實驗中有些同學發現:剛開始加熱時,情況與(3)結論不符,你認為可能の原因是: 。
比热容比实验报告
![比热容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4ee0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e.png)
比热容比实验报告比热容比实验报告引言:比热容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探究不同物质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的差异。
实验目的:1. 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与其内部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热容器:一个带有绝热层的容器,用于保持温度稳定。
2. 温度计:用于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
3. 不同物质的样品:例如水、铁、铝等。
4. 热源:例如燃烧炉或电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热容器放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绝热层没有破损。
2. 样品准备:准备不同物质的样品,并确保它们的质量相对较小,以便于加热和测量。
3. 实验组装:将样品放入热容器中,并使用夹子或支架固定。
4. 加热过程:将热源接入热容器,并将温度计插入样品中。
5. 记录数据:开始加热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样品的温度,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6. 实验结束:当样品温度趋于稳定时,停止加热,并记录最终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
以水、铁和铝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较为平缓,表现出较高的比热容比。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需要较多的热量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铁和铝的温度变化较为迅速,表明它们的比热容比较低。
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结构较为紧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因此吸收的热量较少。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存在差异,这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关。
2. 比热容比高的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较为缓慢,而比热容比低的物质则相反。
3. 比热容比可以用来描述物质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对于热力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我们只选取了少数几种物质进行测量,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比热容热值实验探究
![比热容热值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d609174693daef5ff73d64.png)
靠吗? 2021/5/23
,为什么?
8
练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 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a (B)b (C)c (D)d
2021/5/23
9
练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均匀
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两种晶体熔
2021/5/23
6
练2:某同学学习
了燃料的热值后,
自己设计了一个实
验来探究煤油和菜
籽油的热值大小关
系。他实验时组装
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
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再调整固定
的位2021/置5/23 (选填“A”或“B”)。
3
2.比较不同燃料热值大小 热值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与质量之比
燃料放出热量与质量,热值有关。 Q=mq
比较热值:控制燃料质量一定(相同),加热液体,比
较液体温度改变量。Q吸=Q放(控制液体种类,质量,初
温相同,比较末温/温度改变量)
2021/5/23
4
练1:如图18所示,
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
A. c甲 > c乙 B. c甲 = c乙
C. c甲 < c乙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021/5/23
11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选202填1/5/23“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5
③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 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物质 C使用相同的烧杯
比热容实验报告
![比热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57c4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2.png)
比热容实验报告引言: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温度变化情况的物理量,常用符号为C。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比热容。
这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热特性以及探索热力学定律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测量,确定一块金属的比热容,并分析热传导的特性。
实验装置和物质:为了完成该实验,我们需要以下装置和物质:1. 恒温水浴仪:用于保持试样周围的温度恒定。
2. 试样:一块金属材料,如铁、铝或铜。
3. 温度计:用于测量或记录试样的温度变化。
4. 热电偶:用于准确测量温度。
实验步骤:1. 将水浴仪设置在恒定的温度下,例如25摄氏度。
2. 将试样放入水浴中,待试样与水浴达到热平衡。
3. 用热电偶测量试样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4. 将试样迅速取出,放置在干燥的绝缘底板上。
5. 启动计时器,并用温度计测量试样的温度变化。
6.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试样的温度。
7.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试样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8. 利用热力学原理和公式,通过这些温度数据计算出试样的比热容。
结果与讨论:在进行实验后,我们得到了一系列试样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试样的比热容,并进一步分析热传导的特性。
在分析结果时,我们需要首先考虑误差来源。
误差可能来自于温度计的精度、热电偶的灵敏度以及环境因素的干扰等。
在日常实验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这些误差。
例如,使用更精确的温度计器,确保热电偶与试样接触良好,并尽量避免外界干扰。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试样的比热容,并与已知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已知数据吻合度较高,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比较可信。
如果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我们需要审查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找出可能的误差来源,以便在后续实验中进行修正。
另外,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金属材料的比热容,从中找出物质的热传导特性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专题:比热容热值实验探究1. 赵越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洒精灯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 水和煤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 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 汁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两条即可)(1) _____(2)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 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 )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中小明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 长短。
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 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 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_______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 L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 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 (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时间/ min 01 ' 23 4 5 6水的温度/C 25 26 27 28 29 30 31煤油的温度/C25 27 29 31 33 35 372个、铁架台等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1) 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 有关。
(2) 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1) 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6•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
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各盛80C的热水1.5kg ,瓶内各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C水=4.2 x 103J/(kg •C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 保温性能较好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经过160min ,包羽绒瓶中的热水向外界放出了 _______________ J 的热量;(3) 从表中水温变化的快慢情况分析,瓶中热水放热的规律是7. 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 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 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 A 、B 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 14所示。
给A 、B 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 i 和S ,后闭合S3, —段时间后,断开 S 。
”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 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 _______________ 。
通过观察,发现A 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 则 ____________ 液体比热容大。
⑵小明将装有A 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 C 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 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 D 液体的烧 瓶。
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
他“先闭合 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 S i ,同时记下C 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 t 。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 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 2。
”因为 ___________ 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 ___________ 液体比热容小。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 •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⑴ 步骤A 存在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 C ,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步骤B 和 D 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S i 和S ,后闭合S 3,发现C H 149•小王学习燃料的热值之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燃具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由下而上” / “由上而下”).\(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让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J/kg。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_____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小东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知识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杯中水的温度(如下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东在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煤油和菜籽油在相同时间内燃烧的______ 、火焰的大小、烧杯、 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间。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
(3)小东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实验结束后再用天平测出油灯中剩下燃料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禾U用公式Q吸=cm^t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
他想通过这些数据,再根据公式q=Q/m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为什么?11. 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下表.(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 ;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C,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 J,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 x 103J/(kg 「C )](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人煤油)。
初温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的水和煤油(p水〉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__ 吸热能力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参考答案:1. (1)a (2)减小,沸点;(门和間屢址的同种物欣.升高相同的温AL麻收的然議是梱同的;(2 )|fl何虜fit的不同种物贞.卅庇相同的温墮.吸收的蟆皑足干冋的;|阳施冋肮fit的何种狗质.谢度升岛帶性商"吸收的热R笆多;14}不同物喷,吸收相同菸质,比热嘗大的廻班哑比力・比热祎小的温復变比衣:("X种物毁.昵临的热谯与质世和升冉温匮蒸积的比值为宣值/温度计,相同的;4. (1)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相同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沙子温度升高的更多(3)通过比较被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5. (1)吸收的热量(的多少)(2)大于(3)沙子(4)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导热性能不好/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没有用搅拌棒搅动。
6. 方法:用湿毛巾擦席子或在地板、地坝上洒一些水。
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有致冷作用。
7•⑴ 质量⑵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或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或加热的时间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