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93
涂层烘干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涂层烘干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b103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b.png)
涂层烘干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引言涂层烘干室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业中,如汽车、机械、电子、电器等行业。
在进行烘干涂层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若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生产设备损毁等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正常进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一、涂层烘干室作业前准备1.在作业前,需要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指标均正常。
2.工作区域需要进行清理,确保场地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混杂进入设备。
3.各种材料、设备、工具应保持合适的状态,确保其符合作业要求。
4.架设好安全警示牌,标志出危险区域并进行标记。
二、操作规程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拿取非操作人员的工具,严禁不按规程操作。
2.在进行作业前,需要对个人与设备做好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防护服、戴好口罩、佩戴头盔和手套等。
3.涂层烘干室有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因此在进行清洗、维护或检修等操作时,需要关闭相应的设备、切断供电和气源等,确保安全。
4.在涂料喷洒时需要注意保持距离以防止喷洒出的涂料飞溅,造成意外伤害。
5.维护和清洗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切勿擅自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6.涂层烘干室内不得进行大声喧哗、打闹和吸烟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7.在进行烘干作业时,需要确保门窗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外部杂物和人员进入室内。
8.烘干室内使用设备时,需要遵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拆卸、更改设备。
9.在烘干室停止使用的情况下,需要将室内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并将室门上锁,确保设备和物品的安全。
10.若发现设备故障或工具破损,请立即停止使用并保留现场,等待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三、突发情况处理1.若突然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出入口和设备,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若扑灭不了火请迅速报警。
2.若有人员受伤或动员应急救援,请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拨打120或者联系企业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处理。
3.在处理突发情况之前,应先确保自身安全,对周围环境和人员进行评估,确定最安全的处置方法。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f9e053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7.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1、操作者必须按照涂层烘干室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改变涂层烘干室的功能,杜绝违规操作和使用。
2、涂层烘干室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制定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以燃烧气体作为热源和烘干时会产生易燃、易爆的气体和粉尘的涂层烘干室必须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仪和超温报警仪。
4、涂层烘干室的通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必须连锁;且连锁装置必须达到以下效果:启动前应做预通风5分钟,预通风结束后才允许启动加热器,关闭时,应在加热器关闭5-10分钟后,才能停止风机运行。
5、涂层烘干室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检测,并将检查和检测记录存档。
6、所有涂层烘干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实行企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
7、涂层烘干室所有电器应是防爆电器,并应静电保护接地。
8、空气循环系统及送风、排风系统中所使用的风机,必须设有防止火花产生的可靠措施。
9、烘干室内排气口位置应设在可燃气体浓度最高的区域。
10、每台烘干室宜单独设置废气排气管道,并应引出室外,不宜与其他设备共用排气管道。
11、人工装挂工件的大型间歇式烘干室,应设置安全门或室内发讯机构,防止误将工作人员关在室内。
12、喷漆室内不得设置加热装置兼作烘干室。
13、烘干室宜设置泄压装置。
每立方米烘干室工作容积宜设置0.05~0.22㎡的泄压面积。
泄压装置的泄压面设置不应朝向工人操作区域。
14、烘干室附近应采取防火的可靠措施,配备灭火装置或设置扑救火灾的消防器材。
15、大型烘干室的排气管道上应设防火阀,当烘干室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关闭阀门,同时使循环风机和排气风机自动停止工作。
16、严禁烘干室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7、烘干室所在作业场所严禁动用明火;确需动用明火时,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并落实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18、涂层烘干室使用单位应当在涂层烘干室的生产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或作业现场的显眼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害告知。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93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93](https://img.taocdn.com/s3/m/7d1e78d8ba0d4a7303763a25.png)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喷漆室的通用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喷漆室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
2 引用标准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4053.1固定式钢直梯GB4053.2固定式钢斜梯GB4053.3工业固定式防护栏杆GB4053.4工业固定式钢平台GB4385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通风净化GB7231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1236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J4工业企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3.1 喷漆室 spray booth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具有良好机械通风和照明设备的、专门用于喷涂涂料的房间或围护结构体。
室内气流组织能防止漆雾、溶剂蒸气向外逸散,并使其集中安全引入排风系统。
3.2 控制风速 control speed of flow在操作人员呼吸带高度上与主气流垂直的断面平均风速。
3.3 干扰气流 irregular flow影响控制风速的一切气流,如工件和操作人员移动时产生的气流、车间穿堂风和门窗隙缝形成的气流等。
4 通风排毒4.1 控制风速4.1.1 喷漆室内部为涂漆区,必须设置通风系统,其控制风速应按下表规定采用。
喷漆室的控制风速注:大型喷漆室一般为完全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在室体内操作,同时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中小型喷漆室一般为半封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面对敞开面在室体外操作,仅设置排风系统。
4.1.2 专门喷涂含铅或铬等涂料的喷漆室,控制风速应适当增大。
4.2 冬季送风温度大型喷漆室除必须配置排风系统外,还应配置送风系统,冬季送风温度不得低于12℃。
4.3 最高容许浓度喷漆室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作业人员呼吸带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GB6514表2的规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d1c187cb7360b4c2f3f6448.png)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6-10批准1994-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喷漆室的通用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喷漆室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
2 引用标准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2 固定式钢斜梯GB 4053.3 工业固定式防护栏杆GB 4053.4 工业固定式钢平台GB 4385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 651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通风净化GB 7231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 1236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J 4 工业企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3.1 喷漆室spray booth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具有良好机械通风和照明设备的、专门用于喷涂涂料的房间或围护结构体。
室内气流组织能防止漆雾、溶剂蒸气向外逸散,并使其集中安全引入排风系统。
3.2 控制风速control speed of flow在操作人员呼吸带高度上与主气流垂直的断面平均风速。
3.3 干扰气流irregular flow影响控制风速的一切气流,如工件和操作人员移动时产生的气流、车间穿堂风和门窗隙缝形成的气流等。
4 通风排毒4.1 控制风速4.1.1 喷漆室内部为涂漆区,必须设置通风系统,其控制风速应按下表规定采用。
注:大型喷漆室一般为完全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在室体内操作,同时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中小型喷漆室一般为半封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面对敞开面在室体外操作,仅设置排风系统。
4.1.2 专门喷涂含铅或铬等涂料的喷漆室,控制风速应适当增大。
4.2 冬季送风温度大型喷漆室除必须配置排风系统外,还应配置送风系统,冬季送风温度不得低于12℃。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0cf97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3.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涂层烘干室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它的作用是将涂在产品表面的涂层加热固化,达到保护产品、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效果。
然而,涂层烘干室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就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要求做一些简要介绍。
一、人员培训涂层烘干室属于高温、高压等高危作业环境,对于涉及到涂、烘、冷处理等环节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注意事项、作业流程及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说明、烘干温度的控制、事故处理等。
为了确保培训内容能够被操作人员理解并遵守,应当定期进行考核,同时操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二、技术保障涂层烘干室内的涂层和底材经过加热固化后,需要进行冷却。
为了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有稳定、高效的冷却设备,如冷却水系统等。
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跟踪监控和及时维护,以确保设备能够长期运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设备安全保障涂层烘干室可视为一个高风险的环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因此,在设计设备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预防:涂层烘干室内的涂料、底材等易燃物品,需要安装火灾预警系统和灭火设备,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2. 安全环境控制:为确保涂料和底材不会挥发出毒性气体,要设置适当的通风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
同时,涂层烘干室内应配备可靠的照明和紧急停机装置。
3. 安全监控:涂层烘干室内设有燃气、电气等危险设备,需要设置可靠的监控系统,以及紧急救援设备,如呼吸器、毒气探测器等。
定期维护设备并进行安全演练,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
四、人员安全保障为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严格的穿着要求: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手套、鞋等防护用品,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外部物体对身体的伤害。
2. 机械安全防护:为了防止机械设备压伤或夹伤人员,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隔离栅栏、安全门、紧急停机装置等。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https://img.taocdn.com/s3/m/5ce5e9c3f46527d3240ce0c5.png)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2007代替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Safety code for painting-Safetyrules for paint drying oven 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结构要求5防火、防爆6设计7安装8检验9安全运行及检修附录A(规范性附录)溶剂型涂料涂层烘干室新鲜空气量计算附录B(规范性附录)烘干室铭牌中应注明的安全技术项目附录C(资料性附录)溶剂蒸气特性表前言本标准除第1、2、3章外,其余的条款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发布的共有12项:——GB6514-1995《除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一,是该标准体系中针对涂层烘干室的一项通用安全技术标准,与本标准系列中的其他标准相配套,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协调一致。
本标准是对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的首次修订。
涂层烘干室的安全技术要求
![涂层烘干室的安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fd5a1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3.png)
涂层烘干室的安全技术要求一、安全通风1.在烘干过程中,烘干室内含有可燃气体(或粉末)时,烘干室必须设置安全通风装置。
空气循环系统及送风、排风系统中所使用的风机,必须设有防止火花产生的可靠措施。
2.烘干室内可燃气体最高体积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25%。
空气中粉末最大含量不应超过爆炸极限浓度的50%。
3.烘干室内排气口位置应设在可燃气体浓度最高的区域。
4.每台烘干室宜单独设置废气排气管道,不宜与其他设备共用排气管道。
5.烘干室的安全通风系统不宜使用自然通风。
6.排气管道上装设余热回收换热器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凝结物堵塞废气排气系统。
7.排气管道和检修口应保持良好的气密性。
8.烘干室设置空气循环系统时,应使室内的可燃气体不产生积聚。
9.直接燃烧加热的烘干室,其空气循环系统的体积流量应不少于加热系统燃烧产物体积流量的10倍。
二、加热器设置1.烘干室内宜使用足够强度的加热器,如使用易碎加热元件,室内应有防护装置,防止因机械损伤引起的火灾及触电事故。
2.加热器表面温度间歇式烘干室,当设置不同的安全设备时,加热器表面温度应分别符合以下要求:a)未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时,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引燃温度的80%;b)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时,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c)除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外,安全通风系统的排气使用专用风机并与加热系统联锁的情况下,加热器表面温度允许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
3.连续式烘干室的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但具有下列安全措施之一的除外:a)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b)敞开面积大的辐射加热烘干室,采用不使爆炸性气体积聚的有效通风措施,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及设备故障和误操作的非正常工作时,工作空间的气体都不形成爆炸浓度。
4.喷漆室内不得设置加热装置兼作烘干室。
三、控制与联锁1.烘干室应设置温度自动控制及超温报警装置。
2.需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的烘干室,宜优先使用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直接监测爆炸危险浓度;也可使用设备的故障监测装置,间接地进行监测。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范本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2c008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9.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涂层烘干室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健康,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管理要求。
第二条涂层烘干室是指用于对涂层进行加热干燥的设备,包括烘干室本体、加热系统、送风系统、控制系统等。
第三条涂层烘干室的使用单位(以下简称“本单位”)应当根据本要求制定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管理,做好涂层烘干室的安全工作。
第二章职责和义务第四条本单位涂层烘干室的使用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熟悉涂层烘干室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了解涂层烘干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配置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员,负责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督涂层烘干室的使用人员履行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六条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相应的安全管理证书。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进行涂层烘干室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消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本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涂层烘干室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相关情况。
第九条本单位的使用人员和安全管理员应当参加涂层烘干室的安全培训,了解涂层烘干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涂层烘干室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一条涂层烘干室应当安装可靠的防爆装置,防止涂料蒸发引发爆炸事故。
第十二条涂层烘干室应当配备灭火器材,并设立明显的灭火器材标识。
第十三条涂层烘干室应当安装可靠的排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防止有害气体堆积。
第十四条涂层烘干室应当安装温度监测设备,及时发现温度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十五条涂层烘干室应当设置防护设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第十六条涂层烘干室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保持室内的清洁和整洁。
第十七条涂层烘干室应当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流程,确保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https://img.taocdn.com/s3/m/55ab994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3.png)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引言本文档根据国家标准GB(具体编号需根据实际标准填写),旨在提供涂装作业中涂层烘干室的安全技术规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涂层烘干室的正常运行。
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适用范围阐述本规程的制定目的,以及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涂层烘干室和涂装作业。
1.2 安全原则概述涂装作业中烘干室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烘干室设计和建造要求2.1 设计标准详细说明烘干室设计应遵循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2.2 结构和材料规定烘干室的结构设计、所用材料及其防火、隔热等要求。
2.3 通风系统阐述烘干室内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空气流动、排风和温度控制等。
第三章:烘干室操作安全3.1 操作规程制定烘干室操作的具体规程,包括启动、运行和关闭烘干室的步骤。
3.2 温度控制详细说明烘干室内的温度控制要求和安全措施。
3.3 紧急停机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安全地停机和撤离人员。
第四章:烘干室维护与检查4.1 日常维护列出烘干室日常维护的检查项目和维护周期。
4.2 定期检查详细说明烘干室定期检查的内容和频率。
4.3 故障处理提供烘干室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流程和安全措施。
第五章:安全防护与个人防护装备5.1 安全防护设施描述烘干室应配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如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5.2 个人防护装备规定操作人员在烘干室内工作时应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六章: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6.1 事故预防措施列出预防烘干室安全事故的措施,如防火、防爆、防毒等。
6.2 应急预案制定烘干室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等情况的应急响应。
6.3 事故报告规定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流程和责任人。
第七章:培训与教育7.1 安全培训要求对烘干室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7.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章:附录8.1 相关标准和规范列出与烘干室安全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 整理版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 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d232fef01dc281e53af0be.png)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喷漆室的通用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喷漆室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
2 引用标准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2 固定式钢斜梯GB 4053.3 工业固定式防护栏杆GB 4053.4 工业固定式钢平台GB 4385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 651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通风净化GB 7231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 1236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J 4 工业企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3.1 喷漆室 spray booth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具有良好机械通风和照明设备的、专门用于喷涂涂料的房间或围护结构体。
室内气流组织能防止漆雾、溶剂蒸气向外逸散,并使其集中安全引入排风系统。
3.2 控制风速 control speed of flow在操作人员呼吸带高度上与主气流垂直的断面平均风速。
3.3 干扰气流 irregular flow影响控制风速的一切气流,如工件和操作人员移动时产生的气流、车间穿堂风和门窗隙缝形成的气流等。
4 通风排毒4.1 控制风速4.1.1 喷漆室内部为涂漆区,必须设置通风系统,其控制风速应按下表规定采用。
喷漆室的控制风速注:大型喷漆室一般为完全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在室体内操作,同时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中小型喷漆室一般为半封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面对敞开面在室体外操作,仅设置排风系统。
4.1.2 专门喷涂含铅或铬等涂料的喷漆室,控制风速应适当增大。
4.2 冬季送风温度大型喷漆室除必须配置排风系统外,还应配置送风系统,冬季送风温度不得低于12℃。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a420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7.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涂层烘干室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包括经营者、负责人和使用人员等。
第三条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第四条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负责制定、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涂层烘干室的安全工作。
第五条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章项目管理第六条涂层烘干室的设计、施工、安装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涂层烘干室的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第七条涂层烘干室应设置相应的防火、防爆、排风设备。
并且设立消防器材和应急通道。
第八条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底蕴,通过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才能上岗。
第九条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条涂层烘干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涂层烘干室的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设备,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禁止未经许可私自擅自改动设备的结构和参数。
第三章安全监测第十二条涂层烘干室应定期进行安全监测,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安全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热释放、烟雾产生、爆燃、电气设备故障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安全监测应及时记录,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意见和计划,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五条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时,涂层烘干室的使用人员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根据涂层烘干室的应急预案进行逃生和灭火。
第十六条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指挥和组织应急救援,及时疏散人员,并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进行灭火、防护等工作。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547fc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7.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涂层烘干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涂层行业的设备,用于干燥涂层材料,提高涂层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由于其涉及到高温、化学药品等安全风险,对于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探讨。
一、设备安全要求:1. 设备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经过合格的设计单位设计、制造。
2.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承受涂层烘干过程中的高温环境,不发生形变、老化等情况。
3. 设备应采用防爆措施,包括防爆电器设备、防爆照明设备等,确保在涂层烘干室中不发生爆炸事故。
4. 设备应具备防止严重泄漏的措施,如防爆门、安全阀等,确保涂层烘干室内的化学药品不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5. 设备必须有完善的漏电保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人员安全要求:1. 涂层烘干室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熟悉涂层烘干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
2. 涂层烘干室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3. 操作人员在操作涂层烘干室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不能擅自改变设备参数和操作条件。
4. 涂层烘干室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 涂层烘干室的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体检,保证身体健康,不患职业病。
三、化学药品管理要求:1. 涂层烘干室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得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化学药品。
2. 化学药品的储存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如分类存放、标识清晰等,以免发生混淆使用或泄漏事故。
3. 化学药品的供应商必须具备合法资质,供应的产品必须有详细的质量安全保证和使用说明书。
4. 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药品,如致癌物、毒性物质等,必要时要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5. 定期检查化学药品的存放情况,确保储存过程中不发生泄露、腐蚀等情况。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https://img.taocdn.com/s3/m/83a8f5adeefdc8d377ee3220.png)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1-23发布2006-09-01实施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八。
本标准本次修订部分采用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 33:2000《易燃和可燃材料的喷涂应用标准》,与NFPA 33:2000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 14444—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与GB 1444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为了更加明确和保持前后一致,增加了新的定义。
b)新增“电气设备和点火源”一章,详细规定了2区爆炸危险区域的空间距离。
c)新增喷漆室的排风量须同时保证达到所喷溶剂燃烧极限下限值(lower flammable limit,即LFL)25%的规定,并列出计算该风量的公式、有关溶剂LFL值表和计算示例。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https://img.taocdn.com/s3/m/d65fc09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d.png)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2007代替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Safety code for painting-Safety rules for paint drying oven 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结构要求5防火、防爆6设计7安装8检验9安全运行及检修附录A(规范性附录)溶剂型涂料涂层烘干室新鲜空气量计算附录B(规范性附录)烘干室铭牌中应注明的安全技术项目附录C(资料性附录)溶剂蒸气特性表前言本标准除第1、2、3章外,其余的条款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发布的共有12项:——GB6514-1995《除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一,是该标准体系中针对涂层烘干室的一项通用安全技术标准,与本标准系列中的其他标准相配套,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协调一致。
本标准是对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的首次修订。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d784f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a.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一、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目标:1.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预防和减少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避免财产损失。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生产安全。
二、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职责和义务1.1 涂层烘干室经理负责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整体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培训和推广安全知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落实相关安全规程。
1.2 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工作、违规操作和忽视安全问题。
1.3 每位工作人员都有权对存在的危险或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及时报告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配合上级处理。
1.4 监督人员应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安全设施和装备2.1 涂层烘干室应按照相关规定,装设合适的警示标志牌、安全标识和指示标识。
2.2 安装可用的消防设施和防火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2.3 确保涂层烘干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
3. 安全操作规程3.1 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涂层烘干机的操作技术和相关安全知识。
3.2 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规定的防护装备,包括头盔、护目镜、耳塞等。
3.3 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禁止违规操作、乱扔废弃物和私自改动设备。
3.4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事故应急预案4.1 根据涂层烘干室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4.2 安排专人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演练,保障人员及时疏散和安全撤离。
4.3 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对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5. 安全检查和监督5.1 涂层烘干室应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5.2 安排专门人员对涂层烘干室进行定期检查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3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安全隐患能够及时消除。
6. 安全教育和培训6.1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
![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b118de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8.png)
涂料干燥室安全管理要求
1管理机构和人员
1.1组织设置和人员配置
使用涂料干燥室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涂料干燥室的安全负全责。
涂层烘干室的使用单位,涂料干燥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1.2基本岗位要求
涂层烘干室操作人员,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专项安全操作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作业。
1.3操作员培训
使用干燥室的单位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定期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培训,保证烘干室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涂层烘干室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2安全管理体系
2.1岗位责任制
烘房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应当包括但不限于:
——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烘房、车间岗位责任制;
——涂层烘干室专职/兼职经理岗位责任制;
——涂料干燥室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2.2规章制度
涂料干燥室的规章制度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应当包括但不限于:
——维护系统;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定期检查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交接班制度;
——事故报告系统。
2024年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
![2024年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f778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4.png)
2024年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涂层烘干室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油漆涂层、橡胶和塑料等工业生产过程中。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制定并执行一套涂层烘干室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草案,供参考使用。
一、基本要求1.1 安全第一:安全重于一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生产效益为代价来牺牲安全。
1.2 法律法规:涂层烘干室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1.3 责任制:确保每位员工都对其个人安全和团队的安全工作负责。
二、安全管理制度2.1 安全责任2.1.1 领导责任:生产经理或设备主管负责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1.2 个人责任:每位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2 培训和教育2.2.1 入职培训:每位员工必须接受涂层烘干室相关安全培训,在了解设备和工作环境风险的基础上,培养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2.2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应急处理和遇险逃生的能力。
2.3 设备管理2.3.1 设备检测:涂层烘干室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2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
2.3.3 应急设备:涂层烘干室必须配备适当的灭火设备和紧急逃生设备。
2.4 作业安全2.4.1 作业程序:制定涂层烘干室的作业程序,并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2.4.2 作业许可:设立作业许可制度,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并授权其进行作业。
2.4.3 作业监督:对涂层烘干室的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2.5 应急处理2.5.1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疏散计划。
2.5.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培养员工的应急处理和逃生能力。
2.5.3 事故记录: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改进。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93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93](https://img.taocdn.com/s3/m/8356d22b6c85ec3a87c2c58b.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装作业涂层烘干室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作业涂层的干燥、固化用烘干室。
2 引用标准GB2900.35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J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3.1 引燃温度 ignition temperature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试验时,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3.2 烘干室安全通风 safety ventilation of drying oven烘干室内控制可燃气体(或粉末)浓度的专用通风,其中包括:供给适量的新鲜空气;将废气排至适当区域;组织合理的空气循环气流。
用以保证烘干室内任何部位在任何工作状态下可燃气体(或粉末)的浓度都低于爆炸下限。
3.3 直接燃烧加热 direct-fired烘干室加热系统的燃烧产物进入其工作空间,并直接地接触和加热工件。
3.4 间接燃烧加热indirect-fired烘干室加热系统的燃烧产物与其工作空间气密地隔开,并间接地加热工件。
3.5 空气循环系统air recirculation system有组织地将烘干室工作空间的空气抽出并送回的整套装置,用以满足工件对流加热的要求和避免室内空气中可燃物集聚。
3.6 间歇式烘干室 batch process oven间歇地装入工件并周期地进行干燥、固化作业的烘干室。
3.7 连续式烘干室 continuous process oven均衡地装入工件并连续地进行干燥、固化作业的烘干室。
4 爆炸危险区域4.1 烘干室内部及周围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类别、等级和范围,应按第4.2~4.6条规定确定。
涂层烘干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涂层烘干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96ff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3.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的订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据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完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条责任归属企业负责人承当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级主管部门和具体岗位人员负责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工作,相关人员有权对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章安全制度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1.企业负责人对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总体责任,要乐观关注安全生产工作,订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制度和管理制度。
2.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好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订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必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涂层烘干室的操作人员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并及时上报安全隐患、事故和紧急情况。
第五条安全设施管理1.涂层烘干室必需配置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可用。
2.涂层烘干室内应明确标识出紧急出口、不安全区域等安全标识,以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获得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六条作业流程管理1.涂层烘干室的作业流程必需符合安全规范,操作人员必需熟识并遵守相关的作业规程和操作流程。
2.涂层烘干室的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需经过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和资质,未经培训和考核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3.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作业计划,确保操作安全,避开发生事故。
第七条安全意识培养1.企业负责人要重视安全思想教育,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
2.涂层烘干室的操作人员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本领和事故处理本领。
3.涂层烘干室要设置安全宣传栏,发布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和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容,提示员工关注和学习相关知识。
涂层烘干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涂层烘干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dad92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a.png)
涂层烘干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规范涂层烘干室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涂层烘干室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员工在涂层烘干室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保证安全生产。
第四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负有涂层烘干室的安全责任,必须建立健全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当依法购买涂层烘干室必要的安全生产保险,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赔付。
第二章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第六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建立完善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涂层烘干室的安全方案、安全生产标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等。
第七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涂层烘干室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及时消除。
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九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第十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制定健全涂层烘干室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涂层烘干室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责任第十一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切实履行涂层烘干室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涂层烘干室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组织。
第十二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加强对涂层烘干室的日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四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涂层烘干室的所有人、经营者、管理者应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装作业涂层烘干室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作业涂层的干燥、固化用烘干室。
2 引用标准GB2900.35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J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3.1 引燃温度 ignition temperature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试验时,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3.2 烘干室安全通风 safety ventilation of drying oven烘干室内控制可燃气体(或粉末)浓度的专用通风,其中包括:供给适量的新鲜空气;将废气排至适当区域;组织合理的空气循环气流。
用以保证烘干室内任何部位在任何工作状态下可燃气体(或粉末)的浓度都低于爆炸下限。
3.3 直接燃烧加热 direct-fired烘干室加热系统的燃烧产物进入其工作空间,并直接地接触和加热工件。
3.4 间接燃烧加热indirect-fired烘干室加热系统的燃烧产物与其工作空间气密地隔开,并间接地加热工件。
3.5 空气循环系统air recirculation system有组织地将烘干室工作空间的空气抽出并送回的整套装置,用以满足工件对流加热的要求和避免室内空气中可燃物集聚。
3.6 间歇式烘干室 batch process oven间歇地装入工件并周期地进行干燥、固化作业的烘干室。
3.7 连续式烘干室 continuous process oven均衡地装入工件并连续地进行干燥、固化作业的烘干室。
4 爆炸危险区域4.1 烘干室内部及周围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类别、等级和范围,应按第4.2~4.6条规定确定。
4.2 烘干室内工件涂层在干燥、固化过程中释放易燃、可燃蒸气或气体时,其工作空间应为爆炸危险区,符合第5章结构要求时为2区。
4.3 粉末涂料涂层熔融、固化用的烘干室,其工作空间应为爆炸危险区,等级为1区。
但当熔融、固化过程中释放大量易燃和可燃气体时,其工作空间则按第4.2条确定爆炸危险区。
4.4 符合第4.2条或4.3条规定的烘干室,其装料门的水平和垂直方向3m范围内,应为爆炸危险区,该区的类别和等级与烘干室工作空间相同。
4.5 烘干室周围的地坑与爆炸危险区连通时,其爆炸危险区的划分应按GBJ58中有关规定确定。
4.6 设置在非爆炸危险区的烘干室,除按第4.4及4.5条确定为爆炸危险区的部位外,烘干室周围的其他区域均为非爆炸危险区。
5 结构5.1 安全通风5.1.1 在烘干过程中,烘干室内含有挥发的溶剂或悬浮的粉末时,烘干室须设置安全通风装置。
5.1.2 烘干室内可燃气体最高体积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25%。
空气中粉末最大含量不应超过爆炸下限浓度的50%。
5.1.3 各种类型及工作温度的烘干室,5.1.4 溶剂型涂料涂层烘干室可按附录A(补充件)的计算方法确定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5.1.5 当确定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时,应用带入烘干室内溶剂量的实测值。
当已有经验数据时,也可用估算法确定带入烘干室的溶剂量。
5.1.6 烘干室内排气口位置应设在可燃气体浓度最高的区域。
5.1.7 每台烘干室宜单独设置废气排放管道,不宜与其他设备共用排放管道。
5.1.8 多区的烘干室,允许设一个废气排放总管,但烘干室在各种工作状态下,各支管的排气量不得低于设计值。
5.1.9 烘干室的安全通风系统不宜使用自然通风。
5.1.10 排气管道上装设余热回收换热器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凝结物堵塞废气排气系统。
5.1.11 排气管道和检修口应保持良好的气密性。
5.2 加热系统5.2.1 加热器表面温度5.2.1.1 间歇式烘干室,当设置不同的安全设备时,其加热器表面温度应分别符合以下要求:a.未设置第5.4.2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时,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引燃温度(℃)的80%;b.设置第5.4.2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时,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c.除设置第5.4.2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外,安全通风系统的排气使用专用风机并与加热系统联锁的情况下,加热器表面温度允许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
5.2.1.2 连续式烘干室的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但具有下列安全措施之一者除外:a.设置第5.4.2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b.开敞面积大的辐射加热烘干室,采取不使爆炸性气体积聚的有效通风措施,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及设备故障和误操作的非正常工作时,工作空间的气体都不形成爆炸浓度。
5.2.2 加热器设置5.2.2.1 不得使涂料滴落在加热器表面上。
5.2.2.2 烘干室内宜使用有足够强度的加热器,如使用易碎加热元件,室内应有防护装置,防止因机械损伤引起的火灾及触电事故。
5.2.3 电加热系统5.2.3.1 烘干室工作区使用裸露电阻丝(带)做为加热元件时,应加防护措施,防止电气短路。
5.2.3.2 电加热器与金属支架间应有良好电气绝缘,其常温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
5.2.3.3 电加热器与导线的连接须保证良好接5.2.4 燃油及燃气加热系统5.2.4.1 燃料供给系统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
5.2.4.2 燃烧装置应符合工业用火焰炉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5.2.4.3 烘干室宜使用间接燃烧加热系统。
但在符合第5.2.4.4条规定情况下,也可使用直接燃烧加热系统。
5.2.4.4 当使用直接燃烧加热系统时,烘干室必须设置空气循环系统,循环空气流量应符合第5.3.2条要求。
如使用自动点火系统,则燃烧装置应安装火焰监测器,并使燃烧器熄火时能自动切断该燃烧器的燃料供给。
5.3 空气循环系统5.3.1 烘干室设置空气循环系统时,应使室内的可燃气体不产生积聚。
5.3.2 直接燃烧加热的烘干室,其空气循环系统的体积流量应不少于加热系统燃烧产物体积流量的10倍。
5.4 控制与联锁5.4.1 烘干室应设置温度自动控制及超温报警。
5.4.2 需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的烘干室,宜优先使用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直接监测爆炸危险浓度;也可使用设备的故障监测装置,间接地进行监测。
每种情况均应与加热系统联锁。
5.4.3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报警浓度及联锁浓度,应设定在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50%以内。
烘干室在这种情况下运行时,室内可燃气体浓度允许高于爆炸下限的25%。
5.4.4 烘干室控制系统的联锁,开机时应使循环风机及排气风机启动后,才能继续启动加热系统及工件输送系统;相反,停机时应使加热系统和工件输送系统关闭后,才能继续停止风机运行。
5.5 调节阀5.5.1 烘干室内使用空气流量调节阀时,在系统的正常调节范围内,应使安全通风系统能达到所需的风量。
5.5.2 烘干室的安全通风系统使用调节阀时,应设置阀门最小安全开度的限位装置。
5.6 泄压设施5.6.1 烘干室宜设置泄压装置。
5.6.2 每立方米烘干室工作容积宜设置0.05--0.22m2的泄压面积。
5.6.3 泄压装置移动部分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大于12.5kg/m2。
5.6.4 低结构强度的大型烘干室可利用设备上的开口、侧门及靠自重封严的轻型保温顶做为泄压面积。
5.7 风机与电机5.7.1 空气循环及排气系统中所使用的风机,必须设有防止火花产生的可靠措施。
5.7.2 烘干室使用的电动机,如设置在第4章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区内,则应按GB58规定选用防爆型。
5.8 电气设备5.8.1 烘干室应设置静电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
5.8.2 装有电器设备的烘干室,其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金属外壳的各部件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5.8.3 烘干室内部电气导线应有耐温绝缘层。
5.8.4 烘干室外部电气接线端应在防护罩。
5.8.5 烘干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J58的规定。
5.9 材料5.9.1 烘干室室体及其保温层均须使用非燃材料制造。
5.9.2 烘干室应有良好保温层,外壁表面温度不应高于室温15℃。
5.9.3 燃烧装置与烘干室之间的连接管道应使用非燃材料绝热,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70℃。
5.10 噪声控制5.10.1 烘干室的附属设备宜采用低噪声产品。
5.10.2 设备的整体设计应使工人操作区噪声符合GBJ87的规定。
5.11 其他5.11.1 人工装挂工件的大型间歇式烘干室,应设置安全门或室内发讯机构,防止误将工作人员关在室内。
5.11.2 喷漆室内不得设置加热装置兼作烘干室。
对于能保证下列各项要求的特殊设备,允许交替地进行喷漆及烘干作业:a.设备内部残留的漆渣能随时清理干净;b.加热器、电气设备及导线不接触漆雾;c.烘干室工作温度不超过60℃时;d.通风和加热系统分别符合第5.1.2条和5.2.1.1a条的规定。
5.11.3 距地面2m以上的操作及维修平台,周围应安装防护栏杆。
6 安装6.1 靠近涂漆区安装烘干室时,应按GB6514第8.2条要求设置车间通风系统。
6.2 当烘干室排气管道必须穿过有可燃材料组成的墙壁或屋面时,管道必须用非燃6.3 排气管道的设置应便于清理其中的可燃沉积物。
6.4 离地面2m以内的高温物体(超过70℃)应加防护措施,以免烫伤工作人员。
6.5 可燃气体浓度取样管道的内壁温度不得低于被检测气体的凝结温度。
6.6 烘干室泄压装置的泄压面不应朝向工人操作区域设置。
6.7 烘干室四周和顶部应留有安装、检测和维修的活动空间。
7 安全运行及维修7.1 使用烘干室时,必须具有安全操作规程,并悬挂在设备附近醒目位置。
7.2 烘干室用户应根据制造厂提出的使用说明书制订设备维护制度,并定期检修。
7.3 烘干室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操作。
7.4 烘干室启动前应做预通风,预通风排气体积不应少于烘干室容积的4倍。
预通风结束后,才允许启动加热器。
7.5 烘干室电加热器关闭5--10min后,方可关闭循环风机或排气风机。
7.6 烘干室因故障自动切断热源后,必须认真检查设备,在确认故障已经排除时,方可重新启动运行。
7.7 烘干室内部应保持清洁,随时清除室内漆渣和定期清除排气管内沉积物,以避免可燃物自燃引起的火灾。
8 废气处理8.1 烘干室排出的废气应符合环保部门规定的大气排放标准。
8.2 烘干室废气净化系统的安全要求,应参照GB6515中的有关规定。
符合TJ36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