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吡啶配体分步配位合成钌化合物的性能
四种三联吡啶钌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对比
四种三联吡啶钌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对比2016-07-08 13:00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四种电致化学发光的钌化合物结构式1990年,Leland等对Ru(bpy)32+与三丙胺(TPrA)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进行研究,开拓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Ru(bpy)32+-TPrAECL体系,并在药物分析、氨基酸分析、DNA探针、金属离子检测、电化学发光酶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遗憾的是,该检测体系中必须使用大大过量的TPrA(通常TPrA∶Ru(bpy)32+=1000000μmol·L-1∶1μmol·L-1),这是由TPrA自身氧化的不可逆性以及Ru(bpy)32+与TPrA之间发生的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决定的。
然而,TPrA在电极表面会发生自身氧化发光以及电解、淬灭等副反应,以Pt 电极为例,TPrA自身的氧化可以产生12%的背景干扰光(相对于使用Ru(bpy)32+时的ECL发光强度)。
这一背景干扰光的存在必然影响到ECL检测的信噪比、灵敏度以及最低检测限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根本上制约ECL检测应用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改变电极表面性能,调节体系的pH值及组成成分,采用不同的金属络合物,组建多核金属络合物体系,添加表面活性剂,在电极表面涂膜包覆标记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特别是2007年长春应化所Xu等利用二丁基乙醇胺代替三丙胺,使胺共反应物的用量由原来使用TPrA时的100000μmol·L-1降低到使用二丁基乙醇胺时的20000μmol·L-1。
但是,这些方法都只是单纯调节三联吡啶钌与共反应碱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Sun等利用酰胺键将TPrA分子引入到Ru(bpy)32+分子中,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分子内相互作用。
ECL检测表明,在2.5μmol·L-1钌标记物溶液中,三联吡啶钌与TPrA的分子内作用大于共混合体系中2.5μmol·L-1 Ru(bpy)32+与250μmol·L-1TPrA的分子间作用,也就是说,分子内作用的ECL效率高出分子间作用100倍以上。
三联吡啶类配合物制备与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研究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分析验证了各配合物的电致变色机理。结果表明:有机金属配合物是通过金属离子与配体间电荷迁移来实现电致变色的。
依据合成出来的配合物的不同性质,分别通过自由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出了各配合物的电致变色薄膜,并测试了薄膜的部分光学性质。以制得的配合物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材料、LiClO4/PMMA/PC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离子存储层和离子导电层制作了基于ITO玻璃的全固态器件,同时对器件进行了性能测试。
三联吡啶类配合物制备与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研究
三联吡啶基团因其具有吸电子的三齿配体结构,可以与不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不同的配合物,而具有了不同的颜色转化,成为了当前绿色光电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不同的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出了分别以芴基、苯基和三苯胺基取代三联吡啶类衍生物,并用合成出来的衍生物作为配体化合物与不同的金属离子配合,得到了13种目标配合物,并对合成出来的配合物结构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表征。
三吡啶钌化学式
三吡啶钌化学式
标题:三吡啶钌化学式及其应用领域
正文:
三吡啶钌(Trispyridine ruthenium)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18H12N3Ru],是由三个吡啶配体和一个钌原子组成的配合物。
这种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光电领域、催化反应中等许多方面展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首先,三吡啶钌化合物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其复杂的电子结构赋予了它在光催化、光电转换等方面的独特性能。
通过利用吡啶配体的共轭体系,三吡啶钌配合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可见光,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这为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水分解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其次,三吡啶钌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也显示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
由于钌原子的存在,这种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合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三吡啶钌配合物在有机合成
中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一系列重要化学反应的进行,如氧化反应、烯烃转移氢化等。
这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没有提供任何广告信息或涉及版权争议的内容。
文章标题和简介明确描述了主题,并与正文内容一致。
正文中没有出现任何敏感词或不良信息,且语句通顺、段落完整。
综上所述,三吡啶钌化学式的研究及其在光电领域、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其性质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联吡啶钌发光原理
三联吡啶钌发光原理三联吡啶钌是一种发光材料,其发光原理主要是通过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而产生的。
三联吡啶钌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光电器件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其结构、发光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三联吡啶钌的结构是由钌离子和三联吡啶配体组成的配合物,其结构稳定,能够在激发态下释放光。
在激发态下,钌离子的电子能级发生变化,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形成激发态的电子。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吸收了外界能量,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当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产生发光现象。
其次,三联吡啶钌发光的原理是通过荧光和磷光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荧光是指激发态的电子在短暂的停留后回到基态释放能量,产生短暂的发光现象。
而磷光是指激发态的电子在停留的时间较长,能够在停留期间与周围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长时间的发光现象。
这两种发光方式都是通过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而实现的。
三联吡啶钌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光电器件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标记方面,三联吡啶钌可以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细胞成像和蛋白质检测等领域。
在光电器件方面,三联吡啶钌可以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层,用于制备高效的有机发光器件。
在光催化方面,三联吡啶钌可以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水分解和有机物的光催化反应等。
综上所述,三联吡啶钌发光原理是通过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而实现的,其发光方式包括荧光和磷光两种方式。
三联吡啶钌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光电器件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三联吡啶钌的发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材料,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含空穴传输基团三联吡啶_2_2__省略_生物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收稿日期:2012-10-19。
收修改稿日期:2012-1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97106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金预研项目(S8111107001)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提升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1885012158)资助项目。
*通讯联系人。
E -mail :yhzhou2007@,yxzheng@含空穴传输基团三联吡啶(2,2′∶6′,2″-terpyridine)衍生物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周永慧*,1李俊1王正梅1王铖铖2李天一2张松2于明波1孙鹏1王丽丽1郑佑轩*,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2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南京210093)摘要:以2,2′∶6′,2″-三联吡啶(L1)为基础,通过引入不同的空穴传输基团合成了4′-咔唑基-2,2′∶6′,2″-三联吡啶(L2),4′-二苯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3),4′-二(4-叔丁基苯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4),4′-(N -苯基-1-萘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5),4′-(N -苯基-2-萘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6)5个N ,N ,N -三齿中性配体,然后以三氟乙酰噻吩丙酮(HTTA)作为第一配体合成了6种铕配合物。
在369~373nm 激发条件下,配合物都表现出铕离子5D 0-7F J (J =0,1,2,3,4)的特征发射。
引入不同的空穴传输基团后,在铕离子的周围形成了“光吸收天线”(light -harvesting antenna),不仅扩大了配合物吸收光能的范围、增强了配合物的吸收强度,而且提高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其中含有咔唑基团的配合物具有最强的发光强度和最长的激发态寿命。
关键词:铕配合物;空穴传输基团;荧光;寿命中图分类号:O614.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61(2013)04-0701-08DOI :10.3969/j.issn.1001-4861.2013.00.135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ropium 髥Complexes Based on 2,2′:6′,2″-Terpyridine Derivatives with Hole Transport MoietiesZHOU Yong -Hui *,1LI Jun 1WANG Zheng -Mei 1WANG Cheng -Cheng 2LI Tian -Yi 2ZHANG Song 2YU Ming -Bo 1SUN Peng 1WANG Li -Li 1ZHENG You -Xuan *,2(1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Nanjing National Laboratory of Microstructures,School of Chemistryand Chem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2,2′∶6′,2″-terpyridine (L1),five N ,N ,N -tridentate ligands,namely 4′-carbazol -9-yl -2,2′∶6′,2″-terpyridine (L2),4′-di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3),4′-bis (4-tert -butyl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4),4′-(1-naphthalenyl -N -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5),4′-(2-naphthalenyl -N -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6),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Employing 2-thenoyltrifluoroacetone (HTTA)and L1-L6as the sensitizing ligands,a series of europium 髥complexes (Eu (TTA)3L1-Eu (TTA)3L6)have been obtained.All the europium 髥complexes show red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of Eu 髥5D 0-7F J (J =0,1,2,3,4).The introduction of hole transport moieties improves the UV -Vis absorption and luminescence intensities of the europium 髥complexes,and the carbazole containing complex Eu(TTA)3L2exhibits the highest intensity and longest lifetime.Key words :europium complex;hole transport moiety;luminescence,lifetime第29卷第4期2013年4月Vol .29No .4701-708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第29卷无机化学学报稀土有机配合物既有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颜色纯正的特点,又有有机发光配合物所需激发能量低、荧光效率高等优点,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
联三吡啶配体组装及其金属配合物性能_苑嗣纯
Yuan Sichun1 ,2 3 3 Chen Haibo2 Wang Huichuan1 3 3 (1. Department of Fundamental Science , Beijing University 206 , China ;
Key words terpyridine ligands ; assembly ;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 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Mononuclear metal complexes 2. 1 Assembly strategi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摘 要 金属2配体间的配位作用是超分子化学中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之一 ,寡聚吡啶配体可以与许多过 渡金属离子配位 ,形成具有独特磁 、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因此联三吡啶配体过渡金属配 合物性能研究引起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系统综述了联三吡啶配体及其衍生物的组装策略及其过渡金属 配合物的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能 ,包括单极 、二极及多极配体以及由这类配体组装得到的各种拓扑结构的单 核 、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 ,如线型金属寡聚物 、金属聚合物 、金属大环化合物 、有机金属树枝状化合物等 ,并介 绍这些配合物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前景 。
关键词 联三吡啶配体 组装 过渡金属配合物 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 O614. 8 ; O626.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2281X(2009) 1022132221
Assembly and Metal Complex Properties of Terpyridine Ligands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合成:
1. 三联吡啶的合成:首先,通过合成三联吡啶的前体化合物。
这可以通过将2-氯吡啶和2-氯烷基苄基氯化物在氨水存在下反应得到。
2. 氨基修饰:接下来,将氨基与三联吡啶的化合物反应,以在产物上引入氨基修饰。
这可以通过与过量的氨水在反应溶液中进行反应,或者使用氨基转移试剂(如氨基硼酸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来实现。
3. 钌配合物的合成:将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与钌前体配合物进行反应,以制备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通常使用钌前体和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进行摩尔比为1:1的反应,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反应。
4. 活化:最后,使用活化剂(例如,碳酸钯或硝酸银)对合成的钌配合物进行活化以得到最终产物。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合成步骤可能因反应条件和材料选择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合成之前,应仔细研究相关文献和合成方法,确保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1刖言配位化学早期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如今,配位化学在有机 化学与无机化学的交叉领域受到化学家门广泛的关注。
有机-金属配合物在气体分离、选择 性催化、药物运输和生物成像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日益成为化学研究的热点 领域[1-4]。
多联吡啶金属配合物在现代配位化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常见的多联吡 啶配体包括2,2'-二联吡啶(bpy )和2,2':6'2'-三联吡啶(tpy )(Fig. 1),Hosseini 就把bpy 称为“最广泛应用的配体” [5],与其类似的具有三配位点的tpy 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 研究同样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6-8]。
Fig 1.三联吡啶的三个吡啶环形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具有很强的 (7给电子能力,配合物中存在金属到配体的d 一 n *反馈成键作用,因而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均形成稳定结构的配 合物。
然而,三联吡啶金属络合物的特殊的氧化还原和光物理性质受其取代基电子效应的 影响。
因此,通过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三联吡啶金属络合物可用于荧光发光装置以及光电 开关等光化学领域[9-10]。
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不管是有色金属的测定还是作 为DNA 的螯合试剂,三联吡啶衍生物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11-12]。
2三联吡啶的合成研究进展正因为三联吡啶在许多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十分重 要。
三联吡啶的合成由来已久,早在 1932年,Morgan 就首次用吡啶在FeCR 存在下反应合成分离出了三联吡啶,并发现了三联吡啶与Fe ( II )的配合物[13]。
目前,合成三联吡啶terpyridine tpy的方法主要有成环法和交叉偶联法两种。
2.1成环法成环法中最常用的反应是Kr? hnke 缩合反应( Scheme 1)[14],首先2-乙酰基吡啶溴化得到化合物2, 2与吡啶反应生成吡啶溴盐3, 3与a 3■不饱和酮4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二酮5,在醋酸铵存在下进而关环得到三联吡啶。
新型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
合成了含有配体 44 (一 , 二 夕 甲基 苯基 吡 啶 )2 2: 2 一 联 吡 啶 , ,r 羧 基 一 ,' 联 吡 啶 以及 异 硫 氰 一 , 6,t t 4 4_ 二 2 2- 二
根 配 体 的 钌 ( 三 联 吡 啶 配 合 物 ( u1 .通 过 紫 外 可 见 吸 收 光 谱 、 Ⅱ) R 一) 发射 光谱 、 环 伏 安 、 质 辅 助 激 光 解 吸 电 离 一 循 基 时
p ep r d a d t e p r a e n h hot t e e t i c nv son pr e te w a i e tg e o—O— l c rc o er i op r is s nv s iatd. Ru一 dip a e s r 1 s l y d t ong M LCT ab or i s s pton be n 57 hi d 0 nm whih c wa f o a e or he ot ntal e of s a lg a l ng a e e s av r bl f t p e i us olr i ht t o er w v l ngt h. The
间飞行质谱 ( MAL I F MAS ) 及 元 素 分 析对 其 结 构 进 行 了 表 征 . 究 了该 配 合 物 作 为 光 敏 化 剂 制 备 的纳 米 D— TO — S以 研 晶 太 阳能 电 池 的 光 电 转 化 性 质 . 果 表 明 : (Ⅱ 三 联 吡 啶 配 合 物 在 5 0n 以 后 仍 有 较 强 的 金属 一 配体 电荷 转 移 结 钌 ) 7 m ( T) 吸 收 , 利 于 改 善 染 料 敏 化 纳米 晶 太 阳能 电池 对太 阳光 长 波 方 向 的 吸 收 . MI C 态 有 以其 作 为敏 化 剂 制备 电 池 , 其
三联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
三苯胺和三联吡啶都有很好的光电性能,在导师的指导下
,我已经合成了一系列三苯胺-三联吡啶衍生物类电致变色
材料,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三联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与 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电聚合物膜的电致变色特性
Absorbance
0.6
0V
1.0 V
1.05 V
0.5
1.08 V
1.10 V
1.12 V
三联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与 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版面设置
确定幻灯片页面布局
▲基本方法:
版面格式 增加幻灯片 移动﹑删除幻灯片 配色方案/背景填充
示例
三联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与 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课程内容
创建演示文稿 修饰幻灯片 幻灯片连接 放映设置和打印
三联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与 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版幻灯片修饰
文本(字体、字间距、横、竖、项目符号)
图形制作
基本图形运用 插入图片 图表运用(看差距用柱状图、看百分比用饼状图) 对象(声音或影视文件)
三联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与 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示例
三维效果
单击〔样式〕按钮,选择“三维设置”命令,即可打开“三维设置”工具 栏,栏上的每个按钮都有特定的功能 。
三联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与 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研究基础和前期工作
由于金属配合物型电致变色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 和热稳定性,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金属与配体电荷转 换(M→LCT)的效应。不同价态的金属及配体之间的 电荷转移可引起强光学对比变化、高的显色能力及低 电压启动能力。
本课题组已经在三联吡啶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的 制备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配合物。
在这种合成方法中,氨基基团的引入可以改变配合物的性质和性能,增强其在催化、光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首先,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需要选择合适的起始物质,常用的起始物质包括三联吡啶和氨基化合物。
通过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实现氨基基团的引入,从而合成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考虑反应条件的控制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催化剂、钌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率和选择性,从而实现高效合成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此外,合成过程中的纯化和结构表征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合适的纯化方法,可以提高合成产物的纯度,从而得到更高质量的产物。
结构表征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质谱、X射线衍射等,可以确定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催化领域,氨基基团的引入可以改变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在光电材料领域,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光电性能,可以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器件的制备。
总的来说,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高效合成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为催化、光电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三联吡啶钌分子式
三联吡啶钌分子式在化学领域中,三联吡啶钌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配位化合物。
它的分子式为[C12H9N3Ru],是由三联吡啶(C12H9N3)和钌(Ru)两部分组成。
三联吡啶钌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三联吡啶是一种多齿配体,它以氮原子作为受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由于其结构中的三个吡啶环,它可以同时与金属离子形成三个配位键,从而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这种多齿配体的结构使得三联吡啶钌在催化剂、荧光探针和光敏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次,三联吡啶钌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工具。
它在有机反应中可以催化多种复杂的化学转化,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羰基化反应等。
这些催化反应可以高效地进行,产率高且选择性好,对于有机合成的研究和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三联吡啶钌也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
它是一种荧光探针,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细胞成像和荧光传感。
通过与特定的目标分子结合,三联吡啶钌可以发出特定的荧光信号,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定量和定位分析。
这种荧光探针的应用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三联吡啶钌还可以作为光敏剂用于光动力疗法中。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光激发产生的活性氧物种杀灭癌细胞的方法。
三联吡啶钌作为一种有效的光敏剂,可以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产生活性氧物种,进而杀灭癌细胞。
这种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三联吡啶钌分子式为[C12H9N3Ru],在化学领域中具有多种重要应用。
它作为多齿配体、催化剂、荧光探针和光敏剂,对于有机合成、生物医学研究和肿瘤治疗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三联吡啶钌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配位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和应用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制备方法: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的制备方法较多,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的原料有三联吡啶(C5H4N—CH2—NH—CH2—C5H4N,简称tppa)、氯化钌(RuCl3)和六水合硝酸铵(NH4NO3•6H2O)。
将tppa和RuCl3按照3:1的摩尔比加入适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中,经过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在室温下缓慢滴加六水合硝酸铵溶液,并持续搅拌反应体系,反应时间为6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旋转蒸发的方式去除DMSO,并用乙醇洗涤产物,最后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
2.化学性质: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是一种具有绿色晶体的无机化合物。
它在溶解于水中时呈现出深绿色,热稳定性较好。
其分子式为[Ru(C5H4N—CH2—NH—CH2—C5H4N)Cl3]•6H2O,其中tppa为双吡啶基的胺类化合物。
其晶体结构为八面体型,其中钌离子被六个氯离子以及一个tppa配体配位。
3.应用: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具有多种应用前景。
(1)催化剂:将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用作催化剂,可以促进多种有机化学反应的进行,如氢化反应、氧化反应、羰基化反应等。
其具体应用包括催化有机物的加氢脱氢反应、不对称催化反应等。
(2)生物医学领域: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性质稳定,具有低毒性和可降解性,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用于将药物靶向输送到肿瘤细胞或特定组织中。
此外,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还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有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
(3)光敏化学:三联吡啶氯化钌六水合物在光敏化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光敏性和荧光性能,可以用于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CO2还原等反应。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摘要:
一、引言
二、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合成方法
1.合成过程概述
2.合成反应条件
3.合成反应机理
三、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应用
四、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三联吡啶钌是一种常用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催化、电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三联吡啶钌的一些性质和应用受到其结构和性质的限制,因此,对其进行修饰以改善其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合成方法
1.合成过程概述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合成过程主要分为两步。
首先,通过钌的氯化物和三联吡啶的反应,得到三联吡啶钌。
然后,通过加入氨基化合物,对三联吡啶钌进行氨基修饰。
2.合成反应条件
合成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通常需要在惰性气体下进行。
同时,需
要使用催化剂以提高反应的效率。
3.合成反应机理
合成反应的机理主要涉及到钌的氯化物和三联吡啶的反应,以及氨基化合物对三联吡啶钌的修饰。
具体的反应机理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反应物进行详细的研究。
三、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应用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在催化、电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得其在这些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催化、电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三联吡啶
4'-(2-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的合成作者:孟维玲指导老师:杨浩摘要:本文以2乙酰吡啶、2吡啶甲醛、吡啶及碘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合成了4'-(2-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并用IR和UV对此化合物及中间体1-(2'-吡啶基)-3-(2'-吡啶基)-2-丙烯-1-酮和1-(2'-吡啶基)羰甲基吡啶碘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反应的合成机理, 并优化了反应温度和溶剂, 使其更加具体和高效。
关键词:合成、配体、碘盐、三联吡啶、表征0 引言光信息材料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支撑,受到广泛关注,光致发光材料成为当今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金属配合物的性质介于有机与无机物之间,既具有有机物的高荧光量子效率的优点,又有无机物的稳定性好的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发光材料,激起化学界对这类配合物的合成及研究热潮,以期得到发光效率高,电子传输性能好的发光材料。
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研究中,配体是影响结构特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配体的配位能力、配体的齿数、配体配位点间的间距、以及配体异构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对配位聚合物的最终结构产生影响[10]。
所以,设计和合成配体成为定向合成配位聚合物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多吡啶配体及其衍生物具有σ给电子能力及∏受电子能力,能够与多种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具有十分丰富的配位化学内容,而成为经典体系之一,三联吡啶是这类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7。
8.10.11]。
4'吡啶取代基团有弱的吸电子作用,同时又扩张了2,2':6',2"-三联吡啶的π体系,使得三联吡啶类配体含有大的共轭π电子结构和刚性多吡啶基团,可以用来稳定较低的氧化态,从而构筑更丰富的配合物,所以三联吡啶类配位聚合物也显示出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质。
三联吡啶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Morgan和Burstall[2]首次分离得到的. 三联吡啶及其衍生物具有R给电子能力及P受电子能力[5], 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是现代配位化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螯合配体[3]。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最新版)
目录
1.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背景和意义
2.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合成方法
3.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应用领域
4.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背景和意义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它的出现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特殊的电子性质,使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能源领域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合成方法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三联吡啶和钌的前驱物的反应,得到三联吡啶钌的化合物。
然后,通过氨基化反应,将氨基修饰到三联吡啶钌上。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保证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三、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应用领域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能源领域等。
在材料科学中,它可以作为催化剂或者电子传输材料;在生物医学中,它可以作为药物输送载体或者生物成像剂;在能源领域,它可以作为高效的光电转换材料。
四、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其研究和应用也将更加深入。
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及其混配钌(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2004年第62卷第7期,692~696化学学报ACT A CHIMICA SINICAV ol.62,2004N o.7,692~696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及其混配钌(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蒋才武Ξ(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南宁530001)摘要 合成了两个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32(1,102菲咯啉基22)21,2,42三唑(PHT),32(1,102菲咯啉基22)252甲基21,2, 42三唑(PH MT),及其混配配合物[Ru(tpy)(PHT)]2+(Ru1)和[Ru(tpy)(PH MT)]2+(Ru2),通过元素分析、FAB2MS,ES2MS,1H NMR,IR,UV2vis,发射光谱和电化学对它们进行了表征.运用电子吸收光谱、竞争性结合实验和粘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它们均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且Ru2与DNA的作用比Ru1与DNA的作用更强.关键词 钌(II)配合物,三齿多吡啶配体,DNA结合模式Syntheses,Characterization and DNA2binding Studies of N ovelAsymmetric Tridentate Polypyridine Ligands and TheirH eteroleptic Ruthenium(II)ComplexesJ IANG,Cai2Wu(School o f Pharmacy,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 sity,Nanning530001)Abstract T w o novel asymmetric tridentate polypyridine ligands with as2triazole,32(1,102phenanthrolin222yl)21,2, 42triazole(PHT)and32(1,102phenanthrolin222yl)252methyl21,2,42triazole(PH MT)have been designed, synthesized,and characterized by microanalyses,FAB2MS,NMR,FT2IR,and UV2vis.Their heteroleptic com plexes [Ru(tpy)(PHT)](ClO4)2·H2O(Ru1)and[Ru(tpy)(PH MT)](ClO4)2·2H2O(Ru2)were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with microanalyses,ES2MS,NMR and cyclic v oltammetry.DNA binding mechanisms of the com plexes were studied by electronic abs orption spectra,com petitive binding,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 odes of these tw o com plexes interacting with DNA wer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and the DNA2binding of Ru2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Ru1.K eyw ords ruthenium(II)com plex,tridentate polypyridine ligand,DNA binding 核酸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它包含了遗传信息并参与这些信息在细胞内的表达,从而促成代谢过程并控制这一过程.由于核酸介入了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正常生命活动,并与致癌等生命的异常情况也密切相关.人们为了从基因水平上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并通过分子设计来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核酸往往是药物设计时重要的作用靶之一.金属配合物可望作为DNA光谱探针和结构探针,因此引起了人们对配合物与DNA作用机理的广泛研究[1~6].目前,多吡啶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报道,多集中在双齿多吡啶钌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面,对三齿多吡啶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报道并不多[7~9].我们在邻菲咯啉的2位引入三唑环,而形成了不对称的三齿配体,它和2,2′∶6′,2″2三联吡啶(tpy)与钌(II)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因含有不对称配体而被重新引入了手性,从而增加配合物与DNA作用的手性识别作用.本文报道两个新型不对称三齿配体及其与tpy的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图式1)、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ΞE2mail:cwjiang@;Fax:0771********Received August12,2003;revised October19,2003;accepted December20,2003.广西中医学院高学历科研启动基金(N o.G0021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o.30070188)资助项目.图式1 三齿配体及其混配合物的合成Scheme1 Synthetic route of the tridentate ligands and their heteroleptic complexes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Perkin2Elmer240元素分析仪.VG Z AB2HS型快原子轰击质谱(FAB2MS)仪,32硝基苄醇作辅助基质.电喷雾质谱(ES2MS)用LCQ系统(Finnigan M AT,USA)记录,甲醇作流动相.Shimadzu UV23101PC紫外可见近红处光谱仪.Nicolet170SX FTIR红外光谱仪(K Br压片).Varian Unit500MH z共振波谱仪.Shimadzu RF25000荧光光谱仪.乌氏粘度计.电极电位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使用EG&G PAR273型电化学分析仪.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均为铂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溶剂为乙腈,使用前用P2O5重蒸2次.支持电解质为高氯酸四丁基铵(T BAP,011 m ol·dm-3).测试前通氮除氧.1.2 方法透析膜为纤维素膜,Union Carbide公司产品,截留分子量为8000~10000.使用前分别用3%NaHCO3溶液,1% EDT A溶液煮沸10min,然后用双蒸水洗净,晾干备用.缓冲溶液:5mm ol·L-1T ris2HCl,50mm ol·L-1NaCl,pH =712.1.2.1 DNA、溴化乙锭(E B)及配合物配制称取适量的小牛胸腺DNA溶于缓冲溶液中,抽滤,滤液按需要稀释至一定浓度,测量260nm和280nm处吸光值,发现A260/A280=118~119,说明基本上不含蛋白质[10],不需要进一步处理.DNA浓度以碱基对的摩尔浓度计,测量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然后根据26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6600L·m ol-1·cm-1计算DNA的浓度[11].测量DNA吸光度时,如DNA浓度过高,可导致测量不准,一般应稀释到A在015~110之间较为合适.配制好的DNA溶液置于冰箱备用.溴化乙锭(E B)和配合物浓度由称量法确定.溴化乙锭具有平面芳环结构,能强烈插入DNA,是一种强致癌物质[12].由于插入后溴化乙锭的荧光急剧增加,所以这个分子现已被广泛应用于DNA发光标记技术.1.2.2 吸光滴定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中,参比池中放210m L缓冲液,样品池放置同样体积的5μm ol·L-1的配合物溶液.用微量加样器每次往参比池和样品池中加入相同体积的DNA储备液,使DNA与配合物浓度比值不断增加,直至饱和,吸收峰不再减色.1.2.3 竞争性结合试验分别配制110mm ol·L-1的E B,110mm ol·L-1DNA和012 mm ol·L-1左右的配合物溶液,在10m L比色皿中加入1m L 的DNA用tris缓冲溶液释稀至9m L左右,再用微量注射器加入5μL的E B混合均匀后放置2h,再加入适量的配合物溶液并释稀至10m L,使配合物的浓度依次为0,2,4,6μm ol·L-1,10min后进行荧光光谱测试.1.2.4 粘度测定[13,14]根据文献,用乌氏粘度计测量粘度,温度恒定在(28±011)℃.粘度测试中,配合物用缓冲液配制.测试液按固定DNA的浓度,逐渐增加钌配合物浓度的方法配制.相对粘度396N o.7蒋才武: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及其混配钌(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按下式η=(t-t0)/t0计算.t0为缓冲液流经毛细管所需的时间,t为DNA溶液(含浓度不等的钌配合物)流经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以(η/η0)1/3对结合比率r(r=[Ru]/[DNA])作图.η0为未加钌配合物的DNA溶液的相对粘度.1.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22邻菲咯啉咪啶[15]和Ru(tpy)Cl3[16]按文献方法合成. 1.3.1 32(1,102菲咯啉基22)21,2,42三唑(PHT)[17]0148g22邻菲咯啉咪腚,加入10m L甲酸,130℃下,搅拌反应3h.用旋转蒸发仪蒸去大部分溶剂后,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和,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粗产品用乙醇重结晶,得淡黄色固体0167g,产率65%.UV2vis(CHCl3)λmax:291,224 nm;1H NMR(DMSO2d6,500MH z)δ:14160(br,NH,5H), 9115(dd,J1=115H z,J2=415H z,1H,a2H),8164(d,J= 815H z,1H,g2H),8153(dd,J1=115H z,J2=8H z,1H,f2 H),8142(d,J=815H z,1H,c2H),8105(s,2H,d2H,e2 H),7182(dd,J1=4H z,J2=8H z,1H,b2H),7149(s,1H, h2H);IR(K Br)ν:3330,1619,1589,1570,1512,1466, 1411,1270,1134,1110,1092,977,856,726,673cm-1; FAB2MS m/z:248(M+1),270(M+Na).Anal.calcd for C142 H8N5:C68.2,H317,N2816;found C6810,H317,N2813.1.3.2 32(1,102菲咯啉基22)252甲基21,2,42三唑(PH MT)以10m L V(乙酸)∶V(乙酸酐)=1∶116混合溶剂代替甲酸,产物为淡黄色固体0178g,其余操作同上.产率71%, UV2vis(CHCl3)λmax:349,288,232nm;1H NMR(DMSO2d6, 500MH z)δ:9114(s,1H,a2H),8157(s,1H,g2H),8151 (d,J=5H z,1H,f2H),8141(d,J=5H z,1H,c2H),8102 (s,2H,d2H,e2H),7180(s,1H,b2H),13190(br,2H, NH),14160(br,3H,NH),2149(s,3H,CH3);IR(K Br)ν: 3380,1672,1580,1574,1514,1434,1397,1307,858,729 cm-1;FAB2MS m/z:262(M+1).Anal.calcd for C15H10N5:C 6912,H319,N2619;found C6818,H411,N2619.1.3.3 [Ru(tpy)(PHT)](ClO4)2·H2O(Ru1)0112g(015mm ol)PHT,01209g(015mm ol)Ru(tpy)Cl3,溶于80m L V(乙醇)∶V(水)=1∶1的混合溶剂中,再加入1 m L三乙胺,氩气保护下,120℃加热回流10h.冷却,过滤,浓缩,加入高氯酸钠,产生大量紫红色沉淀.抽滤,干燥.粗产品用中性氧化铝分离(2×20cm),甲苯装柱,V(乙腈)∶V(乙醇)=5∶1的混合溶剂洗脱.得棕色微晶0127g.产率70%, UV2vis(CHCl3)λmax:479,313,224nm;1H NMR(DMSO2d6, 500MH z)δ:9107(d,J=815H z,2H,3′2H),8183(d,J= 9H z,1H,f2H),8174(d,J=9H z,3H,g2H,32H),8160(d, J=815H z,1H,e2H),8145(d,J=715H z,1H,c2H),8141 (t,J=8H z,1H,4′2H),8120(d,J=9H z,1H,d2H),7191 (t,J=715H z,2H,42H),7143(dd,J1=515H z,J2=815 H z,1H,b2H),7122(d,J=515H z,2H,62H),7112(t,J= 6H z,2H,52H);IR(K Br)ν:3380,1602,1418,1365,1096, 854,776,623cm-1;ES2MS m/z:581[M-2ClO4-H]+,291[M-2ClO4]2+.Anal.calcd for C29H21N8Cl2O9Ru:C4317,H 217,N1411;found C4313,H216,N1319.1.3.4 [Ru(tpy)(PH MT)](ClO4)2·2H2O(Ru2)用0113g(015mm ol)PH MT代替PHT,其余操作同上.得棕色微晶013g.产率72%,UV2vis(CHCl3)λmax:486,351, 313,250nm;1H NMR(DMSO2d6,500MH z)δ:9103(d,J= 8H z,2H,3′2H),8187(d,J=815H z,1H,f2H),8176(d,J =815H z,2H,32H),8167(d,J=815H z,1H,g2H),8147 (d,J=8H z,2H,e2H,c2H),8141(t,J=815H z,1H,4′2 H),8120(d,J=815H z,1H,d2H),7194(t,J=715H z, 2H,42H),7175(d,J=515H z,1H,a2H),7144(dd,J1=5 H z,J2=8H z,1H,b2H),7124(d,J=715H z,2H,62H), 7116(t,J=715H z,2H,52H);IR(K Br)ν:3380,1602, 1525,1448,1366,1261,1098,854,776,623cm-1;ES2MS m/z:595[M-2ClO4-H]+,298[M-2ClO4]2+.Anal.calcd for C30H25N8Cl2O10Ru:C43.4,H310,N1315;found C4317, H219,N1312.2 结果与讨论含三唑的三齿不对称配体是采用文献[18~20]合成三唑的方法将22邻菲咯啉咪腚与甲酸或乙酸直接缩合反应得到.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为了防止歧化反应的发生,采用Ru2 (tpy)Cl3与不对称三齿配体按1∶1的摩尔比在V(乙醇)∶V(水)=1∶1的混合溶剂中加热回流,可得到较高的产率,若加入过量的不对称三齿配体,则可能得到含两个不对称三齿配体的配合物.2.1 发射光谱本文合成的含不对称三齿配体的钌(II)多吡啶配合物,由于配体导致配合物八面体结构畸变,配体场强度减弱,激发态3M LCT和3MC之间的能级差缩小,发生快速的M LCT激发态d2d淬灭,从而在室温下难以观察到这些配合物的发光.为此,我们测定配合物在V(乙醇)∶V(甲醇)=4∶1的混合溶剂中低温(77K)发射光谱.配合物Ru1和Ru2的发射波长依次为616和629nm,Ru1与Ru2比较发射波长随配合物共轭体系的增大而发生红移[21].2.2 电化学性质我们用循环伏安法对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测试.Ru1与Ru2的氧化电位依次为11265和11275V,还原电位依次为-1435,-11673V和-11410, -11725V.在-1190~1180的测试范围内,所有这些配合物都出现了典型的钌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22].由于配体PHT 和PH MT的三唑基是一个强的π电子给体[18],它们相对tpy 都具有更大的给电子能力[21],使配合物更易失去电子,所以它们的氧化峰值[21]相对于[Ru(tpy)2]2+[23,24]而言,均有所降低.由于配合物第一还原电位值基本不变且与[Ru(tpy)2]2+的还原电位基本相等,可以判断第一还原峰是tpy得到电子,其次才是不对称三齿配体得到电子.Ru2的氧化电位比496 化学学报V ol.62,2004Ru1的氧化电位高,由于π电子共轭体系的增大,配体接受π电子能力增强,氧化电位变大.结果显示这两个新型不对称三齿配体具有比tpy 强的给电子能力.2.3 配合物与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2.3.1 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25]电子吸收光谱是研究小分子化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由于多吡啶钌配合物具有丰富的与金属-配体荷移跃迁(M LCT )有关的电子吸收性质,使得用吸收光谱检测配合物与DNA 的相互作用非常方便.通常配合物与DNA 结合后会导致其配体所处环境发生改变,结合强弱可通过光谱扰动的变化反映出来.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吸收光谱滴定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Ru1和Ru2与DNA 作用后均无红移现象,M LCT 峰的减色率依次为715%和1316%.由于配合物与CT 2DNA 进行了静电结合,因此,无红移现象.此外,从M LCT 峰的减色率可知,Ru2与DNA 的作用比Ru1与其的作用更强.图1 三齿多吡啶钌(II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其与DNA 作用后的变化Figure 1 Abs orption spectra of Ru1and Ru2in T ris 2HCl bu ffer in the absence and upon addition of calf thymus DNAArrow shows the abs orbance change upon increasing DNA concentrations2.3.2 配合物与E B 的竞争性结合研究[25]为了明确配合物对DNA 的结合模型,我们对上述三齿单核配合物和溴化乙锭(E B )进行了DNA 竞争性结合实验,其E B 的荧光强度与加入钌配合物后荧光强度的比值对加入钌配合物的浓度拟合直线的斜率和R 因子(括号内R 表示拟合直线的线性程度)依次为:[Ru (tpy )(PHT )]2+01011(0195);[Ru (tpy )(PH MT )]2+01012(0198);[Ru (tpy )2]2+010064(0194).从不对称三齿配合物与E B 对DNA 竞争性结合实验结果可知,它们的淬灭曲线能很好地进行线性拟合,说明都能取代已插入CT 2DNA 的E B ,它们与DNA 的大沟存在较强的静电作用,其中Ru2的静电作用比Ru1强,结果与前面的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实验一致.而其母体配合物[Ru 2(tpy )2]2+线性拟合较差(R 值较小)及拟合直线的斜率比Ru1和Ru2都要小一倍左右,说明合成的混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要比其母体配合物与DNA 的作用强得多.2.3.3 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粘度法研究[25]粘度法对于区分配合物与DNA 的键合模式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6,27].如果配合物能够插入DNA ,那么DNA 的碱基会张开并容纳外来的分子,因此,DNA 长度将增长,结果其粘度也会增加.比如,溴化乙锭是一种被广泛用来对DNA 染色的荧光标记探针,它能强烈插入DNA ,使DNA 粘度增加,而与DNA 部分插入的分子,使DNA 粘度减小[26,28].与DNA 静电结合的分子,使DNA 粘度变化较小[12].图2为配合物对DNA 溶液粘度的影响.图2 三齿配合物[Ru (tpy )(PHT )]2+(●),[Ru (tpy )2(PH MT )]2+(■)和[Ru (tpy )2]2+(◇)对DNA 溶液粘度的影响Figure 2 E ffect of increasing am ounts of [Ru (tpy )(PHT )]2+(●),[Ru (tpy )(PH MT )]2+(■)and [Ru (tpy )2]2+(◇)on the relative viscosities of CT 2DNA at (28.0±0.1)℃,[DNA ]=0.5mm ol ·L -1从实验结果可知,配合物[Ru (tpy )L ]2+(L =PH MT ,PHT )浓度增加引起的CT 2DNA 粘度增加比其母体配合物[Ru (bpy )3]2+引起CD 2DNA 的粘度增加幅度更加大一些.结合UV 2vis 滴定和配合物与E B 和DNA 的竞争性结合实验结果,可以判断[Ru (tpy )(L )]2+(L =PHT ,PH MT )与CT 2DNA 发生了静电结合,其中,[Ru (tpy )(PH MT )]2+作用较强.596N o.7蒋才武: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及其混配钌(II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 相互作用研究 2.3.4 结合机理初探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均含有一个中等大小的平面芳环———邻菲咯啉基团,理论上都有可能与CT2DNA以插入结合.从实验结果可知,[Ru(tpy)(L)]2+(L=PHT,PH MT)与CT2DNA的作用是以静电作用结合方式结合.它们与CT2DNA 作用的强弱顺序与配体侧面的大小顺序一致,配体侧面越大,其配合物疏水性越强,与CT2DNA疏水性的大沟作用越强.它们不能与DNA以经典的插入方式结合,推测可能是在邻菲咯啉的2位上引入三唑环和吡啶环后,配体的平面过大,妨碍了配体插入DNA的碱基对中[29].3 结论本文合成了两个新型三齿混配配合物[Ru(tpy)2 (PHT)]2+和[Ru(tpy)(PH MT)]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光学实验和粘度测试研究了它们与DNA的互相作用,结果显示[Ru(tpy)(L)]2+(L=PHT,PH MT)与CT2DNA之间均以静电作用方式结合,它们与DNA的作用比其母体配合物[Ru(tpy)2]2+与DNA的作用强得多,其中,[Ru(tpy)2 (PH MT)]2+与CT2DNA的作用比[Ru(tpy)(PHT)]2+的更强.R eferences1Erikss on,M.;Leijon,M.;Hiort,C.;N orden,B.;G raslund,A.Biochemistry1994,33,5031.2C oggan,D.Z.M.;Haw orth,I.S.;Bates,P.J.;R obins on,A.;R odger,A.Inorg.Chem.1999,38,4486.3H olmlin,R. E.;S temp, E. D. A.;Barton,J.K.Inorg.Chem.1998,37,29.4Friedman,A. E.;Chambron,J. C.;Sauvage,J.P.;Turro, N.J.;Barton,J.K.J.Am.Chem.Soc.1990,112,4960. 5Liu,J.2G.;Y e,B.2H.;Zhang,Q.2L.;Z ou,X.2H.,Zhen, X.2T.;Ji,L.2N.J.Biol.Inorg.Chem.2000,5,119.6Brodkorb,A.;Akirsch2De Mesmaeker,A.;Rutherford,T.J.;K eene,F.R.Inorg.Chem.2001,40,2151.7Baker,A. D.;M organ,R.J.;S trekas,T. C.J.Chem.Soc.,mun.1992,1099.8C onstable,E. C.Prog.Inorg.Chem.1994,42,67.9C onstable, E. C.;H ousecroff, C. E.;Neaburger,M.;Schneider, A.G.;Z ehnder,M.J.Chem.Soc.,Dalton Trans.1997,2427.10Pyle,A.M.;Rehmann,J.P.;Meshoyrer,R.;K umar,C.V.;Turro,N.J.;Barton,J.K.J.Am.Chem.Soc.1989, 111,3053.11W olfe,A.;Shimer,G.H.;Meehan,T.Biochemistry1987, 26,6392.12Jain,S. C.;T asai,C. C.;S obell,H.M.J.Mol.Biol.1977,114,317.13Satyanarayana,S.;Dabrowiak,J. C.;Chairs,J. B.Biochemistry1993,31,9219.14Satyanarayana,S.;Dabrowiak,J. C.;Chairs,J. B.Biochemistry1993,32,2573.15Chao,H.;Y ang,G.;Xue,G.2Q.;Li,H.;Z ang,H.;Williams,I. D.;Ji,L.2N.;Chen,X.2M.;Li,X.2Y.J.Chem.Soc.,Dalton Trans.2001,1326.16Case,H. F.J.H eterocycl.Chem.1968,5,223.17Sullivan,B.P.;Calvert,J.M.;Meyer,T.J.Inorg.Chem.1980,19,1404.18Hage,R.;Haasnoot,J.G.;Reedijk,J.Inorg.Chim.Acta 1986,118,73.19C orey, E.J.;Borror, A.L.;F oglia,.Chem.1965,30,288.20Haga,M.2A.;Meser, A.M.;K oseki,S.;Fujim oto,K.;Y oshimura, A.;N ozaki,K.;Ohno,T.;Nakajima,K.;S tu fkens,D.J.Inorg.Chem.1996,35,3335.21Uda,M.;Hisazumi,Y.;Sato,K.;K ubota,S.Chem.Pharm.Bull.1976,24,3103.22Hage,R.;Haasnoot,J.G.;Nieuwenhs,H.A.;Reedijk,R.;de Ridder,D.J. A.;V os,J.G.J.Chem.Soc.,Dalton Trans.1990,2425.23Juris, A.;Balzani,V.;Barigelletti, F.;Campagna,S.;Belser,P.;V ov Z elewsky,A.Coord.Chem.Rev.1988,34,85.24Buchanan, B. E.;Wang,R.;V os,G.J.;Hage,R.;Haasnoot,J.G.;Reedijk,R.Inorg.Chem.1990,29,3263. 25Jiang, C.2W.;Chao,H.;Li,H.;Ji,L.2N.J.Inorg.Biochem.2003,93,247.26M organ,O.;Wang,S.;Bae,S.2A.;M organ,R.J.;Baker,A.D.;S trekas,T. C.;Engel,R.J.Chem.Soc.,DaltonTrans.1997,3773.27Xue,X.;Lappin,A.G.Inorg.Chem.1995,34,992.28K uroda,R.;Saito,Y.Circular Dichrois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Eds.:Nakanishi,K.;Berova,N.;W oody,R.W.,VCH Publishers,Inc.,New Y ork,1994.29Jacks on,B.A.;Alekseye,V.Y.;Barton,J.K.Biochemistry 1999,38,4655.(A0308124 SHE N,H.;DONG,H.Z.)696 化学学报V ol.62,2004U nstable G row th of Anodic Aluminum Oxide I nvestigated by AFMK ONG,Ling2Bin;CHE N,Miao;LI,Hu2Lin Acta Chimica Sinica2004,62(7),680Atomic force microscope wa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unstable growth of porous anodic aluminum oxide membrane.The structures of the protrusions on the bottom of the barrier layer after the first anodized process and the ho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embrane after the second anodized process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By controll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anodized process,the special membrane with branched channel structures can be formed.Crystal G row th,Structure and Conductivity of the BE DT2TTF2b ased Ch arge2T ransfer S alt (BE DT2TTF)2C3H5SO3·H2OLI U,Zhi;Y U,Wen2T ao;J I ANG,Min2Hua; ZH ANG,De2Qing;ZH U,Dao2BenActa Chimica Sinica2004,62(7),686S ingle crystals of the(BE DT2TTF)2C3H5S O3·H2O salt were prepared by using electrocrystallization techniques and determined by four2circle X2ray diffraction method.The resistivity2temperature curve dem onstrates that this salt is a typical semiconductor with an activation of0.319eV.Syntheses,Ch aracterization and DNA2binding Studies of N ovel Asymmetric T ridentate Polypyridine Ligands and Their H eteroleptic Ruthenium(II)ComplexesJ I ANG,Cai2WuActa Chimica Sinica2004,62(7),692T w o novel tridentate ligands,32(1,102phenanthrolin222yl)21,2,42triazole(PHT)and32(1, 102phenanthrolin222yl)252methyl21,2,42triazole(PH MT),and their heteroleptic complexes [Ru(tpy)(PHT)](ClO4)2·H2O(Ru1)and[Ru(tpy)(PH MT)](ClO4)2·2H2O(Ru2)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DNA binding mechanisms of the complexes a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nic abs orption spectra,competitive binding,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s.3N o.7 G raphical Abstrac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联吡啶配体分步配位合成钌化合物的性能
2016-10-07 13:20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多联吡啶钌(Ⅱ)配合物由于在太阳能转换、传感器、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较多的研究集中在2,2′-二联吡啶及其衍生物钌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质方面。
相应于二联吡啶钌配合物,三联吡啶钌配合物为单一构型的配合物,而不存在异构体。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刚等人设计合成了以对乙烯基苯撑齐聚体为桥的双2,2′:6′,2″-三联吡啶配体,经过分步配位,得到双核三联吡啶钌(Ⅱ)配合物. 光谱研究表明,这类配合物在室温下存在强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吸收峰. 常温下由于其激发态寿命太短而无荧光发射,而在低温(77 K)下,则表现出红光发射(639~641 nm). 双核配合物中基于中心离子钌的可逆的氧化电位在+1.25 eV左右,基于三联吡啶单元的第一还原电位位于-1.15 eV左右,第二还原电位则位于-1.38eV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