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看常州旅游业态发展
常州旅游业的发展

常州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华东旅游线一直是国内外的黄金旅游线,长江三角洲更是旅游的热点地区,但是,常州的无论是在旅游收入还是知名度方面,都远远低于上海、杭州、苏州和无锡。
据数据显示,11年黄金周常州接待国内外游客29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7亿,无锡接待国内外游客53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1亿,苏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亿。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常州的旅游业发展得没有其他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好。
常州的旅游资源先天不足,近年来虽大力开发,但力度不够,而且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常州旅游的宣传促销也不到位,所以在外地人心目中,常州还是个工业城市,谈到旅游,则知之甚少。
总体上讲,常州的旅游业无论是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是与常州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比,都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常州和苏州、无锡在空间上只相距几十公里,但在旅游发展上却差距明显。
常州的旅游总收入、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等指标都是逐年上升的,说明常州这几年来旅游业是不断发展的,成绩也是显著的。
但是和周边的两个近邻苏州和无锡相比,旅游发展的三项指标则是全面落后,以2005年为例,旅游总收入无锡是常州的2.4倍、苏州是常州的3.2倍;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无锡是常州的2.1倍、苏州是常州的2.8倍;差距最大的是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次,无锡是常州的3.6倍、苏州更是常州的8.2倍。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差距是非常大的。
常州旅游的三项指标虽然都是每年增长的,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苏州和无锡,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常州与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差距将越拉越大,常州将被无锡、苏州等优秀旅游城市远远甩在后面。
通过和周边城市的对比,可以看出常州旅游业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如何缩小差距,甚至迎头赶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我们应该在分析常州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常州文旅产业的发展

常州文旅产业的发展
常州,作为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常州的文旅产业发展首先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常州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如春秋时期的季札、明清时期的常州学派、以及著名的天宁寺、红梅公园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为常州的文旅产业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常州还积极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
比如,常州恐龙园以其独特的恐龙主题和丰富的游乐设施,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常州还举办了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如常州灯会、天宁禅寺佛教文化节等,进一步丰富了文旅产品,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文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常州还注重与科技的融合。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常州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这种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不仅提升了旅游的趣味性,还使得常州的文旅产业更具竞争力。
总的来说,常州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元素的融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挖掘,常州的文旅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常州旅游调研报告

常州旅游调研报告常州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常州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以便于制定旅游发展策略和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1. 网上调研:通过浏览相关旅游网站、社交媒体以及市政府官方网站,了解常州市的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等信息。
2. 实地调研:到常州市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景点、商业区和交通枢纽,与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交流。
三、调研结果1. 旅游资源丰富常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景点包括天目湖、溧阳市古城、梦幻天堂乐园等;人文景点有清明上河园、钟楼公园、常州博物馆等。
此外,常州的特色美食如蟹粉小笼包、阳澄湖大闸蟹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2. 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大由于毗邻上海和南京,常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但是,相对于其他周边城市,常州市的旅游市场发展还有较大的潜力。
尤其是农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目前还相对薄弱,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3.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常州市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和长途客运站等。
同时,酒店、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也比较完备。
但是,一些旅游景点的管理和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旅游宣传不足常州市在旅游宣传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市内外对常州旅游资源的了解和认知度较低。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提升常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旅游产品单一常州市的旅游产品以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为主,缺少创意和特色。
建议引入休闲度假、主题乐园等新型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形式,吸引更多游客。
3.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一些旅游景点的管理和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导游服务质量不高、景区内的标志不清晰等。
建议加强培训,提升导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加强景区内的设施规划和管理。
4. 农村旅游开发不足常州市的农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和推广不够到位。
建议加大对农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农村旅游的吸引力。
常州景区旅游规划方案

旅游购物设施建设
在景区内外合理规划旅游购物场所 ,提供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游览娱乐设施建设规划
游览设施建设
完善景区导览标识系统,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娱乐设施建设
结合景区资源特色,打造多样化娱乐项目,丰富 游客旅游体验。
旅游安全设施建设
加强景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确保游客旅游安全 。
常州旅游市场机遇与挑战
机遇
常州可以抓住个性化、智慧化、绿色 化等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新 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吸引更多 游客前来旅游。
挑战
常州面临着周边城市旅游竞争的挑战 ,需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提高市场 竞争力。同时,常州还需要加强旅游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02
常州景区资源特色与 优势挖掘
担,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及改进方向
旅游经济效益评估
对常州景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旅游收入、就业创造、相关产业发展 等方面。
社会效益评价
关注旅游业对常州社会的综合贡献,如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教育发展等 。
改进方向
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发展建议,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市场营销等,推动常州景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标客户群体定位
根据常州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将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为中高端游客、家 庭游客、学生游客等。
拓展策略制定
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拓展策略,如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开展 亲子游、研学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06
常州景区旅游生态环 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规划
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

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引言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常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常州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常州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以促进常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1.1 旅游资源优势常州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天目湖、洞庭湖、中国恐龙园等。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常州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本。
同时,常州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吸引更多的游客。
1.2 旅游业发展现状目前,常州的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水平较高。
常州市政府也积极出台一系列旅游扶持政策,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常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对常州市经济的贡献逐渐增大。
1.3 问题与挑战尽管常州的旅游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常州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常州需要及时了解游客的需求,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另外,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常州的旅游资源利用存在浪费和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
二、常州旅游业发展政策2.1 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特色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常州应加强旅游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可以通过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开发具有常州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2.2 优化旅游市场布局常州需要建立健全的旅游市场体系,合理布局各类旅游产品和景点。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同时,还应加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实现旅游市场的互利共赢。
常州文旅产业的发展

常州文旅产业的发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常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常州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文旅产业不仅为常州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城市增添了文化魅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的青睐。
一、文旅产业的发展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文旅产业成为了全球各地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常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常州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园林旅游和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文旅产业体系,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
目前,常州的文旅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景区、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壮大。
常州拥有众多知名景点和文化遗产,如天宁寺、金坛古镇、竹海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常州还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了一批文化艺术中心、创意园区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常州文旅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历史文化为底蕴,通过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为文旅产业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二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绿色文旅品牌,推动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发展;三是注重创新发展,积极引进新兴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成果,丰富了文旅产品和体验;四是强化品牌建设,通过文化IP、旅游节庆等活动,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尽管常州的文旅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景区开发和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一些景区设施老化和服务质量不高;其次是文旅产品缺乏特色和竞争力,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和投入;再者是市场宣传和推广不足,需要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望未来,常州的文旅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一是依托历史文化和园林旅游资源,加大对景区的改造升级和品质提升,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体验;二是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区域文旅产品和旅游线路,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常州旅游企业调研报告

常州旅游企业调研报告常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常州市的旅游企业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研报告:1. 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常州市旅游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了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
2. 调查结果(1)经营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80%的企业表示去年的经营情况良好,销售额实现了增长。
其中,酒店和餐饮行业的增长幅度更大,主要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
(2)客源情况:据调查结果显示,60%的企业表示主要客源来自国内游客,30%的企业表示主要客源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
此外,还有10%的企业表示有一定比例的海外游客。
(3)旅游产品:常州市的旅游企业主要提供自然风景区、历史文化景点和主题乐园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其中,自然风景区的游客量最多,占比达到50%。
(4)发展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常州市旅游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交通不便,导致游客到达困难;另外,部分企业表示竞争压力较大,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产品。
3. 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结论:常州市的旅游企业经营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和市场竞争压力。
(2)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常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建议政府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便捷性;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增加客源;此外,还应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旅游产品。
总之,常州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至关重要。
希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常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常州旅游调查报告

常州旅游调查报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管丽莉,许益菊,裴蓓,王菊如指导老师刘庆友项目编号:0411A07常州地处江苏南部,自东周春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素有“重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境内山清水秀,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
常州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处在环太湖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特殊的区位及区内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可为常州市提供重要的客源市场,同时可以得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客源市场辐射,成为来这些城市的旅游者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因而客源市场广阔,具有优越的市场发展潜力。
今年四月,我们院进行了对苏锡常三地的实习考察,通过发放问卷及居民访谈等形式,我们不但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而且对三地旅游市场进行了比较。
我们认为常州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特将问卷结论及常州调查统计数据汇报如下。
(一)调查方法、数据来源本文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通过居民访谈、旅游问卷调查(2004年4月份实习问卷调查)、网络搜索旅游年鉴等以及常州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运用Excel、AutoCAD等软件,我们对常州旅游市场进行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并对其某一部分进行了单项分析。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一、常州旅游市场游客入游距离特征研究了解游客旅游距离这一反映其旅游目标市场的重要参数和分析指标,是常州旅游市场开发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已有文献表明,游客流在空间上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及江苏省2002年旅游调查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
常州的客源市场有明显的趋近性。
其游客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华东地区,占80%左右。
在市场学中,我们还需要对不同目标市场游客平均入游距离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客源市场可按游客年龄、职业、文化、收入、地理及心理因子进行划分,以这种划分结果进行入游距离的分析有利于市场的开拓。
1、年龄是客源的基本特征之一。
由于年龄的差异可以导致游客在空间出游行为的变化。
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及关联性分析方法——以常州市为例

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及关联性分析方法——以常州市为例杜志强;李钰【摘要】旅游产业的空间分布及关联性分析对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大多旅游产业空间格局分析的对象局限于A级景区,忽略了旅游产业综合性的特点.以\"吃、住、行、游、购、娱\"6种旅游要素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关联性3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及关联性分析的方法体系.并以常州市旅游产业为例,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当前常州市旅游产业呈集聚型分布,形成了\"一主核两次核\"的空间分布格局,各旅游产业之间空间关联程度较高.较好的数据基础以及合适的空间分析尺度提高了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与《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相关内容匹配,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期刊名称】《地理信息世界》【年(卷),期】2019(026)003【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旅游产业;空间分布;空间关联性;常州市【作者】杜志强;李钰【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9;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0 引言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各种旅游需求的综合性行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具有包容性大、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等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期,对于旅游产业空间格局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国外学者对旅游空间格局的研究较早,侧重于从宏观尺度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注重空间格局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地理方法的运用,如Smith D M归纳了平均中心点、标准距离、标准偏差椭圆等多种模型与方法来刻画旅游地和旅游设施的空间关系[1],Murpphy P E、Zurick D N较早将“核心-边缘”模型应用于旅游领域当中[2-3]。
常州文化旅游产业的调查报告

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
• 1、借鉴恐龙园的成功经验,因为常州别称“龙城”,这 里有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与“龙”的地名,可以衍生 一系列的龙系列景点。 • 2、成立古镇保护和开发的专门机构,直接对市政府负责 ,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聘请文物保护、建设规划的专家。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周庄、同里、木渎的发展模式,成立市 、区、镇三级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管理体制。
关于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目的:
• 伴随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特别是中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飞入 寻常百姓家”的趋势已日见明显,同时国外入境 游客也在逐年增加,旅游业日见成为中国经济增 长的热点。近年来,关于旅游业的学术研究也在 不断增加。 • 本次调查,在条件允许的多个景点对旅游局、游 客、景区管理人员及经营者进行包括问卷、访谈 、定点观察等多方面调查,并收集了到过附近城 市的游客对比感受,得到第一手资料,对常州市 旅游业现状作了深入的了解。
常州旅游业 基本状况
游客景点认 同度
游客构成分 析
游客消费情 况分析
游客景点认同度
问卷结果显示:有超过90%的游客表示旅行计划中包括恐 龙园,甚至部分游客表示来常州就是为了来恐龙园。打造 常州旅行品牌,具有广泛国际知名度的中华恐龙园无疑是 首选。另外,恐龙园附近的温泉、度假酒店等也有半数的 游客选择到达。这意味着恐龙园一线的开发已经相对成熟 ,线路上“一强多辅”的安排设计提升了线路的吸引力和 性价比。 • 相对而言,去红梅公园的外地游客要少很多,说明常州很 多此类景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宣传,交通、宣传、配 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整合周边旅游资 源,优化旅游线路任重道远。
游客消费情况分析
• 在各项旅游花费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排名 前三位的是交通,景点门票,食品消费, 而且三者的差距不大。与发达旅游业中旅 游购物花费通常较高相比,在我们调查中 ,只有较少部分的旅客购买了纪念品,说 明仍然处在低端层面,所以未对本地旅游 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常州旅游“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常州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4年,溧阳市也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常州已成为华东地区新兴的旅游城市。
1、提前完成倍增计划2004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4.32万人次,创汇1.1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040.6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16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01.49亿元,旅游增加值41.42亿元。
提前一年完成“十五”倍增计划中“国内旅游者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的既定目标(表1~3)。
表1 “十五”时期入境旅游发展情况指标年份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年增长率旅游创汇(亿美元)年增长率2001 4.74 43.20% 0.3439 42.58% 2002 8.10 70.89% 0.6099 77.35% 2003 11.07 36.67% 0.8264 35.50% 2004 14.32 29.36% 1.1244 36.06% 2005(预测值)17.19 20.04% 1.3718 22.00%合计55.42 年均增长率:39.02% 4.2764 年均增长率:41.57%“十五”计划提前四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提前三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表2 “十五”时期国内旅游发展情况指标年份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年增长率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年增长率2001 504.14 17.70% 44.17 22.35% 2002 680.21 34.92% 56.19 27.21% 2003 817.10 20.12% 70.13 24.81% 2004 1040.66 27.36% 92.16 31.41%合计4322.11 年均增长率:24.48%376.47年均增长率:25.82%“十五”计划完成情况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1000万人次)完成“十五”计划目标(96亿元)的118.56%表3 “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情况指标年份旅游总收入(亿元)年增长率旅游增加值(亿元)年增长率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2001 47.02 23.42% 18.20 17.42% 2.70% 2002 61.25 30.26% 24.90 36.81% 3.27% 2003 76.99 25.69% 31.30 25.70% 3.47% 2004 101.49 31.83% 41.42 32.33% 3.76% 2005 (预测) 125.21 23.36% 51.17 23.54% 4.03%合计411.96年均增长率26.86% 166.99年均增长率26.98%“十五”计划完成情况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100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目标(45亿元)的118.02%2、旅游规划体系基本形成2003年被定为常州“旅游规划年”,大力推进市域发展规划和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春秋淹城遗址和森林公园、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宁风景名胜区和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六大旅游景区的规划工作。
常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常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作者:简方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7期摘要:文章通过研究旅游业发展对常州的经济贡献,对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加快常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协调发展旅游业作为全球公认的无烟产业,在中国国民体系中的地位重要,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年中国GDP为379898亿元人民币,当年旅游业总收入为15700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4.1%。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将不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五年中,随着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具有陶冶性情、休闲时尚等特点的旅游消费将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青睐,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将日渐突出。
地处苏南地区的常州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86年常州市被列为全国重点旅游发展城市,十五年后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8年,常州市GDP总量为2202.2亿元人民币,实现旅游总收入234亿元,占GDP比重为10.6%。
到2010年常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30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11.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倍有余。
一、常州旅游业的贡献(一)常州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力旅游业囊括了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拉动了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商品购物、影视娱乐和会展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010年,常州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3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0亿元,旅游增加值13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1.3%。
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年常州市交通运输业完成旅客运输量2920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54.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9.8%。
同时,常州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进城的势头,部分有条件的农民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兴办“农家乐”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城市游客提供有特色的旅游休闲服务,实现就地就业,不仅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镇就业的负担。
常州旅游发展现状

常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日期:2011-05-15] 来源:作者:现代商业[字体:大中小] 程春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十一五”期间常州旅游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相比长三角旅游发达城市依然有着不小差距,因此,常州市应努力提高城市知名度,从产品开发、文化内涵挖掘及市场拓展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 常州市旅游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迅速发展,在长三角地区有着较高的城市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全市“十一五”接待境内外游客上亿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0431.24万人次,是““十五”期间的2.41倍;实现旅游总收入1219.7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96倍,年均增幅保持20%以上。
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常州市旅游已经实现了“洼地崛起”,实现了从旅游输出地向目的地的转换,并开始进入从大到强的提升阶段。
但不论是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城市知名度及旅游吸引力等各方面,常州市与华东旅游线其它旅游发达城市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一、常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城市知名度不高 常州古称延陵、兰陵,别称“龙城”,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
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
但是在长三角地区,与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旅游历史文化名城相比,其城市知名度及旅游吸引力明显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常州市旅游产品在长三角局部区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对于远距离旅游客源市场及境外客源市场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城市知名度不高对于常州旅游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在长三角这样一个旅游发达地区。
(二)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常州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全国知名的历史古迹及自然山水,目前主要旅游产品以山水风光、宗教寺庙、主题公园为主,这些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旅游城市有着很大的类似性,并且在产品的影响力方面却不具有任何的比较优势。
如常州市知名度最高的以天目湖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与苏州、无锡、上海、杭州等地的产品相似,近期开发的淹城春秋乐园,虽然体现的是春秋主题,但是无法超越苏州乐园。
常州市旅游发展规划

常州市旅游发展规划常州,这座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其旅游潜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一、常州旅游资源概述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市内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天宁寺、红梅阁等。
天宁寺是中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其宏伟的建筑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红梅阁则以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园林景观展现了江南的韵味。
自然风光方面,天目湖山水相依,景色迷人。
湖水清澈,周围山峦起伏,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此外,南山竹海郁郁葱葱,空气清新,让游客能够亲近大自然,享受宁静与舒适。
主题公园也是常州旅游的一大特色。
中华恐龙园以恐龙为主题,集科普、娱乐、表演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深受游客喜爱。
嬉戏谷则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动漫主题公园,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游玩体验。
二、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常州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不断增长。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旅游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部分景区的交通不够便捷,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不足。
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景区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够强,影响游客的体验。
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目前,主题公园的游客占比较大,而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的开发还不够充分,未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高,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和营销手段。
三、发展目标与定位基于对常州旅游资源和现状的分析,确定以下发展目标:短期目标: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使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中期目标:五年内,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项目,提高常州旅游在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长期目标:十年内,将常州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常州旅游的定位为: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主题公园为亮点,以自然风光为依托,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城市。
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doc 38页)

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doc 38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第一章、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常州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4年,溧阳市也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常州已成为华东地区新兴的旅游城市。
1、提前完成倍增计划2004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4.32万人次,创汇1.1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040.6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16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01.49亿元,旅游增加值41.42亿元。
提前一年完成“十五”倍增计划中“国内旅游者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的既定目标(表1~3)。
表1 “十五”时期入境旅游发展情况2002 8.10 70.89% 0.6099 77.35% 2003 11.07 36.67% 0.8264 35.50% 2004 14.3229.36% 1.1244 36.06% 2005(预测值)17.19 20.04% 1.3718 22.00% 合计55.42年均增长率: 39.02%4.2764年均增长率: 41.57%“十五”计划 完成情况 提前四年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4.43万人次) 提前三年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0.372亿美元)表2 “十五”时期国内旅游发展情况年份(万人次) (亿元) 2001 504.14 17.70% 44.17 22.35% 2002 680.21 34.92% 56.19 27.21% 2003 817.10 20.12% 70.13 24.81% 2004 1040.66 27.36% 92.16 31.41% 2005(预测值)1280.00 23.00%113.82 23.50%合计 4322.11年均增长率: 24.48%376.47年均增长率: 25.82%“十五”计划 完成情况提前一年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1000万人次) 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96亿元)的118.56%表3 “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情况重 2001 47.02 23.42% 18.20 17.42% 2.70% 2002 61.25 30.26% 24.90 36.81% 3.27% 2003 76.99 25.69% 31.30 25.70% 3.47% 2004 101.49 31.83% 41.42 32.33% 3.76% 2005 (预测)125.21 23.36% 51.17 23.54% 4.03% 合计 411.96年均增长率 26.86%166.99年均增长率 26.98%“十五”计划 提前一年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100亿元)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45亿元)的118.02%2、旅游规划体系基本形成2003年被定为常州“旅游规划年”,大力推进市域发展规划和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春秋淹城遗址和森林公园、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宁风景名胜区和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六大旅游景区的规划工作。
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

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产业。
而在江苏省常州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显著的旅游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常州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
一、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常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地带,处于长三角交汇点,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常州市内的毗邻天目湖、风雨坛、洛阳桥等景点丰富多彩,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常州市还是古运河的南段重要节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景观资源。
2.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旅游消费市场的逐渐升温,常州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攀升。
特别是在国内游市场中,不少游客选择常州作为旅行目的地,并在当地消费旅游,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上升。
同时,随着常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选择在当地举办会议和活动,也推动了本地旅游市场的发展。
3.旅游业发展面临瓶颈尽管常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但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
首先,目前常州市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困难和不足,总体规模不够大,还比较分散和单一;其次,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在市场营销方面,常州市的旅游业缺乏综合营销计划,品牌知名度较低。
二、常州市旅游业发展政策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常州市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中心和旅游信用体系,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构建从交通、住宿、休闲等各个方面的一站式旅游服务体系。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升级。
2.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消费水平常州市需要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旅游项目。
通过组织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同时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强营销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常州市的旅游品牌知名度还比较低,在打造旅游品牌方面,应注重品牌的传播和宣传。
常州市旅游线路体验调查报告

常州市旅游线路体验调查报告今年9月,常州市消费者协会组织了40名消费体验志愿者,对市内(含区、县)旅游的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服务、景区服务、娱乐服务、购物服务等六大方面进行了体验式调查,共获得40份有效问卷。
据活动反馈,此次体验活动共有40名志愿者参加,其中25岁以下9人,26—30岁11人,30—35岁9人,35—40岁6人,41—45岁5人,身份分别为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企业员工、教师、公务员、医生、媒体从业人员等。
旅游线路共9条,逾20个景点,每人体验一条旅游线路,行程2天。
从调查数据看,常州市的旅游消费市场总体来说水平较高、规范性较强,远高于此前中消协的国内部分旅游线路体验式调查数据显示的满意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近两成志愿者反映,以往在常州旅游消费过程中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主要是服务标准降低、行程缩水和工作人员失职。
根据体验员的评价及各类证据,本次调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或不足表现为六个方面:1、餐饮服务方面:第一,有50%以上的志愿者反映餐饮价格偏贵。
志愿者虽然不是选购的团餐,但是一些景区内餐饮店在菜品的性价比、富性、菜品的量以及价格上存在问题。
消费者能接受景区餐饮价格适当的调高,但质价明显不成比例的现象不能让消费者满意。
第二,有25%以上的志愿者反映餐饮不卫生,如一些所谓的消毒餐具光以肉眼看就不清洁,一些餐饮店苍蝇很多,一些路边摊杂物乱抛洒,摊点不整洁。
第三,一些餐饮店只提供付费餐具,不提供免费餐具。
第四,有40%以上志愿者反映景区有餐饮店存在不能开具发票的情况,或者以网络预订为由不予开具发票,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2、住宿服务方面:整体评价较其他几类服务要高,说明常州景区周边的住宿服务水平较高,办理入住和退房时间平均为七分钟,较为便捷,未出现网络订购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
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第一,有20%以上的志愿者反映一些景区周边酒店人流量高时接待力不足,消费体验的便捷度上感受较差。
常州市旅游资源分析

常州市旅游资源分析常州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处在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特殊的区位及区内丰富而独特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可为常州市提供重要的客源市场,同时可以得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客源市场辐射,成为来这些城市的旅游者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因而客源市场腹地广阔。
常州未来的旅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入境旅游市场的格局依然是以日本、韩国、港台、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为主,度假旅游、娱乐旅游所占份额将增加,商务会展旅游和公务旅游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购物在消费中的比例将得到较大的提高,旅游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国内市场有望大幅度增长。
常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58-1977年),为接待事业时期;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0年),为向经济产业转化时期;快速发展阶段(1991以来),为产业提升时期。
国内旅游是常州旅游业的主体,主要集中在江苏及周边的上海、浙江等省市;游客来常州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观光、度假游客、探亲访友,其次是会议、商务、公务、宗教朝拜,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常州市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共涉及7个主类,占国标GB/T 18972-2003中所列全国旅游8个主类的87.5%,其中24个亚类占全国34个亚类的70.6%77个基本类型占全国181个基本类型的42.5%。
旅游资源质量较高,主要旅游资源属于的优良级旅游资源。
常州旅游有着许多优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龙文化、淹城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在江南独具特色;区位优越,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与沪宁杭等大中城市有亲和的文化关系和密切的交通联系;客源市场广阔,位处我国最大的客源地长江三角洲,接受上海、南京等地的辐射,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常州区域经济发达,有发达的产业支持,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旅游投资和建设能力较强;常州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常优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优惠政策不断出台,社会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统计数据看常州旅游业态发展-旅游管理
从统计数据看常州旅游业态发展
李晓鸿沈彤闻国平
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近几年,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时至今日,常州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14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文从常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关行业统计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对常州旅游业快速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常州旅游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了区位、交通、品牌、资源等优势。
常州位于人群最密、经济发展最快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区域,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等在常州穿境而过,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州港通江达海,4E级常州机场已开通国内20多条航线。
恐龙园、天目湖、古淹城、嬉戏谷等品牌景点对常州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新《旅游法》推出后,常州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推进旅游转型创新,逐步走上了稳健发展轨道。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收入屡创新高,旅游接待总人数一直保持着10%以上增长速度。
2014年度常州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较上年提高14.5%和12.7%,这两项指标高于江苏省平均增幅1.3个和1.9个百分点,紧追江苏省旅游发展第一方阵(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位于第二方阵之首。
二、行业统计分析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的相关行业多达110个。
专业机构研究表明,旅游业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对文化娱
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
下面就从景区、住宿业、餐饮业和旅行社四个方面的运行情况来说明。
(一)旅游景区发展日趋成熟。
常州积极抢抓机遇,景区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长荡湖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中华孝道园国家4A级景区成功创建。
2014年新增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3家;溧阳通用生态农业山庄、溧阳曹山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坛长荡湖水街通过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验收;华夏宝盛园被评为省自驾游基地;中华恐龙园被评为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
全市69家旅游景区2014年完成营业收入58.8亿元,较上年增长11.3%。
其中,环球恐龙城、天目湖旅游景区、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等四家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位于全省旅游景区年度发展指标综合排名均为前十名。
四大旅游景区2014年接待游客1802.8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景区接待人次的16.2%;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占全市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41.8%。
(二)住宿业结构不断优化。
多年来,常州一直注重酒店宾馆品牌建设、特色创新及文化建设,在建设和经营上有个性特色,加大企业标准管理,不断优化结构。
截至2014年底,年内新开业和扩建后重新开业的高端酒店6家,新增客房数1759间(套)。
除新开业的6家外,常州已营业但未评星级的高星级标准饭店已有24家。
其中五星标准的有7家,四星标准的有17家。
常州列统住宿企业2014年客房收入达到8.4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较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
近三年来,常州新增各类住宿设施床位数9126张,全社会住宿设施床位数达15.2万张,连续三年
平均增幅达7.7%,全市接待能力显著增强。
(三)餐饮消费保持稳中趋优。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外出休闲、就餐,促进了餐饮业的平稳发展。
从旅游局统计数据看,常州列统餐饮企业2014年实现餐饮收入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较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据统计,66家限额以上旅游饭店(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的旅游饭店和具有同等质量水平的饭店活动)2014年实现餐饮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6%;餐位数40176个,同比增长0.9%。
(四)旅行社服务水平不断加强。
旅行社团队客源受益于常州旅游行业稳步发展,旅游人数不断攀升,接待国内外游客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2014年旅行社实现旅游收入640亿元,同比增长14.8%。
接待入境游客12.04万人次,同比增长9.52%,增幅较上年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实现创汇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在接待外国游客中,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分别占到55.7%、26.0%、12.1%、2.4%、1.4%。
常州95家旅游社2014年接待国内外地旅游47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0.75%,北京、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青海、宁夏等12个中远程省市呈5倍以上速度增长。
三、发展建议
多年来,常州克服资源禀赋不高、开发起步较晚等劣势,实现了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时至今日,常州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是未来富有特色的菜品是吸引游客的有力武器,饭店应从色、香、味等方面着手,增强饮食产品本身的常州文化内涵;同时,改变销售策略,制定合理的价格,增强服务
意识。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思维,与电商“混搭”、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拓展营销渠道,丰富产品种类,扩大与大型媒体、网络的深度合作,提升网站和线路的知名度。
总之,常州旅游业要不断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资源,抓住发展机遇,才能在激烈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统计局常州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