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隧道施工要点(四部分)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隧道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9、衬砌用的石料及砌块,应采用车辆运送,装卸车或安 装砌块时宜使用小型机械提升。当砌筑高度在1.5m以 下时,允许使用跳板抬运,但跳板应架到与隧道平行 的位置。
10、用石料砌筑边墙时,应间歇进行。当砌筑高度至2~ 3m时,应停止4h后方能继续砌筑。若墙后超挖过大, 回填层应逐层用干(浆)砌料填塞,以免坍塌。
4、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 辆抢道,严禁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
二、装碴
1、人工装碴时,应将车辆停稳并制动。漏斗装碴 时,应有联络信号,装满时应发出停漏信号,并 及时盖好漏碴口。接碴时,漏斗口下不得有人通 过。
2、人工卸碴,应将车辆停稳制动,严禁站在斗车 内扒碴。
3、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应能满足装载机械的安 全运转,装碴机上的电缆或高压胶管应有专人收 放,装碴机操作时其回转半经范围内不得有人通 过。
11、当发现测量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突变,洞内或地表 位移值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喷 层出现异常裂缝时,均应视为危险信号,必须立即通 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才能继续施 工。
1、随着隧道各部位开挖工作的推进,应及时进行衬砌或 压浆,特别是洞门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 良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
14、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应加强联系与统一 指挥。岩石隧道两工作面距离接近15m(软岩为 20m),一端装药放炮时,另一端人员应撤离到安 全地点。导坑已打通的隧道,两端施工单位应协 调放炮时间。放炮前要加强联系和警戒,严防对 方人员误入危险区。
土质或岩石破碎隧道接近贯通时,应根据岩性 适当加大预留贯通的安全距离,此时只准一端掘 进,另一端的人员和机具应撤离至安全地点。贯 通后的导坑应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作业人员 通行。

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是

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是

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是一、前期准备工作1. 勘察设计阶段在隧道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首先需要进行细致的勘察和设计工作。

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勘察、地形测量、水文勘察等,以确定隧道工程的地质、地质结构、地层厚度等参数,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设计工作包括隧道的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支护设计、风险评估等,以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质量。

2. 施工准备阶段在设计完成后,隧道施工需要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场地清理、设备调试、材料购置、人员培训等。

同时,施工方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二、隧道开挖1. 开挖方法选择隧道的开挖方法通常包括爆破法、机械开挖法和TBM等。

在选择开挖方法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隧道长度、隧道断面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开挖。

2. 地质情况考虑在进行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质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开挖时需要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进行随时的调整,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三、支护、衬砌1. 支护形式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为避免地层塌方和地表沉降等问题,需要进行隧道的支护工作。

支护形式包括锚杆支护、钢筋混凝土支护、钢架支护等。

支护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2. 衬砌设计在支护工作完成后,需要对隧道进行衬砌工作。

衬砌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隧道的使用要求、运行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以保证隧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四、通风及排水1. 通风系统设计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通风系统的设计。

通风系统能够保证隧道内部的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隧道长度、断面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2. 排水设施设置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排除隧道内的地下水,以避免地层沉降、隧道内积水等问题。

排水设施需要合理设置,确保隧道内部的干燥和安全。

总的来说,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隧道开挖、支护、衬砌、通风及排水等方面。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点(三篇)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点(三篇)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员:在隧道施工中,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的落实和推进。

2. 制定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并将其纳入隧道施工管理体系中,确保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 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其熟悉施工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进行隧道施工前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价:在隧道施工前,应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价,明确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根据隧道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6. 加强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对隧道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现场人员的统一着装、手续办理、各项施工材料的保管和使用、设备和机具的检修和维护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7.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8. 加强危险源的控制:对施工现场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危险源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9.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与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信息和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10. 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随着施工的进行,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安全的水平和效能。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点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需要从组织、制度、培训、监督等多个方面入手,并不断加强和改进,以确保施工安全的高效落实。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点(二)一、合理的施工方案1. 安全风险评估: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隧道开挖支护安全注意事项(4篇)

隧道开挖支护安全注意事项(4篇)

隧道开挖支护安全注意事项隧道开挖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作,需要合理并严格地进行支护工作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隧道的稳定性。

以下是隧道开挖支护安全的一些注意事项:1.合理的开挖方案:在开挖隧道之前,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并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地质勘探,以了解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情况和隧道长度、直径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

2.合理的支护结构选择: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是确保隧道安全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钢拱、混凝土衬砌、锚杆等。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进行支护。

3.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隧道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地表沉降监测、收敛监测、钢架应力监测等,可以及时掌握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

4.合理的排水设计: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必须合理设计和施工排水系统,及时排除渗水和积水,保持施工现场的干燥,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

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隧道开挖施工现场需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其安全作业。

6.合理利用周围资源:在隧道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周围的资源,例如开挖出的土石方可以用于填埋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7.严格控制挖掘深度和速度: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挖掘的深度和速度,以避免过度挖掘引起的隧道塌方等安全事故。

8.及时处理地质灾害:如果在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发生地质灾害,如地层滑塌、煤与瓦斯突出等,必须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总之,隧道开挖是一项复杂且危险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并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质量。

隧道开挖支护安全注意事项(二)隧道开挖是一项复杂且危险的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炮工安全。

隧道工程(第4部分—浅埋暗挖法施工)

隧道工程(第4部分—浅埋暗挖法施工)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a) 支护要及时,不仅能减小支护结构的荷载,还能避免地 支护要及时,不仅能减小支护结构的荷载, 层的过分变形。 层的过分变形。 (b) 对浅埋软弱地层,锚杆作用降低,尤其顶部两侧 度范 对浅埋软弱地层,锚杆作用降低,尤其顶部两侧30度范 围内锚杆是承压的,可取消该区的锚杆。超前小导管是有效的, 围内锚杆是承压的,可取消该区的锚杆。超前小导管是有效的, 第一台阶一般2.5—2.7m,小导管长 ,小导管长3.5m—3.7m,以确保 左右 第一台阶一般 ,以确保1m左右 导管插入破裂面以外。 导管插入破裂面以外。 (c) 作为初支的喷混凝土厚度要合理,太厚不利于混凝土材 作为初支的喷混凝土厚度要合理, 料力学性能的发挥,当厚度d≤ 为洞径) 料力学性能的发挥,当厚度 ≤D/40(D为洞径),喷混凝土支护 ( 为洞径 接近无弯矩状态,支护结构性能较好。因此, 接近无弯矩状态,支护结构性能较好。因此,用增喷混凝土厚度 的方法来加强支护效果较差,应在采用合理的喷射方法、材料、 的方法来加强支护效果较差,应在采用合理的喷射方法、材料、 配合比、外加剂上想办法,比如用湿喷、潮喷法, 配合比、外加剂上想办法,比如用湿喷、潮喷法,加聚丙烯纤维 等。
隧 道 工 程
主讲: 主讲: 谭忠盛 北京交大隧岩所 2007年 2007年9月1日
本课程主要介绍: 本课程主要介绍:
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第二章:矿山法施工 第三章: 第三章:特殊地质施工 第四章:浅埋暗挖法施工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五章:掘进机法施工 第六章: 第六章:盾构法施工 第七章: 第七章:沉管法施工 第八章: 第八章:施工组织与管理
军都山隧道(1988) (第一次用小导管、网构钢架)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隧道施工是指在地下或者水下开挖一定规模的通道,用于交通、供水、排水、输电等目的。

隧道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保证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地质勘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以便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2. 施工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开挖方法、支护结构和施工工序等。

3. 材料准备:准备符合规定标准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护材料等。

二、开挖施工质量控制1. 开挖方法: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包括爆破、机械开挖等,确保开挖平整、稳定。

2. 开挖尺寸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隧道的净宽、净高和纵断面形状。

3. 地下水控制:采取合适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如排水井、防渗墙等,确保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控制和排除。

三、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 支护材料:使用符合规定标准的支护材料,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2. 支护结构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护结构的安装,包括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浇筑等。

3. 支护结构监测:在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开裂等问题。

四、施工质量检测1. 钢筋质量检测:对隧道内的钢筋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强度检测:对隧道内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 施工质量验收:对隧道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包括净宽、净高、纵断面形状、支护结构等方面的检查。

五、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防护措施、消防设施等。

3. 施工设备安全检查: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六、质量记录和报告1.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措施,包括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等。

2. 质量报告:定期编制质量报告,对隧道施工质量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后的验收标准。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工程设计:确保隧道工程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满足工程要求。

2. 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工期计划、施工机械设备等内容。

3. 材料采购: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

4.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三、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1. 基坑开挖:确保基坑开挖的尺寸、坡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

2. 地下水处理:对地下水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3. 隧道掘进:控制掘进速度,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锚杆喷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锚杆喷射,确保隧道的支护效果。

5. 隧道衬砌:对隧道衬砌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衬砌的均匀性和坚固性。

6. 隧道通风系统:安装和调试隧道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7. 隧道照明系统:安装和调试隧道照明系统,确保照明效果满足要求。

四、施工后的验收标准1. 隧道尺寸:测量隧道的尺寸,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衬砌质量:检查隧道衬砌的均匀性和坚固性,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 支护结构:检查锚杆喷射和其他支护结构的质量,确保其安全可靠。

4. 通风系统:测试隧道通风系统的效果,确保通风良好。

5. 照明系统:测试隧道照明系统的亮度和稳定性,确保照明效果满足要求。

6. 防水性能:对隧道的防水性能进行测试,确保隧道不受渗水影响。

五、结论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后的验收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施工质量,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方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隧道工程施工知识点

隧道工程施工知识点

隧道工程施工知识点1. 规划设计阶段隧道工程的规划设计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它影响着隧道工程后续的施工、运营和维护。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地质、水文、地形、交通等因素,确定隧道的位置、长度、断面形状等设计参数。

设计中还需要综合考虑隧道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2. 勘察阶段在进行隧道工程勘察时,需要对隧道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隧道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断裂带、地下水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后续的隧道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

3. 施工工艺隧道工程施工的主要工艺包括掘进、支护、注浆、砌筑、通风等。

掘进是隧道工程施工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盾构法、钻爆法、挖掘机法等。

支护是指对开挖的土体或岩石进行支护以防止坍塌,常用的支护方法包括钢架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注浆是通过注入特定的材料来加固地层,提高地基稳定性。

砌筑是指隧道壁和顶部的砌筑工程,通风是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空气的流通和工人的健康。

4. 安全管理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施工现场要设立安全标志、设置警示线、配备救援人员和装备等,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遵守安全规定,做好事故应急预案。

5. 质量控制隧道工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工程验收等。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标准的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的符合性。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规范操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在竣工验收时,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试验,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 环保措施隧道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渣土、粉尘、废水等污染物,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实施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在施工现场要建立环保设施,加强扬尘、废水处理等工作,合理规划施工时间,控制噪声和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7. 施工管理隧道工程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资金管理、材料供应、工人管理等方面。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匡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

一、设计合理性1.1 设计合理性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要点。

设计合理性包括隧道的几何形状、结构设计、支护设计等方面。

1.2 隧道的几何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隧道的横断面、纵断面等应符合设计标准,避免浮现偏差。

1.3 结构设计和支护设计应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等因素,确保隧道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材料质量2.1 材料质量是影响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用优质的材料是保障隧道工程质量的基础。

2.2 隧道施工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支护材料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证明。

2.3 施工现场应建立材料验收制度,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三、施工工艺3.1 施工工艺对于隧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3.2 隧道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浮现施工偏差和质量问题。

3.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设备4.1 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是保障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和质量。

4.2 施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设备,保证施工质量。

4.3 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质量问题。

五、质量监控5.1 质量监控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质量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5.2 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明确质量监控的责任人和监控点,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5.3 质量监控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高质量监控的效果,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总结: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设计合理性、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质量监控等方面。

隧道施工要点(4)

隧道施工要点(4)

隧道施工要点(4)隧道施工要点集6内实外美-不断完善和提高开挖、支护、衬砌的技术水平对坑道稳定性和支护的基本认识隧道施工的质量主要表现在2各方面:一个是对围岩的损伤到什么程度?;一个是支护和衬砌支护效果发挥到什么程度?。

这2个问题是我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点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围岩的损伤程度,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同时,关注支护和衬砌的质量,充分发挥其支护效果。

这里,我们主要说明后一个问题。

从根本上说,在坑道开挖过程中,都要回答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围岩具有多大的自支护能力?,是否需要人工支护?、用什么类型的人工支护结构和怎样支护?这样一个问题。

因为在坑道工程中,如何保证坑道的暂时稳定(施工期间)和长期稳定(运营期间)始终是一个基本的、关键性的问题。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理论上、实践上解决坑道稳定性、围岩分级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一个问题。

这里所谓的坑道稳定性是指一定尺寸的坑道,在不加任何人工支护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以单线铁路隧道为例,坑道的尺寸大致在高6.0m、宽5.0m左右。

根据铁路隧道施工实践,隧道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分为以下4类:1坑道充分稳定如前所述,在坚硬(R60MPa)、整体(裂隙间距大于1.0m)、耐风化的围岩中(如坚硬的花岗岩、石灰岩等),开挖坑道后,由于岩体强度高、岩体完整、不易松弛,坑道在长时间内有足够的自稳能力和自支护能力。

因而勿需任何人工支护而能维持稳定,无坍塌、偶尔有掉块。

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岩爆现象。

2坑道稳定在大块状构造的岩体及整体状的中硬岩(R 30MPa)中开挖坑道时,坑道会因爆破、岩块结合松弛而产生局部掉块,但不会引起坑道的坍塌,坑道是稳定的,围岩具有一定的自支护能力。

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可能弯曲、断裂。

此时应采取局部人工支护或轻型的全面人工支护。

3坑道暂时稳定大多数坑道都属于这个类型。

在具有碎(石)块(石)状构造的围岩中,坑道开挖后常常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坍塌后的坑道常呈拱形隧道施工要点集处于暂时稳定状态。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以下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1. 设计阶段在隧道施工的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设计,确保隧道的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设计中应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 施工材料隧道施工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

在购买材料时,应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同时,要做好材料的储存和保护工作,防止材料受潮、受污染等。

3. 施工人员隧道施工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证书,并接受过专业培训。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4. 施工设备隧道施工中使用的设备需要符合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在使用设备前,要进行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施工过程控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

施工进度应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及时调整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

质量控制包括地质勘察、隧道开挖、支护、衬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和验收。

安全控制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等。

6. 质量检测隧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包括隧道的尺寸、水平度、垂直度、强度等方面的检测。

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如有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整改。

7. 施工记录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

包括施工日志、施工记录表、质量检测报告等。

施工记录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于追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总结: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设计阶段的全面勘察和设计、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人员的合格性要求、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要求、施工过程的控制、质量检测和施工记录等方面。

通过严格控制这些要点,可以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提高隧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隧道施工要点

隧道施工要点

目录第四部分保护围岩、控制围岩的松弛-软弱围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要点1·掌子面自稳性评价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要点2稳定掌子面的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要点3控制地层松弛的加固地层的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要点4·断面及时封闭(闭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保护围岩、控制围岩的松弛-软弱围岩软弱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是比较弱的,甚至没有自支护能力。

因此,在软弱围岩中施工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来保证开挖及后续作业的进行。

在软弱围岩中,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的方法是很多的。

根据国内外的施工经验,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围岩的松弛、流失。

其原则是:稳定掌子面、及时闭合和加固地层。

具体的主要的方法可归纳如下.1)稳定掌子面的方法·正面喷混凝土和锚杆;·超前支护;·留核心土;2)及时闭合的方法·临时仰拱或底部横撑;·加强基脚·向底部地层注浆加固;·底部锚杆;·改变施工方法3)加固地层·注浆加固;·超前支护;·地表面加固这些措施是综合的,是相互补充的,应视具体情况具体采用。

施工要点1·掌子面自稳性评价方法日本根据近9000个掌子面的数据,其中典型的崩塌事例列于表1。

表1掌子面崩塌的典型事例掌子面的崩塌现象有如下的趋势·在断层中崩塌规模,根据断层的程度可能产生小的崩塌,也可能出现很大规模的崩塌,视其破碎程度也可能出现一次,也可能出现多次;·在互层围岩中,一般多是小规模的,例如第三纪的砂岩页岩互层,可能由于少量的涌水使固结度低的砂岩层流出,残留的泥岩也会呈块状剥落。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 隧道初期开挖及支护(一)隧道开挖施工1)开挖中线贯通允许偏差为:平面位置+30mm,高程+20mm;拱部不允许欠挖,硬岩断面允许超挖值平均100mm,最大不超过200mm;中硬岩断面允许超挖值平均150mm,最大不超过250mm;软岩断面允许超挖值平均150mm,最大不超过250mm;土质断面允许超挖值平均100mm,最大不超过150mm;边墙不允许欠挖,允许超挖值平均100mm,最大不超过150mm;2)炮眼的深度:应按设计交底的要求布置,周边眼与辅助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10-20cm;炮眼的角度:掏槽眼应采用楔形眼,周边眼应沿开挖轮廓线布置,外斜率不应大于孔深3%~5%,眼底不应超过开挖轮廓线100mm,内圈炮眼深度超过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3)钻孔的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位:允许偏差+150mm;角度:打设角度15°~20°,施工中可根据岩层的倾角进行调整,钻孔与钻杆预定方向的允许偏差为1°~3°;4)对围岩的破坏程度:爆破后围岩上无粉碎岩石和明显裂缝,并不得有浮石岩性不好时无大浮石,炮眼利用率大于90%;光面爆破:残留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的保留率:硬岩不少于90%,中硬岩不少于80%,软岩不少于60%;相邻两孔之间的岩面平整,孔壁没有明显的爆破裂隙;(二)隧道支护施工1、喷射混凝土1)喷锚前清理混凝土接茬面,清除虚渣、杂物,并及时清理作业面积水;布设控制混凝土厚度标志,在喷射岩面埋设φ8钢筋头,用预埋钢筋来检查喷射厚度并检查喷层是否平顺;2)工作风压严格控制在至范围内,从拱部到边墙脚,风压由高变低;开机后起始风压达到方能开始操作,并根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边墙,拱部;3)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 喷射物流在受喷面上应呈螺旋轨迹移动,即一圈压半圈按顺序横移,螺旋半径取10~20cm为宜,喷射角度为90°;4)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依次进行;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面,湿喷:边墙80-150mm、拱部60-100mm;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面;喷射作业紧跟开挖面,混凝土终凝至下一循环放炮时间不少于3h;5)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漏筋、空鼓、渗水等现象;喷射砼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3cm,且矢弦比不应大于1/6;2、格栅安装1)格栅钢架安装允许偏差格栅钢架安装允许偏差2)格栅应尽量密贴围岩并与锚杆、连接钢筋、锁脚锚杆小导管焊接牢固;各节格栅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格栅连接钢筋应平顺,不得扭曲;所有焊接均采用双面搭接电弧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焊缝高度不小于8mm,焊接质量符合要求;3、钢筋网铺设1)钢筋网铺设允许偏差钢筋网铺设允许偏差2)钢筋网片应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相邻的钢筋网片应焊接成一体,网片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并搭接牢固,焊接质量符合要求;4、小导管/锚杆1)孔距偏差不大于5cm,孔深不小于设计值,外插角均为10~15°,外插角允许偏差2°,打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0%;2)钻孔完毕后用高压风清孔,为了保证注浆质量,应将孔内塞满锚固剂,小导管/锚杆插入至孔内后,再用锚固剂将孔口封闭严实,并焊接牢固;3)中空锚杆杆体安装完成后,安装止浆塞、垫板、球形螺母,利用中空锚杆扳手拧紧;安装锚杆垫板时确保垫板与锚杆垂直,并与围岩面密贴紧压;5、注浆1)注浆浆液采用水泥单浆液,搅拌水泥浆的投料顺序为:在加水的同时将缓凝剂一并加入并搅拌,待水量加够后继续搅拌1min,最后将水泥投入并搅拌3min,注浆速度不宜过快;2)浆液水灰比,注浆压力,注浆顺序自下而上,跳孔间隔注浆,注浆接头应使用设计厂家专用注浆管阀;3)注浆终压持压10-15min,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停止注浆,要求注浆饱满;二. 隧道二次衬砌支护施工(一)防水工程1、基层处理1)要求基层平整、清洁、干燥、坚实、圆顺,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脱皮现象;喷射混凝土基层的平整度要求为D/L≤1/6,拱顶D/L≤1/8,其中D为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点间的凹深,L为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点间的距离;2)显着凹凸的初期支护表面应分层喷射找平,钢筋等突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锚杆有突出部分时,螺头留5mm切断,戴塑料帽后抹砂浆;3)所有基面阴角均采用1:水泥砂浆做成5cm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角,阳角做成22cm的钝角或R≥2cm的圆角;2、无纺布铺设1)铺设无纺布首先用简易作业台车将单幅无纺布固定到预定位置,应沿隧道环向由拱顶向两侧依次铺贴平顺,然后用专业热熔衬砌及射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喷射混凝土上;2)专用热熔衬砌及射钉梅花形布置,拱部间距~,边墙间距~,底板仰拱间距~1.5m;底板仰拱与侧墙连接部位固定间距应适当加密至0.5m左右,局部凹凸较大时,应在凹凸处加密固定点;固定点间距、排列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靠,无纺布铺设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cm;3)无纺布铺设平整、舒展、顺畅,有一定的松弛度,使之能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不致因过紧被撕裂,不能绷的太紧,不得出现大的褶皱;4)固定时射钉的钉头不得凸出塑料垫片的平面,必须打设在塑料垫片的凹槽内;所有塑料垫片应在基层凹坑部位固定,避免在固定防水板时局部过紧的情况;3、凹凸排水板带铺设1)凹凸排水板设置在隧道的拱墙部位,其中拱墙部位为宽的凹凸型排水板带,可采用射钉固定铺设,将集中下来的渗水要引排到纵向排水管中;凹凸排水板带施工时,支点向初期支护一侧;2)塑料排水板应采用搭接法施工,长短边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00mm,排水板接缝处采用热熔焊接;4、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铺设1)防水卷材首先需要固定在无纺布热熔衬垫上,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与无纺布充分接合并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防止过紧或过松,导致防水板受挤压破损或形成人为蓄水点;防水卷材间搭接缝应与变形缝、施工缝等防水薄弱环节错开1m以上;2)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铺设时将搭接边重叠,用钢锟子压紧搭接边确保其粘结完全,保证防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防水卷材长边采用自粘边搭接,短边采用胶粘带搭接,卷材端部搭接区相互错开;在转角600mm内不得设置接头,相邻接头应错开不小于1/3卷材幅宽;卷材搭接注意保证搭接区的下面部位干净,干燥,没有灰尘;3)在卷材上焊接钢筋时做好对卷材的保护措施,避免由于焊接损坏卷材;为了使接缝处的水能顺利流下,下部塑料防水卷材应压住上部塑料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大面防水卷材施工时,卷材长边搭接不小于100mm,短边搭接不小于100mm;4)立面施工时,在自粘边位置距离卷材边缘10mm~20mm内,每隔400mm~600mm应进行机械固定,并应保证固定位置被卷材完全覆盖;5)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在-4℃以上均可以进行施工;在低温施工时,采用芯材焊接工艺,焊接施工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焊接施工损伤防水材料;卷材应妥善保存,特别避免与矿物油、动植物油等影响性能的化学物质接触,以免造成卷材损坏变质;5、特殊部位防水施工1)施工缝处理a)凿毛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人工凿毛时,不低于;用风动机械等机械凿毛时,不低于10MPa,凿毛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浮浆和松散层,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b)凿毛处理后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为保证凿毛面的美观,可采用点式凿毛,凹坑按照梅花形布置;c)施工缝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碎石团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涂料防水基层不应有砂眼现象,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2)涂料防水施工a)所有施工缝结构断面需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用量m2;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选用材料的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宜为24~48h;b)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可采涂刷法施工;应分两道均匀涂刷,两道之间涂刷方向宜互相垂直,横竖交替,且必须前一层涂料实干后方可涂刷后一道涂料;粘结应牢固严密,不得有脱落、开裂、孔眼、涂刷压不严实等缺陷;每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适用说明要求进行养护;3)止水条安装a)止水条存放及运输时应避免潮湿和挤压,待施工缝凿毛完成且清理干净后,才可进行止水条施工;施工过程中至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应保持干燥,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振捣棒触及止水条造成移位;b)止水条施工前应先预留定位浅槽,应施做在施工缝中部,止水条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30mm;不得留有断点,止水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采用高强钢钉固定,水平缝每隔1m,竖向缝每隔固定一次,要求固定牢靠;4)止水带安装a)止水带的接缝应设置在边墙较高位置,不得设在结构转角;接头宜采用工厂定制定型“十字与T字”型接头,对接接头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接头禁止涂胶冷粘搭接;b)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0mm;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mm ;c)混凝土浇筑前止水带须清理干净、位置准正确、平直无卷曲、固定牢靠,可采用M型筋对止水带进行牢固;严禁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在转角处应增加M型筋的数量;d)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两侧混凝土须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破损止水带;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避免止水带出现扭曲或倒伏;e)仰拱止水带应采用盆式安装方法,固定构件禁止穿透止水带,保证止水带完整性;5)防排水管安装a)塑料管的外观应光滑,色泽均匀,内外壁不允许有隔体破裂、气泡、裂口、硬化及影响使用的划伤;b)纵、横向排水盲管、横向泄水管及底板排水盲管等有开孔要求的管材,施工时需在管材外采用无纺布包裹等防堵塞措施;排水盲管不得侵占二衬,纵、横向排水管应使用专用卡条固定于表面上,固定间距不大于;c)施工时检查横向排水盲管与纵向排水盲管的连接,纵、横向排水盲管、横向泄水管均采用三通或四通连接,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坡度及连接质量,确保排水系统畅通;(二)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1)钢筋焊接采用同轴同心电弧焊接;如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如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5d;焊接前,应对焊接接头处进行预弯,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度,焊缝高度应不小于主筋直径的倍,焊缝宽度应不小于主筋直径的倍;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凸、焊瘤,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焊缝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夹渣等质量现象;2)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截面内的焊接接头一般不超过50%;3)HPB300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不大于90°弯折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4)机械连接钢筋加工,钢筋必须用砂轮机切割下料,端部必须打磨平整;丝口长度应由加工机具自带的相位控制器控制其加工长度,标准型接头的丝头有效螺纹长度不小于1/2套筒长度,允许误差为+2pp为螺距;丝头加工完毕并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带上丝头保护帽和拧上连接套筒,并按型号分层堆码覆盖,标识清楚;5)钢筋加工允许误差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2、钢筋安装1)钢筋安装时,必须按照卡具固定的钢筋间距、排距进行安装,同时注意维护卡具,轻拿轻放,存放与固定的工具上,使用后进行清理,使卡具不受损坏,卡具应顺直,无锈蚀;2)钢筋锚固长度:中隔墙及排烟道板主筋锚固长度不小于34d,底板主筋锚固长度不小于28d;衬砌结构主筋锚固长度:主筋<25mm,锚固长度不小于28dC50混凝土主筋>25mm,锚固长度不小于31dC50混凝土锚固长度不小于29C45混凝土;3)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 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 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4)钢筋网格的绑扎,所有钢筋交错点可采用双丝满扎绑扎,且必须牢固;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八”字型,朝向混凝土体结构内部,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绑扎接头不应向外突出倾入净空,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5)钢筋机械连接安装,钢筋连接时应用工作扳手将两个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拧紧后的直螺纹接头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超过2丝;当使用加锁母型钢筋丝头时,须将锁目与套筒拧紧锁定;6)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三)杂散电流工程对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的结构钢筋进行电气连接,形成杂散电流收集网;1)在每根钢轨下方选择一根纵向钢筋作为排流条,排流条在毎个结构段内应焊接连通,纵向钢筋如有搭接,必须进行焊接搭接,并与内表层相交的所有横向钢筋焊接;2)沿线路纵向每隔5米,选取一圈横向结构钢筋和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同时,在纵向及环向钢筋上做标记,防止钢筋位置焊接错误;3)区间毎个结构段相邻两个伸缩缝之间为一个结构段内底板及以上区域内的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应电气连接,若有搭接,应进行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焊缝厚度不小于6mm;(四)模板工程1)对模板进行筛选,规格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得产生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漏浆、裂缝、起砂或起鼓;同时对固定构件、方木、脚手架等支撑工具进行检查,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进行处理;2)为保证拆模时模板与混凝土的质量,采用专用刷子与优质隔离剂,对模板表面进行均匀涂抹,增加模板使用周期,确保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完好;台车模板分别涂刷两次水泥砂浆并分别进行打磨处理,之后涂刷隔离剂3次,要求纵横向交错进行均匀涂抹,眼不见油珠为易;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得玷污混凝土接槎处,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3)模板的平整度、顺直度、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支架立杆顶部或模板表面抄设标高控制点,并拉设纵横向网格线控制梁、板底模支撑横杆的安装标高,确保底模高程准确;4)模板安装好后,复核边线、中线及标高是否正确,及时报验;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如下: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5)施工过程中注意按设计图纸要求对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安装,安装允许偏差如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安装允许偏差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6)拆模强度要求:对于不承重的结构模板,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一般混凝土强度应>;板:当跨度≤2时为≥50%设计混凝土抗压强度;当跨度>2,≤8时为≥75%设计混凝土抗压强度;当跨度 >8为≥100%设计混凝土抗压强度;梁、拱、壳:当跨度≤8时为≥75设计混凝土抗压强度;当跨度>8时为≥100%设计混凝土抗压强度;7)混凝土拆模时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得大于20°C,严禁提前拆模,混凝土降温速率应低于3°C/d;(五)混凝土工程1)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对基底进行高压风水吹洗,基底虚渣、杂物、泥浆、积水应及时清理排除干净;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底板、中板采用水平分台阶、纵向分幅、由边墙向中线方向进行浇筑;为防止混凝土空洞,影响混凝土质量,采取定人定岗负责振捣;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应加设串筒;3)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作业,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倍,一般振捣作用半径为300-400mm,使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倍,且不宜紧靠模板与预埋件,一般与侧模距离5-10cm;振捣时应快插慢拨、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均匀振实,插点间距不大于;对墙脚、拱顶等特殊部位采取特殊措施,使振捣不留死角;4)每一插点振捣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以20~30秒为宜,模板下部振动时间延长到90s;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出现气泡,不再显着下沉,开始泛浆时为准,表示已,即可停止振捣;每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捣器,严禁不振、漏振或过振;5)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后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用清水冲洗干净,不得有浮浆、油污、碎石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清除;6)台车衬砌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自模板窗口灌入,由下而上,采用水平分层、对称浇筑,严禁直接敲击模板;控制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和单侧浇筑高度,两侧一次浇筑高差不超过1m,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宜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倍,最大分层厚度不宜大于;输送软管管口至浇筑面垂直距离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m,控制在1.5m以内,以防混凝土离析,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滑槽;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在2h之内;7)台车混凝土当混凝土浇至作业窗下30cm时,刮净窗口附近的凝浆,涂刷好脱模剂,窗口与面板接缝处粘贴海绵止浆条,以避免漏浆;封顶采用顶模中心封顶器接输送管,按从里向外的顺序逐渐封顶;控制灌注混凝土速度,观察顶模变形情况,当挡头板上观察孔有浆溢出,即封顶完成;8)当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搅拌,严禁直接加水;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时间较长,可适当旋转混凝土罐,保证混凝土流动性与质量要求;9)混凝土浇筑后应根据施工现场温度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剂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现浇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均不应大于20°C,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养护水温差不得大于15°C,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应超过60°C;10)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60mm;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28°C,冬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C,温度低于5°C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且应对混凝土采取适当保温养护措施;新浇筑混凝土与钢模、临界以硬化混凝土或周边介质温差不得大于15°C;11)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允许偏差如下: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要点与风险控制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要点与风险控制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要点与风险控制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性较高的工程,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是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8个小节来论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要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部分:引言隧道工程的建设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素,如坍塌、火灾、环境污染等,因此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控制措施,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指导。

第二部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安全措施。

其次,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气象条件等,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三部分: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在隧道施工现场,必须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

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其次,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同时,要对现场进行严格的巡查和检查,确保所有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四部分: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评估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对于各个施工阶段,应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明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应对策略。

例如,在爆破作业时,应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采取相应的爆破措施,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第五部分: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尽管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仍然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可能的事故情形和应对措施。

同时,要安排专门的应急救援队,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并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

第六部分: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噪声、振动、粉尘等。

为了保护环境和降低污染,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爆破作业中要合理安排爆破时间和频率,减少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隧道开挖施工要点

隧道开挖施工要点

隧道开挖施工要点隧道开挖是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顺利进行隧道开挖施工,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要点。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开挖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详细了解隧道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地下水状况等。

其次,要编制开挖施工方案,明确开挖方法、工期、施工顺序等。

最后,还要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械、防护设施、通风与排水设备等。

二、安全措施隧道开挖过程中,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施工中,必须做好以下安全措施。

首先,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搭建安全网、设置警示标志等,以保障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其次,要进行通风排烟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正常。

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事故。

三、地面支护在进行隧道开挖施工时,需要进行地面支护,以维持隧道周围环境的稳定。

地面支护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喷射混凝土法、钢架支护法、压力管片法等。

在选择地面支护方式时,要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土层稳定性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同时,在进行地面支护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支护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开挖方式隧道开挖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掘进法、爆破法、盾构法等。

选择开挖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考虑到隧道地质条件、工程要求、施工效率等因素。

同时,要根据选择的开挖方式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和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质量控制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开挖尺寸、坡度、弯曲半径等方面。

其次,要进行现场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最后,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六、环境保护隧道开挖施工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噪音、震动、扬尘等方面的控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隧道工程施工标准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标准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标准要点隧道工程是以建设隧道通道为主要目标的工程项目。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要点。

本文将针对隧道工程施工的标准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 设计与规划隧道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设计与规划。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隧道的用途、长度、直径、横断面形状等因素,并根据地层情况和环境要求确定隧道的设计参数。

隧道的设计应满足承载力、稳定性、排水和通风系统的要求,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地质勘察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以评估地下岩土的力学性质和岩土结构的分布情况。

地质勘察结果将决定施工中是否需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及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选择。

3. 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盾构法、爆破法、钻爆法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a. 地下水控制:隧道工程通常会遇到地下水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地下水位,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b. 土压力与支护:施工过程中,地下岩土的土压力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必要时,应采取支护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c. 隧道导坡: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隧道进行导坡处理,以防止土体坍塌和滑坡等情况的发生。

4. 施工质量控制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寿命。

为确保施工质量,应进行以下控制措施:a. 施工材料: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b. 施工机械和设备:确保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以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

c. 检测和监测: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包括地下水位、土体应力等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5. 安全管理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确保施工安全,需要进行以下管理措施:a. 培训和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b. 安全设施:设置防护网、报警系统和紧急疏散通道等安全设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隧道施工安全要点

隧道施工安全要点

隧道施工安全要点隧道施工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涉及到隧道工程的施工方面的各个环节,包括预处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监督等。

在隧道施工安全中,有一些重要的要点需要注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下是隧道施工安全的要点,详述如下:一、预处理1.地质勘探:对隧道区域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2.完善的设计方案: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隧道的位置、断面形状、支护方案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施工材料检验:对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避免因施工材料问题引发事故。

三、施工过程1.隧道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合适的隧道支护工程,确保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通风和排水:建立合理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清新,并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避免水灾事故。

3.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包括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使用安全防护设备、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设备的安全运行:隧道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要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四、监督及应急处理1.施工现场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处理不同紧急情况的措施和方法,以应对突发事故。

3.事故报告与调查:及时报告和调查事故,并总结经验,改进施工安全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安全要点包括预处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监督等方面,通过合理的措施和安全管理,可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隧道施工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协作和努力,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隧道施工安全要点

隧道施工安全要点

安全技术/建筑施工隧道施工安全要点1.进洞前应首先做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边坡、仰坡,洞口稳定后方可掘进。

2.进入隧道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安全防护用品,进洞时应进行登记。

3.洞内爆破,必须统一指挥。

4.爆破后必须经过1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及变形等。

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

5.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6.爆破作业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7.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超高、超宽运输。

机械装渣时,坑道断面应能满足装卸机械安全运转界限。

8.隧道各部(包括竖井、斜井、横洞及平行导洞)开挖后,必须及时进行支护。

9.认真进行监控量测。

当发现测量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者突变,洞内或地表位移值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支护变形、开裂时,均应视为危险信号,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

10.长大及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前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不得盲目冒进;安排专人随时检查工作面安全状态;妥善解决排水问题,防止排水不畅,有涌水时,要设置充足的抽水机具将水排出。

11.隧道施工时要加强通风,保证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1.5-3方。

12.瓦斯隧道必须进行专门的通风设计,经专家论证后,按照审批的方案实施。

13.隧道内用电线路,均应使用防潮绝缘导线。

照明电压为:(1)开挖、支护、衬砌作业地段为12-36V;(2)成洞地段为110-220V。

瓦斯隧道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10V,照明器材及输电线路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4.隧道弃渣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批准的方案实施,做好弃渣场防护及排水设施,确保弃渣场安全稳定。

15.高度重视从业人员驻地安全,严禁在泥石流区、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设置驻地。

隧道施工要点

隧道施工要点

隧道施工要点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施工要点。

本文将就隧道施工的关键要素进行探讨,确保施工工作的高效进行。

1.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整个隧道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具体要点如下:1.1 研究和设计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设计。

这包括针对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岩石结构等因素的全面调查和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隧道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1.2 严密的安全计划隧道施工是一项存在风险的工作,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的安全计划。

安全计划应包括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和其他紧急情况的措施。

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

1.3 合理的材料选择在选择隧道施工材料时,应根据隧道所处地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确保材料符合标准,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应对可能的地质压力和其他外力作用。

2. 施工过程与技术要点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技术和措施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2.1 适当的支护措施根据隧道所处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非常重要。

例如,在弱土地质条件下,可以采用钢支撑和喷浆加固等方法,增强隧道的稳定性。

在岩石地质条件下,可以采用锚杆或锚网等技术措施,确保岩石的稳定性。

2.2 合理的排水系统隧道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排水系统是确保工作面干燥和清洁的关键。

通过设置合适的排水设备和通道,及时排除地下水和积水,防止隧道内部发生涌水和塌方等意外情况。

2.3 恰当的通风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证施工人员在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

通风系统可以采用风机、通风管道等设备,有效地控制空气污染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3. 质量控制与监测要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监测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减少质量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监测的关键要点:3.1 合理的检测手段通过合理的检测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四部分保护围岩、控制围岩的松弛-软弱围岩 (1)施工要点1.掌子面自稳性评价方法 (1)施工要点2稳定掌子面的方法 (5)施工要点3控制地层松弛的加固地层的方法 (10)施工要点4.断面及时封闭(闭合) (20)第四部分保护围岩、控制围岩的松弛-软弱围岩软弱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是比较弱的,甚至没有自支护能力。

因此,在软弱围岩中施工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来保证开挖及后续作业的进行。

在软弱围岩中,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的方法是很多的。

根据国内外的施工经验,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围岩的松弛、流失。

其原则是:稳定掌子面、及时闭合和加固地层。

具体的主要的方法可归纳如下.1)稳定掌子面的方法·正面喷混凝土和锚杆;·超前支护;·留核心土;2)及时闭合的方法·临时仰拱或底部横撑;·加强基脚·向底部地层注浆加固;·底部锚杆;·改变施工方法3)加固地层·注浆加固;·超前支护;·地表面加固这些措施是综合的,是相互补充的,应视具体情况具体采用。

施工要点1·掌子面自稳性评价方法日本根据近9000个掌子面的数据,其中典型的崩塌事例列于表1。

表1掌子面崩塌的典型事例掌子面的崩塌现象有如下的趋势·在断层中崩塌规模,根据断层的程度可能产生小的崩塌,也可能出现很大规模的崩塌,视其破碎程度也可能出现一次,也可能出现多次;·在互层围岩中,一般多是小规模的,例如第三纪的砂岩页岩互层,可能由于少量的涌水使固结度低的砂岩层流出,残留的泥岩也会呈块状剥落。

崩塌的程度因砂岩的固结度、层理面间隔、层理面的固结度、砂岩层的滞水的水量、水压等而异。

崩塌的时间多在涌水状况有急剧变化的时期发生。

·在强风化的围岩中,与破碎带的划分不明确,但会产生比较大的崩塌,有涌水时崩塌的规模会更大;·在有层理面的容易崩塌的围岩中,会产生比较大和大规模的崩塌,根据层理面的强度、涌水的状况,在几小时内就会产生多次崩塌,瞬时发生大规模崩塌的情况也不少。

·在砂层中,多发生比较小规模的和中等规模的崩塌。

在没有涌水的砂砾层中,掌子面可能是自稳的,但会从拱顶发生小规模的掉落。

如何评价掌子面的稳定性,首先要明确影响掌子面稳定性的因素(指标)。

表3列出有关评价掌子面稳定性的指标。

评价方法(1)相对密度、细颗粒含有率的方法对砂质围岩的掌子面自稳性的最简易的判断指标,如表5所示。

表5掌子面稳定性评价(砂质围岩)根据统计,涌水的影响很大,一般说掌子面涌水量在100(l/min)附近,可作为稳定和流出的判断基准,在500(l/min)以上几乎都是流出。

浅埋时,与深埋相比,主要是难以形成承载拱。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会有地形偏压、表层软弱堆积物、风化带等对隧道开挖有很大影响的特殊问题。

为此,视地质条件会出现下沉急剧增大、地表开裂等变异,有时也会出现掌子面不稳定等现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掌子面稳定措施和控制地表下沉措施。

地表下沉与埋深有密切关系。

埋深大时,在隧道横断面内形成了承载拱,开挖引起的下沉,局限在隧道周边,而埋深小时,没有形成承载拱,开挖下沉会直接达到地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埋深小的隧道,因不能期待形成承载拱,故为防止支护下沉、增强支承力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并研究采用药液压注、垂直锚杆等辅助工法。

如图3所示,浅埋隧道的掌子面松弛将达到地表面,不仅在横断面方向形成不了承载拱,在纵向的掌子面前方也形成不了承载拱。

图3 埋深与隧道纵断面内的下沉根据实测结果的分析,首先是接近掌子面前方的围岩急剧下沉,并向后方扩展,结果形成了图4所示的盆状的地表下沉。

此下沉槽的坡度是与围岩中发生的剪应变相对应的。

超过此限界后,如图所示就会发生地表开裂。

施工要点2稳定掌子面的方法在一开始我们就提出保护和爱护围岩是隧道施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

但如何保护和爱护围岩,在软弱围岩中,就只有采用增强围岩自身支护能力的方法。

目前的许多辅助工法就是为此而开发的。

下面用事例加以说明。

1-1稳定掌子面的方法山岭隧道施工,如掌子面不稳定,施工是不可能的。

近年,由于山岭隧道的增加,在自稳性差的围岩中施工的情况愈来愈多,因此,掌子面稳定问题就成为隧道开挖技术中的重要问题了。

同时,掌子面自稳性与开挖断面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因此,开挖方法的选择,对选定稳定掌子面的辅助工法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地质条件,在掌子面不能获得稳定的情况,开挖要采用分割断面的方法或缩短一次开挖进尺。

但有时就是分部开挖或缩短进尺也不能取得效果,而采用大断面开挖方法反而成功的情况也不少。

这主要是因采用了各种辅助工法,提高了掌子面和拱顶的稳定性而取得的。

在土砂围岩和膨胀性围岩、破碎带中,确保掌子面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方法有维护拱顶稳定的超前支护,维护掌子面正面稳定的正面锚杆和核心土,以及拱脚稳定的锁脚管等。

有代表性的稳定掌子面的辅助工法的分类列于表7。

表7 辅助工法的分类工法拱顶稳定掌子面稳定使用材料工法说明图4 地表下沉与地表开裂超前支护(超前锚杆、小导管等)◎○锚杆小导管(注浆)钢筋采用锚杆等提高前方围岩约束的方法使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插入角度:10~30;超前支护(钢插板等)◎○钢筋钢背板L型钢在掌子面自稳性差的围岩中,喷混凝土施工前有崩塌时,可采用此法。

斜锚杆○○锚杆插入角度:45О~70О短管棚◎○管棚在没有凝聚力的围岩中采用。

管长:5~7m;直径:小于45cm;视情况可进行注浆。

正面喷混凝土◎喷混凝土提高掌子面正面的自稳性正面锚杆◎锚杆玻璃纤维锚杆保持掌子面自稳性的方法掌子面稳定性降低的原因,视围岩条件而异,在多数情况下,可考虑以下几点:·凝聚力不足而崩塌(未固结围岩、裂隙性围岩);·因地下水而崩塌(未固结围岩、裂隙性围岩·因强度不足产生大变形而崩塌(膨胀性围岩)。

此外,作为特殊情况,也有掌子面沿地质结构面挤出情况。

稳定掌子面的方法是在开挖作业之前,与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施工的,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提高构件的弯曲刚度支持围岩的(超前支护、短管棚等);·改良围岩的(注浆等);·发挥锚杆作用的(斜锚杆、正面锚杆等);·喷混凝土加强的等。

(1)超前支护超前支护是使用锚杆、单一钢管、钢筋等,沿隧道外轮廓,以低角度打设方式的防止掉块的工法。

是加固掌子面前方围岩、约束围岩的方法。

也可加设插板防止掉块。

超前支护,基本上是借助构件的抗弯刚度发挥作用的,因此,采用抗弯刚度大的构件是有利的。

·单管用于没有凝聚力的围岩,防止拱顶松弛、崩落的情况。

一般采用34~48mm的钢管,以30~60cm的间隔和5~30的仰角打入。

打入长度一般为掘进进尺的2~3倍。

此法的主要问题是:在有砾石(孤石)或固结好的围岩中,应用困难。

其次是钢管下方的围岩易崩落,超挖过大。

为减少超挖,可减少打入角度,使钢管从支护构件中通过(图8)。

图8单钢管超前支护例·钢插板钢插板是在崩塌性显著的围岩中,以较大面积地支护拱顶为目的的手段。

钢插板的宽度一般采用15cm,长度为1.2~1.6m,以间隔30cm左右打入。

一般都在拱顶120范围内施设。

其实施例参见图9和图10。

·注浆小导管注浆小导管是向掌子面附近的围岩注浆,以改善围岩状况,保证掌子面稳定的方法。

实践证实:掌子面斜上方对隧道的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开挖前改善此部分的状况,对增加隧道的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

小导管注浆不仅是掌子面稳定的对策,也是改善隧道稳定性的对策,要充分加以研究和运用。

小导管注浆视有无锚杆、药液的不同、改良深度等而不同。

图11是一个施工例。

运用于洞口有崩塌危险的地段,获得成功。

图9 钢背板超前支护图10 钢背板施工例图11小导管注浆例图12是采用布压注塞的压注锚杆例,打入锚杆后,通过压注塞将水泥砂浆,水玻璃等注入,压注压力约2~5kg/cm2.。

图12 注浆锚杆压注材料不仅有水泥、水玻璃,还有以高压(30kg/cm2)压注的泡沫尿烷。

此法见图13。

图14是其施工模式。

图13 压注泡沫尿烷的超(2)斜锚杆斜锚杆是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轴力构件而发挥其作用的,用以改善拱顶斜上方的围岩。

多采用在易崩塌的围岩中,作为支护拱顶的辅助方法。

斜锚杆通常与系统锚杆同时施工。

向掌子面拱部的斜上方,以50~80cm的间隔,在拱部60~100cm范围内,打入异型钢筋,锚固材采用砂浆。

锚杆长3~4m,仰角30~60。

包括通常锚杆在内的锚杆实施例见图15。

(3)小管棚注浆小管棚的施工,基本上与注浆小导管相同。

因超前支护范围大,多采用长度5~7m的钢管,以间隔30~60cm的距离打入。

超前支护效果好,但费时,对施工循环有一定影响。

(4)掌子面正面喷混凝土正面喷射是在开挖后的自稳性差的开挖面,喷射数3~10cm左右的混凝土,覆盖掌子面,来防止掌子面松弛,提高掌子面的自稳性(图16)。

喷混凝土不是作为轴力构件发挥作用的,是防止剥离的。

常常与正面锚杆同时使用。

此外用目视喷射表面是否有龟裂发生,还可以获得有无崩塌发生的情报。

(5)正面锚杆正面锚杆是在掌子面有显著崩塌的情况下采用的。

锚杆长2~3m,视崩塌情况施设。

在膨胀性围岩中进行掌子面加强的施工例见图17。

图15 采用锚杆的辅助工法图16 正面喷射混凝土例图17 膨胀性围岩的掌子面加强例图18 防止岩爆的正面锚杆设置例此外,在一些隧道为防止岩爆也曾采用正面锚杆。

锚杆长4m,1个断面设置22根。

其基本施设情况见图18。

(6)留核心土为了充分利用掌子面的空间支护效应,留核心土,也是比较有效的稳定掌子面的方法(参见图16~17)。

掌子面稳定的方法是以支护手段为中心的,在隧道施工循环范围内实施的工法。

隧道的地质情况就是在同一隧道、同一地质的情况下,其自稳性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选择辅助工法时,必需要充分地研究现场的实际条件,选择适用的方法。

施工要点3控制地层松弛的加固地层的方法为了在较大范围内控制围岩的松弛需要采用特殊的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都是先在掌子面前方的围岩中施工,而后在其范围内开挖,再进行超前施工,再开挖的。

这种方法主要有:在浅埋隧道中,控制围岩松弛,也就是控制地表下沉。

因此,控制围岩松弛和地表下沉具有同等的意义。

防止地表下沉的主要措施是改善掌子面上方的围岩状况。

同时,因地表下沉与掌子面的稳定性有关,因此,防止地表下沉的对策多与掌子面稳定对策同时实施。

稳定围岩和控制地表下沉的方法包括:(1)压注法以加固围岩、止水为目的而采用的工法。

向砂质土压注易于获得较好的效果,在黏性土中的效果很离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